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4-24 09:22:01| 人氣12,936| 回應7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德雷莎修女》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華語宗教影視作品,從前評《觀世音傳奇》《濟公傳奇》《布袋和尚》《地藏王傳奇》《關公》《張天師》《文成公主》和《達賴‧班禪‧乾隆皇》,到《土地公傳奇》《媽祖》《十八羅漢》《少林》《唐玄奘》《弘一大師》,不論影音奇觀、感人或反思,實在不能與前評洋片《十誡》《賓漢》《暴君焚城錄》《十字軍東征》《萬世英雄》享利五世》《聖女貞德》《教會》《耶穌受難記》《基督的最後誘惑》匹比。

更拍不出同/異性戀的影展藝術電影《神父》(另貼看過但不想獨評之耶教佳片《誘.惑》《愛慾修道院》《鄉村牧師的日記》,至於《聖芳濟傳》、《德雷莎修女》《修女傳》《修女也瘋狂》、《約翰保祿23世》分成修士、修女、教皇三類來貼)和金基德的佛教電影《春去春又來》吧!

 (楨:如前評《聖芳濟傳》皆拍出真正的聖徒對信徒愈多教權愈大之本能性抗拒!)

德蕾莎修女

華誼2005年發行DVD 片長:176’
演員:奧莉薇亞赫西、賽巴斯山諾索瑪、米高曼迪
 內容簡介
  2003年10月19日教宗追封她為羅馬教廷最高榮耀之一的真福品聖人
  1940年代的印度,大英帝國在印度的殖民地統治已告結束,印度教徒與回教徒爆發內戰,血腥衝突不斷,加爾各答的緊張情勢升高。加爾各答遍地充斥著窮困、廢疾和孤獨者的絕望哀嚎;但就在這哀鴻遍野的景象中,出現了ㄧ位屹立不搖的修女,她受到神的感召,決心幫助這群受苦受難的眾生,她就是 - 德雷莎修女。靠著幾位滿懷報負與熱情的朋友及年輕修女的支持下,德雷莎修女成功的創立了仁愛修會,但考驗並未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淡去,其中一件中傷她最深的事情,就是一位英國記者對她的不實指控。但那次的事件並未擊垮德雷莎修女,他仍然努力不懈地ㄧ步步完成上帝的使命,如此義行終於讓她在1979年獲得國際間的認可,當年她獲頒諾貝爾和平獎。往後的歲月她仍持續奔走各國,為的就是宣揚神愛世人的理念。

得雷莎修女傳電影欣賞心得

    在欣賞<得雷莎修女傳>後,覺得很佩服德蕾莎修女,因為德蕾莎修女在一種似乎沒有計畫的狀態下,因為秉持著一種對主與服務最窮的人的信念,而一步步的達成她自己的夢想,從服務一個、十個、百個、逐漸到服務成千上萬的窮苦的人,真是厲害!!
    對於Mother Teresa為什麼要離開高中校長到貧民區,要先看1940年代初期,德蕾莎修女在聖瑪莉羅雷托修會中學擔任校長一職,但當時印度貧富差距非常大,校內一片安寧,但校外卻滿街都是無助的痲瘋患者、乞丐、流浪孩童。1946年,德蕾莎修女到印度大吉嶺的修院去,在那路途中、火車上,她真正接觸到了休會外面貧窮人的的貧窮與無助,並非常不解的覺得,同樣都身為人,為什麼修會裡面和修會外面的生活處境竟會有如此大的差異呢!?於是,她的腦海不斷的浮現出窮人們骨瘦如柴的慘狀,於是在種種激盪下,德蕾莎修女強烈的的感受到自己要為窮人服務的心,經過了反覆思量與禱告之後,她向當地的總主教請求離開學校和修會並進入貧民窟,以為最窮的人服務!!
    而"我渇了"這句話為什麼對Mother Teresa是很重要的一句話呢?德蕾莎修女常常強調耶穌在十字架上臨死的一句話“我渴”,對德蕾莎修女而言,耶穌當時代表了古往今來全人類中所有受苦受難的人。所謂渴不僅是生理上的需要水喝,而且也代表人在受苦受難時最需要的是來自人類的愛,來自人類的關懷。德蕾莎修女成立了一百多個替窮人服務的處所,每個處所都有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苦像,而在十字架旁邊,都有“我渴”這兩個字。她要提醒大家,任何一個人在痛苦中,我們就會在他的身上看到基督的影子,任何替這位不幸的人所做的,都是替基督所做的。
    Mother Teresa告訴我們宗教是什麼?雖然德蕾莎修女是天主教修女,她絕對尊重別人的宗教,每一位病人去世以後,都會照他的宗教信仰來安排;她更認為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在替上帝服務,一切榮耀上帝的恩典,她常說:「我只是上帝的工具!」即使她已擁有崇高的職位,但還是以謙卑,自以為渺小的心態面世,絕不居功。在劇中,她曾對一位印度教住持說:「我對你的愛,就是上帝的愛」使這位接受治療的住持深受感動。她抱持一切由上帝做主安排的心,一切依教規程序層層請示,耐心溝通,時時與上帝同在,時時相信天無絕人之路(事事親身處理,將生死置之度外,只求盡己之心,盡己之力,一切結果,交給 上帝。)她隨時想到最貧窮的人民,她的名言是:「窮人也是 上帝之子,放棄窮人就是放棄了 上帝。」從以上的行為過程,我們可以在德蕾莎修女身上得到寶貴的印證:只要放棄不平不滿、猜疑嫉妒怨恨,將其轉化成包容、寬恕、善解、慈悲、感恩,以無為無我無心之境,來面對這個世界,即是宗教中無窮無盡的力量。
    在老師的問題之外,我要談談在我內心深處的激盪,我以前看了<愛呆西非連家恩>就有一種很想要到非洲行醫的想法,於是努力考上醫科,並盡我所能的儲備未來能力,更進一步的與一個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將來我到非洲行醫時,她則努力的在台灣賺錢與募款,成為我的在台後援會,於是我將無後顧之憂的為當地人服務;而在看完<德蕾莎修女傳>之後,我更加深了我的信念,我的夢看似難以達成,但是,只要我下定決心去完成,這世間所有的一切都會盡力的幫助我去達成的,對於自己想做的事,無須害怕,只要放手去做就對了!!
http://mitochondrionjoy.pixnet.net/blog/post/25291447

讓我在秋末午後熱淚盈眶的電影《特蕾莎修女》2010-10-26

昨天下午,鄰居又沒有給貓上電,打開新本也沒有法子上網,于是想起從uncle那拷過來的好多資料沒有整理,結果就看到一個視頻文件,然後打開,觀看,最後幾度鼻酸梗咽。
  十二年前,世界上兩個最著名的女人幾乎同時離開世界。戴安娜死于1997年8月31日,德蕾莎死于9月5日。這是不幸的巧合,還是上帝的安排﹖
      一個是三十六歲猝然暴逝,一個是八十七歲壽終正寢。
  一個死在浪漫的巴黎塞納河畔,一個死在貧困的印度加爾各達。
  一個是與富豪情人逃避記者的拍照雙雙喪生,一個是靜悄悄安息在一只木榻上。
  一個曾身居皇室,一個住在貧民窟。
  一個風華絕代﹑碩長楚楚,一個矮小枯萎﹑累累霜皺。
  一個打扮時髦﹑衣錦百相,一個清裝素裹﹑終身一式。
  一個三十六歲便香消玉殞,一個恰在三十六歲時,聽到上帝的呼召,開始服侍窮人。
  我們不知道——假使戴安娜再活下去,會發生什麽事?一旦與花花公子多迪法耶茲結婚,她的光景將如何?日後會不會象那位著名的美國時裝模特兒一樣被多迪甩掉?一個基督徒同一個穆斯林的婚姻會幸福嗎?

  我們卻知道——如果德雷莎還活下去,她將一如既往,象耶穌一樣默默住在窮人們中間。噢,上帝﹗您憐憫戴安娜,正如您憐憫德雷莎一樣﹗
  在英國金碧輝煌的皇宮前,擺滿了海潮一般的鮮花。
  在印度昏暗的教堂裏,凹凸不平的牆根下戳不穩一支支燃燒的蠟燭。
  倫敦街頭蜂擁著幾百萬整潔﹑幽雅﹑芬芳的懷念者,來懷念他們“永遠的王妃”。
  加爾各達的街道上,排著土灰﹑飢瘦﹑破爛不堪的窮人,來瞻仰一位“窮人的聖者”。
  戴安娜留下的遺産大約七千萬美元,德雷莎只留下了兩身衣服,兩雙鞋。
  正當人們推測哪位小王子將繼承戴安娜的七千萬遺産時,新聞界宣布:德雷莎已經把她的全部遺産——上帝的愛,留給了人類。
  不錯,戴安娜也顧憐那些貧窮﹑殘疾﹑病患和無辜者。不錯,正像許多人所說,我也想,戴安娜是個好人,體貼人、平民化、可愛可敬!但這不正是問題所在嗎?人們把榮耀歸在她的名下!
  德雷莎則是將一切榮耀歸在神的名下!
  戴安娜的一切美德都屬于自己。德蕾莎則沒有自己。
  戴安娜是屬人的﹑動人的。每一個人從她身上多多少少都看到了自己,看到了自己潛意識的夢(人的極至)和痛(極至的破滅)。她是人的偶像,人豈能不爲她的猝死而心潮澎湃呢﹖
  德雷莎是屬神的﹑爲人的。每一個人,只要願意,都能從她身上看到耶穌,進而看到自己的虧歉﹑不義和苟且。
  人們崇愛戴安娜,或多或少是因爲她的顯赫和尊榮。人們敬愛德雷莎,卻並非因爲她是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恰恰相反,是德雷莎給了諾貝爾和平獎以榮耀(挪威諾貝爾委員會主席塞基斯德語)。
  一九九五年初,我在美國總統早餐祈禱會上,親眼目睹弱小的德雷莎,站在支持墮胎的克林頓夫婦旁邊,義正詞嚴地譴責美國正在進行著一場屠殺嬰兒的戰爭,屠殺者就是嬰兒的父母,屠殺的理由則是自己的舒適和方便。當時,全場起立,掌聲經久不息,唯有柯林頓夫婦坐著,尷尬地鼓掌。
  不過,當柯林頓站起來致辭時,說了一番真話。他說:
  國會兩院和我作出的決議,可以影響人類世界的前途。但是一百年後,這些決議將成爲廢紙一堆,而德雷莎修女做的事,永遠不會過時,永遠不會褪色,永遠是人類的希望之光,因爲她屬于永恆。
  願上帝按著人的本相,憐憫每一個需要憐憫的人。至于弟兄和姐妹,我要說,你們要敬畏耶和華,單單侍奉他,單單依靠他,單單榮耀他!
  1997年9月5日,一個生命離開了我們,這一天,全世界都哭了,天也哭了,印度的加爾各答大雨傾盆,在大雨中痛哭的人有回教徒、印度教徒、基督徒、伊斯蘭教徒、佛教徒……,而死去的這個人是天主教徒,20世紀最偉大的人,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德蕾莎修女。
  不要以爲只有信徒才會對她感興趣,1985年在美國的青少年中作了一個調查,你最崇拜的人是誰?他們選出9位,6個是歌星,一個是總統,一個教皇,還有一個就是德蕾莎修女。能感動一些人的人很多,能感動天下每一個人包括罪犯、戰犯、殺人犯的只有她——德蕾莎修女。連續好多天,我沈浸在巨大的感動中,一直想寫她,但是一直拿不起沈重的筆,一方面寫她的人太多了,一方面她的偉大使我感到自己的每一句話都是那麽的渺小,如同扔進大海的小石子,掀不起浪花。盡管我自己已經被感動的淚流滿面。
  1979年,德蕾莎修女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她穿著一件只值一美元的印度紗麗走上領獎臺,不管是和總統會見還是服侍窮人,她都穿著這件衣服,她沒有別的衣服。臺下坐著珠光寶氣身份顯赫的貴人,她視而不見,她的眼中只有窮人。她是那麽瘦小,以至于大家使勁伸長脖子也只能看見一張布滿皺紋的臉。但是當她講話的時候,臺下立即鴉雀無聲:“這個榮譽,我個人不配,我是代表世界上所有的窮人、病人和孤獨的人來領獎的,因爲我相信,你們願意借著頒獎給我,而承認窮人也有尊嚴。”她本來不想領這個獎的,因爲她牢記耶穌說過的話:“當你用右手行善的時候,不要讓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但是她還是去了,爲了那些饑寒交迫、流落街頭和傷殘疾病的人們,以及那些被忽略未被關懷的人們。她告訴我們,所有的人,包括窮人都不僅需要活著,還需要愛,更需要有尊嚴。在這個世界上,一切都會消失,但愛會留下來。
  以窮人的名義領獎,是因爲她一生都以窮人的名義活著。
  她創建的仁愛傳教修女會有4億多美金的資産,全世界最有錢的公司都爭相給她捐款。但是她一生卻堅守貧困,她住的地方,只有兩樣電器,一個是電燈,一個是電話。她的全部財産是一個耶穌像,三套衣服,一雙涼鞋,她從來不穿襪子。她努力要使自己成爲窮人,爲了要服務最窮的人,她的修士修女們都要把自己變成窮人,只有如此,被他們服務的窮人才會感到有一些尊嚴。對她來說,給予愛和尊嚴比給予食物和衣服更重要。
  成爲窮人,成爲和她救助的人一樣窮的人,這是德蕾莎修女一生都在作的事情,也是我最敬佩的地方。我們也幫助人,但那更多的是給予,是施舍,是居高臨下。德蕾莎修女極力避免這一點,她要恢複的是人的尊嚴,任何人都應該有同樣的人格和尊嚴,她要給予的首先是愛,其次才是別的什麽。
  聖經裏面有一個叫做保羅的人說過:“我即使把所有的財産都給人,甚至犧牲自己的身體,要是沒有愛,我做的一切仍然沒有益處。”
  說到這裏我想到慵散論壇的油葫蘆先生,他就是一個充滿了愛心的人,他總是悄悄地幫助別人,很怕別人張揚,在他看來,他給予別人的不是多少錢或者值多少錢的東西,而是一片愛心。這種給予是在人格平等的基礎上産生的,他本能地對別人仰視他,過多地感謝讓他覺得害羞,甚至擔心別人會誤解,因爲他做的善事僅僅是善事本身,只是在真心地幫助別人。這就是一種境界,一種和德蕾莎修女類似的博大境界,雖然他不是基督徒,但是在他身上,我看見了基督精神。
  我許多次在心裏問自己,你能做修女做的這些事情嗎?我自認爲自己也是一個有愛心的人,也經常主動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但是有一點我做不到,至少現在做不到,那就是不怕髒不怕傳染上疾病。如果說獻出自己的財物和同情是許多人可以做到的話,把那些身體潰爛發臭長蛆的人抱在懷中你能做到嗎?把那些像鬼一樣馬上要離開人世的瀕死者緊緊地抱在懷中,和他親切地說話你能做到嗎?把那些愛滋病患者抱在懷中你能做到嗎?我是做不到的。說明我還是愛得不夠,修女把這些窮人當成基督來愛,她說你有多愛耶穌,就應該有多愛他們,愛,要從那些最微小的人開始......
  她在全世界127個國家有600多個分支機構,她用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在全世界發展機構,僅1960年一年,就在印度建起了26所收容中心和兒童之家。但是她的總部只有兩個修女,一臺老式打字機。她的辦公室只有一個桌子一把椅子,她接待全世界的來訪者總是在她的工作崗位上——平民窟、棄嬰院、臨終醫院、麻風病院、收容院、愛滋病收容所……她不需要機構和制度,她認爲人世間的醜惡很多是從制度來的,所有的機構都難免要變成官僚機構,這也是人的罪性決定的。她的機構就在她所服務的每一個地方,他的成員大部分是志願者。包括那些來采訪的全世界的著名記者,必須和她一樣蹲下來爲窮人病人喂飯送藥。來她這裏服務的有許多知名人事,有銀行家,大企業家,大學生,演員,模特,富家小姐,美國加洲洲長……臺灣大學校長李家同也千裏迢迢來到這裏,他在這裏做了他一輩子沒有做過的事情:洗碗,給病人穿衣服,喂水喂飯,洗衣服送藥,搬運屍體……之後他寫道:“現在我才知道,我一直在躲避著人類的真正窮困和不幸,其實我從來沒有真正愛過。”
  有時候,我們需要做的,只是默默地傳遞愛。有一天,德蕾莎修女走在大街上,看見一個老人低頭站立在馬路邊,她就走過去握住他的手,並不說什麽,只是這樣握著,許久許久,老人擡起滿是淚水的臉來,輕輕地說:謝謝,很久沒有接觸到這麽溫暖的手了。不僅是窮人,許多很富裕的人同樣需要幫助。在那些豪華住宅裏,有許多孤獨的心。一次,德蕾莎修女走進一個富裕但孤獨的老人家裏,看見雜亂的家裏連燈都不開,就問他爲什麽不開燈。老人回答:爲誰開呢?我又不需要。修女說,如果我需要,你開嗎?老人高興地說,你來我就開。從此,她點燃了這個老人心中的一盞燈。人們恐懼貧窮和疾病,但是更加恐懼的是被討厭被忽視被遺棄的感覺。德蕾莎修女說:上帝創作了一個富足的世界,足以養活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如果有人因爲饑餓而死去,一定不是因爲食物不夠,而是分配出了問題。生存權是上帝賦予的,任何人都沒有權利從他手中奪走。
  德蕾莎修女是阿爾巴尼亞人,曾經的社會主義國家。她18歲就來到了印度,以後就沒有離開那裏,最終成爲印度的驕傲。她的去世,被印度人認爲是“失去了母親”,印度總理說:她是少有的慈悲天使,是光明和希望的象征,她抹去了千千萬萬人苦難的眼淚,她給印度帶來巨大的榮譽。她之所以去印度,因爲那裏是最貧窮的地方,僅加爾各答一個城市,街頭流浪的人就有50多萬。每天有無數人死在街頭。據統計,80年代初,印度6億人中只有2、47億能生活在貧困線以上,大多數人死于饑餓、疾病,每年死于營養不良的兒童就有50萬……正是因爲看見這些報道,德蕾莎修女毅然來到陌生的印度。
  一個年僅18歲的姑娘,自己都還沒有固定的地方住,每天卻推著小車,在垃圾堆裏,在水溝裏,在教堂門口,在公建築的臺階上,去揀回那些奄奄一息的病人、被遺棄的嬰孩、垂死的老人,然後就到處去找吃的喂他們、找藥給他們治病、求醫生來幫忙……很多人把她也當成乞丐,把她當成瘋子,因爲他們根本不明白她爲什麽要做這些事情,有的人甚至罵她打她趕她走。但後來,所有的人都被他感動了,她救的人裏面大多數是和她信仰不同的印度教徒,但她尊重他們,按照他們的信仰處理他們的後事。說到這裏我就聯想到我的基督徒弟兄姐妹。我們爲什麽不能像修女那樣寬容呢?爲什麽總要爲這個派那個派做無謂的爭吵呢?難道耶穌會拒絕愛那些不同信仰的人們嗎?德蕾莎修女一直在爲“宗教的合一”禱告,在她看來,所有人信仰的神,都是上帝。
  德蕾莎修女從不論斷人,她牢記聖經的話: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因爲你們怎麽論斷人,上帝也會怎麽審判你們。什麽是愛,愛難道要區分人群嗎?只有願意去愛所有人,包括對我們恨我們的人,這樣的愛才是真愛,只去愛那些愛我們的人誰做不到呢?
  “絕對不要讓任何人,尤其是你身邊的人,感到孤單和不被愛,這是所有疾病中最糟糕的疾病”。德蕾莎修女一生都是在對付這個人類最可怕的疾病。愛,當從你的身邊做起。這是我從德蕾莎修女身上得到的一個重大的感悟。我們常常可以做到對遠方的人施愛,但是卻忽略了自己身邊的人,比如你的愛人、父母及孩子。修女說:愛如果不是從家庭開始,我們怎麽能知道它結出的果子是美善的呢?使徒約翰也說過:如果你愛上帝卻不愛你的兄弟,你是個撒謊者。是啊,如果每一個家庭都充滿了愛,那這個世界不是也就充滿了愛嗎?雖然德蕾莎修女一生沒有結婚,但是她卻深知家庭的愛有多麽重要,家庭的混亂,必然導致社會的混亂。社會上的冷漠,往往是從家庭的冷漠開始的。讓我們一起來努力,愛你身邊的人。我們在做好事的時候是不是常常想到回報呢?善有善報是整個社會認同的道德原則,但是在修女們的詞典中沒有回報兩個字。所有的行爲只與愛有關。從1928年德蕾莎修女只身來到印度,到1980年,她的同工達到了至少13、9萬人,分布在全世界,還不包括許多沒有登記的。他的同工沒有任何待遇,連證件都沒有,他們不需要這些東西,他們唯一要做的,就是犧牲和奉獻。 
  當德蕾莎修女參加頒獎大會,知道大會的宴席要花7000美金的時候,她懇求取消宴席,說這筆錢夠15000人吃一天了,而大會卻只是宴請135人。
  宴會被取消了,修女拿到了這筆錢,同時拿到的,還有被她這句話感動之後的40萬瑞幣捐款。那個被所有人仰慕的諾貝爾獎牌和獎金也被她賣掉了,全部獻給了窮人。對她來說,那些獎牌如果不變成錢爲窮人服務,就一錢不值。
  有一次在飛機上,她發現飛機上的盒飯有很多幾乎是沒有吃就拿走扔掉了,她立即要求都給她,她知道多少窮人還在垃圾堆裏找剩飯吃呢。從此,幾個大機場的剩余盒飯每天都送到印度德蕾莎修女的機構。
  爲什麽別人都想不到只有她想到這麽做呢?因爲她每天生活在最窮的人中間。她每天要推著小車滿大街跑,爲的是把那些快要餓死的,病死的人拉回來,給他們洗幹淨,穿上幹淨衣服,給他們治病,把那些臨死的人抱在懷裏安慰他們。但是窮人太多了,需要幫助的人太多了,他們還是要常常面臨沒有飯吃的局面,所以,當他看見有人扔掉食物,就會立即想起窮人。這就是她爲什麽要當窮人的原因。
  一個身在苦難中的人更容易看見苦難,一個離死亡很近的人更容易感受死亡。耶穌爲什麽要道成肉身來到人間呢?爲的是看見我們,變成我們,然後拯救我們..
  德蕾莎修女在火車上看見一個人在路邊快死了,非常著急,當火車一停下,她立即向那個人跑去,可惜那個人已經死了。她非常傷心,說如果我早一點來到他身邊,他就會在愛中離開,她深感這是一個無法彌補的遺憾。
  爲此,修女下定決心一定要辦起臨終關懷醫院。沒有地方,沒有錢,沒有醫生,但是這一切都難不住她。在禱告中她聽見耶穌對她說話,給她鼓勵。上帝要他做的事情,沒有做不成的。德蕾莎修女說她是上帝手中的一只筆,上帝使用她來寫字。 
  第一個臨終關懷醫院是德蕾莎修女辦起來的,現在已經在全世界蔓延。
  看到這裏我總有一個沖動,一種把自己獻出去的出動,我也要做上帝手中的一只筆,我也應該到什麽地方去,或許,去找一個臨終關懷醫院?
  我們很多人都看見過瀕死的病人,除了悲哀我們有沒有想過他們需要什麽?他們應該是最需要愛的,他們可能再也得不到愛了。在這個時候只需要我們拉起他的手,給他愛,他就可以安詳地離開了。包括那些一生在垃圾堆裏爬的人,他們和我們一樣需要愛。
  一個馬上要離開人世的人努力地對德蕾莎修女說出最後一句話:我一生活得像條狗,可你讓我死得像個天使。
  德蕾莎修女是上帝給我們的一個奇迹,我很奇怪人固有的罪性,比如貪婪,虛僞,享樂,驕傲,自義,虛榮……爲什麽在她身上就沒有一絲痕迹呢?我在想,人可以做到不卑鄙,不殘暴,不凶惡,不欺詐,不掠奪。但是卻不容易做到不平庸,不驕傲,不自私,不狹隘,不虛榮。我們可以自覺地維護道德底線,卻很難做到處處道德高尚。修女的這種高尚似乎是與生俱來的。爲什麽呢?
  只有一個答案,上帝的恩賜。
  上帝發現人類越來越敗壞,而且無法自救,便派耶穌來到人間,同時也派了一些和耶穌相似的天使來到人間,這裏面有一個就是德蕾莎修女,在她的身上我們看見了許多《聖經》上要求我們做到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你們要彼此相愛”。現代人沒有看見過耶穌,耶穌當年和窮人,麻風病人在一起的鏡頭沒有人看見過,很多人因此不相信耶穌真正存在過。但是卻有許多人親眼看見了德蕾莎修女從水溝裏抱起被蛆吃掉一條腿的乞丐,看見她把額頭貼在瀕死的病人的臉上,看見她從一條狗的嘴裏搶下還在哭叫的嬰兒,看見她把愛滋病患者緊緊地摟在懷裏,告訴他:耶穌愛你,他在天上等你……
  從德蕾莎修女身上,我們看見了基督的影子,這個愛的天使讓大多數人相信了耶穌的存在,而且他就是我們身邊,他爲我們人類樹立一個榜樣——德蕾莎修女。
  沈默的果實是祈禱
  祈禱的果實是信仰
  信仰的果實是仁愛
  仁愛的果實是服務
  服務的果實是和平
  這是德蕾莎修女的靈修卡片,她把它送給全世界的每一個人。
http://hi.baidu.com/%CF%E7%B4%E5%B1%F0%CA%FB/blog/item/e4d3da093f393f8dd0581be6.html

讀書心得:《以愛領導的實踐家 德雷莎修女》


很感謝Lydia幫我挑了這本書,原本對德蕾莎修女就很敬仰,也看過她的電影,此次看這本書讓我更細微了解她的一生,也透過看這本書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
我去年在西安壯遊時,本來有計畫要去探訪甘肅省的希望小學,但有許多因素無法成行,所以得知教會要辦到昆明元陽希望小學探訪,我就很想報名,一方面真的很想了解當地孩子的需要,一方面也想了解自己適不適合到內地工作。我目前在做特教,去西安時也去當地的特教機構當志工,回來臺灣也在思考是不是可以去內地從事特教的工作,其實沒有很大的信心也不清楚是不是上帝期望我去的地方,我也在禱告此次希望小學之旅可以真的明白,神是不是有放感動在我心裡。
德蕾莎修女決定走出修道院為窮人服務時,她開始禱告,等待神的旨意降臨,後來她的胸口,頓時彷彿遭到重擊,她坐在火車上,心中無比難過,她為老人的悲慘情況難過,為世道的光景而悲傷,更為心中那股莫名的不安感到不知所措,她只好禱告,禱告後她突然明白這是神對她的呼召,服務窮人的過程中,德蕾莎修女很深的相信如果是神的工作,就一定會成功。我也期望可以清楚知道神對我的呼召。
德蕾莎修女自謙,自己不過是上帝手中的一隻小鉛筆,期勉自己在小事上忠心,因為這是敬虔信仰的關鍵。重要的不是事情的大小,而是願意擺上的心。這段話影響我在工作中的態度很多,我會更看重許多工作中的細節,之前對於開會或行政事務都會比較不耐煩,現在會更用心在這些事務中,也明白這是工作的職分之一,對於我所服務的對象,也更敏銳觀察他們的需要,安靜自己的心去傾聽他們心中真正的想法,有時要先放下自己正在忙碌的事務,有時要放下自己的偏見,有時要特別的有耐心及完全的包容,在這些小事上忠心,因為聖經也是這樣教導,耶穌及德蕾莎修女都是我最棒的榜樣,他們都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人。
記得我剛接觸聖經時,教會姐妹問我想不想成為有影響力的人?雖然沒有信心但也期望自己可以成為有影響力的人,看著德蕾莎修女因為做上帝喜悅她去做的事而成為有很大影響力的人,真的令我非常敬佩。
德蕾莎修女的一生為窮人四處奔波,數十年如一日,一日不得閒,但她樂在其中,並不以為苦。即便疾病纏身,身體孱弱,心心念念的,依然是世界上的窮人。我很感動的是雖然她因疾病身體遭受巨大折磨,他沒有抱怨神,依然對神有信心,她並不害怕死亡,期待回到天家與天父在一起,對我而言,若身體不舒服,就容易負面沮喪,會覺得什麼都不能做。看到德蕾莎修女的榜樣,給我很大的激勵,無論在何種景況,都要愛神愛人,不過真的很不容易,但最近聽教會姐妹分享芥菜種的信心,自己也體會到縱使信心只有像芥菜種這樣小也足夠了,因為其它是要倚靠神的大能來成就。
很開心也很感謝可以讀完這本書,讀的過程中也記錄了一些德蕾莎修女所說的話,是很棒的信念,期待自已可以常常翻閱,也行在生活中、工作上。
http://www.wretch.cc/blog/hopetourist/11413690

修女傳 The Nun's story (1959)

導演:佛萊德辛尼曼 Fred Zinnemann
編劇: Robert Anderson (Ⅶ) 
演員: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 彼德芬治  
劇情簡介
本片是金獎導演佛瑞德辛尼曼的代表作之一,他還導過《亂世忠魂》、《老人與海》,《修女傳》共入圍8項奧斯卡提名,女主角奧黛麗赫本獲得了英國影藝學院最佳女主角獎。
簡介
奧黛麗.赫本是優雅的同義語,是天使的化身。她的黑色短發,秀麗的臉龐,改變了好萊塢只愛“金發碧眼”的曆史。
她消瘦、苗條的身材,成爲她獨特的標志。
她如天使般的面孔,天真、甜美、高貴的形象氣質,成爲好萊塢的票房保證。
她有著無比清純的美麗。
高貴典雅、端莊獨立也是奧黛莉?赫本的風格。
《修女傳》是奧黛莉?赫本的代表作之一。她在影片中爲世界影壇創造了一個清新雋永、純潔可愛而又無法擺脫世俗叛逆和驕傲自滿的修女形象。
該片是奧黛麗.赫本主演電影中比較嚴肅的一部,對修女生涯的學習過程和修女對宗教信仰的內心矛盾都有深刻的描述。
清純脫俗的奧黛莉?赫本在片中精彩詮釋了年輕美麗的女孩嘉比雅,其優雅的氣質和精彩的演技令人贊歎。
《修女傳》的故事帶領觀衆進入外人難得一見的修道院世界:女主角嘉比雅投身修道院,學習教會的戒律變成路加修女。其後被送到醫學院學習當護士,畢業後派到非洲的比屬剛果服務。
在那兒她認識了無神論的醫生福圖納提,引起了她對宗教信仰的質疑。不久路加生病,病後被送回比利時,當時正值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醫院旁炮聲隆隆,修女們卻不顧個人安危繼續工作。
比利時淪陷後,路加參加了敵後工作,愛心使她無法保持修道者的沈默和自制。當她聽到父親被殺害的消息時,路加修女在一個特殊又非凡的情況之下,在決定命運的秋天,撤去了她修女的誓願,退出了修道院。她在風平浪靜後向世界公開了她的傳奇以及私人故事。
《修女傳》這本書出版後立刻成爲十年來最爲暢銷的書籍之一。而這本影片也同樣深入探討了不爲人知的宗教世界和扣人心弦的秘密。
該片深入剖析了這位年輕貌美女孩的內心世界。《修女傳》場面浩大,外景隊遠征至步步充滿危機的非洲剛果拍攝外景,這在當時是非常少見的。
《修女傳》由四度奪得奧斯卡金像獎的導演弗雷德?金尼曼執導,榮膺奧斯卡最佳影片等八項提名,另外還榮膺紐約影評人最佳女主角獎及最佳導演獎,並榮獲全美影評人協會之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及最佳女配角(伊迪絲 埃文絲)。  

看老電影《修女傳》

看了一部五十年代的老電影《修女傳》,當時想看是由于它的主演是知名度很高的赫本。從影片名字上來看,就知道這是一部關于宗教的電影。由衷的佩服影片裏所描述的每個修女,他們的存在是讓別人生活得更加美好。
女主人公因爲仰慕一個修女而去做修女,開始了她的修道生活。做修女要經受很多嚴酷的訓練,但正是這個,讓她獲得了許多生活經驗。
女主人公在剛果的生活中,一名修女被一個信奉巫醫的當地人打死。當地人討論要把這個行凶的人剁碎喂魚,女主角告訴他們要學會寬恕他人。有寬恕行爲的人一定是個好人,我們過去經常因爲瑣事去跟別人斤斤計較,憎恨不已。回想起來,假使我們有寬恕的行爲,是否可以避免許多糾紛。
影片中有一個天主教教徒,他長期在剛果從事麻風病治療,甚至願意爲此奉獻終身,因爲奉獻,他的人生變得與衆不同。一個人如果懂得奉獻,自發的去奉獻時,會得到所有人的尊重,他的精神世界是充實的。
和很多宗教相同,天主教也有自己的規章制度。修女們必須通過“靜默”來提高自己對性情的控制,她們還通過自我反省不斷改正自身的缺點,做到榮辱不驚。寶劍磨從鋒利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從古到今,許多優秀的品行都要經曆艱苦的磨礪,人格在艱難痛苦中得到升華,顯得更具魅力。
女主角通過修行希望得到完美,我還記得她的初衷:做一個好修女,好護士。盡管她獲得了許多名譽,但最後發現,她其實只願做個好護士,救助那些值得幫助的人。
影片中,趕赴剛果實行救助的女主角一方面要進行宗教活動,一方面又要對病人進行及時救助。當兩者出現矛盾時,就會讓她懷疑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當自己祖國受到攻擊時,因爲自己的身份甚至不允許去恨那些侵略者。這最終導致女主角的離開。
在影片中,女主角想盡辦法的行爲被認爲是想出風頭,吸引別人注意力。我們很難想像,一方面要想盡辦法對病人進行救助,一方面要符合教會的要求。這種完美境界要怎麽達到?
影片中最讓我憤怒的一幕是在醫學院,女主人公的優秀表現遭到另一個修女的嫉妒。院長竟然讓女主人公通過放棄考試來填平那個修女由于嫉妒而留下的傷痕。對于她們,這種行爲或許是偉大的,但我更懂得把握每一次機會的重要性,隨意不負責任的放棄是對自己不尊重的表現。
修女所要履行的義務已經嚴重的影響女主人公所要追究的東西,她最終走出了修道院。
事物總是有兩方面的,修女的生活讓她學到很多東西,封閉的修道院雖然無法帶給她完美,但讓她學習到很多人生的道理。經曆過磨練的女主人公,努力向自己目標前進,最終一定會獲得心目中的完美。
http://xk.cn.yahoo.com/articles/070621/1/oy4.html

奧黛麗赫本  維基百科

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1929年5月4日-1993年1月20日),英國女星,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知名音樂劇與電影女演員,晚年曾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特使。
身為好萊塢最著名的女星之一,她以高雅的氣質與有品味的穿著著稱。生前主演的多部電影如《羅馬假期》、《第凡內早餐》和《窈窕淑女》等至今仍為無數人眼中的經典。1999年,她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3名。
    出生
奧黛麗赫本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本名奧黛麗赫本嘉蓮-拉斯頓(Audrey Kathleen Hepburn-Ruston)。奧黛麗赫本的父親約瑟夫?維克多?安東尼?拉斯頓(Joseph Victor Anthony Ruston)是一位英國銀行家,母親艾拉?凡?辛斯特拉(Ella van Heemstra)是荷蘭貴族後裔,襲有女男爵的封號,家族譜系甚至可以回溯到英王愛德華三世。 她的父親不久後將其祖母嘉蓮赫本(Kathleen Hepburn)的姓氏加到了自己的姓氏中,於是奧黛麗赫本的姓氏也隨之改為了赫本-拉斯頓。[1]她母親的第一次婚姻是嫁給了一位荷蘭貴族容克?亨德裏克?古斯塔夫?阿道夫?誇勒斯?範?烏佛德(Jonkheer Hendrik Gustaaf Adolf Quarles van Ufford),並生下了兩名與奧黛麗?赫本同母異父的兄弟容克?阿諾德?羅伯特?亞歷山大「阿歷克斯」誇勒斯?範?烏佛德(Jonkheer Arnoud Robert Alexander "Alex" Quarles van Uffor)(1920-1979)和容克?伊萬?埃德加?布魯斯?誇勒斯?範?烏佛德(Jonkheer Ian Edgar Bruce Quarles van Ufford)(1924- )[2]。 儘管奧黛麗赫本出生於布魯塞爾,但她仍然擁有英國國籍。由於她的父親要經常往來於布魯塞爾,英國和荷蘭三地,他只有偶爾才回家團聚。
    童年
奧黛麗赫本六歲開始在英國入學,在1935年至1938年間,曾就讀於一所位於英國東南部肯特郡埃爾海姆鄉的寄宿學校「密斯利登學校」(Miss Rigden's School)。[3][4]但旋即由於她的父親信仰法西斯主義,與奧黛麗赫本的母親離婚後離開了家庭(1935年)。之後赫本離開英國跟隨母親一起回到荷蘭的娘家。1939年時她進入安恆音樂學院(Arnhem Conservatory)學習芭蕾舞,之後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宣稱中立的荷蘭被納粹佔領。為了避免她原本非常英國味道的名字招惹麻煩,她母親竄改了自己的身分文件替她製造了一個荷蘭假名艾妲?凡?辛斯特拉(Edda van Heemstra,Edda與Ella在字母上只是一筆之差,有利於變造),但是這個名字從未合法正式登記過。
當納粹侵佔安恆後,由於謠傳母親的家族帶有猶太血統,原本十分富裕的男爵家族被視為第三帝國敵人,不但財產被佔領軍沒收,奧黛麗赫本的舅舅也被處決,母女倆被迫過著貧困的生活:據說在1944年荷蘭飢荒期間,她常以鬱金香球根為食,並靠喝大量的水填飽肚子。長期的營養不良促成她日後瘦削的身材。雖然如此,奧黛麗赫本仍然不斷鍛煉她最愛的芭蕾舞,即使窮到要穿上最難捱的木製舞鞋也沒關係。
    成名
戰後,奧黛麗赫本與母親帶著省吃節用存下來的100英鎊到倫敦。她在這邊打工邊尋找深造機會。1948年,奧黛麗赫本進入著名的瑪莉?藍伯特芭蕾舞學校(Marie Rambert`s)學校學習芭蕾舞,期間曾因沒錢繳學費返回荷蘭,並在部荷蘭片中飾演跑龍套角色。經過數月訓練後,赫本被告知她不適合當名芭蕾舞者。為了面對家庭的經濟壓力,她轉而成為兼職模特兒,並參與歌舞團演出;這年赫本擊敗多數應徵者,成為音樂劇《高跟鞋》(High Button Shoes )的合唱團員。由於表現突出,她正式參與了另一部音樂劇《韃靼醬》(Sauce Tartare)的演出。1951年,赫本首次在英國電影《天堂笑語》露臉,正式成為電影演員,並在一些電影中演出較次要的人物。之後她在電影《雙姝豔》裡施展舞技,同時接演另一部電影《蒙地卡羅寶寶》(Monte Carlo Baby)。為了拍攝後者,奧黛麗到法國出外景,期間意外被相中成為音樂劇《金粉世界》(Gigi)的女主角,進而開啟她到美國發展的機緣;同時,她還被《雙姝豔》導演推薦給威廉?惠勒,參加了其新影片《羅馬假期》試鏡,獲得非常好的讚譽,從而得到這部電影的女主角角色。
1952年奧黛麗赫本到美國正式參與舞臺劇GIGI的演出。她在其間十分出色,廣受人們的歡迎,並因此獲得東妮獎最佳女主角。但為趕拍《羅馬假期》,她在《金粉世界》裡的演出被迫在巡迴八個月演出後結束。這年因無法兼顧事業與婚姻,她取消與未婚夫詹姆士?漢森(James Hanson)的婚約,但兩人日後仍保持良好的友誼。
1953年,並與好萊塢名影星葛雷哥萊?畢克一起主演的電影《羅馬假期》正式上映。由於成功刻畫劇情,這部片在世界各地掀起風潮:其中赫本在片中表現出公主的高雅氣息,以及剪成赫本頭表現出的天真無邪,使她成功贏得多數人的贊賞。許多報紙評論稱讚奧黛麗赫本說:「一位新嘉寶誕生了!」。1954年3月25日,奧黛麗赫本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三天後,因《翁蒂娜》中的精采表演再榮獲東妮獎殊榮。
1954年她與亨弗萊?鮑嘉、威廉?荷頓一同演出比利?懷德拍攝的愛情片《龍鳳配》。由於《翁蒂娜》的演出加上抽菸過量,奧黛麗赫本在醫生的建議下到瑞士修養,不久接受一同參與《翁蒂娜》演出的演員梅爾?法利爾(Mel Ferrer)的求婚,兩人於9月24日步上紅毯。
1955年奧黛麗赫本再度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提名,可惜未獲獎,同年因意外首度流產。之後幾年,她主演的《戰爭與和平》、《甜姐兒》、《巴黎之戀》等片都獲得不錯的評價,聲勢扶搖直上。但丈夫梅爾的演藝卻遭遇挫折,逐漸轉到幕後。1959年奧黛麗赫本三度懷孕,為防半年前的流產再度發生,她推掉包括《西城故事》等片的片約,直到生下第一個兒子尚?赫本?法利爾(Sean Hepburn Ferrer)後才同意主演《第凡內早餐》。 阿契鮑爾德?約瑟夫?克羅寧(A.J. Cronin),英國小說家,是肖恩的教父。
    轉型
雖然《第凡內早餐》的作者原屬意瑪麗蓮·夢露飾演女主角赫莉·葛萊麗(Holly Golightly),拍攝過程奧黛麗赫本也一度為了主題曲是否採用亨利·曼西尼與強尼·莫瑟的月河而與電影公司起衝突,是事後證明她的演出與堅持是對的:1961年奧斯卡金像獎獲得兩項音樂性獎項,奧黛麗赫本第四度獲得最佳女主角的提名。這部片她的演藝生涯再創高峰,但她開始挑戰更有演技難度的作品。
同年年底,奧黛麗赫本接下《雙姝怨》的演出,但評價平平;之後的《謎中謎》(Charade)試圖挑戰懸疑片的角色。但她最成功的作品還是1964年主演的《窈窕淑女》:這部改編自同名音樂劇的歌舞片獲得8項奧斯卡的獎項,但主演的赫本卻因由別人幕後代唱的關係無法獲得提名。
    晚年
1980年冬奧黛麗赫本遇見了羅伯特·沃德斯,這個後來被她稱為「心靈伴侶」的男人影響了赫本原已經出現危機的婚姻。在赫本與安德烈·多蒂離婚後,兩人最後成為永久的人生伴侶。
1989年,奧黛麗赫本在其生涯最後一部電影——《直到永遠》中飾演天使一角。1988年至1993年間,奧黛麗赫本成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親善大使,幫助拉美和非洲的孩子們,親赴不少國家和地區,為孩子們吶喊、呼籲和募捐。為表彰她為全世界不幸兒童所做出的努力,美國電影藝術和科學學院將該1988年度奧斯卡人道獎授予了她。她的愛心與人格猶如她的影片一樣燦爛人間。1993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德蕾莎修女獲悉奧黛麗赫本病危的消息時,命令所有的修女徹夜為奧黛麗赫本禱告祈使其能奇蹟般地康復,禱告傳遍世界各地。同年1月20日,奧黛麗赫本在瑞士托洛謝納(Tolochenaz)的住所,因結腸癌病逝。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5%A5%E9%BB%9B%E4%B8%BD%C2%B7%E8%B5%AB%E6%9C%AC

修女也瘋狂:顛倒人生

同樣是琥碧戈柏,同樣是《修女也瘋狂》,你看得出上下兩張照片有何不同嗎?
上下顛倒的人生,通常代表混亂;角色錯亂的戲劇,往往帶來爆笑。懂得顛倒趣味的創作者,就能將喜劇力量,發揮得淋漓盡致。
大導演比利.懷德(Billy Wilder)最懂得這種顛倒混亂的趣味,他的經典作品《熱情如火(Some like it hot)》中,兩位男主角傑克.李蒙(Jack Lemmon)與湯尼.寇蒂斯(Tony Curtis)為了躲避黑道追殺,只能男扮女裝,混進女子樂團,正因為性別錯亂,角色易位,湯尼才能得窺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飾演的「糖果」的心事,假冒富商,近水樓台先得月。夢露在片中所唱的一首「我對愛情死了心(I'm Through With Love)」,還真是唱得哀怨動人。
Emile Ardolino執導的《修女也瘋狂(Sister Act)》,相當程度也套用了《熱情如火》的框架,黑人女星琥碧.戈柏(Whoopi Goldberg)飾演的女歌手Deloris因為目擊男友哈維.凱托(Harvey Keitel)飾演的黑道老大槍殺臥底手下的慘案,慘遭追殺,於是在警方安排下棲藏於修道院內。不守「修女」道的Deloris,卻因而顛覆了天主教清規,改造了教會唱詩班,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琥碧在片中所帶動的一首聖詩「我會追隨他(I Will Follow Him)」則是唱得讓人意興雄飛,手舞足蹈呢!
《熱情如火》與《修女也瘋狂》共同信仰的戲劇公式無非就是:先有危機,繼而有了轉機;先有扮裝錯亂,才得以洞燭機先,扭轉乾坤。兩片同是喜劇,同樣在混亂中製造喜感,同樣靠著身份的顛倒,擦撞出意外火花,差別在於,《熱情如火》創造的是愛情的機會,《修女也瘋狂》帶動的則是生命的機會。
《修女也瘋狂》是1992年的電影,濃烈的音樂性格和喜劇元素,其實是絕佳的音樂劇題材,搬上舞台演出音樂劇,一點都不意外,當年因為主演《修女也瘋狂》紅極一時的琥碧,出任製作人更是理所當然之事,聰明絕頂的她,深知自己如果再度登台演出Deloris一角,未必合宜(畢竟她比當年已經老了十八歲,就算風韻猶存,也不復當年青春模樣),如果改演起老古板的修道院院長,卻可能再度創造話題,於是她在倫敦演出時,做出了決定:她要再度演出《修女也瘋狂》,但是不演活潑叛逆的Deloris,而是食古不化的老古板院長。
 《修女也瘋狂》電影版中的老院長一角是由梅姬.史密斯(Maggie Smith)擔任,把那種篤守清規,不知變通,最愛挑三揀四,唸東唸西的老處女模樣,刻畫得入木三分,原本完全受不了活潑亂蹦的Deloris,最後卻挺身而出,宣稱Deloris有天使心腸,其實最得人間修行修女真諦的一番告白,當然也是一種顛覆和錯亂,卻也達到了大逆轉的喜趣效果。
問題在於梅姬一向老愛把神經質掛在臉上,琥碧則是一身喜感,看她扳起臉孔訓斥年輕修女沒正經,不守修女道,在在都會讓人油生時空倒錯,角色顛倒的不適應感,她想要搞嚴肅,效果卻可能恰恰相反,喜劇頓成鬧劇,難免就失了原味,而且觀眾期待的,究竟是回味她最擅長的那位心直口快,顛覆清規的Deloris?還是看她如何把自己的活力裝填進修道院院長的僵化肉身中呢?演著演著,琥碧會不會Deloris上身,也顛覆了這位院長角色呢?
這齣《修女也瘋狂》的音樂劇,耗資七百萬英磅,成本不小,風險也不小,但有琥碧來背書,肯定有噱頭,畢竟,世人早已把她和《修女也瘋狂》連結在一起,就算她又再度顛覆了院長角色,又何妨呢?帶給世人歡樂,不就是她最擅長的搞笑本事嗎?
http://4bluestones.biz/mtblog/2010/08/post-2013.html

  修女愛唱歌 Sister Smile觀後感

劇情簡介
修女唱歌,熱銷百萬!一曲輕快愉悅的〈多明尼克〉風靡全球,,盛況更勝超級巨星貓王!她是珍妮‧戴克絲,原本只是個迷惘的叛逆女孩,後不顧家人反對跑去當修女。聽任直覺的她,常和修道院起衝突,最後終於爭取到用歌聲宣揚福音,創作出經典歌曲,讓唱片公司大為驚艷。之後珍妮以「微笑修女」為藝名發行唱片,意外受到熱烈歡迎,進軍美國後,更創下百萬銷售奇蹟!突如其來的名利,讓珍妮決定還俗,靠自己的力量走闖歌壇。然而她的人生,卻在此刻出現急轉直下的變化……
其實在影片剛開始時,還蠻討厭這女主角,他就是我行我素,他媽的樂觀的掌門人,但每次知道.發現作錯嘞,失敗嘞,或遭受到挫折,又開始流露出無辜,希望周圍朋友.家人,能體諒.原諒她,(後來我睡嘞一覺後,沉澱一下心情後),其實我自己和許多人有時也會像這女主角一般如此的任性,為所欲為,不是嗎??女主角--路卡碧修女--只是把所有的她自己本人事件.事情,大膽誠實.一五一十地表現出來,錯就錯在她生錯時代,當時的社會,宗教並不能接受她另類的傳教方式,但如果沒她這種**或先知,相信...{傳教}...這種吃力不討好的活動,會更難推展吧!!
劇中有一首曲子叫{多米尼克 Dominique}會一直出現.這首就是由路卡碧修女(藝名<微笑修女>),還蠻輕快,陽光,俏皮的,而路卡碧修女所出的傳教音樂專輯,其銷售量還超過披頭四和貓王的紀錄,很扯吧!!信不信由你,但這是事實.
http://www.facebook.com/topic.php?uid=263002278374&topic=14904

印度倫理電影修女的誘惑《黑水仙》

印度加爾各答修道院的克羅塔修女奉調到納普修道院當院長,納普修道院在印度北方海拔8000尺高山上,常年刮著強風。克羅塔建立學校和醫院,連小將軍都來受教育。克羅塔雖從百廢待興中辛勤工作,治理得有條有理,但年輕的修女們在偏遠高山上全憑自律修持,唯美的環境使精神受到挑戰,在不斷的誘惑下,無法把持者只有放棄聖職。在此中有如智者所言,只有聖者和俗人可能生存;因爲生活在大自然中只有修身養性或是隨波逐流。後來,發生了幼兒病死及露絲修女因愛恨還俗並欲殺害院長反墜入深谷等事件,克羅塔也因此離開納普修道院以彌平心中的傷痕。本片表現出人性在環境的影響下可以改變的不爭事實,在人性脆弱的時候,就不能抗拒環境帶給它的壓力,和抵抗外來環境的影響的自制。影片在表現角色內心掙紮的細微活動細致,演員在詮釋各種角色的角度也把握得非常好。
http://bb.news.qq.com/a/20080904/000020.htm

修會

   修會天主教的修會爲答複時代的需要,雖因著曆史的演進常有不同的面貌出現,但也有不變的精神綿延永存。 在教會初期,已有過苦修生活的人士,同時也有男女,宣誓過獨身的生活,將自己以特殊方式奉獻給基督與教會,但是殉道仍算是爲基督的最高作證。
  修會的源起
  迫害結束後,教會太平,苦修和獨身的生活,處于一種困境; 在一個能容忍基督徒的世界裏,松弛是不可避免的,而一些基督徒自然會逐漸俗化。只要基督徒仍被視爲國家的敵人,他們相對地比較容易避免和異教社會接觸,而能規限在較小的基督徒圈子內,體現他們的宗教。而且,如果他們被捕,他們可以期望殉道的桂冠。但基督徒一旦獲得自由,而基督的宗教,也成了官方的宗教以後,「再也沒有異教的世界可以搏鬥,殉道也跟著成爲不必要,現在是獨修士對抗世界和把俗世從他的存在之內拔除」的時候了。
  基督徒隱修的根源
  天主教的修會最早是以隱修會的方式出現。有關基督徒隱修的根源,許多世紀以來,一直有多種不同的觀點。有人曾經在不同的時期,提出以下幾種非基督徒式的隱修生活,是基督徒隱修的根源:埃及色立比(Serapis) 的遁世者;佛教的苦行僧的生活;大約在公元前150年在紅海附近過著類似隱士生活的厄色尼人;住在亞曆山大裏亞附近的,稱爲Therapeutae的猶太苦行主義者 ; 新柏拉圖主義的真知者;密斯拉教 (religion of Mithra)的苦修人士等。研究這個問題的權威人士維開利 (Vicaire) 總結說:
   值得注意的是: 盡管歐瑟伯和格西把他們大部分的理論,定在一個錯誤的論點上...隱修的確是從一開始就出于-不是絕對的,但的確是-效法宗徒和初期基督徒的動機。
   的確,隱修包含一些不是基督徒特有的成分,卻是一般追求內在的成全所共有的質素。這種人類靈修所共有的基本成分,正說明了隱修組織和在時空上相差很遠的隱修組織之間,存在著真正的相同點……無論如何,曆史學家從隱修的根源中,找到的最基本的基督徒因素,是對「初期教會很強烈的懷舊情緒。」這種願望,主要從意欲重溫宗徒生活的願望表達出來,也就是宗徒傳遞給初期教會,他們自己 在生活中體現的基督徒的心態。如果我們還記得,早期的隱修士都相信宗徒大事錄所描述的基督徒生活力式,具有普世性,那麽,我們對于這種情形,就不會覺得大驚小怪了。
   有質料顯示,從二世紀開始,已有過著節制生活的苦修人士,而且,似乎守貞的生活也是教會所贊許和受到教友尊敬的。羅馬克萊孟和安提約基雅依納爵,都提及過獨身生活的男女,他們都認爲獨身生活的主要目的是效法基督在這方面的操守。三世紀有不少的書籍描述守貞的女子和其它獨身者,在教會生活之內的身份和職務 ; 其中尤以戴都良和聖西彼連(Sl.Cyprian) 的論文最值得留意。此外,在四世紀,稱贊守貞的作者也不少,其中著名的有 : 亞達納、聖巴西略(St.Basil) 、納西安聖國瑞(St. Cregory Nazianzen) 、 尼沙聖國瑞 (St. Cregory of Nyssa) 、 基索東聖若望 (St.John Chrysoslom) 、聖盎博 (St.八mbrose) 、聖奧思定和挌西安 (Ca*an) 等。
  教會對貞女的規定
  在初期,苦修、守貞和其它的獨身人士各自住在自己家裏,和家人一齊參與當地教會的生活。有時他們也組織起來,類似善會或第三會。漸漸地,生活規則寫成了,也由一些聖人如聖盎博、聖耶羅和亞爾的西澤裏等加以傳播。同時,爲了取得教會當局的贊同,願意接受祝聖,藉獨身的方式,把自己奉獻給天主的男女,可以在主教面前,宣發這樣的誓願。因此,公元306年在西班牙維拉大公會議 (Council of Elvira) 宣布,處罰不忠于守貞誓言和她們對天主所作的聖願的女子。同時,314年,安西拉大公會議 (Council of Ancyra) 也宣布,凡是已被祝聖的貞女結婚,是犯了重婚罪,因爲她們是基督的淨配。在364年,在華倫斯統治期間,民法規定,凡是娶一位已受祝聖的貞女爲妻的男子,應被判處死刑。   根據教會的規定,貞女必須穿黑色長袍,披黑色面紗。這些衣物在她們受祝聖時,必須由主教祝聖披在她們身上。她們可以住在自己的家裏,但如沒有真正的必要,她們不能離家外出。她們必須在傳統的時間,即早晨九時、中午十二時、下午三時,獨自或和一小組人,誦念指定的經文。此外,她們必須在夜間起來唱聖詠。在耶路撒冷,守獨身的男女,通常都在指定的時間,和神職人員一同祈禱。在四世紀,在羅馬的馬塞拉和厄莎拉,都接待貞女和寡婦到她們家中祈禱和閱讀靈修書籍。
  守貞的規則
  守齎的規則是嚴格的,除了因爲健康的理由,她們幾乎終年都守齎。每日只准許吃一笑,而且是在下午三時以後。食物包括面包和蔬菜,進食前後都須念適當的經文。至于慈善工作,教會鼓勵她們體驗窮人的生活,探訪病人,並按她們的實際生活狀況而從事慈善的工作。
   東西方都曾有過一個時期實行守貞人士過共同生活。神職界或守獨身的男人住在貞女家裏,以便保證她們或爲她們提供靈修方面的服務。這種情況無可避免會導致濫用和遭受主教及傳道人誹議。例如基索東聖若望、聖耶羅和僞克萊孟(三世紀中葉出版的Ad Virgines的作者)等人尖銳的批評。最後,教會訂立法令,保衛已受祝聖的貞女的德行,保證她們能忠于她們對天主的委身。這些法令對于發展受祝聖的貞女真正的隱修團體,和教會承認修道生活是一種特出的生活力式,有很大的頁獻。
   隱修士和獨修士並不是做了些什麽了不起的大事,他們只是努力完整地維持初期基督徒的生活。基索東聖若望(407年卒)肯定隱修院的必要性,因爲世界不是屬于基督徒的,等它歸依基督信仰後,脫離世界而退隱的需要才會消失。
  東方的隱修傳統
  出現
  三世紀末,主張苦修的基督徒,力求更成全的生活,結果,在他們的努力下,隱修的運動,開始發展起來。雖然隱修在後來逐漸成爲教會內的一種特殊的生活模式,但在最初,任何基督徒,只要他想爲基督的教導,作正確的見證,他就可以選擇這種生活方式了。隱修運動的開始是無聲無息的。曆史學者不能確實地指出,它起于何時,不過,似乎教會受迫害結束以及苦修大行其道,遂形成了隱修運動的序幕。 根據範耐龍(F.Fenelon) , 「教會的勝利與和平,更容易形成它的孤獨。單純和反對柔弱的基督徒,似乎覺得和平比暴君的殘酷更可怕,因爲和平更能軟化人的感受。」
  分類
  東方的隱修可分爲兩大類 : 獨自修道的獨修生活,和隱修士的團體隱修生活。獨修生活的模式就是埃及的安當。他二十歲開始退隱過獨修的生活,在356年去世,死于105歲的高齡。在公元357年由聖亞達納撰寫的「聖安當的生平」,是有關獨修生活最重要的資料來源。
   照聖安當的看法,獨修士帶著他們的缺點和邪惡的傾向獨自隱修,又因爲魘鬼似乎總是向獨修士作最凶殘的攻擊,所以,獨修的生活,本質上就是一場劇烈的戰鬥。一個人可以逃離俗世,但在沙漠裏,他卻直接面對他自己的罪,和到處尋找獵物的魔鬼。
   聖安當的另一個重要的教導是獨修士應該追求內在和外在的獨處,以便把自己完全交給天主。這樣一來,他就不能讓任何受造物占據他的心,因爲只有實踐完全割舍的人才能經驗愛的全部力量。一個獨修士,作爲基督的門徒,他應該確實地愛近人,以免自己淪爲驕傲和自戀的犧牲晶 ; 他爲靈魂的救恩而犧牲自己,爲他人祈禱,並借著給人的靈修輔導而在信仰中支持他人。的確,照聖安當的理想,在必要時,獨修士應該肯爲了教會或靈魂的益處而離開他的沙漠。   聖安當苦修的生活力式吸引了一些門徒,他們經常向他請教。漸漸地,獨修的生活擴展到其它地方。這些獨修士所做的刻苦,嚴峻令人難以置信。其中有些現代人看來近乎自我虐待狂。保拉狄著的(沙漠教父的曆史)記述了不少這些古代獨修士令人驚歎的奇事,他也說,其中有一些事,可能讀者不相信是真的 ; 例如亞曆山大裏亞的馬加利,整個四旬期就日以繼夜地站著度過,而且只靠吃包心菜維生。
  埃及的獨修士的影響
  埃及的獨修士對于敘利亞的獨修士似乎影響很大。但有些獨修士變得極端怪癖,拒絕遵守任何紀律,情願在原始荒蕪的地方過著遊牧的生活 ; 拒絕從事任何勞力工作,因爲他們獻身于不間斷地祈禱的生活。在另一方面,在巴勒斯坦的苦修人士比較穩定,他們和一些聖地聯系,以獲得保護和繼續崇拜上主。到了四世紀,有不少朝聖者加入他們的行列,在他們的外賓之中有出名的聖耶羅、聖保拉和格西安若望。
   在這同時,隱修士的生活在埃及也興盛起來。這是另一種形式的隱修-團體隱修-是由聖白窮美 (Pachomius)所倡導的,他生于底比斯附近的厄士拿。在 318年服完兵役後,追隨巴拉曼隱修士,在他指導下過了幾年,白窮美到尼羅河東岸、底比斯以北的地方結廬索居。當其它的苦修士逐漸前來加入他的陣營後,團體隱修的生活便逐漸形成。他認爲這種生活力式,比簡樸的獨修生活更優越:
   團體隱修生活比獨自隱修的生活更成全,因爲 每日與弟兄們的接觸,促使人不得不修德。再 者,弟兄們可從他人的德行和勞工得到啓示。 那些不成全的,督促我們苦修 ; 那些成全的, 指示我們應遵循的道路。
  第二間隱修院的成立
  在隱修士的人數達到一百入時,白窮美便在離底比斯不遠處,組織第二間隱修院,于是在短短的數年間,這樣的隱修院一共有九間。每座隱修院就好像一個小鎮,包含幾間建築物,每間約住四十個隱修士,而整座大修院則有圍牆圍著。在他的妹妹的請求下,聖白窮美也爲隱修女創辦了一間女隱修院,就在男隱修院附近,但中間被一條湍急的溪水分開,除了爲隱修女舉行禮儀的司鐸外,任何隱修士都不准過河。
   聖白窮美撰寫的會規一共有一百九十二條,充份顯示出立法者的謹慎而有節制。每一間隱修院都由一位院長管理,隱修士要對他絕對服從。另外指定幾個較低級的隱修士主管不同的部門,專司醫務、周值事務、會計等。進餐和祈禱是全體一同做的。每一位隱修士把所有的收入貢獻給團體,作爲公有的資産。隱修士只能選擇遵照團體的規則生活,或離開隱修院。在白窮美看來,服從(服從紀律和長上)是團禮隱修生活的基礎。
  西方的隱修傳統
  發展曆程
  在四世紀中葉之前,只有很少的文獻證明西方已開始有隱修傳統,可是在東方,隱修傳統在這個時期已大行其道了。不過,因爲羅馬和埃及、巴勒斯坦和亞曆山大裏亞的幾個隱修中心,經常有聯系,羅馬的基督徒對于隱修運動有所聞是很可能的事。可以肯定的是,聖亞達納在他第一次被放逐期間,在336-338年間,曾到過特裏爾 (Trier) ,公元340年他在羅馬。他的著作 : 「安當的生平」對于宣揚隱修生活,居功甚偉,一寫成就被譯成拉丁文,廣泛地在西方基督徒之間流行起來。
   另一方面,西方的隱修傳統,也可能在沒有受到東方的直接影響下發展起來。那些苦修者、貞女和寡婦,已開始遵守一些真正隱修生活所遵守的規則了。歐瑟伯甚至說,早在三世紀中,已有人過著獨自苦修的生活了。不過,最初幾世紀,西方教會的隱修生活,缺乏一種很特別的元素,那就是脫離世界。初期的苦修者選擇團體生活多于脫離社會的獨居生活。結果,雖然不是非常肯定,但可以說,西方的隱修傳統,是由東方輸入的生活方式 ; 在四、五世紀間,東方的隱修傳統,是西方隱修團體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因素。
   聖耶羅在他的著作(380年)中解釋隱修士 (monk) 受人輕視,可能是因爲某些苦修的男女,行爲極端神恩化和缺乏紀律。同時,他也稱贊羅馬的幾位貴婦的隱修生活,他自己就是她們的神師,盡管他自己對于苦修運動示,隱修的生活,是不斷的歡怡的泉源。放棄人性的意志而以神的旨意爲自己的意志,這其中涉及不少痛苦,在團體內的生活,更常有不少的考驗和十字架。有些隱修士甚至會問他自己,像伯納那樣,爲什麽還要到隱修院來?或是,他的隱修生活的價值何在?對于這些困惑,艾裏的答複是,指出效法基督和他那些忍受迫害和死亡的宗徒的重要性。
   每個人,基于愛德,院長,基于他的輔導,都有責任防止任何人,遊離這條道路,或延遲這 個旅程。對于隱修生活這種平穩的信心,並不 是聖艾裏的特色,但他以特有使人著迷的作 風,富有幽默感的態度,愉悅的情緒,度這種 生活,卻是無人可及的。他的老師聖本篤是教 會的聖師,聖艾裏雖然只是隱修生活的大師 ; 然而,他的教導有一種普世的價值,因爲隱修傳統,是教會的一部分,而他自己也強調團結的精神。不過,他首要關注的,仍是隱修士。我們的這位神學家,總是最愉悅的院長父親。
   在十二世紀,本篤靈修仍能保持它基本的、所有隱修生活所共有的精神,只是在實踐上有一些無關重要的改變,主要以聖經爲基礎,並輔以選誦和禮儀誦經。本篤隱修士的生活,基本上是一種祈禱和補贖的生活,在渴望與天主共融的驅使下,遠離世俗而生活。正如李格所說,這是一種先知性的生活,因爲它主要是在祈禱和補贖中等待主的來臨; 是一種宗徒生活,因爲是愛的團禮生活,效法基督最後的門徒和第一代基督徒 ; 是一種殉道的生活,因爲與世隔絕,而且不斷與妨礙愛德的阻力鬥爭 ; 是一種天使式的生活,因爲透過祈禱、苦修和守貞而舍棄一切 ; 是一種傳播福音的生活,因爲從遵循福音的方式中效法基督。
  本篤靈修的新傾向
  然而,在十二世紀的本篤靈修中,也明顯地出現了一些新傾向,這當然拜熙篤會的興起所賜。首先是堅持體力勞動在隱修生活的重要性。這一點,我們前面已說過,與其說是創新,倒不如說是要求重返聖本篤的原始精神。第二,同樣強調隱修生活中默觀的目標。結果,熙篤會士明確地規定,他們的選誦、祈禱和苦修,應以默觀、與天主共融爲終向。這是熙篤會,尤其是那些知名的會士,如聖伯納和聖提裏的威廉等人,對于靈修最大的頁獻,也是他們使基督徒成全的神學,研究奧秘境界的心理學的發展,更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至于庶務修士或皈依者投入隱修生活中的起源,應該追溯到四世紀。當時教宗薛裏西曾寫信給塔拉幹那主教說: 「我們期望行爲端肅、生活聖善、實踐信德的隱修士,獲得准許,負起神職責任。」1311年,教宗克萊孟五世說 : 「爲了崇拜的禮儀不斷增加,我們曉示各隱修士,在他們的院長得到通知,在解除一切法規上的約束後,他們就應該准備隨時接受一切神聖的職務。」最後,教宗克萊孟入世頒令 : 「凡加入正規修會(order of regulars) 者....‥必須有一定程度的知識水准,或有把握獲得這種程度的知識,以便晉升小品,並在適當的時 候,按照脫利騰大公會議法令,晉升大品。」
  隱修生活的逐步轉化
  以上的言論,反映隱修生活出現逐步的轉化,這不只導致階修士領受鐸職,同時也促成隱修組織,成爲教會內的一種新的類別 : 神職界的修道士,但這也導致一侗新的階修士階段 : 庶務修士的産生。促進這種發展的原因有好幾個: 到了九世紀末,本篤修士已發展爲幾乎專志于選讀和禮儀的崇拜,甚至到了妨礙體力勞動的地步,隱修士們在知識方面的優越和靈修方面的聖善,使他們在承擔司鐸職一事上,遊刃有余。另一方面,到了十一世紀,隱修院人手非常缺乏,他們必須管理各種外務,負責田間的工作和料理禁院的內務。不少隱修院試圖利用教友做隱修院的勞工和仆役,但這往往又引出許多困難。最後解決之道是發展一種,與一般誦經隱修士完全不同的,一個特別階級的隱修士。
   根據本篤隱修院所頒布的那些文件以及十二至十六世紀期間,多位教宗所發表的講話內容,我們可以說,這些庶務修士或庶務,是真正的修道人士,他們是隱修團體的一分子,他們投身于隱修院的體力勞工和外務,以便誦經的隱修士可以專心致力于他們自己的特殊責任。在庶務修士的生活方式逐漸明朗和定型之後,他們在宗教方面所遵守的規則,也逐漸劃一,他們只宣守簡單的誓諾,穿著不同的道袍,念他們自己的大日課經,協助隱修院的大慶典或大型活動,例如隱修院的感恩祭、晚禱、規過集會和一些莊嚴的聚會。他們也作一年一度的避靜,每周和他們自己的導師或神師會談,接受靈修輔導,在隱修院的大團體內,形成一個屬于他們自己的小團體。在較後的年代,當教會批准新修會成立時,通常也附有接受庶務修士入會的條款,接納他們爲該宗教團體的一部分。
   不過應該注意的是,婚姻生活的聖召,在初期的基督徒中,不只是正常的聖召,同時,基督徒的婚姻和家庭生活,也是基督教導有力的見證。聖保祿不只輔導丈夫、妻子和他們的子女(參閱格前7 : 1-40 ; 格後6 : 14-18 ; 弗5 : 21-33 ; 6 : 1-4 ; 哥3 : 18-24) , 他更引用丈夫和妻子的結合,象征基督與教會的結合(參閱弗5 : 25-30)。其實,貞女的祝聖禮儀是根據婚姻禮儀而來的。貞女領受面紗是取自羅馬人的結婚風俗,象征她與基督的婚姻。同時,在中世紀,受祝聖的貞女還領受一只戒指和一頂冠,這都是婚姻的象征。守獨身的生活和脫離俗世,並不意味著輕視婚姻,也沒有摩尼派(Man- ichaean) 人士的思想,判定一切受造物都有罪。
  女性修會團體
  團體的出現
  在整個教會史中,有不少男女,投身于獨自或團體隱修生活,不過,婦女在隱修生活的發展所占的地位,一直以來都不受重視。其實,從一開始,在東方已有女性在沙漠獨自隱修。曾有傳說,聖瑪利亞瑪達肋納,以隱修度余生。我們肯定知道的,是聖白窮美爲女子建立了一座隱修院,聖巴西略也爲她們寫過一份規則 ; 聖耶羅和盧分樂的婦女同工,都是熱切提倡隱修生活的人。在西方,我們只須提聖史葛拉思嘉 (St.Scholastica) 以及蒙地加西諾附近的女隱修院,在愛爾蘭隱修制度下獻身的婦女,以及像聖鮑尼法在德國所領導的女傳教協助員等人,即可見一斑。
   西方的法律和風俗,嚴格地限制婦女在隱修生活方面的機會,甚至在婦女之間,也由于社會階級,教育或經濟階層的不同而有區分。這樣一來,有些隱修院,爲了實際的目的,只接受貴族婦女,可能是因爲某些皇族或貴族對隱修院有所貢獻,或因爲出身較貧窮的婦女,無力負擔捐獻的數目。有些例子是,上層社會的年輕女子,加入隱修院作「唱經」修女,同時把她自己的一個婢女也帶進去作「庶務」修女,以便服侍她。隨著時間的過去,有些隱修院演變成只收貴族女子,其它的隱修院收中等和較低等家庭出身的女子,甚至還有些收皈依天主教的婦女。
  男修道人士
  男修道人士的專稱是 (monachus)隱修士,這個拉丁字的陰類字是monacha卻從來不曾普遍地用來稱呼女修道人士。在曆史上,聖奧思定、聖國瑞一世、多爾的聖國瑞等人,用過這個字,它的意大利文是 : nonaG ,不遇比較通用的拉丁字是 monialis , 源自 sanctimonalis ,意指奉獻給天主的人。至于nun一字似乎源于埃及文,在英文中,這是最普遍的、用以指女修道人士的名稱。不過,嚴格地說,這個字是指隆重地宣過誓,長居禁院的修道女子(中文稱修女),而 sister (soror) 一字是指過積極生活的修道女子(中文稱庶務修女)。有趣的是,意大利文nonna是指祖母。   早在十二世紀,達亞比蕭(Robert d'Arbrissel) 曾按照聖本篤的規則,組織女隱修院。他也建立了由司鐸及普通教友或庶務修士組成的宗教團體。他們住在鄰近的房舍裏,以便就近照顧修女們的精神和物質需要。這種安排是相當冒險的,曾受到某些方面嚴厲的批評,但教廷親自保護方德霍 (Fontevrault) 的隱修院。這時,在英國、聖基柏 (St.Gilbert)也按照熙篤會所遵守的聖本篤規則,建立一個類似的團體。李格甚至說,這是此期的隱修傳統的婦女運動。
  標准規則
  十二世紀訓練女修道士的標准規則是 : Speculum virginum ,由一位不知名的作者編寫,可能是源于女子隱修生活蓬勃發展的萊茵河西部地區。論文列舉古代聖婦的模範,其中包括家庭主婦、寡婦和貞女,而以貞女爲最成全的典範。不過,在這些例子中,家庭主婦或寡婦的個人聖德,會比一般修女的爲高。論文強調隱修的聖召,必須出于個人的自由選擇,但是,事實上,在實行時並不常常遵守這個原則。
  兩位修女
  這個時期有兩位特別出色的修女,她們是聖希德格和辛奴的聖依莉薩 (St. Hildegarde and St. Elizabeth of Schonau) 。兩人都是德國人,都遵守本篤傳統,而且都是在曆史上得到很高評價的默觀者。希德格生于1098 年,十八歲那年加入本篤女修會,1136年晉升院長。她體弱多病,聲稱自三歲以來,不時見到異像; 四十歲那年,有種內在的聲音命令她把異像記錄下來。1141年,她向聖伯納請示,聖人明智地勸她勤于修德,不必太注意那些異像和啓示。希德格于1179年去世,她所得到的啓示,得到三位教宗,以及提威斯會議 (Council of Treves) 的核准 。
   她的作品,是靈修啓示、她那時代的科學知識以及先知直覺的奇妙混合。盡管有不少人向她請教,而她自己也多次走遍德國全境施教,她保持一貫的謙虛。她主張適度的苦修,因此,在她的領導下,她的隱修院不斷擴充。她清楚、明確地記錄自己的奧秘經驗,並深信凡是克服自己的邪念而讓聖神在內心點燃火花的人,都能默觀和得到奧秘的經驗。她認爲導入默觀祈禱最好的准備,就是閱讀靈修的書籍,默想所閱讀的內容; 不過,最好的還是念大日課。
   辛奴的聖依莉薩,約生于1129年,也是常見到異像的聖人,不過,她和希德格不一樣,她每次都是在神魂超拔中見到異像的,同時還附帶著異常的現象和劇烈的痛苦。她的神師命令她把這些經驗都記錄下來,她另外還有些書信、禱文和一部書 : The Way of God (天主的方式)留給後世。她的著作受到廣泛的歡迎,因爲她對于生命的各個不同的階段,都有不同的教導。
   美國Matrix網站搜集了公元500~1500年女性宗教團體資料。
  使徒性修會
  面對十六世紀教會的分裂、教會的革新、使徒性修會的興起,迅速而有效的響應時代的需要,這些修會以護衛信仰、傳揚福音、培育聖職人員、教育青年、照顧病患等爲目標,積極走入社會。
   這些使徒性修會自吳蘇樂修女會、耶穌會、靈醫會起,依著不同的特恩,隨著時間與需要紛紛成立。
   此外,也有另一種新的使徒團體出現,他們共同生活,終生奉獻于傳揚基督信仰,但不發一般修會的貞潔、貧窮與服從三願。如巴黎外方傳教會、馬利諾會等。
http://baike.baidu.com/view/241977.htm

 

台長: 阿楨
人氣(12,936) | 回應(7)|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影視史學 |
此分類下一篇:《教宗約翰保祿23世》
此分類上一篇:《聖芳濟傳》

圖博館
德雷莎將封聖 修女會營運卻惹議 2016-09-03 中央社

法新社報導,德雷莎修女(Mother Teresa)為加爾各答擁擠貧民窟奉獻畢生,幫助當地貧病民眾。在她辭世近20年後,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去年12月批准冊封這位廣受愛戴的阿爾巴尼亞籍修女為聖徒。
  德本名宮霞(雅尼)伯亞修(Gonxhe(Agnes) Bojaxhiu),她在現在的馬其頓出生,父母親是阿爾巴尼亞人。一手創辦的仁愛傳教修女會建立垂死之家,讓她贏得諾貝爾和平獎及「貧民窟中的聖人」(Saint of the Gutters)稱號。
  雖然許多人早就認為她是活聖人,但直到梵蒂岡去年承認她的第2個死後奇蹟後,人道主義者德蕾莎修女封聖之路才塵埃落定。
  不過,英國作家希欽斯(Christopher Hitchens)堪稱批評德最不遺餘力人士之1,指控她堅決反對避孕和墮胎,讓窮人處境雪上加霜。
  這位知名的無神論者1994年曾經拍攝挑釁電影「地獄天使」(Hell's Angel),批評德基於「受苦讓人更接近上帝」的信仰,而讓病患得不到基本照護。
  希欽斯在著作「宣教立場」(The MissionaryPosition)中引述德在1981年的談話,內容說:「我認為,窮人接受自己的命運,與受難的基督分享痛苦是非常美好的。」
  一些當過志工的人說,德的修道會讚美痛苦和貧窮,指控她們儘管收到數百萬美元的捐款,卻只提供最基本照顧。
  因為8年前在仁愛傳教修女會當志工時目睹所謂的缺乏照顧,龔薩雷茲(Hemley Gonzalez)於是在加爾各答自創1個非政府組織。他說仁愛傳教修女會是「1個當代邪教」(a modern-day cult)。
  他提到,那裡的修女用自來水清洗針頭,然後重複使用,並責備他們給即將死去的臨終病人理頭髮。
  仁愛傳教修女會在德死後迅速擴張,現在139國有758個中心、逾5000位修女。儘管如此,它仍然不透明,拒絕公開資金來源或帳戶資料,擁有大筆資金的說法不脛而走。
  不過仁愛傳教修女會斷然否認相關批評。發言人庫瑪(Sunita Kumar)駁斥所有傳言都是「垃圾」。她說:「我們怎麼管錢與外人何干?我們為何要對別人公開帳戶?德雷莎修女聚焦給窮人蓋五星級醫院。」
  儘管對德雷莎修女的看法不一,在加爾各答繼續她志業的修女們相信,持續不斷的捐款和志工,就是她們受到外界認同的明證。
2016-09-04 10:26:28
圖博館
加彭的史懷哲醫院:後偉人時代的永續難題 2016/10/06 陳岱嶺

在中非國家加彭(Gabon)中部,緊鄰奧果偉河的雨林城市蘭巴雷內(Lambaréné),有著一座史懷哲醫院(Albert Schweitzer Hospital)。對大多數人來說,乍聽這個名字,想到的是那享譽全球的人道主義者——1952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亞伯特·史懷哲。事實上,這裡正是史懷哲一手創立,行醫奉獻的地方。
  如今,這帶起西方赴非洲進行醫療人道援助熱潮的地方,正面臨來自外部與內部的考驗。
  人道援助的聖殿
史懷哲出生於德國阿爾薩斯(今天法國的上萊茵省),是位多才多藝的音樂家、哲學家、神學家與醫師。1912年,甫拿到行醫執照的他,受到感召地加入了巴黎福音派傳教士協會(Société des missions évangéliques de Paris)的醫療任務,來到了當時的法屬赤道非洲——也就是如今的加彭。1913年,深感當地醫療資源的不足的他,創立了蘭巴雷內醫院,也就是如今的史懷哲醫院。
  史懷哲以歐洲白人的身份,在加彭建立一間高舉慈善精神的醫院,其不僅是對當地帶來幫助,意義上更扭轉了過去以殖民者需求為關照方向的熱帶醫學,啟發了人們對被殖民者健康的關注,讓焦慮於所謂「白人的罪惡感」的歐洲人道主義者,透過他的實踐得到啟發。史懷哲也因此得到1952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其事績亦成為醫學人文教育裡的典範。
  錢不夠用
然而,光環的背後,維持一個非營利,讓病人憑著自身經濟狀況繳費,甚至給予無償醫療協助的醫院,壓力並不小。這使得史懷哲醫院自成立以來,一直有經費短缺的問題。
  史懷哲醫院成立之初,加彭還只是個被剝削嚴重,人們時常被要求強制勞動以利熱帶栽培業出口的貧困地區。史懷哲在找尋資金支持時,幾乎不可能從當地下手,不得不把眼光放在富裕的歐洲。該院創立之初的第一桶金,就是史懷哲赴歐洲各國,舉辦13場音樂會募來的。
  這大抵定調了醫院的早期樣貌:一座西方出錢支持的非洲醫院。
在過去,因為業務量不大,使得醫院靠著史懷哲於歐洲的數百場募款演講,生存上還得過去。然而至今,史懷哲醫院已成為一座一年大約有3萬5千人次門診患者,收治6千名住院病患執行2200餘次外科手術與4千人次牙科治療,接生1300餘名孩童,有著將近160名員工,外觀宛若村莊的醫療重鎮,甚至有著獨立的實驗室以及一支針對熱帶疾病的研究團隊,與一座用以照顧痲瘋病患者等被社會排除的族群的社區。所需資金與草創之初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2016-10-07 08:16:39
圖博館
隨著二戰後大量人道援助計畫在非洲蓬勃開展。西方的金主的吸引力亦或被自己的教會或國家支持的方案所轉移。史懷哲醫院得到捐款,也隨之下跌。隨著1965年史懷哲去世,以及1978年老舊的醫院面臨大規模重建的巨額款項,資源的本土化轉型,逐漸變得急切。
  這時的加彭,已然產生根本性的轉變。外海的鑽油平台, 讓這個150萬人的中非一隅,躋身為非洲少數的石油出口。這使得早在1980年代,加彭就成為薩哈拉沙漠以南相對富裕的國家。「史懷哲醫院的永續發展,加彭當地也應負起責任。」這樣的聲音開始出現。
  然而,即使人均所得高出區域平均的四倍以上,加彭民間仍難有資源撐起醫院。於是乎,這個私人非營利醫院的永續經營責任,最後落到了政府身上。
  加彭政府加入了「蘭巴雷內醫院國際基金會」(Fond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Hopital a Lambaréné, FISL),以預算挹注史懷哲醫院的營運。隨著西方善款持續減少,目前來自加彭政府的資金,佔比已達50%。
  在地經營的困難
史懷哲醫院是否就能夠逐漸實現在地經營的願景呢?答案並不樂觀。
做為非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國的小型產油國,加彭的經濟發展非常依賴這項佔出口總額80%,貢獻一半以上GDP的產業。這使其如同其他靠著熱帶栽培業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鄰國一樣,當國際價格發生變動時,財政也會跟著陷入動盪。
  2014年以來的國際油價暴跌,使得加彭面臨稅收嚴重短缺。連帶讓史懷哲醫院來自加彭政府的營運資金無法到位。如今,高達100萬美元的赤字,使得史懷哲醫院長達半年無法支付日常開銷與員工薪水,面臨關閉。
  醫院存續的壓力,似乎又回到了西方人身上。如今成為醫院理事之一的瑞士籍醫師穆勒(Dr. Hans-Peter Muller),自1996年開始以志工身份參與史懷哲醫院,協助募得近百萬美元;對他來說,這間醫院該不該繼續存在,答案日趨遲疑。如同多數在田野裡久待的外來者,穆勒醫師對於該不該出手相助,背後考量的,是會不會變相養成依賴性。他說道:
  一個白人到來了,讓我們向他求些東西吧——我們過去在這裡的耕耘,似乎讓當地人養成了這樣的想法。
  人力不足
依賴性的另一個面向,體現在醫療人力不足上,背後反映著非洲醫療資源分配極為不均的問題。
2016-10-07 08:20:18
圖博館
相較於擁有超過四百間醫學院,一年可以培訓超過17萬名醫療人員的歐洲,非洲只有不到一百間醫學訓練機構,每年畢業生亦只有區區5000餘名左右。
  5000名新血醫師中,又有一大部分因為公立醫院的普遍低薪,而選擇加入服務社經地位高的客群的私人醫療機構,以獲得好的報償。以全非洲人均醫療人員數量最高的南非為例,全國3萬4千名的醫師只有不到四成服務於公立醫療院所,東非小國烏干達公立醫療系統的人員短缺,更曾在2004年達到80%之譜。這樣的背景下,史懷哲醫院也不例外的有人力短缺的問題:每天140人次的門診,是由4名醫師與2名實習生承擔。而一年2200台的外科手術,則只有2名外科醫師來負責。
  黑與白
然而,細看史懷哲醫院的本土醫療人力不足,在大環境背景外,有著更為特殊的脈絡。在過去一段很長的時間裡,史懷哲醫院的員工是以白人為主。或許基於偏好,也或許基於條件不允許,史懷哲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並沒有利用這個醫院,為加彭培養本土的醫療人才。
  如今,雖然160名員工中的非專業人力與護士大多已由本地聘僱,亦有部分的加彭籍醫師。但經營團隊仍習於史懷哲時代的傳統,持續招募西方志工醫師,或透過歐美各地史懷哲基金會的海外醫療實習計畫,拼拼湊湊地彌補經費匱乏下不小的人力缺口。
  分享權力需要雙方對彼此的信任——這並非容易的事——一旦敏感的種族問題被激化,就可能挑起大災難。2011年,時任院長的一名法國退休軍官,就因為他的自大與種族主義言行,引發加彭員工的激烈反彈。這位院長被指控教唆醫院的工程監工對工人進行不合理的壓榨,認為不壓榨這些懶惰的本地人,他們根本不會認真工作。他甚至指控某些黑人員工偷錢與物資,而引發醫院員工封鎖醫院,抬棺抗議。最後,這位法國人帶著另外兩位法籍經理,辭去了醫院的管理職務。
  2012年,新任的美國籍董事會主席任命了史懷哲醫院的首位加彭籍院長安托萬·恩齊恩吉(Antoine Nziengui)。作為在該醫院近百年歷史裡清一色白人管理階層中唯一的一張黑人面孔,安托萬在2013年接受法新社採訪時,還為自己能夠領導這間兼具研究、醫療與人道援助於一身的老牌醫院感到自豪,卻在今年9月的衛報訪問裡表示自己對醫院未來可能終將面臨關閉,感到一點也不意外。
2016-10-07 08:24:04
圖博館
這位宣稱被排擠出權力核心的前院長認為,史懷哲醫院的經營團隊裡,一直有著歐洲人對這間醫院的新殖民主義支配心理。黑色的面孔不被信任,也終將難以被當作夥伴。然而,弔詭的是,在向加彭員工調查誰適合出任院長時,超過四分之三的人還是認為白人較適任。
  把這兩個現象放在一起看,似乎體現出一個滿矛盾的心理——一方面,歐美富有的捐助者們之所以支持史懷哲醫院,是因為支持白人在當地發展慈善志業的義舉與善行。這使得這個醫院也許能夠選任黑人工作人員來照顧受苦難的黑人。但是當今天必須選出個去面對白人金主的管理者時,很抱歉,這張面孔還是白一點好。而對種族主義階序感到不服氣的黑人們,卻也在心裡,深植了白人較為優秀,白人較黑人有能力的想法。就如同黑人病患覺得白人醫師比較會看病,對於看診的是黑人醫師感到不信任般,無形中接受了殖民者的價值觀,用此審視同胞。
  帶著仁慈面孔的新殖民主義
在史懷哲早年的著作裡,他曾寫到:白人是黑人的手足兄弟,這是事實。只不過,白人是哥哥。
  他認為黑人就如同天真無知的孩子,不透過一些權威來予以教化,則將一事無成。史懷哲其實是用一種家父長的心態,來實踐他對於黑人的慈善工作。認為白人有義務帶著黑人走向文明。
  這樣的思維,以及透過在西方社會展演非洲的苦難來募資方式。也讓史懷哲原先站在殖民主義對立面,高舉普世人道精神的初衷,弔詭地落入帶著仁慈面孔的新殖民主義裡。
  有人就批評,高舉類似「減輕非洲的苦難」(alleviate suffering in Africa)等口號吸引捐款跟志工的做法,反而強化了西方社會中,非洲被同質化約為一塊充滿苦難,亟需幫助的土地的形象。而為對被服務者處境的貧乏想像,也在實踐幫助的過程中削弱了當地人的主體性,忽視了援助裡的不平等,甚至傷害。
2016-10-07 08:25:40
圖博館
命運,何去何從?
出自對舊時代的反思而生的援助,實踐善的方式,也必然受到舊的意識形態影響。如今史懷哲醫院在無論資金、人力、醫院治理等面向上的困境,似乎可以視為他那帶有種族主義色彩的家父長思維的遺緒。
  史懷哲醫院代表的,是一種由上而下,由西方到非洲,帶有指導性質,並有著明顯的施與受權力階序差異的傳教士援助模式(missionary model)。這樣的模式,在這個已然拋棄「幫助」或「建構」等詞彙,轉而強調「合作夥伴關係」,避免二分受援者與捐贈者的時代,已然過時。各式更能關照當地需求,有效結合地方資源與社群的計畫,都不斷的把慈善價值的實踐推到更平等、務實,也更具反省力的角度。
  何去何從,答案也許就在史懷哲晚年的著作裡:
現在我們不得不承認,白人已經無法再以兄長的心態看待黑人。我們終究得讓當地人掌握自己的命運,方可真正迎接時代進步的黎明。
http://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2000995
2016-10-07 08:26:00
阿楨
說她是“中國特蕾莎”,真是小瞧了張桂梅 2020-10-22 觀察者網

張桂梅校長撐起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公辦女子高中——華坪女子高級中學。
成百上千的女孩子,在張桂梅和其他老師的幫助下走出了深山,改變了命運。
然而,一則關於張桂梅的報導,卻把她比作“中國特蕾莎”,引發了網友熱議。
特蕾莎修女,是慈善工作者、諾貝爾獎獲得者。
她在西方國家中擁有廣泛讚譽,卻同時又因為她的窮人救助服務和宗教觀點引發了廣泛爭議。
兩人之間如此類比,有網友執言:不合適!
特蕾莎修女的成就和讚譽,比比皆是,在此就不作贅述了。
今天只搬運較為少見的,特蕾莎修女的“爭議”行為。
在特蕾莎這裡,窮苦人得病了,怎麼辦?被扔進特蕾莎修女在加爾各答的臨終者之所,病人們根本得不到應有的醫療服務:既沒有系統的治療,又沒有營養補給,連基本的止痛藥都拿不到。結核病人往往直接和普通病人混在一起。不知道這是修女的“關懷”,還是病菌的屠殺。這段內容不是我編的。這是羅賓•福克斯(Robin Fox)對“臨終者關懷”醫院進行實地考察後寫的。這篇文章被刊發在醫學雜誌《柳葉刀》上
特蕾莎自己得肺炎時,她在全美前十美國加利福尼亞的斯克利普斯(Scripps)住院治療。
張桂梅生病的時候呢?
她主動把改變孩子們命運的三尺講臺變成自己的戰場,即使生病了,她也沒有下過火線。
她每天都要吃大量的止痛藥,就是為了能夠“多維持一天,多看她(女學生)們一眼”。
  回應
特蕾莎從來不向公眾公開她組織的帳目,據內部人士說,很多善款不是用來購買醫療物資,而是存入了梵蒂岡銀行作為一般用途。至於最後這些錢用來做什麼了,誰知道呢?
這便是中國媒體界、知識界和文化界被西方意識形態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浸淫多年的結果。不寫個西洋人做個比較,就不能彰顯人物的偉大。導演以得西方獎為榮,不惜扭曲抹黑中國,迎合西方審美。學者奉西方知識為圭臬,絲毫不審視中國實際,生搬硬套。你要是對著它們說一個不字,就會被說成排斥現代社會,和世界脫鉤,落後低俗,再狠一點什麼中國人不行等等劣根論就劈頭蓋臉砸來。諾貝爾和平獎撒是什麼東西,中國人還不清楚嗎?
2020-10-23 11:00:3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