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0-01 06:20:39| 人氣4,896| 回應15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商回台?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台商到底怎麼了?李陳戒急用忍時有理由不回台,<馬兩岸政策>開放了,怎還不回台呢?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7407466/20080527063013

有利可圖,自然會回台,不然台商會在東南亞尤其越南逃亡。

如此短視,只怕無所逃於天地之間。


吸引台商回流 經部提「新思路」【經濟日報╱劉煥彥08.09.02

經濟部常務次長謝發達昨(1)日表示,經濟部將三管齊下,以吸引重點投資企業、國際招商與產業合作平台等方式,積極協助台商回台、陸資來台與外商投資,提高台灣企業的附加價值,適度與中國大陸分工,讓中外企業都能在新政府的新政策中,獲得投資機會。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鑑於大陸經營環境劇變,為深入解析兩岸投資環境,協助台商回台投資,昨天與本報共同舉辦2008年台商回台投資研討會。
「台灣只需要找出niche(利基),這樣就夠了,不需要吃下全大陸或全世界(市場)。」瑞士信貸董事總經理兼亞洲首席經濟學家陶冬在會中,對未來台灣經濟走向,提出了這樣的看法。
明基電通策略規畫中心總經理曾文祺以自己在蘇州11年經驗現身說法,認為現在已不用討論製造業,因為贏者已贏,輸者已輸。
他提到,2008年台灣應有的新思路,首先是儘快促成兩岸直航,這樣人就會回來,錢也會跟著回來,企業就能在台灣設立大中華總部,從這裡掌握13億人的生意。
其次,台灣應設法把自己發展為品牌,舉凡書店、餐飲、婚紗與作家,都是台灣極具競爭力的優勢,也受大陸民眾歡迎。只要能把這些在大陸發揚光大,13億人口市場就能輕易養活2,300萬人,屆時大陸台商自然有能力回台投資。
謝發達表示,截至今年8月底,全球台商回台投資共有194件,投資金額累計274億美元,其中來自大陸台商的就有140件,累計金額244 億美元,占總金額將近九成,可見台商的確有高度意願回來。
他綜合兩岸三地企業界人士意見,大陸台商絕非只能在大陸變化快速的經濟環境中浮沉。只要找出利基、確立本身定位,將回台投資視為全球布局的一環,並且設法從製造業升級至服務業或生活產業,大陸台商就能站在大陸13億人口的浪頭上,為自己與台灣創造更光明的未來。

大陸台商 僅7%願回台【聯合報╱記者丁萬鳴08.03.13
 
缺工、缺電、缺錢,加上大陸實施多項新法、人民幣升值等眾多不利因素,台商在大陸愈來愈難熬。據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最新調查,台商如不升級,有九成五以上台商會被淘汰;但儘管如此,只有7%台商有回台投資意願。
今年大陸實施勞動合同法、企業所得稅法、調降出口退稅,以及人民幣大幅升值,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元月分針對大陸廣東、福建、上海、江蘇四地台商投資最密集的地區調查,結果有百分之六十點八台商認為,如不升級會在四年內被淘汰;若十年內不升級的話,有百分之九十五點四的大陸台商會被淘汰。
不過,即使百分之七十九點三的台商面臨轉型壓力,百分之九十一點九的台商更認為今年大陸經營成本大增;但只有百之七點二的台商考慮回台投資、一成多的台商考慮公司自大陸外移。
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董事長陳明璋指出,大陸台商目前面臨四大疑慮:一、政策轉變太大,二、環境變化太大,三、和大陸政府、勞工的互信變化太大,四、願意苦撐待變的人減少,做不下去關廠的人比以前多了。
陳明璋說,台商面臨七缺:缺工、缺電、缺資金、缺料、缺水、缺油和缺地;其中有百分之六十九點四的台商認為經營成本壓力變大;其次,面臨同業競爭壓力的有百分之六十點三;政策法令變動壓力的有百分之五十五;但因大陸經營環境壓力變大,而打算離開大陸的台商非常少。
雖然百分之五十一點三的台商產品為外銷,但有百分之五十七的台商表示要增加產品內銷比例,只有百分之九的台商會減少內銷;但台商當地化的情況也加深,百分之七十九點一的台商表示會增加在大陸的原物料採購。
另外,把營運總部設在大陸的台商高達三十五點六,在兩岸都有的設營運總部有百分之十五點三,兩者加起來已有百分之五十點九的台商在大陸設營運總部

皮革業聚落回台 24家打先鋒【經濟日報╱陳秀蘭08.02.01 汙染回台

爭取台商回台,又有重大進展! 經濟部官員昨(31)日透露,面對大陸不歡迎高汙染產業,國內24家皮革製造業者,正醞釀以整個聚落回台的方式,回流台灣,目前選定台南柳營工業區及彰濱工業區。這也是政府爭取台商回流,首度出現當年出走台商醞釀以整個聚落共同攜手回台投資。
經濟部官員官員指出,皮革製品業者已透過公會與經濟部聯繫,希望經濟部為他們爭取設立專區的方式,以利他們回流。據了解,醞釀回台投資的皮革業者,目前調查已至少有24 家,而這些皮革業者,有不少是幫國際知名精品代工特殊皮革的業者,生產的是單價比較高的皮革。
官員說,這些都是傳統產業,過去由於台幣升值,國內環保法規嚴格,全部出走到對岸。但最近在大陸新的勞動法規及新的環保法規實施後,許多台商已開始尋求回台投資,而像皮革業者這樣整個聚落串聯回台,相當罕見。
據了解,皮革業者已透過公會,向台南縣政府表達希望在柳營工業區設立皮革專區,以利廠商回台投資,經濟部目前正積極協調其專區設立,經濟部也決將柳營工業區,納入「006688」土地優惠內。
官員說,不止是皮革業者出現業者整體醞釀回台,雲林毛巾業者曾苦於大陸低價毛巾傾銷,當時國內毛巾業者更指控大陸出口廠商,包括從台灣赴大陸投資的毛巾業者森鳴等涉傾銷。但官員指出,森鳴實業公司,最近也開始購買機器,醞釀投入2,400多萬元回台設廠投資。
官員說,目前回台洽詢投資者不在少數。像正新輪胎,當年就有意在台設營運總部,但因為政府三通等因素遲未展開而停擺,最近正新向經濟部工業局表達有意回台擴大投資意圖,經濟部目前正積極其找土地,由於雲科第三期將保留給友達及其下游廠,因此,正新若有意投資,可能得往漳濱工業區。

另參本館<中國市場>:

看下面新聞,可知中國已試圖從耗能污染的世界工廠之《中國製造》 轉型成<中國市場>。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6321/20061117070945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6319/20061116065431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1938842/20080117063537

台商回流》陶冬:兩岸關係 台灣期待過高【經濟日報林則宏08.09.02

兩岸政策是馬政府就任百日以來,少數能端得上檯面的政績,但瑞士信貸(香港)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員陶冬昨(1)日卻指出,台灣對兩岸關係有著不切實際的過高期待。
陶冬出席本報與經濟部投資處舉辦的台商回台研討會中說,國民黨重新執政固然為兩岸關係改善提供契機,但這是「希望」並非「現實」。
他以陸客來台為例,6月兩岸協商台灣允許陸客來台每日限額為3,000人,即便每天都達到限額,一年來台的陸客人數不過100萬人次。反觀一年進出香港的大陸民眾就超過4,000萬人次,更不用說現在每天來台的大陸觀光客平均還不足200人。
為何陸客不來?陶冬昨天抵達台灣時,計程車司機告訴他,那是北京奧運效應。
陶冬說,也許是奧運的關係,但他反問,台灣知不知道,大陸民眾到台灣的團費,比到韓國高出一大截?對大陸民眾而言,到高雄看到的海,跟在廈門看到的並沒有兩樣。
若真想吸引陸客來台,台灣旅遊業必須重新定位與安排,要有專門為大陸遊客量身訂做的項目。
陶冬認為,今天台灣最需要的並非三通或陸資,而是自我重新定位,弄清楚十年後的台灣到底要做什麼。
陶冬表示,陸資與陸客只能是「利好」,台灣真正需要的是經濟轉型。
當年的亞洲四小龍都曾面臨產業空洞化危機,如今新加坡成功發展私人銀行業務,香港在「背靠祖國」下,也穩居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韓國在高端電子產品成就斐然,但台灣的定位在那裡?
對馬政府規劃台灣成為區域金融中心及營運中心,陶冬不諱言,台灣的基礎設施與星港落差太大,況且只要台灣民眾資金匯出還要登記,台灣每天都還能準確掌握外資在股市的進出總量,台灣就不可能成為區域金融中心。
陶冬說,只要對照桃園機場跟浦東機場每天進出的國際航班數量,就可以知道,台灣想成為區域營運中心的可能性也不高。
陶冬認為,台灣唯一具全球競爭力的就是IT產業,台灣IT產業擁有一流的技術、人才與產業鏈。但科技產業發展迅速,台灣必須儘快找出下一個支柱產業並大力扶持,同時結合大陸,方能創造出新型態的產業模式。這是他能想出台灣的可能出路。

生意冷清清… 餐飲業轉戰內陸 找活路【經濟日報林安妮08.09.07

珠三角製造業台商掀起倒閉潮,不少飯店、餐飲、會展等中介服務業者也跟著陷入門可羅雀的窘境。一些業者苦嘆「旺季不旺」,還有業者打算認賠殺出,繼續跟隨台商大軍「轉進」內陸。
今年對不少台商製造業來說,無疑是苦哈哈的一年。人民幣匯率一路上漲、加上大陸實施勞動合同法,不少台商難以壓低成本,只好想辦法「轉進」、「裁員」,甚至是「關廠」,也讓「生活圈」面貌跟著改寫。
東莞石排鎮一家台資模具廠去年底就把近千人的工廠縮減到只有300多名員工,公司財務副總表示,今年生意難做,很多工廠不是搬空就是「瘦身」,就連環繞工廠而生的小吃店、餐廳,生意也直直往下掉。
他苦笑,以往鎮上的小吃街每到傍晚時刻,都是人聲鼎沸,現在卻變得冷冷清清,不少店家還貼出了轉讓告示,真擔心以後想逛街、想隨便晃的機會都沒有了。
小吃店、餐廳生意清淡,同樣也是服務業之一的飯店、會展業者,同樣也碰上了客源流失、旺季不旺的困境。
東莞擁有90多家星級飯店,被譽為東莞的飯店業奇蹟,其中五星級飯店的數量僅次於北京、上海,達18家,四星級酒店25家。不過,受到眾多台、港商撤離珠三角影響,飯店生意也瞬間滑落。
東莞飯店業者分析,東莞的飯店主要以本地工廠的商務客為主,有些鎮裡的飯店甚至就單靠一個鎮的客源,一旦這個鎮的外資工廠大量撤出後,飯店生意馬上會受到衝擊。根據當地業者不完全統計發現,受到產業升級、工廠移轉影響,東莞去年就開始出現飯店倒閉潮,四星級以下的酒店關閉一大半,五星級酒店也紛紛降價招攬客源,更加速了不少中低價位飯店迅速倒閉。
這項駭人聽聞的統計,在今年4月經東莞當地媒體爆料後,隨即遭到東莞官方否認,不過,飯店業者的生意,普遍是比以前少很多了。
一位東莞製鞋業台商表示,以前公司安排歐美客戶到工廠看樣,都會特別安排住在高檔酒店,但現在業內有很多人都搬走了,根本都不用來了,當然直接影響飯店生意

學習的哀愁… 東莞子弟學校 擴充喊卡 【經濟日報陳慧敏08.09.07

福州一家台資工廠的晚餐時間,台幹的小孫子戴著紅衛兵紅領巾,嘴裡唱著中國國歌,引起一陣哄笑。實際上,有些台幹希望子女大陸化,融入大陸社會,也有更多台幹或台商家長擔憂下一代無法接受台灣開放式的教育,寧可忍受長期分隔兩地,東莞、上海或昆山等台商子弟學校都是在台商自主推動下,極力要促成家庭團圓。
只不過東莞的關廠外移潮席捲各角落,不管是廠房招租、地價起落,還是台商朋友聚會減少了,跟著珠三角台商落地生根、茁壯的東莞台商子弟學校也跟著起了波瀾。
相對上海和昆山台商子弟學校對台商外移的感受不深,昆山台商協會長蘇來得說,昆山台商外移的少,昆山子弟學校沒有珠三角台生的憂慮。
一手孕育東莞子弟學校的董事長葉宏燈滿腔熱情和理想,他在擔任東莞台協會長任內,接到不少台商朋友的白帖子,十分感傷,發現台商隻身在東莞打拚,卻因大陸沒有適合學校就讀,一家被迫分隔兩地,太太留在台灣陪小孩上學,鬧出家庭失和問題,也導致台商過勞死,為求台商全家團圓,才推動東莞台商子弟學校成立。
東莞子弟學校最大的理念,就是採用台灣教材和師資,方便台幹輪調時把子女帶在身邊,台幹回調台灣,子女可順利銜接回台灣教育體系。
東莞台商協會長葉春榮說,學校有三分之一學生是台資企業老闆的子女,三分之二是台幹子女,除了東莞外,還吸納了來自深圳、清遠、惠州等珠三角地區的台灣學子,從幼稚園、小學到高中,提供住宿型的全人教育。
感受到珠三角台商經營的沉重壓力,東莞子弟學校目前尚未有招生困難,卻也意識到要把擴充計畫踩煞車。葉宏燈說,原本校園旁還有一塊空地準備擴建,擔憂台商正在外移,未來學生來源不見得會增加,所以暫時擱置擴充計畫。
根據該校今年初針對1,300多位學生發出問卷調查,發現有20%受訪台商表示不受任何影響,僅有5%表示要關廠或轉移,有高達75%台商表示受到衝擊,但仍努力求生。
葉宏燈強調,「大陸台商今年遇到的困難處境已不只是冬天,更是嚴寒的冬天,到今年年底會處境將更加艱難。」
東莞子弟學校感染了家長的哀愁,急迫地為台商和台幹找資源。東莞子弟學校和台協日前積極回台灣舉辦記者會,跟教育部等相關單位爭取,教育部僅給個別學生每年3萬元補助,家長卻必須繳納每年人民幣3.2萬元(相當於台幣12.8萬元)學費,希望能夠增加教育補貼。

旺旺 首家回台第二上市

【聯合報╱記者彭慧明、陳曼儂/台北報導】 2008.09.10 03:15 am

 
中國最大米果製品業者旺旺昨天首度回台開法說會,中國旺旺控股董事長蔡衍明說,為了呼應政府希望台商企業股票回台上市,他有發行台灣存託憑證(TDR)的意向。若旺旺回台推TDR,可望成為首家回台第二上市的台商。
旺旺控股財務長朱紀文表示,確實有發TDR的想法,但基於旺旺已在香港上市,必須遵守香港證交所規定,並保障股東權益,因為「旺旺不缺錢」,回台發TDR純粹是呼應「愛台灣」政策,經過董事會同意後,會以「大股東」及名下投資公司方式,在台灣送件發行TDR,最快本月底可送件,年底可望掛牌上市。
根據規畫,TDR極可能是由蔡家以老股在台灣發行,金額不超過1億美元。蔡衍明這次回台灣,曾見過行政院長劉兆玄,也談到股票在台發行上市的計畫,但因為旺旺剛上市,不缺資金,發TDR是給政府做面子而已,但預期申請案會很快通過,年底前可掛牌上市。
旺旺目前是中國最大米類點心製品業者,號稱中國發行飲料和食品種類最多的集團,三大業務包括米果類製品、乳品飲料和休閒食品。有93%的營收來自中國市場。中國旺旺1996年曾在新加坡上市,2007年下市,重新分拆後以食品業為主體,今年3月在香港掛牌上市,目前股價表現抗跌,也是馬政府積極爭取回台上市的指標企業。
中國旺旺8月底在香港公布上半年獲利1.29億美元(約42億元台幣),超越康師傅、統一等台資企業。雖然面臨中國市場原料上漲,但中國旺旺不論在米果、飲料,及休閒食品等業績、獲利都有成長,目前旺旺市值約60億美元(約1900億元台幣),在港股的台資企業中僅次於康師傅。

跟著「旺」? 多數台商觀望>中時08-09-10林上祚

 國民黨上台後,台灣民間投資第二季並沒有馬上變好。根據經濟部統計,台灣第二季民間投資金額,反而較去年同期衰退七%,四○%大陸投資上限取消後配套措施尚未出爐,全球經濟前景又明顯轉趨悲觀,即使有意回台上市的台商,目前都處於觀望狀態。
 根據兆豐國際資本統計,去年台商在香港掛牌上市家數達十二家,集資規模達一二五億港幣,今年上半年雖然只有三家掛牌,但因為有旺旺控股掛牌,集資金額衝上了一二八.五億港幣。
 相對之下,台灣今年雖然有誠創、雷凌、聯德、世紀鋼構、嘉威光電、晶彩、綠能、程泰機械等八家公司上市,但八家公司總市值還不到四百億元,規模較大的雷凌與綠能,上市規模僅一百億元左右。
 由於接下來還有遠東集團的太百中控與大洋百貨等台商,準備在香港掛牌,新政府要怎麼讓吸引台商回台上市,已經成為重要考驗。即使有意回台上市台商,也在盤算馬政府提供更多優惠,和桐化工董事長陳武雄表示,和桐在大陸與中石化合資的金桐,和桐只持股四成,如果在大陸上市股權反而會更被稀釋,不過,「香港控股公司上市,我倒是比較有興趣」。
 陳武雄說,台灣一定要輕稅簡政,才能吸引台商回台上市,「在政策還沒有端出以前,沒有人願意當白老鼠,只要輕稅大家都會回來」。
 有意回台的業者希望第一上市的股票交易應視同「其他有價證券」課徵千分之一證交稅,金管會副主委吳當傑表示,已發函給財政部賦稅署尋求解釋,「最後怎麼決定,金管會只能尊重財政部的意見。」

旺旺:大陸奧運後 經濟會更旺【經濟日報記者邱馨儀08.09.10
 
旺旺集團總裁蔡衍明昨(9 )日表示,大陸奧運過後,所創造的無形資產收益超過4,000億美元,讓全球對大陸的評價完全改觀,他相信大陸未來經濟一定會更好,最差也不過是恢復原狀。
創造4,000億美元資產
蔡衍明並指出,過去大陸經濟每年都以10%以上速度在成長,這只是平均水平,有的地方一年成長30%到40%以上,目前大陸經濟稍微下降個1至2個百分點,並面臨通膨,但大陸工資成長率達10%、20%,遠遠打敗通膨,不需對大陸市場憂心。以下是蔡衍明昨天接受多家台灣媒體採訪摘要:
問:你怎麼看奧運會後大陸的經濟發展?
答:有人說奧運會後,大陸經濟會下來,但這怎麼可能嗎?大陸這次花了400億美元投資奧運,這無形資產的收益,至少超過4,000億美元。除了全球對大陸的評價完全改觀,服務水準提升,民族自尊、自信心提高,過去外國人都認為大陸生產的東西是黑心貨,現在印象改觀,外銷價格也可能跟著提高,只要外銷價格提高1%,就不得了!
過去大陸的經濟,每年都以10%以上速度在成長,這是平均水平,有的地方一年成長逾30%到40%,台灣最好的時候也不到10%。現在大陸經濟稍微下降個一至二個百分點,這是恢復正常,不會有什麼影響。再者,大陸雖然有通膨,但工資成長率動輒10%、20%,遠遠打敗通膨。
旺旺已打出品牌優勢
問:你如何看待大陸食品市場前景,未來幾年需要保守以對嗎?
答:大陸市場還是處處有商機啦,最重要的是你要有競爭力。投資要不要保守以對,要看各家企業是否遭遇瓶頸。有瓶頸的企業,才要先停下來、重新整軍再出發。
像美國的人口只有大陸的四分之一,以美國通用磨坊(General Mill)公司為例,這家公司一年在美國銷售額80億美元,我相信大陸不用20年,食品業的規模,就會超過美國了;日本也是一樣,包括明治、雪印在內的三家奶粉廠,營業額有200億美元,大陸是日本的十倍大,你說大陸的食品業未來發展如何?
我要強調的,是大陸消費者對品牌越來越注重,大陸的食品公司已經開始逐步淘汰賽了,新公司增加速度減慢,小廠也正在退出,現在已經很難讓你從頭開始發展,時代已經過了,這也是旺旺集團的優勢。
問:旺旺可能讓外資併購或入股嗎?或是可能併陸企?
答:叫你賣兒子你要不要?外資想買,我們也不會賣;併陸企的可能性也不高,因為大陸的企業,通常老闆一走人,隔天員工就會有30%以上跟著跳槽,機會不大

信評業:內需+兩岸 經濟動力【經濟日報記者雷盈08.09.10
 
全球景氣低迷,股市疲弱,台灣難置身其外,但國際信用評等公司認為,台灣只要掌握「內需建設」與「兩岸商機」,就能為經濟成長找到動能。
惠譽信評金融機構評等部副總經理李信佳昨(9)日表示,台灣近年內需成長遲緩,現在因為商品價格偏高,國民的消費力下降,惠譽預期台灣今、明兩年的經濟成長率(GDP)都比原先預估的5%左右來得差。
李信佳指出,台灣政府應該要把經費集中在短、中期就能落實,具有成效的建設上,集中資源,例如,成立「台商運籌中心」就比「亞太金融中心」來得實際,把台灣建設成台商物流、資金調度的總部,絕對能看到優勢。
另外,兩岸議題也是台灣應該發揮與掌握的資源。李信佳提到,例如促成更多台商回台上市,使其消費、交易在台灣進行,促使資金回流。
穆迪主權風險副總裁米特拉(Aninda Mitra)也表示,假如台灣能更有效地利用中國大陸長遠的成長潛力,就可以增加競爭優勢,並且提升投資和生產力。在「兩岸直航」政策之外,台灣與中國的關係也需要轉變與配合。
標準普爾信用分析師陳錦榮指出,台灣若要提高主權評等,必須銀行業體質提升,以及政府財政赤字下降,但此兩項的先決條件就是台灣經濟要壯大成長;然而目前看來,兩岸關係最能為台灣帶來機會與進步。

大陸兩防政策 轉為一保一控【經濟日報╱劉煥彥08.07.19
 
去年年底中共官方才定調,2008年大陸經濟政策重點在防止經濟成長過熱與預防全面通膨等「兩防」,但由於半年來國內外經濟情勢變化過快,下半年北京當局可能調整宏觀調控方向,轉為保持經濟平穩發展及控制物價漲幅的「一保一控」。
香港經濟日報及信報報導,大陸從緊貨幣政策及穩健財政政策的基調將維持不變,但官方將視經濟形勢發展,針對部分地區與產業信貸做局部調整,實施方案可望下個月揭曉。
報導指出,由於美國經濟成長及全球需求雙雙放緩、大陸出口成長腳步急速下降,成衣出口甚至出現負成長,使中南海高層大為震驚。最近中共總理溫家寶、國家副主席習近平,連同兩位副總理李克強及王岐山,密集考察主要沿海出口省份,就是要為外貿出口把脈,準確拿捏宏調力度,希望遏止出口跌勢。目前中共官方正在北京召開中央經濟形勢分析會議,出席者包括全大陸各省市的主要領導、中央各部委和相關機構主要負責人,層級類似中央工作會議。
消息人士透露,儘管會議尚未結束,但胡溫高層對下半年經濟工作已定調,亦即從去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兩防」調整為「一保一控」,也就是保持經濟在較長時間平穩較快發展,並控制物價漲幅在經濟社會發展可承受範圍內。
由於基本穀物及石油等國際商品價格持續攀升,下半年中國大陸又可能再調整油電煤等資源價格,因此通膨壓力不會降低,北京方面因而決定維持貨幣政策從緊與和財政政策穩健的基調。
但在宏觀調控的變化上,北京當局將對特定地區及產業,局部調整貨幣政策,凸顯「有保有壓」。官方為防止失業問題進一步惡化影響社會穩定,在信貸與財稅政策上將支持中小企業、出口企業及紡織業,同時適度放鬆房地產信貸。
大陸業界人士推測,中南海為防止下半年經濟成長速度顯著下降,將設法在保持經濟成長與控制物價間找到平衡點。在大陸「保經濟」防止社會不穩定的前提下,利率和匯率政策將趨審慎,未來一段時間大陸央行升息機會不大,而人民幣升值幅度可能放緩。

大陸CPI 4.9% 近一年新低【經濟日報╱記者林則宏08.09.11

大陸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漲幅意外大幅回落,來到4.9%的近一年來最低值。值得注意是,8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漲幅卻飆高10.1%的12 年來新高。
今年5月起,大陸CPI與PPI走勢開始背道而馳,差距不斷擴大,顯示大陸價格傳導機制有失靈的跡象。若CPI與PPI差距進一步拉大,企業不能將生產物資價格上漲壓力轉嫁至最終消費品,大陸企業獲利恐遭嚴重壓縮。
大陸國家統計局昨(10)日公布CPI與PPI等重要經濟數據,外界原先預估,大陸8月CPI增幅應可持續第四個月回落,並回落至6%以下。結果官方公佈的數據竟直接跌破5%,也跌破許多人眼鏡,滬深股市早盤甚至因此一度大漲,終場小紅收市。
大陸CPI曾於今年2月達到8.7%的11年新高,但大陸政府僅以半年時間就讓物價上漲壓力明顯緩解。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說,「說明中央對物價的宏觀調控取得了重要成效。考慮到世界性通貨膨脹的背景,這個成果來之不易。」

正在台灣訪問的香港理工大學中國商業中心研究員朱文暉也表示,CPI持續往下走,象徵大陸過去一段時間的宏觀調控是成功的,預估未來幾個月大陸CPI漲幅應可維持在3%至5%之間。
朱文暉認為,物價逐漸穩定後,未來大陸經濟若明顯放緩,將可讓大陸政府擁有更大的空間採取各種政策因應。預估中國人民銀行將進一步放寬銀行貸款限制,但銀根鬆綁可能是「定向的」,即要求銀行新增貸款應更多投放在中小企業。
不過,在CPI增幅持續走跌的同時,PPI卻不斷走高,8月PPI增幅較7月又上揚0.1個百分點。其中,8月汽油出廠價格較去年同期大漲33.7%,煤炭大漲38.3%,普通大型鋼材大漲38.2%。
PPI與CPI背道而馳,引發外界關注,朱文暉表示,PPI常有滯後趨勢。況且目前國際油價不斷下跌,這將使大陸過去一段時間「煤電油運」吃緊的局面獲得緩解。他預估,大陸PPI再過一兩個月應該就會跟著走跌。
中國社科院經濟所宏觀經濟室主任張曉晶接受新華網訪問時認為,由於中國大陸經濟增速放緩將導致需求減少,PPI的漲勢應是強弩之末。姚景源對大陸下半年物價維持穩定,表示具有「堅定信心」。

外資登陸 前八月增41%【經濟日報╱記者林庭瑤08.09.11
 
大陸商務部昨(10)日公布,今年1至8月實際外商直接投資(FDI)較上年同期增長41.60%,顯示國際游資透過更多管道進入中國大陸的趨勢,並未因經濟環境變化而發生逆轉。
資料顯示,1到8月實際FDI為677.32億美元,相去年同期增長41.60%,增速低於1至7月的44.54%,但明顯高於2007年全年13.59%的增速。
商務部公布,8月當月實際外商直接投資額為70.0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0.38%,是今年來商務部公布FDI月度增幅中最低的一次。
華爾街日報分析,受到人民幣升值預期推動,國際游資2006年開始透過虛假貿易、投資和地下通道等方式流入中國大陸,一度將股市房市推至非理性價位,造成農工產品價格飛升,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

大陸 明年躍登亞洲最大消費市場 【經濟日報╱林則宏08.09.09

中共商務部長陳德銘指出,中國大陸目前是全球消費市場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是全球最大的手機、國內旅遊、網路寬頻市場,第二大黃金飾品和汽車市場,第三大奢侈品和旅遊市場。預估到2009年,中國還將成為亞洲最大的消費市場,文化娛樂、住宅、旅遊占大陸國內國內消費比重將愈來愈大。
陳德銘昨(8)日在廈門出席中日投資促進機構聯席會時表示,2007年大陸人均GDP已達到2,456美元,消費對中國經濟的貢獻率首次超越投資。最近五年,中國消費年均增長13.1%,今後即使平均增長回落至10%,到2020年,整個中國大陸的消費市場規模也將超過人民幣30兆元。
陳德銘預估,到2014年,中國還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場,占全球總量的23%左右。預計到2015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四大旅遊客源輸出國,旅遊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陳德銘昨天稍早在廈門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發表演說時也提到,儘管當前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國際金融動盪加劇,吸引外資競爭日益激烈,但中國對外資的吸引力不僅沒有減弱,反而保持強勁增長,顯示外商對中國的未來充滿信心。
陳德銘表示,中國每年新增約2,000萬勞動力,多數受過職業教育培訓。在此推算下,30年後中國將新增1.5億的勞動人才,中國仍是全球勞動力成本最低的國家之一。
外界對後奧運中國經濟可能減緩的憂慮,陳德銘說,北京經濟總量不到大陸全國的4%,而且北京奧運籌備七年來,年均用於奧運的投資不到全中國固定資產投資的1%。

取代美國 大陸成日本最大出口國【經濟日報╱莊雅婷08.08.22
 
日本7月對中國大陸出口超過對美國出口,使中國超越美國成為日本最大出口國,是二次大戰以來頭一遭。不過,分析師指出,大陸需求可能隨奧運結束而降溫。
日本財務省21日報告,由於汽車出貨量劇降,日本7月對美國出口銳減11.5%至1.276兆日圓,為連續第11個月走下坡;對中國出口則勁揚16.8%至1.286兆日圓,創歷史新高紀錄;對亞洲與歐盟出口雙雙成長,分別增加12.7%與4.1%。
7月整體出口比去年成長8.1%,高於市場平均預估的5.6%增幅,達7.6兆日圓;6月出口下滑1.8%,呈現近五年來首見的萎縮。7月進口激增18.2%,創下7.5兆日圓的空前新高,主要受原油、煤與液態天然氣價格飆漲的影響。
中東與俄羅斯等新興經濟體對日本汽車的強勁需求,是推升日本出口的動力之一。但分析師指出,如果油價下跌導致這些產油國的獲利縮水,情況可能就會轉變。
日本農林中金總合研究所 (Norinchukin Research Institute)首席經濟學家說南武志說:「7月出口成長只是曇花一現,鑒於歐美經濟體景氣蕭條,日本出口將會持續疲軟。而中國經濟可能在奧運後減緩,因此也別指望太高。」
雷曼兄弟經濟學家白石博史的看法雷同,他認為歐元區與亞洲國家將逐漸失去動能,「最近油價走跌也許對日本有利,但經商環境惡化將使阻礙企業活動,進而衝擊整個經濟」。
整體而言,日本7月貿易順差連續第五個月萎縮,比去年同月劇減86.6%,降至911億日圓(8.3億美元),降幅大於分析師平均預估的62.9%。
由於歐美出口市場搖搖欲墜,加上能源與物價高漲促使消費者緊縮荷包,日本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比前一季萎縮0.6%,換算成年率為負成長2.4%,表現為七年來最糟。日本政府坦承,經濟衰退可能開始或已經發生,意味2002年初以來的景氣擴張正式宣告終結。

歐盟:德英西經濟 步入衰退【經濟日報╱編譯季晶晶08.09.11

歐盟執行委員會10日下修歐元區今年經濟成長預估,並預測德國、英國和西班牙等三大經濟體下半年都會步入衰退。
總部在布魯塞爾的歐盟執委會說,歐元區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為1.3%,低於4月時預估的1.7%,並暗示因美國及亞洲景氣降溫,也能下修歐元區明年的經濟成長率。
執委會還預測,德國、英國和西班牙等三大經濟體,今年都將連續兩季出現負成長,符合經濟學家對衰退的定義。歐元區可望以極小的差距避開衰退。
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第二季經濟負成長0.5%,預料第三季會進一步萎縮0.2%,但全年成長率維持在先前預估的1.8%。
西班牙因房市榮景泡沫破滅,第三季和第四季經濟可能分別萎縮0.1%和0.3%,全年經濟成長率從2.2%下修至1.4%。
英國房市搖搖欲墜、金融市場動盪,歐盟執委會預測英國第三季和第四季經濟會萎縮0.2%,全年成長率由1.7%下修至1.1%。
歐元區第二季經濟低迷,數據顯示這種情況會持續到第三季。8月製造業和服務業活動已連續三個月緊縮,消費者信心更跌至五年來最低。即使經濟降溫,歐洲央行卻因通膨達16年來高點,而遲遲不願降息。
歐洲央行總裁特里謝說,通膨「這陣子可能仍會維持高檔,2009年才會逐漸緩和。」
歐盟執委會把2008年的通膨預測從先前預估的3.1%調高到3.6%,但也表示,在油價從歷史高點滑落、糧食和能源成本的漲勢「在未來幾個月減緩」之後,消費者物價漲勢「將面臨轉捩點 」。

大陸將不斷完善有關勞動關係方面的法律制度
http://www.cdnews.com.tw 2008-09-19 陳恆光/綜合報導

 中共國務院法制辦公室主任曹康泰今日在國新辦舉行的發佈會上表示,隨著經濟的發展,大陸將不斷完善有關勞動關係方面的法律制度,包括社會保障方面的法律制度。
 根據大陸媒體中新社報導,針對記者提問,曹康泰回答說,因為任何一個國家的法制建設都有一個發展過程,要與它的經濟發展相適應。
 曹康泰指出,大陸真正開始法制建設是從改革開放開始進行的,到現在也就是三十年的歷史。從無法可依,逐步實現了現在有法可依。
 曹康泰表示,勞動領域立法也是一步一步向前發展的,之所以現在制定勞動合同法及其實施條例,是適應當前經濟發展需要,適應進一步規範勞動關係的需要制定的。因為在十多年前已經制定了勞動法,這樣就是把勞動法規定的勞動合同制度進一步具體化。

人保部:第四季將對勞動合同法實施進行專項檢查
http://www.cdnews.com.tw 2008-09-19 陳恆光/綜合報導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在國新辦今天下午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透露,今年第四季度將進行一次專項檢查,確保法律能夠落到實處。
 根據大陸媒體中新社報導,尹蔚民強調,要加大執法檢查和做好調解仲裁工作。立法是基礎,執法是關鍵。法一旦確立,就必須堅決貫徹執行。所以在執行的過程當中,各級勞動行政部門要認真做好執法監督檢查工作。同時,勞動合同法實施以後,勞動爭議的數量大幅上升,我們要進一步做好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工作。
 尹蔚民表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將指導各地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制定實施辦法,一是各地要把已經有的勞動用工制度進行清理,和勞動合同法及其實施條例進行銜接;二是要根據勞動合同法及其實施條例並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具體的實施辦法,以解決法律實施中的區域差別問題。

各地將制定勞動合同法具體實施辦法 解決區域差別
http://www.cdnews.com.tw 2008-09-19 陳恆光/綜合報導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在國新辦今天下午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介紹,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將指導各地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制定實施辦法,解決法律實施中的區域差別問題。
 根據大陸媒體中新社報導,尹蔚民表示,作為政府的主管部門,將會大力推進勞動合同法和實施條例的貫徹實施,下一步準備採取四個方面的措施:
 一是大力宣傳勞動合同法和實施條例。要在前期宣傳的基礎上,繼續採取各種有效的形式,加大宣傳力度,特別是對勞動合同法和實施條例當中大家比較關心的一些重點問題進行專題宣傳,以增進全社會,尤其是廣大用人單位和廣大勞動者對法律的理解,營造一種比較好的社會氛圍。
 二是要加大培訓的力度。採取包括舉辦培訓班、研討會等多種方式加大培訓,重點是用人單位、企業經營者的培訓,同時也要對廣大勞動者,特別是農民工,進行培訓。勞動行政系統的幹部職工也要加大培訓。通過培訓使大家能夠熟悉法律的精神實質和主要內容,以便得到正確的貫徹實施。
 三是要指導各地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制定實施辦法,一是各地要把已經有的勞動用工制度進行清理,和勞動合同法及其實施條例進行銜接;二是要根據勞動合同法及其實施條例並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具體的實施辦法,以解決法律實施中的區域差別問題。
 四是要加大執法檢查和做好調解仲裁工作。在執行的過程當中,各級勞動行政部門要認真做好執法監督檢查工作,在今年的第四季度要進行一次專項檢查,確保法律能夠落到實處。同時,勞動合同法實施以後,勞動爭議的數量大幅上升,要進一步做好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工作。

官員:勞動合同法和實施條例對企業成本影響有限
http://www.cdnews.com.tw 2008-09-19 陳恆光/綜合報導

 針對勞動合同法和實施條例對企業成本影響的問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楊志明今日表示,按照勞動法的規定,企業應依法繳納社會保險,不存在因勞動合同法的實施而增加企業繳納社會保險成本的問題。
 國新辦今日下午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等方面情況舉行新聞發佈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楊志明作出以上表示。
 根據大陸媒體中新社報導,楊志明表示,勞動合同法和實施條例對企業成本的影響是有限的。
 楊志明說,就規定來講,主要是用人單位終止勞動合同之後應當依法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同時對勞動者的試用期工資也確定了最低標準。但這兩部分都涉及到少部分勞動者,可以說它對成本的影響是有限的。
 他還表示,現在對企業成本上升的因素有能源、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也有人民幣的升值,也有出口產品退稅率的下調,還有產業升級和節能減排等多種因素,“勞動力成本上升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

低汙染加工貿易 大陸將保留【經濟日報08.02.01記者林則宏
 
大陸商務部長陳德銘昨天明確表示,加工貿易企業能提供大量就業機會,對於勞力密集型的加工貿易企業,只要屬於低汙染,大陸仍會長期加以保留。
大陸去年對加工貿易企業採取一連串措施,讓許多台港商叫苦連天。陳德銘表示,大陸去年對加工貿易轉型升級進行政策調整,確實為部分台港企業帶來一些影響。加工貿易政策調整,是因中國經濟如果要繼續往前發展,就不能再讓能源消耗大、汙染大的產業留在中國。
今年是否會繼續對加工貿易進行調整,陳德銘表示,在數千項加工貿易品種中,商務部正在根據實際情況逐一進行分類、甄別,決定要再將那些項目納入禁止類或限制類。他指出,對高耗能、高汙染及消耗資源非常大的產業,今年可能仍會繼續做出調整。
但他表示,對於大部分勞力密集型加工貿易企業,只要是汙染比較小或基本沒有什麼汙染的,未來還是會繼續保留下來。加工貿易是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能大量吸納就業的一種產業形式。中國人口多又是發展中國家,一定會長期保留加工貿易產業。
加工貿易目前占中國整個進出口總額仍超過49%,占了「半壁江山」。商務部對這「半壁江山」進行政策調整時,一定會秉持審慎、漸進的原則,不會一下子作出大幅度調整,會「走一步看一步,把握好時機和力度」。
大陸海關總署11日公布的數字顯示,大陸2月出口金額僅成長6.5%,增幅較去年同期大幅回落45%。陳德銘表示,主要是受到春節假期因素、美國受次級房貸影響經濟明顯放緩、大陸持續對外貿政策進行調整,及人民幣升值等因素影響。他預估,今年大陸出口仍將維持平穩成長。
陳德銘特別提到,根據聯合國統計,去年全球跨國投資(FDI)達到1.5兆美元,其中67%是跨國併購。但在中國去年高達748億美元的FDI中,97%還是屬於買地蓋廠房。下一階段商務部將鼓勵海外高新技術企業,以併購方式參與大陸國有企業改造。

歐洲時報:大陸經濟面臨轉型挑戰
http://www.cdnews.com.tw 2008-08-03 陳恆光/綜合報導
 
 8月1日出版的法國《歐洲時報》發表評論員文章指出,改革開放的大陸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如何在經濟轉型時期維護社會穩定與和諧的局面,對大陸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原文摘錄如下:
 以體育用品聞名於世的阿迪達斯生產基地將開始撤離中國大陸。集團總裁海納日前解釋說撤離的主要原因是中國大陸工資過高,導致生產成本上升。集團計畫將生產部分轉移到越南、柬埔寨和印度等依然有廉價勞力的亞洲國家,東歐國家也在這一計畫之中。對於中國大陸已經面臨困境的許多勞力密集型企業來說,這一消息無疑是雪上加霜,可能導致更多的企業加入倒閉的行列。
 中國大陸從2008年1月1日開始實施新勞工法,加強對勞工利益的保護。這本來是經濟發展的一個正常現象,是社會進步的標誌。但由此造成的衝擊似乎有點出人意料。此前已經有不少關於外資企業因新勞工法導致生產成本上升而撤離的報導,有些企業甚至聞風而動,在新法頒佈之前就已採取對策,有的撤離,有的讓員工集體辭職作為新員工錄用,等等。最新的報導是廣東已有上萬家企業倒閉,其中世界經濟大氣候惡化顯然是重要原因,但也有不少雇主將此歸咎于新勞工法。總而言之,中國的經濟面臨重大的壓力。但能因此而倒退、廢棄新法嗎?
 歐美發達國家經常抱怨說經濟全球化造成大量企業外遷,並將高失業率現象歸咎於發展中國家以廉價勞力展開的“不正當競爭”,在這一類宣傳攻勢中,中國成為首選的靶子,西方媒體津津樂道於中國的“非民主制度”,稱這種制度是“不平等競爭”的主要原因。至於發達國家的企業如何從經濟全球化中獲利,這不是西方人熱門的話題;對發達國家企業因跟不上環保發展要求而遷到中國去禍害這種現象更是諱莫如深。
 ………………
 其實,阿迪達斯等外企撤離中國,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經濟開始進入一個重要的轉型期,它不僅體現在從勞力密集型生產向技術含量更高、更注重環保的生產和服務型經濟轉變,如發達國家在二、三十年前開始的那種轉型,而且也表現在經濟的發展更注重以人為本的因素。當然,我們並不因此而盲目斷言中國從此進入了經濟發達國家的行列,也並不意味著這種轉型可以一蹴而就,但這樣一個重要信號卻是誰都不能否認的。  ………………

美商鮭魚返鄉 大陸經濟雪上加霜>中時08-09-09彭志平

 高油價、弱勢美元、通貨膨脹,這是美國目前面臨的經濟難題,而此一劣勢還帶衰了大陸的出口產業。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原本在大陸採購、外銷美國的美商,紛紛撤出大陸鮭魚返鄉。此一情勢勢必對近來呈現成長趨緩的大陸經濟,造成雪上加霜的負面影響。
 哈利跟一家上海製造商已經合作八年了,八年來,哈利跟這家上海製造商下單採購睡袋等等戶外休閒用品。但是,飆高的油價讓哈利高唱不如歸去。二○○○年時,從大陸運到美國的一個標準櫃運費三千美元,現在要八千美元,利潤被運費吃光了。
 哈利算了一筆帳,一個標準櫃可以裝一千八百個睡袋,平均每個睡袋的運費是四.四四美元;而在美國的大賣場裡,哈利進口的每個睡袋售價僅九.九九美元。「就算在大陸的每個生產成本是零,現在看來都還嫌貴。」
 哈利只好轉回到美國尋找生產商,最後終於在阿拉斯加找到了一家大半閒置多年的工廠。連工帶料還外加運費,每個睡袋的成本比從上海進口還便宜了四%到五%。上個月,哈利開始招募工人,計畫第一批先增聘五十個美國人。
 報導說,高油價、弱勢美元、通膨抵銷了過去擁有四到五成成本優勢的「中國價」。摩根士丹利首席貨幣經濟師任永力說,讓大陸和其他亞洲國家受惠三十年的出口模式,將被高油價拖累。「全球化出現了一點倒退,我們並不是說亞洲將會摔倒,而是說亞洲的快樂時光已經過去了。」
 報導說,除了油價、匯率因素之外,大陸實施新的勞動合同法、降低出口退稅率、物價高漲、民族情緒、環保成本提升等等,這些因素都導致美商動念閃人。
 德勤會計諮詢公司(Deloitte)的一項調查發現,美國廠商考慮,未來三年之內重回包括墨西哥在內的北美洲投資。加拿大帝國銀行所屬的投資銀行CIBC World Markets的一項報告也指出,「與其到處尋找廉價勞工,倒不如找到勞工加運費最便宜的地方。」
 「三位數的油價意味著距離就是金錢。」CIBC World Markets的報告說,「貿易自由化加上科技,讓『地球是平的』;但是,高油價又把地球打回圓形。」
 《華郵》的報導中說,雖然不可能樂觀的認為所有出走的美商都會鮭魚返鄉,但是,的確出現了若干案例。
 過去因為外移解雇了幾千名員工而被批得很慘的一家家具製造商,六月份宣布在美國重新投產,為北卡羅來納增加了一百個就業機會;一家專做教室家具的製造商,決定在德州生產國中、小學彩色人體工學課桌椅,取代過去在大陸生產、進口的模式。
 還有一家家電廠商把在大陸生產的熨斗、吹風機等移回休士頓生產,創造一 哈利的大陸夥伴也感受到這股冷風。報導說,哈利的大陸夥伴認為美商鮭魚返鄉「不只是我的問題,這是全大陸的問題。」

阻奧運魔咒 中國拚經濟惠及亞洲>中時08-09-02彭志平

 據「彭博社」報導,大陸領導人正在計畫減稅和擴大公共支出,以避免大陸經濟在奧運之後下滑,而位處中國大陸周遭並深受經濟衰退之苦的亞洲國家,也都將因此受益。
 摩根史丹利首席貨幣經濟師任永力在研究報告中指出,一九五六年至今,十一個曾經舉辦過奧運的國家當中,有十個在舉辦之後經濟下滑,唯一例外是一九九六年美國亞特蘭大奧運。大陸在舉辦北京奧運之前經濟成長即已趨緩,政府官員決定全力阻擋「奧運魔咒」。
 大陸政府將推出若干推動經濟的措施、政策,預料亞洲近鄰包括南韓、台灣都會大為歡迎。因為美國、日本、歐洲經濟步履蹣跚,而連帶受到衝擊的大宗物資供應國澳洲、巴西等,預料也會同表歡迎。
 「大陸當局會極力避免經濟急速下滑。」總部位於雪梨的安保資本投資公司(AMP Capital Investors)握有一○八○億美元資金,其首席經濟學家奧立佛說,「大陸經濟是亞洲經濟力量的關鍵性支柱。」
 大陸已經放寬了貸款限制,並且打住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升值走勢,以恢復出口優勢。在GDP連續四季成長減速後,大陸政府還考慮祭出四千億元人民幣的刺激經濟方案。
 北京《經濟觀察報》上周報導,一項兩千兩百億元人民幣的擴大支出方案,和一項一千五百億元人民幣的減稅案,正等待國務院和全國人大的審批。
 今年大陸的鐵道建設支出增加了三倍,達到三千億元人民幣;根據「十一五規劃」,水電站、水公路運輸,以及其他公共設施建設計畫,再加上汶川大地震之後的重建工程,總計支出可能新增一兆元人民幣,這些建設計畫支出比台灣、泰國和越南的總合還要多。
 「當大陸經濟轉趨緩和,官員會優先致力於保持經濟成長和就業。」摩根大通中國證券市場部主席兼董事總經理李晶說,「奧運之後中國的公共工程支出可以推動經濟成長。」
  除了財政政策之外,大陸當局也將動用貨幣政策。中國人民銀行八月十五日宣布,將以穩定的貨幣政策來紓緩海外需求不足的衝擊。摩根大通首席經濟學家龔方雄認為,明年之前人行可能調降存款準備率二.五個百分點,成為一五%。
 大陸的這些措施,對於亞洲鄰居的影響也是可觀的。花旗銀行首席亞太經濟學家黃一平評估,大陸經濟每成長一個百分點,就將拉動亞洲○.五個百分點。
 另外,據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資料顯示,亞洲當中台灣受到大陸影響最大,台灣所有外銷產品中有三六%銷往大陸;其次是南韓,此一數據是二五%;日本排名第三,外銷大陸的比重為一九%。
 雷曼兄弟公司首席亞洲經濟學家沙巴拉曼也指出,如果大陸經濟能夠挺住,對美、歐和亞洲的幫助會越來越大。
 此外,大陸增加支出也會有助於大宗物資的提供者,從澳洲的鐵礦石到智利的銅礦都會獲益。大陸是全世界煤礦、鋼鐵、鋁、鐵礦石、鎳礦、銅和天然橡膠的最大消費國。

救人救己 專家籲中國出手援越>中時08.06.12白德華

 在錯誤的貨幣政策及國際熱錢先炒作後撤離下,越南近期出現一場經濟危機,她會否像十年前的泰國金融風暴一樣危及全球?北京目前是否應緊急出面,協助越南,也救人救己,已引起全球資本市場的關注。
 最近幾天,「亞洲面臨第二輪金融危機」標題,一再出現國際財經媒體上。《彭博社》本月三日就在題為「亞洲正走向九七年以來另一場經濟危機?」文章說,亞洲各國正經歷的通脹,和十一年前發生的危機頗有驚人的相似處。英國《衛報》四日刊文說,「亞洲面臨九七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具考驗的時刻。」
 越南近期發生的事,確有若干相似處。今年五月,越南CPI(消費物價指數)高達二五.六%,讓越南央行基準利率一二%形成負利率,會否成為惡性通脹令人關注;今年前五月因能源、物料上漲,越南外貿赤字達一四四億美元,這對僅兩百億美元外匯存底的越南,已是不可承受之重。
 再就股匯市來說,○六年越南股市曾躋身全球最火爆的市場之一,股指漲幅達一四五%,去年頭兩月又漲五一%,讓越南廿家最大上市公司本益比達七三倍,股指一路從百點躍升到一千三百點。但去年十月至今,股市又跌回兩百多點,更不用說房市從去年至今,胡志明市及西貢市房價跌幅都已超過百分之五十。
 事實上,根據彭博社指出,從非交割遠期(NDF)價格來看,目前越 「應對高通脹的貨幣政策失誤,是危機爆發的禍根」,上海同濟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石建勛認為,去年以來因原物料大漲,輸入型通膨已明顯的越南,卻相信「以本幣升值可控制通膨」之說,但放寬匯率浮動區間卻導致貨幣不升反貶。
 越南又擔心通膨過度嚴重,於是大幅收緊銀根,將基礎利率從八%調高到十二%,企業資金鏈中斷,經濟失序,加上諸多因素影響,熱錢撤出就一發不可收拾。
 「經常項目持續逆差┼低外匯儲備┼資本項目自由化┼金融服務市場開放」,這樣的組合通常以貨幣危機告終。好消息是,中共財經智庫已注意到鄰國危機,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何帆、商務部商業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都提出呼籲,該是中國出手援越的時候了。
 按照北京智庫表示,今年初以來,大量游資撤離東亞新興市場,是問題的始作俑者。「如果東亞國家不出手干預,作壁上觀,是有再次爆發東亞金融危機的可能性。」
 越南金融市場動盪,已在周邊形成連鎖反應。智庫建議,中國應出手向越南提供貸款援助,並透過區域貨幣合作的框架宣導東亞國家聯手防範危機,這或許不失是解決方案之一

越南爆工潮 20台商廠同時停工【聯合報╱記者丁萬鳴08.04.28
 
台商轉進最熱烈的投資地越南,爆發激烈工潮,不具名的越南台商說,胡志明市附近已有廿多家台商廠因罷工同時被迫停工,廠商損失達數百萬美元,台商圈人心惶惶。
一不具名的越南台商說,他的工廠今年以來已罷工三次,不但六千多名工人無法上工,生產線被搗毀,連福利社和餐廳都被洗劫一空。
另一名受害台商說,激進的越南工人阻撓、恐嚇、毆打其他想上工的工人,廠商報警後,逾百名鎮暴警察雖然很快抵達罷工現場,卻沒有阻止教唆、鼓譟罷工的工人,還坐視工人圍廠,不讓人車進出廠區。
世界最大的運動品牌美國耐吉的採購人員,上個月曾被罷工勞工困在一家台資鞋廠內,最後耐吉人員被迫提高下單價格,才得以脫困。
罷工問題多年來一直困擾越南台商,雖然越南政府在前年制定了罷工法規範罷工,但罷工情況一年比一年嚴重,今年以來的罷工基本上是延續去年第四季的罷工潮。
去年平均每天發生一件多,今年以來平均已達到一天兩起罷工事件;我駐越代表處提供越方統計資料顯示,去年越南全年有四百餘起罷工,但今年到四月初已達二百多次,台商是越南最大的外資,受創也最重,今年已有一百三十多家台商受害。
罷工潮以胡志明巿以及其附近的平陽、古芝、隆安、西寧、同奈等省最激烈,連過去被視為越南出口貿易標竿的興順加工出口區都不能倖免;包括清錄、寶成、華豐大型企業最近都遭罷工潮波及。
台商指出,越南罷工問題日益惡化,與越南政府公權力不彰有關,越南官員處理罷工問題時,總是站在工人一邊。
罷工結束後,台商多不能追究,還要放帶薪假,罷工期間的薪水照發;一位台商指出,越南工人就是因為每次罷工所求都能如願,以致現在稍不如意,就會發動罷工

罷工訴求:提高加班費【聯合報╱記者丁萬鳴
 
非法罷工成為越南台商噩夢,台北駐越代表處經濟組長鄭振財表示,越南非法罷工前年二百八十五次,去年增至五百餘次,今年到三月底已達二百四十次,台商投資最多,受創也最重。
據了解,四月初,我駐越官員、台商與各國外商代表都曾經透過越南民間組織安排,去拜會越南勞工部長,表達希望越方政府取締非法罷工訴求,不料勞工部卻反過來要求外商體恤勞工疾苦。
官員指出,過去一年越南消費者指數上漲達百分之十,越南政府雖調高基本工資百分之十五,但勞工還是不滿;最近罷工最大訴求就是「提高加班費」,越南法令規定加班費是正常工資的一倍半,工人們要求增加為兩倍。
業者指出,越南勞工沒有「不同工不同酬」觀念,只要收入不如別人,很容易發動罷工。同時大量外資湧入越南,勞工需求激增,也使得越南勞工行情水漲船高。
我駐越官員表示,越南的罷工已串聯成區域性罷工,除非像台塑、統一、味丹等少數工資較高的廠,多數台商都深受罷工威脅。
台商圈盛傳越南罷工之所以規模愈來愈大,背後可能有國際組織策動,傳授罷工技巧,例如:媒體或鎮暴警察出現時,就把女工叫到抗爭第一線,博取同情;還有故意抵制合法工會,自組好幾個非法工會,輪番和資方談判,每次談的條件都不一樣,讓資方疲於應付。

越南大升息 台商警戒【經濟日報08.06.11
 
越南金融情勢告急,越南央行為控制飆漲的物價,昨(10)日決定將基準利率從12%調高至14%,成為亞洲利率水準最高的國家。外資評估越南金融情勢惡化,恐迫使越南政府向國際貨幣基金(IMF)求救;不少台資廠已在台搶進買美元奧援越南公司,也有台商暫緩越南投資計畫。
越南金融情勢緊張,已讓債信評等業者惠譽和穆迪把越南債信展望調為負向;不少外資更爭搶美元,撤離越南,引發越南匯市動盪。越南央行昨天為預防匯市投機交易,除宣布調高基準利率(是今年來第三次升息),也把越南盾兌美元匯率基準調降2%;無本金交割遠匯合約市場的交易顯示,越南盾未來一年可能下跌40%。
摩根士丹利公司已提出警告,越南正步向貨幣與銀行危機,可能導致越南盾劇貶;另有機構預測,最壞情況可能迫使外資大舉撤走,引爆國際收支危機,甚至被迫向IMF求救。
面對越南金融情勢惡化,包括台糖、太醫等不少有意赴越南投資企業,紛紛暫緩擴建或前往設廠。台糖於平陽附近的獨資養豬場,目前養豬頭數約6萬頭,原擬再斥資超過2億元新設養豬廠,近期越南通膨嚴重,當地地價大漲,台糖基於預算限制,將被迫要選擇較偏遠、地價較低的地區。
太平洋醫材副總經理李家茂昨日表示,越南通膨嚴重,工資上漲三成以上,土地也貴出兩倍,且時常傳出罷工情事,太醫決定暫緩赴越南設廠。
一家在當地投資多年的台商憂心忡忡,他說,越南盾黑市價大貶,越南盾官價雖維持固定匯率,卻已是有價無市;昨天更有台商因搶不到美元,必須靠台灣母公司直接結匯給當地子公司付美元貨款,顯示越南經濟風暴的確令人擔憂。
另外,包括金車、味王、味丹、大成、統一、義美等在越南投資的台資食品廠,昨天雖強調近期越南物價飛漲,短期業者會獲利,但劇烈的通膨仍不利長期發展,尤其貨幣大幅貶值,想要在這波風暴中全身而退,難度頗高。
不過,遠赴越南進行大型投資案的中鋼、義聯等鋼鐵集團,及仁寶等昨天表示,不會因越南匯率大動盪而放棄越南投資計畫,但會密切注意越南經濟發展。

越南盾跌跌不休 搶美元要排隊15天【聯合晚報╱記者沈明川
 
越南投資環境大變,衝擊在當地台商的投資經營,經濟部投資處雖然並沒有呼籲台商不要前往投資,但已做出投資需「審慎評估」的呼籲。經濟部投資處長邱柏青表示,投資處早已注意到越南投資環境的變化,根據投資處蒐集資料統計,今年截至5月19日止越南發生罷工事件高達280件,其中台商受影響的有50件。
邱柏青說,罷工原因主要是越南當地物價飆漲,員工以基本工資無法過生活為由要求加薪。今年前4個月,越南物價上漲14%,其中甚至出現單月上漲25%的紀錄。他表示,投資處並沒有呼籲台商不要前往投資,只是呼籲前往投資要「審慎評估」。
經濟部國貿局蒐集國外相關報導的資訊指出,近期越南金融領域出現很多不穩定現象,通貨膨脹嚴重,股市折腰跌損,越南盾隨美元走勢疲軟,大量國際資本外逃,專家開始擔憂,一場類似20世紀末從泰國爆發、波及數國的金融危機是否將要重捲東南亞?
越南盾每天都會貶值5至7個百分點,人民幣也成為越南人在危機中寄托的「硬通貨」。但現在銀行裡,美元與人民幣極度緊缺,如果去兌換美元,要排隊15天才有可能兌換成功,屆時越南盾不知道又貶值到什麼程度,因此歐美及日韓企業已經開始通過黑市來大規模兌換美元了。

投資越南 台灣排名第二【聯合晚報╱記者沈明川、
 
據經濟部投資處的統計,1998年至2007年12月各國在越南投資總金額,台灣為107億8120萬美元,排名第二,僅次於南韓的135億3363萬美元。
今年第一季統計,我國對越南投資為1億6186萬美元。同期新加坡投資金額107億3920萬美元,居第三;日本90億3778萬美元第四。
越南從90年代起就吸引各國前往投資;10多年前政府積極推動「南向」政策,越南也成為台商在東南亞投資的主要地區。
根據1988年至2008年4月的統計資料顯示,主要為輕工業,占36.51%;重工業占20%。我國對越南投資案件近三年來轉向大型化,除三陽,或食品業味丹等,近來台塑傳出投資8億美元,資本密集的鋼鐵業聚亨,高科技業鴻海、仁寶、華碩、神達都有考察作業。
若以投資地區區分,台商投資最多的是同奈省,占全總投資金額33.89%;胡志明市第二,平陽省第三。
三陽汽車越南三陽總經理劉武雄表示,越南1-5月機車市場平均長25%,三陽本身也有15%以上的成長。越南通貨膨脹還屬於初期階段,對於機車這類奢侈品的影響可能會延後到下半年才發生,預期下半年機車市場會受到比較大的衝擊,但是預估全年應該還是有成長。

經濟部:越南台商 恐掀倒閉潮 【經濟日報╱記者陳秀蘭

經濟部投資處長邱柏青昨(11)日指出,越南盾大貶,呼籲台商前進越南投資要小心審慎,經貿單位也擔心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翻版,可能引發台商一波倒閉潮。
駐越南胡志明市經濟組組長陳志揚昨天表示,越南因景氣過熱,通膨嚴重,本月消費者物價指數超過20%,迫使越南政府不得不採取升息及讓越南盾貶值措施,相信這僅是短期現象,越南經濟應該很快恢復正常。
他說,越南政府為打擊黑市及市場投機,在國際貨幣基金等專家顧問的建議下,採取升息等一系列降溫措施,越南盾昨天貶勢稍歇。
經濟部統計,台商在越南的投資金額僅次於南韓,是越南的第二大外資企業。據統計,在越南投資台商家數高達1,800多家,總投資額高達103億美元,因許多台商並非以台商名義登記前往投資,所以實際投資家數,不僅於此。估計台商在越南投資家數超過3,000多家,投資金額超過150億美元。
邱柏青說,由於大陸去年底以來採取一連串的宏觀調控措施,導致許多在大陸投資台商轉到越南設廠,但越南今年罷工潮嚴重,也讓在當地投資的台商,飽受困擾,今年遭逢嚴重通貨膨脹,匯率劇烈波動,加上近期越南央行大幅升息,劇烈的金融動盪,嚴重衝擊當地台商。他呼籲最近有意前進越南的台商,應該小心審慎。
國貿局負責東南亞雙邊經貿事務的雙邊組長朱曦也就指出,這幾年外幣預期越南將成為第二個中國,紛紛搶進越南,使得越南擴張太快,而熱錢大量湧入,炒外匯、炒房地產,變成經濟大泡沬,會不會是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翻版,經貿單位已指示駐外單位密切注意。

兩岸經貿(一)
 
整理近一年來馬劉財經內閣如何解決台灣經濟危機的一千五六百頁資料(分15篇貼),深感只要堅持專業行政,便能戰勝民粹和霉體冥手酩嘴,邪者專家叫獸的濫評,但面對<88水災>的台灣集體受創情緒,馬劉團隊的救災在專業和事實上即便無誤,也不得不鞠躬道歉改組,以扭轉突降的民意,真不知民主/冥主何別: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13663727/20090818102819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13663766/20090818103506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13784400/20090901073835

台灣振興方案 搶救失業 無薪假 兩岸車市 各國車市 面板 DRAM TMC 兩岸資訊業 各國資訊業 台灣GDP 台股 房市 消費券效果 兩岸經貿

另參本館: 馬兩岸政策 馬國防外交兩岸 國共論壇 胡六點 啥米係ㄟ擱發 大三通 台官去陸 台商回台? 台商債留大陸 陸客來台 貓熊來台 陸生來台 匪貨入侵 金酒登陸 陸酒不能 錢四腳 爆發戶心態 妖魔化陸資? 暴利富豪團 開放來台醫療 賣台醫師 兩岸水果大戰 台灣茶VS大陸茶 賣台農業專家 漁工也不想來台 向中國說不 台灣古巴化?

近一年來有關全球經濟危機的資料累積了一千五六百頁(台灣部分亦然),分成:

中國振興方案(再分:中國地方經濟,港澳粵經濟,中國就業,中國經濟成長之謎) 美國振興方案 歐盟振興方案 各國振興方案 俄羅斯經濟 中國家電下鄉 中國山寨經濟 中國股市 中國房地產 中國併購 貿易保護主義 G20 vs G2(再分:G2,金磚vs KIIC,波灣經濟) 中國崛起 東協加三 國際金融新體制 雙率大戰等共18篇來貼。


吳榮義:台灣出口過度依賴中國 應分散【中央社09.02.15

前總統府國策顧問黃天麟、前行政院副院長吳榮義等人今天都說,台灣經濟過度依賴中國,看不到馬政府有具體有效因應國際經濟與金融危機的策略與方案。
台灣國家聯盟下午舉行「台灣經濟危機」座談會,邀請黃天麟、吳榮義、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與談。
吳榮義說,台灣出口過度依賴中國,就如同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風險太高,「中國打噴嚏,台灣就會感冒」,應該分散風險。
他表示,看不到馬政府有具體有效的因應國際經濟及金融危機的策略與方案,今年台灣經濟展望不樂觀。
黃天麟表示,馬政府為促進國內消費與增加就業,推出擴大內需、振興經濟新方案等措施,即興式的措施與花費,只會危及國家財政。  
他並說,馬政府為達成「一中市場」,放寬赴中國投資40%上限、開放人民幣在台兌換等,只要「結合中國經濟」的政策不改,任何振興台灣經濟、增加就業的措施,都只有短期效果。陳博志認為,馬政府上任以來,加速依賴中國經濟,缺乏正確的產業發展方向,破壞台灣經濟基礎,將導致財政急速惡化。

(楨:吳「獨」眼瞎了?無法洞見金融危機之前台灣出口中國外銷地仍是美國嗎!故台灣出口是過度依賴美國才有今之危機,今後要善用中國內需。至於兩岸開放未達到預期效果之評?購台面板及資金回台等有大效!)

採購台灣面板 大陸保證落實【經濟日報記者陳慧敏08.12.30

大陸國台辦日前宣示向台灣採購20億美元面板,大陸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巡視員白為民表示,官方已掌握陸資彩電品牌簽署採購意向書,才敢大聲宣布這項政策,近期將舉辦採購意向書簽署記者會。
白為民昨(29)日出席廣東肇慶市舉辦的粵台光電交流論壇。面對記者詢問大陸如何落實採購台灣面板,國台辦經濟局副局長王征反問:「你們好像都不相信這條政策。」坐在一旁的白為民強調:「我們一定會買。」
出席論壇的台資面板相關廠商分析,大陸彩電品牌對台資面板廠的採購量原本就是一年20億美元,大陸官方並未提供政策優惠,更未編列採購預算,僅從政策宣導,敦促大陸彩電品牌挺台灣面板,宣傳口號恐怕多於實質,業界對此政策的期望不高。
白為民說,在宣布這項政策前,官方就已取得陸資彩電品牌採購台資面板的意向書,經過統計,才敢大膽宣布要採購20億美元台灣面板的政策許諾。

大陸買台灣面板 將再加碼【經濟日報記者劉煥彥08.12.29

大陸媒體報導,中國大陸將向台灣企業採購20億美元液晶面板,只是開始而已。未來大陸電視業者不僅將持續採購,而且規模將超過這個金額。
大陸經濟觀察報報導,大陸主要電視品牌深圳康佳多媒體事業部平板事業總經理林洪藩表示,這只是各家彩電業者從12月底到1月春節旺季期間的採購量,以後還會繼續採購。康佳的長期策略合作面板廠商,正是台南的奇美光電。
林洪藩說:「在保持合理市場預估的基礎上,當然儘量選擇臺灣面板。」
另一家大陸主要電視品牌創維集團的彩電事業部本部副總裁、中國區域營銷總部總經理劉棠枝也表示,大家都在大中華圈,有機會當然願意跟台灣面板廠商合作,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台灣面板業者擴大市占率。
報導指出,由於歐美需求大幅下滑,台灣液晶電視面板製造商莫不祭出降價手段以維持產量,但從今年第四季這個產業幾乎全面虧損,而且庫存較多。
大陸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會長郝亞斌指出,不僅台灣面板業者如此,全球主要面板廠商都面臨產能過剩問題。該協會正在研擬大陸電視面板業結構創新的方案,相關部門也正研究產業振興計畫。
劉棠枝說,2007年全大陸液晶電視銷售量約為850萬台,其中600萬台是大陸品牌;2008年市場規模達到1,300萬台,超出各方預估的1,200萬台,估計2009年還將有兩位數的成長。
報導說,目前大陸液晶電視廠商與台灣面板廠的進一步合作,仍然有很多障礙,短期內要突破非常困難,例如我方開放台商到大陸投資,但仍限制面板廠登陸。
此外,中共官方厲行外匯管制,對國有企業對外投資還有很多要求條件。即使陸資想來台,北京也尚未無條件放行。這一切有賴於兩岸政治和經濟法規進一步放寬。
報導指出,三星、LG與Sony等日韓面板大廠都有自家的電視品牌,但台灣的奇美、友達、彩晶及華映等只是單純的面板生產商,沒有本身的電視品牌。儘管台資面板業者在旺季期間能取得主導市場的力量,但在經濟不景氣、需求清淡且產能過剩的時候,卻要看終端電視廠商的臉色。
為解決這個問題,奇美曾推出自有品牌電視「CHIMEI」。儘管在2007上半年,CHIMEI液晶顯示器與液晶電視已拿下台灣市場占有率第一名,但台灣市場的規模無法消化奇美全部面板產能,倚重外部市場就成了必然選擇。

奇美電 聯中制韓【經濟日報記者邱馨儀08.12.30

奇美電以南海機種扶植自家與大陸品牌電視廠商,企圖聯中制韓,度過這一波景氣低潮,培養長期競爭力。
這一波景氣低潮,三星與LG優先採購自家面板,台灣雖有宏碁與華碩,但台灣廠商使用資訊科技(IT)面板規模有限,少了國際電視品牌的力量,是台灣面板業一大隱憂。
今年台系面板廠受景氣影響最深,就是因台灣沒有電視品牌與通路。,日本與韓國LCD廠,有整個集團勢力的支持,和長期開發的品牌通路作後盾,在不景氣時,優先採購自家的面板,大砍台系LCD廠訂單,台系面板廠苦等不到訂單,產能利用率下修的幅度遠超過日韓。
大陸是一個新興的市場,容許新品牌發展,奇美集團認為機不可失,南海機種就是落實奇美的品牌夢,並聯中抗韓的具體作為。
大陸華南地區是全球21吋CRT電視的主要產地,全球一年7,000 萬台,十多年來華南即佔了一半。CRT逐漸被平面電視取代,傳統廠商轉入液晶電視不易,奇美電以華南機種,協助大陸CRT品牌切入液晶電視、海信、TCL、創維、廈華等,都成功運用華南機種取得穩定的銷售量。若是能把大陸市場拿下,就可降低日韓品牌電視廠的砍單衝擊。

面板運輸成本 降5-10% 【工商時報09-01-05 袁顥庭

 台灣面板廠後段模組產能均外移至大陸,並在華東、華南地區建構出兩大塊面板聚落。雖然全球景氣衰退,造成面板產業在2009年面臨龐大的虧損壓力,不過兩岸大三通對於面板產業,確實有節省運輸時間及成本上的正面助益,估計可以節省大約5%至10%運輸成本、同時提高面板存貨週轉率,堪稱寒冬中的暖流。
 台灣面板廠後段模組組裝均以大陸為主要生產據點,從台灣在大陸所設置模組廠據點包括有蘇州、寧波、吳江、南京、廈門、佛山、深圳、福州等地,地近上海、寧波、福州、廈門、廣州、南京等地,這些地方也都是兩岸開放直航港口。隨著兩岸大三通,對面板產業來說,直接的影響將反應在運輸成本的降低及存貨週轉天數的減少

裁員過頭》陸面板廠無力接單【經濟日報記者邱馨儀09.01.06

面板廠裁員裁過頭了,大陸後段模組(LCM)廠爆發工人轉檯或回鄉潮,導致訂單來了,卻苦無工人可以接單生產,在供應鏈崩潰的情況下,26與32 吋液晶電視面板將成為下一波接續漲價的對象。
受面板價格止穩,加上部份液晶監視器面板漲價成功,是連續跌價七個月來的首度上揚,導致昨(5)日LCD類股全面翻紅,其中友達與群創更是直攻漲停,友達與奇美電各爆出9萬張與8萬張的大量,名列昨天台股成交量的一、二名。
面板廠表示,受到大幅調降產能利用率的衝擊,友達、奇美電、華映與彩晶等,均在兩岸都大規模中止契約工,並開始勵行正式員工的人力精簡方案,促使大陸LCM廠的民工爆發大規模的出走潮,這些民工不是轉到別的地方去工作,就是返回家鄉去。
面板廠強調,由於民工薪水低,一旦LCM廠的產能利用率大幅度調降,就沒有足夠的工可做,導致收入大幅減少,迫使這些人轉到其它地方工作,現在就算訂單來了,面板廠也無法在短時間內,把這些工人找回來。

成功爭食中國家電下鄉商機 奇美喜獲大陸訂單【工商時報09-01-06李淑惠

 為剌激內需市場,中國政府推出9,200億人民幣家電下鄉計劃,奇美電率先受惠。據了解,奇美電已經接獲大陸家電業者四年期液晶電視面板訂單,訂單規模在千萬片水準,預料此新訂單將對低迷多時的奇美電業績,將成及時雨。對於新訂單的傳言,奇美電低調不願多談,奇美表示,自去年11月起,來自於大陸訂單的確明顯提升。
 中國將自2月起實施家電下鄉政策,預料2月起,奇美電來自大陸的訂單量將與日俱增,或可彌補歐美景氣衰退所減少的面板採購量。
 奇美電表示,家電下鄉採購的機種仍以大陸本土品牌為主,但該公司深耕中國已久,並鎖定22吋、26吋、32吋的小尺寸面板生產,可望爭取中國下鄉商機。
 奇美電去年11月起大陸營收成長比第3季旺季時還要顯著,其中中國市場訂單的確是發揮支撐作用。
 去年全球液晶電視市場胃納量約1億台,而大陸彩電市場約3,000萬台,預估今年產值持續提高中;據了解,奇美電液晶電視面板的出貨高峰約在1個月180萬片,主要客戶包括三星、船井、康佳、創維為主,大陸的營收比重約在20%左右,可望成為面板族群中最佳的中國受惠股。
 法人指出,面板大廠包括奇美電、友達及鴻海集團的群創光電應該是本波段「家電下鄉」的主要受惠者,這些效益將在第一季下旬逐步發酵,預估多家面板廠將陸續接獲大訂單。
 今年2月1日起,中國開始推出為期4年的家電下鄉計畫,針對農民消費者,推出13%的財政補助,但是採購限額為2,000人民幣,補助種類為彩電、手機、冰箱、洗衣機,一戶一類限購1台;而彩電的採購限額為2,000元人民幣,相當於新台幣8,000元左右,因此廠商預估,由於單價低,採購的尺寸會以19吋、22吋、26吋等小尺寸電視為主,奇美電受惠的尺寸將會以22吋、26吋為主。
 受到中國家電下鄉政策,奇美電昨日獲三大法人大幅加碼1.8萬餘張,合計近5個交易日,三大法人共加碼4.3萬張,該股亦由底部7.61元揚升,至昨日為止,波段反彈51%

面板急單湧 零組件缺工等嘸人【工商時報09-01-12袁顥庭

 面板供應鏈去年12月展開大瘦身,裁減不少員工,在一片裁員聲中找不到工作的人只好請領失業救濟金。但是12月底不少急單回溫,部分零組件廠回頭要找人,卻因為很多人擔心做不到1、2個月又要失業,反而卡到半年內不得再請領失業救濟金的限制,因而出現臨時有缺卻找不到人、政府變相鼓勵失業的尷尬局面。
 因應訂單下滑,為度過今年景氣寒冬,面板供應鏈去年12月起開始擴大實施人力精實,陸續裁減掉不少員工。另一方面1月份又碰上國曆與農曆年長假,不少廠商都對內宣布延長年節假期,並且擴大實施行政假,估計1月份實際工作天數最短可能少到只有10至15天。
 不過面板價格1月落底,部分品牌、系統客戶在12月底、1月份開始回補面板庫存,讓面板廠看到不少急單,也連帶拉抬背光模組、燈管廠等相關零組件廠商業績回溫。
 面板零組件廠表示,11月底到12月初是去年第四季出貨的谷底,但是12月下旬開始看到訂單回溫,並且延續到了1月份。由於1月工作天數少,必須趕在1月上旬出貨,因此最近甚至有加班需求。
 零組件廠表示,12月裁減不少員工,到了月底訂單回溫,人力需求突然增加,臨時要找工作人員,卻面臨到無工可用情況。不少員工在遭到裁員之後,只好請領失業救濟金,不過根據法令規定,一旦重新找到工作之後,失業救濟就會停發,如果又失業要再請領必須要在半年之後。因此很多已經領了失業救濟的人,擔心作不到1、2個月又會失業,礙於法令限制反而不敢回頭接受工作。政府雖然鼓勵就業、勸說企業不要裁員,不過在現行法規之下,反而是變相地鼓勵失業。
 雖然面板訂單回溫,不過面板廠保守地表示,1月接單狀況不錯,但是2月、3月的訂單能見度仍然不高,因此目前整體的產能稼動率還是維持在低檔。至於近期的急單,多是安排既有的員工加班因應,希望盡量撙節支出、彈性地調配人力。

面板半導體 開放西進 【經濟日報╱記者謝佳雯2009.07.29

經濟部初步完成產業開放登陸清單,面板及半導體等兩兆產業可望以專案審查方式,開放西進投資,石化業的輕油裂解則仍不考慮解禁。
財經官員指出,面板業是開放十代廠(不含)以下登陸,但需經專案審查;初步規劃以「N加一」或「N加二」為原則。N為世代數,表示需在台完成一座新世代廠,才能登陸蓋前一代或前兩代的舊世代廠,三、四代廠則傾向不設限。目前台灣尚無十代廠,最新的世代是友達剛量產、台灣第一座的8.5代廠。依此原則,友達可以登陸投資六代或7.5代廠。
在半導體方面,有國際瓦聖納協定可供參考,不再以8吋或12吋等晶圓尺寸為規範,改以「線寬」處理,即0.18微米製程以下完全解禁,0.18微米製程以上採專案審查,業者只要提出更好的在台投資就可登陸。
相關官員表示,製造業開放登陸產業的檢討重點,以半導體、面板及石化業為主,主要原則有三:技術根留台灣、不會提高失業率、不造成資金外流。至於石化業中被禁止登陸的輕油裂解廠,因國光石化和六輕五期尚未在台完成投資,傾向禁止登陸。
工業局已提送開放報告給經濟部。工業局強調,「開放產業登陸清單」如同「開放陸資來台投資清單」,涉及所有產業別,不僅限於製造業,此案由經濟部統籌。
經濟部官員則表示,正彙整製造業與相關服務業登陸投資鬆綁檢討清單,近期將向經濟部長尹啟銘報告;由於開放幅度具高度政治性,工業局的檢討方案必須留待府院高層定調才能算數。
工業局檢討開放登陸的製造業原有110項,其中一半以上是已確定不會開放的軍事工業、麻醉藥品等產業,以及由衛生署等其他部會檢討的項目,最後被納入檢討的項目計26項。
法人指出,大陸液晶電視幾乎100%向外採購電視面板,對能生產32吋以上的六代面板廠需求較強;台灣的六代廠良率全球最佳,經濟規模最大,也最具競爭力,開放登陸可能「傷身」。


資金回流6千億 彭淮南:景氣明年中復甦【經濟日報記者邱金蘭08.12.30

景氣到底什麼時候會好轉?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昨(29)日表示,明年年中景氣將會復甦。金管會主委陳也說,股市是經濟的櫥窗,現在已經有資金回流到股市,因此,明年元月起,所有的措施也將back to normal(回到常態)。
在各國持續降息下,彭淮南表示,9到11月間,國人資金回流合計已達182億美元,換算新台幣近6,000億元。不只國人資金回流,金管會官員透露,外資在連續八個月淨匯出之後,12月至今,外資終於淨匯入8.75億美元(約新台幣290億元)。
正因已有資金回流股市,陳表示,包括指數股票型基金(ETF)底下的150檔成分股可以放空,融券、借券總量管制,也將恢復以往水準。
立法院財委會昨天審查中央銀行、金管會會銜函送修正的人民幣相關規定,邀請彭淮南與陳報告並備詢。這也是兩人首度在財委會同台。
立委賴士葆質詢時表示,各國持續降息,國外甚至已經降到零利率,錢有沒有回流台灣?彭淮南表示,國人投資海外的情況已經減少。9到11月這三個月期間,國人資金回流合計已達182億美元,換算回流新台幣近6,000億元。
不僅如此,外資在連續八個月淨匯出之後,12月終於出現淨匯入的情況。依據央行和金管會的資料,9月、10月、11月外資分別淨匯出42億美元、68億美元和12億美元。不過,12月至今,已經淨匯入8.75億美元。
賴士葆進一步問,景氣到明年第二季底是否能復甦?彭淮南表示,全球經濟衰退,台灣的經濟成長卻主要仰賴出口,政府、老百姓、企業界要一起努力擴大內需,以降低出口降低對經濟成長的衝擊。一般來講,年中(middle)應該會復甦。
陳也表示,從目前的股市表現來看,市場已經回到normal的情況,所有的措施應該要回復,包括放空機制、以及借券、融券的上限管制。
至於行政院推動「銀行挺企業」措施,最近銀行對企業放款數字卻節節下降。
陳指出銀行挺企業的確看到成效,以今年11月底總放款數字來看,較去年同期增加4.74%,比經濟成長率更高。
彭淮南也說,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僅1.87%,但銀行放款成長率有4%多

打造台商總部 進度快【經濟日報記者蘇秀慧09.01.04

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表示,馬英九總統已提出打造台灣成為全球創新中心、亞太經貿樞紐和台商營運總部等三大經建目標,相關部會將進一步研議細節,其中打造台灣成為台商營運總部的腳步最快。
邱正雄強調,行政院研議中的建立台商經貿特區,就是要吸引台商回流設立營運總部,同時行政院賦改會決定將營所稅由25%調降至20%,並保留營運總部的租稅減免,也是為了打造台灣成為台商營運總部的配套措施。
行政院預訂農曆春節前提出台商經貿特區規劃方案,待立法院完成修法後,台中港務局的物流專區可望成為第一個台商經貿特區。
根據規劃,台商經貿特區內廠商將給予租稅優惠、人力及貨物流動便利;並協助與大陸地區建構完整分工體系;鼓勵從事加值生產及品牌行銷,提高產品價值。
發展台灣成為全球創新中心、亞太經貿樞紐、台商營運總部,原來就是馬總統的競選政見。在全球創新中心部分,馬總統的政見即主張打造台灣為亞太資產管理與籌資中心;協助資訊業加強全球布局及國內外策略性分工,從資訊硬體製造大國,轉型為以台灣為資源整合及創新服務中心的全方位世界資訊大國。
在亞太經貿樞紐部分,除了已推動兩岸海空人貨運輸直航常態化,也希望發展台灣成為往來美洲、東南亞與大陸客貨的區域轉運中心;強化海、陸、空運輸的基礎建設,建構高雄、台中及桃園為北、中、南三大物流、轉運及發貨中心。

一日生活圈 掀返台置產潮【工商時報09-01-05蔡惠芳

 2008年12月初兩岸跨入大三通的歷史時刻以來,兩岸一日生活圈的架構呼之欲出,同時也帶動久違的海外台商、海外華僑「回流置產潮」,房仲業發現今年初一度出現的台商鮭魚回流置產需求再度浮現,2009年將摩拳擦掌大舉搶攻兩岸大三通所帶來的台商、華僑「回流置產潮」。
 永慶不動產集團董事長廖本勝表示,兩岸大三通之後,2009年勢必為兩岸房地產市場帶來極大的變化,除了中國大陸國企準備「登台」攻城略地外,房仲業也發現另一塊商機大餅,是更快可以見到效益的,那就是大陸台商、海外華僑的「回流置產潮」。
 廖本勝表示,永慶房仲集團就發現,從大三通正式首航之後,有些大陸台商購屋客戶紛紛回台洽購買屋事宜,甚至連集團自己的上海台慶房產公司,也有不少員工想回頭買台灣的房子,而且上海台商客戶的朋友們也有此打算,因為往返上海、台北便利,一日生活圈已成形。
 廖本勝透露,還有來自美、加等國的海外華僑也開始回流購屋。整體來看,台商、華僑目前需求的住宅,多半是中高總價住宅,畢竟此時房價已比半年前要便宜至少3成。
 新聯陽實業董事長涂煌鎮表示,兩岸大三通讓人期盼了10幾年,最近確實又有台商回流置產的客戶出現,還有許多美國華僑,因為美國房價跌得凶,台灣相對還好,而且利率又便宜,預期2009年台商回流置產的買氣,會愈來愈明顯。
 鄉林建設董事長賴正鎰表示,其實鄉林在台中的住宅預售案,也有愈來愈多的台商回來買,由於存款利率今年將降到0.5%,全民儲蓄率又高達3成以上,在貨幣浮濫、資金寬鬆的時代,錢怎麼會不往較具保值效益的房地產跑?
 為了適時佈局搶錢,據悉,永慶房仲集團不排除在2009年展開新業務,針對大陸企業、個人來台購屋置產的需求,舉辦「台灣旅遊購房團」;若兩岸關係條例進一步鬆綁有關大陸商品在台刊播廣告的禁令,則可採直接廣告行銷的策略,掌握大三通錢潮

五種台商 最可能回流【經濟日報記者林庭瑤09.01.05

工業總會調查報告發現,大陸商機明顯多過台灣,台灣政府若要吸引台商回流,應從五大類型台商下手;分別為兩岸直航觀光商機型、兩岸資源整合型、兩岸投資布局型、回台置產型及規避貿易爭端型。
經濟部投審會委託工總調查指出,在引導台商資金回流方面,政府首先應思考,台商資金回流後如何運作,要向台商說明資金回流的好處,放在台灣的增值空間為何,尤其可向五大類型台商提出說帖。
第一種是「兩岸直航觀光商機型」。大陸民眾赴台旅遊或兩岸直航即將大規模啟動,蘊藏商機龐大,最為台商看好,於是回台投資旅遊周邊商機。例如台灣最大鞋業集團寶成集團在台中投資新台幣40多億元,興建雙子星大廈作為總部大樓與裕元酒店。
又如,旺旺集團收購台北市神旺飯店,成為大陸旅客入住率最高的飯店,最近又決定興建新觀光飯店。在大陸有300多家「兩岸咖啡店」計劃投資新台幣3億元,在台灣開「兩岸咖啡店」。
第二種是「兩岸資源整合型」。此類型台商在大陸成功發展,但在台灣無根或沒有太大知名度,為了回台發展,整合兩岸資源,擴大兩岸市場規模。政府對此類型台商要協助其尋找合作伙伴或投資標的。
第三種是「兩岸投資布局型」。此類型返台投資的台商,著眼於兩岸市場,增加在台投資。例如,鎢鋼大王的台灣春保鋼鐵公司在投資購物與商務飯店外,也在台灣投資本業,擴大台灣鎢鋼產能。此類型台商需協助取得設廠地點及環境評估的協助。
第四種是「回台置產型」。許多在大陸成功發展的台商,賺了不少錢,衣錦還鄉,回台購置房地產成為一種新的趨勢。這幾年,出現一股大陸台商返台購置房地產熱,也帶動台灣房地產市場景氣。
第五種是「規避貿易爭端型」。這些台商考慮到歐美等對大陸出口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或爭取台灣部分產品的出口配額等因素後,而決定返台投資。

東莞台協 號召20家返台【經濟日報特派記者陳慧敏09.01.05

東莞台商協會成立「台商回台上市櫃委員會」,委員會召集人東莞台協副會長張錫帆說,將號召十到20家符合上市櫃條件的東莞台商回台上市,這是企業醞釀新布局最好的時機。
東莞市政府非常鼓勵企業上市櫃,若能上市櫃成功,企業可得到人民幣2,200萬元補助,若能成功在台灣上市,同樣可以領取這筆上市補貼。
張錫帆是智嘉通訊科技董事長,他說,智嘉科技長期以來保守經營,不需跟銀行籌資貸款,以自有資金營運,去年他開始思索企業經營要更上層樓,應透過上市櫃方式,取得資金資源和健全公司治理,可方便與其他企業聯盟或轉型升級。
張錫帆去年收集資料時,恰好閱讀到東莞台商協會長葉春榮的上市櫃心得,他一通電話打給葉會長,葉春榮恰好有推動東莞台商共同回台上市的構想。從去年8月起,東莞台協就成立「台商回台上市櫃委員會」,任命他擔任「台商回台上市櫃委員會」總召集人。
張錫帆計畫春節後,積極拜訪經營規模符合台灣上市櫃條件的東莞台商。
他說,東莞台協秘書處提供給他60多家企業名單,經過精挑,可以找到十家到20家東莞台商回台跟台灣證交所、櫃買中心等證券機構,及券商、會計師等研擬大陸台商回台上市的政策辦法和配套,希望政府協助掃平政策障礙,落實協助台商回台上市的想法。
張錫帆說,去年下半年起,大陸台資企業業績至少都掉了一半,眼前並非上市櫃掛牌的好時機,但卻是企業研擬上市櫃計畫,醞釀新布局的好時機。
張錫帆認為,東莞台商要在深圳創業板上市很難,目前等著要上創業板的大陸企業已大排長龍,不知何時可以輪到台資企業。

5,000億資金回流 十年首見【經濟日報記者傅沁怡09.01.31

金融海嘯讓國際金融市場全倒,國人先前匯出投資的資金也因而大量回流,中央銀行統計,去年全體金融機構信託資金餘額減少新台幣5,000餘億元,是十年來首見。
從目前信託資金餘額還有近3兆元估算,官員指出,若海外投資市場情況持續未好轉,保守估計還有5,000億元至1兆元資金等著匯回來,除了對新台幣匯價形成潛在升值壓力,如果這筆錢轉進台股,也有助台股上漲。
信託資金是指銀行和信託公司吸收的指定用途信託資金,依法令規定,國人匯出投資必須透過此管道。
官員指出,近年來因為新台幣利率水準偏低,再加上稅負考慮,國外投資管道又愈來愈多元,信託資金餘額逐年增加,從民國87年的新台幣3,500億元,到民國96年底已增至3.4兆元,成長將近九倍。
不過,去年金融海嘯發生後,國人海外投資掀起一股回流潮,全體金融機構信託資金餘額去年8月創下3.55兆元的高峰後,9月到11月的三個月餘額共驟減6,300億元至2.92兆元,讓信託資金餘額15個月來首度跌破3兆元關卡。
官員表示,金融機構信託資金餘額開始大幅攀高,是從民國90年開始,當時央行因應網路泡沫化後的通貨緊縮而持續降息,新台幣固定收益急降,讓國人匯出尋找較高收益的理財工具,信託資金餘額自當時起,平均每年增加約3,000億元。
官員分析,這波金融海嘯發生以來,國人資金在兩、三個月內便回流6,000億元,速度可說「又急又猛」,儘管去年11月單月回流金額已減緩至500餘億元,預期後續仍有大量資金待回流,可望挹注國內投資動能。
官員表示,國人投資海外商品有不少是長年期的連動債等,不太可能完全解約匯回,加上有很多大戶把資金匯出投資的主要考量是避稅,因此就算金融海嘯讓海外收益大減,民眾先前匯出投資的錢也不會百分之百回流。
官員透露,先前匯回的資金主要還是來自於保險公司的海外投資款項,散戶動作通常會比法人慢一些,預期今年會有一波民眾匯回海外投資的風潮。

迎台商還鄉 目標吸金350億元>中時09-02-04江慧真

 為吸引台商資金回流,行政院打造「台商經貿營運特區」,並推出「衣錦還鄉」計畫,除放寬台商管制、降低企業營運總部租稅優惠門檻外,也將提供土地租金優惠方案。對於今年的「吸金目標」,經濟部長尹啟銘昨天表示,九十八年度的台商回台投資值預計為三百五十億元。
 尹啟銘表示,兩岸政策鬆綁與實現大三通後,兩岸企業營運成本下降,為因應全球台商回台投資布局,經濟部將推台商回流倍增「衣錦還鄉」計畫,鎖定指標性的優質台商回台投資,相關措施包括降低企業營運總部適用租稅優惠門檻,以增加台商回台的意願。

 鎖定優質台商 適用租稅優惠

 對於有意回台成立營運總部、投資的台商,經濟部祭出不少手段,尹啟銘表示,政府鎖定「指標性」優質台商,包括結合產業公會了解龍頭企業回台動向、投審會選定先鋒企業給予客製化專案服務;並在土地、融資取得方面給予最大的協助,尤其是政院近來積極研擬的「台商經貿營運特區」。
 政院規畫的「台商經貿營運特區」,目前尚未進入選址工作。不過,尹啟銘強調,該特區將提供台商選擇作為「營運總部」或「物流中心」,進駐的台商將可以享受更低的優惠租稅,還包括土地七八九優惠出售方案、○○六六八八租金優惠再延長一年。
 經濟部近期將在大陸台商密集之地,舉行小型的台商負責人座談會,並擇四月三日在國內舉辦「台商投資高峰會」;尹啟銘強調,政策推出必須要多跟台商接觸說明,未來將加強政策宣導,希望對推動台商回台投資有幫助。

 台商回台案件 兩年逾兩百件

 根據經濟部統計,二○○六年九月至今年一月底,台商回台案已達兩百卅六件,已創造約一萬一千人的就業機會,總投資金格高達三百七十三億元;其中來自中國地區案源有一百七十七件,投資金額為三百卅二億元,占預估總投資金額的近九成,是相當大的比例。
 尹啟銘表示,兩岸交流隨著江陳會譜出好兆頭,兩岸政策鬆綁,實現大三通,企業營運成本下降,將今年台商回台投資金額目標大幅拉高至三百五十億元。

旺旺回台上市 蔡衍明慨捐10億>中時09-04-29林上祚

 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個人持有中國旺旺股份,透過參與台灣存託憑證(TDR)發行,募集了三二.五五億元;蔡衍明昨日在TDR掛牌上市典禮上,除了強調所有募集資金全數投資台灣外,也宣布捐出十億元,其中五億給中視愛心社福基金會,另五億成立旺旺人的基金會,其餘資金也全數投資於台灣。
 旺旺TDR發行,是馬政府上台後,首件台商回台上市案件,由於旺旺過去幾年在中國大陸持續穩定獲利,挾著去年在香港成功上市的餘威,旺旺TDR上周辦理公開收購,總申請件數高達廿萬件,打破近二年來承銷申購件數之紀錄。

 市場熱情認購 感受回家溫暖

 昨日掛牌首日,旺旺TDR價格開盤後就衝上一六.一元,由於市場惜售心態明顯,委買張數雖然盤中持續維持卅七萬張以上,但昨日實際成交張數僅二千五百多張。
 蔡衍明表示,TDR成功上市,讓他第一次享受到「回家」的溫暖,強調TDR的成功上市,除了是對馬政府大陸政策認真態度的肯定外,也是肯定大陸市場的偉大與穩定;台灣投資人對TDR超額認購的熱情,讓他深刻體會台灣的實力,這證明台灣人真的「有夠力」。
 對於這次募集三二.五五億元資金,蔡衍明當場表示,將捐贈五億元給中視愛心社福基金會,另外五億元則將捐給旺旺人的員工基金會,其餘廿二億資金將全數投資台灣,「台灣是我的故鄉,我會用旺旺的集團信念-有心、用心、道德心,回饋台灣鄉親」。

 募集32億資金 全數用於台灣

 中視愛心社福基金會,成立廿多年,是由慈善節目「愛心」衍生而來,主要辦理社會公益慈善活動、關懷弱勢團體、提供急難救助與獎助學金。
 旺旺財務長朱紀文表示,過去十年旺旺在台灣的投資不少,就蔡衍明個人投資部分,過去十五個月已投資了中視、中時、旺旺保及友聯,與台北二家神旺飯店。蔡衍明表示,未來只要能唱旺台灣經濟的產業,他都有興趣投資,對目前當紅的觀光事業,不排除找機會切入。

薛琦:TDR政策 旺旺最成功>中時09-04-29林上祚

 中國旺旺TDR昨日成功掛牌,由於是台商回台投資指標性案件,包括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金管會主委陳冲均親臨掛牌典禮致詞,證交所董事長薛琦表示,旺旺TDR是TDR政策實施以來,最成功的案件,下半年將會有更多台商回台上市。
 旺旺在台發跡,廿年前就曾委託大華證券規畫上市,卻因政府大陸政策遲未鬆綁,昨日終於發行TDR衣錦回鄉,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特別感謝日前請辭的前行政院政務委員朱雲鵬,「原本我對旺旺發行TDR抱持懷疑態度,在朱雲鵬積極邀約下,我才欣然接受」。
 由於旺旺TDR是台商回台上市指標案件,昨日掛牌上市記者會,主管機關也給足面子,由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與金管會主委陳冲二位財經高層親臨致詞。
 邱正雄盛讚旺旺是一家績效優良公司,旺旺回台上市,顯示劉內閣所推動,降低遺贈稅與吸引台商回台上市,已經達到效果。
 陳冲則提起卅年前在農民銀行外匯部門服務期間,親自寫過旺旺前身宜蘭食品的外匯申請案,當時董事們還不知道米果是什麼東西,質問是不是將「水果」寫成「米果」,是旺旺帶動米果成為華人飲食文化的一部分。 薛琦表示,台商在海外掛牌,股價並沒有受到肯定,以香港掛牌的六十五家企業來說,有三分之二的本益比比市場平均值低,股價表現有一半以上不如大盤。
 去年馬政府上任後,拜訪多家企業大老,包括台達電董事長鄭崇華,也承諾台達電子公司達創回台上市,台達電今年三月透過股票收購方式,將香港掛牌的達創私有化,市場預料此舉係為回台上市鋪路,薛琦表示,達創回台上市預計最快下半年提出申請。

TDR上市 最感謝朱雲鵬>中時09-04-29楊穆郁

 中國旺旺TDR(9151)28日正式掛牌上市;中國旺旺董事長蔡衍明特別在TDR上市掛牌典禮上表示,這次中國旺旺TDR成功回台上市,他第一個要感謝的人,就是前政務委員朱雲鵬。
 蔡衍明表示,去年和朱雲鵬見面之前,由於對鼓勵台商回台上市的政策不甚瞭解,也對TDR市場不夠活絡的情況有些觀望,因此,曾質疑TDR回台上市能有什麼好處。
 但是和朱雲鵬見面之後,經過他鼓勵,指稱回台上市,才能夠展現愛台灣的企圖心以及實踐唱旺台灣經濟的具體表現,同時也具有指標效應,於是中國旺旺就欣然接受以TDR回台上市的建議,也才有今天衣錦還鄉的感覺。
 蔡衍明說,要對參與中國旺旺TDR認股的投資人,獻上感謝和感恩的心。從有意願回台上市到中國旺旺TDR成功發行,讓他深切感受到:1、新政府上台後認真、懇切服務台商的態度,讓他十多年來,首度感受到回家的感覺。2、大陸市場的偉大、穩定性已被認同。3、這次中國旺旺TDR超額認購,充分反映台灣投資人有實力、有夠力。4、這次TDR成功上市,讓他個人和台幹感到無比的成就感。

海外台資、本土資金、外資大匯流【今周刊 2009/05/06 謝富旭、周岐原】

中資「快」來了!請留意,是快來了,但實際上還沒來,台股就在三方資金企圖率先卡位下而激情噴出。4月30日的台北股市暴漲,不只代表中資即將進駐台股的里程碑,更代表一場股市新造夢運動即將展開,一場財富競賽也悄悄地登場……

跟上台股狂飆攻略

四月三十日的台北股市很激情,但外資交易室很多交易員卻顯得很悠閒。因為,絕大部分的股票在開盤十分鐘內旋即漲停鎖死,交易員除了高掛漲停價位等待渺茫的成交機會外,卻無事可做。

中資投入股市只聞樓梯響,台股卻以狂漲慶祝。

突然間,投資人盼了二年多的中資來台投資,因為中國移動入股遠傳電信的新聞而沸騰起來。好像嫌投資人還不夠興奮似的,台灣金管會也很恰巧地選在中國移動入股遠傳隔天,宣布中國境內合格法人(QDII)從五月開始投資台灣金融市場的初步細節。

海外台資八兆 資金回流潮去年下半年湧現

中國移動能否成功入股遠傳,還需要經過經濟部投審會、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甚至是陸委會與金管會的層層審核才能過關。至於中國QDII初期也只能以其規模的三%投入台灣金融市場,初估僅有七十幾億元新台幣的規模,而且在兩岸金融監理協定(MOU)簽署前,也只能投資台灣債市與貨幣市場,還不能買股票。這對目前台股每日動輒一千五百億元的成交量,實在微不足道。
然而,外資圈目前熱烈討論的並不是中國移動入股遠傳的法律程序問題,也不是QDII到底會有多少資金進來台股。摩根士丹利證券駐香港經濟分析師林焱指出:「四月三十日只不過標示中資入台的一個象徵性的開始,其最重要的意義與其說是為中資,不如說是為台資回流開啟了一扇大門」。
事實上,海外台資資金返鄉潮已於○八年下半年開始湧現;根據央行統計,去年下半年出現近二十年來首見的國人資金淨流入現象,總計一七○億美元台資回流,其中一三○億美元則集中在去年第四季密集匯回。
這總計高達五六○○億元新台幣的資金,到底有多少錢投入股市,不得而知。但今年第一季台股漲幅高居全球第五名,在外資持續賣超、散戶仍未進場,以及本土法人投入資金仍極有限下,這筆從海外回流的台資扮演台股新主力的角色,就更加令人玩味了。儘管國人八兆海外資金不可能全部返台投入股市,但只要有一成的資金回流,八千億元即可把台股炒得天翻地覆。

國內定存二十八兆 貨幣供給指標增至五%以上

除了海外本土資金開始回流外,國內儲蓄因超低利率而被引導至股市的潛力,同樣不容小覷。根據央行的統計,全台包括活存、定存與政府存款的總規模,已高達新台幣二十八兆元以上,是台股總市值的兩倍強。其中,與股市高度相關的證券帳戶存款餘額,從今年初迄今增加數百億元,幾近八千億元,顯示國人投資股市的興趣,已出現明顯回升。
當然,定存戶對股市投資大多極為保守,利率即使再低,甚至低至零,也不見得會大規模解約投入股市;但不可否認的是,超低利率的確為定存戶造成頗大壓力。

外資急著回補 MSCI即將調高台股權重

去年賣超台股新台幣四二五二億元,今年第一季又賣超逾五百億元的外資,也是這波資金卡位潮的一股洶湧大浪。事實上,兩岸和平紅利的台股價值重估(re-rating)行情,外資可說是布局最早也最廣的一股資金潮;只是○七年下半年的金融風暴,打亂了外資多年的布局。如今,台股因兩岸關係改善而重啟的re-rating行情,外資豈有缺席的道理。
其次,近十年來,台股表現一直遠遜於新興市場成員,特別是金磚四國,結果導致MSCI指數中,台股權重節節走低。
不過,成也MSCI,敗也MSCI,該名外資圈高層認為,由於台股今年第一季漲幅高達一三.五%,高居全球第五、亞洲第二,看績效進行調整的MSCI指數,預計最快將在下一季度調高(約在六月分)台股權重,「而且非常可能連續二個季度都調高台股權重,這將導致一年多來狂賣台股的外資,被迫緊急回補台股,回補之勢將又急又猛!」
如前所述,台股這波資金行情的真正主角不會是中資,而是回流的台資、散戶資金以及外資;中資頂多只能視為引爆資金的引線而已,它對台股的影響應該是中、長期的。即使如此,市場猜測未來中資會買什麼股票?與哪家公司策略聯盟?抑或會入股哪家企業?勢必將成為資金追逐的熱門標的,一場財富的追逐競賽也將就此展開。

資金追逐方向 金融、航空、大型中概股

花旗環球證券台股研究部主管谷月涵(Peter Kurz)研判,繼遠傳之後,中資下一個有興趣入股的對象應該是台灣金融股與航空股。谷月涵認為,金融業與電信業雷同,皆屬於高度政治敏感的主權產業,而且都面臨台灣市場飽和的成長瓶頸,因此與中國業者結盟的意願頗高。「如果電信業中資能入股,那金融業為何不可!」
但是,可以預見的是,在市場熱中追逐中資入股概念之際,也將為許多股市炒家製造出一個絕佳機會。不久之後,將可看到愈來愈多藉中資之名,行股價炒作之實的妖魔鬼怪出沒。

台股暴漲後… 為免滅頂,波段操作為宜

面對一個新的股市變局,投資人此時應摒棄意識形態之爭,多花些心思了解中國資本市場與產業結構,以免在資金狂潮中滅頂。
台股因為兩岸關係從物流、人流的突破,現在準備再進一步突破金流障礙,台灣資本市場將掀起驚濤駭浪。這不只是快速累積財富大好機會,也將處處充滿漩渦與陷阱...

四家內需型台商 回台上市【經濟日報記者陳慧敏 2009.06.09

台股表現搶眼,吸引大陸內需型台商把眼光從A股和港股移回,計劃回台上市。四家大陸內需型台商近期委託台灣券商輔導上市,多家知名內需品牌也正在醞釀從港股轉回台股,台商回台上市正打造「大陸內需股板塊」。
台資券商和會計師去年底開始穿梭兩岸,耕耘大陸台商返台上市族群,鎖定在製造業、高科技產業台商,不料,受到金融海嘯衝擊,出口族群台商業績下滑,影響到上市意願和進程;業績穩健成長的內需型台商異軍突起,可望成為今年回台上市的生力軍。
永豐金證券日前成功簽署四家內需型台商,成為其主辦輔導券商,包括:名典咖啡、大地幼教聯盟、安婕妤美容事業、金可國際旗下海昌眼鏡。金可國際原本計劃上港股,已做好上市準備,決定從港股轉向台股,永豐金證券已向證交所申報上市輔導。
上海群益證券副總經理洪永沛說,台股衝勁十足,多家知名內需品牌台商的上市計畫近期都出現轉變,有的原本規畫到港股掛牌,有的打算到大陸A股上市打知名度,近期悄悄轉向台股。主要是考量到台股的優勢:本益比不比港股差;流通性甚至更好;上市成本又低。
永豐金證券資本市場事業處專案副總經理莊英明說,製造業台商多為出口導向,營收和獲利大受不景氣衝擊,相對來說,大陸內需型台商掌握品牌和通路,仍穩健發展。
金可國際去年營收人民幣3.3億元(約新台幣15.8億元),毛利超過50%,淨利達到25%,另三家營收約在人民幣2億到3億元,共同的特色都是成長性大、毛利和淨利都高。
莊英明說,台股行情大好,讓台商原本猶豫的心轉為堅定,永豐金證券短短一個月之內才能簽下四家台商。金可國際預定今年底送件,明年初掛牌,其他三家預計可在2011年到2012年上市。目前還有三到四家內需型台商正在洽談。
莊英明說,內需品牌型台商回台上市後,台股的「大陸內需概念股」會再分出一個細類股,可以叫「大陸內需股」,台灣資本市場將擴大分潤到大陸內需成長商機。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營運長吳德豐說,兩岸三地的資本市場正在相互整合,回台股掛牌,可加速上市時程,避免A股大排長龍的困境;像旺旺在港股發行,又可回台發台灣存託憑證(TDR);未來台股企業也可能到大陸資本市場籌資。

台商回台上市/無根台商 賺飽飽回家【經濟日報記者陳慧敏09.06.09

委託永豐金證券回台上市的四家大陸內需型台商,除了金可國際與老字號的台灣寶島眼鏡有連結,介紹起來,台灣人仍感親切外,其他三家是典型的「無根台商」,在台灣已無公司,台灣人對他們創設的品牌自然陌生。
金可國際(Ginko Internation)董事長是蔡國洲,他在2001年接手當時發生經營危機的台灣寶島眼鏡,1995年進入大陸發展。
蔡國洲收購美國「海昌」眼鏡品牌在大陸的投資和所有技術,在大陸生產和銷售隱形眼鏡、護理液等產品。2008年海昌隱形眼鏡已打敗全球第四大、中國第一大隱形眼鏡公司博士倫,成為大陸隱形眼鏡品牌龍頭,並取得全球第二大隱形眼鏡CIBA VISION的中國的獨家代理權。
安婕妤美容事業由翁子婷和林志隆夫婦在台灣創立,1998年進軍中國,在廣州設立中國總部,翁子婷負責銷售、林志隆擅長研發,他們自創安婕妤、安美人、Angel Secret、Fascination Infinity、Lotusland等美容保養品牌,擴展銷售到大陸全國5,000家美容沙龍店。
大地幼教聯盟總部在珠海,是台灣人程大坤一手開創的幼教事業,他成立幼教顧問公司,提供幼兒園經營管理顧問,以及幼兒教材銷售、師資培訓和線上教學等,與他搭配的有20家幼兒園。
名典咖啡已不再只是咖啡店,旗下友400間咖啡廳和20間商務酒店。打下大陸江山,創始人取得大陸地區的品牌授權,到大陸開拓品牌事業,第一家店座落在東莞,並在2007年得到中國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台商回台上市/準備工作 工程浩大【經濟日報記者陳慧敏 2009.06.09

內需型台商回台上市要做的準備工作,工程相當浩大。大陸早年限制外資進入零售服務業、連鎖加盟業等,內需型台商多半要採取許多變形作法,迂迴登陸,如今要籌備上市,勢必要花更多時間整理投資架構,以及處理稅務問題等。
適合在港股掛牌的企業,籌資規模約人民幣4到5億元,營收規模約人民幣2到3億元的大陸台商,比較起來,適合回台上市。但這不算大的公司,要回台上市涉及的投資架構和稅務問題可能相當複雜。
最常見的問題是,內需型台商為了迴避大陸稅率過高的企業所得稅,各家分店往往採用大陸人頭當負責人,登記為個體工商戶,採用定額繳納。要把各分店從獨立工商戶整併成一家企業,就是挑戰之一。
甚至有些品牌是在大陸全國各地設立獨立的公司,若要把各地地方的公司取消,改由企業總部直接接用,也得花不少氣力。台灣券商和會計師如何協助企業,整理成合法的投資架構和營業模式,不僅考驗企業的內部經營管理能力,也考驗輔導上市團隊的專業能力。

四家內需型台商 回台上市【經濟日報記者陳慧敏 2009.06.09

台股表現搶眼,吸引大陸內需型台商把眼光從A股和港股移回,計劃回台上市。四家大陸內需型台商近期委託台灣券商輔導上市,多家知名內需品牌也正在醞釀從港股轉回台股,台商回台上市正打造「大陸內需股板塊」。
台資券商和會計師去年底開始穿梭兩岸,耕耘大陸台商返台上市族群,鎖定在製造業、高科技產業台商,不料,受到金融海嘯衝擊,出口族群台商業績下滑,影響到上市意願和進程;業績穩健成長的內需型台商異軍突起,可望成為今年回台上市的生力軍。
永豐金證券日前成功簽署四家內需型台商,成為其主辦輔導券商,包括:名典咖啡、大地幼教聯盟、安婕妤美容事業、金可國際旗下海昌眼鏡。金可國際原本計劃上港股,已做好上市準備,決定從港股轉向台股,永豐金證券已向證交所申報上市輔導。
上海群益證券副總經理洪永沛說,台股衝勁十足,多家知名內需品牌台商的上市計畫近期都出現轉變,有的原本規畫到港股掛牌,有的打算到大陸A股上市打知名度,近期悄悄轉向台股。主要是考量到台股的優勢:本益比不比港股差;流通性甚至更好;上市成本又低。
永豐金證券資本市場事業處專案副總經理莊英明說,製造業台商多為出口導向,營收和獲利大受不景氣衝擊,相對來說,大陸內需型台商掌握品牌和通路,仍穩健發展。
金可國際去年營收人民幣3.3億元(約新台幣15.8億元),毛利超過50%,淨利達到25%,另三家營收約在人民幣2億到3億元,共同的特色都是成長性大、毛利和淨利都高。
莊英明說,台股行情大好,讓台商原本猶豫的心轉為堅定,永豐金證券短短一個月之內才能簽下四家台商。金可國際預定今年底送件,明年初掛牌,其他三家預計可在2011年到2012年上市。目前還有三到四家內需型台商正在洽談。
莊英明說,內需品牌型台商回台上市後,台股的「大陸內需概念股」會再分出一個細類股,可以叫「大陸內需股」,台灣資本市場將擴大分潤到大陸內需成長商機。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營運長吳德豐說,兩岸三地的資本市場正在相互整合,回台股掛牌,可加速上市時程,避免A股大排長龍的困境;像旺旺在港股發行,又可回台發台灣存託憑證(TDR);未來台股企業也可能到大陸資本市場籌資。

台商回台上市/無根台商 賺飽飽回家【經濟日報記者陳慧敏09.06.09

委託永豐金證券回台上市的四家大陸內需型台商,除了金可國際與老字號的台灣寶島眼鏡有連結,介紹起來,台灣人仍感親切外,其他三家是典型的「無根台商」,在台灣已無公司,台灣人對他們創設的品牌自然陌生。
金可國際(Ginko Internation)董事長是蔡國洲,他在2001年接手當時發生經營危機的台灣寶島眼鏡,1995年進入大陸發展。
蔡國洲收購美國「海昌」眼鏡品牌在大陸的投資和所有技術,在大陸生產和銷售隱形眼鏡、護理液等產品。2008年海昌隱形眼鏡已打敗全球第四大、中國第一大隱形眼鏡公司博士倫,成為大陸隱形眼鏡品牌龍頭,並取得全球第二大隱形眼鏡CIBA VISION的中國的獨家代理權。
安婕妤美容事業由翁子婷和林志隆夫婦在台灣創立,1998年進軍中國,在廣州設立中國總部,翁子婷負責銷售、林志隆擅長研發,他們自創安婕妤、安美人、Angel Secret、Fascination Infinity、Lotusland等美容保養品牌,擴展銷售到大陸全國5,000家美容沙龍店。
大地幼教聯盟總部在珠海,是台灣人程大坤一手開創的幼教事業,他成立幼教顧問公司,提供幼兒園經營管理顧問,以及幼兒教材銷售、師資培訓和線上教學等,與他搭配的有20家幼兒園。
名典咖啡已不再只是咖啡店,旗下友400間咖啡廳和20間商務酒店。打下大陸江山,創始人取得大陸地區的品牌授權,到大陸開拓品牌事業,第一家店座落在東莞,並在2007年得到中國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台商回台上市/準備工作 工程浩大【經濟日報記者陳慧敏 2009.06.09

內需型台商回台上市要做的準備工作,工程相當浩大。大陸早年限制外資進入零售服務業、連鎖加盟業等,內需型台商多半要採取許多變形作法,迂迴登陸,如今要籌備上市,勢必要花更多時間整理投資架構,以及處理稅務問題等。
適合在港股掛牌的企業,籌資規模約人民幣4到5億元,營收規模約人民幣2到3億元的大陸台商,比較起來,適合回台上市。但這不算大的公司,要回台上市涉及的投資架構和稅務問題可能相當複雜。
最常見的問題是,內需型台商為了迴避大陸稅率過高的企業所得稅,各家分店往往採用大陸人頭當負責人,登記為個體工商戶,採用定額繳納。要把各分店從獨立工商戶整併成一家企業,就是挑戰之一。
甚至有些品牌是在大陸全國各地設立獨立的公司,若要把各地地方的公司取消,改由企業總部直接接用,也得花不少氣力。台灣券商和會計師如何協助企業,整理成合法的投資架構和營業模式,不僅考驗企業的內部經營管理能力,也考驗輔導上市團隊的專業能力。

頂新狂吃101 可能與公股共治【聯合報╱記者賴昭穎09.07.17

頂新集團魏家大動作買台北一○一金融大樓股權,九月可能將出現公股、頂新集團共治的局面!財政部官員昨天表示,基於「有多少股權說多少話」的原則,只要頂新吃下和公股相當的一○一股權,公股可能協調讓出總座,保留公股指派董事長。
頂新魏家前天高調表示,希望和財政部協商,繼續買下股權,並強調支持現在的董事長兼總經理林鴻明,強調「股東和經營權分開」。頂新魏家已經是台北一○一最大民股,只要繼續拿下股權,問鼎董座或總座都有可能。
財政部官員近期開始評估共治狀況,底線也已確定,若頂新持股未超過泛公股的四成四,但相當接近,董事長可維持官派,以總經理職位作為談判籌碼。
一○一預計九月廿八日召開股東會改選董監事,股東截止過戶日是七月卅日,頂新魏家持有百分之廿二股權,未來「黃金兩周」需取得近四成的股權,才有籌碼和持股百分之四十四的公股協調經營權,頂新也毫不諱言接觸過所有民股股東,據了解,下一筆可能是買下中信金和中國信託持有的六趴股權。
財政部先前曾道德勸說其他民股不賣股票,但頂新前天買下中壽持股後,魏應州、魏應交和魏應充三兄弟前來財政部拜會部長李述德。李述德說,頂新魏家的確希望多買一點(股權),公股予以尊重,但泛公股持有的四成多股權短期內不會賣。
依照李述德一再重申的「實力說」,頂新持股愈接近、甚至超過泛公股,「聲音才夠大聲」,即使頂新持股超過公股,畢竟公股仍是第二大股東,頂新也不至於可以「通吃」。

頂新給足面子 公股順水推舟【聯合報╱記者賴昭穎2009.07.17

頂新魏家入主台北一○一金融大樓,公股的態度從一開始堅持經營權和主導權,現在評估和魏家共治,可能禮讓總經理寶座,表面上是政府尊重市場機制,但馬英九總統日前公開肯定大陸台商回台投資「刺激台灣經濟」,是公股態度轉折的關鍵。
從實際面來看,頂新魏家為了入主一○一,銀彈充足。魏家四兄弟是頂新集團最大股東,頂新近年在大陸獲利年年創新高,魏家兄弟荷包滿滿。兩年前魏家就知道開發金有意賣掉一○一股權,但沒有出手,直到現在「準備好了」,一次就拿下泛中信集團兩成股權,躍居最大民股。
魏家取得第一大民股,和財政部的對話高度頓時提高,幾乎確定未來也會出手投標RTC託管一○一股權,直逼公股地位。只是魏家怕樹大招風,財政部現在主動協商,還能保住公股面子。
從政策面來看,魏家回台投資,宣稱看好馬英九總統促進兩岸合作的政策,還是呼應財政部調降遺贈稅的利多。馬英九已經公開表示魏家投資一○一,有助刺激國內經濟,頂新的做法又替財政部的政策背書,財政部再擋魏家投資計畫,就是和總統唱反調,怎麼還擋得下去。
頂新加碼一○一持股,已對公股造成壓力,公股順水推舟,拋出符合市場機制的「實力說」,至少穩住基本盤。而頂新魏家首度在台灣做政商關係,該給政府的面子沒忽略,打下了台商返台漂亮的一局。

回流的不是鮭魚 而是鯨【聯合報╱記者許佳佳 2009.07.17

頂新集團魏家兄弟擁有九戶帝寶豪宅,還搶進台北一○一大樓。房地產業者形容,台灣房地產正面臨六十年來最大的轉變,回流的資金,不是原先的鮭魚,而是鯨。
頂新的動作,只是各地資金湧進台灣的第一步。但這不代表台灣所有不動產都會雨露均霑。根據台灣房屋的預估,約有六成二資金會集中在商辦大樓與豪宅產品。「人兩腳、錢四腳」,錢多的地方可以吸引更多的錢,仍是這次金錢遊戲不變的定律。
台灣房屋總經理彭培業近日為了因應陸資來台的投資熱,特別印了簡體版的名片。他形容現在房仲業現在最大的苦惱,是今年初等不到客人,現在變成沒有房子可賣。尤其是商辦與豪宅等詢問度高的產品,好地段都已一屋難求。
東森不動產董事長王應傑說,兩岸去年以來的大和解,是台灣六十年來最大的利多。因確定大中華區沒有戰爭威脅,連以往六○年代台灣退出聯合國的資金,近日都有回流現象。在中國人有土斯有財的傳統想法影響下,不動產將成為本波最吸金的投資工具。
雖然統計數據顯示,台北市A級商辦大樓的租金下滑,空置率突破百分之十,但看好台灣循香港模式的爆發力,各財團積極尋覓指標商辦大樓及土地的動作,從未停過。
永慶房屋總經理葉凌棋說,為了搶到好地段的產品,手機二十四小時都在待命。市場上多的是抱著滿手現金等著回台灣搶地、搶商辦、搶豪宅的投資人,後勁遠超過市場的想像。

兩岸利多接力賽 薛平貴成台股主旋律 【非凡新聞周刊 09/07/16 尚清林】

頂新魏家、旺旺蔡家…,許多離鄉時不大也不富的「薛平貴」,在中國得意後「榮歸故里」, 炒熱資金行情,只要跟中國沾上邊,從傳產、通路、金融到科技,都成當「紅」炸子雞。
「我身騎白馬走三關, 改換素衣回中原,放下西涼無人管,一心只想王寶釧……」,這是歌仔戲迷耳熟能詳的七字調,最近卻成為台股的主題曲,這「薛平貴資金進行曲」一唱三個月,絲毫沒有停的意思,在最新大戲中,掛頭牌飾演薛平貴的,是頂新集團魏家四兄弟。

頂新魏家搶買兩岸房市

之前頂新集團和新光三越A11 館、民生金融大樓標售案擦身而過,這次終於以每股十三元成交價,花三十七.三五億元買下一○ 一大樓近二○%股權,成為最近中概最具指標的話題,這對於台商返台購買商辦投下震撼彈。
魏家早在二年前就開始積極投入房地產業務,一直以來都由二董魏應交主導,在中國大陸方面看好上海房地產租賃報酬率,與台灣三寶建設、美林證券投資人民幣二十五億元(約新台幣一百二十億元),在上海最精華地段南京東路一七八八號,將打造二十九層的商辦大樓,作為頂新的中國總部。
兩岸氣氛好轉,現在頂新更看好台灣房地產,除了魏家兄弟傳出在帝寶買了九棟房子,味全董事長魏應充曾多次表示,只要地段好,各城市精華地段且具指標性價值,無論商辦大樓或豪宅都是魏家鎖定標的。這次大動作買下一○一大樓, 頂新或味全總部都有可能進駐。
為什麼形容這些在中國春風得意,帶著資金「榮歸故里」的台商是「薛平貴」呢?原因之一就是, 他們離鄉時通常「不大也不富」。

入主味全改革股價走揚

頂新在中國打拚奮鬥史非常具戲劇性,原本在台灣只是個默默的製油小廠,一開始進軍中國大陸走得不順利,據聞有一天魏家四兄弟在大陸搭乘火車的時候,吃起了家鄉帶來的泡麵,結果吸引車上眾人前來詢問,這東西是打哪來的,這才讓頂新開啟中國方便麵的生意。
如今,在中國吃方便麵,每十個人就有近四個人吃的是康師傅,厲害了吧!頂新歷經十年努力,以「康師傅」品牌橫霸中國方便麵、水及茶飲料市場,大董魏應州財富還以三十二億美元(約新台幣一千零六十億元)登上《富比世》排名第五的台灣富豪。
頂新這幾年在中國大陸食品布局成功,十一年前以六十元成本入主的味全,在多年的調整內部組織之後,味全去年遷廠至杭州的奶粉廠,從康師傅手中買回的冷藏事業群都開始賺錢。董事長魏應充表示,「味全明年應有機會十一年來首度配發股利,達成連續賺錢的承諾,更預計在五年之內達成EPS攻抵三元的目標。」
有了魏家的掛保證,投資人信心大增,味全近期一路飆升到四十三元的十年新高,成為中概食品股的領頭羊,帶領相關的愛之味、統一、大成、卜蜂一路走堅。

兩岸和解引爆鮭魚返鄉

今年中國實在太火紅了,在大陸打拚有成的台商輪流當風雲人物, 除了頂新魏家從大陸的方便麵大王,轉型為房產業之霸外,四月首先響應回台掛牌的旺旺蔡衍明,也引爆鮭魚返鄉的話題,旺旺TDR創下連續九根漲停板的紀錄。兩岸米果大王蔡衍明這回也被《富比世》列為台灣第二大富豪,之前他先後搶下台灣友聯、入主中時集團、進軍香港亞洲衛視,搖身成為媒體大亨早就讓人議論紛紛。
最近中概股會紅到見回不回,當然和馬總統上任以來,兩岸關係大和解有密切關係,兩岸關係更進一步,成就台股多頭的最大原動力。重大的轉折點由四月二十九日中國移動入股遠傳開始說起,帶動台股連續兩天跳空漲停板,外資從那天起,便開始積極搶進台股,就此整個台股多空易位,台灣開始不再甩歐美股市的動態,轉身和中國大陸緊緊靠在一起,正當上海A股重返三○○○點大關,中概股也再度沸第一高樓爭霸 騰熱血了起來,味全、潤泰全、潤泰新等紛紛創下十年來新高。
七月本來是放暑假季節,外資跑去度假,股市通常冷冷清清。但今年兩岸關係特別熱,哪有時間放假啊,台港互掛ETF、簽署MOU(金融合作備忘錄)的消息,天天上報。展望下半年,兩岸還有第四次江陳會、兩岸密切的搭橋論壇、MOU、及ECFA的簽訂等,都將是兩岸接通的重要里程。

兩岸科技結盟吃大補丸

隨著兩岸全面擴大經貿接觸,中概受惠股早已不再指過去傳統中概F4(正新、建大、裕隆、中華車,當年這四檔汽車概念股靠中國市場大翻身,被稱為中概F4), 除了擁有品牌或通路的佼佼者外, 電子產業也有受惠的例子。
兩岸科技產業結盟近來就讓對手韓國膽寒,六月大陸採購團登台,下單四十四億美元(約新台幣一千四百五十二億元),讓台灣面板廠商吃下大補丸,沉潛許多的友達李焜耀最近也動作頻頻,積極進軍中國市場,希望有一天可以成為兩岸的面板王。LED產業、汽車產業、太陽能產業每個月都前來台灣舉辦論壇、搭橋會,討論合作細節。
而已經被封作山寨王的晶片業者聯發科,透過客製化服務,替大陸手機業打造晶片,結果意外創造出遍地開花的山寨文化,除了搶下中國大陸山寨及非山寨手機市場,也讓品牌知名度大增,更獲得Nokia 大單。聯發科上半年營收優於市場預期,外資圈不再質疑「下半年能否持續上半年成長力道」與「手機晶片出貨能否達陣三億顆」等問題,紛紛調高其目標價。
點一點名,台面上能問鼎股王寶座的,幾乎都與中國市場有關,觀光概念股晶華不用說了,連遊戲股王網龍也算是真正的中概股。線上遊戲過去多年都是慘澹經營格局, 現在卻因為兩岸遊戲產業合作空間加大,大幅改善經營情況,例如昱泉把版權賣給超完美時空,一次性入帳,首季EPS高達二十元之多, 立刻股價飛上天,連飆二十根漲停板,到一百六十八元才罷手。
網龍董事長王俊博也指出,中國大陸遊戲市場是台灣廠商未來關鍵成長動力來源,台灣遊戲產業單靠內需市場約有二至三成的年成長率,若要再向上成長,就要看中國大陸市場了。

潤泰集團成大陸通路王

中國人變有錢,也更敢花錢,就像那句大陸總理溫家寶說過的, 「任何微小的數字乘以十三億,就變成很巨大」,誰能在大陸民眾的心中取得品牌認同或通路一席之地,就有機會問鼎新的中概之王。
像尹衍樑在中國布局的大潤發就做到了,大潤發已成為中國大陸民眾心中認定的通路第一品牌,因為只要大潤發開在哪裡,人潮就在哪裡。大潤發中國區首席執行官黃明端指出,每家開在中國的大潤發平均一天都有三、四萬人次光顧,足足是台灣量販店十倍的規模。
目前,中國大潤發全年總店數目標一百二十八間來看,家數還不是中國第一,但高達人民幣三億五千萬元(約新台幣十七億元)的單店平均年營業額,已高出家樂福和沃爾瑪的二億多元;更厲害的是,大潤發全中國一百家店都賺錢,更是業界惟一紀錄,大陸通路王當之無愧。
靠著好業績支撐,又搭上投資市場的中概熱,潤泰新、潤泰全兩檔股票雙雙創下十九年新高紀錄,尹衍樑有意將中國大潤發的IPO(準備掛牌上市)原訂的第四季提早到第三季,依他過去說的,大潤發市值應該有一百億美元(約新台幣三千三百億元 )的價值計算,台灣的潤泰集團還有多大段可以飆? 大家自己算吧。

台長: 阿楨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4,896) | 回應(15)|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 個人分類: 時評政客 |
此分類下一篇:主權vs私募基金
此分類上一篇:民主與民王

包二屌
乾衛生紙 驗出DNA 妻大陸偷腥 >中時08-10-11蕭博文

 楊姓台商妻子與廖姓台商有染,兩人在廣州市場公然「車震」,事後楊某從車上找出五團沾有可疑精液的衛生紙,相隔半年後才將證物帶回台灣提告,檢方明察秋毫,還是從早已乾涸的衛生紙上採集到廖姓台商的DNA,認定兩人確有通姦,提起公訴。
 據刑事局表示,凡走過必留痕跡,精液乾掉只是融入衛生紙之中,DNA結構未破壞,不需特別保存,就算放上好幾年也一樣驗得出來!
 這起通姦案發生在中國廣州地區,戴綠帽的楊姓男子與妻子長年在此經商,因而結識同在廣州打拚的廖姓台商。但廖姓台商卻不顧朋友道義,與楊妻暗通款曲,頻頻相約出遊,進而發展婚外情關係,楊姓台商查覺有異,暗中委請當地徵信業者跟監。
 去年五月十一日晚間,徵信社狗仔隊發現楊妻駕駛丈夫所有的轎車接廖某出遊,兩人將車停在廣州新華市場旁的巷口,大膽地在車上就玩起「車震」來。隔日又意猶未盡,再度相約到旅館偷歡時,被楊某會同公安破門抓姦,但當時兩人僅衣衫不整共處一室,並無通姦證據,公安僅製作簡單筆錄後飭回。
 事後楊某在轎車上,意外找到五團沾有可疑精液的衛生紙,去年底,楊某趁返台洽公時將這五團「寶貴證物」帶回,正式提起告訴。檢察官在今年年初將證物送請調查局鑑定,發現其中兩團衛生紙上確實沾有廖某精液。
 檢方同時參照中國公安製作的筆錄記載,兩人確實於深夜孤男寡女共處一室,加上出遊照、沾有精液的衛生紙等證據,認定兩人有姦情而提起公訴。

大陸通姦雖除罪 台灣仍可追訴

 楊姓台商的妻子與人在大陸通姦,為何要千里迢迢將沾有第三者精液的衛生紙帶回台灣提告?法界人士分析,因為大陸地區通姦除罪化,楊某告不成妻子;但我國仍視大陸為「領土」,因此國人在大陸犯罪,台灣法律一樣可以追訴。
   由於世界多數國家都已將通姦除罪化,如果通姦地點發生在大陸以外的其它國家,台灣管不管得著呢?答案是「無法可管」。  
 以鄰近的日本為例,日本在二次大戰後已將通姦除罪化,若一對台灣夫妻旅居日本經商,而妻子卻在日本與人通姦,丈夫即使返台提告,勢必會被檢方以行為不罰為由處分不起訴。
2008-10-11 08:08:36
台商專區
馬總統:台商回流 將設專區【經濟日報記者何孟奎08.12.08

馬英九總統昨(7)日表示,很多人誤以為政府現在是鼓勵企業到大陸投資,其實上「政府是鼓勵大陸台商回流」,目前已有17家台商願意回台,政府要做最好準備,並計劃設一個專區給回流台商用,鼓勵更多人回台投資。
馬英九昨天南下屏東參觀專做馬達外殼的力厲公司,並赴屏東工業區與中小企業面對面座談。馬總統提到設置專區協助回流台商,經濟部指出,目前尚未有設置專區的規畫,但將展開研究。
對於與談的業者希望政府增加融資貸款及外銷免稅,馬總統說,明年第二季經濟成長率就有正成長,希望大家咬牙度難關。
馬總統說,很多人誤以為他上任後,是鼓勵企業到大陸去投資,事實上政府放寬到大陸投資條件後,這段時間到大陸投資的比率只增加3%而已,反而是有17家台商準備回台,如旺旺集團就已回流了35億元,政府正改善工業區的環境和一些社區土地來容納這些回流的廠商。
馬總統認為,值此不景氣之際,正是檢討基礎建設的時候,政府已提出振興經濟新方案,以改善國內老舊工業區、社區為優先,甚至設置專區,因應企業回台投資。
在參觀完力厲公司後,馬總統與中小企業主展開座談,由經濟部長尹啟銘主持,包括屏東工業區、內埔工業區、屏南工業區的50家廠商代表都出席,廠商代表在會中提出有關生產資源、融資貸款、輔導補助、產業政策、投資環境等問題。
2008-12-09 08:22:12
20家東莞台商要返台上市
20家東莞台商要返台上市【工商時報09-03-12李道成

 原本對回台上市敬而遠之的大陸台商,將掀起一波返鄉潮。態度最積極的東莞市台協,將在17日舉辦返台上市座談會,由於台灣證交所爭取,東莞市政府也補助每家成功回台上市台商2,000萬元人民幣,預估將有20- 30家績優台商參與,成為返台上市的急先鋒。

 繼東莞台協自辦的返台上市座談會後,台灣證交所董事長薛琦將於23日率團到東莞,直接面對這些台商溝通,展開返台上市的遊說動作。之後,這些出席返台上市說明會的台商,將定於4月3日回台,直接與金管會證期局商談細節問題。

 在東莞台協採取實際行動前,台灣的會計、證券等專業團隊,早已嗅到了台商返台掛牌的龐大商機,徵召大批擁有大陸會計師執照與實務經驗的專業人才,頻頻前往華東、華南等台商群聚地區邀集台商返台上市。

 包括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在大陸的據點,近半年來,不約而同都從台灣加派人手。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執行董事蔡松棋透露,由於台商在新加坡、香港上市的能見度低,加上IPO費用都高出台灣2倍以上,讓台商轉而有意回台上市,預估在未來2- 3年內,有意返台上市者數量相當可觀,將成為台灣股市中重要的一個新板塊。

 東莞台協副會長張錫帆透露,返台掛牌的台商應會超過20家。他指出,由於東莞市政府撥預算力挺,台商返台上市幾乎是零成本,因此參與極為熱烈。

 張錫帆認為,東莞的成熟型台資企業,經營時間都超過15年,經營績效良好,符合台灣IPO資格的當地台商,保守估計大約在100多家。

 據了解,第一波有意願返台上市的台商,包括了知名的事務機大廠─盛泓五金、高檔燈飾廠商─永晉,還有專營通信零組件的智嘉通訊科技公司。一位台協會務幹部私下透露,這些返台上市的先鋒部隊,包括了電子、五金、製鞋與燈飾等各類產業都有,項目相當多元化,獲利能力更是驚人。

 除第一上市的台資企業,想要回台發行TDR的台資企業也不少,包括已在香港上市的最大木製家具商─台升、內銷女鞋大廠─興昂,還有已在新加坡上市的徐福記,也考慮發行TDR。
2009-03-12 08:44:56
回台上市已達9家
回台上市添新兵 已達9家【工商時報09-03-12鄭淑芳

 證證交易所力推海外企業來臺掛牌上市,又有新進度,繼馬來西亞商Maxtral Industry Berhad Investment Holding公司申報上市輔導契約後,又傳出Bizlink Holding Inc(貿聯集團)已於6日與富邦證券簽訂回台第一上市之輔導契約,並已於昨日由富邦證券申報輔導,正式宣告今年第2個海外企業回台上市的案例成型,且至目前,累計申請回台上市掛牌家數已達9家。

 證交所指出,Bizlink Holding Inc(貿聯集團)為集團控股公司,2000年6月1日於Cayman Islands(開曼群島)登記設立,2007年底的資本額、淨值分別為新台幣4.74億元及17.05億元。

 至於累計稅前純益則達2.55億元,貿聯集團主要產銷商品包括電腦週邊零組件、汽車、醫療、通訊及太陽能設備相關之連接線材,並藉由收購數家光纖元件設計製造商及插件及抽線和電纜盤繞工廠等企業,展現垂直整合供應鏈,成為市場競爭利基。

 證交所表示,若加計新申報輔導的Bizlink Holding Inc(貿聯集團)集團控股公司後,累計海外企業回台上市申報輔導在案的家數已達9家。
2009-03-12 08:46:32
版主回應
陸資投資高雄港會否危及台灣【聯合報╱社論2012.12.22

投審會近日審核通過中遠太平洋、中海碼頭和中國招商局等三家陸資企業投資四十億,參與台灣陽明海運在高雄港的第六貨櫃碼頭開發計畫。民進黨立委隨即表示反對,認為開放陸資不僅排擠國內投資,更將危及國家安全,並要求經濟部應即刻否決此案。
綠營的反對不難想見,但其所持理由不僅僵固依舊,且昧於事實。高雄港在全盛的一九九九年,是世界運轉排名第三的貨櫃港;在民進黨執政的八年鎖國期間,卻一蹶不振跌到十名之外,轉口地位漸被成為世界工廠的大陸港口取代。試想,這些年若有國內資金願意投資擴建,若有充裕的貨櫃前來彎靠,高雄港何致淪落至此?因此,綠委所謂「排擠效應」,完全是「買空賣空」的唱腔,甚至是顛倒是非。
至於「危及國家安全」的說法,則不僅危言聳聽,也暴露了對現代貿易知識的欠缺與落伍。三家陸企合計出資四十億元,金額其實不多,僅占陽明海運旗下「高明貨櫃碼頭公司」股分的三成,陽明對該公司仍擁有絕對的主導權。更何況,高明碼頭公司有另一成股分由美國貨櫃碼頭公司持有;這是一家「台/陸/美」合資的企業,所謂「國安威脅」從何而來?過去卅年,台商在大陸各行各業投入了將近九兆台幣的資金,幫助了中國經濟的快速成長;而如今不過是四十五億陸資來台,就說會危及台灣安全,豈不荒謬?
事實上,這三成的陸資入股,主要意義不在其四十億資金的投入,而在雙方合作關係的建立。最初三家陸企希望擁有六成的股權,但政府基於審慎原則,僅核准陽明轉讓三成股權;主要原因,就是鑑於許多國人「恐共情結」依舊很深。事實上,現代跨國航運公司透過交叉持股的方式,來分享彼此的據點,或提高彼此的互補合作,是常見的聯盟策略;先前陽明對美國碼頭公司出釋股權,目的也在於此。而三家陸企投資「高明碼頭」後,其旗下船隻可優先彎靠高雄港,有助提高高雄港的吞吐量;相對的,陽明海運旗下船隻利用陸企在大陸的碼頭也更加便利。就商業而言,這是兩相互利之事;但如果要以政治相對論思考,只能無解。
值得玩味的是,就在民進黨立委對陸資大表疑慮的同時,綠營執政的高雄市政府卻對這項投資案表示歡迎與支持,認為有助於提升高雄的經濟動能與效能。兩相對照,理論與實際之差、務虛與務實之別,立刻清濁分明。
作為綠營基本盤的重鎮所在,高雄市政府當然不可能不知道民進黨中央一向的政策是「反中」,同時也要和國民黨政府唱反調。然而,在歷經那麼多年的衰退之後,高雄港風華凋萎,如果再不拋棄故步自封的意識形態,把握發展契機,高雄港日漸邊緣化的命運即再難挽回。從高雄市府的立場看,若連陸企投資碼頭都不能接受,高雄港要如何成為一個有競爭力、有企圖心的國際港灣?更何況,馬政府正在努力規劃高雄成為一個「自由經濟示範區」,高雄市若還抱持「恐共」、「反中」的僵固思維否決陸資投入,這「自由經濟」的第一關就過不了,又如何能成為什麼「示範」?
從此看,高雄市府因經濟發展的現實壓力,而對陸資表示歡迎;相形之下,民進黨中央一方面不斷聲稱大陸政策需要調整,一方面卻又拆不掉其「逢中必反」的裹腳布。兩相比較,高雄市府的務實選擇毋寧更值得讚揚,因為這至少包含了以「在地經濟民生為先」的用心;而民進黨中央卻仍跳不出自己的政治口號,才是可悲。
在九兆台資流向大陸之後,今天才有四十億陸資投入台灣的公共建設,這個轉捩點,其實不值得歡慶,也不必大驚失色。值得大家反思的是,台灣全球化的腳步已經走了幾十年,為什麼最後這一步的開放卻遲疑了那麼久?而這些反對雜音至今仍那麼自以為是的理直氣壯?
  回應
老蔣當年反共地種種國安措施,被綠人嚴批是白色恐怖.今日共產黨只剩空殼,入股投資三成,綠人卻說是危害國家安全.說穿了, 綠人就是,反華,反中兼反智
民進黨貫用的兩面手法愚民政策。

另參本館:高雄空港 妖魔化陸資? 台商回台?
2012-12-22 11:14:44
阿楨
陸工資漲 政府迎鮭魚回流 聯合報╱記者陳洛薇2010.06.10

大陸工資不斷調漲,政府希望爭取台商「鮭魚回流」。據了解,經濟部將爭取鴻海集團擴大投資台灣,成為台商回台投資的領頭羊;此外,研議多時的經貿營運特區外勞工資一案,行政院長吳敦義已拍板「外勞薪資不與基本工資脫鉤」原則,但可以有上限二千五百元的調整空間。
經濟部長施顏祥日前接受經濟日報專訪時透露,將來會有一家龍頭企業返台投資,而且「投資金額會很大」。據瞭解,這家企業就是鴻海。經濟部正在協助鴻海找地,近期與鴻海商榷投資計畫後,也將協助解決水電、勞工等問題。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在股東會上釋出有意回台設立無人工廠的訊息,但這僅是鴻海回台投資計畫的一部分,半年前鴻海就有意把高階生產線移回台灣,這一部分是要做「有人工廠」。
知情官員表示,今年是「促進就業年」,在鴻海表達投資意願後,經濟部立刻指派專人協助找地,期盼鴻海在台灣設立高階生產線後,能進一步帶來新增就業,也能成為產創條例生效後,龍頭企業回台投資的指標案。
此外,吳敦義昨天也強調,為吸引台商回台,「還差一項就是外勞工資問題」,相關部會對外勞薪資和基本工資不能脫鉤已有共識,但有「調適」的空間。
吳敦義表示,外勞薪資和基本工資「調適」,會秉持業者的成本競爭、勞工基本人權等原則。
據透露,相關部會目前的共識是,透過外勞薪資內含膳宿費用採彈性上、下限的方式,提高外勞膳宿費用,達到降低業者聘僱外勞薪資成本的目的。初估目前外勞每月平均膳宿費用上限還有調高兩千五百元的空間。
目前外勞薪資是基本工資一萬七千兩百八十元,但內含膳宿費用、外勞仲介費用和外勞服務費用,這些內含費用,外勞必須按月攤還給雇主,也就是按月自薪水中扣除攤還給雇主。

另參本館:富士康事件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1019706
2010-06-10 10:46:12
版主回應
台商回流的迷思 經濟日報2008.01.23葉匡時(中山大學EMBA執行長)

  最近有關台商回流的討論塵囂甚上台商回流之所以會成為熱門話題與大陸這一兩年經營成本大幅上漲有關;許多台商因為無法負擔大陸的經營成本,於是有不如歸去的想法,但這個想法實踐的可能有多大呢?讓我們先弄清楚所謂台商回流,究竟是什麼樣的台商回流?回流來作什麼?回流的台商大致可略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因為大陸經營成本提高,競爭力不夠的台商。如果這些回流的台商是因為大陸的土地、勞工、租稅、環保等成本升高,而無法繼續經營,但是回到台灣卻還有有競爭能力,那是不是表示台灣的土地,勞工、租稅、環保等成本比大陸低呢?這可能嗎?許多想回來的台商,要求政府能大幅放寬引進外勞的規範,表示這些台商的經營模式還停留在勞力密集、低附加價值的產業‧那果連中國大陸都已經積極地淘汰這些產業,難道台灣還需要引進嗎?當初這些台商是因為台灣的人力:土地、環保等成本提高,經營無以為繼而西進大陸,大陸給了他們多年生存的空間,他們卻還是無法脫離原有低成本、低附加價值的經營模式,難到們回台灣就能高附加價值嗎?
第二類是在大陸經營成功,賺了很多錢,再回台灣投資,例如,旺旺集團這幾年在台灣投資飯店,媒體等;從活絡經濟的角度來看,當然應該歡迎這一類的台商回留。但嚴格來說,這應該稱為『台資回流』而非『台商回流』。政府應該思考的是,那些在大陸很成功的台商,他們所賺的錢,究竟有多少回來台灣投資?很顯然:應該不是很多,否則,這幾年民間消費力不會衰退,民進黨這次立委選舉也不會哭者回去找媽媽,對於這一類台商,政府應該反省的是:為什麼沒有更多的台資回流?
  第三類也是在大陸經營成功的台商,但是他們沒有忘本,持續加強台灣作為經營總部的實力,包括人才培育、管理系統、研發能力等,使得他們能夠擠身國際籍的企業,台達電、鴻海、捷安特等都可以歸類為這一類的台商回流
  其實,這些台商從來就沒有真正的出走過,應該不算是台商回流,這些企業之所以能夠成為國際及企業,主要原因之一是他們掌握了大陸市場開 放的機會,讓自己從一家台灣擊企業轉型為國際級企業。對於這一類的企業,政府應該思考的是:台灣應該營造什麼樣的經營環境,才能發展出更多這一類的企業。
  如果政府現在所著眼的台商回流都是第一類的企業,我想許多愛台灣的人只能仰天而嘆,什麼時候台灣企業才能脫離低成本‧低附加價值的經營模式?
http://www.mbatics.com/2008/02/by.html

有所為、有所不為─談吸引鮭魚返鄉2010-06-20 中國時報社論

 大陸勞動成本上升、勞力市場產生變化,加上兩岸關係和緩,三通達陣,讓台商返台投資成為近期熱門話題;政府部門也擬定吸引台商回台的計畫,舉辦「台商投資台灣高峰會」,甚至訂出一年四百億元的目標。但我們期望,政府能有策略、有目標、有選擇的吸引台商回流,而不是「撿到籃子裡的都是菜」;我們更期望,台商返台投資潮,是提升台灣經濟體質、創造更高附加價值、增進全民的福祉,而不是讓台灣淪為高汙染、低價值的大型加工出口區。

馬凱幫黃昭順 提經貿特區構想【聯合報2010.07.14(楨:馬凱終於不當經濟日報名手從政了,這下他的經濟謬論(比如外勞與基本工資脫勾)也該被批了吧!另參本館:台灣人要騎那種馬? 台商回台? 馬勞動政策 )

國民黨大高雄市長參選人黃昭順昨天聘國內知名經濟學者馬凱為「經濟政策總顧問」,馬凱針對高雄的發展提出「經貿特區」的構想,比照新加坡強化景觀設計、行政效率及政策制定等,吸引外資,進而帶動本土企業發展。

馬凱:馬總統 刮目相看‧ 2010/04/26理財周刊(楨:馬凱從批馬到拍馬但遭馬踢!)

馬總統的確改變了。自健保費調漲風波,鬧到馬總統必須親自出面調解以來,他的每一個決策,幾乎都是正確的,而且其中若干,甚至展現出超強的魄力與企圖心。
……………
經貿特區從兩年前我們開始鼓吹,過程甚為坎坷。一開始馬政府根本充耳不聞、毫無反應;後來成立專案研究,但未幾內閣改組,新任經濟部長公開指出,由於財政部堅不同意降低營所稅,而勞委會又悍拒外勞薪資與基本工資脫鉤,因而經貿特區最起碼該具備的兩項必要條件均無望,專案研究就此中止。
因此,馬總統一面降低營所稅,一面同意在特區內外勞薪資脫鉤,正是針對這兩大阻礙而發;一旦去除這兩座大山,經貿特區唾手可得。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253&f_SUB_ID=1312&f_ART_ID=244907
2010-07-14 10:57:02
阿楨
台商近3年回台投資金額逾千億 2011/5/3 中央廣播電台

  台商回台投資金額日增,馬英九總統今天(3日)表示,從2008年5月到2011年2月為止,台商回台投資金額超過新台幣1千億元。經濟部長施顏祥分析,台商近年回台投資逐漸增溫,主要原因包括兩岸和緩、台灣投資環境改善以及中國大陸經營成本不斷上漲。
  馬總統3日出席「台商聯合服務中心」揭牌典禮致詞時指出,自他上任以後,台商回台投資數量不斷提高;2008年5月到2011年2月有超過316件,金額達新台幣1,063億元,這是過去比較少見的現象。
  馬總統表示,他上任前,有60多家在中國大陸經營很成功的台商到香港上市,當時覺得情何以堪;在他上任後,便對中國大陸開放投資,台商反而回流,這就是自由和鎖國的差別。馬總統說:『(原音)相反的,我們開放到大陸投資,他(台商)反而願意回來,這一點其實就是自由和鎖國很大的差別。開放的結果反而會促成興旺,閉鎖一定帶來萎縮,這是我堅定不移的信念。』
  經濟部長施顏祥進一步指出,台商近年回台投資的趨勢逐漸增加,特別是去年,台商回台投資金額有400多億元。
  另外,總統還指出,中國大陸是台灣主要出口與投資地區,有很多台商在中國大陸經營發展,非常需要政府協助;因此,政府在推動簽署ECFA後,目前正和中國大陸洽簽投資保障協議,並將台商的人身保障列為重點,希望近期內可以完成。此外,對於台商反映兩岸往來票價太高的問題,總統表示,目前正在努力,看是否能透過增加航班加以解決。
2011-05-17 14:05:09
版主回應
登陸投資 馬:綠執政時反增加2011-04-27 中國時報

 馬英九總統昨表示,雖然外界普遍認為過去兩岸關係較閉鎖,但事實上,由於「三年前的那八年」,兩岸限制多,又沒直航,很多人赴大陸投資後就不回來,兩岸投資貿易反而增加十六個百分點;而現在兩岸有了ECFA,貿易量也很多,但因與其他國家貿易也大幅成長,兩岸貿易比重增加反而較緩。
 馬英九昨接見台灣省諮議會第五屆諮議員時表示,過去幾年,台灣碰到金融海嘯、經濟衰退,所幸在大家努力下,去年有相當亮麗表現,今年也可望達成國民所得突破兩萬美元成績;而最大改變之一,是兩岸關係有很大改善。
 馬英九說,在他上任前,外界認為兩岸關係閉鎖,但事實上外界不了解,當時政府對兩岸往來限制多,又未開放直航,使很多人到大陸投資就不回來,導致當時兩岸貿易投資成長比現在更快。
 馬英九舉數據指出,在「三年前的八年」中,台灣對大陸出口增加十六個百分點,二千年對大陸出口占出口總量百分之廿四,○七年底增加為百分之四十;而在他上任兩年間,對大陸出口占台灣出口百分之四十二,才增加兩個百分點。
 馬總統說,之所以兩岸貿易量增加,又簽署了ECFA,出口增幅卻縮小,主因在於台灣和其他國家貿易也大幅成長,使兩岸貿易比重不像過去那麼高。他表示,這種趨勢代表兩岸關係穩定,過去台商都往大陸跑,現在不僅陸資和外資赴台投資,台商也回流。
 暗批民進黨執政反而導致台灣經貿對大陸依賴,馬英九又進一步表示,接下來政府的努力方向在加強與美日等國關係,例如此次立法院長王金平率團赴日慰問災情,受到空前歡迎,顯示台灣以不同方式展現實力,受到國際社會肯定。
留言
不是說民進黨執政時鎖國嗎?鎖國怎麼會投資增加?
商人無祖國,不開放管太多,所以偷跑的多多...

政府爭取台商資金回流 贏了面子 輸了裡子 2011-05-05

私人訊息引用連結載入圖片..政府極高層強調, 他上任以後, 台商回台投資數量不斷提高, 迄今有超過 316 件回台申請案, 金額達新台幣 1,063 億元, 這是過去少見現象。 事實上, 造成台商資金回流主要的原因和中國工資大幅上漲、台商租稅及各項優惠取消或到期、台灣遺贈稅降至 10%、營所稅降至 17% 等因素有關。
台商匯回的資金和台商申請赴海外投資的資金相比仍十分有限。 台灣 2010 年對中國核準投 (增) 資額高達 122.3 億美元, 創下歷史新高, 引發台灣在 ECFA 簽署之後在經濟上更依賴中國的爭議。 經濟部公佈的資料顯示, 台灣對外投 (增) 資的流向, 有 80% 以上進入中國。 這或許和台商生產線自沿海西移至中國內陸的趨勢有關。
至於外國直接投資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部份, 台灣已連續 3 年減少。成長率從 2008 年的 -46%、2009 年的 -42%、2010 年再度減少, 年成長率為 20.56%。(楨:如同觀光客,歐美日景氣差,當然減少了!)
既然數字與事實如此, 台商回流的資金並未在台灣生產事業或創造就業機會上發揮積極的效益。 根據學者的研究, 在台灣央行維持低利率的環境下, 大台北精華地區的房價持續上漲。 學者專家認為, 台商因為台灣政府調降遺贈稅, 對於將隱藏在海外的資金有匯回的誘因, 其中有相當的比例流入不動產交易, 推升台北精華地段的土地價格與房價(楨:全球資金因美QE2氾濫,即使沒回流、只要景氣好、如陸港星房價皆大漲)。 至於推升股價的情勢則不明顯(楨:外資更大炒股滙市!)。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1&t=2140889&last=27704935
2011-05-17 14:19:53
阿楨
失業民工瘋創業 成對手【經濟日報記者吳父鄉2011.09.26

拆遷後的舊廠房,在出租市場十分搶手。
9月20日記者會上,大陸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再度駁斥沿海出口企業有倒閉潮,並稱廣東今年新增出口企業1,100多家,浙江新註冊企業達6.4萬多家。其實,外商逃離潮下的失業勞工,紛紛自行創業改當「頭家」;成為台商主要競爭對手。
老周工廠附近,本來都被其它台商圍著,大家以廠為家,晚上就聚在一起收看台灣政論節目,藉藍綠互罵,一解鄉愁。最近,他的台商好友都歇業了,讓晚上休閒活動,頓時少了好幾「咖」。
新鄰居都是大陸人,不少是公司倒閉後被解雇的陸籍員工。不願返鄉的民工,就挾過去在台廠習得的技術,三五集資,合辦小工廠,在市場上低價搶單。陸籍代工廠,普遍規模不大、管銷成本低,相較台商,總被嚴格規範環保問題,加強查緝「五險一金」,陸商擁有的灰色空間更多。
大量新增工廠,讓廠房行情水漲船高。2008年金融海嘯,大批工廠歇業或內遷,四處可見到閒置廠房的招租紅紙,隨風飄盪;但號稱情況更嚴峻的今年,除了東莞仍見到招租紅紙,各地工業區,顯少見到招租廣告。
深圳寶安區劉姓台商告訴記者,民工瘋創業,讓廠房在出租市場十分搶手,不少租不到的大陸人,還會三五間企業共租一間廠房,形成「一個招牌,多組人馬」的有趣現象。
廠房行情好,不少台商也樂得將自己工廠停工,當起包租公。因為,再不用煩惱缺單、缺工、缺工的瑣事,過著「數錢數到抽筋」的愜意日子,台商趨之若騖。
2011-09-26 09:59:42
版主回應
台商生存戰「三難」纏身 營運「陸」障多【經濟日報記者吳父鄉2011.09.26

深圳洪老闆的五金工廠,以往7月底已開始趕工耶誕節前交貨的訂單;今年,8月底才接到9月、10月交貨的訂單,產量只剩兩到三成,急到他到處「找單」,連台商每周一次的高爾夫球球敘都缺席了。
一名台商會長私下稱,以前是每周打三次高爾夫球,現在改成三周打一次,「少打球、多找訂單、多想方法。」他苦笑說。
前任東莞台商會長葉春榮表示,全球景氣正面臨比2008年金融危機還蕭條的景況,而且見不到好轉跡象。
今年,珠三角加工出口台商共同特點,是從「微利」突然變成「零獲利」。包括長單不多、工資急漲、人民幣驟升都讓生產條件「說變就變」,讓原本估計能賺些蠅頭小利的訂單,變成賠本生意,接越多、賠越多,加速台商倒閉。
洪老闆說,以前訂單都排到半年後,工廠多會趁低價先囤積備料,壓低成本;現在變成逐月接單,大家都怕壓到周轉金,沒人敢低價備料。這樣下來,即便最終接單量與以往相差不大,但成本墊高,獲利減少;若再發生緊急事件,也來不及調整。
截至8月底,今年人民幣兌美元升幅已達3.5%,對已近乎微利的代工業,稍不注意,又是重傷。
歐美訂單預算壓縮,讓過去多選用有信譽、品質保證,或長期配合的績優廠商,今年就像「大風吹」,報價優先,說砍單就砍單。
資金持續緊縮讓台商處境更險峻。中國人民銀行年初曾預估,今年廣義貨幣供給(M2)成長為16%,但人行公佈8月的M2 增幅僅13.5%,比7月增幅再降1.2個百分點。
貨幣緊縮下,原本一個月能下發的貸款,一拖就是三個月。葉春榮直指,台商取得貸款的難度,越來越高,萬一資金周轉不靈,工廠就關門大吉了。
訂單衰退問題,以成衣、製鞋、五金等高勞力、低技術性、低附加價值的傳統行業最嚴重。佛山奕順鞋業總經理林銘鍳告訴記者,他估計今年營收剩人民幣8億元(約新台幣37億元),產線工人也只有600-700 人。六、七年前,奕順鞋業在廣東雇工有2萬多名,年營收20幾億元(約新台幣90億元)。
「不要以為員工剩不到5%,但營收還有四成,是『轉型升級』了。」林銘鍳提醒,這是多年來,因應成本上漲不斷調高報價的結果,真實利潤已近乎零。
自稱「地攤皇帝」的洪德利製衣廠董事長洪清泉說,2001 年起,在廣西生產牛仔褲,以每件新台幣199元,橫掃台灣路邊攤。起初毛利還有9%,年產300多萬條,現在成本飛漲,已是做一件、賠一件,含淚忍痛出貨。
此外,大陸政府持續將資源投入中西部內陸省份,創建「內需」繁榮、大批工廠「內遷」的假象;殊不知,家鄉的就業市場,尚無力支撐如此龐大的民工返鄉潮。
大陸商務部9月20日發布各地區實際利用外資情況,今年1至8月,東部沿海實際使用外資金額達663億美元,遠高於中部56億美元與西部57億美元。不願具名台商直指,大陸根本不該有「缺工」問題,只有勞動力「閒置」問題。民工返鄉都失業了,而沿海缺工問題卻越演越烈。
工廠大量內遷的「假消息」,加上沿海地區同時出現「漲薪」和「缺工」問題,勞工問題複雜化。
張董也氣憤說,以前漲工資,政府好歹都會叫幾個台商幹部去開會,事先「暗示」一下。大家聽到風聲,就會在訂單報價上稍做調整;但今年,說漲就漲,什麼都不管了。
大陸年年漲薪,動輒15%到20%;但今年3月,深圳一紙文件發布,4月1日起,最低工資從每月1,100元上調至1,320元(約新台幣5,100元上調至6,120元),漲薪20%,完全沒有緩衝期。沒有預告就沒準備,三個月前報給客戶的價格,只能硬著頭皮出貨,誰接得單多,誰就賠的多。
今年政策更普遍向勞工傾斜。深圳市為例,除了漲薪,更打算在現有「三險一金」基礎上,增加失業與生育保險,變成「五險一金」;各項提撥加總,約占薪資三到四成。
相 關 新 聞
台商生存戰/深入內地?鮭魚想落葉歸根
台商生存戰/衝!高毛利技術不怕浪
2011-09-26 10:00:48
阿楨
101年台商回台投資金額目標500億 鎖定觀光、綠能產業 2012-2-7

隨著兩岸經貿關係日趨熱絡,台商回台投資金額已連續4年成長,並超越各年度預定績效目標,經濟部將今年的目標金額提高到500億元,較去年成長11%,招商重點將加強與地方政府招商,將針對台商有意投資的觀光旅館或綠能產業,蒐集各縣市具體投資商機。
根據經濟部投資業務處針對台商回台投資意願所做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25.1%的廠商目前或未來3年有回來台資的意願,而在有意回台投資的台商中,32.7%表示對政府推動的六大新興、四大智慧型產業及十大重點服務業等,表示有興趣投資,其中又以綠色能源最獲台商青睞,其次依序為發明專利產業化、雲端運算及生技醫療。
投資處表示,有意回台投資台商回台投資的前三大因素為產業升級、台灣投資環境改善、回台設立營運中心或研發中心;另外也有30.9%台商認為簽訂ECFA有助提升回台投資意願。
投資處今年也將招商重點放在加強與地方政府招商,特別是針對台商有意投資的觀光旅館或綠能產業,蒐集各縣市具體投資商機;並結合國內法人如工研院、商研院,吸引台商回台從事人才培育、商業模式創新、技術研發等活動,運用台灣優勢條件,創造企業競爭優勢。
另外,在全球招商部分,去年的對外招商目標為90億美元,已成功吸引外資在台投資95.32億美元,目標達成率105.91%,促成就業人數2萬3,938人,今年已設定92億美元為對外招商投資目標,將持續籌組海外招商團與舉辦國內外招商活動,並提供美歐日商來台投資支援服務。
2012-09-21 13:33:06
阿楨
阿共來台五年 只有陸客成績還可以?遠見 2014/02/26邱莉燕

  兩岸大三通屆滿五週年,大陸人來台旅遊、投資、工作、求學,百花齊放;台灣人對「阿共」的印象,也從原本的陌生、仇視,漸漸習以為常。
  但檢視「阿共來台五年」成績單,似乎只有陸客來台觀光表現最佳,陸企、陸幹、陸生、陸資來台仍太少,因政策不夠開放,還有極大的進步空間。
  2013年12月15日,幾乎所有人都忘記這是什麼特別的日子。但時光倒流五年前的這一天,從台灣頭到台灣尾都在忙著兩岸直航首航,熱烈慶祝兩岸「大三通」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天。如今,五個年頭過去了,昔日的熱情亢奮,也因為兩岸互動常態化,新奇感一點點消逝,變得習慣成自然。開放陸客已五年、陸資來台近五年、兩岸ECFA協定已三年,開放陸生來台念大學以上學位也已三年,大陸人來台灣旅遊、求財、求學、投資、工作,可說百花齊放。
  阿共來台成績檢視 陸客最佳,其他待加強
陸資來台至2013年底總計申請483件,但實際營運的只有200多件,累計金額8.65億美元,同一時期裡,台灣赴大陸投資總計2236件、累計金額509.89億美元,相差懸殊。對比外資來台,陸資來台也是低得令人尷尬。據投審會所公布,僑外資投資台灣2012年為2738件,投資金額55.59億美元,2013年為3206 件,金額49.33億美元,反觀陸資在2012、2013年的件數和金額,分別是138、141件和3.28、3.61億美元,也是天差地遠。
  再來看陸生的部分。學位生在2011年預計招收2141人,實際報到僅975人;2012年預計招收2141人,實際報到卻是989人;2013年預計招收2850人,實際來了1865人;二技預計招收955人,最後報到75人。陸生的名額,每年大約只招滿1/2,招生成績不理想。追蹤陸資和陸生來台「不及格」的原因,苗頭共同指向了台灣對大陸開放的門,打得不夠開。
  陸企沒動力
  1〉開放項目太少,且大多不具競爭力
身兼兩岸企業家峰會副祕書長的蔡練生指出,陸資來台不如預期的多,卻是在預料之內。開放產業項目少,從一開始就注定了來台陸資低得不成比例的下場。更重要的是,台灣的「賣相」不好,優勢產業如半導體等都不開放陸資投資,開放的均是台灣不具競爭力的產業,無利可圖,自然吸引不了陸資。「台灣的紡織廠都外移到大陸,開放陸資紡織廠來台,人家為什麼要來呢?」蔡練生舉例。台灣市場飽和,也對陸資缺乏誘因。以服務業來說,已經是完全競爭市場,陸資很難切入。
2014-03-01 09:46:36
版主回應
  2〉待遇不如外資,還受限「四不原則」

再一個陸資不愛來台投資的原因,是陸資待遇不如外資。比如,受現行法律規定,陸資航空公司在台灣,不能直接刊登廣告,必須透過合作的台灣旅行社代為刊登,但是外商不受這樣的限制。專門針對陸資的限制和障礙,還包括持股限制、來台人員配置等。
  根據台灣規定,不管投資金額多高,陸資公司只被允許派駐七名大陸經理人。「隨著業務擴大,人力就不夠了,」大陸商永力達總經理陳勝說,雖然有招聘台灣員工,但某些業務還是需要對母公司更熟悉的大陸員工。
  對陸資來台的歧視,以廈門三安光電投資燦圓最具代表性。這樁首宗陸資參股台灣LED投資案,投審會要求三安光電遵守「四不原則」,包括不得要求轉移相關專利、不得進行人才挖角、不得要求介入取得經營權、不得要求技術移轉。
「四不原則是很奇怪的不平等條約,」編有厚達600頁《投資台灣:陸資來台面面觀》的藍濤亞洲總裁黃齊元指出,外國人來台灣投資,絕對不會有這樣的條款。四不原則或許保護了燦圓,但這種保護,反而會變成害了台灣,其他陸資可能因此卻步。
  陸企在台不如外商,歸結到底,正是因為台灣不是從投資角度看待陸資,而是從政治角度害怕「染紅」。
  陸生有困境
  「三限六不」部分鬆綁,但限制仍多
陸生來台卡關,同樣是因為不夠開放。原本的「三限六不」政策中,對陸生限制採認學歷校數、領域及招生總量,並且不加分、不影響台灣招生名額、不給獎學金、不能打工、不能考照、畢業後不能留台就業。雖然教育部已陸續放寬限制,讓陸生可以擔任教學或研究助理,也能考技能檢定,但只發證書,不發執業照。另,從今年8月起,國立大學可招收學士班陸生,但每校僅五個名額,開放程度仍不夠大。
  陸客最熱情
  自由行深度遊,用差異化提振觀光優勢
總觀「阿共來台五年」這張成績單,從絕對數字上看固然有不少紅字,不過,從「質」的角度細究,卻也有資優表現。特別值得觀察的是陸客自由行。首先是成長的速度驚人,2013年陸客自由行已成長到52萬人,前一年也才19萬人。例如,廣州多家旅行社不約而同指出,在出境外國自由行的市場中,台灣自由行增長最迅猛。光是2013年7至9月,廣州一地就有近2萬人次來台自由行。
  陸客自由行增加,背後意義更重要。它代表著大陸旅客更喜歡用融入台灣的旅遊方式,體驗深度的台灣文化。陸客從在地挖掘台灣的特色及美味,讓台灣能以「只有台灣有」的差異化,提升在國際旅遊市場的競爭力。
  兩岸交流再加溫,用台灣價值(楨:?)擦亮招牌!
陸資來台儘管差強人意,然而參股型態的投資案卻慢慢多了起來。2013年1~10月陸資投增資金額計3億4235萬美元,相較於前一年同期增加118.43%,增幅較高,主因便是幾件大型參股案。參股,意味著陸資看上的是台灣企業的某種價值,可能是技術,可能是管理,也可能是人才。
  再來看陸企在台灣的經營狀況,已有不少家在四年多的時間裡業績擴大,主要關鍵在於找對商業模式。註冊資金50萬美元的山東共達台灣分公司,主營業務是配合大陸總部銷售耳機和麥克風零件,緊密對接鴻海、三星、DELL、宏碁、惠普等大廠設在台灣的採購中心,然後運到這些大廠在中國的生產基地。「台灣下單,大陸生產」,這家陸企清楚定位,營業額年年增加。
  隨著陸企來到台灣工作的陸幹,深入台灣後,變得超愛台灣,也凸顯出台灣價值的可貴。原籍浙江的陳勝,算是第一位在台灣置產的陸幹。總是自稱「民國63年次」而非1974年出生的陳勝,花費520萬元,在台中市文心路四段買了一戶,38坪三房二廳,他非常滿意。陳勝比喻,即使是台中最精華的七期,房價還是比杭州最邊緣的郊區便宜。
  「我家對面是個諾貝爾書城,晚上可以去看看書,」陳勝笑著說,在台灣住自己的房子感覺頂好,大樓管委會每年都舉辦尾牙,感覺十分溫馨。他唯一的懊惱是,常常要出國洽公,在台灣時間不長,所以房子使用率不高。
  大陸人來台灣買房,有所謂的「543條款」,五成房貸、一年停留四個月、三年不轉售。克服這些苛刻條件願意來台購屋,顯示陳勝不是為了炒房,而是憧憬台灣,「買一個台灣的未來」。從陸客自由行人數的快速增長、陸資參股台企的增加、在台陸企深耕台灣、陸幹超愛台灣……,兩岸大三通,也讓大陸人看到台灣無可取代的一面。台灣價值能不能繼續擦得更亮,是寫完「阿共來台五年」成績單之後,值得台灣用功的下一堂功課。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501100
2014-03-01 09:49:01
圖博館
在陸台生:回個家過個年而已,卻成了“台囧”

還有不到半個月就是春節了,在外打拼的異鄉人早已歸心似箭,期待與家人儘早團聚。而在大陸的台胞,今年的回家之路,卻異常艱難。
2018.1.29,台當局表示不予審核東航和廈航兩家航空公司176班的春節加班機,預計影響5萬人。除了台商群體外,受影響較大的就是在大陸求學的台生了。
“回個家過個年而已,搞得好像《(人在)囧途》一樣,我們就是'台囧'。”台灣學生聯誼總會會長邱榮利向觀察者網表示無奈。
.....
  相關新聞
台灣對M503報復來了!不准大陸176個兩岸春節加航班,5萬台胞人在冏途。
國際航協回應台方:M503並非新航線可緩解空域擁堵,已經過ICAO批准

80/90/00後的春節歸家路

2018.2.1,是2018年春運首日。一改前幾天的濕冷,當天廣州天氣晴朗,外來務工者紛紛集中到廣州火車站,有秩序地排隊進站返家。在這裡,記者發現80後接棒70後成為春運主力,剛滿18歲的00後也出現在春運浪潮。三代人的面孔在火車站上交織著。
......

滴滴入台“立委”急眼:台灣安全堪憂 大陸網友笑炸

近日台灣樂迪科技宣布獨家代理滴滴出行APP叫車平台,這意味著台灣同胞將享受到和大陸同樣便捷的出行體驗,同時也可以增加台灣的就業機會和司機收入。不過島內有些人又不高興了。
2018.1.31,民進黨“立委”蔡易餘召開記者會,妄稱樂迪滴滴資金來源不明,雖然目前在試運營階段尚未向司機收取費用,但是未來卻可能掌握台灣計程車運輸業大數據,就像“運輸業的白狼(統派代表人物)入侵台灣”,台灣安全堪憂。
台灣“交通部路政司簡任技正”王基州表示,目前樂迪使用滴滴APP沒有收費,是免費派遣。若有營利行為,會比照Uber,開處相當於234萬人民幣到1億1千多人民幣的罰單。
  相關新聞
美媒:中國商業模式“反向輸出”優步殺入共享單車市場,但亂停放該怎麼解決?
  回應
要是對比中國共享單車損毀率和英美的損毀率,絕對夠那些吹他們素質的人刷新一下三觀了,沒出過國以為人家多麼有素質,出過國就知道什麼鳥樣了。
http://www.guancha.cn/TMT/2018_02_01_445519.shtml
2018-02-02 12:23:07
圖博館
國台辦今發布31項惠台措施 推大陸同等待遇2018-02-聯合報

大陸國台辦今天印發《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在台商經營、以及台灣民眾在學習、創業、就業、生活等方面,推出31項具體措施,未來台灣人才可參加大陸53項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及81項技能人員職業資格考試,申請參與大陸「千人計劃」,並對對台灣圖書進口業務建立綠色通道,簡化進口審批流程。
  大陸國台辦官網今天發布文件,為深入貫徹中共「十九大」精神和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關於深化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想法,大陸願意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並與相關部會推出31項具體措施。
  在提高台商待遇部分,大陸提出台商可參與「中國製造2025」行動計劃適用與大陸企業同等政策。大陸支持台商到大陸投資設立高階製造、智能製造、綠色製造等企業並設立區域總部和研發設計中心,相應享受稅收、投資等相關支持政策。官方還將支持符合條件的台商,依法享受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設在大陸的研發中心採購大陸設備全額退還增值稅等優惠政策。
  此外,台商可以特許經營方式參與能源、交通、水利、環保、市政公用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可公平參與政府採購、也可通過合資合作、併購重組等方式參與大陸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
  在農業方面,台商農業可與大陸農業企業同等享受農機購置補貼、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等農業支持政策和優惠措施。服務業部分,台灣金融機構、商家可與中國銀聯及大陸非銀行支付機構依法合規開展合作,為台灣同胞提供便捷的小額支付服務,台灣徵信機構也可與大陸徵信機構開展合作,為兩岸民眾和企業提供徵信服務。此外,台資銀行可與大陸同業協作,通過銀行團貸款等方式,為實體經濟提供金融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科學研究機構、高等學校、企業在大陸註冊的獨立法人,可帶頭或參與大陸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申報,享受與大陸機構、高等學校、企業同等政策。受聘於在大陸註冊的獨立法人的台灣研究人員,可作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負責人申報,享受與大陸人員同等政策。對台灣知識產權在大陸轉化的案件,可參照執行大陸知識產權激勵政策。
2018-03-01 09:07:46
圖博館
在人才政策方面,台灣人才除了可報名參加大陸53項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和81項技能人員職業資格考試外,台灣專業人才還可申請參與大陸「千人計劃」,在大陸工作的台灣專業人才,可申請參與「萬人計劃」。台灣人才還可申報大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藝術基金等各類基金。
  在文化方面,大陸對台灣人士參與大陸廣播電視節目和電影、電視劇製作可不受數量限制。而且大陸電影發行機構、廣播電視台、視聽網站和有線電視網引進台灣生產的電影、電視劇不做數量限制。放寬兩岸合拍電影、電視劇在主創人員比例、大陸元素、投資比例等方面的限制;取消收取兩岸電影合拍立項申報費用;縮短兩岸電視劇合拍立項階段故事梗概的審批時限。
  圖書方面,大陸將對台灣圖書進口業務建立綠色通道,簡化進口審批流程。同時段進口的台灣圖書可優先辦理相關手續。大陸將支持台灣文化藝術界團體和人士參與大陸在海外舉辦的感知中國、中國文化年(節)、歡樂春節等品牌活動,參加中華文化走出去計劃。而符合條件的兩岸文化項目,可納入海外中國文化中心項目資源庫。
2018-03-01 09:08:41
阿楨
「台商匯回資金是零」引爆爭議 府院大動員滅火 2019-11-20 聯合報

韓轟民進黨「欺騙治國」
蔡政府近日一再宣傳「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成效斐然,但前天經濟部次長林全能在立院坦言,目前從海外匯回的資金是零,遭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砲轟民進黨「欺騙治國」。昨天一整天府院黨極力滅火,以臉書、LINE、記者會說明,蔡總統更罕見「一日三澄清」,強調「回台投資是真的」,國民黨不必為了選舉唱衰台灣。
蔡政府說台商回流總金額逼近七千億,但林全能在國民黨立委曾銘宗前天質詢時坦承,今年已落實二二五○億元,但台商都是先運用國內資金,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到海外資金。林全能的說法,引發輿論譁然。
說出「真話」的林全能神隱
.......
  回應
民進黨官員憑良心講話, 大概要被開除了.
就跟我空心蔡的論文學位一樣,台商匯回資金是真的!
空心菜的谎言又被戳穿
資進黨的謊言被戳破,見笑轉生氣吧。

透視資金匯回的假象與真相 2019-11-19 經濟日報社論

被蔡政府視為執政最大亮點的「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經濟部官員卻承認目前政府所公布已承諾回台投資的7,000億元,實際從海外匯回的資金竟然掛零。另外為鼓勵將海外資金匯回,主要為中國大陸台商量身訂做的「境外資金匯回專法」,目前也僅匯回約新台幣132億元,遠遠低於原先預期的上千億元,顯示政策宣導與執行現況出現了重大落差。
………
2019-11-20 07:47:19
阿楨
年輕人的黃金十年結束了 2020-10-30 觀察者網

我從2000年從湖南到廣東闖蕩,現在剛好二十年整,因為親身見證和經歷了很多人的發家過程,對時代大潮的變遷有很多血淋淋的體會,說一點小感想。
中國改革開放後,最早創造財富、獲取財富的那一波人,還是港臺新日韓來投資建廠的為主,利用廉價勞動力和中國穩定的工人獲取剩餘價值,收穫了大量財富。
2000到2010年中國市場繁榮,民間賺到錢的一般是三十多歲四十多歲的中年人。像中山古鎮的燈具、東莞厚街的傢俱、海甯的皮草、義烏的小商品等等,還有在華強北,都是屬於這一代人的賺錢故事。
那時我在這種公司負責企劃部,工作之一就是給這些代言人拍畫冊打雜什麼的,目睹了好多這種類型的公司從生到死的過程。
最最精彩的其實還是2010-2020年這十年,這是屬於中國年輕人的黃金創業十年。2010年我28歲,很想幹一番事業。
除了淘寶、微商、自媒體、團購、快遞,還有拼多多、京東、陌陌、百度、抖音、快手、阿裡巴巴、網路遊戲、58同城、網路文學、發虛擬幣、線上音樂、線上視頻等等等等。
很多都是不需要什麼成本就可以進入的行業,門檻極低,一部手機,一兩萬啟動資金就可以,屌絲青年常帶著幾萬塊進去,出來時就成了金光閃閃的土豪。
因為互聯網是新生事物,導致很多中老年富人不知道有這塊市場,Old money守著銀行、藥店、酒店、礦業這些傳統行業掙錢,給了年輕人機會沖進新興領域,New money才有機會成長。
而沒有追上互聯網發展的歐洲和日本,則經濟後勁不足,一直在原地踏步。
2010-2020年這十年,是上天贈送給80-90後屌絲年輕人的黃金十年,這種機會可能再也不會有了。
  回應
少來這些什麼結束了結束了,馬雲當年也說過,當年他創業覺得李嘉誠比爾蓋茨都把機會拿走了,他覺得再也沒有機會了,結果他做的比李嘉誠大得多,14年京東和阿裡分別上市,一堆人也說中國電商已經瓜分完畢了沒機會,現在看抖音拼多多小紅書餓了麼做的都挺大的,現在5G出來,又有了新的機會,可以說是一波接一波,永遠都不要放棄,永遠都要努力,機會永遠都是有!
2020-10-31 11:28:02
阿楨
光明網評論:馬雲所言或未危言聳聽卻張冠李戴

2020-10-23上海外灘金融峰會上,螞蟻集團實控人馬雲,瞄準時下的金融監管火力全開:顯然,如果真如馬老師所言“這個不許那個不許”,那麼就不會有支付寶、螞蟻金服。
馬老師演講,並非是茶餘課後的閒篇,而是在就要上市(IPO)大背景下的有的放矢。螞蟻估值不斷攀升,已超3萬億,將成為股票市場規模最大的IPO。然而,這麼多股民的錢,沒有監管則是萬萬不行。
  回應
 螞蟻用1-3%的餘額寶吸引千萬人投資,然後拿著這筆錢與銀行簽訂大額存單協議掙取利息差,以高達18%的年利率貸給個人。螞蟻利用科技快速變革,金融體系暫時沒跟上調整的系統漏洞,利用自己掌握海量使用者資料的壟斷優勢,又想吃肉又不想接受監管。呵呵,當代曹賊,挾資料以令金融。
 那我反問你,為啥螞蟻估值3萬億,而全國最大的工商銀行才2萬億。螞蟻用戶9億工商2億?為什銀行連1-3%都不願意給客戶?為啥餘額寶之後,各種銀行這個寶那個寶就出來了?為啥高達18%的年利率千千萬萬的人願意借,反而利息不高的銀行借款確沒人借?說到底,用戶用腳投了支付寶的票,馬雲有資格說金融。
 資本的個頭再大,也別妄想和國家較勁,否則馬雲就快重蹈胡雪岩覆轍了。
 問題不是螞蟻估值有多高,馬雲為什麼要反對金融監管,才是關鍵。
 馬沒有說不監管吧,是說監管需要更加創新。

大視角下看馬雲“狂言” 德國商業銀行亞洲高級經濟學家周浩

  馬雲首先對接軌國際金融潮流的主流看法提出了異議:“巴塞爾協議比較象一個老年人俱樂部,要解決的是運轉了幾十年的金融體系老化的問題,系統複雜的問題。但是中國的問題正好相反,中國不是金融系統性風險,中國金融基本上沒有風險,是缺乏系統的風險。”
  “破“之後,馬雲的關鍵立論包括以下幾個:第一,金融部門要建立信用體系,拋棄“當鋪”理念——借貸時要求提供資產抵押。第二,信用的建立可以通過各種科技手段來實現,比如說各種電商的交易記錄。第三,金融的未來是數字貨幣,完美地將金融、科技以及信用體系結合起來。
2020-10-31 11:32:4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