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10-01 08:39:45| 人氣3,92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萬世英雄》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原來好萊塢電影《萬世英雄》就是拍自《熙德之歌》的故事,江蘇譯林出版社《世界英雄史詩譯叢》:

[英]貝奧武甫(法)羅蘭之歌(西)熙德之歌(俄)伊戈爾出征記(1999,這四本我有/讀)
[蘇美人]《吉爾伽美什》(江蘇譯林出版社,1999)
[古希臘]荷馬《伊利亞特》(江蘇譯林出版社,2000)
[古希臘]荷馬《奧德賽》(江蘇譯林出版社,2003)
[古羅馬]維吉爾《埃涅阿斯紀》(江蘇譯林出版社,1999)
[冰島]佚名《薩迦》(江蘇譯林出版社,2003)
[北歐]佚名《埃達》(江蘇譯林出版社,2002)
[芬蘭]倫洛特《卡萊瓦拉》(江蘇譯林出版社,2000)
[德]佚名《尼伯龍人之歌》(江蘇譯林出版社,2000) 
[印度]蟻垤《羅摩衍那》(江蘇譯林出版社,2002)
[印度〕毗耶娑著《摩訶婆羅多》(江蘇譯林出版社,1999)
[伊朗]菲爾多西《列王紀:勇士魯斯塔姆》(江蘇譯林出版社,2000)
[格魯吉亞]魯斯塔維裏《虎皮武士》(江蘇譯林出版社,2002) 
(亞美尼亞]佚名著《薩遜的大衛》(江蘇譯林出版社,2002)
[阿根廷]埃爾南德斯 馬丁‧菲耶羅》(江蘇譯林出版社,1999)
[非洲5部史詩]佚名著《松迪亞塔》(江蘇譯林出版社,2003)

但《熙德之歌》譯的太詩體了,不如陳昇群改寫的故事版《流浪騎士》(時報文化,1995)易讀。

要讀故事版(網上又找到西班牙動畫《埃爾熙德傳奇》),不如去看查爾頓‧赫斯頓和索菲亞‧羅蘭,1961年主演的《萬世英雄》El Cid(又譯錫德/熙德/聖劍),劇情如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W6sf1nu8Tw

本片是描寫西班牙的一位英雄——盧利哥.狄亞斯(查爾頓.赫斯登飾)的一生經曆的史詩古裝片。故事背景是在1180年的西班牙,那時候西班牙還是三個分裂的小國,之間互無幹擾,只因其中的盧利哥伯爵違反了卡斯提爾國王的命令,釋放摩爾人的酋長而被稱之爲叛逆,引起沖突。他誤殺了未婚妻的父親,引來另外一個王國前來爭奪城池的屬權,幸好盧利哥奮勇戰鬥才能保全領土完整。不久國王去世,兩位皇子也來爭奪帝位,最後桑喬被刺,盧強逼艾發誓沒有刺殺桑,而得罪新王被判終身放逐,卻引來非洲摩爾人的入侵。盧利哥得到下屬的擁護出面抵抗,並領導各部諸侯共同剿殺前來侵犯的回教大軍,取得勝利,並得到未婚妻(索菲亞.羅蘭飾)的原諒。本片在描寫盧利哥爲了維護城池而作出的戰鬥時的場面,非常精彩,並深深地體現出了一個英雄對自己國家的熱愛,能激起人的共鳴…… 

http://baike.baidu.com/view/895921.htm

太美化熙德和西班牙統一史、醜化非洲伊斯蘭摩爾人了吧!

西方史(詩)皆然(西vs東:文明vs野蠻……)!

2003年西班牙動畫《埃爾熙德傳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309rmJGygU

英文名:El Cid The Legend
導演/編劇:Josep Pozo
劇情簡介
  盧利哥.狄亞斯是那種命中注定要成爲英雄的人:單身、長相迷人、善解風情、還忠誠驍勇。他出生高貴,是卡斯提爾一門貴族世家(Castile,古代西班牙北部的王國)的兒子,被國王費爾南多視爲己出,從小就住在王宮與王子們一起接受嚴格的訓練。誰都認爲這位年輕人前途不可限量。他與國王的長子、王室繼承人桑丘友情深厚,也有美貌如花的愛人吉梅娜Gimena,雖然Gimena的父親--高馬茲伯爵極力反對他們相處,仍擋不住這對戀人甜蜜的幽會。        
  可惜甜蜜從來不是宮廷生活的主題。老國王費爾南多一世駕崩後,盧利哥發現自己迅速陷入一個精心策劃的篡位陰謀中。陰謀得逞了,好友桑丘命喪九泉,而其弟阿方索王子登基成爲新王。盧利哥與新國王結下梁子,最終遭受誣陷被逐離卡斯提亞。一夜之間他失去了一切:好友、愛人和榮耀。
  盧利哥背井離鄉,來到不毛之地布爾戈斯。但在忠心隨從的陪伴和阿拉伯王子穆塔米的幫助下,放逐生涯很快變成一場令人難忘的冒險。他替國家收複失地,討平叛軍,征服了曾經發誓要獨吞伊比利半島的可怕敵人——對新王懷恨在心的本?尤素福(Ben Yussuff)。最終盧利哥被國王召回皇宮,一切昔日的榮光重返身邊,而他關于友情、愛和榮耀的故事也得以流芳百世。
  《埃爾?熙德傳奇》講述了一個男孩長大成人,從男子漢變爲萬衆愛戴的英雄,最終被傳頌爲一代傳奇的故事。Cid是對盧利哥的尊稱,即西班牙語"首領"之意。今天我們多直呼他爲盧利哥?迪?維瓦爾。
 
■出場角色
 
巴比埃卡 (BABIECA):
 盧利哥的愛駒,一匹好動有趣的母馬,熱情風騷、性格倔強,與公馬"若剛"有過一段羅曼史(ROCON是法內茲軍官的坐騎,經常會跑去"照顧"其它追求者)。巴比埃卡是盧利哥忠誠的戰伴,一生與盧利哥出生入死,只服從他一人的命令。
盧利哥?迪亞茲?迪?維瓦爾 (RODRiGO DiAZ DE VIVAR):
 西班牙民族英雄,也就是男主角埃爾?熙德(El Cid,1040-1099)。他具有堅強的意志,勇敢寬宏的騎士精神;他忠誠直率,在任何時候都保持從容的心態和禮儀;他從小在宮廷長大,與皇子們的關系不同尋常;他驚人的勇氣和高超的技藝能使他成功戰勝任何困難。
費爾南多一世(KING FERNANDO I):
 卡斯提爾國在位近20年的君王,是戰場上無情的勇士,也是生活中莊嚴慈祥的王者。費爾南多一世非常喜歡盧利哥,待他如同自己的兒子一般,從小就召他入宮生活。費爾南多死後,他的孩子阿方索和URRACA爲爭奪皇權,殘忍的殺害了王位繼承人桑丘。
吉梅納(GIMENA):
 高馬茲伯爵的千金,國王的侄女。高貴倔強,美麗絕倫。她也同盧利哥一樣,從小在宮廷中被撫養長大,後來成爲盧利哥的戀人。但自從高馬茲伯爵在一次沖突中被盧利哥誤殺意外身亡後,她就同我們的英雄斷絕了往來。最後吉梅納將成爲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關鍵人物。 烏拉卡(URRACA):
 卡斯提爾國年輕的公主,是個有野心並且邪惡的女人,其心計手段之富勝過兄長阿方索。她說服了阿方索,合謀殺害桑丘以奪王位。她對盧利哥一直心懷怨恨,因爲他從不回應她表達的愛意。
桑丘(SANCHO):
 費爾南多一世的長子,與盧利哥有深厚的友情,天生性格高貴,公正而誠實,也因此招致衆王子的嫉恨。父親死後他遭到背叛,最終被秘密殺害。
叠戈?萊內茲(DIEGO LAiNEZ):
 盧利哥的父親,是個和藹可親的角色。他是費爾南多一世的功臣,與國王一直有很深的交情。也正因爲此盧利哥才得在宮廷中被撫養成人。DIEGO LAiNEZ被高馬茲伯爵重重羞辱,兩個人一直處于對峙狀態.
阿方索 (ALFONSO):
 卡斯提爾的新王。強硬派,對權力有極大的興趣。桑丘死後,他受到其妹Urraca的蠱惑,在王位之戰中變得不擇手段。
高馬茲伯爵 (COUNT GORMAZ):
 費爾南多國王引以爲傲的戰將。他爭強好勝,生活中過分嚴苟,尤其對女兒GIMENA的戀情幹涉過多,總跟盧利哥過不去。在一次決鬥中,高馬茲被盧利哥誤殺,也因此導致一對戀人的分手。
奧多涅茲伯爵 (COUNT ORDONEZ):
 卡斯提爾當地貴族,是個心思惡毒、陰郁刻薄的人。他也愛著GIMENA,自然對盧利哥懷恨在心,總是伺機對他進行誹謗。
穆塔米(AL-MUTAMIN): 
 摩爾人頭領的兒子,正直,無拘無束,交友廣泛,還十分好學,通曉卡斯提爾的風俗禮節。
本?尤素福 (BEN YUSSUFF):
 阿拉伯Almoravid王朝的哈裏法,是個陰險卑劣,極度危險的人物。這位暴君不論對敵對友都毫不留情,在大舉入侵伊比利亞半島過程中毫不猶豫的吞掉了那些清真教和基督教小國。
http://ent.tom.com/Archive/1002/1318/2003/7/15-28705.html

《流浪騎士》導讀 >涂永清(成大歷史系教授兼主任)

十一世紀末起,歐洲人為收回被回教徒占領的聖地耶路撒冷,在教宗的號召下組織軍隊,發動了將近兩百年的「十字軍」運動,在此期間發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騎士傳奇故事,如《劫後英雄傳》中所述。但西方人以武力對付回教徒並非始自1095年,事實上,從八世紀初回教軍隊踏上歐洲本土後,基督徒和回教徒之間一直就有軍事衝突,查理曼的租父鐵鎚查理擊敗回軍於普瓦泰,以及查理曼遠征西班牙無功而還(由此而有史詩《羅蘭之歌》的產生),是這些軍事行動中較著名的例子。
西班牙從八世紀(西元711年)被回教徒占領後,西班牙人即進行「收復失地」(Reconquista)運動,直至15紀末(1492年)方才光復國土。西班牙人的收復失地運動,就是「十字軍史」,由於它的規模比十一世紀末展開的「十字軍」運動為小,而且未受廣大歐洲人民的注意,因此歷史學家將它視為「地方性」的十字軍。在西班牙人光復失地的過程中,也有不少動人的騎士傳奇故事,如這裏要介紹的西班牙史詩《熙德之歌》就是絕佳的例子。
十一世紀後半葉,西班牙在國王桑喬二世(Sancho II)和阿方索六世(Alfonso VI)兄弟二人統治時,是「收復失地」最成功的時期,而這也是英雄熙德的時代。熙德(El Cid)是信奉回教的摩爾人,對西班牙民族英雄羅德里戈.迪亞斯(Rodrigo Diaz de Vivar)的稱呼,意即「主人」或「大人」,最後大家稱他為「熙德」而不名。1043年熙德於西班牙北部的布爾戈斯城附近的比瓦爾(Vivar)出生,因勇敢善戰,二十二歲時即擔任桑喬二世的「掌旗官」,也就是今天一般所謂的皇家軍隊指揮官。1067年國王桑喬二世想併吞里昂,命令熙德率兵攻打阿方索六世,據說熙德並不贊成這場侵略戰,但主君的意願熙德只得接受,因為服從是中古歐洲騎士的美德之一。1072年桑喬二世在扎摩拉一役被殺,無子嗣繼承王位,乃由其弟阿方索六世接掌卡斯提政權,在此狀況下,熙德處境頗為尷尬,加以他直言無隱的個性,得罪了阿方索六世身邊大臣如加爾西亞伯爵,結果遭敵人誣陷,而被國王阿方索六世放逐。
放逐期間,熙德曾在薩拉戈薩的穆斯林王朝服務近十年,但《熙德之歌》並未提及他的這段經歷,可能是要彰顯他的民族英雄地位。不過由於這次的工作經驗,使熙德了解西班牙──阿拉伯的政治、回教法律和習俗的複雜性,而這有助於他日後征服並治理巴倫西亞。西元1086年北非奧摩拉維代人(Almoravids)侵略西班牙,阿方索六世在撒格拉哈戰敗,不得已放下身段,取消對熙德的放逐令,召請他回國禦敵。不久他又回到薩拉戈薩,並致力於征服巴倫西亞摩爾王國的工作,在此熙德不但表現了騎士的英勇美德,也顯現出非凡的政治智慧,因為他運用謀略攻取巴倫西亞,所以熙德與《羅蘭之歌》裏的羅蘭不同,因為羅蘭只有蠻勇而沒有智謀,而熙德是屬於智勇雙全的騎士。
1094年熙德名義上,奉阿方索六世命令統治巴倫西亞,事實上他是獨立的封君,完全控制巴倫西亞,所以有人認為這裏是基督教的殖民地。1099年熙德逝世,享年五十六。他死後奧摩拉維代人再度人侵巴倫西亞,阿方索六世以該城易攻難守,縱火焚之,並將熙德遺體運回卡斯提,而以其故鄉布爾戈斯建陵墓供人瞻仰,所以這裏成為西班牙人重要的朝聖地之一。
綜觀熙德的一生,雖然以追求個人的名利為主,而且也不以宗教信仰為意,但他不失為傑出的軍事統帥,同時也是手腕靈活的政治人物,只是史詩《熙德之歌》將其事蹟混雜了不少的傳說故事,因此許多事變得真假難分。有關熙德的最早資料是十二世紀以拉丁文寫的《羅德里希紀事》(Historia Roderici),後來慢慢演變,他成了卡斯提史詩《熙德之歌》(El Cantor de mio Cid, or The Song of the Cid)的英雄。這首史詩對熙德的生平與戰爭著墨甚多,根據這首史詩,法國詩人柯奈(Pierre Corneille,1606-1684)寫了《熙德》(The Cid)的劇本;英國桂冠詩人索在(Robert Southey,1774-1843)也寫了《熙德紀事》(Chronicle of the Cid);除此之外,還有其他有關熙德的戲劇、詩歌和傳奇作品。
《熙德之歌》雖然摻雜了不少的傳奇,以致有真假難分的情形,給予歷史學家相當的困擾,但基本上,《熙德之歌》是以現實主義的情調,描寫十一世紀西班牙人抗拒回教徒,收復失土的歷史情形,也以豐富想像的詩歌藝術,啟發中古歐洲人民無窮的想像力,所以才能使這位時而攻擊回教徒,時而反對基督徒的投機軍事領袖──熙德,變成了抗拒回教的「民族英雄」、標準的騎士和十字軍。

《熙德之歌》

《熙德之歌》(這部史詩的全名是《我的熙德之歌》。(POEMA DE MIO CID)。“熙德”源于阿拉伯文,是對男子的尊稱。“我的熙德”即“我的主人”或“我的先生”。)是西班牙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部史詩。它本是一部遊唱詩,作者是誰,已無從查考。有的文學史研究家認爲是教士所作,有的認爲是遊唱歌手的作品。盛行于十二世紀的遊唱詩均是一些不知姓名的遊唱歌手創作的。他們生活貧困,四處飄泊,或在街頭廣場,或在酒肆旅店,或在貴族府第賣藝度日。當時西班牙民衆都不識字,他們爲了娛樂,同時,也爲了得到一些曆史知識,很愛聽遊唱詩人演唱或朗誦。《熙德之歌》是迄今保留最完整的一部遊唱詩,寫作時間一般認爲在一一四〇—一一五七年之間,全詩長達3700多行,是根據曆史事實寫成的。熙德是西班牙著名的民族英雄,原名羅德裏戈?魯伊?地亞斯,公元一〇四〇年左右生于比瓦爾村,父親是比瓦爾的貴族。由于他英勇善戰,贏得摩爾人的尊敬,稱他爲“熙德”(阿拉伯語對男子的尊稱)。卡斯蒂利亞國王阿方索六世因熙德對摩爾人作戰功勳卓著,將自己的堂妹希梅娜許配他爲妻。
一〇八〇年,熙德因未經阿方索國王的同意,擅自對托萊多伊斯蘭王國發起進攻,引起國王強烈不滿,于次年受流放國外的處分。熙德被迫率領一部分親友和追隨者離開卡斯蒂利亞,到占據薩拉戈薩的摩爾國王的軍隊中效力,並成爲國王的保護人,後來脫離了摩爾國王。由于他驍勇、慷慨大方、寬宏大量,許多卡斯蒂利亞和周圍各王國的勇士慕名前來投奔,熙德的勢力迅速壯大,並不斷地與摩爾人作戰,屢戰屢勝。一〇九四年,熙德攻下了巴倫西亞及其周圍地區,成爲這一地區實際上的統治者。一〇九九年,熙德在巴倫西亞去世,他的妻子希梅娜攜其遺體回卡斯蒂利亞。
《熙德之歌》便是根據羅德裏戈?魯伊?地亞斯的生平事迹經過藝術加工創作的。全詩分三部分(三歌)。熙德受國王阿方索的派遣,去塞維利亞征收摩爾國王的貢品,回到卡斯蒂利亞,嫉妒他的朝臣誣告他侵吞貢品,引起國王的憤怒,下令流放熙德,限他九日內離開卡斯蒂利亞。熙德不得已率領少數親友和自願與他一起流放的隨從去德卡德尼亞修道院,與在那兒避難的妻子和兩個女兒告別。由于國王下令剝奪了熙德的家産,他和手下人一路上的食宿都成了問題。民衆雖然喜愛他,但國王傳令,嚴禁他們讓熙德的人留宿,誰也不敢違抗王命。爲了生存下去,並壯大自己,熙德在限期內離開卡斯蒂利亞國境後,便開始與摩爾人作戰,奪取戰利品。在每次交戰中,熙德總能以少勝多,戰勝強敵,因此,名聲越來越大,許多卡斯蒂利亞和周圍王國的武士都慕名前去投奔。熙德接著和巴塞羅那的伯爵作戰,生擒了伯爵,但三天後,又將他釋放。
攻占巴倫西亞後,熙德從繳獲的衆多戰利品中精選百匹駿馬和其他的珍貴物品派部將阿爾瓦爾?發涅斯去給國王阿方索送禮,請求國王恩准他的妻女去巴倫西亞團聚。發涅斯完成了使命,將熙德妻女帶回巴倫西亞。熙德戰勝了侵犯巴倫西亞的摩洛哥國王的大軍後,再次派發涅斯給國王送去兩百匹良馬。
熙德在曆次戰役中均獲勝,繳獲了許多戰利品,名揚四方,消息傳到了卡斯蒂利亞,朝臣們均十分敬仰他。這時,朝中有兩個貴族子弟——卡裏翁伯爵的後代費爾南多和叠哥貪圖熙德的財物和名聲,央請國王做媒,想娶熙德的兩個女兒。國王答應了,他約熙德在塔霍河畔會面,當衆贊揚了熙德,並寬恕了他。熙德本來不同意將女兒嫁給卡裏翁兩公子,但國王已答應,不好推卻,只是不願親自主持婚禮,由國王指定的代表發涅斯主婚。
卡裏翁兩公子既貪財又膽怯,熙德手下的人都瞧不起他們,常常嘲弄他們。兩公子懷恨在心,妄圖報複。他們請求將妻子帶回卡裏翁,熙德同意,並贈送他們兩柄名劍和許多金銀財物。熙德當時還沒有識破女婿們的陰險用心,但分別時一種不祥的征兆使他提高了警惕,決定派自己的侄子費萊斯?穆涅斯護送。
兩公子早有預謀,當一行人到了科爾佩斯橡樹林時,便命費萊斯?穆涅斯及隨從們先行,他們將自己的妻子剝去外衣,打得昏死過去,然後將她們遺棄在林中,讓野獸吞食。幸虧費萊斯?穆涅斯識破了他們的陰謀,悄悄返回,及時營救了他的兩個堂姐妹。熙德獲悉後,一面派人接回自己的女兒,一面向國王控訴,請他主持公道。國王在當時的京城托萊多(卡斯蒂利亞王國原來建都于布爾戈斯城,1087年遷都托萊多。)召集貴族和著名的法學家,召開禦前會議,親自主持庭審。熙德當衆揭露卡裏翁兩公子的罪行,並要還了他贈送給他們的財物,最後,向兩公子挑戰決鬥,以報仇雪恥。這時,納瓦拉和阿拉貢兩王國的王子派使者來向熙德的女兒求婚,國王同意她們再嫁。
決鬥在卡裏翁進行,結果是熙德手下的三名將士將卡裏翁兩公子和他們的兄長擊敗,卡裏翁公子一家人承認失敗,熙德終于替自己報了仇。全詩以熙德女兒盛大的婚禮告終。
《熙德之歌》將主人公熙德作爲傑出的民族英雄來加以歌頌,這充分反映了人民大衆的感情和願望。衆所周知,自從公元七一一年摩爾人大舉入侵西班牙後,西班牙人民長期遭受異族的侵略、壓迫和統治,西班牙民衆和侵略者摩爾人之間的矛盾成了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擺脫異族的欺壓,爭取獨立自由,收複國土,統一祖國是西班牙人民的共同願望。作爲一名封建騎士,熙德遠非完美無瑕(如他曾幾次在摩爾國王的軍隊中服役;他也參與過諸侯之間的混戰等),但英勇地抗擊異族入侵,並取得輝煌的戰果這一點畢竟是他一生事迹的主流,因而,人民大衆將他看成英雄,看成是民族解放意願的體現者,從而在人民中間出現諸多關于熙德的傳說。《熙德之歌》的作者融合了這些民間傳說,突出了他英勇戰鬥、抗擊異族入侵、收複國土的一面,將他塑造成反擊侵略者的堅強戰士和體現卡斯蒂利亞人民傳統的忠勇精神的民族英雄。
《熙德之歌》在描繪主人公與國王阿方索的關系方面也體現了人民大衆的思想感情。熙德是個忠臣,盡管遭到國王不公正的待遇——將他流放,但他對君王始終忠貞不貳;後來占領了巴倫西亞,成了實際上的一方之主後,他仍然對阿方索忠心耿耿,俯首稱臣。從曆史的眼光看,熙德的忠誠完全和民衆的願望一致,因爲在民衆的眼裏,國王是驅逐異族入侵者、統一祖國的領頭人,只有諸侯藩臣忠于國王,君臣團結,才能戰勝敵人。事實上,卡斯蒂利亞國王阿方索在領導民衆抗擊摩爾人,收複國土方面確實起過積極的作用。因此,他們竭力頌揚忠于國王的臣屬,而對竊據一方,飛揚跋扈的封建貴族則深惡痛絕。另外,以阿爾瓦爾?發涅斯爲代表的熙德手下的一大批部屬對熙德的一片忠心,也同樣體現了這種關系。史詩的作者還將忠勇雙全的英雄人物熙德和以卡裏翁兩公子爲代表的某些封建貴族的醜惡行爲進行了鮮明的對比:熙德的忠勇、正直、慷慨、寬宏的性格受到了充分的贊揚,而卡裏翁兩公子等人的怯懦貪婪、奸詐殘暴受到了無情的揶揄和揭露。
《熙德之歌》從藝術角度看是一部貫穿著現實主義精神的作品。它不僅描寫人物異常生動真實,具有典型意義,而且還如實地反映了西班牙當時的日常生活、風俗習慣和人們的精神面貌。作品的語言淳樸自然,筆法簡練生動,許多場景,寥寥幾筆,便形象地展示在眼前。例如,關于激烈的戰爭場面的描繪:

人們只見到刀槍在上下飛舞,
許多面盾牌被刺穿,
許多件鎧甲被撕爛,
許多面白旗被血染紅,
許多匹無主的駿馬在狂奔。
摩爾人高呼:“穆罕默德!”
基督徒高呼:“聖雅各!”

又如描述熙德與妻女告別的情景:

美髯公這時伸出雙手,
將一對女兒抱在懷裏,
讓她們緊緊地貼著自己的前胸——
他是多麽疼愛她們!
一聲長歎,兩眼早已淚如泉湧。
“堂娜?希梅娜啊,我的賢妻,
我愛你猶如愛我自己。
我將遠行,你卻留在此地,
生生分離已昭然若揭。
求主和聖母馬利亞同意,
讓我親自辦理女兒的婚事。
願我此生有幸得到長生,
好回來陪伴你——我忠誠的夫人。

這兒我們看到了熙德這個赳赳武夫性格的另一面——對親人無比深沈的愛。
就語言藝術而言,《熙德之歌》作爲西班牙文學史上的早期作品,和當代的作品相比,不免顯得有些粗糙。上文已講到,它是遊唱詩。遊唱詩的寫作是爲了進行口頭吟唱,因此,主要要求順口動聽,並不太注意韻律,每行的音節也不固定,有時相差很大。由于演唱沒有固定的場所,聽衆十分龐雜,秩序又不好,演唱者爲了將故事的情節交代清楚,常常將某些重要的段落重複吟唱。這都是遊唱詩的基本特征。
《熙德之歌》不但在西班牙文學史上占有極重要的地位,而且從世界文學史上的角度看,也是一部不可忽視的作品。文學史家們常常將它與法國的《羅蘭之歌》(1080)、德國的《尼伯龍根之歌》(1200)並列,統稱爲中古歐洲的三大英雄史詩。
http://baike.baidu.com/view/538220.html?tp=1_11

《羅蘭之歌》Chanson de Roland概況

       法國英雄史詩,中世紀武功歌的代表作品。全詩共分爲291節,長4002行 ,以當時民間語言羅曼語寫成。
       英雄史詩是法國最古老的文學。英雄史詩主要分爲帝王系、紀堯姆?德?奧郎日系和敦?德?梅央斯系。《羅蘭之歌》是帝王系德主要作品。    
       以帝王將相武功爲內容的敘事詩,在歐洲稱爲紀功歌,跟《奧德賽》、《伊利亞特》一樣,起初都是吟遊詩人在深宅大院、通衢大道吟唱的歌謠,後來才編寫成書。

《羅蘭之歌》的版本的考證

       法國歐洲中世紀曆史學家約瑟夫?貝蒂埃(1864—1938)說:“提到《羅蘭之歌》,就像提到平達的《特爾斐皮西亞頌歌》或亞裏士多德的《詩論》,即使有了第一千零一版,也會再發行第一千零二版,自有文人才子讀了覺得,若不是第一版,也是第九百九十版更爲可取。”
       羅蘭的傳奇在吟遊詩人口中吟唱了一百多年。在十一世紀出現了最初的抄本。現存主要的有法蘭西、英格蘭、意大利、尼德蘭、日耳曼、威爾士、斯堪的納維亞等文字寫成的八種版本。曆代評論家一致認爲牛津收藏的一種抄本,其價格超過其他各版的總和。牛津抄本用盎格魯-諾曼語寫成,共4002行,包括學者根據其他抄本校訂後補上的四行。每行句子十個音節,每一節內句數不等,同一節內每句句尾用半諧音一韻到底。根據安德萊?布爾日的研究,成書年代約在一〇八七年到一〇九五年之間。各個抄本原來都沒有名稱,在十九世紀後先後付梓,毫無例外都用《羅蘭之歌》這個書名。
     牛津抄本在一八三七年由法朗西斯克?米歇爾(1830或1833—1905)第一次出版。後經曆代專家勘誤匡正,漸趨完善。漢譯本多是根據牛津版校訂本譯成的。

《羅蘭之歌》的作者的考證

     《羅蘭之歌》創作年代不確,故事內容與史實頗不一致,所以作者的身份也很難弄清楚。
       牛津抄本的最後一句是:“杜洛杜斯敘述的故事到此爲止。”一般認爲杜洛杜斯不是《羅蘭之歌》的編撰者,便是抄錄者。至于誰是杜洛杜斯曆來沒有一個肯定的、具有說服力的、爲大家所接受的說法。在那個時期的法國曆史上,可以與杜洛杜斯這個名字沾邊的有古龍勃的杜洛杜斯、安韋爾默的杜洛杜斯、費康的杜洛杜斯。由于《羅蘭之歌》最初流傳于法國北方諾曼底地區,費康的杜洛杜斯被認爲最有可能是那位杜洛杜斯。他是征服者威廉的侄子,起先在費康的三聖寺當修士,隨同威廉國王參加過一〇六六年的黑斯廷斯戰役,後來又在彼得博羅當本堂神甫,所以也稱彼得博羅的杜洛杜斯。不管是哪個杜洛杜斯,從他在《羅蘭之歌》中留下的印記來看,顯然是一位受過良好拉丁教育的僧侶,既潛心教義,也崇尚武道。查理曼的英武神威,奧裏維的睿智明理,羅蘭的勇敢慷慨,都是他崇尚景仰的品質。

《羅蘭之歌》的故事背景

          查理一世(742—814),或稱查理大帝、查理曼,是法蘭克國王矮子丕平(三世)的兒子。從七六八年繼承王位,後來通過征略逐漸成爲倫巴德人、托斯卡納人、薩克森人的國王。八〇〇年受羅馬教皇利奧三世加冕,當上西方皇帝,統治疆域包括除不列顛和斯堪的納維亞以外的全部歐洲,是羅馬帝國後的又一大帝國。查理曼是中世紀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主張與羅馬教廷合作,促進教會改革,奠定基督教統一的基礎。
      在帝國擴張的過程中,以查理皇帝爲代表的基督教國家與阿拉伯伊斯蘭國家不時發生戰爭。七七八年,查理曼攻下西班牙潘普洛納,撒拉遜(中世紀西方人對阿拉伯人、伊斯蘭教徒的稱呼。)人要求講和,獻上幾名人質。查理曼隨後南下進攻薩拉戈薩。薩拉戈薩深溝高壘,固守不降。查理曼圍困了兩個多月,毫無進展,又聽到後方薩克森人叛亂,帶了軍隊和人質撤退。其實這是查理曼遠征中的一次挫折,在他生前法國紀年史緘口不談這件事。
       只是到了八二九年,《皇家紀事》提到查理曼那次在七七八年帶領他的大隊人馬抵達比利牛斯山,爲了抄近路借道位于海拔一千五百公尺的龍塞沃。八月十五日,經過山石崢嶸的峽谷時遭到伏擊。山區的加斯科涅武裝人員從山坡直沖而下,朝著他們猛撲過去。法蘭克人長途跋涉,又帶了笨重的戰利品,行動非常遲鈍,只有招架之功。加斯科涅人掠奪了大量財物後呼嘯而去。查理曼也不知道他們的身份和行蹤,沒有也不可能報複。他們或許就是一股盜匪,其中可能有作爲內線的法蘭克人,但是肯定沒有撒拉遜人。顯然這是一次沒有政治目的的搶劫行爲,因爲在這事以後加斯科涅人沒有反叛事件,阿基坦人繼續效忠查理,薩克森人的叛亂也不見蔓延。查理曼在這次襲擊中死了幾位重要人物,其中有禦廚總監艾吉哈爾德、宮廷伯爵安塞姆、布列塔尼邊區總督羅蘭。
       從九世紀開始流傳查理大帝和他的勇將羅蘭的事迹。口頭文學不斷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變化。那時候封建社會的發展與等級制度的確立,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在地中海一帶爭奪加劇,民間傳說摻入了當時的政治社會內容和宗教神秘色彩。羅蘭的故事逐漸變成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大規模長期聖戰中的一個重要篇章。後世人確實常用神奇的語言,把一則平凡的軼事,渲染成了一篇輝煌的傳奇。

《羅蘭之歌》的意義及影響

     說《羅蘭之歌》是開卷之作,並不是說在此以前法國文學史上沒有出現過作品。在九至十一世紀之間有《聖女歐拉麗的頌歌》、《耶穌受難》、《聖勒日》、《聖阿萊克西》等,從題目便可看出這是一些表彰基督教聖徒的道德聖行的作品,語言貧乏,牽強附會,雖然寫的是韻文,但是通篇說教,談不上文學價值。
       在牛津抄本産生之時,法國通俗語言有了很大發展,其結構、形式和詞彙已經能夠承受長篇敘事的分量。在《羅蘭之歌》中可以看到大量並列句,簡單的形象和隱喻,人物的心理和意圖描寫,還有民歌中常見的複疊和誇張。隨著各地區文化的傳播,宗教鬥爭激發的宗教熱忱,這部敘述七七八年龍塞沃悲劇的紀功歌,更多反映的卻是十一、十二世紀的時代精神和特征。今天讀到的《羅蘭之歌》包含了三個層次的沖突:
    一、兩個世界、兩種文明、兩種宗教的沖突。基督教代表善、正義和天意,而伊斯蘭教代表惡、不義和邪道。
    二、領主與藩臣的沖突。領主供養和保護藩臣,藩臣向領主效忠,以死相保。一名藩臣可以同時效忠幾名領主;也可既是一名領主的藩臣,又是另外藩臣的領主。
    三、藩臣與藩臣之間的沖突。好藩臣忠誠、英勇、磊落;壞藩臣不忠、怯懦、陰險。這些道德行爲的准則當時是明確的,對待上帝誠惶誠恐的基督徒心靈中容不得半點懷疑。
  《羅蘭之歌》是歐洲中世紀的一部偉大史詩,渾厚質樸。有人贊譽說它有荷馬寬闊流動的優美,但丁豪放有力的筆致。這畢竟是一千多年以前的作品,有中世紀的種種特點。若用曆史觀點閱讀,今天的讀者依然會認爲這是一部卓越不凡的大作。

辨證的看《羅蘭之歌》

       關于兩教聖戰的曆史,基督教有基督教的寫法,伊斯蘭教有伊斯蘭教的寫法,水火不相容。《羅蘭之歌》屬于基督教的寫法。當西方國家接受了基督信仰以後,一切其他信仰在他們眼中都是異端邪說,一切抱其他信仰的人都是異教徒,裏面不僅是阿拉伯人,還包括斯拉夫人、匈牙利人、韃靼人等。聖戰中要勇往直前,把異教徒趕盡殺絕是基督徒的天職,殺敵可以作爲補贖,信仰上帝的人戰無不勝,爲教而殉死者靈魂升入天堂。當作者懷著一片虔誠刻意描寫這些價值觀的同時,也暴露了基督教狂熱、偏執和殘忍的一面。
       法國史學家保爾?彭古爾有一部著作,書名很有意思:《紀功歌是不是種族主義作品?》。以《羅蘭之歌》來說,似乎還不能算,但是從中也可看出一切以宗教劃線,區分敵我的是宗教,還不是種族和膚色。撒拉遜人一旦改宗,皈依了基督教,就擁有基督徒的一切權利。
      其實,作者對伊斯蘭教口誅筆伐,卻對它的教義和儀式表現了相當的無知。完全以基督教的模式來想象:順服唯一的神安拉的伊斯蘭教同樣有三位一體:穆罕默德、泰瓦幹、阿蔔林;從不供奉神像的撒拉遜人同樣在地室進行偶像崇拜;政教合一的教權政體同樣也有十二員大將,以此與查理曼的十二太保相對應;軍隊中同樣的武裝、同樣的戰鬥方陣;甚至撒拉遜王在狠狠詛咒查理曼時,同樣用“douceFrance”(douce有“可愛”、“氣候溫和”的意思,考慮其含義,本書中譯爲“富饒的法蘭西”,顯然這詞只用在褒義上)。
       自古以來,各個民族的發展決不是平衡的,同一個民族的演變也不是直線狀的。可是只是到了近代,人才慢慢明白了這個事實,發現世界是多極的,立體的,不該囿于自己精神與行動上的束縛,處處以自我爲中心,用扁平的目光看事物。實際上大千世界萬象紛紜,同中有異,異中有同,這恐怕是事物發展中的永恒存在。

羅蘭之歌節選

號角

奧利維埃說:“異教徒人數衆多,
我們法蘭西人似乎人單力薄。
羅蘭兄弟,吹響你的號角:
查理聽到,他會派兵回來。”
羅蘭答道:“我會瘋子般拼殺,
爲了可愛的法蘭西,我願把榮譽丟棄
我不妨拔出杜朗達爾大戰一場:
金子做的劍把將會沾滿鮮血。
異教徒來此隘口是自取滅亡,
我敢說,他們都將死路一條。
查理聽到,他會派人回來:
國王將率官兵救我們脫險。”
羅蘭答進:“但願我的祖先
不會因我而遭人指責,
願可愛的法蘭西不會蒙受恥辱:
我將用杜朗達爾猛刺敵人.
我的好劍就系在我的腰間;
你會看到它將沾滿污血。
異教徒來此隘口是自取滅亡,
我敢說、他們都將死路一條。”

“羅蘭兄弟.吹響稱的象牙號角,
查理聽到,他會趕回隘口;
我向你保證,法蘭西人會回來。”
羅蘭答造:“上帝保佑,但願
活著的人誰都不會說
我曾因異教徒而吹響號角。
誰都不會因此而責備我的先人。
當戰鬥到了最激烈的時候,
我的劍將擊殺個不停,
你將看到鋒刃上沾滿污血。
勇敢的法蘭西人,個個是好漢。
西班牙人決逃不脫滅亡的命運。”

奧利維埃說:“我不覺得有什麽恥辱。
我已看到兩班牙的撒哈遜人:
他們蓋滿I山谷,布滿山頂.
荒野平原上也到處都是他們。
這異國的軍隊人多勢衆:
而我們,人數災在太少。”
羅蘭答道;“我的鬥志只能更堅。
面對上帝和他神聖的天使,
法蘭西豈能因此而喪失榮譽?
寧可死也不願蒙受恥辱!
我們作戰勇耿,大帝喜歡我們。”

羅蘭勇敢,奧利維埃智慧;
兩個人都十分地英勇無畏。
只要他們上馬操起武器,
死亡豈能檔得住他們參戰。
勇敢的伯爵們,語言高貴。
怒氣沖沖的異教徒策馬而來……

羅蘭之死

羅蘭感到死神正向他逼近……
他一手抓住號角,怕被人指責
(把它留給了異教徒),另一手執劍。
他在休閑田裏朝西班牙走了一箭之遠,
山頂的兩棵樹下,有四塊大理石。
羅蘭仰面倒在綠草之上……

羅蘭覺得兩眼發黑;他站起來
使盡全力,臉已因失血而變白
他痛苦而憤怒,以劍擊石,
劍“嘣嘣”作響.但無傷無損。

伯爵說:“聖母啊,幫幫我吧!
杜朗達爾,勇敢的劍,你何其不幸!
現在你雖已無用,但我愛你如初。
我用你打了那麽多勝仗,我曾在
白胡子查理王的遼闊疆土上征戰:
但願你的主人不是臨陣脫逃的懦夫!
長期攜帶著你的曾是這樣的一個勇士
在自由的法蘭西無人能與他相比。”

羅蘭用劍狠命地擊打著瑪瑙之石
劍“嘣嘣”作響.但無傷無損。
羅蘭見無法把劍擊斷,
便開始替杜朗達爾哀惋:
“陽光下,你是多麽的耀眼!
在莫裏安山谷,上帝派天使
讓查理王把你賜給一位伯爵首領,
敬愛偉大的查理便把你挂在了我的腰間。
我用你替他奪取了安茹和不列顛,
又爲他攻下了波瓦杜和梅納……”

羅蘭在褐石上頻頻擊劍,
劍“嘣嘣”作響,但無傷無損,
反而彈向半空。伯爵見擊它不斷,
便輕輕地替它惋惜:
“杜朗達爾啊,你美麗而神聖!
你金子做的圓劍把布滿聖物,
有聖皮埃爾的牙,聖巴西爾的血,
有聖德尼斯的頭發和聖瑪麗的衣。
異教徒們不配擁有你.
只有基督徒才能把你使用,
你可別落在懦夫的手中。”

羅蘭感到死神來臨,從頭降到了心;
他跑到松樹下.躺在綠草上,
身底壓著杜朗達爾和象牙號角。
他把頭朝著異教徒的國土,
這樣做,是想讓查理大帝
和所有的法蘭西人都說:
他死了,高貴的伯爵戰死沙場。

羅蘭伯爵躺在松樹底下,
他把臉轉向西班牙。
他回想起件件往事:
回想起他所征服的地方,
回想起法蘭西和他的族人,
回想起查理王,養育他的恩主
忍不住潸然淚下輕輕哀歎。
他還是忘不了這些往事;

他懺悔罪惡,請求上帝寬恕:
“天父啊,您從來不說假話,
您曾讓聖拉薩爾死而複生,
您曾從獅口救出達尼埃爾,
拯救我的靈魂,讓我避開一切厄運,
我此生所犯的罪將給我以滅頂之災。”
他伸出右手,把手套獻給上帝,
聖加伯利用手接了過去。
羅蘭用手臂支起垂下的頭顱;
雙手合一,走向他的黃泉。
上帝給他派去了二品天使,
以及危海中的聖米歇爾。
聖加伯利與他們一同來臨,
衆人帶著伯爵的靈魂上了天庭。

奧德之死

查理大帝從西班牙歸來。
回到艾克斯,法國最美的地方,
他登上宮殿,走進大堂。
奧德,一位佳麗,向他迎來。
“羅蘭在哪?他答應娶我爲妻。”
查理痛苦不堪,淚流滿面。
他拔著白胡子:“妹妹呀,好朋友.
你說的那個人他已不在人間;
但作爲補償,我將給你一個更好的男人
他叫路易,我不知怎麽對你說才好,
他是我兒子,將擁有我的王國。”
奧德答道:“這話我聽來離奇。
上帝、聖人和天使,你們有眼,
羅蘭既死,我還怎能苟生?”
她臉色蒼白,死在查理的腳下。
願上帝憐憫她的靈魂!
法蘭西的衆臣爲她哭泣,替她惋惜。
http://baike.baidu.com/view/323842.html?tp=0_01

英雄史詩

英雄史詩:分前期和後期。前期英雄史詩形成于中世紀初期,具有較濃的神魔色彩和巫術氣氛,著名的有《貝奧武甫》、《埃達》等,歌頌部落英雄的光榮事迹。後期英雄史詩形成于封建國家逐漸形成的中世紀中期,中心主題是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主要作品有法國的《羅蘭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國的《尼伯龍根之歌》,俄羅斯的《伊戈爾遠征記》。

  中古歐洲的英雄史詩大致可以分爲兩類:一類反映了處在氏族社會末期的蠻族部落的生活,他們基本上還未封建化,一般也沒有受到基督教的影響。這類代表作有日耳曼人的《希爾德布蘭特之歌》、盎格魯?撒克遜人(日耳曼人的一支)的《貝奧武甫》,以及冰島的“埃達”和“薩迦”。這類史詩和荷馬史詩同是氏族社會末期的産物,歌頌的多是部落的貴族英雄,而自由貧民和奴隸都不占重要地位。它們的內容多以神話或曆史事件爲依據。神在故事中幹預人的命運,但人對神已開始失去敬仰。這些故事在民間口頭流傳,寫定的人往往不可考稽。日耳曼人的英雄史詩數量極多,從更多方面反映了氏族社會生活,如部落之間的血仇關系,象征權力的黃金給部落帶來的詛咒和災難;更加突出英雄的悲劇性格;更多魔怪、法術等因素。
  另一類英雄史詩也以曆史人物、民間傳說爲基礎,如《羅蘭之歌》、《熙德》、《尼伯龍根之歌》和《伊戈爾遠征記》,但這類史詩是歐洲各民族高度封建化以後的産物。各部落先後從分散狀態走上趨于統一的封建國家的道路。國家的統一是符合人民的願望的,是進步的。史詩中的英雄反映了這種願望。他們和前一時期的英雄不同,他們的榮譽觀念已不限于狹小範圍的部落英雄的複仇義務,而開始具有國家觀念的內容。他們是要求團結、抵禦外侮的英雄。同時,在他們身上,封主、封臣的關系體現得很明顯。在基督教的影響下,他們的愛國行爲往往表現爲反對異教徒的鬥爭。在這類史詩裏,多神教的神話因素相對減少。但歐洲各主要國家的曆史發展不盡相同,史詩題材本身的發展情況和寫定的年代也不同,因此上述特點在各國的英雄史詩中很不一致。
  第一類英雄史詩中最早、最完整的作品是《貝奧武甫》。全詩長三千余行,其中所記的曆史事件屬于六世紀,反映盎格魯?撒克遜人在歐洲大陸的生活,他們定居不列顛後,在八世紀以古英語寫定,它成爲英格蘭民族第一部史詩,現存唯一手抄本屬于十世紀。
  全詩共分兩部分。第一部分寫瑞典南部耶阿特族貴族青年貝奧武甫渡海到丹麥,替丹麥人消滅爲害的巨妖格倫德爾和巨妖的母親。詩中特別強調主人公的見義勇爲、徒手搏鬥的英雄氣概。第二部分寫五十年後貝奧武甫作爲國王爲本族殺死焚燒人民房屋的火龍並因而犧牲的事迹,歌頌了主人公忘我無私、具有高度責任感的道德品質。他雖然是部落貴族,但不脫離人民,體現了氏族社會瓦解時期部落人民的理想。
  詩中寫火龍發怒是因爲一名犯罪的奴隸逃避法律,恰巧躲進龍窟,偷了一個金杯而引起的。奴隸把金杯獻給主人(貝奧武甫的臣屬),贖了罪。奴主又將金杯獻給貝奧武甫。從這福州和現實交織而成的情節中,可以看出奴隸同氏族貴族的關系,以及當時法律的一斑。
  詩中常用對比、對話和插語等方法,突出主人公英勇正直的性格。關于巨妖格倫德爾敵視人間歡樂、巨妖之母所住的水底魔窟、火龍失寶以後的焦急、忿怒等場景的描寫,也是這部史詩的精彩部分。詩人寫道:“當龍醒來,鬥爭又重新燃起。它嗅嗅岩石,勇猛的心發現了敵人的腳印。……寶物的守衛者沿著地面一路搜尋,貪婪地想發現在他睡眠時欺侮他的那個人。龍心中燃燒著凶猛的烈火,它圍繞著墓墩轉來轉去。荒野裏,杳無人迹。……它強烈要求戰鬥。它又沿著墓穴,看看那被盜的寶藏。忿怒在心中沸騰,它焦急地等待著黑夜的來臨。”詩中還描寫了部落貴族生活如宴會、說唱,以及信仰、神話,都極生動。史詩的結構比較集中精煉。它用頭韻體寫成,使用一種特殊的形象比喻(同義語),如稱大海爲“鯨魚之路”,兵士爲“拿盾牌的人”,酋長爲“寶物的守衛者”等。這些是北歐史詩共有的特點。這部史詩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基督教思想的影響,如把氏族社會的命運觀念同上帝的概念混同起來,把格倫德爾稱爲該隱的族類等。
  日耳曼人的史詩《希爾德布蘭特之歌》殘存六十八行,流傳于八世紀,手抄本屬于九世紀,敘述民族大遷移末期隨東哥特國王狄特裏希出征的希爾德布蘭特在三十年後返回故鄉、在邊境上和他的兒子戰鬥的故事。父親認出了兒子,贈給他一個金環。兒子拒絕這個“異族人”的贈品,爲了保持日耳曼戰士的榮譽,向父親挑戰,父親也只好應戰,殘稿在描寫激烈的戰鬥處中斷了。這一片段著重刻畫了日耳曼人剛強勇敢的性格。詩中對話富有戲劇性。這是僅有的一首用古德語寫成的日耳曼英雄詩歌。
  反映歐洲氏族社會末期生活的文學以冰島爲最豐富。最初,挪威的“海盜”和農民于九世紀後半期到十世紀初葉開始定居于冰島。當時他們還處于原始公社解體階段。居民中有自由人,有奴隸;在自由人中,氏族貴族掌握立法和司法大權,形成貴族共和國,貴族軍事民主持續了很久。十二世紀初,封建關系逐漸形成。九、十世紀之交,愛爾蘭基督徒也定居冰島,至十二世紀氏族貴族同教會合流,他們占有土地日廣,到十四、五世紀進入封建全盛時期。
  最早從挪威遷來的定居者帶來了古代北歐的神話和英雄傳說,形成獨特的冰島文學,從形式上它可以分成詩歌和散文兩種。冰島詩歌絕大部分(30首)收在詩集“埃達”裏邊。這些口頭詩歌約在十二世紀寫定,十七世紀發現的唯一留存的手抄本大約是十三世紀寫的。“埃達”中的詩歌可以分爲三類:神話詩、教諭詩和英雄史詩。
  神話詩的代表作爲《佛盧斯泡》,又名《女法師的預言》(10世紀末),紀錄了有關世界的創造、毀滅和再生的傳說,也描繪了氏族制末期的社會矛盾。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一書中指出:這首詩寫成于海盜時代,當時氏族社會已趨瓦解,所以它寫的是諸神的沒落和世界的毀滅、大災難到來以前的普遍墮落和道德敗壞:
  弟兄們彼此
  相互殺害,
  姐妹們的兒子
  相互殘殺;
  世界在痛苦中,
  淫亂風靡;
  槍的時代,刀的時代,
  盾牌被砍裂;
  風暴的時代,餓狼的時代,
  世界將要覆滅。
  大地在吼叫,
  女巨人在飛;
  人們彼此
  相互陷害。
  同時,從這段詩中也可以看出母權制的殘余尚未消失。“姐妹們的兒子相互殘殺”指的就是在母權制下,母系關系被看成是血緣關系,比之父系關系更爲密切和神聖。
  另一方面,詩人也表現了對理想社會的向往:
  她看見一座殿堂,
  比太陽還美麗,
  頂上鋪著黃金,
  底座是寶石;
  許多有道德的人
  將住在這裏,
  永遠享受著
  無上的幸福。
  另一首代表作《洛卡森那》,又名《洛奇的吵罵》,寫被壓迫的神洛奇嘲罵主神奧丁,反映出氏族社會的信仰隨著氏族社會的衰落而消失;同時奧丁是氏族貴族所信奉的神,對他的批評也反映了貴族和平民的矛盾。這首詩富有戲劇性,它的佚名作者被稱爲北歐的阿裏斯托芬。
  教諭詩的內容和觀點駁雜。在代表作《豪瑪冒爾》(《天帝之歌》)中,有的段落體現農民追求小康生活的願望;有的表達氏族領袖的理想;有的反映氏族的集體觀念;另外一些是具有警告或誡諭性質的詩。
  “埃達”中的英雄史詩都很短,有的殘缺不全。其中主要詩篇以佛爾松族的傳說爲中心,這一傳說在“薩迦”和《尼伯龍根之歌》中敘述得更完整,但在“埃達”裏,這個傳說的每個片段都具有獨立性,可作爲歌唱的單位,並更多地保存了氏族社會的面貌。
  冰島散文敘事文學稱爲“薩迦”,意爲“話語”。這類作品數量很多,包括曆史、英雄傳說、王朝史話、家族史話,寫成于十二、三世紀,也有屬于十四世紀的,但大都反映氏族社會生活。其中對後來歐洲文藝影響較大的是《佛爾松薩迦》,寫佛爾松家族和糾奇家族傳說。中心故事寫佛爾松族的英雄西古爾德殺龍得寶,遺棄了未婚妻布侖希爾特,娶了糾奇族女子古德倫,布侖希爾特嫁給古德倫的哥哥鞏納爾,並嗾使他殺死西古爾德。西古爾德死後,布侖希爾特的哥哥匈奴王阿提拉覬覦糾奇族寶物,強娶了古德倫,並殺死鞏納爾。古德倫爲哥哥報仇,殺死第二個丈夫匈奴王和他的兒子,然後自殺。這部“薩迦”保留了這一傳說的許多氏族社會特點。黃金寶物在當時象征權力和權力帶來的災難,得到寶物的人必然遭到災難。災難在這裏又被理解爲命運,因此災難來臨之前總有預言、夢兆,以說明其不可避免。這就使“薩迦”充滿了悲劇氣氛。作者又突出人與人之間的背信棄義的行爲,反映出氏族社會末期的情況。在複仇問題上,古德倫的丈夫被自己的兄弟們殺死,她不向他們報仇,而僅僅表示哀痛,但匈奴王殺死她的兄弟,她立即報仇,這說明血緣關系重于夫婦關系。
  《尼奧爾薩迦》是另一巨著。主人公尼奧爾是一個平民“執法人”,他是個賢德老人,希望氏族之間和平相處,但由于兒子殺了人引起血仇,結果老人一家被仇人燒死在家裏,若幹年後女婿卡利爲他報了仇。故事發生在十、十一世紀之交,十三世紀寫成。作品描敘了複仇觀念與要求和平法治的思想之間的矛盾,帶有基督教色彩。
  芬蘭人民史詩《卡勒瓦拉》(又名《英雄國》)也是中古歐洲著名的史詩之一,它既不同于日耳曼人和北歐的史詩,也不同于法國和西班牙的史詩。它具有芬蘭民族的特點。這部巨著是芬蘭人民在長期曆史過程中所創造的。從七世紀末、八世紀初起,芬蘭人民中就流傳著各種有關本民族的古代神話和傳說,一般都是歌謠形式,有些是十二世紀瑞典人把基督教傳入以後的産物。到了十九世紀,芬蘭醫生艾裏阿斯?隆洛特(1802-1884)長期深入民間,收集了大量的歌謠,編成一部完整的史詩,題名《卡勒瓦拉》,于一八三五年出版。此後他又繼續收集補充,一八四九年出版了史詩的最後定本,包括五十支歌曲,二二七九五行詩句。
  《卡勒瓦拉》以爭奪“三寶”的故事爲核心,描寫了卡勒瓦拉的英雄們和北方黑暗國波赫尤拉之間的鬥爭。三寶指的是一座能自動制造谷物、鹽和金幣的神磨。這部史詩雖有神話因素,但以直接具體地描摹現實的生活和人物爲其特色,反映了芬蘭人民在氏族制度瓦解時期的社會生活和思想意識。史詩不僅寫了氏族之間的鬥爭,氏族制瓦解時期的種種社會現象,而且還有許多日常生活和風習的細致描述,帶有濃厚的民族色彩。這部史詩形成于基督教思想統治時期,但是仍然保留著芬蘭人民原有的多神教信仰,只有在少數歌謠中可以看到基督教的影響(如結尾部分關于聖母的故事)。詩中有關于宇宙的創造、鐵的發明、天時氣候、耕作釀造等傳說,也包括一些咒語。這些都反映了人民對于自然的樸素認識和征服自然的鬥爭和願望。“三寶”本身也表達了人民對于繁榮富裕的理想。
  史詩成功地描繪了兩個人民英雄的形象,他們都是人民的戰士和勞動能手,爲了卡勒瓦拉人民的光明幸福,他們和波赫尤拉凶暴貪婪的女族長婁希進行了艱巨的鬥爭。詩中的主要英雄是享有極高威望的老歌手萬奈摩寧,他的歌曲能感動神人鳥獸,同時他又是能耕作善漁獵的農民。他懂得各種咒語,具有無比的智慧和勇敢精神,在爭奪“三寶”的戰鬥中建立了豐功偉績。另一個重要英雄是鐵匠伊爾瑪利寧,他沈默寡言,埋頭工作,鍛造出各種工具、武器和藝術品,“三寶”就是他的偉大創造。除了這兩個英雄以外,活潑輕率的青年戰士勒明蓋寧也是奪取“三寶”戰鬥中的重要人物。史詩歌頌了創造性勞動和英雄們爲人民幸福而進行的鬥爭。
  這部史詩全部都用四音步揚抑格頭韻體寫成,經常運用重複的詩句和誇張的手法,具有人民詩歌的特點。它對芬蘭民族文學和民族語言起過巨大作用。
  第二類英雄史詩,即作爲歐洲各民族高度封建化的産物的英雄史詩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法國的《羅蘭之歌》(1080?)。它在十一世紀以詠唱方式在民間流傳,現在我們讀到的最古的本子是十九世紀發現的十二世紀手抄本。最後一行詩提到杜羅勒都斯這個名字,他可能是民間藝人或這個本子的抄寫人,也可能是在民間創作基礎上加工的詩人。史詩用諾曼語寫成,共291節,4002行,每行10音,尾音是譜音,不是押韻。這個形式是由詩的詠唱性質決定的。
  這部英雄史詩的主人公羅蘭是法蘭克國王查理大帝的十二重臣之一。查理大帝在西班牙對阿拉伯人作戰,薩拉哥薩山國國王馬爾西勒遣使求降。查理大帝指派加納隆作使臣,去和馬爾西勒議定投降條件。叛徒加納隆卻向馬爾西勒獻策,在查理大帝班師回國時,襲擊他的後衛部隊。羅蘭是後衛部隊的主將,他和他的戰友們以及二萬精兵在英勇戰鬥並擊斃了無數敵人後,全都壯烈犧牲。最後,查理大帝爲法蘭克軍隊報仇,消滅全部敵人,並將加納隆處死。
  《羅蘭之歌》有一定的曆史根據。七七八年,查理大帝從西班牙回國,法蘭克部落巴斯克人襲擊他的部隊,把他們全部殺死。史詩說羅蘭和他的戰友們死于阿拉伯人的背信棄義,這是人民根據自己的需要,把他們刻畫成抵抗外族、忠君愛國的英雄。人民的幻想還創造了加納隆這個人物,爲了表明如果沒有這個賣國賊,阿拉伯人決不可能有力量打敗法蘭克軍隊。
  恩格斯在談到《羅蘭之歌》時指出,查理大帝體現了法蘭西的統一,體現了一個理想的、還不存在的封建王國。詩中的查理是新興封建階級統一國家的象征和理想。恩格斯又說,法蘭西是騎士制度發展的中心,十一世紀末騎士制度在此首先形成。詩中把羅蘭寫成一個理想的騎士,他愛國、忠君,對敵勇敢作戰,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陣亡時,他把臉朝向敵人,以表示其仇恨和不屈。這種刻畫都體現了封建階級上升時期的理想,也是符合人民保衛自己土地的願望的。
  詩中寫羅蘭同阿拉伯人作戰也是爲了基督教的利益,他死後被天使接到天堂,這正好說明封建統治階級同宗教的合流。
  《羅蘭之歌》的描寫簡要確切,鮮明突出,勾畫人物性格一般只用三言兩語。詩中有好幾處采用重疊法,例如奧利維埃三次建議羅蘭吹號角,羅蘭三次拒絕。作者也喜歡用對比法。查理大帝爲國勤勞,愛將士勝于愛自己的生命;馬爾西勒懦弱卑鄙,使他悲慟的不是將士的犧牲,而是兒子的死亡。羅蘭忠心耿耿,爲“可愛的法蘭克”流盡了最後一滴血;加納隆爲了個人恩怨不惜出賣自己的國家。重疊法和對比法是民間文學的藝術特色。《羅蘭之歌》是中古時期法國人民的優秀作品。
  和《羅蘭之歌》類似的是西班牙英雄史詩《熙德》(約1140)。西班牙從八世紀初被阿拉伯人占領以後,人民長期反抗外族侵略,到十一、二世紀進入高潮。熙德就是這一鬥爭中産生的英雄。熙德死後出現了一系列關于他的傳說和謠曲,史詩《熙德》就是其中一部傑出的作品。全詩長3700行,分爲三章。第一章寫卡斯提爾王阿爾芳索聽信讒言放逐熙德,熙德和摩爾人(阿拉伯人的一支)作戰,屢屢獲勝。第二章寫國王給熙德的兩個女兒說親,熙德根據封建義務勉強答應。第三章寫兩個女婿對妻子的暴行,熙德和兩個女婿比武並戰勝了他們。熙德在詩裏首先是一個戰勝侵略者的英雄,他向摩爾人討索貢賦,奪取他們的城池、財貨,連同俘虜獻給國王,強迫各摩爾國王臣服于西班牙國王,這樣來體現他的愛國思想。在熙德身上,封主封臣的觀念很強。同時,他也是信奉基督教而反對異教的一個英雄。
  爲了突出熙德的英雄性格,作者創造了兩個怯懦的女婿的形象,作爲對比,他們“只想獲得財富,不想去冒風險”。作者承認國王是“天然尊長”,但也反映了國王和封臣、封臣和封臣之間的矛盾。從《熙德》裏,我們也可以看出封建騎士的掠奪生活。
  德國的英雄史詩《尼伯龍根之歌》(約1200)共9516行,分爲上下兩部,上部名《西格夫裏特之死》,下部名《克裏姆希爾特的複仇》。尼德蘭王子西格夫裏特是一個有名的勇士,他早年曾殺死怪龍,並占有尼伯龍根族的寶物。他愛慕布爾艮特國王鞏特爾的妹妹克裏姆希爾特的美貌,想和她結婚。他幫助鞏特爾打敗敵人,又幫助鞏特爾娶得冰島女王布侖希爾特,鞏特爾才允許他和克裏姆希爾特成婚。十年後,布侖希爾特和克裏姆希爾特發生糾紛,她發現鞏特爾是依靠西格夫裏特的力量才娶得她的,感到自己受了侮辱,便唆使鞏特爾的侍臣哈根在打獵時殺害了西格夫裏特。西格夫裏特死後,哈根把尼伯龍根寶物沈入萊茵河。克裏姆希爾特爲了複仇,在寡居十三年之後,同意嫁給勢力強大的匈奴王埃采爾。又過了十三年,她借故約請鞏特爾等親戚來匈奴國相聚,在一次騎士競技大會上,對布爾艮特人大肆殺戮。最後哈根被俘,她要求他說出尼伯龍根寶物的所在地,遭到拒絕,于是把哈根殺死。她的部下希爾德布蘭特不能容忍她的殘暴,也殺死了她。
  這篇史詩的故事導源于民族大遷移後期匈奴人和布爾艮特人的相互鬥爭,又穿插了許多其他曆史傳說,和《佛爾松薩迦》的故事有共同的地方,但又有本質的不同。《尼伯龍根之歌》以氏族社會部落之間的血仇爲基礎,所寫的是十二世紀封建社會。它圍繞尼伯龍根寶物的爭奪,反映了封建主之間的權勢之爭。更重要的是它塑造了西格夫裏特這一騎士理想形象。他在接受爵位的典禮上就表示立志要把一切危害國家的外侮弭平;他忠誠勇敢,模範地遵守和克盡封建義務。詩中的哈根,就像《羅蘭之歌》中的加納隆,陰險、凶殘,同西格夫裏特形成對比。詩中處處強調封建等級關系,例如布倫希爾特因爲她的婚姻是由“侍從”西格夫裏特撮合而成的便感到恥辱。詩中反映的宮廷生活,如宴會、婚禮、喪禮;騎士道,如打獵、比武、對婦女的殷勤;宗教生活,如望彌撒、洗禮;基于政治利益的婚姻,如第十歌中鞏特爾決定把妹妹克裏姆希爾特許配給一位尚未宣布名字的騎士時,她就表示願意接受;又如鞏特爾向布侖希爾特求婚,埃采爾向克裏姆希爾特求婚,而他們都未見過對方本人。――這一切都說明這首詩同《羅蘭之歌》一樣,也是反映封建階級上升時期的生活和理想的。
  這部史詩所用的詩體,後來稱爲尼伯龍根詩體,每四行一節,每行中有一停頓,便于民間藝人朗誦。
  俄羅斯的英雄歌謠産生于早期封建社會,即從基輔羅斯到蒙古人占領時期(9-15世紀)。它是一種短小的敘事詩,流傳下來的共一百余首,大都歌頌勇士保衛疆土的戰鬥生活。最著名的勇士是穆羅姆人伊裏亞,有關他的歌謠也最多。傳說他本來是個癱瘓的農民,喝了遊方僧的蜜酒後,具有驚人的體力,便離家開始戎馬生活。歌謠敘述了他消滅各種各樣的敵人、爲民除害的英雄事迹。他唯一的目的就是爲人民謀幸福,曾幾次冒犯王公貴族,被關進地窖。但是當敵人乘機入侵,國王請他出來迎敵時,他並不計較個人恩怨,慨然允諾。他說:
  我去作戰是爲了正教的信仰,
  爲了羅斯的國土,
  爲了光榮的京城基輔,
  爲了寡婦、孤兒、窮人;
  若是爲了狗王符拉季米爾,
  我決不邁出這地窖一步!
  有些英雄歌謠則歌唱中古羅斯的和平生活,如《伏裏加和米古拉》、《薩特科》等。俄羅斯英雄歌謠情節簡樸,愛用誇張手法。
  俄羅斯英雄史詩《伊戈爾遠征記》(1185-1187)是中古時期另一部出色的史詩。作者不詳。十八世紀末才發現這部作品的十六世紀抄本。全詩是根據一一八五年羅斯王公伊戈爾一次失敗的遠征的史實寫成的,除序詩外分爲三部分。第一部分寫伊戈爾出征和被俘。第二部分,作者通過基輔大公的“金言”,號召各王公團結起來捍衛祖國。第三部分,俄羅斯大地響應人民的呼籲,幫助伊戈爾逃出囚禁,重返祖國,象征羅斯的複興。
  當時基輔羅斯正處在內憂外患之中,王公們不斷地相互殘殺,而突厥族的波洛夫人則盤據在黑海沿岸,嚴重地威脅著羅斯人民的安全。作者指出形成民族危機的根本原因既非敵人強大,也不是神的意旨,而是王公們的爭權奪利:
  王公們抗擊邪惡人的鬥爭停止了,
  兄弟手足只顧爭吵:
  “這是我的,那也是我的!”
  對于一些細小的事情,
  王公們卻說:“這是大事。”
  于是他們給自己制造了內訌,
  而那邪惡人便從四面八方
  侵犯羅斯的國土,勢如破竹。
  作者通過基輔大公的“金言”和自己的呼籲,要求王公們和人民踏上金馬鐙,爲“羅斯的國王”、爲“伊戈爾的創傷”雪恥報仇。基輔大公被寫成一個捍衛全羅斯利益的英明統治者,他體現了作者的理想。《遠征記》表現的愛國主義思想在當時具有迫切的現實意義,馬克思說:“這部史詩的要點是號召俄羅斯王公們在一大幫真正的蒙古軍的進犯面前團結起來。”
  史詩一方面譴責伊戈爾貪圖個人榮譽、孤軍出征的輕率行動,另一方面卻熱烈歌頌他敢于抗禦敵人的英雄氣概。“鋼鐵鑄成的”伊戈爾不顧日蝕的凶兆,誓師出征。他的戰士個個都是“在號角聲中誕生,在頭盔下長大,用長矛利刃進餐”的健兒。作者把這次遠征看作全民事業的一部分,伊戈爾的慘敗震動了整個羅斯,伊戈爾的妻子在城頭上的哭訴正反映了人民的悲痛和希望:
  光明的、三倍光明的太陽啊!
  你對任何人都是溫暖和美麗的:
  神啊,你爲什麽要把你那炎熱的光芒
  照射到我丈夫的戰士們身上?
  爲什麽在那幹旱的草原上,
  你用幹枯扭彎他們的弓,
  用憂愁塞住他們的箭囊?
  伊戈爾的遠征不僅和人民有血肉聯系,而且和羅斯土地也是息息相關的。不論伊戈爾出征、戰敗,還是逃回羅斯,羅斯大地上的飛禽走獸、樹木花草甚至山川日月,都積極地分擔他的命運,從而加強了史詩的愛國思想和抒情氣氛。作者雖把自然萬物都當作有靈之物,但基本上還是表現了基督教思想,馬克思說:“全詩具有英雄主義和基督教的性質,雖然多神教的因素還表現得非常明顯。”
  《遠征記》和民間歌謠有密切的聯系,如史詩中的固定修飾語、象征、哭訴、比喻等手法都取自民間歌謠。
http://baike.baidu.com/view/449161.html?tp=7_11


西班牙曆史

  公元前9世紀凱爾特人從中歐遷入。公元前8世紀起,伊比利亞半島先後遭外族入侵,長期受羅馬人、西哥特人和摩爾人的統治。西班牙人爲反對外族侵略進行了長期鬥爭,1492年取得“光複運動”的勝利,1516年卡斯蒂利亞女王胡安那和王夫菲利普一世的兒子查理(西班牙文名:卡洛斯)以特拉斯塔馬拉家族的外孫資格繼承卡斯蒂利亞、萊昂、阿拉貢、瓦格納等國的王位,是爲卡洛斯一世。建立了歐洲最早的統一中央王權的共主聯邦的國家。 十六世紀是海上強國,以後漸衰。1837年伊莎貝拉二世在通過君主立憲的法案之後將其正式合並爲一個國家,決定用西班牙一詞“España”(腓尼基語,意爲“野兔”)命名,自此結束了曆經300多年的共主聯邦模式。1931年王朝被推翻,成立共和國,1936年成立由人民陣線領導的聯合政府。1936年佛朗哥發動內戰,于1939年奪取政權,1947年宣布爲君主國。
  1492年10月,哥倫布發現西印度群島。此後,西班牙逐漸成爲海上強國,在歐、美、非、亞均有殖民地。1588年“無敵艦隊”被英國擊潰,開始衰落。1873年,爆發資産階級革命,建立第一共和國。1874年12月王朝複辟。在1898年的美西戰爭中,失去在美洲和亞太的最後幾塊殖民地——古巴、波多黎各、關島和菲律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保持中立。1931年4月王朝被推翻,第二共和國建立。1936年2月成立有社會黨和共産黨參加的聯合政府。同年7月佛朗哥發動叛亂,經三年內戰,于1939年4月奪取政權,實行獨裁統治達36年之久。1943年2月與德國締結軍事同盟,參加侵蘇戰爭。1947年7月佛朗哥宣布西班牙爲君主國,自任終身國家元首。1966年7月立末代國王阿方索十三世之孫胡安?卡洛斯爲承繼人。
  1975年11月佛朗哥病死,胡安?卡洛斯一世登基,恢複君主制。1976年7月,國王任命原國民運動秘書長阿?蘇亞雷斯爲首相,開始向西方議會民主政治過渡。

  史前曆史

  在西班牙發現最早的人類考古學遺迹大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萬到五萬年,穴居人類的史前岩畫爲我們提供了伊比利亞半島史前文明的生活場景。在西班牙發現的最重要的遺迹包括“黑窟”洞穴和“松林”洞穴,當然還有著名的阿爾塔米拉岩洞。

  凱爾特西班牙

  最新的理論研究認爲伊比利亞人是從北非來到半島的,他們主要定居在地中海沿岸以及更往南的地區,在那裏伊比利亞人創造了許多不同的文化,對于考古學來說都具有重大的意義。古希臘的曆史中對其中最重要的一支有過記載,希臘人稱他們爲“圖爾多人”。他們是伊比利亞人的一個部落,在瓜達爾基維爾河流域建立了文化燦爛的王國。
  公元前1200年,來自中北歐的凱爾特人從北部進入半島。金發凱爾特人和深色皮膚的伊比利亞人通婚,並且擴展到整個半島。伊比利亞半島曆史上唯一未被任何外來勢力侵入的地區恐怕就是巴斯克人居住的北部山區。曆史和社會學家至今沒有弄清巴斯克人的起源,她和任何鄰近民族之間找不到親緣關系,卻有人在巴斯克語和日語之間找到了共同點,現在唯一知道的就是巴斯克是一個十分古老的民族。

  腓尼基,希臘和迦太基人

  公元前1100年,強大的航海民族腓尼基人在半島上建立了殖民地,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加迪爾,也就是今天的加的斯。同時,希臘人則在南方和地中海沿岸確立了自己的統治。
  布匿戰爭期間,迦太基人趁機占領了西班牙的大部分土地,他們留下的著名城市包括卡塔赫納,這個詞正是“新迦太基”的意思。

  羅馬人和哥特人

  羅馬人在布匿戰爭中打敗了迦太基人之後,也把殖民地擴展到了西班牙,並且很快占領整個半島,著名的努曼西亞英雄故事就誕生在伊比利亞人抵抗羅馬人入侵的過程中。從此,半島便作爲威震海內的羅馬帝國的“西班牙省”而存在。西班牙省在帝國內地位十分重要,兩位羅馬皇帝特拉加諾和阿德裏安以及斯多噶學派偉大的哲學家塞內卡都是在這裏出生的。西班牙完全吸收了羅馬文化,包括希臘拉丁人和猶太基督教政治、法律、家庭、宗教和習俗,羅馬的語言也在半島上開始使用。梅裏達是今天保存古羅馬遺迹最完整的西班牙城市,在塞哥維亞,還可以看到古羅馬的水渠從半空中穿越城市。半島上第一次出現了統一的文明。
  公元409年,強悍的哥特蠻族侵入日漸衰頹的羅馬帝國,並于公元419年在伊比利亞半島建立了自己的王國,定都托萊多。但是哥特人沒有對西班牙文明的發展做出多大的貢獻。

  穆斯林西班牙和光複戰爭

  西哥特人的統治持續到了公元711年。當時五萬穆斯林戰士橫跨直布羅陀海峽,用手中的彎刀戰勝了曾令羅馬人聞風喪膽的哥特武士,贏得了瓜達萊特戰役大捷。四年之後,阿拉伯人席卷整個半島,把她變成了一個埃米爾國,也是龐大的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叫做“安達盧斯國”。我國古代稱之爲“綠衣大食”。盡管半島北部地區的抵抗運動從未停止過,公元八世紀到十一世紀穆斯林帝國的勢力仍舊令人驚歎地不斷鞏固。西班牙在這個時期吸收了燦爛的阿拉伯文化,但是逐漸脫離了大馬士革的中央統治。
  阿蔔杜拉三世最終把西班牙變成了一個獨立的哈裏發王朝。在他的統治下,西班牙迎來了文化上的空前繁榮。城市建設和商品經濟的得到了長足的進步,甚至推動了整個歐洲的發展。阿拉伯人帶來了醫學、數學和天文學方面最先進的知識,並且在西班牙的音樂、美術、文學、建築等方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記。阿爾罕布拉宮便是阿拉伯藝術登峰造極之作。同時,阿拉伯語也在西班牙語裏留下了許多詞彙。當時最重要的城市有瓦倫西亞、薩拉戈薩、塞維利亞和科爾多瓦。擁有五十萬居民和一座巨型圖書館的科爾多瓦是十世紀西歐最大的城市和文化中心。
  然而,到了十一世紀,王族間(39個王子)的不斷內訌使穆斯林帝國分裂敗落,光複運動愈演愈烈。北方的國王們一個接一個地取得勝利。到了十四世紀,在西班牙的穆斯林只剩下了格拉納達最後一個據點,他們又堅持了近一百年,直到“天主教國王”將她也並入了卡斯蒂利亞王國的版圖。
http://baike.baidu.com/view/3820.html?tp=0_11

西班牙帝國

西班牙帝國是世界上第一批全球帝國之一,也是世界曆史上最大的帝國之一,被認爲是第一個日不落帝國。
16世紀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歐洲環球探險和殖民擴張的先驅,並在各大海洋開拓貿易路線,使得貿易繁榮,路線從西班牙橫跨大西洋到美洲,從墨西哥橫跨太平洋,經菲律賓到東亞。西班牙征服者推翻了阿茲特克、印加和瑪雅文明,並對南北美洲大片領土擁有宣稱。一時之間,憑著其經驗充足的海軍,西班牙帝國稱霸海洋;憑著其可怕、訓練有素的步兵方陣(Tercio),她主宰歐洲戰場。著名法國曆史學家皮埃爾?維拉爾稱之爲“演繹出人類曆史最非凡的史詩”。西班牙在16至17世紀間經曆其文化黃金年代。
16世紀中期開始,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利用美洲采礦所得的金銀取得更多軍費,以應付在歐洲和北非的長期戰爭。西班牙從1580年兼並葡萄牙帝國(于1640年失去)開始,一直維持著世上最大的帝國,直到19世紀喪失美洲殖民地,縱使她從1640年代開始在軍事及經濟連番遇到波折。正當西班牙因建立帝國而面對新沖擊、困境和痛苦,其思想家在自然法、主權、國際法、戰爭和經濟建構了一些最早的現代思想。其有關思想學派統稱爲薩拉曼卡學派。他們甚至懷疑帝國主義的正統。
西班牙與敵對國家持續鬥爭,引起領土、貿易和宗教沖突,都使得西班牙國力在17世紀中葉開始下滑。在地中海,她與奧斯曼帝國戰事頻繁;在歐洲大陸,法國逐漸變得強大;在海外,西班牙首先與葡萄牙競爭,後來的對手包括英格蘭和荷蘭。而且,英、法、荷三國支持海上搶劫、西班牙在其領土過度動用軍力、政府貪污漸趨嚴重以及軍費導致經濟停滯,最終導致帝國的衰落。
1713年的烏得勒支和約使西班牙失去在意大利和低地國家的剩余領土,終于結束了其歐陸帝國。西班牙以後的情況轉好,可是在歐洲政治一直只是二流國家。
然而,西班牙一直維持並擴張其殖民帝國。而到了19世紀,半島戰爭的沖擊引起委內瑞拉和巴拉圭宣布獨立(1811年)。隨後發生的革命使西班牙喪失在加勒比海附近的殖民地。西班牙帝國在加勒比海(古巴和波多黎各)、亞洲(菲律賓)和大洋洲(關島、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帕勞及北馬裏亞納群島)都保留相當多領土,直到1898年的美西戰爭。西班牙瓜分非洲所得甚少,包括西屬摩洛哥、西屬幾內亞和西屬撒哈拉,分別直到1956、68和75年。至今,只有位于北非沿岸的加那利群島、休達、梅利利亞和其他主權地(Plaza de soberanía)仍然屬于西班牙。

西班牙帝國定義

“西班牙帝國”一般指西班牙在美洲、太平洋及其他地方的殖民地。不過,西班牙帝國應該包括甚麽,曆史學家並沒有共識,故此難以爲其歐洲領土下定義。例如,傳統說法指出,低地國家是西班牙國王的屬地、由西班牙官員管理、由西班牙軍隊防衛,所以計算在內。但是,亨利卡門(Henry Kamen)等作家主張,這些領土從未融入“西班牙的”國家,而只是哈布斯堡王朝部分屬地。因此,很多曆史學家提及查理五世和腓力二世的王朝遺産,稱之爲“哈布斯堡的”或“西班牙的”,幾乎交替使用。
同樣地,在18世紀波旁王朝的那不勒斯王國是否稱爲屬于“西班牙”,也似乎是喜好的問題。它與西班牙同屬一個王朝,又與之結下軍事聯盟,但按憲法仍爲獨立國家。而“西班牙”本身的定義演變,使問題更複雜。它統一于王朝之下,但按某些意義仍然只是幾個獨立王國,也就是卡斯蒂利亞王國、阿拉貢王國和納瓦拉王國。
而且,要注意雖然西班牙的軍隊入侵葡萄牙,並以共主邦聯統治之,但葡萄牙王位仍獨立于西班牙王位,故此葡萄牙正式保持其獨立。而且,裏斯本政府仍然控制其海外屬地,使西班牙君主其人有效地共治西班牙與葡萄牙。故此,這個帝國有時又被稱爲西班牙葡萄牙帝國。因此,當葡萄牙重獲獨立,她保留其殖民地,而政府、法律和商業並沒有內部轉變。

帝國的建立(1402-1521年)

這個時候,在收複失地運動末期期間,卡斯蒂利亞的國王收取其附庸摩爾人的格拉納達王國(Taifa)進貢之黃金(Parias),並容許其存在,因此讓黃金能從非洲尼日爾運送到歐洲。卡斯蒂利亞也開始向北非擴張,與葡萄牙帝國爭雄。1402年,卡斯蒂利亞國王恩裏克三世在1402年派遣諾曼底探險家讓?德貝當古,開始在加那利群島建立殖民地。
阿拉貢的斐迪南二世與卡斯蒂利亞的伊莎貝拉一世兩位天主教君主(Reyes Católicos)聯婚,使得兩國變成一個共主邦聯,仍有其獨立管理,卻由同一個君主政體統治。根據亨利?卡門,西班牙由帝國締造,而非西班牙締造帝國。卡斯蒂利亞在新大陸、菲律賓和非洲迅速擴張殖民地,故此創造帝國,分別在1497年和1509年占領梅利利亞和奧蘭。
1491年開始,兩位天主教君主決定支持那不勒斯的阿拉貢王室,在意大利戰爭對抗法蘭西的查理八世。身爲阿拉貢國王的斐迪南與法國和威尼斯競爭,以爭奪意大利,使這些沖突稱爲其外交政策的重點。在這些戰役,西班牙步兵壓倒法蘭西騎兵,而貢薩洛?費爾南德斯?德科爾多瓦將會締造在16和17世紀初期幾乎無敵的西班牙軍隊。1492年,西班牙驅逐格拉納達最後一位摩爾人國王。
西班牙取勝後,其君主與熱那亞水手克裏斯托弗?哥倫布商討,希望能向西方航行到Cipangu(日本)。當哥倫布向伊莎貝拉一世提出其大膽的航行計劃,卡斯蒂利亞正在與葡萄牙展開探險競賽,以最先到達遠東。哥倫布不經意地“發現”了美洲,讓西班牙開始開拓美洲殖民地。東印度群島則預留給卡斯蒂利亞。
這無疑給予西班牙在美洲建立廣大殖民地的權利。自此,西班牙便開始在把目光投向新大陸的發展。
1493年,教皇詔書Inter caetera確立了西班牙對這些土地的宣稱;在翌年,托爾德西裏亞斯條約將全球西葡宣稱擁有的土地分成兩半球。這使西班牙獲得獨有權利,能在整個新世界建立殖民地,從阿拉斯卡到合恩角(巴西除外),以至亞洲西部。
伊莎貝拉女王死後,其夫斐迪南二世獨掌政權,並推動比以前更積極的對外政策,擴大西班牙在意大利的勢力範圍,並對抗法國。在康布雷聯盟戰爭,他首次派出西班牙軍隊,與威尼斯共和國戰鬥。法軍在1509年的阿尼亞代洛戰役取得勝利,與西班牙軍隊同樣享有盛名。僅一年之後,斐迪南爲了奪得其王朝宣稱擁有的米蘭和納瓦拉,而加入意大利天主教聯盟抵抗法國。不過,結果並不比對威尼斯一役好。1516年,法國簽署停戰協定,繼續控制著米蘭,並確認西班牙控制上納瓦拉。
1500年代初,伊斯帕尼奧拉島殖民地成功建立。之後,殖民者開始到處找尋新殖民地。一些人來自不太繁榮的伊斯帕尼奧拉島,渴望在新殖民地取得新成就。其中,胡安?龐塞?德萊昂征服波多黎各,而叠戈?貝拉斯克斯?德奎利亞爾則奪得古巴。1512年,巴斯科?努涅斯?德巴爾沃亞在巴拿馬達連建立首個美洲大陸殖民地。
1513年,巴爾沃亞橫越巴拿馬地峽,展開歐洲首次從新大陸航行到太平洋的探險行動。他宣稱大西洋和所有毗連的土地爲西班牙王室所有,甚具曆史意義。
在商業方面,卡斯蒂利亞帝國的早期表現不好。其殖民擴張,的確刺激西班牙的貿易和工業,並且讓一些大城市發展,但直到1546年,當墨西哥薩卡特卡斯和上秘魯(今玻利維亞)波托西的大銀礦開業,卡斯蒂利亞及其王室才能從航運得到大量白銀,以之爲會增加的主要收入。但最終,這些進口使其他工業的投資萎縮,令西班牙在16世紀後期經曆通貨膨脹。而猶太人和摩裏斯科人(Morisco)被驅逐,更令商業和手藝行業流失人才,使情況更壞。大量白銀流入,使西班牙過度依賴外來的原料和制成品。
富人喜歡將其財富用來買公債(juros)。公債由這些進口白銀支持,而非制造業的生産和農業之改進。公債使西班牙貴族階級一直認爲勞動工作是可恥的,而這時其他西歐國家正逐漸摒棄這種偏見。在低地國家、法國、英格蘭及其他歐洲地區,金銀之流通促成經濟及社會變革,在西班牙卻不然。薩拉曼卡學派和規劃者(Arbitrista)對通貨膨脹問題提出建議,但他們未能左右哈布斯堡政府的政策。

西班牙的黃金年代:日不落帝國(1521-1643年)

16及17世紀有時被稱爲西班牙的黃金年代(Siglo de Oro)。在16世紀,西班牙就從新西班牙得到了相等于1萬5千億美元(1990年的物價)的黃金及白銀。當時其版圖之廣,使之經常被譽爲“日不落帝國”。這個黃金時代中運轉不靈的帝國,其權力重心並非遠在內陸的馬德裏,而是塞維利亞。哈布斯堡王朝揮霍從卡斯蒂利亞和美洲殖民地得來的財富,爲其利益而在歐洲屢開戰端,數次拖欠借款,使西班牙破産。帝國與卡斯蒂利亞人民的矛盾,終于引發1520至22年的卡斯蒂利亞社區起義。哈布斯堡的政治目標有數:
獲取美洲(金、銀、蔗糖)和亞洲的産物(瓷器、香料、絲綢)。
削弱法國的勢力,並阻止其東進。
維持天主教哈布斯堡王朝在德意志的霸權,以助天主教抵抗宗教改革。
抵抗穆斯林對歐洲的威脅,尤其針對奧斯曼帝國。
兩位天主教君主(Reyes Católicos)的政治婚姻,使其外孫查理繼承了卡斯蒂利亞在美洲的帝國、地中海的阿拉貢帝國(包括今意大利大部份地區)、神聖羅馬帝國、低地國家及弗朗什孔泰的王位。故此,此帝國是以領土傳承而建立,而非征戰。查理平定了卡斯蒂利亞社區起義後,成爲歐洲最有權勢的人,其歐洲帝國無可匹敵,直到拿破侖年代爲止。此外,他又嘗試在沃木斯議會遏止宗教改革,但馬丁?路德拒絕公開放棄其“異端邪說”。而且,他對宗教的虔誠,並未能阻止其嘩變的部隊劫掠羅馬教廷。
哥倫布之後,一群稱爲西班牙征服者的探險戰士繼續在新大陸開拓殖民地。這些軍隊利用當地族群和國家的爭端以獲益。當地一些勢力爲了打敗比自己強大的敵人,而過于渴求與西班牙人結盟,例如印加人及阿茲特克人。後來,其他歐洲殖民勢力都經常利用同樣的戰術。而且,疫病的傳播也使西班牙人更輕易征服美洲大陸。疫病(例如天花)在歐洲常見,在新大陸卻從未出現,使得大量美洲原住民死亡。這造成勞工短缺,因此殖民者最初非正式地漸漸開始大西洋奴隸貿易(詳見美洲原住民人口曆史)。
當中最成功的西班牙殖民者領袖,可能是荷南?科爾蒂斯。他帶領一支小軍隊,並同時有大約二十萬名美洲原住民的支持,于1519至21年間征服強大的阿茲特克帝國,將墨西哥納入西班牙帝國版圖,作爲建立新西班牙的基礎。此外,佛朗西斯科?皮薩羅征服印加帝國,後來更成爲秘魯總督,可說是同等重要。征服墨西哥後,黃金城市的傳言(北美洲的基維拉和西沃拉Quivira、Cíbola;南美洲的黃金國El Dorado)引起更多遠征活動,不過很多都空手而回;即使找到城市的人,都發覺所得的比預期少得多。其實,礦場成立後,美洲殖民地才開始爲王室帶來大部分收益,例如波托西礦場(1546年)。
1521年,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發覺其國被哈布斯堡領土包圍,于是攻擊西班牙在意大利的屬地,再次引起兩國的沖突。法國遭遇災難性敗績,先後在比克卡會戰(1522年)、帕維亞會戰(1525年,弗朗索瓦本人被虜)和蘭德裏亞諾戰役(1529年)受挫。結果,弗朗索瓦退出戰爭,再次放棄米蘭予西班牙。

帕維亞會戰及奧格斯堡和約(1525-1555年)

1525年,查理五世在帕維亞會戰中擊敗法國,使很多意大利及德意志人感到意外,令人擔心他將會繼續擴張勢力。當時,教皇克萊孟七世倒戈支持法國及意大利一些重要城邦,參與針對哈布斯堡帝國的科尼亞克同盟戰爭,但是失敗。後來在1527年,查理漸漸厭倦教皇幹預他認爲與宗教毫無關系的事務,並攻陷羅馬,使教皇蒙羞。結果,克勉七世與繼任的教皇與世俗勢力交往時,都顯得加倍謹慎。1529年,教皇與查理簽署巴塞羅那和約,建立更和諧關系。西班牙正式成爲天主教的保護者,而查理被加冕爲意大利國王(倫巴第)。而且,西班牙需要出兵,以推翻佛羅倫薩共和國。1533年,克勉七世拒絕讓亨利八世離婚,主要原因是他不希望觸怒查理五世,令羅馬再度被洗劫。
1522年,葡萄牙人斐迪南?麥哲倫主導一支西班牙船隊進行環球航行,途中在菲律賓去世。胡安?塞瓦斯蒂安?埃爾卡諾(Juan Sebastián Elcano)將會承繼領導工作,使航行成功。
1528年,著名海軍上將安德烈亞?多裏亞(Andrea Doria)與查理五世結盟,打敗法國軍隊,使熱那亞重新獨立,也讓查理有改善財政的機會。同年,熱那亞的銀行首次借貸給查理。
西班牙更積極在新大陸建立殖民地,在1530年代建立新格拉納達(今哥倫比亞),在1536年建立布宜諾斯艾利斯。
西班牙曾訂立法例,保護其美洲殖民地的原住民,首條法例在1542年建立。法例的法律意義,成爲現代國際法的基礎。歐洲殖民者藉著殖民地的遙遠,感到權力受制時,便發動叛亂,使部分新法律(Leyes Nuevas)被廢除。後來,約束力較弱的法律訂立,用以保護原住民,但紀錄顯示這些法律效力不足。監護征賦制(Encomienda)重新建立,印地安人不受保護,反而受到剝削。
1543年,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宣布首次與奧斯曼帝國蘇丹蘇萊曼大帝結盟,並與奧斯曼軍隊占領西班牙控制的城市尼斯。亨利八世雖然不滿查理五世阻止他離婚,但更不滿法國,所以跟查理五世一起侵略法國。雖然西班牙在薩伏伊的切雷索萊戰役遭受重大挫敗,但法國仍然難以威脅西班牙控制的米蘭,又在北方敗于亨利八世,故此被迫接受不利的條件。查理五世的弟弟斐迪南領導奧地利軍隊,繼續在東方與奧斯曼軍隊交戰。查理則處理早前未解決的國內問題,由路德派德意志諸侯及其他新教邦國組成的施馬爾卡爾登同盟。
這個同盟已經跟法國結盟,並阻止一些德意志人企圖破壞它的行動。可是,法王弗朗索瓦在1454年戰敗,使其與新教徒的同盟瓦解,令查理有可乘之機。首先,在1545年,特倫托大公會議舉行,查理嘗試進行和談。然而,新教領導層在會上感到被天主教徒出賣,于是參與由薩克森選帝侯莫裏茨發動的戰爭。于是,查理帶領來自荷蘭和西班牙的軍隊入侵德意志,希望能恢複帝國統治。1547年,查理的軍隊在重要的米爾貝格戰役擊敗新教徒,令施馬爾卡爾登同盟崩潰。1555年,查理與新教邦國簽署奧格斯堡和約,並根據他的“統治者的宗教乃人民的宗教”(拉丁語:cuius regio, eius religio)原則,重建德意志地區之穩定,但並不受西班牙和意大利宗教人士的歡迎。查理對德意志的政策,令西班牙成爲神聖羅馬帝國內天主教和哈布斯堡王朝的保護者。這樣的先例,在七十年後令西班牙參與戰爭,並結束其在歐洲的領導地位。
查理決定多在海岸與奧斯曼軍隊作戰,結果牽制了奧斯曼軍隊企圖在地中海東部進侵威尼斯共和國領土之攻勢。當奧斯曼軍隊進犯西班牙東岸,查理才親自率兵進攻非洲大陸(1545年)。

聖康坦到勒班陀戰役(1556-1571年)

查理五世唯一合法婚姻所生的兒子腓力二世(1556至98年在位)與叔父斐迪南一世瓜分了哈布斯堡王朝的領地。腓力視西班牙爲他帝國的基礎,但西班牙人口僅有法國的三分之一,難以爲帝國提供足夠的兵力。後來,腓力與瑪麗?都鐸聯姻,使西班牙與英格蘭結盟。
但是,西班牙仍然未得和平。1547年,深具野心的法王亨利二世登位,不久就再與西班牙發生沖突。腓力二世繼位後,繼續進行西班牙與法國的戰爭,先後在皮卡第的聖康坦戰役和格拉沃利訥戰役擊敗法軍。1559年,兩國簽署卡托-康布雷齊和約,永久確認西班牙在意大利的主權。和約簽署後慶祝典禮舉行,亨利參加馬上槍術比賽時被斷矛插中,數天後去世。在往後的三十年,法國陷入長期內戰與動蕩,故此不能在歐洲強國競賽中與西班牙和哈布斯堡王朝競爭。于是,由1559至1643年,沒有法國威脅的西班牙國力達到巔峰,版圖擴張至最大。
1557年,腓力二世統治的西班牙面對破産,于是給熱那亞銀行財團發展的機會。它們使德意志銀行集團陷入混亂,並取代富格爾家族(The Fuggers)成爲西班牙的金融巨頭。哈布斯堡王朝制度累贅,熱那亞銀行爲之提供流動借款和可靠的穩定收入。王朝則協助銀行,將塞維利亞不太可靠、來自美洲的白銀迅速運到熱那亞,以提供更多資本。
1565年,佩德羅?梅嫩德斯?德阿維萊斯(Pedro Menendez de Aviles)創立聖奧古斯丁,並建立殖民地佛羅裏達。後來,法國海軍軍官讓?裏博(Jean Ribault)與150名同胞企圖在西班牙佛羅裏達建立非法殖民地,不久後被德阿維萊斯擊敗。聖奧古斯丁很快就成爲重要的戰略地點,讓滿載金銀的西班牙船只從新大陸的殖民地航行到西班牙。
同年的4月27日,米格爾?洛佩斯?德萊加斯皮(Miguel López de Legaspi)在菲律賓創立首個永久的西班牙殖民地,馬尼拉大帆船正式開始服務。這些大帆船把貨物經太平洋從亞洲運載到墨西哥海岸的阿卡普爾科;然後,貨物又在墨西哥運上西班牙珍寶船隊,最後運返西班牙。1572年,西班牙爲了促進此貿易活動,建立了馬尼拉。
當時,西班牙需要軍隊負責占領葡萄牙,以穩定對其之統治。而在1576年破産的西班牙,就仍然在恢複元氣。1584年,奧蘭治的威廉被一名神智不清的天主教徒刺殺。這位受尼德蘭人歡迎的抗爭領導人之死,似乎能令戰爭結束,但事實恰恰相反。1586年,伊麗莎白一世出兵支持尼德蘭和法國的新教徒,其部下弗朗西斯?德雷克(Francis Drake)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攻擊西班牙商船,並特地主動進攻港口加的斯。1588年,爲了停止伊麗莎白一世的幹預,腓力派遣無敵艦隊以攻擊英軍。當時天氣良好,英格蘭派遣較小型和敏捷的戰艦,而且得到在尼德蘭的間諜幫助,得以做好做戰准備。結果,英軍擊敗了爲數更多、防備更佳的西班牙戰艦。雖然西班牙遭受重大挫敗,但隨後的德雷克-諾裏斯遠征(1589年)是英西戰爭(1585至1604年)的轉捩點,使西班牙占上風。幾乎人人都肯定西班牙的艦隊是歐洲最強,直到1639年的唐斯戰役中,逐漸疲乏、弱態漸現的西班牙被尼德蘭海軍擊敗。
法王亨利二世去世後,西班牙參與法國的宗教戰爭。1589年,瓦盧瓦王朝最後的國王亨利三世在巴黎城外去世。其繼位者、首位波旁王朝的法國國王納瓦拉的亨利四世是能力出衆的領導者。他在阿爾克戰役(1589年)和伊夫裏戰役(1590年)擊敗法國天主教聯盟,取得重要勝利。腓力二世堅決要阻止亨利成爲法國國王,于是分派軍隊到尼德蘭,並在1590年入侵法國。

“神眷顧西班牙”(1596-1626年)

面對著與英、法、荷的戰爭,而對方都有卓越將領,處于破産的西班牙發現自身實力不及三者。西班牙爲了脫離連串沖突的困局,在1598年與法國簽訂韋爾萬條約,承認亨利四世(1593年開始成爲天主教徒)爲法國國王,並恢複卡托-康布雷齊和約中很多條款。英國在海上多次戰敗,而西班牙又支持天主教徒在愛爾蘭不斷進行遊擊戰,遂于1604年簽訂倫敦條約,當時英國君主是較易相處的新君,斯圖亞特王室的詹姆士一世。
西班牙與英法修好,使西班牙可以集中精力,鞏固其尼德蘭行省的統治。當時荷蘭領袖奧蘭耶的威廉之子、拿騷的毛裏茨。他也許是當代最有才略的軍事家,在1590年以後奪取數個邊境城市,包括布雷達要塞。西班牙與英國締結和約後,其新任將領安布羅西奧?斯皮諾拉能力可與毛裏茨相比,加緊進攻荷蘭,卻因爲西班牙在1607年發生最後一次破産而未能成功。西班牙和聯合省在1609年簽署十二年停戰協定,西班牙終于再次回到和平,史稱西班牙和平(拉丁語:Pax Hispanica)。
停戰期間,西班牙國力恢複良好,並穩定其財政。她成爲下一場大型戰爭的主要角色前,積極恢複其威信。腓力二世的繼承人腓力三世能力平庸,無心理政,選擇由下屬管理他的政務細節。其首相是有才幹的萊爾馬公爵。
萊爾馬公爵(以至腓力三世)都對其盟國奧地利之事務不感興趣。1618年,腓力撤換了首相,換來了饒有經驗的駐維也納使節(唐)巴爾塔薩?德蘇尼加爲首相。唐巴爾塔薩認爲,只要西班牙和哈布斯堡的奧地利緊密合作,就能制約複蘇中的法國及消滅荷蘭境內的反對勢力。1618年,布拉格擲出窗外事件兩度發生後,奧地利及神聖羅馬皇帝斐迪南二世便開始著手對付新教聯盟及波希米亞。唐巴爾塔薩鼓勵腓力聯合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加入戰團。而在西班牙駐尼德蘭軍隊冒起的新星斯皮諾拉,統領佛蘭德軍參戰。西班牙加入三十年戰爭。
1621年,腓力三世去世,比他更虔誠的兒子腓力四世繼位。次年,奧利瓦雷斯伯爵-公爵接替其舅父唐巴爾塔薩爲首相。奧利瓦雷斯是合理地正直而有能的人,相信西班牙一切的困擾都來自尼德蘭。波希米亞人在初期受挫,先後在1621和23年于白山和施塔特洛恩被擊敗。與荷蘭的戰鬥在1621年繼續。1625年,斯皮諾拉攻下布雷達要塞。丹麥國王克裏斯蒂安四世的幹預使一些人擔心(他是少數沒有財政問題的歐洲君主)。不過在1626年,神聖羅馬帝國將領阿爾布雷希特?馮?瓦倫斯坦先後在德紹河和巴倫山麓盧特成功擊退丹麥,解決其患。
當時丹麥被擊退後,德意志境內的新教徒似乎被肅清。西班牙于是期望將尼德蘭重新納入版圖。法國局勢再度不穩(著名的拉羅謝爾圍城在1627年開始),西班牙帝國之顯赫呼之欲出。奧利瓦雷斯伯爵-公爵堅定地斷言:“神眷顧西班牙,在這些日子爲我國作戰。”("God is Spanish and fights for our nation these days.")

羅克魯瓦戰役:西班牙帝國中衰之路(1626-1643年)

奧利瓦雷斯的時間並不夠用。他理解到西班牙需要改革,改革需要和平。然而,他仍然把“摧毀尼德蘭聯省共和國”列爲首要之事,他認爲荷蘭的財富就是反對哈布斯堡王朝統治的根源:荷蘭銀行家資助塞維利亞的東印度群島商人,世界上荷蘭的企業家和殖民地開拓者都在侵蝕著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霸權的基礎。
正當安布羅西奧?斯皮諾拉和西班牙軍集中進攻尼德蘭,戰爭似乎對西班牙有利。可是,卡斯蒂利亞王國的經濟卻在1627年崩潰。西班牙人一直在把其貨幣貶值,以至物價飛漲,正如數年前在奧地利一樣。直到1631年,卡斯蒂利亞部分地區透過實物交易來解決貨幣危機。這時,政府無法從農民階層抽取任何有意義的稅金,只好依賴從殖民地所得的收入。在德意志的西班牙軍隊更在該地“自負盈虧”。
奧利瓦雷斯曾經支持某些稅制改革在戰後實行,但是因另一場令西班牙尷尬、在意大利發生的戰爭而被譴責。在二十年的停戰期間,荷蘭人重視發展其愈來愈強大的海軍,成功破壞西班牙的海上貿易,那西班牙在經濟崩潰後所全盤依賴的事業。
此時西班牙與尼德蘭在許多地方展開競爭,例如1629年,西班牙在尼德蘭占領臺灣南部之後不久也占領臺灣北部,不過16年後在又尼德蘭的攻擊下徹出。
西班牙的軍事資源完全投放在歐洲各處以至海上,用來保護海上貿易和防範荷蘭人的戰艦。帝國中葡萄牙的部分,其航運被襲擊,其貿易站和領土被攻擊,受害尤甚。
1628年,尼德蘭船長皮特?彼得松?海因(Piet Pieterszoon Hein)捕獲西班牙寶藏船。西班牙經濟嚴重衰退,尼德蘭的卻蒸蒸日上。西班牙發現她不能應付日益增長的海軍之威脅,不單是尼德蘭,還有法國和英格蘭。但這時候,他們在地中海仍然有強大的海軍實力,抵抗奧斯曼海軍和穆斯林海盜。
1630年,瑞典的古斯塔夫二世是曆史上最有名的將領之一。他登陸並攻取德意志的最強歐洲大陸要塞、對抗他的施特拉爾松德港。古斯塔夫其後揮軍南下,並在布賴騰費爾德戰役及呂岑戰役取得顯著的勝利,愈加吸引新教徒的支持。但後來,他在1632年于呂岑去世,天主教帝國在訥德林根戰役中大敗瑞典軍。1635年,神聖羅馬皇帝跟因戰亂而疲乏的德意志邦國議和。很多邦國都同意,包括最強大的勃蘭登堡和薩克森。法國卻在此時介入事件,使外交情勢不明朗。
在戰爭初期,法國首相黎塞留曾經大力支持尼德蘭及清教徒反對西班牙及神聖羅馬帝國,並向他們提供資金及裝備,企圖遏止哈布斯堡在歐洲的擴張。然而,黎塞留認爲布拉格和約的簽署會對法國的計劃有所不利,于是法國在條約簽署幾個月內向神聖羅馬帝國及西班牙宣戰。西法兩國交戰初期,較有經驗的西班牙軍曾取得成功:奧利瓦雷斯命令軍隊從尼德蘭突擊法國北部,希望藉此粉碎路易十三下屬的信心,並促使黎塞留下臺。在1636年的année de Corbie,西班牙軍推進至法國科爾比(Corbie)的南部,並威脅首都巴黎的安全。對西班牙而言,戰爭即將結束。
但1636年以後,奧利瓦雷斯停止向前推進,恐怕令王室再次破産。他舉棋不定,並未借勢進攻,引起重大影響。西班牙軍隊以後都沒有如此深入敵陣。1639年,西班牙艦隊在唐斯戰役中被尼德蘭海軍擊敗。西班牙人方才發現他們在尼德蘭未能補給,亦沒有足夠的增援。1643年,在尼德蘭境內的羅克魯瓦戰役中,代表西班牙最強軍力和領導力的佛蘭德軍被波旁的路易二世的軍隊所突擊。這支由弗朗西斯科?德梅洛(Francisco de Melo)率領的軍隊遭遇潰敗,大部分士兵被法國騎兵或殺或擒。佛蘭德軍名譽毀于羅克魯瓦,而西班牙從此開始走向中衰。

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下的帝國(1643-1713年)

傳統上,曆史學家認爲1643年的羅克魯瓦戰役標志著西班牙在歐洲之霸權結束。可是,這場戰爭其實還沒完結。1640年代,法國煽動加泰羅尼亞人、那不勒斯人和葡萄牙人蜂起,反抗西班牙統治。而西班牙于1648年失去對尼德蘭的統治權後,便與荷蘭人議和,簽署威斯特法倫和約,承認尼德蘭聯省共和國的獨立。自此,西班牙與尼德蘭的八十年戰爭,及與歐洲各國進行的三十年戰爭正式告終。
可是,西班牙與法國的戰爭仍持續了十一年。雖然法國于1648至52年爆發了內戰,但西班牙的經濟情況已經困乏不堪,無法同時處理幾場戰爭。然而,在這時代間,西班牙之衰落常常被誇大。西班牙分別于1648年和1652年收服那不勒斯和加泰羅尼亞。但是,蒂雷納子爵帶領法軍在沙丘戰役擊敗了西班牙在尼德蘭的殘兵,結束這場戰爭。西班牙在1659年與法國簽訂比利牛斯和約,割讓出魯西永(Roussillon)、富瓦(Foix)、阿圖瓦(Artois)和大部份洛林(Lorraine)給法國。
1640年,布拉甘薩的若昂宣稱擁有葡萄牙王位繼承權,主導叛亂,得到葡萄牙人廣泛支持。西班牙既要平息其他叛亂,又與法國戰鬥,未能及時作出反應。若昂登基爲布拉甘薩王朝第一任君主,稱爲若昂四世。從1644到57年,西葡兩個國家實際上和平共存。1657年,若昂逝世,西班牙企圖從葡萄牙新君阿方索六世手中奪回葡萄牙。可是,西班牙在1663年的阿梅希亞爾戰役和1665年的蒙蒂斯克拉魯斯戰役中連番被葡軍擊敗。最後,西班牙在1668年承認葡萄牙的獨立。
西班牙仍然擁有一個龐大的海外殖民帝國,但面對著歐洲霸主法國和大西洋的尼德蘭。
路易十四引起了權力轉移戰爭(1667至68年),希望奪得西屬尼德蘭。卡洛斯二世和他的攝政團對此無能爲力,不但使西班牙聲望大跌,更失去了裏爾和沙勒羅瓦城市等領地。在大同盟戰爭,路易十四再次進犯西屬尼德蘭。盧森堡公爵率領法軍,在弗勒呂斯(1690年)大敗西班牙軍,隨後更擊破與西班牙同一陣線,由奧蘭耶的威廉三世所率領的尼德蘭軍。最後,戰事結束,法國占領了西屬尼德蘭大部分的領土,包括重要城市根特和盧森堡。此役向歐洲人揭示,西班牙的軍隊和官僚脆弱而落後,而其哈布斯堡政府卻置之不理。
17世紀後期的幾十年間,西班牙已經全然衰敗。西歐其他地方的政府與社會正經曆急速轉變,例如英格蘭有光榮革命和法國有太陽王之治世。西班牙卻命運茫然。有號召力、勤奮和聰明的查理一世和腓力二世所建立的官僚制度,需要強勢、勤勞的君主。但後繼的腓力三世及腓力四世軟弱和無心理政,令國家開始衰退。卡洛斯二世是一個有智能障礙及陽痿的君主,令哈布斯堡家族後繼無人,結果王位由波旁家族王子安茹的腓力繼承。這後來引發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西班牙波旁王室下的帝國:改革與複蘇(1713-1806年)

根據烏得勒支和約(1713年4月11日簽署),歐洲列強決定了西班牙的命運,以保持歐洲實力均衡。西班牙新君腓力五世繼續保留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帝國,但割讓西屬尼德蘭、那不勒斯、米蘭及薩丁島給奧地利;西西裏島及部分米蘭讓予薩伏依;梅諾卡島及直布羅陀則交予英國。故此,帝國開始減少幹預歐洲領土(在1718至20年的四國同盟戰爭,更暴露其弱點)。此外,西班牙更把西屬美洲販賣奴隸的專利權讓予英國三十年(所謂Asiento,意譯爲協定),又讓其注冊船只航行到西班牙的殖民地。費爾南?布羅代爾認爲這爲合法運輸和走私打開大門。
波旁王朝統治之開始,讓它以中央集權爲基礎,實行一切重商主義思想,在美洲緩慢實行,但在這世紀期間愈加快速。波旁王朝主要是希望破壞根深蒂固的美洲貴族階層社會“克裏奧略”(Criollo;本土出生的歐洲裔殖民),並最終削弱耶穌會對領土的控制,也就是實際上獨立的神權瓜拉尼人(Guarani)的米西奧內斯。1767年,耶穌會被驅逐出西屬美洲。一些商人協會(Consulado)早已在墨西哥城和利馬確立,並由本土地主牢固控制。另一與之競爭的工會在韋拉克魯斯成立。
腓力的政府馬上成立海軍及印度群島部(1714年)、創立首間洪都拉斯公司(1714年)、一間加拉加斯公司(1728年)和唯一注定興盛的哈瓦那公司(1740年)。在1717至18年,負責管理印度群島的印度群島議會(Consejo de Indias)和印度群島貿易館(Casa de Contratación)也管理笨重的寶藏船,從塞維利亞遷移到加的斯,使之處理所有印度群島的貿易(詳見商船制度)。私人的定期出航緩慢取代舊有的武裝護航船。但是到了1760年代,已經有郵船定時來回加的斯、哈瓦那和波多黎各,也有較疏落的航班前往拉普拉塔河,1776年該地新增一個總督。相對于有注冊航運,西班牙賴以爲生的非法貿易減少(1735年航運注冊處成立)。
1780年,圖帕克?阿馬魯二世在秘魯發動起義。委內瑞拉的Comunidades發動叛亂。兩次事件同樣都是對于更嚴密、有效統治的反應,表現出西屬美洲局勢之不安,並顯示制度改革再度引起抵抗。
結果,西班牙在18世紀實際只是法國的附庸國,不能稱爲超級強國。西班牙在美洲的龐大帝國與大國地位有相關。然而,即使考慮到弗洛裏達布蘭卡伯爵的改革,都難以說她與奧地利和俄羅斯並列,更遑論法國或英國。西班牙未能奪回直布羅陀,但是在18世紀其海外帝國趨向繁榮,貿易在其改革下穩步增長,尤其在後半世紀。英國海軍在七年戰爭(1756-63年)取得重大勝利,使1740年代以來航運的快速增長受阻。之後,貿易再度複蘇,但是西班牙參與美國獨立戰爭(1779-83年)期間,英國的攻勢再度阻礙貿易。不過,由于商船制度以外的貿易得到准許,故此帝國的船運貿易在1780年代再次增長,而且發展速度特別快。
加的斯對美洲的貿易壟斷結束,使西班牙制造業複蘇。其中最顯著的是,加泰羅尼亞的紡織業在1780年代中時,已經顯示出工業化的最初現象。一小群活躍于政治的商家階級在巴塞羅那出現。這些工業的規模與蘭開夏郡的龐大工業比較,確實很細小,但它們快速發展,並將會在19世紀成爲該行業在地中海的中心。這些細小、零散的地方現代工業的發展固然不能誇大,尤其考慮到位于北方的工業規模如此龐大,當中以英國爲甚。但是,這些發展的確反證西班牙的經濟停滯。大部分經濟增長在沿海主要城市和大型島嶼發生,例如古巴的種植業發展,以至美洲貴金屬采礦業再度增長。在另一邊廂,西班牙郊區及其帝國大部分地區,有大量居民生活。很多人居住在偏遠社區,道路不濟,環境落後,更有人不願妥協陳舊風俗。雖然新的農業技術推出,但被剝削的農民不感興趣,工人階級又沒有農地,故此生産量持續低下。政府推行的政策並不一致。縱使西班牙經濟在18世紀有改善,可是仍然落後。其重商主義的貿易安排,使其不能爲其帝國提供足夠貨品和市場。
波旁王朝的制度改革在軍事方面取得成就。1734年,西班牙軍隊在波蘭王位繼承戰爭從奧地利輕易奪得那不勒斯和西西裏島。在詹金斯之耳戰爭(1739-42年),西班牙阻止英國奪取戰略城市卡塔赫納和古巴。而且,雖然在七年戰爭(1756-63年)之末,西班牙敗于英國大幅改良和強大的海陸部隊並失去一些領土,但是在美國獨立戰爭(1775-83年)期間收複失地,並奪得英國的軍港巴哈馬。
到加利福尼亞傳教的計劃在1769年開始。西班牙與英國簽署努特卡協議(1791年),將英國在俄勒岡地區劃歸不列顛哥倫比亞。1791年,西班牙國王下令亞曆山德羅?馬拉斯皮納尋找西北水道。
西班牙帝國仍未恢複其一等強國的地位,不過相對于18世紀初,命運完全被其他強國的政治交易控制時,國力已經大幅提升。新君統治之下,西班牙能夠重建並開始爲其制度和經濟展開長期的現代化道路。17世紀時的人口倒退業已扭轉。西班牙居于列強的中遊,其強國地位的聲稱不容忽視。可是,時移勢易,殖民地的貿易與財富增長,與西班牙本土的貿易也見改善,卻仍受限制,引起不滿,使政治更緊張。馬拉斯皮納提議西班牙帝國改爲實行聯邦制,以改善統治和貿易,並解決帝國邊緣的精英與中央之間在政治的緊張局勢。然而,王朝害怕權力旁落,拒絕改革。在世紀之交,法國大革命戰爭和拿破侖戰爭帶來的戰亂降臨歐洲,掃除一切。

西班牙殖民帝國的暮年(1808-1898年)

西班牙本應能夠恢複其帝國的余暉,但拿破侖在法國的崛起卻令它的願望落空。
西班牙在19世紀第一次失去的主要海外領地,就是遼闊的路易斯安那領地。它一直向北方延伸至加拿大,是在1763年由法國割讓而得來的。1800年,法國皇帝拿破侖按照秘密簽訂的聖伊爾德豐索第三條約奪回其統治權,並把它賣給美國(1803年路易斯安那購地)。
而在1805年的特拉法加海戰中,西班牙主力艦隊被法軍下令擊毀,降低西班牙防禦和維護其帝國的能力。另外,拿破侖大軍在1808年入侵西班牙,有效切斷西班牙與其帝國之連系。但其實,結束其美洲的是內部紛爭。
拿破侖于1803年將路易斯安那領地賣給美國,引起美國和西班牙的邊界之爭。 美國政府認爲西班牙的西佛羅裏達也在購地範圍內,並要求西班牙交還土地。西班牙爲此表示抗議,認爲路易斯安那購地的範圍只涉及新奧爾良一帶,反對美國的要求。1810年,西佛羅裏達和密西西比河河口的路易斯安那剩余土地發生叛亂,美國趁機向東擴張領土,逼使西班牙就範。最後,兩國在1819年簽署亞當斯-奧尼斯條約,西班牙將兩地割讓予美國,並賣佛羅裏達全境給對方。
1808年,西班牙國王被騙,讓其國家不放一槍而被拿破侖吞並。但殘暴的法軍激起西班牙人的起義,持續發起遊擊戰(戈雅的名著描繪了戰爭場面)。拿破侖把這場半島戰爭戲稱爲他的“潰瘍”。後來,西班牙出現權力真空近十年,動蕩持續數十年,又因繼位問題引起內戰,後來共和國誕生,以至最後發展出自由民主。在首三份一的19世紀,西班牙失去很多殖民地,只剩下古巴、波多黎各,以及偏遠地區的諸如菲律賓、關島及鄰近的太平洋島嶼,還有西屬撒哈拉、摩洛哥部份地區和西屬幾內亞。
拉丁美洲獨立戰爭就是英國一次入侵西班牙殖民地失敗而引發的。此事發生在1806年的拉普拉塔河總督。該殖民地的守軍被一支小型英軍擊敗,總督倉皇撒退到山上。1807年,“克裏奧略”民兵和殖民地軍隊徹底擊退了這支增援過的英軍後,他們不斷想起北美洲所發生的革命,于是馬上想到爭取獨立,並且鼓勵其他美洲地區仿效。此後,拉丁美洲發生長期戰爭,致使巴拉圭(1811年)和烏拉圭(1815年)獨立。但烏拉圭之後被巴西統治,直到1828年。在南方,何塞?德?聖馬丁參與戰爭,爲阿根廷(1816年)、智利(1818年)和秘魯(1821年)爭取自由;在北方,西蒙?玻利瓦爾和安東尼奧?何塞?蘇克雷領導軍隊,最終在1825年成功讓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包括今天的巴拿馬,直至1903年)、厄瓜多爾和玻利維亞六國取得獨立。此外,相信自由思想的神父米格爾?伊達爾戈-科斯蒂利亞在1810年掀開了墨西哥獨立運動的序幕,並在1821年成功。中美洲在1821年宣布獨立,曾一度與墨西哥合並(1822至23年)。聖多明哥也同樣在1821年宣布獨立,並且開始商討加入玻利瓦爾的大哥倫比亞,但是很快被海地占據,直到1844年一場革命發生爲止。自此,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只剩下古巴和波多黎各。
而西班牙國內也出現內亂。拿破侖時代結束後,受戰火蹂躪的西班牙出現了權力真空,使其主權的傳統共識消失,令國家政治分化,並引起改革、自由和保守三派之間的糾紛和戰爭。西班牙的發展在上個世紀曾一度加快,如今則因局勢之不穩而受阻。1868年,西班牙發生政變,女王伊莎貝拉二世被推翻,由阿瑪迪奧一世繼位,並實行君主立憲。後來,西班牙出現全國動亂,阿瑪迪奧一世退位。西班牙第一共和國在1873年成立。後來,君主制再度確立,阿方索十二世即位。在1870年代,有才能的阿方索和謹慎的政府首長成功穩定內政和提高聲望,可是阿方索之早逝使其治世結束。
民族主義之高漲和殖民地之反殖民抗爭,終于引發了1898年的美西戰爭。戰爭主要因古巴而起。後來,西班牙屢遭敗績,結果簽署巴黎條約,讓古巴獨立,把波多黎各和關島割讓給美國,並以2,000萬美元的代價把菲律賓群島售予美國。1899年,西班牙更把其余太平洋殖民地售賣給德國,此時西班牙只剩下在非洲的殖民地。

帝國最後的希望:非洲殖民地(1898-1975年)

1481年,羅馬教廷頒布教皇詔書Aeterni regis,同意葡萄牙可得到加那利群島以南所有土地。在非洲的該群島、西迪伊夫尼(當時稱爲Santa Cruz de Mar Pequeña)、梅利利亞(1497年由佩德羅•德埃斯托皮尼揚征服)、錫茲內羅斯城(1502年建立;今西撒哈拉達赫拉)、Mazalquivir(1505年)、戈梅拉島(1508年,Peñón de Vélez de la Gomera)、奧蘭(1509至90年)、阿爾及爾(1510至29年)、貝賈亞(1510至54年)、的黎波裏(1511至51年)、突尼斯(1535至69年)和休達仍爲西班牙領地。
1778年,葡萄牙爲了獲得南美洲一些領地,簽署埃爾帕多條約,割讓費爾南多波島(今比奧科島)及毗連的小島予西班牙,又將尼日爾河和奧果韋河之間大陸的商業權利轉讓給對方。在19世紀,一些西班牙探險者和傳教士經過此地區,包括曼努埃爾?德伊拉叠爾。
1848年,西班牙軍隊征服查法裏納斯群島。
1859年,西班牙與摩洛哥在得土安戰鬥,後者戰敗。雙方在翌年簽署丹吉爾條約,摩洛哥割讓西迪伊夫尼予西班牙。在往後幾十年,西班牙與法國的合作,得以在這城市的南部建立和擴張保護領地。在1884年的柏林會議,西班牙之影響力得到國際承認:她得以同時管理西迪伊夫尼及西撒哈拉兩地。西班牙也宣稱從博哈多爾角到努瓦迪布半島(法語:Cap Blanc)的沿岸地區爲其保護領地。而木尼河區(位于今赤道幾內亞境內)更分別在1885及1900年成爲西班牙保護國及殖民地。1900年的巴黎條約解決了歐洲各國對幾內亞大陸的爭議。而1893年一場短暫戰爭更令西班牙得以擴張其在梅利利亞南部的勢力。
1911年,摩洛哥遭到法國及西班牙的瓜分。曾爲西班牙政府擔任官員的阿蔔杜勒?卡裏姆,領導裏夫的柏柏爾人作亂。在1921年的安瓦勒戰役,摩洛哥的叛亂分子更令西班牙軍隊遭到突然、嚴重而幾乎致命的挫敗。一名西班牙主要政治人物斷然宣布:“我們正處于西班牙最嚴重的衰敗時期”。此話反映國內氣氛。叛亂顯示出軍隊嚴重腐敗和衰弱,使西班牙政府陷于不穩,引致獨裁政府成立。1925年,西班牙與法國合力鎮壓裏夫的叛亂勢力,但是兩者都付出很大代價。1923年,丹吉爾被宣布爲一個由法國、英國及西班牙(後來意大利更參與其中)共同托管的國際城市。曾參與摩洛哥戰役的老手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發動西班牙內戰(1936至39年),並成功奪權。1926至59年,比奧科島及木尼河區合並爲西屬幾內亞。此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間,佛朗哥統治下的西班牙從維希政權奪取丹吉爾。
在20世紀上半葉,西班牙缺乏財富和興趣來發展其非洲殖民地的經濟基礎。但是,西班牙采取了家長主義制度,尤其在比奧科島。政府在該處開墾一個專門種植可可的農園,更引進尼日利亞人作爲傭工。而且,西班牙更令赤道幾內亞擁有全洲最高識字率,並發展良好的醫療設施網絡。
1956年,法屬摩洛哥獨立,西班牙交出西屬摩洛哥予這個新國家,但保留其在西迪伊夫尼、塔爾法亞及西屬撒哈拉(今西撒哈拉)的控制權。摩洛哥蘇丹(後來成爲國王)穆罕默德五世覬覦這些土地,便在1957年入侵西屬撒哈拉(伊夫尼戰爭;西班牙語稱爲“被遺忘的戰爭”La Guerra Olvidada)。1958年,西班牙把塔爾法亞割予摩洛哥,更把原本獨立區域薩吉亞阿姆拉(在北方)和裏奧-德奧羅(在南方)合並爲西屬撒哈拉。
1959年,西班牙在幾內亞灣一帶的轄區改組,使其地位類同西班牙本土的省份,並設立總督,授之以軍事及政府權力。此外,西班牙政府更在這些殖民地推行民主政治制度,如赤道幾內亞第一次地方選舉在1959年進行,當地代表更首次在西班牙國會中占有席位。根據1963年12月的基本法,一個聯合立法制度賦予當地兩個省份有限度自治權。該地名稱改爲赤道幾內亞。
1968年3月,聯合國及赤道幾內亞的民族主義者施加壓力,使西班牙宣布讓赤道幾內亞獨立。赤道幾內亞在該年取得獨立時,是非洲人均收入最高的國家。1969年,西班牙再一次受到國際壓力,將西迪伊夫尼交還予摩洛哥。1975年,綠色進軍促使西班牙撤出西屬撒哈拉。現時,西撒哈拉的未來仍然難以預料。
加那利群島和北非沿海的西班牙城市,被認爲是西班牙以至歐盟的領土,不過稅制不同,並沒有增值稅。
可是,摩洛哥仍然宣稱加那利群島、休達、梅利利亞和其他西班牙主權地爲其領土。2002年7月11日,摩洛哥的憲兵和軍隊占領佩雷希爾島,最後被西班牙海軍驅逐,並未造成傷亡。

帝國遺産:西班牙語與世界

15世紀開始,西班牙開始建立美洲殖民地,使西班牙語和天主教傳播到美洲和西屬東印度群島(密克羅尼西亞聯邦、關島、馬裏亞納群島、帕勞和菲律賓)。今天“拉丁美洲”一詞的由來,和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統治有很大關系。
http://baike.baidu.com/view/571238.html?tp=1_11

西班牙內戰Spanish Civil War

1936~1939年西班牙法西斯軍人發動的反對共和政府的軍事叛亂。1936年2月16日,西班牙舉行大選,人民陣線獲勝,成立聯合政府。議會選舉M.阿薩尼亞?伊?迪亞斯爲共和國總統。人民陣線聯合政府成立後,進行一系列改革。1936年7月18日,西班牙軍官F.佛朗哥發動武裝叛亂。10月1日,叛軍在布爾戈斯成立政府,開始了西班牙內戰。
內戰初期,西班牙人民在南部阻止了法西斯叛亂軍隊的進攻。當A.希特勒、B.A.A.墨索裏尼看到西班牙叛軍受挫之後,德國派軍5萬人,意大利派軍15萬人,並提供坦克900余輛,大炮2000余門協助叛軍作戰。並將佛朗哥的其余部隊運至西班牙。同時還發動了格爾尼卡轟炸事件。
國際進步力量支持西班牙聯合政府,由來自54個國家的大約3.5萬名志願軍組成國際縱隊,與西班牙人民並肩作戰。另有2萬名外國人士在醫療隊和輔助隊服務。
德國發動“魔火”運輸行動,在1936年7月31日選出一批優秀飛行員,向弗朗哥叛軍運送物資。同時,德意法西斯也是爲即將發動的二戰做准備,若西班牙成立法西斯政權,則可以讓法國腹背受敵,還可以隨時切斷英法等國與非洲,亞洲的聯系。同時還在西班牙海岸進行海上封鎖。
英、法等國在“不幹涉政策”的名義下,對西班牙政府進行封鎖。1936年7月25日,法國政府撕毀協議,宣布對西班牙實行武器禁運。英國政府對西班牙共和國政府采取敵視態度,美國則一直向叛軍提供石油。
在西班牙人民面對佛朗哥叛亂的困難形勢下,蘇聯政府給西班牙人民以巨大支持,提供大量的武器和彈藥。
1936年9月~1937年3月18日,佛朗哥先後向西班牙共和國的首都馬德裏發動4次大規模的進攻。西班牙共産黨參加了馬德裏保衛戰的領導工作,廣大勞動人民保衛了馬德裏。但在保住馬德裏的同時,共和軍卻在其他戰場節節敗退,在最大的戰役之後,共和軍精銳部隊從今往後便一攫不正,徹底失去優勢。
1938年,英、法和德、意簽訂了《慕尼黑協議》,促使德、意法西斯更加肆無忌憚地支持佛朗哥對西班牙共和國的進攻。由于共和國部隊的軍力與佛朗哥力量的懸殊,加之共和國方面混入了叛徒,從內部策應佛朗哥對共和國的進攻。
1939年3月底,佛朗哥軍隊在德、意法西斯支持下占領了西班牙大部分土地。3月27日馬德裏失守,4月1日,共和國政府被推翻,開始了佛朗哥的獨裁統治。佛朗哥建立軍國主義獨裁政權,統治西班牙直到1975年去世。

補充幾點:

1. 共和政府進行了什麽改革,觸動了什麽人的利益?
西班牙第二共和國成立于1931年,共和政府實施了一系列的土地改革,並且實施裁軍,關閉軍校,這些措施引起了地主與軍事將領的不滿,也爲內戰埋下了遠因。在1936年,由西班牙共産黨、共和黨、社會黨和勞動者總同盟組織的人民陣線在大選中獲勝,國內政治沖突益趨強烈;暗殺、罷工層出不窮。
2. 在西班牙內戰中,蘇聯人做了什麽?
當時的蘇聯支持西班牙共和政府,供給物資協助,但真正派至戰場的蘇聯人員僅約700人,主要工作在駕駛共和軍購買的飛機與戰車。
3. 國際縱隊怎樣組成?
在共産國際的號召下,由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50多國志願人士組成了這支部隊,協助共和軍對抗佛朗哥。
4. 共和政府怎樣失敗?
1939年2月,西班牙政府發布命令,禁止國際縱隊參戰。由于德、意二國的武力介入,英、美、法等國作壁上觀,加之以共和派內部的分裂,共和軍漸處劣勢,最後一批共和軍在1939年4月1日投降。
5. 叛軍勝利之後怎樣?
佛朗哥隨後建立了獨裁政權。西班牙內戰後遭處決的人數達15,000至35,000人,此外還有監禁、強迫勞動等措施。在美國的支持下,佛朗哥擔任西班牙攝政王直到1975年去世。
http://baike.baidu.com/view/103212.html?tp=5_11

 

台長: 阿楨
人氣(3,92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影視史學 |
此分類下一篇:《唐吉訶德》
此分類上一篇:《十字軍東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