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1-12 07:12:15| 人氣2,222| 回應35 | 上一篇 | 下一篇

《公營企業改革》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台灣二次金改爆發嚴重假外資弊端和大陸銀行在香港發行巨額IPO、對比之際,重新評論兩岸學者1995年舉辦的兩岸《公營企業改革》研討會論文集(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5),內心別有一番滋味。

又不是重温舊情、還點滴在心頭呢,「民營化」問題在《台灣共犯體》不是已析判過如下了嗎:

自由化者忽略了公營事業「經常不因利潤動機或經濟目的而存在的事實」,藉私有化瓦解國民黨政權者「未經深思熟慮的私有化程序,可能只是將威權的公有經濟與專政政治帶向金權掛帥的資本財閥政治,這樣不但不能達到民主的目的,更將是民主的反動!」

1997年中共「十五大」之後,大陸在國有企業效率不佳、不斷虧損之下,為因應市場經濟尤其加入WTO後的競爭,終於決定讓以堅定執行宏觀調控並獲成功而著稱的朱鎔基當總理,加大以股份制為主的改革力度,以展示中共改革國有企業的決心。而台灣則在提升國家競爭力和凍省廢省的口號下,順著股市復甦,也展開了另一波以股票上市為主的民營化。但台灣的民營化充斥名為民營實則仍由李陳政權及財團壟斷的假象。

事過境遷,如從《公營企業改革》的論文內容來看,當時台灣學者的見識是比大陸高。大陸學者普遍認為改革的核心在產權,連社科院經濟所的樊綱也說:

「僅僅實行放權讓利,而不改革產權關係,不能解決國有經濟的問題,也不能真正改變國有企業的運行機制。所有制關係是最重要的,管理體制的改革只是第二位的(p.46)…不能在這個基本問題上幻想有什麽『中國特色』(p.48)。」

相對的,台灣中山大學管理學研究中心主任劉常勇則認為:「無論民營化或私有化,都不是改革命的最終目的,也不必然一定能實現企業化經營提升效率的改革目標…我們認為國有企業改革不是一步到位的工程,也沒有所謂最佳的改革模式…所以每一家國有企業改革的途徑都應有他的獨特性,也就是說都必須主動地思考自己所具備的條件、所身處的環境、被賦予的多元目標,而後為自己構建改革的過程模式。」

由兩岸公營企業改革相對的成績來看,兩岸當局都不完全依學者建議行事,台灣當局是不聽學者的警告,以致淪為政商的權錢交易;大陸當局是沒被學者的書生之見所誤導,誤以為只要釋出公有產權便能解決問題。

大陸當局就那麼聖明?

未必!這有台灣叛徒林毅夫的功勞,詳見下評。

國企改革備受關注且任重道遠 鉅亨網新聞2012-03-12
 
今年“兩會”上,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推進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改革、反對行業壟斷再次成為熱議話題。
 國企利潤該不該分紅?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步步高商業連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填建議,將國企未來兩年的利潤拿出來,向中國全體國民發放4萬億元“消費券”。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國資委監事會高級監事、北京市政協副主席王永慶則表示,央企發展為經濟創造繁榮,但并不完全需要拿出錢“分紅”,國企去年納稅2.9萬億,約占總稅收1/3。若再從國企利潤中拿出部分直接給老百姓“分紅”,“不是非常現實”。而國資委也表示,現階段央企的主要任務是提高企業國際競爭力,此外央企利潤總額并非“紅利”上繳的基數。
 對於這些建議,一些專家也拋出了自己的觀點,資深金融工作者余豐慧認為,不妨先選擇幾個央企作為試點國企利潤分紅,有效果就慢慢推開,否則,就選擇其他路徑改革。知名財經評論家葉檀認為,若國企直接發放消費券將大大拉動內需。而也有人認為,“全民發錢”不如“全民減稅”。
 業內人士認為,壟斷利潤理應回饋於民。享受壟斷盛宴的國企,在分紅方面一直“猶抱琵琶半遮面”。1994年至2007年長達13年時間里,國企一分錢利潤沒有上繳。而2007年至2008年,央企共實現分紅584億元,除去再投資后分紅節余僅為12億元。2009年,央企上繳分紅僅為其利潤的10%。目前,按照國務院規定,上繳稅后利潤比例最高的中國煙草等企業,也不過為15%,還有很大上調空間。
 國企改革如何改?
 全國政協委員、光明集團副總裁葛俊杰建議,優化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產權結構,盡量減少國有獨資企業數量,競爭性的國有控股公司積極引入有話語權的戰略投資者(盡量避免形式上的“國有多元”、“體制內多元”),能夠上市的盡量整體上市。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市長黃奇帆認為國企是“灰頭土臉又悶聲發財,做了很好的事,名聲又不佳”。他建議將國企15%盈利無條件上交財政,將國有資產的部分盈利納入財政預算,讓全民共享國企發展成果,既可用於改善民生,也可用來發展基礎設施建設。
 全國政協委員、國資委原主任李榮融也表示,國有資產改革之路需要不斷努力,需要不斷深化。當前最急迫的問題是公司治理結構,如果沒有規範的董事會,國有企業不可能持久。
 國資委提案辦結率100%
每到“兩會”,代表委員們涉及國資改革的建議,內容主要集中在5個方面:
 關於國有資產體制改革方面的建議和提案,主要是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體系和產權交易制度等方面;關於國有企業管理方面的建議和提案,主要是完善《國有企業監事會暫行條例》、規範國有企業領導人薪酬分配制度、建立國有企業經營者業績考核體系等方面;關於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方面的建議和提案,主要是規範國企改制、盡快完善國有企業改革配套措施、提高國有企業競爭力、給予欠發達地區企業改革政策傾斜、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等方面;關於繼續給予企業債轉股和破產政策的建議和提案;關於企業分離辦社會、主輔分離和廠辦集體企業改革建議和提案。
 但落實到行業與企業,有多少涉及國企改革方面的提案能夠辦結?
 記者從國資委發布的信息發現,近年來,國資委圓滿完成了提案辦理工作,辦結率100%;政協委員反饋的滿意率也達到100%。
 數據顯示,2009年,國資委共承辦人大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共113件,其中人大議案2件、人大建議75件、政協提案36件;2010年國資委承辦的人大議案和建議、政協提案共135件,其中人大議案2件、建議73件,政協提案60件。2011年,國資委承辦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代表建議99件。
 深化改革,國資領域任重道遠
“壟斷企業都是老大!”這是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天倫集團董事長張瀛岑直接“炮轟”壟斷企業。張瀛岑今年的兩個議案建議,都是反壟斷,一是打破石油、燃氣上中下全壟斷的局面,二是打破慈善的壟斷。
 就在3月8日,新奧和中石化聯合發布公告稱,有關收購中國燃氣事宜已經提交了系列審批申請,其中商務部正進行反壟斷審查。作為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環節,今年“兩會”也不乏有針對性的提案。
 據悉,去年全國有數百個城市出現了以“虧損”為名的漲價,涉及水、電、氣、暖等方面。據統計,我國行業收入排名前十位的大多是壟斷性行業,包括通信服務業、金融證券業、電力供應業等。全國政協委員宋豐強認為,壟斷企業的員工享受的比其他行業多得多的福利和待遇,而商品和服務價格提高后,傷害的卻是中低收入人群的利益。
 而記者采訪專家也認為,打破壟斷,不能依靠自下而上的努力,這樣沒辦法排除既得利益群體的阻撓。必須是自上而下來推動,此外,還需要對壟斷行業放開準入,必須要引進民間資本,有競爭才有效果。
 
期待新一輪國企改革順利起航  北京新浪網 2012-03-11
 
  今年,國企改革令人產生新的期待。
  據新華社報導,吳邦國委員長3月9日下午向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作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時指出,今年將聽取審議國務院關於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等工作情況的報告,將選擇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等開展專題詢問。
  在今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工作議程中,國企改革議題占據如此重要的位置,非常明顯地釋放出信號:新一輪國企改革即將啟動。
  中央提出,今年要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取得新進展,在深化改革開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啟動新一輪的國企改革,既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應有之義,也是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同時,也與民生息息相關。
  今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國企改革與發展的議程安排,既是落實和推動中央的決策部署,也是對民意的響應。
  近年以來,國有企業在金融風暴中的表現,可以用“逆市飛揚”來形容。去年,中央企業實現凈利潤9173億元,全國商業銀行凈利潤為10412億元。這些成績固然可喜,不過,由於國企紅利上繳率偏低,廣大民眾並未明顯感受到分享了國企發展的成果,一些壟斷企業甚至與民爭利。這也成為今年兩會上的熱點議題。比如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長黃奇帆就在會上建議,將國企15%盈利無條件上交財政。
  同時,與一些壟斷性國企的“好日子”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大量民企在經營困境中苦苦掙扎,各類民間游資找不到出路,地下金融暗流洶涌,實體經濟堪憂。
  因而,去年以來,打破國企壟斷、啟動新一輪國企改革的呼聲不斷高漲,而且也正在成為政府、民間以及學術機構的共識。前不久,世界銀行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聯合編制的《2030年的中國》報告發布。報告建議,中國應縮減龐大的國企規模,要轉變政府職能,重新界定政府與市場、企業和社會的關係。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強調,“深入推進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完善國有資本有進有退、合理流動機制。研究推進鐵路、電力等行業改革。完善和落實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打破壟斷,放寬准入。”
  國企在什么領域應該“退”,在什么領域應該“進”,政府如何重新界定與國企之間的關係,下一步國企如何發展,均取決于如何看待國企的性質、定位、功能。所以,接下來,還是需要新一輪國企改革與發展的方案,對這些問題作出系統性的回答。
  說新一輪國企改革“易”,而真正到了“怎么改”、“怎么發展”則“難”。這既需要有關方面用智慧和勇氣設計出完善、可行的改革方案,同時,也需要廣泛徵求意見,更需要人大的監督與制衡。期待,在各方合力之下,新一輪國企改革順利起航,2012年成為國企改革與發展的新紀年。(社論)
 
國企改革30年  by宋養琰 2008-09-09人民網-理論頻道
 
  國有企業(簡稱國企)是企業的一種特定的組織形式或制度。它的主要內涵是:企業所經營的資產歸國家所有,企業經營的成果完全由國家佔有、使用和支配。從歷史上看,國企由來已久,到了現代社會,國企才在許多國家得到長足的發展。二戰后,幾乎世界上所有的國家(特別是發達的國家)都相繼組建了相當數量的國企,其中,以社會主義國家為最,並視為立國之本。時隔不久,由於先天和后世的種種原因,導致國企經營效率低下,嚴重虧損,債台高筑,難以為繼,接著又幾乎在所有經濟發達的國家無不採取種種措施,改變或改造國企的這種不景氣狀態,其中,通過拍賣將國企改變成民企最為普遍。例如,英國和日本,將鐵路、公路、航空、軍工等許多大企業賣給私人。在上世紀60——70年代,私有化形成一股浪潮。
  在我國,雖然在建國之初, 國企在恢復生產和振興國民經濟中發揮力挽狂瀾的作用, 功不可沒,但時隔不久,也毫不例外地遇到了經營不善和嚴重虧損的問題,且越發嚴重,導致國民經濟停滯甚至倒退。 形勢迫使我們不得不進行改革。
  從1978年起步,至今已有30年了。回顧30年來的改革歷程,可清醒認識到:國企改革是我國經濟改革的中心環節,改革的成效或成敗,關系到整體經濟改革和國民經濟的命運。同時也看到,對國有企改革的道路是漫長的、曲折的和艱難的。
  如今,為了將國企改革進一步深入下去,很有必要回過頭來,看看國企改革如何走過來的,並從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以利再戰。
  一、我國國企改革的歷程
  回顧我國國企改革30年來的歷程,大體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1978—1986年,在這一階段上,主要是進行國企經營層面的改革。傳統的國企是政府壟斷企業的經營權和產品的支配權以及收益處置權,因而導致國企長期處於低效率的運行狀態。針對傳統國企政企不分的弊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擴大企業自主權的文件,推動了國企經營權層面的改革。1979年4 月中央工作會議做出了擴大企業自主權的決定,同年國務院頒布了《關於擴大國營工業企業經營管理自主權的若干規定》等五個管理體制改革文件,並在四川省進行擴大企業自主權的試點。根據中央政策,政府向企業讓渡了一定的生產自主權、原料選購權、勞動用工權和產品銷售權等十四項經營權。企業經營權的部分讓渡意味著企業的經營者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剩余產品的控制權和索取權。
  這一階段改革意在使國企成為自負盈虧、自主經營、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四自”經濟實體。
  從結果上看,雖然這一階段改革是淺層次的,採取了一些權宜之計的放權讓利的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979年國有工業企業實現利稅比1978年增長了10。1%,高於1957—1978年的平均增長率。國家財政收支也從1978年的財政赤字10。17億元,轉為1979年的財政盈余135。41億元,職工實際工資比上年增長了7。5%。
  這一階段改革之所以取得成效,主要是因為:第一,它能使各利益主體在改革中獲得程度不同的利益,具有普惠性質,從而產生了較強的激勵作用,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第二,這種改革是在不改變原有產權框架內進行的,隻在政府和國企之間進行利益調整,這種調整並不涉及“姓公姓私”或“姓資姓社”的問題,因而阻力較小,改革能夠被全社會所接受,進行比較順利。第三,這種改革雖然表現為政府利益的部分損失,但國民經濟總量是增加的,中央政府收益的絕對量也是增加的﹔同時,又帶來社會成員收入的提高和生活的改善。因此,以放權讓利為內容的國企經營權層面的改革是一種社會絕大多數成員都能接受並受益的帕雷托改進。
  第二階段是1987—1992年,主要是進行國企從經營權向所有權過渡的改革。隨著改革的深入,不可避免地觸及到企業的產權問題,使人感到不進行產權改革沒有出路,相應的也產生了兩種不同改革思路:
  一種思路是主張將國企改革仍限制在原有財產關系之內,進一步推進或深化經營權層面的改革。與這種認識相對應的制度選擇是企業承包制或租賃制。政府決策部門也傾向於這種改革思路,於是從1987到1992年,國有企業經歷了兩輪承包和租賃改革。
  承包和租賃推行伊始,確實調動起企業和職工的積極性,推動了國有經濟的發展。1987和1988年我國工業增長速度分別為14。1%和20。7%,企業實現利潤1987年比1986年增長8。0%,1988年比1987 年增長18。2%,虧損面也逐年下降,經濟效益有所提高。但在推行承包、租賃制期間,卻出現了企業增效、經濟增長、國家財政收入下降的狀況。在推行承包、租賃制的第一年,即1987年,伴隨國民經濟的高速增長,財政收入卻出現了低增長,財政收入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1986年的20。8%,1987年驟降為18。4%,一年下降2。4個百分點,1988年又急劇降到15。8%,比1987年又下降2。6個百分點。
  承包、租賃帶來的后果招致了全國各界強烈的批評和反對。人們普遍認為,在承包、租賃過程中,國家和企業處在一種不完全的契約關系中,政府與企業一對一的談判成本很高,且無法對承包、租賃合同的細節逐一地加以規定, 企業經營者可憑借承包、租賃權合法或不合法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顧國家的利益。因而政府對企業約束仍然是軟的。企業隻負盈不負虧,不僅使國家財政收入下降,而且還造成了承包、租賃者的行為短期化和“機會主義行為”,有導致國企被掏空的危險。
  與承包制、租賃制的改革主張不同,國內理論界的一些學者提出了深化國企所有權層面改革的主張,與這種主張相對應的制度選擇是股份制。股份制改革是國企在所有權層面改革的一個重要推進。其根本目的是要改變由國家壟斷的企業財產制度,使國企內部形成多元化的產權結構,優化國企內部的治理結構,為實施對股東、董事會和經理層進行有效的激勵和制約,調動全體職工的積極性,促進企業的發展。
  從實踐上看,國企股份制改革的試點始於1986年,改革之初,大都在國有中小企業中試行。試點的影響面並不廣泛,主要問題在於當時非國有的財產主體介入不足,又找不到能夠作為非國有主體的普遍介入形式。在多元化主體嚴重不足的情況下,股份制試點往往在企業內部職工中展開。由於企業內部職工籌資能力的局限,股份制改革自然達不到預期的目標。而且因當時對股份制改革的理論准備不足,認識不清,管理人才匱乏,很多試點企業的職工股份演變成為一種工齡折股,內部借貸買股,或化公產為私股,最后使股份制難以推進下去。在這期間,由於承包、租賃所產生的一些負面影響,以及股份制發育不足,致使國企改革一度處在搖擺、徘徊、迷惘之中。改革的效果並不理想,改革無法順利進行下去。
  第三階段是1993—2004年,推進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改革,同時對國企布局不合理的結構進行調整。1993年,在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若干問題的決定》中,明確提出了國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目標和步驟。1994年以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試點在國企中展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目標是要通過產權結構的改革,使國企成為“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在現代企業產權結構的制約下,政府不能直接地控制和經營國企。政府可通過其代理人即國有資產管理公司或控股公司參與國企重大事宜的決策,但這個決策也要受所有者出資額即所持股份數額限制,不能一家說了算。當然,政府可在國企清算和轉讓時依據終極所有權來實施和表達自己的意願。因此,在現代企業組織框架中,從發展上看,政府的意志是遞減的,是受限的,而股東的意願和權利可得到組織和制度的保証。在現代企業制度中,權利、責任和義務是由法律規定的。決策隻能由董事會成員討論后通過表決做出,這就可以避免長官意志和個人意志的獨斷專行,從而為企業的科學決策的實現提供組織基礎。
  在此期間,國企的現代化改革取得了明顯的績效:
  ——到2002年,15。9萬戶國有控股企業中的50%以上實行了公司制改革。從1998年到2002年底,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重組上市的有442家,累計籌集資金7436億元,其中境外籌資352億美元。
  ——涌現出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公司和大企業集團。1997年至2002年,中國進入世界500強的內地企業由3家上升到11家,這些企業全部是國有及國有控股公司。2003年中國企業聯合會推出的中國企業500強中,國有及國有控股公司共有368家,佔總數的73。6%,資產佔總數的96。4%,利潤佔總數的85。4%。但國企所有權層面的改革,不是一個簡易的過程,不可能一帆風順,仍然受到多方的限制。
  在這個階段上,伴隨著國企現代企業制度的改革,從戰略上考慮,國家對國企的布局和結構進行大幅度調整,從一定意義上說,調整也是改革。調整的手段是多樣的。通過收購、兼並、重組、出售、關閉、破產等多種形式,國企布局和結構取得了積極進展,成效顯現:
  —一批長期虧損、資不抵債的企業和資源枯竭的礦山退出了市場。1994年到2002年,全國實施政策性關閉破產項目3080個,涉及核銷銀行呆壞賬准備金1995。4億元,安置職工約530萬人。關閉破產政策的實施,不僅推動了國企布局和結構的調整,也促進了企業優勝劣汰機制的建立。
  ——放開搞活了一大批民有中小企業。1997年以來,各地通過改組、聯合、兼並、出售等多種形式,使地、市、縣級的國有小企業的60%左右轉為非國有企業,並給以信貸放寬的支持。同時,相應地也加大了對地、縣、市以下的國有中小企業特別是小企業改革的力度,通過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吸引外資等方式,對國有小企業實現產權多元化改革,改革面達到80%左右。
  ——國有經濟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1995年到2002年,通過改組、聯合、兼並、出售等多種形式,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戶數從7。76萬戶減少到4。19萬戶,下降了46%,中小企業戶數從24。5萬戶減少到14。9萬戶,下降了39。2%,1997年國有小企業盈虧相抵后,淨虧損額達502億元,2002年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286。9億元。但在實施對國企現代化改革過程中,問題還是存在的,有的問題還比較嚴重。
  ——國有獨資公司仍在較大范圍內存在著。黨的十五大四中全會指出,在全部國企中,除極少數必須由國家壟斷經營外,都要積極發展多元化投資主體公司。到2001年,單一投資主體的獨資公司仍有14。5萬戶,佔全部國有工商企業總量的75。9%。獨資公司嚴格說來不是真正的公司,更不是現代企業制度。獨資公司的建立,不是改革而是改良。因為獨資公司根本不可能建立公司制所特有的制衡機制,產生不了公司制所特有的功能,發揮不了公司制應有的作用。獨資公司與傳統企業沒有什麼區別。
  ——-在行業分布上,除必須由國有控股的涉及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外,國有經濟還廣泛分布在其他行業和領域,在一些市場化程度比較高、競爭比較激烈的加工工業和一般競爭性服務行業,國企的比重仍然偏高。
  ——在股權比重上,國有股權在許多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公司包括上市公司中嚴重存在著“一股獨大”或的現象,據統計,到2000年,在3。2萬戶國有控股公司中,國有股佔總股本的63。5%。在上市公司中,“一股獨大”更為嚴重。在全國上市公司中第一大股東幾乎全是國家股,佔總股本的70%以上,在經營決策和人事安排等方面,還是一家說了算,缺乏多股制衡機制,發揮不了股東會和董事會的作用。不利於很好地實現同股同權、同股同利的公司制的基本原則。
  ——在企業規模上,截止2002年底,國有及國有控股大型企業9436戶,淨資產52637。2億元,銷售收入56868。5億元,平均每戶企業淨資產5。58億元,銷售收入6。03億元,規模偏小。《財富》雜志公布的2002年世界500強中,美國有192家佔39%,西歐119家佔24%,日本88家佔18%,這三家合計佔81%。中國大陸隻有11家,僅佔2%。
  ——當改革進行到1997年,竟出現國企全行業淨虧損的局面。為了扭虧所付出的代價或成本是相當高昂的。據有關方面統計,三年之中,用去銀行呆壞帳准備金1500億元,技改貼息200億元,實施債轉股580戶,共用去4050億元,並於2000年4月1日停息,當年即減免企業利息支出195億元。幾項加總達5945億元。這就是說,三年解困,情況有所好轉,主要取決於黨和國家政策的優惠和照顧,而不是來自於國企改革的成效,或企業的創新能力的增強。
  ——在我國國有上市公司中,有一個重大特色,即分拆上市,而不是整體上市,這種上市方式,容易發生利益轉移,很多作為子公司的上市公司,被母公司掏空。
  此外,還有一大批需要破產關閉的企業沒有退出市場。據初步調查,到場2002年,全國符合破產關閉條件的資源枯竭的礦山和國有大中型企業還有2500多戶,涉及職工近510萬人,涉及金融債權2400多億元。受核銷銀行呆壞帳准備金額度、政府財力及社會保障體制不健全等因素的制約,這些企業一時難以退出市場。
  國企中存在的這些問題,不僅影響到國有經濟質量和效益的提升,影響到國有經濟主導作用的發揮,也影響到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和國企改革的深化。到2002年底,我國國有資產總量達到11。83萬億元,其中經營性國有資產7。69萬億元,佔65%﹔非經營性國有資產4。14萬億元,佔35%。15。9萬戶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資產總額達18。02萬億元。為了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還必須必須加快對國企的改革、調整和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隻有繼續深化改革和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才能進一步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才能進一步建立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和規范法人治理結構﹔才能進一步促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
  第四階段是2005年至現在,改革的主要任務是在原有改革所取得成就的基礎上,深化對國家控股的股份公司特別是上市公司內部的改革。這裡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國家控股的上市公司內部產權分置制度的改革。
  中國股市自1990年起步至2005年以前,長期處於低迷狀態,不死不活。在此期間,雖然出現過幾度“牛市”,但都為時較短,總的狀況是“熊市”。 原因何在呢?主要是因為作為股市主體的國有上市公司"轉軌不轉制"和股市本身在組織管理上存在的種種弊端,主要包括:上市公司的主要功能錯位﹔股本權設置不合理,國有股不上市﹔國家控股公司組建過多﹔公司內“一股獨大”﹔証監會的功能定位有誤;仍奉行計劃經濟的人事任免制度,科學的公司治理結構無法形成;廣泛地用配股代替按股分紅等。所有這些問題,都有待深化改革來解決。但當務之急,是對股權分置制度的改革。
  從2005年起,股權分置制度的改革開始啟步,以股權分置改革方案出台為標志,中國股票市場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中國証監會2005年6月16日在公布《關於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在股權分置改革后增持社會公眾股份有關問題的通知》中,明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在股東大會通過股權分置改革方案后,可通過二級市場把不上市的國有股變為上市的流通股。
  傳統的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是分置的:國有股(包括國有的法人股, 法人股也大都是國有的)是非流通股,不能上市,隻有非國有股即公眾股才能上市,屬於流通股,這實質上在股市上形成了兩個市場,兩個價格 。這種情況的存在,帶來的的后患是嚴重的和無窮的,如尋租,價格信號失真,割裂的市場失去有效引導資源優化配置的作用等。股權分置改革,就是把原先由股權分置切割的兩個市場(一級和二級),兩個價格(一低一高),變成一個相對完整的市場體系和價格體系。股票上市后呈現全流通狀態,真正實現了同股、同價、同交易。
  隻有這樣,才有利於有效引導資源合理配置,有利於維護中小股東的利益,暴有利於資本使用效率的提高,有利於推動控股股東與中小股東在價值取向上的趨同,有利於增強投資者的信心,有利於維護公司的形象,有利於股東對公司的未來發展形成良好的預期。
  隨著股權分置改革的推進,也適度放寬中小板企業的上市標准,准許創新型的企業能夠通過上市實現快速發展。成熟的資本市場,除接納大型藍籌公司上市外,也要扶植新興企業成長,促進國家產業結構優化和企業競爭力的提升。當然,也應准許資本的自由退出。資本市場的有推有進,進退自如,給投資者的資產組合更多的選擇機會,促使資本市場有效運作。
  股權分置改革消除了股市和股價的“雙軌制”,重塑了二級市場的游戲規則,反過來則將為一級市場提供優質的制度環境,必將全面地推進資本市場的發展。
  隨著股權分置改革的推進和深入,股市逐步振興起來,主要表現是股價一反常態,有了生氣, 逐漸活躍起來,並呈現出上揚趨勢,再加其他因素的影響,股市一度成了脫?之馬,在較短的時間內,暴漲到驚人的程度,並形成一定的泡沫!隨后又急劇下跌,短短的幾個月,又跌到似乎難以收拾的程度。這種現象,對缺乏資本市場熏陶的中國股民來講,是很難適應的。本來,股市有漲有落,有大漲必有大落,應當說是常態,但在中國,難以為人們所接受。
  應當說,影響股市漲落的除制度和供求原因外,還有其他一些因素。諸如國際的和國內的,經濟的和政治的,自然的和社會的,歷史的和現實的,文化的和心理的,等等。所以在國企改革這一階段上的股市漲落,如果不是特殊的原因(如金融危機或戰爭)所引起的暴漲或暴落,應當說是屬於正常的情況。
  在國企改革第四階段上還有一個顯著特點是國有銀行體制改革。 銀行體制改革一個重要表現是國有銀行股份化,並紛紛上市,有的還在國外上市。
  在國企改革這一階段上,農村金融也在體制改革中發展和壯大。
  二、國企改革的難點
  30年來的國企改革,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與我們改革的初衷還相去甚遠。 國企改革初衷的一個重要內容是政企分離。 30年過去了,回過頭來看, 政企分離了沒有呢?當然不能說一點沒有,但分離不大,遠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
  科學的公司理論認為,公司的規范化,必須建立科學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要做到這一點,在公司內部,正確地確立股東和董事會的關系:股東是“自我”或“小我”,公司法人是“大我”。在公司范圍內,股東再大,大至國家,也是“小我”﹔公司再小,小至由幾個人所組成,也是“大我”。“小我”?意志是“自我意志”,“大我”的意志是“公意”。“公意”一旦產生,即具有法律效用,它不僅獨立於諸多的“自我”及其意志之外,而且又凌駕於諸多的“自我”及其意志之上,並使“自我意志”服從於“公意”,以此來維護公司這個有機體的運行和發展。這個朴素的道理,在今天的西方世界裡,已經為人們普遍所認可,並使之成為公司運作和立法的主要根據。
  可是,在我國已建立的公司中,要做到這一點,難度是很大的,根本原因就是政企難解難分。政企難解難分的根源究竟在哪裡?根子不在企業,而在政府。這裡我們從中看到一種令人困惑的現象:一方面政府要求企業走向市場,“不找市長,找市場”﹔另一方面,政府又不願放棄自己已經長期擁有的對企業可以任意干預並從中獲益的特權。現在看來,政企不分,過去是、現在仍然是深化國企改革的制度性障礙。
  為什麼政企分開如此困難?關鍵還是在兩個制度難以或不准碰撞上。
  第一是財產制度。按照市場要求,實現政企分開,決不是管理方式轉變的問題,而是財產制度的選擇問題。雖然改革開放以來,為了實現政與企分離,國家也採取一些措施,如設立國資局,組建國有資產投資公司等,意在政府與企業之間,設置一道“隔離帶”,把政府與企業分開。還有就是1998年啟動的現在還在繼續的政府機構改革,撤消了一些專業部,如紡織部、輕工部、冶金工業部等,把原先政府直接管理企業的職能移交給綜合部門,如經貿部、計經委、現在的計改委等,減少政府直接插手並干預企業。這樣做,實踐証明,其結果也都成效甚微。因為綜合部門也是政府機構,權利移交只是權利轉移,並沒有放鬆對企業的行政性管理。由此可見,政企不分是由國有制的性質決定的,不容改變,也不能改變。所謂“開明的婆婆”,只是適當的放鬆而已。
  第二是政治制度。中國與西方有一個很大的區別:西方國家大都是多黨制,多黨輪流執政。因此,在這種制度或體制下,國企隻能屬於國家,而不屬於任何政黨,哪怕是在執政期間,也不能用國企的錢,辦政黨的事,如果辦了,會被叫做“竊國”或“盜國”,要受到法律治裁。黨隻能用黨費,或是募捐,還可以自辦企業(即“黨營經濟”)賺錢。而我國不同,我們是共產黨執政,其他民主黨派參政、議政。所以我國是當代社會少有的“黨與國聯姻和合二為一的體制”。事實上,政府的企業也是黨的企業,黨、政、企是捆在一起的。其中黨是領導核心,政要對黨負責,企也要對黨、對政負責。現在要政企分開,首先的問題是黨政關系、黨企關系分開,這是很難辦到的,或者說根本辦不到的。在十四屆三中全會上,負責起草關於對國企實行現代企業制度改造的小組在起草過程中,首先碰到的就是這一個問題:黨委在企業裡干什麼?后來匯報給朱總理,他當時說了兩句話,一是:國有企業改造成股份制公司,不寫黨委不得了,中國這麼大,情況這麼復雜,怎麼保証共產黨的領導地位的穩定性。二是:把黨委寫進去也不得了,黨的權力責任呢?從公司發展歷史上,是前無古人的。所以沒有做任何批復。但他在導言裡面寫到:我們的國企改革一定要在黨的領導下,使之健康蓬勃的發展。所以在企業改革當中,現在多採用“交叉兼職”的辦法,比如黨委書記兼董事長或總經理。這是一種探索。問題是,如果在企業中黨委起領導、核心、決策作用,還要董事會干什麼?董事會不起董事會的作用,還能叫現代企業制度嗎?
  在我國,實現政企分離,除上述兩點制度阻力外,還要一個慣性阻力。政企分離實際上是一場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革命,它每前進一步都勢必要遭到舊的、傳統勢力的頑強抵抗,這也成為政企難分難離的重要因素。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清楚地看到“下”改“上”不改所發生的碰撞和磨擦,國企在解決諸多矛盾時所發生的“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迷惘和焦慮,因而產生對改革與發展信心的動搖和內動力的不足。
  在這種制度和體制下,我們有許多領導干部,對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職能是什麼不清楚,辦了許多政府不該辦的事情﹔而應該做的事情又沒有很好去辦。這種情況叫做政府的角色錯位。按理講,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對於企業應當當“保姆”,而不應當當“爹”,可是,制度決定了政府對於企業還得把當“爹”的角色繼續扮演下去。
  三、深化國企改革的道路
  西方經濟學中有一個基本原理,叫做經濟人假定。假定中說,在經濟生活中,任何人都可稱之為經濟人,經濟人都是以贏利為目的的,都是利己主義者。利己主義者所追求的都是獲利最大化。為了要達到獲利最大化的目的,在實際經濟生活中,可能出現以下三種情況,一是花自己的錢辦自己的事,既講節約,又講效率﹔二是花別人的錢辦自己的事,不講節約,隻講效率,三是花別人的錢辦別人的事,既不講節約又不講效率。比較地看,國有企業,對在其中工作的職工,不管是領導,還是普通工人,就多數情況而言,是屬於上述的第三種情況。這是國企的痼疾,屬難治之症。承包制和租賃制,是屬於第二種情況,其后果我們已深有體會了。在承包和租賃年代,不計后果地加快或提前折舊,好多企業被掏空了。個體經濟、私營企業、股份合作制企業(勞者有其股)、職工持股的股份制,都是屬於第一種情況,即民有民營,即花自己的錢辦自己的事,既講節約,又講效率成效顯著。
  哈耶克曾說過,從一個好的假定出發,往往會產生一種壞的制度或體制,和制定一種壞的政策﹔相反,從一種不好、不太好的假定出發,又往往產生一種好的制度或體制,和制定出一種好的政策。正如上述,假定經濟人都是自私的,政府和企業都根據這些人的自私心理,想盡一切方法,調動人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如年所制、期權制,效益和工資挂鉤工資制,再加上制定各種有效的管理規章制度以及法律和法規等,來限制和克服人的自私心理的發展,其成效一定是顯著的。而我們過去按照儒家之道,人之初、性本善,人大都是公而忘私,因而大搞政治挂帥,平均主義,結果隻能在低水平上運轉,最終弄得缺吃少穿,人心不滿。由此看來,民企還是一部分國企改革的取向。
  ——國企必須從不實合自身存在的領域退出。1999年9月中央召開十五屆四中全會,就國企改革專門做出《決定》,裡面講了七條措施,很全面,也很有新意。其中最使人們關注的就是四個字:“有進有退”。“有進有退”比以往提出的“抓大放小”明確和科學多了,可操作性更強了。往哪裡“進”呢?《決定》明確指出:“三大行業”,“兩類企業”。三大行業是:國家安全行業﹔自然壟斷行業﹔提供公共產品的公益性事業。兩類企業是:高新技術產業中少數幾家關鍵性的企業﹔支柱產業中的骨干企業。所謂“進”,就是要加強,增加投入,提高經濟效益。從發展上看,在這行業和企業中,經濟總量還會增加,還大有發展潛力和前景。除此之外,應當都在退的范圍之內。所謂“退”就是國有企業從那裡撤出來。有人擔心如果退大方了,就不是社會主義。馬克思從未說過,搞社會主義必須搞國有制。他隻說過:社會主義要以公有制為基礎。公有制有多種實現形式,如馬克思先后就說過:公有制、共有制、合作制和集體所有制。他還說過,股份制是對私有制的揚棄,以及要在生產資料共同佔有的基礎上重建個人所有制。實行全面國有制是蘇聯十月革命后為粉碎14個帝國主義的圍攻,鞏固蘇維埃政權,並掌握國民經濟而不得已採取的一項措施。現在看來,是否實行國有制和是否實行計劃經濟一樣,都隻能看作是發展經濟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隻能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創造更多的財富,更好地用來滿足人民最大限度的需要。
  現階段,就絕大部分企業而言,不是“進”的問題,而是“退”的問題。十五大五中全會提出了從戰略上調整國民經濟布局和改組國有企業的任務,就是為了實現“有進有退”的目標。國企應從不佔優勢的領域中退出,為民營經濟騰出廣闊的發展的空間,有利於民營經濟按照“三個有利於”的原則,通過各種方式放開搞活和改制,而且越快越好,不要久拖不辦。大量實際情況告訴我們,晚退不如早退好,晚退隻好在困境中繼續掙扎,廣大職工跟著受苦,國家受罪。眼下,國企改革主要是思想障礙。有些人經常揮舞“私有化”、“一賣了之”、“國有資產流失”大棒嚇唬人,使一些地方或一些單位不敢進行國企改革,或偷偷摸摸地改。這樣改革自然就難以順暢進行了,速度也就慢下來了。如果讓這種狀況繼續下去,其后果不堪設想。
  ——減持國有股,擴大職工持股。股份制的特色是股權多元化。實現股權多元化主要途徑有增資擴股、國有股轉讓、合資合作、資產出售等。按新股東來分類,凡從公司內部引入新股東,包括經理在內的企業職工入股,統稱為“內部型股權多元化,又可稱“稀釋型股權多元化”在我國股份制改革實踐中,沒有能很好地推行職工持股制度,恐怕也是重要的缺陷,同時也是導致股份制未能收到很好成效的原因。
  職工持股制度簡稱ESOP,最早是美國經濟學家和律師路易斯?凱爾索(Louis Kelso)提出的。他的理論認為,人具有通過勞動和資本獲得收入的基本權利。據此,凱爾索及其追隨者設計了一套能使企業每個職工既獲得勞動收入又能獲得資本收入的計劃。其基本內容是:在企業內設立專門機構,幫助職工購買或通過其他方法取得本企業的股票,從而據此定期或不定期分得一定比例、一定數額的紅利。職工持股制度從上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在西方國家普遍推行,成為企業中一個重要的制度。在我國,職工持股是伴隨著國企股份制改造在80年代中期就出現了,但后來沒有很好地堅持下去。
  過去我們在對國企實行股份制改革時,盡管企業的產權關系這些年來已發生了一定變化,但在大多數企業中,職工在企業中的地位及其利益卻未得到充分重視和實現。其根本原因在於職工沒有在企業的產權結構中擁有一席之地,職工仍然只是勞動者而非所有者,他們只是用自身勞動換取工資,基本沒有獲得任何剩余價值索取權。而且隨著股東的日益外部化,職工的雇佣成份和性質也在增加。職工在企業的組織體系中是被看作被管理者和被監督者,因而處於消極和被動的地位,嚴重地影響了職工參與企業生產經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這種狀況顯然與國企改革的最終目的相左。實踐証明,這樣的改革邏輯已經影響了國企改革的進程與企業的經營績效。
  導致目前國企職工持股滯后局面的根本原因在於,缺少一套切實可行的法律制度,因此制定和完善一套全國統一的關於職工持股制度的法律和法規就非常必要。首先是在公司法中補充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中職工持股的相關規定﹔其次,要根據股份制的新情況,作好公司法、勞動法和工會法等基本法律之間的銜接、配套和統一,提高制度運作的效率。
  根據國外的經驗,政府對於職工持股不僅在法律上予以鼓勵和肯定,而且在資金上予以扶持。我國政府也應當通過金融手段對職工持股給予必要的支持。比如鼓勵銀行以低息貸款的方式給予職工在購買企業股票時的支持,同時對實行職工持股制度的企業者,在取得銀行貸款時也能得到一定的優惠。特別是在當前擴大內需的政策前提下,讓銀行通過低息貸款支持職工持股,會起到增加貨幣供給,刺激投資的作用。
  國企的改革,事關國企興衰存亡。當代,根據世界范圍內和我國實踐的經驗,企業的運行有五條“死亡線”:一條是制度落后。制度決定體制,體制決定機制,機制決定效率。落后的制度,企業必死。二條是淘汰率低下。中低檔人員淘汰率在2%以下者,企業必死。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淘汰率都在10%以上。三是活工資在工資總額中佔據10%以下者,企業必死。四是高素質人才低於企業總人數的10%。高質量人才少,知識支撐不了企業的技術革新和先進管理作用,企業必死。五是信用危機。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企業也是這樣,企業無信必死。其中,制度落后是至關重要的,甚至起決定作用。
  在紀念國企改革30周年之際,可以歸納一句話:改革尚未成功, 國企仍需努力。
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40537/7876878.html
 
國有企業改革
 
國有企業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的攻堅戰,因此內容標准要求“知道國有企業改革的主要內容”。國有企業改革按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從以往的放權讓利、政策調整進入到轉換機制、制度創新的階段。大批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試點,推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爲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進行了有益探索。
  改革的方向和方針
  黨的十五大和十五屆一中全會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時間,使大多數國有大中型虧損企業擺脫困境,力爭到本世紀末大多數國有大中型骨幹企業初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首先要盡最大努力實現這一目標。要從不同行業和地區的實際出發,根據不平衡發展的客觀進程,著力抓好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和老工業基地,把解決當前的突出問題與長遠發展結合起來,爲國有企業跨世紀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改革目標
  到2010年,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目標是:適應經濟體制與經濟增長方式兩個根本性轉變和擴大對外開放的要求,基本完成戰略性調整和改組,形成比較合理的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建立比較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經濟效益明顯提高,科技開發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和抗禦風險能力明顯增強,使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更好地發揮主導作用。
  方針實施
  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必須堅持以下指導方針:
   (一)以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調整和完善所有制結構,積極探索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增強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控制力,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公平競爭和共同發展。
   (二)從戰略上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和改組國有企業。著眼于搞好整個國有經濟,推進國有資産合理流動和重組,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積極發展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放開搞活中小企業。
   (三)改革同改組、改造、加強管理相結合。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著力轉換企業經營機制,提高企業整體素質,構造産業結構優化和經濟高效運行的微觀基礎。
   (四)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現産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健全決策、執行和監督體系,使企業成爲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法人實體和市場主體。
   (五)推動企業科技進步。加強企業的科研開發和技術改造,重視科技人才,促進産學研結合,形成技術創新機制,走集約型和可持續發展道路。
   (六)全面加強企業管理。推行科學管理,強化基礎工作,改善經營,提高效益,實行以按勞分配爲主體的多種分配方式,形成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
  (七)建立企業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實行鼓勵兼並、規範破産、下崗分流、減員增效和再就業工程。依靠各方面力量,擴大就業門路,確保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
   (八)協調推進各項配套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建立權責明確的國有資産管理、監督和營運體系,保證國有資産保值增值。加強法制建設,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幫助企業增資減債、減輕負擔。
   (九)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發揮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強企業黨組織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企業經營管理者隊伍素質,堅持和完善以職工代表大會爲基本形式的企業民主管理,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十)推進企業精神文明建設。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和技術業務培訓,全面提高職工隊伍素質,培育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協調發展。
  國有企業改革的必要性
  社會背景
  工業革命以來近代經濟的發展,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我們所稱的“市場經濟”的發育和發展過程。當今西方的發達國家,在早期工業革命的推動下,由中世紀的封建經濟制度逐步過渡到近現代的市場經濟制度。在這個過程中,盡管不同的國家由于曆史背景不同呈現出過渡的差異,例如,由于國家介入程度的差別而有所謂的“美國式道路”和“德國式道路”的區分,但在總體上,自由企業制度和主張自由競爭、抵制國家過多幹預的意識形態占主流地位,向市場經濟的過渡具有“自然發育”的特點。十月革命以後特別是二戰以後相繼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一批國家,在其初期則采取了計劃經濟體制。其中的一些國家,如前蘇聯和東歐國家,此前資本主義經濟曾經獲得過一定程度的發展,另一些國家如中國,整個經濟發展水平較低,資本主義經濟關系只是在局部地區有所發展,更大範圍內則處在萌芽狀態。在實行計劃經濟的初期和中期,這些國家曾有過工業和經濟的高度增長,但體制內部不可克服的矛盾,最終促使這些國家以不同的方式開始了向市場經濟的“轉型”。
  市場擴展需要
  在“自然發育”的國家,市場的擴展顯示了從商品市場到資本市場的軌迹。   爲生産服務的金融制度雖然也在發展,但證券市場的興起和大規模發展則直接受到大量融資和企業間購並需求的刺激。而我們屬于“轉型”國家,已經基本建立了現代工業基礎,建立在有些領域已達到很高的、可與西方發達國家相競爭的水平,工廠制度不僅確立,而且具有較爲系統的管理制度。與“自然發育”不同的是,這些工廠不是在市場擴張的刺激下成長起來的,而主要依賴于政府的計劃安排。所以,它們是“工廠”而不是“企業”。在這樣一個起點上,如何實現這些工廠的市場化“轉型”,“轉型”中依據何種順序和邏輯,就成爲我們面對的問題。
  重要成果
  不論理論和政策上采取了何種“說法”,中國國有企業改革從開始實際上就是“市場導向”的。改革之初,企業對生産什麽、生産多少、按什麽價格出售無法自主決定,國家計劃“管得過多,統得過死”,被當成是企業體制上的一大弊端而需要改變,因而要求企業“面對市場組織生産”。企業首先進入的是商品市場,在商品市場中則首先進入的是消費品市場。決非偶然的是,價格改革構成了80年代經濟改革的重點,首先得以放開的是大多數消費品價格,爾後通過“雙軌制”的調放結合,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又放開了大多數投資品價格。中國國有企業首先經受了商品市場的競爭洗禮,産生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1、明確並初步學會按照市場需求組織生産。   2、刺激了供給增加和買方市場的形成。   3、産品和企業的分化加快,一批有競爭力的優勢企業脫穎而出。   4、在劇烈的市場競爭中湧現出一批企業家。
  改革的理由
  總之,商品市場的一個時期的發展,使包括國有企業在內的所有企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發生了某些實質性變化,那種完全指靠國家吃飯過日子的企業已少見了(盡管不能說完全沒有)。對國有企業改革來說,商品市場所帶來的變化給資本市場的發展創造了不可缺少的前提。這裏我們關注的是前面述及的市場發展的順序問題。理論上可以假設資本市場先于商品市場發展,或者二者同步推進,但資本市場上的經營者很快將會發現企業不會按照市場需求生産和銷售産品,不知道那些企業能在市場競爭中生存和獲利,並成爲優勢企業,不知道企業重組中誰去兼並誰,也不知道哪些企業領導人是真正的而非冒牌的企業家。在這種情況下資本市場能有什麽樣的發展是不言而喻的。
  改革矛盾
  在商品市場取得重要進展、解決了一些問題的同時,它所不能解決的問題則越來越顯而易見。這些問題有些是根源于傳統體制的老問題,在新的形勢下趨于明朗和尖銳,有些是隨著商品市場發展而引出的新問題。概括地說,它們集中表現爲幾個重要矛盾。
  矛盾一
  第一個矛盾是國有企業“所有者虛置”與市場競爭對所有者作用要求提高之間的矛盾。所謂“所有者虛置”不是說沒有法律上和形式上的所有者,而是指這樣的“所有者”不能切實負起應有的責任。這是傳統體制遺留下來的老問題,但在市場競爭趨于激烈的新環境下,對所有者的要求提高了,所有者的“質量”不同,企業競爭的後果便會有大的差別。這一點經常被用來解釋國有企業經營不善、持續虧損等現象。分析近年來國有企業大面積虧損原因,人們甚至有理由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人是否存在明確的盈利動機表示很深的懷疑。這是一方面的情況。
  矛盾一擴展
  在另一方面,國有企業以及其他公有企業的治理結構、經營者的行爲呈現出複雜狀態。在企業擴權的背景下,相當多的企業,特別是從差到好的老企業,改革以來“從無到有”的“新國企”,高層經營者實際上掌握了大部分剩余控制權和部分剩余索取權。這些人已不同于改革前的企業經理人員,也不同于西方國家老一代企業家打下江山後雇傭的支薪經理,他們不同程度上具有創業者的性質,對他們掌握的剩余控制權和索取權,人們似乎多少持一種默認態度,認爲“人家搞起來的企業,應該有一份合法權益”。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些經營者已是某種程度上的“風險承擔者”。但現有的正式經濟關系和法律關系並不全部承認並保護他們這種事實上的權利。與此同時,市場化過程使企業經營者損害法律上的所有者及其他利益相關者(如職工)的利益,有了比計劃經濟時期大得多的空間,從在職消費到轉移資産都可能發生。于是,合理的不承認,非法的管不住,經營者行爲陷入了矛盾、扭曲的狀態,確實有人完全是“吃”、“挖”公有制,也有人是“正路”不通而走“邪路”的。公有制的所有權可能落不到實處,經營者作爲一種特殊的人力資本的所有權從來都是實實在在的,如果既有制度不承認、不保護它,它就會以與既有制度相沖突的方式表現出來。近年來一些知名企業家“出事”,以及普遍存在的“窮廟富和尚”現象,僅僅用個人品質顯然是無法解釋的。對具有中國特色的“內部人控制現象”,應有更切合實際的說明。無論如何,我們面臨著一個能否創造出有利于企業家穩定、長期發展的制度環境的問題。
  矛盾二
  第二個矛盾是國有資本事實上的部門、地區所有與生産社會化程度提高之間的矛盾。國有資本名義上或法律上歸國家所有,大多數實際上是部門、地區所有,已是不爭的事實。在非市場化的環境中,國有資本要有運營的實際可能性,“條塊分割”是無法避免的選擇。對“條塊分割”的弊端,已有諸多分析,如人爲割斷生産經營內在聯系、重複建設和地區封鎖等。在企業規模擴大、分化加劇的新形勢下,“條塊所有”至少又帶來了兩方面的突出問題。一是“條條”和“塊塊”越來越難以對迅速擴張的優勢企業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特別是直接融資的支持,同時對在競爭中失敗的劣勢企業越來越難以在自己的行政勢力範圍內予以消化。二是“條條”和“塊塊”在自己的行政範圍內越來越難以提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稱職的企業家人才。撇開其他問題不論,這意味著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張,原有的所有者在貨幣資本和人力資本上都出現了“短缺”。如果說西方國家曾存在私人、家族及合夥人資本占有與生産社會化之間的矛盾的話,我們的經濟中目前也出現了明顯的“條塊所有”與生産和資本經營日益社會化之間的矛盾。這兩種情況雖然在具體國情和所有制性質上有很大差別,但所有制形式的封閉性和狹隘性上卻有類似之處。在西方國家,矛盾一定程度上通過企業股權結構的“公開化”、“社會化”,即通過對外擴股包括企業上市加以緩解的。我們所面臨的“條塊所有”所帶來的矛盾,也需要而且只能通過股權結構的開放和流動得到解決。
股權結構變化深層意義
  股權結構的這種變化有著更深一層的意義,即爲政企分開問題的解決提供必要條件。對此依然可以從比較的角度得到理解。西方國家的所有者職能與部分經營者職能的分離,雖然不排除股權依然封閉狀態下雇傭職業經理的情況,但多數是在股權“公開化”以後出現的。“公開化”一方面使企業的股權不再等同于(一般應大于)原有所有者的股權,另一方面由于有了多個所有者,使所有者(投資者)能夠相互競爭和流動,形成了資本市場,以及在資本市場上産生的便于所有者了解企業經營狀況的基本信息。這些變化都使所有者和經營者職能的分離成爲可能。對我們所面對的政企分開問題而言,在堅持國有制的前提下,政府作爲事實上的所有者具有邏輯上的必然性,在政府之外尋找其他國有所有者是徒勞的。但是,如果一個企業只有一個作爲所有者的政府部門,而且這種隸屬關系有著很長的“曆史性”,要實現所有者與經營者職能分離意義上的政企分開將是很難的。積極的變化只有當引入了新的所有者,而且新老所有者具備了流動性,並且能夠以某種方式提供關于企業經營狀況信息時才能開始。
  矛盾三
  第三個矛盾是國有經濟戰線拉得過長與隨著市場競爭的擴展而出現的“市場失效”問題之間的矛盾。准確地說,在改革前和改革初期,這個矛盾不可能突出,甚至不足以成爲問題,因爲當國有經濟一統天下時,不存在其“戰線過長”的問題,當市場經濟未得到大的發展時,也不可能存在“市場失效”的問題。這個矛盾一旦突出起來,一個隱含的前提就是市場經濟已經得到了相當程度的發展。近來強調國有經濟縮短戰線、調整結構,就是以市場經濟在我國的資源配置中開始發生基礎性作用,特別是競爭性行業的市場競爭加劇爲背景的。在這一背景下,國有經濟在競爭性領域並無確定的優勢可言,雖然也可以找出具有競爭力、表現優秀的國有企業,但大多數企業卻陷入困境。在另一方面,僅靠市場力量管不了、管不好和不願管的事情大量增加,矛盾逐漸突出,如何把有限的國有經濟資源按照優先順序轉移到最需要從而也是最能發揮作用的領域去,就成爲緊迫的問題。
  戰略性調整
  國有經濟的這種戰略性調整所涉及的是國有經濟在新體制中的“定位”問題。近年來在國有經濟問題上存在著強調“産權改革”、強調經營者作用和強調建立競爭性環境等不同的觀察角度,彼此有一些爭論。在“産權改革”論那裏,或明或暗地遵循了“公家的東西不可能象私人的東西那樣受到關心和愛護”這樣一條簡單、樸實的邏輯,其結論的傾向性也是較爲清楚的。強調經營者作用的論者則考慮到近現代企業中職業經理階層出現且重要性上升的趨向,近來又受到人力資本理論和中國實踐經驗的支持。重視競爭性環境的觀點則認爲最重要的是創造平等的競爭環境,以獲得評價企業業績的充分信息。對同一問題從諸多角度開展討論,對問題本身的理解無疑是有益的,同時也表明了問題的複雜性。對強調産權改革者來說,需要對這樣一個事實提出解釋,即在最崇尚私人資本、最“自由放任”的國家,如美國,也都存在著一塊“國家資本”或“社會資本”。對強調經營者作用的論者來說,需要對國有企業經營者代理成本普遍高于非國有企業的現象作出解釋,而且將會發現重組後的國有經濟經營者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企業經營者。對強調競爭性環境者來說,也將會發現重組後的國有資本大部分並不處于競爭性領域。如果繼續用一般的産權和企業理論來分析國有經濟問題,將難以擺脫邏輯上的困境,因爲其隱含的前提是把國有企業仍然當成一般意義上的企業。顯然,對立足于解決“市場失效”問題、大部分將處于非競爭性領域的國有資本來說,或者說實行戰略性重組的國有經濟來說,需要一組更切合實際的理論,其中包括國家理論、外部性理論、政府管制理論等,以對問題本身提出更好的說明。
  矛盾歸結問題
  上面述及的三個矛盾相互交織,不完全處于一個層次,但仍然可以由統一的邏輯加以解釋。不難理解,第三個矛盾是基本的,它需要通過國有經濟的職能轉換和戰略重心的大幅度調整才能解決,其結果很可能是多數或大多數國有資本將會轉入非競爭性領域。在理論上則要求擺脫把國有資本參與的企業看成一般企業的局限。對由于種種原因,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仍然處在競爭性領域的國有資本來說(盡管隨著時間推移這部分國有資本將呈現遞減趨勢),第一個和第二個矛盾是無法回避而且必須解決的,其基本途徑是在引入資本市場的基礎上逐步實現企業産權結構和內部治理結構的“現代化”,其核心是在所有者和經營者之間形成有利于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機制。
  深層特征
  其次,上述三個矛盾的出現和解決具有顯著的階段性特征,或者說只有當轉軌“轉”的一定程度後才會發生。如果沒有商品市場的發展,這些矛盾或者缺少發生的依據,或者雖然存在但不會尖銳。也就是說,商品市場在解決了一些問題以後又提出了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是商品市場本身無法解決的,必須依賴于資本市場的培育和發展。這樣我們對前面提出的問題就有了答案:國有企業的市場化取向改革同樣遵循了由商品市場到資本市場的順序,這一點完全是由市場化進程的內在邏輯決定的。
  國企改革解決問題
  從國有經濟戰略性改組的角度看,國企改革期待資本市場解決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
  經濟收縮戰線
  第一,支持國有經濟收縮戰線,重點是從競爭性領域的退出。當國有經濟戰略性重組的目標確定以後,也就是國有資本在某些領域“要不要退出”的問題確定以後,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退出”。我們不排除某些國有資本直接以實物形態上改變用途的方式“退出”,但在大多數情況下,由于資産專用性存在,首先要解決國有資本變現即由實物形態轉化爲價值形態的問題,否則仍然無法實現“退出”。例如,國有資本要從一個紡織廠退出,該廠的機器設備、廠房、存貨等顯然不適合國有資本新用途的需要,所以首先要適當的交易者,通過拍賣、股權轉讓等方式將國有資本變現,而且在變現的過程中應給出合理的價格,不能發生低估國有資本的問題,這就需要有一個資本市場,通過這個市場解決國有資本退出過程中的“尋找交易者”、“定價”、“變現”、“轉讓”等問題。
  企業組織結構合理化
  第二,推動企業組織結構的合理化,核心是大企業的成長和新分工協作體系的形成。近年來出現的産品和企業兩極分化,將導致兩個重要結果。一個結果是大企業的成長,特別是一批按照國際水准衡量的大企業的逐步形成。商品市場的競爭勝利,給企業“長大”在生産、技術、銷售、管理、品牌諸方面打下了一個初步基礎,但沒有資本市場的支持,企業擴展的速度將相對緩慢,有的企業可能就停滯于既有水准。國際上知名的大企業大都有良好的金融支持系統,比如幾乎都是上市公司。這一點也可解釋在發達國家上市公司通常只占公司總數的很小比例(如千分之一、二),但大公司卻很少不是上市公司的。另一個結果是占到企業總量多數的、在競爭中失敗或至少未占到優勢的企業,將與大企業之間有一個分工協作關系重新組合的過程。新的分工協作關系包括橫向關聯(如成爲大企業生産體系中的最終産品生産者)、縱向關聯(如原材料、另部件供應商,産品推銷商)以及混合關聯(如跨行業納入大企業多元化的經營結構)等。現在有一種值得注意的傾向,就是對中小企業持一種蔑視態度,認爲這些企業,沒有規模優勢,因而沒有競爭力和發展前途。其實,在合理的經濟體系中,大中小企業有適宜的比例關系,大多數企業仍然是中小企業。至于“規模經濟”問題,按照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斯蒂格勒得到大量實證經驗支持的觀點,所有在競爭環境中能夠生存下來的企業,都有其規模上的合理性。我們過去的問題主要並不在于存在大量的中小企業,而在于中小企業與大企業之間缺少有效率的聯系,如一個行業中大中小企業都生産最終産品。在這種狀況下,出路只能是通過收購、兼並、破産、托管等方式重建大中小企業間的分工協作關系。在這個過程中,資本市場不僅是不可缺少的,而且是最具優勢的。
  企業産權制度
第三,有助于企業産權制度和內部治理結構中一系列基本問題的解決。現代企業制度作爲企業改革的目標已經明確,在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中,人們往往注重組織結構的變化,追求組織形態上與國際經驗的相似性,如形成股東大會、董事會、高級經理組成的企業治理結構,建立國有股本的持股機構等,而容易忽略作爲其基礎的資本市場的作用。然而,離開了資本市場,産權邊界的確定、股東作用的發揮、對經理階層的監督、經營業績的評價等都根本性的解決辦法。以人們談論很多的産權問題爲例,如果缺少資本市場上的“交易”,資産的價格將無從確定,産權的價值邊界也不可能清晰。其次,在存在市場交易的條件下,資産將向對其評價高的主體流動,進而産生資源配置效率改進的結果。如果不出現由于流動而産生的效率改進,所謂的“産權明晰”也不會有多大意義了。盡管我們無法斷言有了發育良好的資本市場,長期困擾我們的産權和企業組織結構方面的諸多難題一定能夠解決(可能需要其他條件的配合),但若沒有資本市場的作用,這些難題肯定是無法解決的。
   如果說十幾年來産品市場的發展使國企經濟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並且推動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目標的確立,伴隨著資本市場的培育和發展而對前面分析過的諸多矛盾的解決,將使我國國企體制轉軌發生一個質的進步,從一定角度看,它將意味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框架的基本確立。
http://baike.baidu.com/view/8075.htm
 
另參本館:《中國國有企業改革》  《公營企業改革》 國營事業政治化

台長: 阿楨
人氣(2,222) | 回應(35)|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經濟管理 |
此分類下一篇:《中國威脅》
此分類上一篇:《煤礦》

立院備詢
民營企業立院備詢 15家剉著等【經濟日報08.03.01
 
政府指派公股代表擔任董事長或總經理的民營公司,本會期起須赴立法院報告預算及營運狀況,並備詢。包括中鋼、中華電信及台開等至少15家以上民營事業須適用,新規定恐將干擾這些事業經營,尤其是這波鋼價上漲,各家搶鋼料的情況下,中鋼、唐榮等將首當其衝。
過去只有政府持股50%以上的公營事業,必須將預算案送立法院審查並備詢。這些公股指派董事長或總經理的民營事業,立法院雖無預算審查權,但可能藉答詢時的決議,進而影響這些事業的人事、採購及投資等營運,已令這些民營事業及相關行政部門嚴陣以待。
政府官員表示,根據今年初修正實施的國營事業法第3條規定,政府持股未超過50%,但有指派公股代表擔任董事長或總經理者,立法院得要求該公司董事長或總經理,至立法院報告股東大會通過的預算及營運狀況並備詢。
新規定從2月1日起生效,因此,本會期開始,符合規定的民營公司,只要立法院要求,就須依法赴國會報告。
有關官員指出,股東會通過的預算,基本上都是公開資訊,到立法院報告,對公司應不致有太大的影響;關鍵在於備詢,尤其是透過備詢作出的決議,會否對這些民營公司的人事、採購或投資等營運,帶來困擾或干預。
業者表示,民營化就是要避開包括立法院對預算案等束縛,現在又要到立法院作預算報告,與民營化似乎背道而馳。
這項新規定適用的對象相當多,以財政部主管的事業為例,至少就有七家民營事業,董事長或總經理是公股代表,包括華南金、台開、開發金、兆豐金、第一金、台企銀及合庫等。
其中開發金是否應適用這項新規定,尚有不同見解,因為開發金董事長林誠一是兆豐銀的法人代表,財政部高層認為,兆豐銀已民營化,林誠一是「泛公股」代表,不是「純公股」代表,不必適用這項規定。
也有官員認為,國營事業管理法主管機關是經濟部,公股代表指的是「泛公股」還是「純公股」,可能要由經濟部解釋。
除財政部主管事業,交通部主管的中華電信及陽明海運,以及經濟部主管的中鋼等,也都適用這項新規定。(記者林政峰、陳秀蘭、費家琪、郭維邦、邱金蘭)

新規定 業者願配合又怕受傷害【經濟日報
 
多家可能要到立法院報告預算及營運狀況的民營企業主管表示,會依法配合新規定。但業者私底下仍擔心,未來公司業務多少會受影響,甚至因此而必須調整,新規定對這些民營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將是一項新考驗。
中鋼表示,已接到經濟部公文,未來若有必要,董事長會到立法院報告預算及營運狀況。中鋼已是民營企業,相信立委會以正面的態度,正視民營企業的獨立性,不致影響公司人事、採購或投資營運。
中華電信也表示,中華電已是民營公司,股東種類涵蓋一般投資人、政府與外資。以政府是股東的角度來看,到立法院報告無可厚非,但是希望能避免立法院代為決定經營事項。
台肥跟陽明海運則認為,只要好好經營就不怕被找麻煩,對於立法院往後做的決議,會按行政院的規定辦理,該去報告的話,也會遵照指示辦理。
官員直言,立法院並無審查預算權,既無預算審查權,干預營運情況有限
至於公股決定退出的台開公司,在今年改選後,公股將退出,也不會指派董事長,台開就不必適用這項新規定。

評論》民營化 開倒車【經濟日報╱記者 邱金蘭】  
身為民營化公司,卻得到立法院報告預算和備詢,這難免會影響到民營公司的經營,除了等於是開民營化倒車,也是多年來朝野互不信任衍生的結果。
根據國營事業管理法規定,政府持股只要降到50%以下,就是民營公司。但是實際上,有不少已民營化的公司,因政府持股仍達三、四成,公股仍主導公司營運,卻不必受預算法等相關法規及立法院的監督。
這種「假民營化」現象爭議多年,尤其最近幾年,民進黨政府因推動二次金改政策,衍生的財團化爭議與公股權益遭忽視等問題,讓假民營化問題浮上檯面,公股股東權益該如何維護,也變成另一個議題。
這幾年,在野黨與執政黨惡鬥,政治缺乏信任,立法院作成的決議,只要有法律依據,行政部門不見得會照辦,如輸銀加入台灣金控一案,就是例子。立法院已決議反對輸銀併入台灣金控,但行政部門照做。
在這些紛擾下,讓立法部門有了介入空間,以監督和維護公股權益之名,透過法律,要求這些政府有權指派董事長或總經理的民營公司,必須到立法院報告預算及營運狀況及備詢。
民營化目的之一,就是要擺脫立法院對預算等的束縛,現在卻反過來,要這些已民營化的公司,重新回到立法院備詢,既與民營化潮流背道而馳,也顯示公股權益維護及朝野不信任等問題。
2008-03-01 09:19:39
版主回應
國企改革備受關注且任重道遠 鉅亨網新聞2012-03-12

今年“兩會”上,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推進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改革、反對行業壟斷再次成為熱議話題。
國企利潤該不該分紅?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步步高商業連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填建議,將國企未來兩年的利潤拿出來,向中國全體國民發放4萬億元“消費券”。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國資委監事會高級監事、北京市政協副主席王永慶則表示,央企發展為經濟創造繁榮,但并不完全需要拿出錢“分紅”,國企去年納稅2.9萬億,約占總稅收1/3。若再從國企利潤中拿出部分直接給老百姓“分紅”,“不是非常現實”。而國資委也表示,現階段央企的主要任務是提高企業國際競爭力,此外央企利潤總額并非“紅利”上繳的基數。
對於這些建議,一些專家也拋出了自己的觀點,資深金融工作者余豐慧認為,不妨先選擇幾個央企作為試點國企利潤分紅,有效果就慢慢推開,否則,就選擇其他路徑改革。知名財經評論家葉檀認為,若國企直接發放消費券將大大拉動內需。而也有人認為,“全民發錢”不如“全民減稅”。
業內人士認為,壟斷利潤理應回饋於民。享受壟斷盛宴的國企,在分紅方面一直“猶抱琵琶半遮面”。1994年至2007年長達13年時間里,國企一分錢利潤沒有上繳。而2007年至2008年,央企共實現分紅584億元,除去再投資后分紅節余僅為12億元。2009年,央企上繳分紅僅為其利潤的10%。目前,按照國務院規定,上繳稅后利潤比例最高的中國煙草等企業,也不過為15%,還有很大上調空間。
國企改革如何改?
全國政協委員、光明集團副總裁葛俊杰建議,優化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產權結構,盡量減少國有獨資企業數量,競爭性的國有控股公司積極引入有話語權的戰略投資者(盡量避免形式上的“國有多元”、“體制內多元”),能夠上市的盡量整體上市。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市長黃奇帆認為國企是“灰頭土臉又悶聲發財,做了很好的事,名聲又不佳”。他建議將國企15%盈利無條件上交財政,將國有資產的部分盈利納入財政預算,讓全民共享國企發展成果,既可用於改善民生,也可用來發展基礎設施建設。
全國政協委員、國資委原主任李榮融也表示,國有資產改革之路需要不斷努力,需要不斷深化。當前最急迫的問題是公司治理結構,如果沒有規範的董事會,國有企業不可能持久。
國資委提案辦結率100%
每到“兩會”,代表委員們涉及國資改革的建議,內容主要集中在5個方面:
關於國有資產體制改革方面的建議和提案,主要是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體系和產權交易制度等方面;關於國有企業管理方面的建議和提案,主要是完善《國有企業監事會暫行條例》、規範國有企業領導人薪酬分配制度、建立國有企業經營者業績考核體系等方面;關於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方面的建議和提案,主要是規範國企改制、盡快完善國有企業改革配套措施、提高國有企業競爭力、給予欠發達地區企業改革政策傾斜、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等方面;關於繼續給予企業債轉股和破產政策的建議和提案;關於企業分離辦社會、主輔分離和廠辦集體企業改革建議和提案。
但落實到行業與企業,有多少涉及國企改革方面的提案能夠辦結?
記者從國資委發布的信息發現,近年來,國資委圓滿完成了提案辦理工作,辦結率100%;政協委員反饋的滿意率也達到100%。
數據顯示,2009年,國資委共承辦人大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共113件,其中人大議案2件、人大建議75件、政協提案36件;2010年國資委承辦的人大議案和建議、政協提案共135件,其中人大議案2件、建議73件,政協提案60件。2011年,國資委承辦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代表建議99件。
深化改革,國資領域任重道遠
“壟斷企業都是老大!”這是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天倫集團董事長張瀛岑直接“炮轟”壟斷企業。張瀛岑今年的兩個議案建議,都是反壟斷,一是打破石油、燃氣上中下全壟斷的局面,二是打破慈善的壟斷。
就在3月8日,新奧和中石化聯合發布公告稱,有關收購中國燃氣事宜已經提交了系列審批申請,其中商務部正進行反壟斷審查。作為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環節,今年“兩會”也不乏有針對性的提案。
據悉,去年全國有數百個城市出現了以“虧損”為名的漲價,涉及水、電、氣、暖等方面。據統計,我國行業收入排名前十位的大多是壟斷性行業,包括通信服務業、金融證券業、電力供應業等。全國政協委員宋豐強認為,壟斷企業的員工享受的比其他行業多得多的福利和待遇,而商品和服務價格提高后,傷害的卻是中低收入人群的利益。
而記者采訪專家也認為,打破壟斷,不能依靠自下而上的努力,這樣沒辦法排除既得利益群體的阻撓。必須是自上而下來推動,此外,還需要對壟斷行業放開準入,必須要引進民間資本,有競爭才有效果。
2012-03-12 11:35:58
掏空國產
鐽震先期費600萬 中鋼埋單【聯合報╱記者尚毅夫08.03.07

台灣鐽震公司解散前動支了六百萬元的先期費用,誰埋單?投資鐽震的中鋼董事長林文淵說,國防部未付一毛錢,他會交中鋼董事會討論。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昨天聽取鐽震等政府投資案專案報告。會議主席盧秀燕不滿國防部次長林於豹請假未獲准仍缺席,強力譴責國防部,並提案五月廿日前凍結國防部支用生產及服務作業基金。
盧秀燕質詢時指出,行政院規劃成立鐽震公司,未獲立法院同意卻核定動支先期作業經費,國防部大概花了六百萬元,要誰來埋單?
林文淵答詢說,鐽震至今只花了律師、會計師簽證等費用,由於立法院沒有通過,國防部至今沒有付一毛錢,是由參與投資的民間公司先支付。
 
防堵公產變私產 綠委也提案>中時08.03.07何醒邦

 有心人士擬透過財團法人掏空政府公產?執政黨立委也看不下去!
 民進黨立委葉宜津昨天在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提案並獲通過,要求交通部及所屬機關捐助成立的財團法人,包括掌控圓山飯店的台灣敦睦聯誼會,應在兩個月內,改成半數以上董事由主管機關專業人士兼任,董事長由機關首長兼任,以免公產遭私有化的疑慮。
 但交通部表示,「能辦就辦」,不能辦也會向委員會說明。言下之意,不保證落實。
 利用財團法人掏空政府公產之話題,昨日成為立委質詢焦點。
 立委曹爾忠先指出,財團法人中華顧問工程司轉投資成立的台灣世曦工程顧問公司已逐漸不受交通部控制,公產移轉為私產,應受國會監督。
 立委孫大千質疑,世曦現任董事長林振得是中文系畢業,沒有任何工程背景,只因長期以來擔任綠營核心幕僚,政治實力雄厚,就可以從特別助理升任到董事長?
 他說,世曦資本額只有九億元,卻在內湖斥資廿一億元買大樓,現在又傳出要參與規模達六億元的阿拉伯投資計畫,交通部至今都無法掌控,與中華顧問工程司簡直就是「一套人馬兩塊招牌」,交通部要好好調查。
 民進黨立委葉宜津也看不下去,指目前七家交通部捐助成立的財團法人都是二線主管出席會議,自認是私法人,但明明政府出資已超過一半。
 她主動提案,要求交通部及所屬機關捐助成立的財團法人,包括台灣敦睦聯誼會在內,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責成董事會,兩個月內修改捐助章程,半數以上董事需由主管機關、具相關專長的人員兼任;董事長直接由相關職務機關首長兼任,以避免公產遭到私有化的疑慮,同時防杜逃避立法院之監督。此案最後獲得委員連署通過。

商機逾兆元 經部相招投資中東【聯合報╱記者許玉君、

經濟部次長謝發達表示,中東國家油元商機無限,政府將廣邀民間業者參加,並建立政府資金退場機制。
謝發達說,台灣國際投資開發公司性質是控股公司,除了政府與國營事業外,還有遠雄建設、東元電機願意加入;未來再由台灣國際投資開發公司轉投資,成立專責阿布杜拉經濟城開發的「台沙專案公司」與Emaar合作,共享油元商機。
至於立委質疑的兩千萬美元(約合六億二千萬元台幣)仲介費,謝發達表示,由於沙國屬回教國家,法律、風俗都與台灣不同,國內廠商難以著手,所以政府才找在沙國註冊的「巨人(Giant)顧問服務公司」,協助取得與Emaar簽約的優惠條件,例如:石化原料便宜兩到三成、電費比國內便宜一倍、聘用外勞沒有工資下限等。
他強調,如果爭取到這項投資案,兩千萬美元的仲介費才會支付,沒有成功就不付錢。
經濟部官員透露,該開發案商機逾新台幣上兆元,石化龍頭台塑也有意參加;官員說,台塑曾表達希望參與投資,而且一次就要兩千公頃的工業區土地。不過,台塑企業相關主管昨天明白表示,沒有到中東設廠計畫。石化廠商對參加中東阿布杜拉經濟城投資也反應冷淡。
謝發達表示,台灣國際投資開發公司目前正在推沙國阿布杜拉經濟城開發案,可望與Emaar六月底簽約,總投資金額約新台幣一千四百億元。
 
官員也怕了…次長爆料很不尋常>中時08.03.07江睿智

 經濟部幕僚透露,台灣國際投資公司、以及台電等三家國營公司投標沙國工程案(即IWPP)這兩項中東投資案,都是行政院副院長邱義仁交待下來,經濟部長陳瑞隆、謝發達都是配合辦理,而相關中東投資案都是一小撮人在搞,在部裡經手的人極少。官員感慨,這次謝發達會「主動爆料」,大概是「自己看了也怕吧」。
 這兩個案子現是由經濟部常務次長謝發達負責。謝向來小心謹慎,潔身自愛,是一個「見到媒體就怕的文官」;但這回,謝發達主動對立委、媒體侃侃而談該兩項投資,將仲介的人士、金額及條件攤在陽光下,顯得很不尋常。
 一位經常評估投資案的文官說,像台灣國際投資公司一千四百多億元的投資案,規模這麼大,往往已不是專業評估問題,好壞成敗很難說,而此時決定要做,只有政治決定;而要進入中東,確實要有點門路,如果真的有利於台灣國際化,好好做,付點仲介費,也OK,但就怕是沒走對門路,錢給了只怕是到了某些人口袋裡,投資案自然也搞不成。
 正因為有強大的政治壓力,已揹負巨大虧損的台電,不願意投入IWPP案。而綠營人士積極穿梭其中,相關承辦人員備感不妥,個個擔心受怕,才會將相關內情爆料給媒體。
 經濟部人士觀察,搞這麼大投資案,謝發達承受很大壓力,更何況謝是國貿人員出身,對海外投資及產業發展的「眉眉角角」並不了解。特別是,值此看守內閣之際,如果沒搞好,還牽扯到利益輸送,將來還得面臨檢調的約談。
 儘管謝發達一再強調中東投資「非鐽震案」,但藉由立委質詢,經濟部也藉機將相關內情「透明化」,設定條件,如果沒有達成就不付錢,經濟部也排定下周赴立院進行專案報告,適時讓立院監督、適時透明化,也能適時紓緩「政治壓力」,也有利於與仲介談判。

少數人選前綁生意 豈有說服力>中時08.03.07江睿智

 政府帶著台商到中東搶商機,這本來是椿有利國家的好事,但是,經濟部主導的兩項中東投資,但有愈來愈多跡象顯示,高層政治力介入之深,顯然是一小撮集團主導,說是為了國家產業,實在難以說服社會。而所謂的二千萬美元「服務費」,要「打點沙國重要人士」,更讓人懷疑是否只是把錢「洗回國內」的方式?
 一手包辦國內中東投資案的洪賑樫,不僅仲介IWPP這僅二百多億元的中東投資,還是投資額達一千四百億元的台灣國際投資公赴中東投資的仲介,仲介費用高達二千萬美元。
 洪賑樫不僅是經建會的顧問,在經建會沙國商機小組上班,還是世曦公司的顧問,甚至是世曦公司董事長人選;他是扁友會會長、長工會的成員,與謝長廷是高中時代就認識的同學,因此有經濟部及台電內部人士認知他就是謝長廷人馬。
 經濟部約是在去年中開始評估中東投資。經濟部雖一再強調,這不是「鐽震案」,熟悉內情人士也說,高達二千萬美元、約六億元新台幣的仲介費,主要是要用來跟沙國皇室作關係、與沙國方面談判之用,並非全部給洪賑樫。但究竟洪賑 拿多少,經濟部及開發基金並不知情。
 依目前規畫的投資項目、計畫規模,中東投資案是否真有那麼大商機,經濟部文官也有不同的看法。但這麼大的投資案,卻急著在總統大選投票前拍板定案,等於是「綁」住這椿大生意。而且,部分的前置作業費用已開始支出,甚至已落入特定人的口袋。龐大的仲介費是經過特定人經手,資金的流向經濟部及開發基金都是無法掌握的,令外界質疑的是,二千萬美元怕是從國內流到國外,再從國外流回國內特定人的口袋。
 如果,中東投資真的如陳瑞隆、謝發達等人說得那麼值得追求,如果,那一小撮主導這些投資案的人,真是如他們自己說的「純潔無瑕」、一心為國,但,在目前社會對執政黨如此高度不信任下,這甜美的投資案就留待新政府決定吧。

怪公司又一家 綠商仲介台電 標沙國工程>中時08.03.06王莫昀

 臨別秋波?雖然內閣進入看守階段,但台電、台汽電、台水等國營事業卻積極籌設新公司,擬投標沙國海水淡化與發電廠設廠工程(簡稱IWPP)。台電員工透露,仲介這案子的是與綠營關係深厚的海外台商洪賑檻,標案成不成還未定,但二○萬美元(約新台幣六百萬元)的仲介費已落袋。
 台電勞工董事姚江臨質疑此案是「假投資、真掏空」,用國營事業的錢,幫綠營作關係。
 據了解,台電、經濟部、國營會內部相關人士都知道這項投資計畫,是由一位親綠台商洪賑檻牽的線,從中遊說。
 傳洪賑檻已拿六百萬仲介費
 台電主管透露,台電、台汽電、台水等三大國營事業去年四、五月間即評估參與沙國IWPP廠標案的可能性,從沙國四大IWPP案中,挑選其中的Ras Az Zawr計畫執行前置評估作業。
 為了執行這項計畫,台電、台汽電與台水等計畫先合組一家台灣公司後,再與沙國Al Raihi與Al Khorayef等兩家公司合組的公司,成立一家新公司,藉此與國營事業進行切割,進而參與投標沙國Ras Az Zawr計畫。
 台電主管指出,二百億元只是初步投資的經費,以規畫設立的海水淡化廠須日產一百萬噸淡水,以及燃油火力發電廠裝置容量達八十五萬至一百一十萬瓩的規模估算,總投資額至少千億元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投資案,「綠」影幢幢,除了居中牽線的洪賑檻,傳聞是扁友會海外分會會長,也是長工會的一員。而居於關鍵地位,負責找廠商、發包設廠工程等相關作業,則由扁系人馬林文淵主掌的台汽電負責,台電、台水只負責經營電廠與海淡廠。
 姚江臨指出,據他所知,台電相關主管並不想參與這項投資案件,但在行政院的施壓下,台電二、三天就完成投標作業,提出參與投標計畫,他合理懷疑,這是為了埋洪姓會長的單,決策速度才會如此「迅速」。
 由於投資金額龐大,八成設廠經費由貸款取得,另二成的自籌款,由台電、台汽電、台水及沙國兩公司籌募,我方三家國營事業在新公司持股比例各六%,總計十八%。
 參與投標決策速度快得嚇人
 該計畫初期投資額二百億元,台電等三家公司雖還未取得標案,還未拿錢出來正式投資,但現已進入新公司籌備階段,估計籌備階段需出資五百萬美元,將由沙方與我方各負擔一半,即二五○萬美元,台電等國營事業已陸續先挪用業務費與研發費,支持前置作業所需。在消息曝光後,台電、台汽電、台水等擬在台先設立的新公司能否成立還有待觀察,但是洪賑檻的「仲介費」已確定支出。「令人氣憤的是,這個案子國營事業持股比例不及二成,但依約若投標不成,參與投標的相關經費,三家國營事業卻要負擔一半,高達六、七千萬元。」姚江臨說。
 台電內部人士也證實,目前台電、台汽電與沙國Al Raihi等公司已取得投標資格,並計畫在今年五月參與投標,只是標案成不成還未定,洪姓會長已拿到仲介費

看守內閣忙著做大買賣 很詭異>中時08.03.06王莫昀

 原本應該本本分分做好當前事的看守內閣,近來成了「過動兒」,大力成立各式新公司。一下子要設立鐽震公司做軍火買賣;一下子要在五二○前將圓山飯店民營化;如今又冒出要虧損連連的台電等國營事業出面投資沙國公司,且全一古腦趕在六月政黨可能再次輪替前辦理,必然引起外界質疑這是執政黨趕在勝負難料的總統大選前,先撈一筆、大做順水人情。
 檢視三家參與沙國投資的國營事業,除了台汽電屬賺錢機構外,台電、台水近年來經營狀況不佳。台電今年虧損額上看千億,明年更將擴大至一千六百五十二億元;台水更是長年經營績效不彰,連投入管線汰換工程,改善國內漏水的錢都沒了,還要各自一下子拿七、八十億元遠赴海外投資,有必要在虧損時進行海外投資,令人實在不解。
 其次,這項投資案時機,也大有問題。內閣已經進入看守階段,國營事業不宜大張旗鼓決定大型投資案,而且其過程竟由一個親綠人士居中仲介,令人質疑,而全案推動「神速」更令台電等國營事業員工個個看到傻眼。
 台電主管說,參與競標沙國海水淡化及發電廠(IWPP)案決策之迅速,可謂創台電先例。這位人士說,台電多是工程人員出身,做事謹慎小心,任何投資案均須經過謹慎的評估才會執行。即便是配合政府與中南美建立友好關係,計畫在宏都拉斯設立的水力電廠,也是評估了二、三年,至直今日尚未定案,也不敢貿然進場。但是沙國投資案,台電在二、三天之內就完成進標的評估作業,趕著先取得投標權再說。
 事實上,親綠洪姓台商牽線投資沙國案只是冰山一角。一位國營事業主管表示,綠營民代、縣巿長、或是政壇要員友好人士,向國營事業推薦各式投資機會,幾乎是天天上演的戲碼。
 這位國營事業主管說,不論任何企業都願意多瞭解巿場有那些的投資商機,國營事業也是一樣。只要對企業有利,合者兩利,且合情、合法,大家都沒話說。
 但現在許多綠營人士的動作太過粗暴,完全不顧法理,才會讓底下的承辦人員個個擔心受怕,才會令這些奇奇怪怪的案子有曝光的機會。
 外界對於這項投資案是否為執政黨在選前掏空國營事業自肥的爭議,若無法釐清,將會成為綠營總統大選的揮之不去陰影。
2008-03-11 08:42:51
版主回應
違反旋轉門條款 顏慶章被訴【聯合報╱記者劉峻谷08.04.11

前財政部長顏慶章90年底核准設立復華金控,94年退休後擔任復華金控董事長,檢察官認定違反公務員服務法中的利益迴避條款(亦稱旋轉門條款),昨天將他起訴,並將追徵不法所得。
依公務員服務法第22條之1規定,公務員離職三年內不得擔任與其離職前五年內之職務直接相關的營利事業董事、監察人、經理、執行業務股東或顧問。違反此法可處兩年以下徒刑,得併科最高一百萬元罰金;其所領的薪水、顧問費都視為不法所得,可以沒收或追徵。
95年間,立委賴幸媛、黃偉哲、陳銀河向台北地檢署告發,指顏慶章涉及違反公務員利益迴避條款。告發書指出,顏慶章在89年10月6日至91年1月31日任財政部長;91年2月1日轉任中華民國駐世界貿易組織(WTO)代表團常任代表,94年3月24日退休,同年6月29日擔任復華金控董事長。
檢方前年七月、去年一月偵訊顏慶章時,他表示,復華金控於91年2月4日成立,當時他剛轉任WTO常任代表,對復華金控無監督、管理等相關直接業務關係;他於91年1月底卸任財政部長轉任WTO代表,即屬離職,迄94年6月任復華金控董事長,離職逾三年,沒有違反旋轉門條款。
檢察官張世和函請銓敘部解釋公務員「離職」定義後,認定離職是指不具公務員身分,顏慶章卸任財政部長轉任我國駐WTO常任代表,都屬公務員,94年3月24日退休才算離職。
張世和指出,顏慶章在90年12月30日以財政部長身分批准籌設復華金控,顯見復華金控與財政部長職務有直接相關利益,距擔任復華金控董事長又未滿五年,認定他違反公務人員服務法。
復華金控後來於96年9月與元大京華證券合併,更名為元大金控公司

企業門神爭議多【聯合報╱記者陸倩瑤】

歷任財長卸任後多數轉戰金控、銀行等金融業董座,被大老闆們奉為座上賓,待遇優渥又能開創事業第二春,羨煞其他退休公務員。
不過,卸任財政部大官換跑道也常引發爭議。例如前財長邱正雄下台後,轉任年薪千萬的大華證券董事長,一度遭外界質疑。後來銓敘部祭出解釋令,以證交法主管機關為「證期會」,不是「財政部」,邱因而解了套。
2002年初內閣改組,財政部長顏慶章與兩位次長林宗勇、陳冲同步下台。其中,顏轉任WTO特使,主管證券的林宗勇轉任中國商銀董事長,主管銀行的陳冲成為證交所董事長。林、陳兩人轉戰民營機構,平安無事,顏慶章卻遭起訴。
接下來,號稱稅改財長的林全轉任世界先進董事長;呂桔誠卸職後先出任京城銀行董事長,再擔任兆豐金董座,難免予外界球員兼裁判的觀感。
卸任官員精熟法令規定,深諳行政系統運作奧妙,部分資深專業官僚「桃李滿天下」,企業主延攬卸任官員,常被形容為「企業門神」,其間的微妙關係,恐怕不是公務員旋轉門條款能規範的。

新聞辭典》旋轉門條款【聯合報╱劉峻谷】

公務員服務法第14條之1規定:公務員離職後三年內,不得擔任與離職前五年內職務直接相關的營利事業之董事、監察人、經理、執行業務的股東或顧問。這就是所謂的「利益迴避條款」或「旋轉門條款」。
「旋轉門條款」於85年1月15日修訂施行,追訴時效為十年。立法目的是避免公務員利用擔任公職累積轉業資源,或離職後循原任公職時的人脈、管道或機會,獲取不當利益,或取得其他競爭者無法享有的便利。

話題》修改旋轉門【經濟日報╱邱金蘭】

前財政部長顏慶章因涉嫌違反旋轉門條款被起訴,震驚財金圈,旋轉門條款目的是要防止公務員利用職務,為自己未來謀出路,維護公益的立意良好,但如何避免「瓜田李下」,則是一大學問。
世界各國對公務員都訂有旋轉門規範,但作法各有差異,像美國財長卸任後,可以立即轉任金融機構,台灣則是完全禁止。這幾年,由於政府覓才愈來愈難,旋轉門規定也引發不少爭議。
依現行「職務」禁止的規範,只要擔任過的職務,不論會不會有利益輸送,一律不准。可以說是,寧可錯殺一百,也不放過一人,有沒有效果也是問號。
如金管會成立前,證交法主管機關是證期會,不是財政部,財政部長下來後可以轉任證券公司,沒有旋轉門問題。但不少人會問,財政部長怎可能管不到證期會的重要業務?
這種職務禁止,等於只是「形式」,真要利益輸送,仍可透過檯面下的接洽進行。
但若改採美國等以「行為」來作規範,對查緝犯罪勢必是一大挑戰,國情不同,是否合用,也不無疑問。
還有,像總統府官員,行政、立法等五院院長,難道不會有利用職務替未來出路謀利的疑慮?但照現行規定,這些單位因不是營利事業的主管機關,旋轉門條款管不到。
顏慶章被起訴案例也許可以讓大家好好想想,要如何重新打造一個合適台灣公務員的「旋轉門」。
2012-03-12 12:04:37
華揚史威靈
賤賣華揚史威靈 政府搞飛機 慘賠121億>中時08.02.27王莫昀、

 十三年前,由我政府投資的航太公司華揚史威靈(SSAC),因虧損連連,政府亟欲出脫。經濟部昨日證實,一家杜拜創投公司已與SSAC簽署商業提議信函,以與SSAC最大代理商Action Aviation成立一家新公司,增資一.五億美元,取得SSAC八成股權,並取得經營權。估計政府因為此投資案損失一二一億元台幣。
 由於華揚史威靈淨值已為負值,新投資者以一.五億美元取得八成股權,我國官民股合計持有的二成股權,估計價值只有三七五○萬美元。而國內官民股先後投入此公司的資金為五.七億美元,其中官股投資四.二六億美元,但現在價值只剩下三千多萬美元,估計損失金額達一二一億元台幣。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昨日指出,政府長期投資華揚史威靈飛機公司,資金總額達新台幣兩百億元,但公司營運年年虧損。更離譜的是,華揚去年底迅速接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一間創投公司的開價,賤賣八成股份,讓政府持有股權剩下百分之廿,價值約十二億元。
 與會的耀華玻璃執行秘書杜紫軍解釋說,華揚史威靈目前的淨值將近負十八億元,事實上,從去年七月開始,華揚公司已經完全沒有營運基金,而該阿聯創投公司願意提供三億元的過渡期間貸款。
 經濟部長陳瑞隆在立院接受質詢時表示,經濟部從前年五月開始評估,認為政府不適合長期挹注回收期太長、風險太高的飛機公司,才委託美國投資公司出售華揚史威靈,立法院也有決議,政府不能再繼續投資。
 陳瑞隆強調,這是經濟部積極在國內外以「地毯式」搜尋,接洽兩年多來,好不容易找的投資者,也是我方目前能夠做的最好選擇。如果這次合作案破局,SSAC可能面臨破產,屆時,SSAC將一文不值。
 「SSAC好幾次要面臨破產邊緣!」陳瑞隆坦言,早在民國九十四年十月,SSAC取得美國聯邦航空署(FAA)型別認證(TC)時,經濟部便開始為其尋找買主,最後都因資金沒到位而不了了之。
 據瞭解,被視為SSAC的救命丹的為杜拜創投公司,就是財力厚雄的EDIC,只是經濟部基於已簽署保密條款,不願予以證實。
 經濟部次長施顏祥指出,經濟部已與新投資人杜拜某創投公司簽署「商業提議信函」,該公司並已先在去年底、今年初貸款給SSAC一千萬美元,維持公司基本營運,預計今年三月可完成這項交易。

人謀不臧 航太美夢成吞錢怪獸>中時08.02.27王莫昀
 
 十三年前,政府將投資成立華揚史威靈(SSAC),視為發展航太產、拉攏台美關係的妙著。但因經營階層人謀不臧、政府缺乏監督下,如今,這項投資燒掉五.七五億美元,成了燙手山芋,有人願意出價一.五億美元,政府相關單位便要以一份「感謝的心」送「她」出嫁。
 經濟部官員指出,若要冀望這項投資案開花結果,至少還等五、六年,再燒掉二.五至三億美元,SSAC才有可能擺脫「錢坑的惡名」。
 因此,即使對方初期只出五千萬美元,後面的一億美元能否到位還不一定,經濟部還是願意讓有「財力」的人接手。
 曾有技術優勢 不敵燒錢迅速
 熟知SSAC過去歷史的都知道,這家公司雖掌握了不錯的技術,卻因經營不善,人謀不臧,才會成了狂吞資金的大怪獸。
 會成立SSAC有其歷史背景,民國八十三年,美國史威靈航空公司陷入財務困境,透過美國參議員洛克斐勒(Jay Rockefeller)的牽線,將史威靈介紹給經濟部。
 我方由經濟部所屬的耀華玻璃管理委員會為主要股東,史威靈則以技術資產作價,其餘股東包括華揚航太、台翔航太、航發會、開發基金、長榮等。
 只是這項如意算盤最後成了遲遲無法彌平的大錢坑,不但投資的民股向本無歸,國庫四.二六億美元資金,還因此幾乎全數人間蒸發。
 SSAC成立後,燒錢迅速,成立三年後就年年回台要錢。
 光是最大股東耀管會,便增資了廿一次,去年還因投資SSAC,認列了近五十億元的虧損。只是問題拖了十年,好不容易交出的第一架飛機就出現機翼不平衡的嚴重問題,還要經濟部聘請專家學者前往協助解決。
 經營管理不善 高層坐領高薪
 熟知內情的官員指出,SSAC經營不善,早期出在研發時間過長,遲遲無法拿到美國聯邦航空署頒發的型別認證(TC)與生產認證(PC),以致公司財務在只出不進下,虧損逐步擴大。
 經營不易已難生存,惟SSAC人謀不臧更是讓公司難以經營下去的主因。
 首先其成立多年,沒有收入,又虧損嚴重,但之前聘請的總經理、董事長都坐領高薪,甚至大搞自肥。最惹人非議的是,早年公司不賺錢,卻引進員工分紅認股制度,當初所有原始股東投資一股要十美元,員工認股僅有○.五美元。
 此外,經濟部也收到不少有關SSAC黑函。像是前SSAC董事長郭清江曾在董事會中,指控前總經理陳磊自肥一百多萬美元。而郭清江本身的作為也曾引發不少爭議,例如向前經濟部長何美玥爭取價值新台幣二.五億元的股票選擇權,遭人質疑,後為經濟部否決。
 調查有無違法 兩年仍無結果
 經濟部指出,過去一年請漢翔等專家學者組團,瞭解有無違法行為,也曾委託專業會計師查帳,瞭解有無掏空,或無違反會計原則,但至今沒有結論。
 雖然經濟部表示還會繼續調查,但是一件案子調查了兩年都沒結果,順利交由他人接手後,更別期望會有官員繼續管這項投資案。
 因此,這個投資案究竟有無不法,或者涉及人謀不臧,哪些人又該負什麼責任,想是最後仍不會有結果的。

買家Action Aviation增資取得8成股權>中時08.02.27林上祚

 今年杜拜航空展,中東民航機經銷商,Action Aviation了展出華揚史威靈研發的商用客機SJ30。這架要價七百萬美元的商用噴射客機,在中東油元淹腳目的今天,市場前景一片看好。然而,華揚史威靈最大股東台灣政府,去年卻黯然地賣掉了華揚史威靈八成股權。
 而對於這筆交易到底台灣政府虧損多少,經濟部次長施顏祥只表示:「現階段當然是損失很多。」但未來如果營運變好,公司價值提升,自然會減少損失;因此,現在他不願去談損失到底多少的問題。
施顏祥說,SSAC財務不斷迅速惡化,目前淨值是負的,為負六千萬美元,隨著時間流逝,財務狀況日益惡化,價值越來越低是必然的,但經濟部已全力爭取最佳合作條件。
 根據華揚史威靈新聞稿,華揚史威靈大股東台灣政府,去年九月底與Action Aviation正式簽訂股權買賣契約,同意由Action Aviation增資取得華揚史威靈八成股權。華揚史威靈表示,華揚史威靈原本的台灣出資者將繼續在該公司董事會中擁有代表席位。
 Action Aviation Investors是Action Aviation和投資集團ACQ Capital的合資企業,同時也是華揚史威靈唯一經銷商,負責經銷中東在內的六十六個國家。ACQ資本係矽谷創投公司,ACQ資本董事長John Sabovich家族成員,與航空業淵源頗深,並在加州經營輕航機駕訓班。而EDIC這家杜拜房地產開發商,則是這些公司的幕後金主。
 Action Aviation董事長哈丁(Hamish Harding),去年十一月架著SJ30,由德州飛往杜拜,十六小時航程,創下了相同噸數商用客機最遠飛行距離。
 經濟部政務次長施顏祥去年接受國外媒體訪問時表示,Action Aviation在取得華揚史威靈八成股權後,同意由漢翔航太與周邊衛星工廠,繼續提供SJ30-2零組件,以及飛機組裝服務。經濟部預估,未來十年每年將獲得華揚史威靈二十億元訂單。華揚史威靈董事長羅正方則表示,Action Aviation投資是華揚史威靈絕佳夥伴。

國庫虧一百廿一億元 誰負責>中時08.02.27江睿智

 二○○五年初,陳水扁欽點的郭清江接下華揚史威靈時,郭親赴美國,回來告訴經濟部,並且拍胸脯保證:「只要再給我一億多美元,這家公司一定賺錢!」三年後,錢全給了,郭清江也走人,留下的難攤子最後走上被併購命運,政府虧損至少上百億,卻無人負責。
 持平而言,除非現在經濟部掌握的華揚史威靈的財務數字是虛假的,否則,以華揚史威靈目前淨值為負、已無周轉資金,我方政府如果再投入資金希望「翻本」,在過去幾年已證明政府毫無監督能力的情況下,大概只有越虧越多。經濟部不敢也不能再投資,因此尋求杜拜資金接手,雖然虧損是很痛,算是設下停損點。好歹拿回一點價值。
 但,我們要問的是:這家企業人謀不臧傳聞已久,虧損亦不斷,何以致之?難道沒有任何需要為這國庫消失的一百多億元負責嗎?
 二○○五年初因扁政府改派郭清江入主,郭動不動打著「阿扁人馬」的招牌,耀華玻璃、開發基金、航發會硬是被壓著頭增資一億多美元。錢燒光,郭清江幾度再回來拿錢,經濟部想插手其經營,想查帳,想知道錢用到哪裡去,都不得其門而入。開發基金明白表達不會再參與增資,經濟部想拒絕,郭清江每次都端出「我是阿扁的人」,要經濟部就範;即便立法院祭出「政府不准投資」,經濟部還是給了融通資金,使其不倒。
 直到去年下半年,經濟部才撤換掉郭清江,算是直接介入,最近耀華玻璃檢討查帳,官員直言,「還是不知後來被要去的一.五億美金花到哪裡去!」
 被迫賣出華揚史威靈股權,台灣航太夢破碎,但如此專業公司卻因政治任命、人謀不臧,上百億元的投資人間蒸發,卻無人負責,這,又豈是一個痛字可形容!

美議員牽線 我十三年前投資>中時08.02.27林上祚

 華揚史威靈成立於一九九五年四月,堪稱是國際政治與經濟下產物。這架飛機是美國飛機設計家史威靈(Edward J. Swearingen)所設計,當時他成立一家飛機設計公司,叫「史威靈」。後來公司錢燒完了,一九九五年時,透過美國參議員洛克斐勒的牽線,緊抓當時台灣政府急欲發展航太的思維,將史威靈介紹給經濟部。
 經濟部於是結合台翔、中鋼、耀華玻璃等合組「華揚航太」,與美國史威靈公司合組「華揚史威靈航太公司」,台資約占九成,美方則以技術入股,約占一成,投入小型商務客機開發。當時國民黨大掌櫃劉泰英,也看好兩岸直航後商務客機市場,也主導中華開發海外部投資華揚史威靈。 而根據經濟部資料顯示,這次EDIC入主SSAC的條件有四項。首先,須在簽約時,先拿五千萬美元投入,另外一億將在五年內到位;第二,分期償還SSAC積欠耀管會的八千萬元借款;第三,自銷售第一百零一架飛機起,公司應支付原股東,即現有耀華、長榮等股東,每架七萬美元的權利金,彌補原股東過去研發投入;第四是,量產時,飛機次系統零組件應交由國內生產。

軍方人士:無助航太發展 資金有去無回>中時08.02.27吳明杰

 藍委抨擊經濟部賤賣政府在美投資的華揚史威靈航空公司。軍方熟悉航太業人士認為,當初政府投資這家公司「一開始就是錯誤的嘗試」,在沒有審慎評估下,只單憑對方簡報,加上想藉此拉攏美方國會議員,以為這項投資可以政商兩利,結果沒想到該公司變成「錢坑」。
 另據軍方人士透露,雖然這家公司是國民黨政府時代由經濟部評估進行投資,不過在民進黨執政後,此案則是由邱義仁一手主導。邱義仁早從還在擔任行政院秘書長時,就曾召集經濟部討論過華揚史威靈公司的評估案是否繼續,後來並決定動用行政院開發基金,繼續投資這家公司。
 了解我航太發展的退役將領指出,十餘年前政府投資這家即將倒閉的公司,原本用意確實有藉此帶動國內航太工業發展,出發點也算正當。不過後來美國其他同型航空公司急起直追,加上國際飛機市場已遭美國波音和法國空中巴士壟斷,因此華揚史威靈在夾縫中一直難以生存。
 將領說,當時很多類似轉投資案,幾乎後來都虧損連連,唯獨生產經國號IDF戰機發動機的蓋瑞特國際發動機公司,因為台灣自己有經國號戰機的內需,所以還算成功;但像華揚史威靈,本來要做中型運輸機但技術上不成功,改做小飛機後市場卻已經遭到壓縮,最後關門外界也不意外。
 此外,軍方人士說,儘管華揚史威靈公司是由漢翔轉投資,不過卻從未向國內航太業做過技術移轉,所以當初說是要帶動發展台灣的航太工業,從結果來看,完全沒有達成這項目的。經濟部陸續增資六次,資金都是有去無回,顯見公司經營有很大問題。

華揚史威靈選前急脫手 啟人疑竇【聯合報丁萬鳴08.02.27

經濟部在總統大選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處理華揚史威靈(SSAC),讓出投資逾13年的SSAC經營權,表面上的理由是政府口袋不夠深,資金後繼乏力;但實際上可能是該公司帳目不清,懷疑有人謀不臧情事,儘速脫手,避免新政府就任後被追究。
SSAC前任董事長郭清江民國94年二月上任後,經營管理遭質疑,經濟部在去年七月讓郭清江離職後,派任新的經營團隊帳清理郭清江任內的帳冊,結果發現不少開支「兜不起來」,疑有人謀不臧,擔心三月中旬選出新總統後,新政府就任若一旦追究起來,會牽連更多官員。
93年底曾SSAC要求政府增資,郭清江當時以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副主委身分,擔任增資評估小組召集人,根據郭當時提的評估報告,政府只要再增資一億六千萬美元,SSAC就可轉虧為盈;郭還向陳水扁總統爭取出任SSAC董事長。
然而郭清江擔任SSAC董座兩年又五個月期間,卻耗費了二億八千萬美元,郭不但本身坐領卅萬美元年薪待遇,還配發高級轎車和豪宅。但SSAC的商務飛機不但無法如期量產,公司淨值更由郭上前的三億多美元,跌至不到五千萬美元。
郭清江在SSAC任內相繼開除近廿名一級主管,還因非法解聘前SSAC執行長陳磊,遭到陳磊向德州法院控訴。但經濟部畏於郭清江和陳水扁總統的關係,對郭任用私人以及開支不正常膨脹的惡行,一再容忍,終於導致SSAC一敗塗地。
其實EDIC創投公司願意投資SSAC,顯示該公司絕非毫無投資價值,政府如有決心發展航太空業,可根據行政院頒布的航太工業發展方案向國發基金融資。
郭清江離開SSAC後長期滯留美國不歸,如今經濟部一旦將SSAC經營權轉讓中東金主,所有不良紀錄也將隨之移轉,未來政府即使要追究責任,也沒有機會再插
2008-03-18 07:12:15
版主回應
不公不民的偽民營化要檢討了【聯合報╱社論 2011.06.01

經建會主委劉憶如近來大聲疾呼,應重新推動民營化政策,以提升政府效能。這項呼籲就像聚光燈一樣,讓人看到近年民營化的停頓以及種種問題。民營化或非提升政府效能的最優先事務,但這項推動超過廿年的政策也不是食之無味的雞肋;政府應依現實及未來需要,重新梳理出政策層次及推動方向;其中,不公不民的偽民營化是最需要檢討的現象。

在台灣經濟政策的大架構裡,公營事業民營化是政府於民國七十八年揭示的經濟自由化、國際化政策的一環,與解除進口管制、放寬外匯管制、取消銀行利率管制、推動產業自由化(如銀行、電信)等並駕齊驅,都是奠定現今台灣經濟發展基礎的重大政策。民營化政策推動以來,共有六十八家事業納入列管目標,並有中華工程等卅八家移轉民營、高硫等十七家結束營業,除台灣銀行等五家決定不民營化外,還有台電、中油、漢翔、台糖、台水、台酒、台鐵及中華郵政等八家繼續推動。不過,自前年榮工處改制之後,民營化再無任何新進展,前述八家事業的民營化計畫不是沒有下文就是暫緩,也無人聞問。

但當前民營化政策最大的問題,並不在這些尚未民營化的事業,而是那些已民營化,但政府依然持有可觀股權的事業。依民營化的定義,政府持股五成以下就視為民營事業;然而,政府指派這些事業的董事長或總經理,也不時委以政策性任務,並掌握其經營主導權,但其預算、人事、經營計畫完全不受國會監督。相對於前述八家事業,其經營績效至少可受批評、也找得到可責之人,這些半官半民的「泛公股事業」卻依著執政者的政治需要,遊走於既公且民、不公不民的不同治理標準之間,導致事業經營的錯亂,也影響市場競爭效率。

官民界線不清的弊端還有更多。舉例來說,泛公股事業的董事長或總經理都由政府指派,且不論這些人是否為酬庸、有無專業能力,僅這些官派負責人監管的究竟是誰的利益,就存有很大的模糊空間。理論上,他們是公股代表人,當然是監管公股的利益,但公股的利益又是誰決定?名義上是政府,但實際執行者是執政黨派任的政府首長,為政治服務的管道正是由此建立,是以行政部門不願放手,由執政黨掌控的國會也樂觀其成。更等而下之的是,泛公股事業不僅得以「假政府之名,行政治服務之實」,領管這些事業的政府首長或負責人更有機會「假政治服務之名,行個人利益最大化之實」;龐大的泛公股事業資源被個人點滴攫取事小、權力濫用事大,馬總統不能不看清這一點。

民營化與產業自由化的關係更是密切,它既是讓各事業得以公平競爭,也是提供民間部門釋放活力的空間,以提升整體的競爭力。可是,不公不民的半吊子民營化,則是「偽民營化」,破壞了這樣的政策設計,影響了產業自由化的效果。就拿銀行自由化來說,政府開放銀行新設,但公營行庫的民營化不徹底,對民營金融機構形成不公平競爭;公營金融機構的低效率也因民營化只做一半而不見改善,甚至因缺乏監督、官民不分而相互諉責、阻礙競爭。以去年統計為例,九家泛公股銀行的合計資產占本國銀行的五成二,但稅前獲利僅有整體的三成六,證明其經營績效不如民間;近年金融保險業占國內生產毛額比率節節下降,顯示金融產業的成長不如總體,亦與此難脫干係。誠然,台灣經濟規模小,又有兩岸關係的特殊因素,確實需要保留一定規模的公營金融機構,但需要這麼高的比重嗎?

廣受國際重視的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的年度競爭力報告,今年雖將台灣競爭力提升至第六名,但認為「政府效能」退步,並直指「公股影響企業活動」倒退最多。領軍督導各部會提升競爭力的劉主委打鐵趁熱,在總統府財經月報正式提出重啟民營化,應是有感於近年偽民營化帶來的公股問題愈來愈多而起;儘管尚未引起馬總統的共鳴,但劉主委已表示將邀跨部會討論。我們期望停頓的民營化能因此重拾應有的節奏。

另參本館:《中國國有企業改革》《公營企業改革》 國營事業政治化 新黨國不分 A錢共犯結構 鐽震?達陣? 華揚屎威靈 《一兆元黑洞?》 兩岸金改 如此的二次金改
2011-06-01 11:21:58
逆風A錢
逆風A錢 又一則綠色黨營事業案例>中時社論08.03.01
 
 二月廿八日白天,民進黨舉辦了大規模的「逆風行腳」造勢活動。所謂「逆風」,當然是指該黨之逆境。在去年十二月立委選舉慘敗之後,民進黨氣氛低迷,許多人對於今年三月的總統大選不抱信心,亟需造勢活動來提升士氣。雖然行腳活動的聲勢與四年前的「牽手護台」活動完全無法相比,該活動所訴求的主題也還是有些許「悲情牌」的舊招式身影,但是若干民進黨人試圖振作的努力,外界即使不贊成其訴求,總還是給予肯定的。
 逆風行腳活動由白天延續到晚上,在台北市中山足球場收尾,參與人數不少,原本是個不錯的句點。無奈在最近民進黨辦活動的同時,卻不斷爆出該黨從政同志或當權派跳船、掏空、A錢、安排後路的負面新聞,也讓那一群辛苦行腳的綠營鬥士徒呼負負。看來,民進黨綠色執政之船確實有翻覆的危機;值此關鍵時刻,有人忙著奔走補洞、逆風護桅,卻也有人則忙著收拾行李、搶救生圈,甚至要在最後一刻狠撈一筆,企圖搶下一艘奢侈豪華的橡皮筏,希望在綠色主船萬一翻覆後,自己還能自由翱翔在藍天藍海之間。前一陣子的鐽震案、華揚史威靈航太案,以及剛引爆的圓山飯店股權移轉案,都是類似的案件。同樣是身處逆境,有人是努力救亡圖存、逆風行腳;而有人則是企圖狠撈最後一筆,簡直是在逆風A錢。所謂板蕩辨忠奸;我們在民進黨困頓之時,就看到了鐽震主事者之奸、華揚史威靈主事者之奸、圓山飯店主事者之奸。二二八逆風日新掀出來的A錢案,就是圓山飯店;我們就拿該案做分析的起點吧。
 圓山飯店當然是公營事業,交通部具有主導權。據報載,最近交通部將以財團法人台灣敦睦聯誼會之名義,投資九億元設立圓山飯店公司,並趕在五二○新政府上台之前完成設立手續。屆時,圓山飯店則由此財團法人所主控,不再受政府監督。就這樣,一家國營事業就落到私人手上。這種把台灣的國家資源與經營權拱手讓人的髒事,除了「賣台」二字,我們實在想不出別的形容詞。
 與鐽震案中的吳乃仁一樣,規畫中圓山飯店新公司的經營者宗才怡也是白手起家。吳乃仁與宗才怡二人一分錢都不必出,就能經營數十億或數百億的生意,所依靠的當然是他們的綠營人脈。於是,民進黨的皇親國戚或黨政要員,就這樣把國庫資本往自家輸送,不在乎這是看守內閣時期、不介意他們的同志正在逆風行腳、不理會外界可能的批評。這種行為除了「國庫通黨庫」、「國庫通私庫」,我們也實在想不到別的形容詞。以前,國民黨黨營事業遭到批評,該黨黨政要員多少還知道羞愧。現在,邱義仁一副事不關己的嘴臉,而宗才怡甚至還說:能不能做董事長要「看緣分」。講這麼不知羞恥的話,較之當年的國民黨黨營事業的遮遮掩掩,醜態更勝以往。
 看來,宗才怡這隻政壇小白兔也有其黑暗的一面;白兔只是對於政壇鬥爭、叢林肉搏的不適應,但是對於商場鑽營、掏空國庫等手法,卻是遊刃有餘。宗女士的先生陳建隆原本是第一金控董事長,媒體報導也是數年前在海外發行存託憑證發生香港關係人與國內作手套利之事,有內線交易聯想,才黯然下台。宗才怡與陳建隆的觀念並沒有錯:錢能不能賺到要「看緣分」;至於錢是不是來自國庫、外頭逆風或順風,就不那麼重要了。
 我們對於圓山飯店一案的態度與鐽震公司ㄧ樣:行政院絕不可在看守期間做這等「賣台」的勾當,而立法院、輿論與全民也要全力阻止,絕不能讓這一群逆風A錢的政壇垃圾得逞。不只如此,將來可能的執政者更要做好司法機關與監察機關的蒐證準備,絕對要對這一群A錢宵小調查、彈劾、起訴、究責,一個也不能放過。現在的當朝官員也要備妥保命的資料;五二○之後一切靠自己。你們不要以為只是奉命行事;將來的牢獄之災,看看還會有哪位政客替你們遮掩。
 最後,我們也不得不對政治人物的「逆風」作為,提出一些感慨。風浪中的船隻究竟會不會翻覆、能不能度過危機,就看有多少人在救難、有多少人在搶艇跳船。看看這一陣子民進黨逃生自保的醜態,也就不得不令人擔心該黨的危機了。
 
猛打預告>中時小社論

 新片上檔前,預告片總會先來報到,在短短數十秒裡,把電影裡的情節、特效、賣點緊湊呈現,而且總是留一手吊胃口,為的是要吸引觀眾掏錢進電影院。不過,有時候預告片剪得太好,真看電影時反而覺得精采的都已經看過了。
 大選將屆,現在行政院理論上應該是看守內閣,不過理論常常與現實不符,政府臨行依依,推利多推得比什麼時候都凶。九個月來提出了四十多項政策,加一加,大概要國庫埋單五千五百億元。例如調降所得稅、保母托育補助計畫、大赦健保又大赦台商、綠海造林計畫、農村改建、強化動畫數位產業等等,項目既多,又慷慨得嚇人,好像錢完全不是問題。
 不知道政府是不是偷偷在哪裡挖到了金山銀山,否則怎麼會突然花錢不眨眼起來?但是看看開出的政策支票,許多卻是未來式,像減稅就要等到民國一百年。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支票也不少,包括補助失業勞工子女和延後強制退休。
 這些利多簡直像預告片,漂亮熱鬧地讓觀眾心猿意馬,恨不能趕快看到電影。其實電影根本還沒拍,到時候好看難看還不知道。而且,大魚大肉吃久了,味蕾也是會疲的,最近利多政策一個接一個端出來,好像預告片疲勞轟炸,讓人漸漸懷疑其可信度。畢竟,只剩下一張嘴的政客,大家看多了。

冷眼集》趕520 為啥這麼猴急?【聯合報╱記者 陳俍任】

圓山飯店有飯店執照卻從來不是公司,是因早年成立時有其歷史背景,當時老蔣政府因國內沒有具國際規模的飯店,為了接待國賓與輔導觀光而設立,民國五十年成立台灣敦睦聯誼會,以財團法人的形式主導圓山飯店運作。
敦睦聯誼會最早由尹仲容、俞國華等五人各捐贈十萬元辦理登記,並由政府指示當時省政府借款三千多萬元購地蓋屋,敦睦聯誼會也一直由省政府監管,並由政府指派董監事。
交通部指圓山飯店當時向政府的借款早已還清,但當年捐贈款是否為公款已不可考,資產並無法認定來自國庫,但從其成立至今,一直被視為接待國賓的地標,且當初以各種社會資源輔助運作,不論其現有資產,光建物歷史意義與象徵價值,都具公共財與全民資源的精神在內,若要公司化「資產鑑定」應更嚴格審視。
雖然蔡堆強調圓山的公司化沒有時間表,但據了解,三次工作小組會中,觀光局明確透露接獲指示,要趕在五二○前取得公司登記,明年元月一日掛牌,政府恐得解釋為何這麼猴急。

鐽震→圓山 扁政府搶搭救生艇?【聯合晚報╱記者李濠仲

2004年,陳水扁連任成功,隨即信心滿滿,要同志們為「長期執政作準備」。只是沒想到「交卸政權」的危機感提早降臨,鐽震案、圓山案,都出現了大船在撞山前,自己人搶搭「救生艇」的味道。
依照官員的說法,兩案都是醞釀、規畫至少幾年以上的案子,也就是並非突然從天上掉下來的政策,卻都相繼引起軒然大波。問題多半和「政策」本身無關,背後的複雜度,外界很難一眼察覺出它的好壞,皆是因即將卸任的的執政者低估了「避嫌」的重要,結果搞得自己灰頭土臉外加一身腥。
鐽震案的起頭有邱義仁、有軍方,軍事合作工業本身牽涉的利益很敏感;政府、民間合作軍火事業也很敏感;邱義仁身份更敏感;最後找來邱義仁的好朋友、民進黨新潮流系大老吳乃仁擔任董事長,敏感之外又多了爭議,會把這一連串用膝蓋想也知道會出麻煩的設計,在政權即將交出前硬端上場,反應出扁政府對社會觀感早已極度遲鈍,甚至毫不在意。
繼鐽震公司引發政壇大地震之後,今天又有圓山大飯店公司再爆爭議,它本應純粹屬於政府部門,為相關投資、轉型所做的政策規劃,公司怎麼轉、轉到哪;政府怎麼管、管到哪,都被容許有討論的餘地,結果偏偏轉來轉去又轉到和陳水扁交情匪淺的宗才怡頭上。
從鐽震公司董事長是吳乃仁,到圓山大飯店公司董事長宗才怡,光是這兩位人選攤在大家眼前,就讓外界都相當刺眼。為什麼他們不行?由他們來做犯了什麼法?有什麼不對?時空背景換一下,如果國民黨當年要下台前,也來這套,民進黨豈會放過。且大家不放過的,不是吳乃仁,不是宗才怡,而是這種毫不避嫌的行徑。

鐽震震掉李家班 獨留兩敏感人【聯合報╱記者李志德

國防部前部長李天羽、總政戰局前局長陳國祥先後因為鐽震案下台,但軍方人事更替依然沒有中斷,李天羽提拔的「李家班」一一中箭落馬,但唯獨國防部常務次長林於豹和一手策劃鐽震公司的軍備局長吳偉榮不動如山。這兩人的共同點,就是被點名涉入對法軍火交易。
據指出,新任國防部長蔡明憲上任後,立即調動了一批將領,其中李天羽任上的部長辦公室主任熊湘台,被調回空軍,新任部長辦公室主任,將由前部長李傑辦公室副主任、現任海軍造船發展中心主任施慧敏升任,並佔中將缺;部長辦公室副主任趙秋瀛也去職,由軍政副部長柯承亨辦公室副主任王世豪上校升任,並佔少將缺。
熊、趙兩人,連同已確定去職的軍事發言人虞思祖,李天羽身邊三愛將都遭到撤換,但虞思祖的新職務還不明。
目前李天羽親信中,暫時躲過鐽震案砲火的,只有空軍出身的常務次長林於豹及現任部長辦公室副主任鄭名言。據指出,鄭名言則是因只負責部長室行政事務,無關政策,所以躲過一劫。
林於豹則是在鐽震案中,對國民黨團砲火有效壓制,對鐽震案的危機處理上也受到府內高層肯定;但也有立委懷疑林於豹和吳偉榮,都被點名介入對法軍購,能夠不下台,極可能有「未竟之業」,要由林、吳等人完成。
據了解,新任國防部長辦公室主任施慧敏與軍備局長吳偉榮,都是海軍造船發展中心主任出身。接任國防部長辦公室副主任的王世豪,曾任海軍駐美國夏威夷協調聯絡組組長,是柯承亨親信出身。

子公司、孫公司 立院能奈何【聯合報╱記者丁萬鳴

鐽震事件爆發後,頻傳有力人士透過國營事業成立子公司牟利。了解內情人士指出,國營事業成立的子公司承包政府工程,就像戴了白手套加免死金牌,不但有暴利,還可躲避立法院監督。
去年台北地檢署偵辦台電六輸工程弊案,起訴台電副總經理李肖宗等十三人,才赫然發現得標廠商中,包括台電子公司台汽電代理的韓國LS CABLE、以及台汽電的子公司(台電的孫公司)星力、星能都插上一腳。
對台電子公司、孫公司包攬母公司工程,台電勞工董事姚江臨無奈表示,這種情況不但像土匪,而且出了事,幕後真正穿針引線的人,反而像戴了免死金牌,只要找幾個台電人當替死鬼,就可逍遙法外。
子公司和孫公司的操盤者,不但搶包母公司的工程,甚至還可拉黨結派一起啃食國營事業的工程大餅。例如捲入六輸弊案的中興電工、皇昌營造和介興營造,個個都有來頭,姚江臨說,這幾家公司光是六輸一個計畫就吃下了二、三百億元工程。
台汽電所以能承包台電工程,關鍵在台汽電的董事和經營高層,不是有強大的政治實力,就是從台電退休或在職的高階經理人。
官員指出,台電和台水成立子公司,帶著台汽電到沙烏地投資電廠,將來的結局很可能會變成台電出人、出錢蓋電廠,但最後利潤都到台汽電的口袋。姚江臨說,最令人擔心的是現在台電持有台汽電的股權,已從過去的近四成下滑到百分之廿六,可能最終台汽電成為某些政客或財團的囊中物。

防堵公產變私產 綠委也提案>中時08.03.07何醒邦

 有心人士擬透過財團法人掏空政府公產?執政黨立委也看不下去!
 民進黨立委葉宜津昨天在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提案並獲通過,要求交通部及所屬機關捐助成立的財團法人,包括掌控圓山飯店的台灣敦睦聯誼會,應在兩個月內,改成半數以上董事由主管機關專業人士兼任,董事長由機關首長兼任,以免公產遭私有化的疑慮。
 但交通部表示,「能辦就辦」,不能辦也會向委員會說明。言下之意,不保證落實。
 利用財團法人掏空政府公產之話題,昨日成為立委質詢焦點。
 立委曹爾忠先指出,財團法人中華顧問工程司轉投資成立的台灣世曦工程顧問公司已逐漸不受交通部控制,公產移轉為私產,應受國會監督。
 立委孫大千質疑,世曦現任董事長林振得是中文系畢業,沒有任何工程背景,只因長期以來擔任綠營核心幕僚,政治實力雄厚,就可以從特別助理升任到董事長?
 他說,世曦資本額只有九億元,卻在內湖斥資廿一億元買大樓,現在又傳出要參與規模達六億元的阿拉伯投資計畫,交通部至今都無法掌控,與中華顧問工程司簡直就是「一套人馬兩塊招牌」,交通部要好好調查。
 民進黨立委葉宜津也看不下去,指目前七家交通部捐助成立的財團法人都是二線主管出席會議,自認是私法人,但明明政府出資已超過一半。
 她主動提案,要求交通部及所屬機關捐助成立的財團法人,包括台灣敦睦聯誼會在內,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責成董事會,兩個月內修改捐助章程,半數以上董事需由主管機關、具相關專長的人員兼任;董事長直接由相關職務機關首長兼任,以避免公產遭到私有化的疑慮,同時防杜逃避立法院之監督。此案最後獲得委員連署通過。

商機逾兆元 經部相招投資中東【聯合報╱記者許玉君、

經濟部次長謝發達表示,中東國家油元商機無限,政府將廣邀民間業者參加,並建立政府資金退場機制。
謝發達說,台灣國際投資開發公司性質是控股公司,除了政府與國營事業外,還有遠雄建設、東元電機願意加入;未來再由台灣國際投資開發公司轉投資,成立專責阿布杜拉經濟城開發的「台沙專案公司」與Emaar合作,共享油元商機。
至於立委質疑的兩千萬美元(約合六億二千萬元台幣)仲介費,謝發達表示,由於沙國屬回教國家,法律、風俗都與台灣不同,國內廠商難以著手,所以政府才找在沙國註冊的「巨人(Giant)顧問服務公司」,協助取得與Emaar簽約的優惠條件,例如:石化原料便宜兩到三成、電費比國內便宜一倍、聘用外勞沒有工資下限等。
他強調,如果爭取到這項投資案,兩千萬美元的仲介費才會支付,沒有成功就不付錢。
經濟部官員透露,該開發案商機逾新台幣上兆元,石化龍頭台塑也有意參加;官員說,台塑曾表達希望參與投資,而且一次就要兩千公頃的工業區土地。不過,台塑企業相關主管昨天明白表示,沒有到中東設廠計畫。石化廠商對參加中東阿布杜拉經濟城投資也反應冷淡。
謝發達表示,台灣國際投資開發公司目前正在推沙國阿布杜拉經濟城開發案,可望與Emaar六月底簽約,總投資金額約新台幣一千四百億元。
 
官員也怕了…次長爆料很不尋常>中時08.03.07江睿智

 經濟部幕僚透露,台灣國際投資公司、以及台電等三家國營公司投標沙國工程案(即IWPP)這兩項中東投資案,都是行政院副院長邱義仁交待下來,經濟部長陳瑞隆、謝發達都是配合辦理,而相關中東投資案都是一小撮人在搞,在部裡經手的人極少。官員感慨,這次謝發達會「主動爆料」,大概是「自己看了也怕吧」。
 這兩個案子現是由經濟部常務次長謝發達負責。謝向來小心謹慎,潔身自愛,是一個「見到媒體就怕的文官」;但這回,謝發達主動對立委、媒體侃侃而談該兩項投資,將仲介的人士、金額及條件攤在陽光下,顯得很不尋常。
 一位經常評估投資案的文官說,像台灣國際投資公司一千四百多億元的投資案,規模這麼大,往往已不是專業評估問題,好壞成敗很難說,而此時決定要做,只有政治決定;而要進入中東,確實要有點門路,如果真的有利於台灣國際化,好好做,付點仲介費,也OK,但就怕是沒走對門路,錢給了只怕是到了某些人口袋裡,投資案自然也搞不成。
 正因為有強大的政治壓力,已揹負巨大虧損的台電,不願意投入IWPP案。而綠營人士積極穿梭其中,相關承辦人員備感不妥,個個擔心受怕,才會將相關內情爆料給媒體。
 經濟部人士觀察,搞這麼大投資案,謝發達承受很大壓力,更何況謝是國貿人員出身,對海外投資及產業發展的「眉眉角角」並不了解。特別是,值此看守內閣之際,如果沒搞好,還牽扯到利益輸送,將來還得面臨檢調的約談。
 儘管謝發達一再強調中東投資「非鐽震案」,但藉由立委質詢,經濟部也藉機將相關內情「透明化」,設定條件,如果沒有達成就不付錢,經濟部也排定下周赴立院進行專案報告,適時讓立院監督、適時透明化,也能適時紓緩「政治壓力」,也有利於與仲介談判。

少數人選前綁生意 豈有說服力>中時08.03.07江睿智

 政府帶著台商到中東搶商機,這本來是椿有利國家的好事,但是,經濟部主導的兩項中東投資,但有愈來愈多跡象顯示,高層政治力介入之深,顯然是一小撮集團主導,說是為了國家產業,實在難以說服社會。而所謂的二千萬美元「服務費」,要「打點沙國重要人士」,更讓人懷疑是否只是把錢「洗回國內」的方式?
 一手包辦國內中東投資案的洪賑樫,不僅仲介IWPP這僅二百多億元的中東投資,還是投資額達一千四百億元的台灣國際投資公赴中東投資的仲介,仲介費用高達二千萬美元。
 洪賑樫不僅是經建會的顧問,在經建會沙國商機小組上班,還是世曦公司的顧問,甚至是世曦公司董事長人選;他是扁友會會長、長工會的成員,與謝長廷是高中時代就認識的同學,因此有經濟部及台電內部人士認知他就是謝長廷人馬。
 經濟部約是在去年中開始評估中東投資。經濟部雖一再強調,這不是「鐽震案」,熟悉內情人士也說,高達二千萬美元、約六億元新台幣的仲介費,主要是要用來跟沙國皇室作關係、與沙國方面談判之用,並非全部給洪賑樫。但究竟洪賑 拿多少,經濟部及開發基金並不知情。
 依目前規畫的投資項目、計畫規模,中東投資案是否真有那麼大商機,經濟部文官也有不同的看法。但這麼大的投資案,卻急著在總統大選投票前拍板定案,等於是「綁」住這椿大生意。而且,部分的前置作業費用已開始支出,甚至已落入特定人的口袋。龐大的仲介費是經過特定人經手,資金的流向經濟部及開發基金都是無法掌握的,令外界質疑的是,二千萬美元怕是從國內流到國外,再從國外流回國內特定人的口袋。
 如果,中東投資真的如陳瑞隆、謝發達等人說得那麼值得追求,如果,那一小撮主導這些投資案的人,真是如他們自己說的「純潔無瑕」、一心為國,但,在目前社會對執政黨如此高度不信任下,這甜美的投資案就留待新政府決定吧。
2008-03-18 07:17:11
版主回應
國營一定差?民營化的圈套 ‧張夏準 2010/10/11
【前言】
本書作者張夏準,劍橋大學韓裔經濟學者,被譽為「最近十五年經濟學界最令人興奮的思想家」。此書揭開資本主義的幕後祕密:英、美等國過去依賴高門檻保護措施創造經濟霸權,在成功前從未實施自由貿易,卻枉顧自身經濟成長歷史,施壓發展中國家走未經驗證的路。富國為何要向貧國洗腦:「自由貿易必定致富」?
民營化的圈套
我先前說明各界指控國營企業效率不足的所有關鍵原因──委託人─代理人、搭順風車以及軟性預算約束等問題──儘管事實確實如此,但這些問題並非侷限於國營企業。所有權分散的大型民營企業,同樣也有代理人和搭順風車的問題。所以兩者說來,不同型態的所有權確實有其影響,但真正的差別卻不在於國有或民有,而是在於所有權的集中和分散。至於軟性預算約束,國有和民間所有權的差異可能是最明顯的,但卻仍非絕對。就如我們所見,當國營企業可能得(有時確實得)受硬性的預算約束──從管理階層的變動乃至於清算的批准;具政治重要性的民營企業還是可以取得政府的資助。
假如國有權本身不完全是(甚至不是主要的)國營企業問題叢生的癥結所在,那麼改變其所有權的型態──將之民營化──不太可能會解決問題。更何況,民營化還大有問題呢!
首要的挑戰就是選出適當的公司民營化。自然壟斷或提供必要服務的國營企業民營化並不是個好主意,對於規範能力相當薄弱的國家來說更是如此。就算民營化沒有必要國有的公司,也會面臨兩難的困境。政府想要賣掉的事業通常是績效最差的,說得精準一點,也就是最難引起買主興趣的企業。因此,政府為了激發民營業者對營運不佳的國營企業產生買興,就得重金投資和/或重新建設。但若營運狀況能因此改善,又何必將其民營化呢?所以,除非國營事業若無政府積極民營化的強烈決心,組織再造就會面臨政治層面的阻撓,不然大多數問題無需民營化就可以解決的。
另外,民營化的公司應以適當的價格出售,政府身為人民資產的信託人,這是他們的職責。若是賤賣,形同將國有資產轉讓給買主,這會隨之形成重要的分配問題。而且,若轉移的資產被帶出國外,則會對國家資產造成損失。這種問題較常發生於買主來自海外的情形,但若有個開放的資本市場,就算是國民也可能將資產藏到別處──俄羅斯在後共黨私有化時的「寡頭」就是如此。
國營事業民營化為了取得適當的價格,必須在適當的時機以適當的規模進行。……………
民營化更重要的是,國營事業應該慎選適當的買主。如果民營化有助國家未來的經濟發展,那麼國營企業就應該賣給有能力改善長期生產力的買主。這個道理聽起來很明確,但事實上卻往往做不到。除非政府要求買方必須在該產業具備優良紀錄,否則到頭來買主可能擅長於財政工程,卻不懂得如何管理這家公司。
更重要的是,國營企業往往賣給腐敗無能、無法好好經營的人:俄羅斯在共產主義垮台之後,大量的國有資產就是透過這樣腐敗的管道,轉給新的「寡頭」。許多開發中國家的民營化過程,仍舊充滿貪污腐敗,大部分的潛在獲利,到頭來進了極少數掌握內線消息人士的口袋裡,而非國庫。腐敗的轉移過程有時可透過賄賂的非法手段影響,但也可合法進行,例如,政府內線人士在轉移過程中擔任顧問以領取高薪。
諷刺的是,人們常認為國營企業充滿了貪污腐敗。然而,可悲的事實是,政府既然沒有能力控制或消除國營企業的貪污腐敗,在民營化時,自然也不能指望他們突然有了肅貪的能力。其實,貪污官員更有不惜一切代價推動民營化的誘因,因為這意味著他們再也毋須和繼任者分享賄賂的錢財,更能夠「兌現」所有未來的賄賂來源(譬如國營企業管理者,可跟投入要素供應商收取回扣)。但值得一提的是,民營企業也可能很腐敗,所以民營化不見得必然會減少貪污的情形。
自然壟斷或提供必要服務的事業民營化之後,若沒有適當的規範配合,同樣也會失敗。如果民營化的國營事業屬於自然壟斷,在政府缺乏適當規範的能力之下,可能只是換湯不換藥,把原本沒有效率、且得接受政治體制約束的國營壟斷事業,變成同樣沒效率、且不受政治體制約束的民營壟斷事業。舉例來說……………
規範不足的問題,在地方政府層級特別嚴重。世界銀行以及捐助國政府,最近以政治分權和「讓服務提供者更接近人民」的名義,推動將國營企業以地域為基礎分成較小單位,讓地方當局得以掌握規範的功能。理論上看起來好像很棒,但實際上卻往往造成規範的真空狀態。
(本文轉載自張夏準之書《富國的糖衣》,中文譯本由博雅書屋出版)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269017
2010-10-16 12:25:16
阿楨
另參本館:政客會有良心嗎

太好笑了!中國時報 2007.04.24的社論,寫到乞求台灣政客<拿出良心 為國家財政留點老本吧>:

  趕在立委改選前夕,朝野立委藉推錢坑法案拚選舉的戲碼再度重演,一邊是掄刀刪砍稅負收入、一邊則大筆擴增社福支出。立法院明天將審查「敬老津貼暫行條例」修正案,朝野立委踴躍提案,竟能一口氣提出二十五個漲價版本,上漲額度少則四千,多則一萬,形同視國家財政如兒戲。   
  目前中央政府每年 用於敬老津貼、老農津貼支出,已近八百億元。倘若還要往上加碼,敬老津貼每增加一千元,國庫每年增加一百億元負擔;老農津貼每增加一千元,國庫每年增加八十四億元負擔。在此同時,全民健保搖搖欲墜,保費逐漸增加,健保支付範圍卻逐漸縮小,貧困民眾醫療保障日益縮水,優待醫療健保福利成效大打折扣。
  這股每逢選舉就挖錢坑的歪風,已經內化為台灣根 深蒂固的選舉文化。要矯正這股歪風,老實說,很難期盼基層民眾自發覺醒,拒絕政客撒鈔票換選票誘惑。唯一的指望,就是朝野政治人物拿出良心,針對這種歪風 形成共識,遵照君子協定,不搞惡性競爭,為國家財政留一點老本吧!」
  不然要怎辦?論理、說情、良心、反諷、怒斥…都沒用,只能靠選票嗎?或是靠綠天王間的內鬥來制衡?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285111915

另參本館:台灣分贓

新加坡、香港分紅,台灣呢?當然是分贓,不過別搞錯了,是<偷竊國家>的<A錢共犯結構>才有資格分贓,一般台灣人呢?只能替製造 《一兆元黑洞》和<蚊子館再啟>的權貴《搶救國庫》!
  還有別再議論啥<別再韓國行臺灣不行了>,更<也別再搞排名了>,不然會令一般台灣人陷於絕望,還有一堆違背現實的自欺欺人之辯護。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04044368

另參本館:台灣買票文化

  偶是真台灣人,不講假話:
旣然西方資本主義式民主的政治獻金可合法化,公開監督。
為何東方禮儀之邦式民主的選舉禮金不可合法化,公開監督呢?
  我是假台灣人,不講真話:
台灣的買票文化是台灣本土原生文化,別謙讓給中國撤退來台的狗民黨。
選賢與能是中國「民本」產物,台灣「民主」應唾棄之。更不能用「停止基層選舉改官派鄉鎮市長」或「公費選舉」,來毁了具有台灣特色的買票文化。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0358678
2012-03-12 12:15:33
版主回應
綠委爆料:環生計畫找幽靈員工【聯合報╱記者林政忠08.04.15

民進黨立委張花冠昨天舉行記者會指出,財團法人生技中心環生計畫主持人畢修平,安排「幽靈員工」詐領人事費,經濟部本周將展開調查;生技中心執行長吳明基說,全案已向經濟部呈報,畢修平也解職候查。

收賄187萬餘元 前金管會委員林忠正 判14年定讞 2010-12-31 中時

 前金管會委員林忠正被控收受小木屋、禮品和接受花酒招待,為中華開發金控、宏遠證券等公司護航案,最高法院卅日依收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四年,褫奪公權五年,並追繳不法所得一百八十七萬多元;林的祕書蘇俊吉涉洩密被判刑九月,褫奪公權一年,全案確定。
 林忠正是美國夏威夷大學經濟學博士,曾任三屆民進黨不分區立委。最高法院認定他涉及開發金控收購環華證金股票的違背職務收賄罪、宏遠證券金融檢查的不違背職務收賄罪,和金鼎證券的兩個洩密案共四罪。  

收賄案更一審 郭瑤琪改判8年2011-04-14 中國時報

 前交通部長郭瑤琪被控收受南仁湖集團負責人李清波兩萬元美金賄賂案,一、二審均判無罪,高院更一審昨日逆轉改判,合議庭認定郭收賄後,兩度在部務會報指示台鐵,為南仁湖集團投標台北車站商場經營權案重開說明會,兩者間有對價關係,依利用職務收賄罪判她八年徒刑,褫奪公權四年。郭瑤琪對判決結果表示不滿,強調將會上訴到底。

另參本館:A錢共犯結構 司法巫師 啥都要馬負責 馬政治迫害

戒除陋習 從「不能送」下手2011-05-24 中國時報

 台灣的紅包文化,小從證照申辯、查驗要塞錢,大到龍潭購地弊案、陳敏薰人事案的決策,都是「收賄有罪、行賄沒事」,長期受到非議;新增訂的「不違背職務行為行賄罪」昨天一讀後,法務部希望這個新增法條能盡速通過,以遏止紅包文化的惡習。  

另參本館: 扁定罪 如此的二次金改 A錢共犯結構 臺灣買票文化

金改案二審大逆轉 扁珍重判2011-10-14

 金改弊案出現大逆轉!高等法院十三日撤銷一審廿名被告無罪的判決,九人被改判有罪,其中二人免刑,十一人無罪。合議庭採職權實質影響力說,認定前總統陳水扁、吳淑珍夫婦,利用職權介入金控合併收賄五億元,痛斥扁珍「使總統官邸宛如金融交易中心」敗壞政風,依收賄、洗錢等罪,重判扁、珍十八年、十一年徒刑,並追繳沒收五億元犯罪所得。
 另七名改判有罪者,馬永成判刑八年,陳致中、黃睿靚與珍共同洗錢,分判一年、六月;吳景茂、陳俊英,雖有罪因自白犯行,且適用證人保護法,判免刑。元大馬維建被認定幫扁家洗錢,判刑八月,緩刑二年,應向公庫支付卅萬元、杜麗萍幫珍洗錢,判刑三月,緩刑兩年,向公庫支付廿萬元。

另參本館:《中國國有企業改革》《公營企業改革》 國營事業政治化 新黨國不分 A錢共犯結構 鐽震?達陣? 華揚屎威靈 《一兆元黑洞?》 兩岸金改 如此的二次金改

另參本館:2012大選

(楨:四年前以為台灣人會依「理性專業及事實」的「民主」來監督馬,可惜四年來仍逃不過「理盲又濫情」的「民粹」,所幸關鍵選舉時會稍醒,暫時保住了「民主」此一意識形態之信仰,只是呆歹彎的媒體名手名嘴政客民眾/學者專家教授,很快又會恢復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之本性吧!另參本館:換馬監督 台灣人要騎那種馬? 民粹亡台 五都大選)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2722232
  相關新聞
勝因二/緊咬宇昌 戳破夢幻小英假象
宇昌與鐽震 是個案還是模式?(另參本館:鐽震?達陣? 華揚屎威靈 A錢共犯結構 臺電賣官案 新黨國不分 政權移交 非常大膽 )
宇昌風暴 還是令人想到阿扁
扁信挺蔡_指宇昌案是扁案翻版‎(另參本館:扁定罪 )

吳、洪遭判刑/民進黨內:新潮流該自清【聯合報2012.03.02 (另參本館:自食惡果的新潮流

民進黨前秘書長吳乃仁、前立委洪奇昌被訴涉嫌背信罪,一審分遭判刑。民進黨發言人林俊憲昨天表示,民進黨尊重該案一審判決,也保障吳、洪依上訴途徑尋求救濟的權利,至於是否違反黨紀,「逕依黨內相關規定處理」。
2012-03-12 12:16:02
阿楨
周小川否認銀行暴利說 2012-03-13 京華時報
  
  存款負利率、千元大鈔、房貸利率優惠、貨幣政策松緊……對記者們拋出的這些當下最熱點問題,上述央行官員悉數作答。尤其,一句“您有沒有考慮競選世行行長”的問題,把周小川給問樂了,他笑稱:我覺得不用操心這事。
  周小川說,一般來說,存款準備金率的上調或下調,主要是調節市場上的流動性。近年來,存款準備金率工具的使用,主要和外匯儲備增加或減少所產生的對衝要求有關,因此,絕大多數情況下,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整並不表明貨幣政策是松或是緊。存款準備金率如下調釋放出資金,會廣泛地分布在國民經濟的各個方向。
  從理論上講,存款準備金率的空間可以非常大。但要看必要性,要針對具體的流動性狀況。流動性又與外匯佔款有關係、與國際收支平衡有關係,而通常國際收支平衡不太可能在短期內發生劇烈的變動。
  負利率負是暫時早晚會轉正
  2月CPI同比漲幅3.2%,結束了銀行一年期實際存款利率24個月為負的局面,能否說負利率時代結束?
  周小川解釋說,負利率是階段性的,經過克服通脹的努力,也參考國際形勢的變化,負利率或遲或早會消失,會轉變為正的實際利率。
  他強調,如果觀察10年或20年,存款實際利率總體還是正的。2010年下半年以來,CPI上漲比較快,形成一段時間的負利率。為何當時一年期存款利率不上漲得更快一些呢?周小川解釋,這個要考慮到國際形勢,在一些發達國家實行非常寬松的貨幣政策的情況下,全球流動性非常充裕,如果我國的利率上調太快的話,會導致大量的資本流入。
 銀行業說“暴利”有些過分
  近期“銀行暴利”引起各方關注。周小川說,用“暴利”這個詞恐怕有些過分了。但他表示,相對于其他行業,去年銀行業的利潤狀況確實不錯。銀行業的利潤情況和經濟周期關係較大,存在很大的周期性。對于人們質疑的銀行利潤高主要是來自存貸利差大的問題,周小川說,從亞洲金融風暴到現在,我國存貸款基準利率的利差大致在3%左右,在亞洲金融風暴期間高一些,約3.6%左右,現在有所收窄。但亞洲金融風暴期間及危機恢復期間,銀行全面虧損,且虧損留下的窟窿,之後好多年都沒有完全補上。所以,高利潤是不是完全是利差的原因,還需要進一步分析。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house/2012-03/13/c_122826433_2.htm
2012-03-13 11:07:41
版主回應
楊再平: 銀行暴利說 不成立 鉅亨網2012-03-14

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楊再平13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銀行暴利說”的并不成立。
楊再平表示,由於行業屬性存在差異,不能簡單地對比銀行和煙草、石油等行業的資本利潤率(ROE)。由於歐美銀行尚未擺脫嚴重危機,也不應將我國銀行的利潤與國外銀行作橫向對比。
他認為,要全面看待我國銀行的利潤增長。除利差因素外,利潤增長還應歸功於實體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國家財政和外匯資金化解歷史包袱、銀行業改革開放、銀行收入成本比降低、資產質量持續改善以及中間業務發展等因素。
楊再平預計,未來銀行利潤持續增長將面臨嚴峻挑戰。不良貸款存在一定反彈壓力。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的推進,商業銀行的息差會進一步壓縮。在金融脫媒的大趨勢下,銀行的生存空間將大大壓縮。隨著資本監管要求的提高,補充資本金的壓力必將增加,資本利潤率必將壓縮。

銀行暴利說到底有多失真 2012-03-13 京華時報

  “銀行暴利”說,即使有失真之處,不全然客觀,但是也非無據。
  3月12日,央行行長周小川就“貨幣政策及金融改革”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說中國銀行業存在暴利有點過分,盡管相對其他行業,去年銀行業的利潤狀況確實不錯,但銀行業仍然面臨資本金不足的問題。而社會關注的利率市場化、金融市場準入門檻高等問題,需要穩步加以解決。
  “銀行暴利”說是否過分,不同的角度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從銀行的角度看,資本金充足、資產負債規模合理、資金使用效率高的銀行業不可匱缺。銀行業越是家大業大,應對經濟危機、防范社會風險的能力就越強。適應形勢變化而需進行的必要改革,也不能採取激進思路。
  然而,需要安全、穩定、資金雄厚的銀行業,不只是為了這個行業本身,更是為了讓銀行業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和社會大眾。在這個方面,不少銀行的服務顯然沒有與其利潤率形成合理的對比。銀行利潤的主要來源,是存貸款息差、理財產品和手續費。在這些需要體現銀行貢獻率的方面,至少還有很大提高的空間。存貸款息差,目前大致在3%左右,高于國際一般標準,較高的貸款成本無形中已經抬高了生產和消費成本,而且,多數貸款並未進入嗷嗷待哺的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而是被實力本已相當雄厚的國企近水樓臺先得月。錢多的國企,為贏取更多利潤又進入非其本行的貸款投資領域,一度助長了“地王”、高利貸等現象。這種利潤,算不算暴利所得?還要看到,不少以高年化收益率為招牌的銀行理財產品,通過數字遊戲吸儲,而儲戶實際收益遠低于銀行承諾,這種利潤,算不算暴利所得?
  廣大儲戶更直接的體驗是銀行手續費的繁雜。查詢要收費,開存款證明要收費,挂失,修改密碼,跨省ATM取款、異地同行或異地異行存取款、跨行轉賬、年費、小額賬戶管理、短信提醒、點鈔……幾乎需要銀行提供服務的地方,都斷不了收費,而且收費標準的制訂也極其隨意。尤為難忍的是,不同銀行設立的收費項目及其標準,常常十分默契,不能不猜想,是否有價格同謀的嫌疑。這種霸王條款獲得的利潤,算不算暴利?
  “銀行暴利”說,即使有失真之處,不全然客觀,但是也非無據。什麼叫作暴利,或許有不同的定義標準。標準的寬嚴,看從哪個角度講。但是,不管定義寬嚴,都不宜與銀行業需要進行的開放民間金融、利率市場化等改革的力度大小挂起鉤來。更好地服務經濟,更好地服務百姓,這個定義的標準不能變。(特約評論員 徐立凡)
2012-03-14 11:32:40
阿楨
(楨:還是讓油水電徹底民營化吧,不然呆歹彎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老是肖想民營效率和公營補貼福利全都要!另參本館:油價漲不漲 民可使由之 兩岸油災 九萬兆決策模式 中國石油大戰略 中國併購 綠能產業 物價漲不漲 馬物價政策 《公營企業改革》 公家月薪與獎金 鐵飯碗 瘦馬與肥貓 )

「減半緩漲」措施取消 油價大漲【聯合報2012.04.02

經濟部昨天宣布,今天零時起取消油價「減半緩漲」措施。儘管依浮動油價機制,本周油價應下跌一角,但中油一口氣反映六成累計「應漲未漲」額度,九五無鉛汽油每公升將一次大漲三點一元、九八汽油漲三點六元。
台塑石化稍晚也宣布跟進漲價,九八汽油漲價三點七元、九二汽油漲二點二元。
經濟部長施顏祥說,一輛使用九二汽油的摩托車,每月平均使用十五公升汽油,漲價後,每月油錢將增加四十元;一輛汽車每月平均加油量兩百公升,每月將增加七百元支出。
油價大漲首當其衝的產業,包括染整、紡織與水泥,主因是鍋爐燃料需求。
能源局長歐嘉瑞指出,這次油價平均調幅逾百分之十,估計可能造成經濟成長率降低零點二二個百分點,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可能增加零點三七個百分點。
經濟部宣告,油價將回復到正常浮動油價機制,但因為還有四成累計的油價還未補足,因此今後「漲價照漲、降價只減半降價」,直到先前累計未漲的部分完全補足。
為減輕物價衝擊,經濟部同步宣布多項照顧弱勢的配套措施,包括:桶裝瓦斯本月每公斤降二元,以二十公斤為例,每桶降四十元;天然氣本月也不漲價。未來桶裝瓦斯仍實施「減半漲價」機制,以照顧小吃店及物價不致大幅漲價。
另外,大眾運輸(含載客船舶)用油、計程車、油氣雙燃料計程車、以及復康巴士,也提供油價補貼。其中,大眾運輸業者定額補貼,由目前每公升二點四元提高到五元;與中油簽約的計程車用油,每月四百五十公升定額補貼,由現行每公升二元提高至五元。這項補貼每三個月檢討一次。

  相關新聞
電價 最快五月漲
油漲後 「就怕民生物資跟著漲」
油價漲 CPI↑0.37 GDP↓0.22百分點
油漲電蠢動 法人:台股不妙
油價利空 台股面臨回測壓力
油電雙漲 央行將讓台幣升值

油荒恐懼蔓延 英美怕怕
歐巴馬擬釋戰略儲油
經濟學家:總統無力控制油價
燃料補貼 成新興亞洲國重擔
印尼大馬 快被燃料補貼壓傷
巴基斯坦調漲汽油8.2%
2012-04-02 12:50:52
版主回應
看問題/不抓肥貓 全民被揩油【聯合報記者劉俐珊2012.04.02

首先,中油每次都聲稱,油價凍漲或減半緩漲,導致虧損連連。問題是,中油的競爭對手台塑石化,員工貢獻度是中油的三倍。請問:中油的員工貢獻度遠不如民營事業,這方面的績效不彰等於是強迫全民埋單,中油迄今仍拿不出「合理化的績效方案」,難怪民怨難平。
尤其,中油經營績效差,但員工的年終獎金照發、油品補助照領。昨天中油高層釋出「將檢討員工使用油氣優惠」,結果竟只是「打九折或八折」;這種「聊勝於無」的改革決心,看在荷包愈來愈薄的升斗小民眼中,又做何感想?
截至去年底,中油公司累計稅後虧損達三百六十一億元,縱使官方一再對外表示,人事成本僅占中油總成本的百分之二點二,甚至不到一成,主要是購油成本上升。但對一個虧損的國營事業來說,如果戮力改革,從改善人事結構、增加採購效率等多管齊下,肯定一定可以見到改革績效,回應全民對於國營事業的改革期待。

無感凍漲 休克回漲【聯合報黑白集2012.04.02

這麼劇烈的調幅,許多民眾勢必覺得難以承受。但這也就是油價的吊詭:政府凍漲、緩漲時,就像冷水煮青蛙,大家沒有「坐享其利」的感覺;而一旦油價要反映真實成本,就如同鍋子裡的水突然沸騰,大家都像遭到了電擊。這場休克,就是人們享受了幾年無感低油價後,要開始償還積欠的費用了。
台灣是個大量倚賴進口能源的國家,按理說,能源價格越真實越能遏止浪費,並鼓勵節能及替代產業的發展;但政治人物為了討好選民,常出手干預。中油原有一套「浮動油價調整公式」,扁政府在二○○八大選前,由張揆逼著中油實施油價緩漲機制,甚至一度下令「凍漲」。這項措施到政黨輪替前實施了七個多月,造成中油上千億元的虧損,這正是今天要補的黑洞。

學者:荒謬的油價機制 官民雙輸【聯合報2012.04.02 03:02 am

淡江經濟系教授廖惠珠認為,大部分國家的油品市場已自由化,除弱勢族群以外,少見台灣的補貼現象,油品業是否非得國營?「仍有討論空間」。
馬凱指出,國內油品市場有二個扭曲:凍漲讓國內油價沒有等比例反映國際油價漲幅,是第一個扭曲;第二個扭曲是政府規定中油每年上繳一定金額的法定盈餘,讓中油擁有合理利潤,間接讓另一家煉油公司台塑化享有「不合理的利潤」,由於國內油品市場是寡占,消費者只能被迫接受中油與台塑化開出的油品價格。

油價不漲 窮人補貼富人【聯合報╱林建甫/台大經濟系教授2012.04.02

台灣近幾年來的物價卻非常平穩,波動程度非常小,每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都控制在一%左右,比起新興國家動輒五%以上,或是幾乎雙位數的通膨率,台灣的物價狀況,足為表率。
當油價一直被壓抑,雖然大家都可以便宜的加油,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中油因為收入不敵購油及煉製成本,導致虧本,終需國庫補貼,最終負擔的還是全體人民。尤有甚者,使用最多的,補貼最多。
當國際油價漲,國內不漲價,就會造成浪費。例如,油價漲,人們會改變生活習慣,改搭大眾運輸工具,甚至賣掉小轎車,改騎自行車,既環保,又健康。當油價漲,節能、綠能、新能源的優勢就會顯現出來,否則在原來的價格結構下,沒人有誘因去做研發或是採取新能源政策的動機。

媒體對比多國油價:中國進石油開支占收入比10強 2012-04-01北京新浪網

  3月19日,隨著發改委對油價進行了今年內的第二次上調,不過,飽受高油價困扰的並不衹是中國。本報統計134個國家的3月份汽油價格後發現,中國(以北京為代表)的油價排名處於第81位,似乎並不是很高。但若把石油開支放進人均收入里比較發現,中國排名已經躋身“十強”。

兩岸中國石油 寡佔油品市場 損益大不同

近來國際油價受到伊朗禁運問題而高漲,國內中油去年(2011)竟稅後虧損361億台幣,到今年前2個月還再虧損125億台幣,逼得政府宣布自4月2日開始一次漲足。而同是油企的台塑石化,2011年稅前淨利246.7億元,稅後淨利224.98億 元,每股盈餘2.36元。
對比對岸的油企營運, 大陸油價在今年3月20日已開始調漲,汽柴油價格每噸各漲600人民幣,上調的幅度約為6%至7%,許多地方的油價普遍超過每升8元人民幣(約台幣40元),是比國內的油價高。再比較石油公司的營運,大陸的三大油企在去年共賺 2750億人民幣,平均每天賺7.5億元,並上交暴利稅共1720億。
三大油企去年油氣產量增速基本維持穩定,尤其是上游油氣收入均出現大幅上漲。其中中海油與中石化的上游收入增長接近三成,中石油的上游收入增長更達42%。中石油勘探與生產板塊實現利潤2195.39億人民幣,比2010年增長42%,勘探與生產板塊仍是中石油最重要的盈利貢獻板塊。
http://blog.cnyes.com/My/caizischool.com/Article740396
2012-04-02 12:52:50
阿楨
油電雙漲 馬總統:現在不痛 以後更痛【聯合報 2012.04.07

油電價格雙漲引發民怨。馬英九總統昨天接受聯合晚報專訪時回應表示,這是必要的作法,「現在不痛,以後更痛」、「推動多元能源政策就必須面對較高的能源價格」,也唯有如此才會有人投資發展替代能源、增加使用大眾運輸,真正思考節能減碳。
他強調,這是台灣脫胎換骨「轉大人」的時刻,更是一條正確道路,政府拿出魄力,也會承擔責任,並希望大家多忍耐。
馬總統以罕見的直率語氣表示,他即將進入第二任,在這些議題上不應該只會討好選民,應該拿出真正有益台灣長遠發展的政策。
他說,政府有勇氣作這樣的決策,主要是因為還有兩年多才有選舉,可避免一些不必要干擾,大家可以很坦然地面對一些「過去不太敢面對的現實」。
馬總統並再次在臉書發言,指油價回歸市場機制,是為了要讓台灣社會更公平、更正義。
他說,長期以來,台灣的低油價建立在「以貧補富」的基礎之上,台灣不產油,都靠進口,油價卻是亞洲最低;政府以稅金補貼油價,等於是「讓不用油的人補貼用油的;讓用油少的人補貼用油多的;油用得越多,補貼越多」,就是「以無補有、以少補多、以貧補富、鼓勵多用」,違反公平正義原則。
馬總統指出,調整油價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希望藉價格機制讓「人們的行為更環保」,藉機調整生活方式、建立節能減碳的好習慣,也讓企業界有誘因發展替代能源,否則有便宜的油可用,誰會省油呢?誰會投資替代能源呢?

談物價/台灣「轉大人」 先忍陣痛!【聯合晚報2012.04.07

總統馬英九表示,油電漲價勢必帶來陣痛,但這是台灣脫胎換骨「轉大人」的時機,必須要忍耐,與新加坡、香港、東京相較,台灣機車族開車族太多,進步的社會應該大量使用軌道運輸,油價上漲使用大眾運輸的人數增加,否則如果現在不做,台灣哪一天才能成為真正現代化國家。
我們漲了油價之後,CPI還能控制在2%以內,是因為本來基礎低,漲價後還是不會太高,但是專業報告和民眾感受一定會有距離,因為每個人生活圈子有大有小,民眾不可能每個問題都用宏觀角度去看待。
問: 大家對於國營事業效率有質疑,現在雖然說3個月內提檢討,但是很怕無疾而終,如何讓大家相信這樣的改革真的可以落實?
答: 不會 (無疾而終),我們真正要去檢討的是,能源政策是否真正符合我們長遠利益,如果不符合就是要改,革會會有痛苦,可是這時候不承受,以後怎麼辦? 會越來越嚴重,到時候根本沒有辦法承受。
2012-04-07 11:17:40
版主回應
穩定物價 油價補貼、稅費減免、瓦斯減半漲 2012-04-07 中國時報

 油價暴漲帶動國內一波物價漲潮,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昨天召開「穩定物價小組」會議,祭出多項因應對策,包括機動調降大宗物資關稅、免徵營業稅及限制國營事業部分產品價格調漲。
 此外,特定族群油價補貼及稅費減免、液化石油氣減半調漲以及照顧弱勢等措施都將持續。江宜樺並表示,可預期某些民生用品將會漲價,因此政府一定會持續監控,嚴查非法囤積或聯合哄抬等行為。
 江宜樺指出,為穩定物價,政府已經對復康巴士、農漁業用油、大眾運輸工具和計程車採取各種補貼措施。財政部也已機動調降嬰兒奶粉、調製奶粉等三項奶粉產品至五月廿四日,而奶油、玉米粉等貨品關稅則到五月底。
 從昨天起,進口玉米將免徵營業稅半年,這些調降關稅措施到期後,他說,會再視物價情況機動調整。至於經濟部,也將責成國營事業,讓民生用糖和沙拉油價格能夠維持在市場的最低價。
 儘管已經有民生用品喊漲,民眾憂心引發通貨膨脹,但江宜樺說,經過公平會、消保會以及經濟部的查價結果,今年一到三月的平均CPI上揚一.二六%,核心物價指數約上漲○.八三%,十六項民生物價指數,比去年同期上漲約一.八%,物價尚稱穩定。
 主計總處副主計長鹿篤瑾表示,油價調漲對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的影響為○.二四%,而大眾運輸工具為○.○二%,根據今年二月預估全年CPI為一.四%,因此全年CPI大約為一.七二%。如果電價以調整十%來計算,對CPI的影響大約○.二%。
 他說,國際油價未來變數,以及天候是否影響國內農產品價格,是影響物價指數的重要因素。他指出,房租便宜、農產品價格穩定、能源價格穩定是物價平穩三大因素。雖然能源價格回歸市場機制,但在兩項有利因素下,CPI漲幅仍可控制在二%以內,在亞洲四小龍中維持最低。

大企業紛加薪 學者:仍寄望政府作為2012-04-05台灣醒報

油電漲價,大企業也帶頭調薪。對於企業的加薪,勞委會表示樂觀其成,但是也無法督促或協商企業為員工加薪;台灣勞工陣線則表示,現在調薪只是稍為緩解而已,政府應該要拿出基本工資公式,來檢視現行薪水是否符合民眾需求;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則表示,中小企業不見得有能力在成本上漲時加薪,還是期待政府積極的作為。
據工商時報的報導,為因應油電雙漲對民生帶來的壓力,鴻海集團決定,今年7月將為台灣一萬多名員工加薪。繼去年調高台灣員工3%到5%的薪資後,預估這次的調幅也在3%以上。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也表示,人才是企業最大的資產,希望能透過企業加薪,提昇員工的生活,紓緩政府政策對民眾的衝擊。
此外,電子業也傳出調薪計畫。半導體廠商台積電、日月光,面板廠商友達、奇美也將在本月或年中為員工加薪,台達電員工年薪調幅甚至達到15%。
對於企業加薪計畫,勞委會表示樂觀其成,新聞聯絡人楊秀惠表示,過去就曾呼籲過企業為員工加薪,一同分享經濟果實。但是面對物價漲民眾薪水沒漲,勞委會也無法督促或協商企業加薪,只能調整基本工資。她說,今年7月的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也會將物價指數和民眾需求列入考量。
  相關新聞
鴻海喊加薪 科技業紛紛跟進‎
經長:企業賺錢 加薪是應該的
實質薪資回頭路 僅13%企業願加薪
‎大廠加薪潮來臨!民眾:羨慕又忌妒
體恤員工_給郭董按個讚
2012-04-07 12:24:06
阿楨
王鍾渝:國營事業績效不好 政府造成的【聯合晚報2012.04.09

油電雙漲,社會輿論也要求檢討台電與中油經營,已允諾加入「台電及中油經營改善小組」的中美經濟策進會理事長王鍾渝語重心長指出,油電價格應該合理反映調漲,但經濟部與國營事業並沒有準備好如何向國人說明。他也認為,國營事業經營績效不好,完全是政府造成的。
東隆五金曾在他整頓下起死回生
經濟部成立的「台電及中油經營改善小組」的成員中,王鍾渝應屬重量級。他46歲出任經濟部國營事業委員會執行長,47歲擔任中鋼總經理、48歲接掌中鋼董事長;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國內知名企業東隆五金曾由一家績優企業,一夕間變成掏空88億元的地雷公司,但在王鍾渝經營整頓下,起死回生,成為台灣有史以來第一家重整成功,重返股市的問題企業。
「人民不相信政府 無法理性討論」
不過他認為,國營事業經營改善,目前困難可能在沒人願意幫忙,因為現在社會是非不明、「黑白講」;有一些人因為個人意識型態與政治信仰,將白的講成黑的,黑的講成白的。媒體也經常在不清楚真相前誤導,「這種情況之下,誰出來,很可能就被罵。」
王鍾渝說,大多數老百姓對事件第一印象往往從媒體報導了解,之後就很難改變;加上目前社會也面臨人與人互相信任問題,人民不相信政府,總認為政府會欺騙百姓,致使很多問題就無法進行理性的討論。他也對目前電視名嘴「什麼都評論」現象,很不以為然表示:「名嘴怎可能什麼都懂?」
油電雙漲 替台電中油抱不平
對於油電雙漲問題,社會大眾將矛頭指向台電與中油,王鍾渝替台電與中油打抱不平。他說,台灣是能源短缺的國家,國內油電價格確實該調漲,只是經濟部與國營事業沒有準備好如何向國人說明。
至於台電與中油,甚至所有國營事業的經營績效,王鍾渝坦言並不好,但是他反問說:「誰造成的?」
王鍾渝舉例指出,政府與國營事業是一體的,現在大家罵的台電與中油員工有年齡偏高問題,為何勞委會卻要修改勞基法,將勞工退休年齡延至65歲。這項修法只有國營事業最可能適用,結果造成國營事業員工平均年齡更高,薪水也更高,經營績效更差,年輕人更不容易找到工作。
2012-04-09 11:19:01
阿楨
活路外交 政院:創造三贏 2012-4-9 中央社

行政院發言人楊永明今天表示,政府推動「活路外交」,以積極態度、務實策略、具體行動,集中運用過往金援外交的資源,對友邦、區域發展及對中華民國國際地位,創造三贏結果。
楊永明表示,總統馬英九出訪是回應非洲友邦元首的誠摯邀請,增進中華民國與非洲友邦相互瞭解,強化雙邊的友好情誼,實地瞭解台灣在非洲邦交國執行的各項醫療、農業、技職訓練、基礎建設等合作計畫情況,檢視政府派駐非洲各技術團隊執行「活路外交」的成果。
對於馬總統過境印度,楊永明表示,過境是在雙方互信基礎下,以「低調」、「零意外」的原則進行;中華民國尊重與印方的默契,確立台灣重然諾的形象,也對印方基於「便利、安全、尊嚴、舒適」原則所展現的善意,表達高度感謝。
楊永明強調,兩國外交關係通常是基於互信,才能達到互利,因此中華民國政府在與印度政府信守承諾下,不事先對外透露馬總統專機降落孟買的訊息。
他指出,政府推動活路外交,不以表面的烽火外交宣傳為手段,而是以實質改善外交關係為目的;也不會將友邦的善意,無限上綱為外交關係的突破,造成國際友邦的困擾,反限縮台灣外交空間。
他強調,過去3年多來,政府已在兩岸建立互信及共識的基礎上,秉持「尊嚴、自主、務實、靈活」的原則,務實拓展外交空間;中華民國外交處境艱難,但在活路外交的策略下,已能更積極地參與國際組織與活動,拓展國際空間。
此外,楊永明表示,政府積極拓展國際參與及全球布局,在國際空間拓展有豐碩成果,並且具體落實在與國家發展、人民生活相關的層面,包括與新加坡、紐西蘭展開洽談經濟合作協議,與日本簽署台日投資協議。
他說,美國已將台灣列為免簽證計畫候選國,並有127個國家或地區給予台灣人民免簽或落地簽證待遇,7個國家提供台灣青年打工度假等,確實提升台灣整體發展優勢與競爭力。
  相關新聞
馬總統訪非突破 首次過境印度
馬總統訪非 檢視活路外交成果
國台辦:只是技術性的停留
蔡英文:只是非常小的突破
過境只加油 綠委批雞肋外交
綠批雞肋外交 馬總統:傷人傷己
評論╱稱雞肋外交 傷友邦損國格
援甘億元 馬:理由正當
總統:援外經費要花在刀口上
運動外交挨轟…馬:對的事我會勇敢做
出訪挨批 馬:對的事繼續做 這就叫魄力
520倒數 馬總統速清戰場拚政績
馬:以所有政策手段穩定物價
經濟部長施顏祥:CPI逾2%下台負責
改善中油績效 馬:不排除民營化
2012-04-19 13:41:41
版主回應
另參本館:馬物價政策 馬外交政策 馬國防外交兩岸 援交妹的心聲 外交大醜聞 啥米係ㄟ擱發 博鰲論壇

博鰲行 吳敦義使命必達 2012-04-06 旺報社評

 博鰲亞洲論壇3日在海南閉幕,副總統當選人吳敦義和大陸內定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進行了一場會談,次日與媒體舉行一場茶敘。會談中,吳敦義提出「民生為先」等16字箴言,也為台灣爭取更寬廣的國際活動空間,李克強則以共創「中華民族經濟」回應,對台灣國際空間問題也有正面的反應。透過吳敦義這次博鰲行,兩岸應已建立持續和平發展進程的新默契。
 博鰲論壇成立於2001年,已成為中國主導的重要國際經濟論壇,主旨在探討亞洲國家的合作交流。2008年年會,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和中華民國副總統當選人蕭萬長會面,開啟了兩岸由對抗走向合作的契機,博鰲論壇儼然成為兩岸領導人的對話平台。這次吳敦義依循此一模式,在大選勝選後代表馬總統參與,希望就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建立更堅實的互信。
 2008年蕭萬長代表馬總統提出「正視現實、開創未來、擱置爭議、追求雙贏」的16字箴言,在此基礎上,兩岸建立「九二共識」的互信,終於恢復對等交流與經濟議題的協商,大三通終於實現,ECFA等經濟性協議亦陸續簽署,博鰲蕭胡會是兩岸關係重大成就。4年後,馬總統新任期展開前,吳敦義再度抵達博鰲,並提出「求同存異、兩岸和平、講信修睦、民生為先」新16字箴言,實有承先啟後、再造新局的意義。
 兩岸經濟議題協商已進入深水區,無可避免將面對愈來愈多的政治難題,兩岸必須堅實政治互信,才能繼續推動和平發展進程,為民生謀利,為文化社會融合奠基。吳敦義引用《禮運大同篇》的「講信修睦」,作為兩岸發展政治互信的規範,實有深意。因為,兩岸交往如果未能建立互信,一旦進入深水區就很難繼續前行。
 國民黨榮譽主席吳博雄代表執政黨提出「一國兩區」兩岸關係憲法定位後,大陸仍然對展開政治對話表示急迫。吳敦義提出「新16字箴言」及「兩岸政治對話3條件」後,大陸對兩岸未來4年和平發展進程的機會與限制,應該有更深刻的理解與認知。其實這未嘗不是兩岸政治互信關係的進展。
 吳敦義和李克強會面時,還談到台灣民眾對國際活動空間需求有強烈的願望,並列舉了國際航空組織、氣候變遷公約和非政府組織等國際場域,「希望大陸重視台灣民眾的心聲」。台灣的國際空間長期以來遭到壓縮,這也是民眾對中共當局最不滿的一點,兩岸既然要和平交流、外交休兵,當然應該給台灣更多國際參與的空間。吳敦義適時反應了台灣聲音,相信大陸會有進一步思考。
 在目前藍綠缺乏共識的現實情況下,兩岸間任何新的政治議題提出,就可能吵翻天。吳伯雄會見胡錦濤時提出「一國兩區」,就被綠營批評自我矮化。吳敦義宣示兩岸政治對話時機尚未成熟,應穩定兩岸「先經後政,先易後難」的交流節奏,應有助於避免台灣內部紛擾的擴大。
 兩岸緊接著要進行ECFA後續協商及投保協議和貨幣清算機制等會談,兩岸關係逐漸邁向較困難階段,吳伯雄堅定了國民黨「兩岸同屬一中」的立場,吳敦義表達了「先經後政,先易後難」、「講信修睦、民生為先」的政府立場及台灣民意對國際空間需求的心聲,相信大陸領導人可以對台灣政治現實有更深刻的理解。兩岸「政治互信」如能因而逐步擴大,將可為兩岸下階段交流建立更堅實的基礎。
  相關新聞
投保協議 李克強:爭取上半年簽
新16字箴言/提醒對岸 讓利讓義
新16字箴言/民生優先 暫擱政治爭議
「吳李會」意義 專家:經濟為主
博鰲「吳李會」的政經意涵
兩岸聚焦民生 行穩致遠
2012-04-19 13:45:38
阿楨
馬英九任內民營化中油 2012-04-20 蘋果日報 趙少康

馬英九總統從非洲回國後,下午立即聽取經濟部長施顏祥報告,除油電價格,也檢討台電及中油公司經營體質,馬英九說不排除中油的民營化。無獨有偶,李登輝前天也批評台電的改革,主張台電應分成6家民營公司,互相競爭,李登輝的建議有他的道理,問題是他幹13年的總統,為何沒能完成國營事業民營化?馬英九應引以為鑑,後人在評論國營事業時,一定也會問:馬英九當時是如何處理的?
公營事業是社會主義和共產制度的產物,是「吃大鍋飯」和「沒效率」的代名詞,是工商業的「人民公社」,當全世界共產國家一個一個垮了,連中國大陸都往資本主義方向改革開放30年,台灣還糾纏在「公營」、「民營」的爭論,我們的國營事業預算規模跟中央政府總預算規模差不多,多年來不知消耗多少國家資源,我們現在怕韓國怕得要命,韓國有什麼國營企業嗎?(楨:比國營更國營!另參本館:別再韓國行臺灣不行了)
  相關新聞
國民黨發言人:綠營批 勿為反而反
先民營化,再罵中油台電也不遲
中油:民營化後 油只會更貴
馬指示中油民營化台聯批外行領導內行‎(另參本館:老番顛與小番顛 《總統的親戚》 《黑金》)

漲價的共業 誰來擔 2012-04-21 蘋果日報 陳文茜

這幾天媒體同聲反漲,但也同聲不回答真相。台電落入財務窘境,有兩個重大背景,第一:台灣電價在亞洲幾乎最便宜,但這並非台電非漲不可的唯一因素。1998年台電尚餘資產1兆6000億元台幣,到了2003年我當立委審查預算,台電資產只剩3000多億元。10年變成倒負債1兆3000多億元,我一點也不驚訝。1998年立院通過民營電廠設置條例,那是黑金政治的高峰,打著「電業自由化」大旗,惡法變相逼迫台電必須以高於市場售電價格,向民營電廠購電;而且「保證收購價格」,一次簽約「25年」。
2012-04-23 10:39:40
版主回應
中油民營化 問題更大 2012-04-23 中時 劉明德、蔡欣嶧 (楨:不民營化則會死!另參本館:《公營企業改革》)

 最近大家沸沸揚揚的在物價上漲聲中,討論如何改善中油績效,馬總統提出不排除民營化,但是問題癥結是在民營化嗎?民營化能夠改善績效嗎?民營化後民眾對中油、台電等民營事業還能相信、還能監督嗎?
 從民營化最早的國家英國來看,英國的自來水公司水價在民營化後,從一九八六到一九九四年增加了約一倍的價格,有些地區的水價在二○○四年的價格更是民營化前的五倍。另外,英國鐵路民營化之後,票價亦不斷飆漲,根據二○○九年的報導,購買從西南邊的康瓦爾到北邊的蘇格蘭高地的來回頭等艙車票的價格竟然高達一○○二英鎊,約四萬七千元新台幣。另外,就服務品質而言,民營化也不意味一定是高效率、高品質服務。英國鐵路在民營化之後,為了追求利潤,不斷降低成本,不願在品質和安全上增加支出,導致事故連連。
 回到國內,就拿中華電信民營化後的效率來看,根據二○一二年調查,中華電信網路寬頻上網費用排名世界第二高且無頻寬保證,但平均下載速度為13Mbps,全球排名倒數第四。上述案例都證明,民眾並沒有因為民營化得到更大的好處,反而會因為私人企業私人「利潤至上」的目標深受其害。而整體企業的效率也不一定提升。
 此外,將中油民營化更會加深台灣貧富差距問題。目前,國營企業中油需上繳一定利潤至國庫,而這些盈餘至少能由全民共享,但是民營化後卻不需要上繳盈餘,所得盈餘僅由少數大股東享有。而民營化也可能有圖利特定財團之虞,將全民財富移轉至財團手中,造成貧者更貧、富者更富的情形。
 從數據來看,中油在民國九十六年賺一四三億元,九八年賺二八九億元,九九年賺二四一億元。若非因為實施減半調漲措施,中油一○○年累計稅後不會虧損新台幣三六一億元。而現今已將油價一次調漲三.一塊錢彌補虧損,若在未來民營化後,每年幾百億的盈餘將落入少數財團手中。在貧富懸殊差距已高達九十三倍的台灣,是否將中油民營化更是應該需要深思熟慮的事。
 民營化後還會帶來許多問題,包括:會造成公共服務性的降低。基於利潤的考慮,中油則可能會不在偏遠地區設置加油站,或是關閉許多虧損的加油站,以追求利潤極大化,最後造成偏遠地區居民和到偏遠地區的民眾即使有錢也買不到油的情況。另外,也應思考國家安全及能源危機的問題,我國屬於資源匱乏的國家,能源超過九七%是仰賴進口,若民營化後,國外股東能對中油買賣進行操控或干擾,我國能源將會更受制於外國人。在全世界都在搶石油的現今,將中油民營化是萬萬不可的決定。
 再者,若未來中油民營化後,一旦成效不佳、公共性喪失,而官股所占比例又偏低,政府就很難盡監督之責,為全民爭取福利。抑或將來民營化之後,發現問題很大,政府欲將中油買回,收歸國營,此難道是已經財源困頓的我國政府做得到的事?是以,中油民營化不能單只考慮提升績效一事,應該還要從更深遠的角度去思考可能的後遺症。
 因此,討論中油績效不佳一事,筆者認為不能僅提出「不排除民營化」就草草帶過,難道政府官員沒有人能解決一家企業績效不佳的問題嗎?已經有許多前車之鑑說明民營化不等於效率、民營化會使油價更高、會帶來更大貧富差距,且有圖利財團、喪失能源安全之虞。其實,政府應該考慮的是讓人才願意到中油,放手讓人才去改造中油,績效就可以出來,而不是推卸責任,民營化了事。
 (劉明德為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蔡欣嶧為研究助理)
2012-04-23 10:40:11
阿楨
(楨:一群歹彎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又在神話蔣經國/李國鼎/王永慶/蔣經國/李國鼎等了!另參本館:臺灣人要騎那種馬? 趙耀東迷思 )

馬凱:等待偉大領袖【聯合報2012.05.03

今天的處境,最堪比擬的,就是四十年前,第一次能源危機突然爆發,油價暴漲數倍,導致百物騰漲,而成本推動的劇烈通膨,使經濟動能萎縮、失業大增,「滯脹」,或者「停滯性膨脹」這個新詞頭一次問世。
與此同時,馬政府在刻意凍漲油電價格逾十六個月之後,突然良知發現,以「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的蔣經國故總統名言為依歸,大幅調漲油電價格。
可憾的是,四十年前,我們有深受懷念的領袖穩定政局人心,又歪打正著地以原本規畫有欠妥善的「十大建設」支撐國內需求,因而化險為夷,蔣故總統長留去思,還讓若干基礎建設奠下新的里程碑。我們恨不能起蔣故總統於地下,再度帶領台灣度過難關!
只須在兩方面下手,一個偉大領袖立可應運而生:首先,蔣經國先生最高明的領導之術,就是謹言慎行、天威難測,無人敢輕攖其鋒。馬總統既然不擅言詞、多說多錯,徒成笑柄,不如三緘其口、正襟危坐,領袖的氣勢威嚴自將不脛而走。
台灣命運多舛,廿年來在領導者倒行逆施之下,國家元氣大傷、百廢待興,景況有甚於蔣經國先生初掌政權之時。也正因如此,又陷入相同的「滯脹」困境,前人「十大建設」的特效藥,此時此刻,更能切中時弊。馬總統如果可以果決地拋棄雞肋一般食之無味的「愛台十二項建設」之類官樣文章,集思廣益找出最重要的十項當急之務,比照十大建設的規模與精神,及時推出足以令人眼睛一亮且真能振衰起敝的「新十大建設」,快速擴張國內需求、增進就業,開出可長可久的發展新局,讓人永難忘懷,則一個偉大領袖就矗立眼前。

馬英九應該想想孫運璿 2012/05/02

固執到幾近傲慢的馬英九,至今仍然宣示「使用者付費」。這(使用者付費),其實是對的;但是馬英九沒有注意到,「使用者」不該付那些不當虧損、不該虧損的「費」。
這才是這次漲電風波的核心問題。
昨天有一位政論節目的來賓說,台電是孫運璿先生在台灣「復建」起來的,這句話完全是事實。馬英九,不但要時時刻刻想到蔣經國,最好這幾天也要想想孫運璿;說不定,一想就通了!
blog.udn.com/Xuser/6410607
2012-05-04 08:51:45
阿楨
李鴻源:水資源問題在水價便宜2011/05/17 中央社

台灣近年來常面臨缺水危機,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李鴻源今天說,以現今台灣的經濟發展,農漁用水竟佔7成2,台灣現今面臨的水資源問題比國光石化案嚴重千倍以上,卻不見任何民間團體捍衛楨:呆歹彎的環氓只敢打藍官啦!);問題出在水價便宜,難使人民節約用水。
李鴻源說,以現今台灣的經濟發展,農漁用水竟佔7成2。

不僅油電要雙漲? 李鴻源:水價也該一起漲.

政府先前宣布油電價紛紛調漲,現在連自來水價格也都蠢蠢欲動?內政部長李鴻源5日前赴台南演說「氣候變遷的因應與調適」時,台灣不僅油、電價格該調漲,水價也應該一起漲,合理的價格是每度30元,因為台灣目前的碳足跡仍高,這個癥結才是全民要共同面對問題。

我國水價與世界其他先進國家比較情況如何?

  台灣地區之水資源非常有限,可是台灣之自來水水價不但不昂貴,而且非常低廉,以93年統計資料為例,本(台灣省自來水)公司平均單位水價為10.72元/M3,在亞洲工業新興國家中,除韓國較低外,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區之平均單位水價均高於我國;歐洲國家之平均單位水價幾乎為我國之3至17倍左右(最高丹麥-哥本哈根181.7元/M3;最低西班牙-馬德里34.4元/M3;其他如法國-巴黎99.5元/M3)(詳如世界各國主要城市水價比較表),即可看出台灣水價之便宜。
水價排名 國家或地區 水價 93年國民所得
1丹麥(哥本哈根)181.7 40,650
2法國(巴黎) 99.5 30,090
3 德國(柏林) 89.7 30,120
4 日本(東京) 65.0 37,180
5英國(倫敦) 61.6 33,940
6 荷蘭(阿姆斯特丹)55.6 31,700
7 芬蘭(赫爾辛基)51.8 32,790
8 西班牙(馬德里) 34.4(2) 21,210
9 紐西蘭(威靈頓) 31.6(2) 20,310
10 新加坡 30~80.6(2) 24,220
11 美國(華盛頓) 19.3(2) 41,400
12 中國大陸(香港) 17~37(2)26,810
13 加拿大(渥太華)16.0 28,390
14 澳洲(坎培拉)10.74 26,900
15 馬來西亞(吉隆坡) 10.74 4,650
16 中華民國(台灣) 10.72 12,381
17 韓國(漢城) 8.24 13,980

2009年世界各國主要城市水價比較表
http://www.slideshare.net/guest7527d21f/ss-2773696

詳參【圖博館】:環保與經濟 「水深火熱」新解石門/美濃水庫 北高治水 啥是深層海水自來水人造礦泉水 城市與水 88水災 (二) 馬物價政策
2012-10-16 11:24:31
版主回應
(楨:呆歹彎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不想知也不會領情啦!詳參【圖博館】:鐵飯碗 末代健保)

不看【評鑑全球健保】不知台灣健保有多好!

本片由美國公視(PBS)節目製作,由華盛頓郵報記者李德走遍各國為其全民健保制度打打分數!
美國:沒有全民健保制度,全球最昂貴的醫療系統,卻有四千七百萬人沒有醫療保障,每年還有數十萬人因醫療費用破產! 總統歐巴馬說了重話:「問題不在人們不想得到醫療照顧,而是在於他們無法負擔!」
英國:健保費大概是美國的一半,但是國家醫療服務保障的是全國人民。
日本:健保只用了國內生產毛額的8%卻擁有一個交出亮眼成績單的醫療體系。日本人的健康平均壽命是全世界最長的,嬰兒死亡率則是全世界最低的。
德國:人人享有健保。健保制度不光是涵蓋基本醫療,還包括心理衛生、牙科費用、視力矯正等,甚至還有另類治療的給付,德國人做水療可由政府買單!
臺灣:使用最先進的資訊科技─就醫攜帶健保IC卡,醫師可用其讀取病人的病史和用藥紀錄。醫療院所透過網路申報醫療費用給健保局,由健保局付款,行政管理成本全世界最低,不到2%!
台灣健保卡還有一個用途,若病人一個月就醫次數超過20次,或三個月內超過50次,中央健保局會派人去”瞭解情況”!
看了本片才發現台灣的健保制度,是國際公認小而美的模範,也是各國來考察取經的對象。
而沒有健保制度的美國,究竟出了什麼大問題?請持續鎖定【美國健保危機】。

七十萬美國人宣告破產的背後原因是?紀錄片【美國健保危機】告訴你!

你可能不知道全世界最富強的美國,沒有健保制度。美國人民因此被迫為了健保福利而找工作;甚至為了健保無法結束婚姻關係,又稱做婚姻鎖定,為了公司提供的健保而不願退休。
美國以營利為目的的健康保險 既得利益者防堵全民健保的推動
美國價值2.2兆的健保體系,充斥著既得利益者(私營保險公司)、利益關係人(醫生、醫院)和說客等等。還沒碰過一個覺得自己賺太多的醫師,而是認為自己賺得太少;沒碰過一個覺得可以不用這麼多錢就能維持醫院營運的醫院主管。沒碰過一個願意犧牲醫療照顧的病人,每一個病人都覺得優質照顧等同於讓他們要什麼有什麼;沒碰過任何一個願意少拿一點的人。

勞保基金 賺292億 2012-10-16 工商時報 (詳參【圖博館】:台股)

 勞保基金在民國116年面臨破產的陰影揮之不去,但勞保基金操作並未受到影響,9月份收益率5.89%是今年1月以來的最佳表現,儘管帳面收益數65億仍被質疑賺得不夠多,但勞保局表示,對照今年以來台股表現不如預期,今年2月大盤8,100點時,勞保基金當月績效4.19%,9月底大盤約7,700點,勞保基金還能有5.89%的績效,「已做了努力」。
 勞保基金指出,去年12月預估今年全年收益率目標為3.3%、預估至少要賺170億,而9月的收益率5.89%、賺292億,除已達到全年收益目標,也足以彌補去年虧損的124億。
 勞保局指出,雖然10月操作績效又因為台股下跌而翻轉向下,但美國將在11月舉行大選,在此之前,美國景氣數字應不會太差,除非國際再度出現重大負面因素,否則弭平去年全年虧損,還有盈餘應沒有問題。

國安基金 賺逾37億 2012-10-16 工商時報

 國安基金昨(15)日公布最新財報,去年底授權進場買進的429億持股,至今年9月底已剩4.53億元,幾乎全數出清,總計獲利37.3億元,獲利率8.73%。雖然全球股市迭有動盪,但因不符合國安基金授權規定,會中未討論進場問題。
 行政院國家金融安定基金委員會昨召開第 3季例會,由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主持,會中公布最新財務報表。
 由於國安基金授權進場後已發揮穩定台股功能,採取退場機制後也未波及股市穩定,加上獲利可觀,與會委員表示,昨天與會者大多對國安基金表現予以肯定,會議僅召開約半小時就結束。
2012-10-16 11:34:10
阿楨
拖垮財政是…低於成本供電【聯合報╱王紹堉/東吳大學董事長2012.10.18

聯合報十月九日社論談到「德政」為何會拖垮政府?認為係由於「不能與時俱進調整」。所引十八趴、敬老福利津貼及廣設高等學府,多少有「德」的成分,尚不致拖垮政府。真能拖垮政府的,是長期低於成本供應油、電、水。在此僅就電價申述之。
政府以大股東身分,強迫台電低於成本供電,是違背法、理、情的「亂政」,談不上「德」。
一、違法:公司依公司法係以「營利」為目的,電業法更明定立法目的為「維持合理電價」。因此,虧本售電殺雞取卵。對電力公司少數民股而言,可能構成「背信」。
二、違理:台灣所用能源,百分之九十以上靠進口,而台灣的電價居然較能源出口大國澳洲便宜很多,豈非怪事。大家明知電價低可能造成浪費,我們憑何打腫臉充胖子?
三、違情:凍漲第二期電價調整,台電虧損最後均將成為全民負擔。而凍漲結果對原不在漲價範圍內的用戶,亦是社會上弱者,竟一無好處。做生意的基本原則就是「賠本生意不做」。又憑何要求台電「賠本」?
如此違背法、理、情之事,實談不上有什麼政策目的,又造成國庫大漏洞。
可惜政府此次斷然採取措施,竟未能獲得社會輿論支持,以致未能盡全功。或謂電價漲,物價漲,全民受害,似是而非。因為電價虧本不漲,還是全民負擔。
反之,如拖垮政府財政,最後只有加稅、發公債、發鈔票三項辦法。加稅不如漲電價。發公債禍延子孫。發鈔票則惡性通貨膨脹,物價全面上漲,才是大禍。信不信由你。
2012-10-18 14:29:13
版主回應
福利縮半數缺考! 台電率取率5.7%新高TVBS-2013-11-17

今天國家考場展開國營事業招考,不過從第一節考試開始,不少考生就發現身邊空位很多,到了最後一堂第三節,更是少了快一半,經過統計發現,今年到考率是歷年最低,相對讓錄取率創下史上最高紀錄,達5.7%,幾乎是98年最低錄取率的2倍,主要是因為這幾年國營事業形象下滑,而過去光是績效獎金達2.6個月的台電,現在也因為往下調,只剩1.2個月,但對於今年考生來說,卻覺得相當幸運。
  考生家屬:「還算不錯,因為錄取率比較高。」
沒想到考試時競爭對手就少了快一半,最後一堂到考率,再從第一節的55%降到53%,比較96年後國營事業大規模招考的錄取率,96年、97年落在百分之3點多,98年最低2.41%,100年後逐漸往上升,100年2.97%,101年站上4%,今年更衝上5.7%,是最低錄取率2倍。
台電人資處長許泛舟:「這幾年國營事業一直被批評績效不彰,很多人就對這個比較不願意來考試。」
不只招考受影響,台電過去備取通通沒機會的技師養成班,在今年公告時,缺額超過50人,加上備取還不夠,缺超過30人,讓國公職補習班人數也大受影響。
國公職補習班人員:「逆向思考一下,因為他報名人數少,缺額又多。」
補習班報報名人數掉了2-3成,僅管國營事業起薪最高3萬8千元,但只考3科,報考人數跟4萬起薪考6科的高考差不多,不過面臨年終縮水、績效獎金從最2.6個月降到2.4個月,101年更只領到1.2個月,讓國營事業不再是外界眼中的鐵飯碗。

陸公職考試 最競爭職缺 1.4萬人搶2名額【聯合報2013.11.25

大陸國家公務員考試昨起開考,今年共一百五十二萬名考生通過資格審查,約一百一十二萬人確定報名,昨實際進考場人數為九十九萬人;此次國考錄取一萬九千多人,最競爭職缺約七千二百人搶一。
  近年搶捧國家公務員鐵飯碗成為大陸大學與研究所畢業生職志,歷年報名人數由不足一百萬人逐年飆升,昨大陸國家公務員局考錄司副司長彭忠寶表示,二○一四年國考共有一百五十二萬人通過報名資格審查,其中一百一十一萬九千多人確定報名,棄考人數四十多萬人。
  昨最新數據顯示,實際進考場為九十九萬多人,而棄考多,部分原因是率取率低。此次大陸中央機關和直屬機構考試共有一百卅多個單位開缺,計畫錄取一萬九千多人,較去年的兩萬職缺要少些;職缺少而報名人數增加,也讓本次國考平均七十七人競爭一個職缺。
  國考報名人數可看出職場冷暖,今年最熱門職缺是大陸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該會的民族理論政策研究室研究一處主任科員職缺招考兩人,多達一萬四千三百八十四人報名,近七千二百人搶一個鐵飯碗。

超過一千人報名的熱門職缺共有卅七個,但今年也有一百零六個職缺無人報名或通過資格審查,去年僅廿九個;這些爆冷職缺多是位處偏遠地區,業務量多且需常在外地出差的工作,錢少事多離家遠自然乏人問津。
  新浪報導,每年號稱的公務員「國考」招錄中,提供職缺數最多的前十個專業類分別是工商管理類、電腦類、經濟學類、法學類、財政學類、中國語言文學類、統計學類、外國語言文學類、金融學類、新聞傳播學類。
  本次國考有新規定,鑑於舞弊情事屢禁不絕,今年規定凡考生隨身手機未關機者,查獲一律報處禁考五年,十分嚴厲。
  回應
享有極權國家的不受監督以及資本國家的有錢,在中國當官最爽,就連名校畢業也都嚮往國企而不是外資,尤其是壟斷型行業躺著幹油水又多,在外資拚死拚活的領得差不多。
  (楨:民主台灣不也搶著考到被民粹罵到不想吃公家飯!詳參【圖博館】:《中外公務員制度比較》《公營企業改革》民粹亡台)
2013-11-27 20:14:15
阿楨
(楨:龍潭案中竹科管理局長李界木有拿三千餘萬的傭金,故陳水扁和李界木都構成收賄罪,但林益世案中鋼並無人拿錢的直接證據,故林可能終判詐欺罪!詳參【圖博館】:沒直接證據又如何 認罪協商 馬廉能政策 別侮辱民眾智商 產官學之恥日 人改不了吃屎 扁定罪 馬政治迫害 江欽良男巫 賴皮扁 小龍女神話 《台灣鄉鎮派系與政治變遷》 《公營企業改革》 媒媒相護 名嘴內鬥 名嘴治國? 自由造假 壹淫媒 名嘴生存之道 告為上策 四種深喉嚨 民粹亡台 民主形式萬歲 )

「實質影響」辦貪 民代收錢難辨 2012-10-26 中國時報記者王己由

 特偵組採公務員職務「實質影響說」見解,認定前行政院祕書長林益世收賄觸犯收賄貪汙重罪。這個見解,和前總統陳水扁已判決確定的龍潭購地等貪瀆案相同。實質影響說幾乎已是司法實務界的顯學見解,如此既能嚴懲公務員貪汙,更能讓藉家人收賄的公務員無法僥倖。
 法界人士指出,鄰國日本和台灣政經情況類似,甚至法律見解也差不多。日本一九七六年,發生轟動全球的洛克希德飛機公司,行賄前日本首相田中角榮的賄賂醜聞。案發後田中角榮和多名內閣大臣被捕入獄,在當時也曾引發如我國在二次金改弊案中有關職權的爭議。
 扁在二次金改弊案一審判無罪後,就有學者、媒體和法界實務人士認為,類似扁珍的行為,如果不採田中角榮的「實質影響說」見解,不但難懲貪汙,更無法避免公務員假借家人收賄,規避貪汙重罪情事。
 檢察官後來就引田中角榮案的見解提出上訴,高院二審果然就在二次金改弊案改判扁十八年徒刑。事實上,在該案之前,最高法院早已在龍潭購地弊案,採實質影響說的見解,將扁珍判刑確定,發監執行。
 相關新聞
林益世籌不出5000萬保金 押返北所
林益世涉貪起訴 母妻舅「隱匿、洗錢」全部入罪
錢沒轉送 林測謊過 吳敦義未涉案
吳敦義帶林益世到中鋼 起訴書:不實
藍:尊重司法 綠:只有這樣嗎
林膨風 從頭到尾想獨吞賄款
陳啟祥給6300萬 全在林家
形同求處重刑 特偵組已釋疑
2012-10-26 13:03:15
版主回應
收押4個月交保 輕放林益世?【聯合報記者熊迺祺2012.10.26

檢方認定林益世在立委期間撮合中鋼等公司與陳啟祥簽約,收受賄賂,立委落選轉任行政院秘書長後,再向陳啟祥要求賄賂,分別以違背職務收賄罪、職務行為上要求賄賂罪偵辦,另查辦他洗錢、財產來源不明罪,共依4罪起訴,特偵組表示,因監察院針對「具體求刑」 一事已糾正法務部,因此,本案不具體求刑,但林所涉犯4罪,依一罪一罰,最重可判處無期徒刑。
特偵組昨天依四個貪汙罪起訴林益世,但起訴範圍沒有超過四個月前陳啟祥向媒體爆料的內容,也沒具體求刑,外界質疑「重罪輕放」。今天凌晨法院裁定讓林益世交保,雖暫時籌不足錢還押,五天內交足保釋金,被收押近四個月又將重獲自由,外界的議論聲音更大了。
外界或許不知道,法務部要求檢察官起訴時不要求刑,以免未審先判,這是林益世未被求刑的原因;外界或許不知道,特偵組花很多時間確認林益世收的款項和陳啟祥給的美金、新台幣吻合,還安排測謊,拖了一點時間。
辦案講證據,空有經驗法則懷疑某人涉案,若沒證據,還是莫可奈何。懷疑歸懷疑,他們涉案的證據在哪?
蠶食國營事業的政治人物,絕對不會只有一人,特偵組已分案調查;要釐清這些錯綜複雜的結構,不是簡單的事。再多給特偵組一些時間吧,如果屆時查不出來,責罵的聲浪,恐怕連重聽的人都聽得到。
 相關新聞
林仙保「重聽」 全身而退
  回應
如果特偵組沒有其他證據,目前就只林益世涉貪,憑啥硬要說有高層涉入?只憑你們這些嗜血媒體的推論?如果事後證明真的只有林益世一人涉案,你們又如何自圓其說?

陳啟祥亂爆 恐當不成汙點證人【聯合報2012.10.26

揭發林益世收賄的地勇選礦公司負責人陳啟祥,是行賄罪被告,檢方可能緩起訴。不過他為了保護兩名「吃紅者」,對於賄款是美金還是台幣說詞反覆,還四處爆料放話,恐影響他想當「汙點證人」的權益。
 相關新聞
陳啟祥機關算盡 弄巧成拙
為了生意 「勾仔祥」游走藍綠 不擇手段
陳啟祥轉汙點證人 魔鬼交易(楨:汙點證人可能迷途知返、大義滅親,有可能狼披羊皮、精心策劃、算計利害、拖人下水,與名嘴爆料、媒體放話之惡質文化共犯!)
當心影響汙點證人身分 特偵提醒陳啟祥 節制對外爆料
  回應
這種想當汙點證人, 卻又躲起來和無良媒體與貪腐集團結合四處爆料的,在英美等國, 早就被用妨礙司法公證先法辦了

10餘案連環爆 檢方全都辦 2012-10-26 中國時報

 林益世涉嫌向地勇選礦公司負責人陳啟祥索賄,特偵組昨日起訴了林益世與其家人共五人。而自本案爆發後,包括高雄民代扮「攔路虎」及環保局涉入地勇案的檢舉案,紛紛湧進檢察機關。目前特偵組、台北及高雄地檢署共已受理十多件案件偵辦中。
 相關新聞
沒和市長陳菊的弟弟陳武進談過地勇案 環保局長李穆生告邱毅
家用汙水接管勞務標案 高市水利局也傳弊端
周刊爆向地勇索賄5千萬 高市環保局長請辭
嘉縣弊案延燒 約談高市環局前局長李穆生
高市環局斷料決策爭議 後令壓前令 嚴禁→作廢受質疑
  (回應:原來年代電視政論節目主持人謝震武律師是李穆生的妹婿 難怪了。詳參【圖博館】:自由造假
  連民進黨的法官與檢察官都是這種心態,台灣完蛋了沒救了,辦別人是應該, 辦到自己時就是迫害,教育水準低落就算了, 連道德觀都低落,民進黨支持者會被人看不起, 不是沒有原因的。
  國民黨的收錢,跪地道欠繳回贓款,民進黨的收錢,政治迫害絕食抗議。差別就是這裡。
  當初辦014...沒看到有網友替014說話.這是台灣!現在辦張花冠.林明文.我保證網路一定出現一大堆....辦藍不辦綠.政治打壓.政治迫害.轉移焦點.政治黑手.借款.政治獻金.等垃圾留言.跟垃圾黨開記者會.這也是台灣!
  台灣若人民都能有大是大非.辦到民進黨也能同仇敵愾的話.台灣有機會站起來.法官也部會一辦到綠的就毛毛的.怕怕的.一會而家被包圍.一會兒祖鐘18帶被抄家.就算當初辦阿扁的是超深綠的.也被罵到狗血淋頭........)
  地勇案外案 高市副議長2012-09-25 列被告
2012-10-26 13:13:54
阿楨
疑涉弊 張花冠300萬、陳明文100萬交保
廠商坦承 給張花冠3千萬 一千萬元給陳明文、張景森等人
私人借貸! 張景森坦承收200萬
嘉義縣府環保標案張花冠胞妹張瑛姬等13人遭聲押
張瑛姬 執行任務高手 搞定派系
環保弊案 與妹對質 考量張花冠身體狀況 檢方2012-10-19以一百萬元交保
嘉義環保工程標案涉行、收賄者 幾乎全出身台大
涉弊教授收押 校方停職
學者無恥 是謂國恥
春龍老闆 潘忠豪 狂撒獻金 弊案纏身
綠批檢調「 圍魏救趙」 轉移林益世案(楨:綠狗然改不了吃屎,一辦綠就叫政治迫害!)
綠質疑圍魏救趙 蘇力挺陳張
檢調澄清: 若非林案 早就發動偵辦
雷大雨小?檢察長:雷厲風行比擠牙膏好
民進黨該換一換台詞了:反對貪汙、尊重司法、毋枉毋縱!
司法迫害政治?政治迫害司法!

檢調搜出19金條 前消防署黃季敏涉貪 收押禁見 2012.08.31
檢調查署長 3年諜對諜 黃季敏長袖善舞 獲扁拔擢(另參本館:88水災 (一) )
空降台塑麥寮總廠長 年薪七百萬 只管火警鑑定(楨:當門神啦!)
消防署通訊車超笨重 被指功能不如手機 綁標? 花6億買12部養蚊子
5採購案 黃季敏家族組圍標團
黃季敏採購的上億元負壓隔離車 一堆廢鐵
網評/貪官被起訴,藍綠不同調
貪官連爆 馬:肅貪像掃屋 必掀灰塵

林益世‧陳水扁‧蔡英文【聯合報2012.07.04

林益世出包,馬總統出面表達「遺憾與抱歉」、陳揆亦帶著江副院長公開表示「痛心/遺憾/抱歉」,國民黨開除其黨籍;林益世本人則以書面聲明,承認錯誤,願意面對司法、接受法律制裁,並將不法所得悉數繳交。
從這兩天民進黨對林案的「仁義道德」大放厥詞,可回想民進黨對扁案及黨內其他貪案的迴護包庇,迄今不認罪,不道歉。以民進黨的標準,不啻是:林益世貪汙才叫貪汙,陳水扁等人貪汙,則是為黨、為台獨而入罪的烈士!
宇昌案還在特偵組偵辦中,且看民進黨屆時怎麼說。對了,林益世案,五天搞定;宇昌案為何睡了這麼久?
  回應
為什麼馬英九該道歉?民進黨從來沒有道歉
民進黨?每一個貪污犯被抓到....這是政治迫害.
2012-10-26 13:22:15
版主回應
  相關新聞
林益世案 馬總統:痛定思痛檢討
林益世案 馬英九:不論層級查到底
國民黨快刀 開除林益世黨籍
陳冲:國營事業人事 非一人核定
府:內閣人事 府院共決
人事案林益世只能核轉
陳士魁接政院秘書長
江宜樺透露 事件第2天 馬就有意要林請辭
江宜樺:沒人是諸葛亮 預知林收賄
巡察中鋼下腳料 監委:看來OK
檢察總長黃世銘:林案不問身分黨派 辦到底
廉政署:林案情資已交特偵組
自由時報:5檢察長向林益世請託? 特偵:沒這回事
林益世曾關說將級人事 高華柱拒絕
給高華柱按個讚
林家保管箱查扣 橡皮筋綁錢手法同扁家
林益世可能「膨風」抬價 獨吞賄款
林家婆媳涉洗錢6000萬 列被告
婆媳一個樣 充滿企圖心 沈若蘭、彭愛佳 林家兩位鐵娘子
母妻受累 林沉思又嘆息:她們不知情
林家婆媳贓款吐過頭?查扣超過7千萬
中鋼前董座王鍾渝:綠執政帶入政治力
如此罵馬英九 民進黨不心虛?
中鋼下腳料很有料 地方搶食
公民營難分 難怪林益世能上下其手(楨:該徹底民營化了!)
國營事業藏著民代小金庫
國營事業 民代眼中的肥羊

林益世案與陳水扁案的對照比較【聯合報社論2012.07.08

如果今後任何貪汙案皆像林益世案處理得如此明快,即不必再見到「紅衫軍」;如果今後貪汙案再無似「挺扁護貪」的逆流,則任何政黨皆不會被一個貪汙犯所挾持。寄望今後司法絕不縱容任何藍綠貪腐者,而各政黨皆能相率堅持「本黨反對黨員貪汙」的最起碼底線!
  相關新聞
魚夫籲施明德:快帶領紅衫軍倒馬(另參本館:謝惡法與許自首 毋忘兩顆子彈)

名嘴大轟炸 2012-07-11中時短評

 林案在部分名嘴陸海空密集轟炸下,既有向下延伸、又有向上延燒的跡象,前有(楨:邱毅!)市議員和市長親戚的「攔路虎」,後有(楨:胡忠信!另參本館:《台灣之子》)所謂「X先生」的黨政高層,甚至還有包庇的主任檢察官,爆料者不必負責,倒楣的是被點名的人無事惹上一身羶。
 其中最倒楣的就是「X先生」,被影射的副總統吳敦義由辦公室發出聲明表示,對完全沒有接觸、不了解、虛構情節的事,不作評論也無法評論,至於鄒若齊回任中鋼總經理後接任董事長人事,他是依法尊重經濟部提名並單純批示。
  相關新聞
被指涉案 主任檢察官氣炸 王啟明連夜寫訴狀 告《壹週刊》及名嘴
硬被扯喬地勇案 吳:齷齪邪惡說法
吳敦義:要找X先生 去問原創人
X先生48小時…長崎原爆變蛋糕
陳啟祥女友程彩梅的親家吳門忠:吳敦義是不沾鍋
吳門忠妻舅陳志卿幫陳啟祥林益世牽線
壹週刊沒澄清 吳敦義提告
曾永權告名嘴陳東豪、黃光芹等人及壹週刊妨害名譽
吳敦義:吳門忠若代陳請託 我就掛了
相關人士:吳敦義的確不認識陳啟祥
吳敦義與中鋼董密會 特偵組證實民進黨中執委洪智坤烏龍爆料
吳門忠:曾拿程彩梅一千萬
吳敦義:妻沒有致電吳門忠
阿嬌是帳房? 吳敦義怒斥含血噴人
吳敦義:阿嬌選舉時來打雜 不是帳房 白手套
沈富雄嗆胡忠信:名嘴爆料 淪謀生伎倆
名嘴大亂鬥
特偵組傳喚胡忠信 長崎原爆了無新意 沒價值
名嘴詐胡 誰信狼來了
胡忠信 伸張正義或出賣自己
原爆空包彈 胡忠信道歉:我用字過當
台灣 失去信任感的社會
傳播學者:要監督政府 不要餵新聞
名嘴請拿證據 一刀畢命
爆料文化共生鏈 衝收視率愈吃愈重鹹
解嚴25年 傳媒 一言堂演化成一張嘴
王健壯:媒體治國 少了專業增亂象(楨:王也是呆歹彎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之一!)
長崎原爆 炸出評論節目惡質化
民主自由過頭了
媒體沉淪 只剩兩片嘴唇
媒介民代關切斷料 陳啟祥:媒體人拿我一百萬元(回應:在三立..年代與民視找這個無恥的名嘴,大家猜猜看,誰一邊罵林益世?一邊拿屬辣的鈔票? 這不是跟"蔡十八"一樣嗎?蔡英文自己拿十八趴,還罵十八趴最大聲)
週刊今爆料 邱毅:絕沒收陳啟祥20萬捐款
正視名嘴爆料的負面效應
名嘴窩裡反 粘嫦鈺又爆瞎掰 遭江中博打趴
認錯的還有她 粘嫦鈺公開致歉 含混承認誇大觀點
爆料文化可以謝謝收看了
從《自由》敗訴 看導正民調的亂象
名嘴誤國 名嘴與民粹 才是台灣最大危機
  回應
  辦藍不辦綠!
  任何人都可以爆料,只要所言有憑有據。名嘴沒有言論免責權,胡說八道自然要負法律責任的。以往邱毅爆貪污扁的料,事後證明大部份都是確有其事,所以貪污扁只好乖乖去坐牢。如果邱毅胡說八道,現在坐牢的恐怕是他了。
  壹傳媒是台灣亂源 像這種不負責任的報導一定要告到底
2012-10-26 13:32:01
阿楨
中共的國企社保與醫保改革

  你的題目搞錯了吧!中共的國企改革1與社保2醫保3改革何干?
  大大地有關,習李三中全會4後、除了決定改革國企破除壟斷之外,還從國企這隻肥鵝5拔毛:2014年開始央企紅利上繳由現行的10%-15%上調至30%-35%,以補貼社保醫保之虧損。
  那不是要重回改革開放前的吃大鍋飯、吃垮國企?從朱榕基改革國企,十年來好不容賺錢(相對於台灣公營企業改革有成6)!
  吃垮應不致於,但兩岸百姓都有想占公家便宜之心態,除了人性共有的「公有地悲劇」和「搭便車」之外,還有中國的「患寡不患均」。只是彼岸肥鵝尚有毛可拔,可惜此岸肥貓已被打成瘦馬!
  啥占公家便宜?公家更貪!要不然三中全會後,中共會馬上公布「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取消一般公務用車只保留省部級以上官員專車」,就為平貪腐之民怨7嘛!
  公官之貪易除,私民之貪難去,這由兩岸百姓都想要由公家負担社保醫保費用8看出。中共應以台灣的健保9為鑑、別以為健保績效世界第一、民粹10就會滿意,這好比即使國企改革績效世界第一、糞青11還是噴糞。
  旣然如此,那就依屎上最無情無義的阿楨屍哲之「健保邏輯」「考績邏輯」「社福邏輯」,趁國企還有賺錢、社保醫保還不像台灣將破產,趕快改革吧!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6692223
2014-01-05 09:53:42
阿楨
鄉民糞青為何老對女兵噴糞

  共匪的糞青目珠被屎擱到了嗎?除了將文藝女兵鬥臭成軍妓,還文職、文藝,傻傻分不清!
  別侮辱中國憤青,人家是愛國者,看不慣文藝女兵腐蝕了解放軍的傳統戰力。
  是有性別歧視的愛國賊吧,活在土八路的人海戰術之毛信徒,改革開放的失敗屌絲,躲在網上、一面屌著女優打手鎗、一面又瞧不起女兵;一面不出去找工作、一面又對著考上文職者屌樣。不了文職是人才有才華的,包括電腦專業,軍隊資訊化人才,軍事科研等,能大幅提高軍隊素質、修正大陸軍主義、揮別人海戰術。
  天下糞青一般臭,台之鄉民也敵視公務員為鐵飯碗、肥貓!民主台灣不也搶著考到被民粹啐到不想吃公家飯!文末特贈詩三首以勸醒兩岸對公務員之迷思!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6978562
2014-02-19 10:05:52
阿楨
國企備忘錄 (2013) 央視紀錄片 簡介

  這部紀錄片圍繞著中國國有企業改革——這一世界上絕無僅有的歷史性變革說起。通過對三十餘傢俱有代表性的國有企業進行了前期採訪,獲得了大量生動鮮活的國企改革故事案例,將為中國國有企業的成長現狀,為國企的改革歷程,為中國現代企業精神的發展備忘。
  短評
似乎有點回避矛盾啊,不過國企改革確實是個非常複雜的問題,關乎社會穩定
  很好
大部分時間是在歌功頌德.....
http://tv.cntv.cn/videoset/VSET100149352950

《國企備忘錄》:揭示國有企業改革發展之道2014-1-16新華悅讀

紀錄片由國務院國資委、中央電視臺、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聯合攝製。節目組人員跨越1.7萬公里的遼闊行程,用長達450小時的深度訪談和影像資料,對國有企業在改革發展道路上的嘗試、磨難、追尋和探索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展示。
為再現這一中國重大社會現實題材,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與央視財經頻道就《國企備忘錄》開展了從電視到出版的跨媒體專案合作。
【書籍信息】
書名:《國企備忘錄》
著者:中央電視臺《國企備忘錄》節目組
出版社: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年01月
定價:48.00元
【內容簡介】
中國國有企業改革,也許是世界上史無前例最大規模的企業改革,這場歷史大調整牽扯了上萬家企業的內部治理,改變了數千萬人的命運。當全社會都試圖從不同的視角和路徑解讀國企時,央視財經頻道選擇以紀錄的方式,展現國有企業在改革發展道路上的嘗試、磨難、追尋和探索。本書正是在延續其紀錄片拍攝視角的基礎上,以原紀錄片《追根溯源》《浴火重生》《光環之下》《血脈相連》《逐夢全球》《行思行遠》的六個篇章為藍本,收錄、整理、編輯了大量紀錄片未曾收錄的珍貴資料,通過對國企改革過程中的關鍵人物的生動紀實、重大事件的細節揭秘、鮮活案例的獨家剖析、人文角度的歷史溯源,以圖書的形式,從文本的角度,對中國國企生存現狀及改革之路進行了全方位的解讀和多角度的留存。
2014-03-18 09:03:31
阿楨
《財富》世界500強 大陸公司首進三強2014年07月07日

財富中文網(www.FORTUNEChina.com)於7日晚與全球同步發布了最新的《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零售業老大沃爾瑪重回榜首。中國上榜公司數量創紀錄地達到100家。中石化取代了埃克森美孚,在榜上排名第三,打破了該公司與沃爾瑪和殼牌三足鼎立的歷史。
《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一直是衡量全球大型公司的最著名、最權威的榜單,被譽為「終極榜單」,由《財富》雜誌每年發布一次。今年,世界500強的入圍門檻再次提高5億美元,達到237億美元;總收入比上一年提高了2.5%,達31萬億美元;而盈利能力大幅上升,總利潤提高了27%,達到近2萬億美元。員工總數增長了0.5%,共計6522萬人。
在2014年世界500強排行榜上,排在前三位的公司依次為:沃爾瑪、殼牌石油、中石化。零售巨頭沃爾瑪以4763億美元的收入力壓群雄,而殼牌石油今年收入為4596億美元,較上年下降4.6%,將榜首寶座讓給了沃爾瑪。來自中國的中石化以4572億美元的收入,排名比去年上升一位,首次打入前三甲陣營。
但從利潤來看,沃爾瑪和殼牌石油都超過160億美元,而中石化為89億美元,利潤水準尚有較大提升空間。
中國大陸(含香港)上榜企業再創新高,由去年的89家增長至95家。除百聯集團一家落榜外,去年的其他上榜公司都留在了榜單上。其中,中國民營企業排名均有上升,例如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排名由去年的第315位上升至285位,聯想集團排名由去年的第329位上升至286位。
2014-07-08 10:28:47
圖博館
國企改革頂層設計出台倒計時:已獲國務院通過2015-8-12 經濟參考報

  《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從權威人士處獲悉,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已經進入正式出台前的倒計時,目前國務院已經正式通過,有望在近期推出。新一輪國企改革將以功能界定分類改革為基本前提,隨之展開的國企混合所有製改革和員工持股計劃也將各有側重。
  此外,國企對內的改革也將進一步深化,包括構建更加完善的現代管理制度,繼續擴大員工持股,推進企業整體上市,提高國有資產證券化率,以及穩步創新提高國際競爭力。
  安信證券研究報告梳理出四種國企兼併重組類型,在外向型國企重組上,包括一帶一路走出去和高端裝備走出去兩項戰略下的央企兼併重組;國內方面,包括淘汰過剩產能和提高行業集中度兩類重組。
  除了央企積極開展改革試點外,地方國企改革也在加速佈局。自去年上海首先出台“國企國資改革二十條”綱領性文件後,截至目前,超過25個省市的國企改革方案已相繼出台。從各地透露的國企改革信號來看,重組整合、混改、資產證券化等已成為各省下半年國企改革的重點目標和任務。
  回應
讓國企跟民企公平競爭,要優勝劣汰。
取消國企就是最好的改革,就是對國有資源最好的保護。
應保持國企的佔有率,並擴大,不再把已有的私有化。
國企賺下那麼多錢,為什麼不讓私人資本去賺?國企的員工工作輕鬆,為什麼不能像現代企業富士康那樣把他們累死?
放你嗎的屁,國企一線職工累得跟孫子一樣,每月才2、3千元收入,說話積點德。
1) 管理層不能有官2) 自負盈虧3) 市場方式運作, 適者生存4) 無特權
現在的金融、石油、電力等巨型國企,2014年利潤3萬多億,個別國內富豪和境外壟斷資本早想侵吞。他們大肆製造輿論,編出國企壟斷、國進民退、養老金虧空需要劃轉國企股份賣掉等各種理由。其實都是為了讓能他們侵吞屬於全民的大型國企。
2015-10-25 08:12:26
圖博館
陳九霖:淡馬錫模式不適合國企改革2016-06-16 環球時報 陳九霖

  只要一提國企改革,國內總有學習、借鑒新加坡淡馬錫模式的聲音。簡單而言,淡馬錫就是新加坡的國有控股資本公司,新加坡政府通過它來管理和控制國有企業。2015財年淡馬錫一年期股東總回報率高達19.20%,加之新加坡又是華人為主的國家,因此不少人認為中國國企改革引入淡馬錫模式是最佳選擇。事實果真如此麼?
  對持這種看法的人來說,淡馬錫為人稱道之處主要在於法人治理結構、投資體制以及管理和運作方式,但這三點其實並非淡馬錫所獨創。首先,就法人治理結構而言,淡馬錫的那套治理結構引自美國,我國也已引入,只是還需進一步落地和完善。第二,就投資而言,淡馬錫這幾年做的投資內容,中國國有投資公司也在做。而淡馬錫取得那樣的成績與其在發展中適逢良機有關,彼時新加坡周邊國家尚未發展起來,但當下中國投資公司面對的國際環境等因素已復雜得多。最後,關於管理和運作方式,新加坡並無類似中國國資委這樣的管理機構,某種程度上淡馬錫就在履行國資委的職能。我國已有國資委,如再設立淡馬錫這樣的組織機構,那就等於增加了管理層次,不利於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新加坡國家小,淡馬錫管理的企業無論經濟體量、人員數量還是管理與經營複雜性等都與中國不可同日而語。比如淡馬錫共管理著新加坡36家政聯企業股權,而中國即使進行了央企重組,國資委下轄的央企數量仍達106家,這還沒有算上諸多地方國企。可見,兩者遠非一個量級,無太大可比性。
  回歸中國自身,中國當前實現經濟破局、推動國企改革需要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但這不一定是“外來的和尚好念經”,而是要做出符合國情、符合市場規律的選擇。為此,我們需要更好地管理“國家隊”,“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讓國企在市場經濟中發揮所長。同時,又要鼓勵非公有製經濟發展,實現股權多元化。
  另外,我們在推進國企改革過程中眼光要長遠,政策要長效。每項政策出台都是經過反复論證後的集體智慧結晶,但不是所有改革都能立竿見影,政策的好壞需要時間檢驗。如果時間沒到就說政策不行,那就好像吃藥還沒等到藥效發揮就斷定藥效不行一樣。中國從來不缺乏好的決策,缺的往往是執行力和耐心。(作者是北京約瑟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前世界500強企業副總)
2016-06-17 00:00:05
圖博館
海外專家:中國國企改革成效卓著與政府支持有關2016-11-30

  “中國國企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增強了這些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阿根廷亞洲事務諮詢中心負責人古斯塔沃•希拉多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近年來,中國國企改革成效卓著、效益顯著改善、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這引發了海內外專家學者的廣泛熱議。
  在今年最新發布的世界500強企業榜單中,有83家中國國企上榜。隨著中國中車、中國遠洋海運等大型國有企業的改革重組順利實施,企業管理體制、運營機制等發生巨大變化,一大批擁有國際競爭力的代表性國企脫穎而出。
  希拉多表示,改革之後的中國國企競爭力顯著增強,而成功的國企改革也正是中國國際競爭力增強的表現。他注意到,在中國日新月異的科技創新領域,改革後的國企發揮了巨大作用,在部分領域中國本土技術已經領先西方。“這些成績的取得,都和中國政府支持國企進行轉型的政策有關,”他說。
  近年來,隨著以《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為引領、若干文件為配套的“1+N”政策體系基本形成,中國國企改革不斷邁出實質性步伐:改革試點梯次展開、重組整合大力推進、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不斷完善、國企經營機制得到轉換。
  莫斯科國立研究大學高等經濟學院副教授彼得•莫季阿斯對新華社記者表示,中國國企數量在過去十年大幅減少,而效益卻不斷改善,這是中國國企改革的最重要成績之一。
  截至2015年底,中國國有企業資產總額119.2萬億元,所有者權益40.14萬億元,營業收入45.47萬億元,利潤總額2.3萬億元,分別比2005年年均增長16.7%、14.2%、12.3%、9%。
  莫季阿斯表示,中國國企改革不僅有助於改善國企效益,還將增強國內市場競爭,從而增進經濟活力。事實上,隨著中國產業門檻日趨降低,私有企業和國有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不同所有製企業同台競爭有利於提高經濟效益。
  對此,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商學院教授漢斯•亨德里施克也對新華社記者表示,如今中國國有企業開始進入房地產、農業和服務業這些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而充分競爭有利於實現“更好的市場一體化、管理一體化和專業一體化”。
2016-12-01 08:19:14
圖博館
此外,隨著中國對國有企業實施“瘦身健體”並清理“殭屍企業”,這種以市場化為導向的國企改革還有助於化解產能過剩等一系列問題。對此,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中國經濟專家裘德•布蘭切特表示:“中國大型國有企業通過兼併,必然會在化解產能過剩和重塑價格穩定方面取得成效。”
  日本佳能全球戰略研究所研究主任瀨口清之對新華社記者表示,“削減過剩產能是國有企業改革的目標之一,而正因為是在中國,才能這麼快節奏地、大膽地推行下去”。
  當然,中國國企改革目前仍處於“進行時”,海外專家普遍認為,不斷深化國企改革不僅將增強中國企業在國內和海外市場的競爭力,更有利於增強整體中國經濟的競爭力。
  瀨口清之表示,雖然目前國企改革在化解產能過剩方面進展較為順利,但在部分存在管制、壟斷或限制外資競爭的行業,例如金融、通信、鋼鐵、物流等,國有企業依然佔據很大市場份額,市場競爭還有待進一步強化。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一副總裁大衛•利普頓日前指出,中國國有企業改革仍需推進,因為中國仍有部分低效率國有企業佔用了較多信貸資金。
2016-12-01 08:19:58
圖博館
國家郵政局回顧2017:順豐最準時、滿意度最高,快捷最低

2018.1.29國家郵政局發布兩則通告,介紹2017年快遞服務滿意度調查情況和時限準時率測試情況。
  調查顯示,用戶對於快遞業的服務總體滿意度略有下降,但其中的公眾滿意度上升。在不同區域中,中部地區服務表現最好。對於快遞價格問題,超過八成的用戶可以接受漲價,逐漸趨於理性。
  在國家郵政局調查的10家快遞企業中,順豐速運的滿意度排名和主要時限指標排名最高,快捷快遞最低。
  據了解,上述兩份報告的調查範圍覆蓋50個城市,包括全部省會城市、直轄市以及19個快遞業務量較大的重點城市。測試對象為2016年國內快遞業務總量排名靠前且服務水平較好的10家全網型快遞服務品牌,包括:郵政EMS、順豐速運、圓通速遞、中通快遞、申通快遞、韻達速遞、百世快遞、天天快遞、宅急送快運和快捷快遞。
  此次調查由國家郵政局委託專業第三方所做,測試方式為系統抽樣測試和實際寄遞測試,有效樣本合計330萬個。
  回應
這個排名我很支持。順豐第一確實是毫無疑問的,在市區順豐服務最好。但是在郊區,EMS排第二一點毛病都沒有。
 賺錢的事情大家都能做好,不賺錢的地方,還是只有國企願意扛。憑這點,我支持EMS第二,但是EMS確實要改進下自己的隊伍建設,希望所有ems的速遞員都像我家小鎮上的那個快遞員大姐一樣盡職盡責。
 看到很多不滿的,就說兩條, 郵政365天天天可以寄;只要有人的地方就能給你送達;哪家快遞能做到?
 近幾次EMS和郵政體驗沒那麼差了,賣家好像也越來越傾向用郵政,春節,很多快遞公司都放假的時候,ems一直送到年三十。
  我們小區,只有順豐和郵政送上門,其他都直接丟給門衛。
  看到好多朋友說郊區鄉下,事實上,快遞主要業務都集中在經濟發達的城鎮中心地帶。全覆蓋佔一定權重,但是並不太高。
  是的,這才是客觀的,經濟越發達地區快遞流量就越多,也更能反映客戶滿意度
http://www.guancha.cn/economy/2018_01_30_445166.shtml
2018-01-31 09:58:47
jsoujsou
前5月央企利潤總額6859億 增速再回20%以上

  2018-6-19日國務院國資委網站發佈1~5月中央企業生產經營資料顯示,今年前5月中央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1萬億元,同比增長9.8%;1~5月央企累計實現利潤總額6859.4億元,同比增加1240.6億元,增長22.1%,比1~4月增速加快2.9個百分點;5月份當月實現利潤1551.9億元,月度利潤創歷史同期最好水準。
  從資料上看,央企利潤總額已連續5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而對比1~5月和1~4月(19.2%)資料可以發現,央企的利潤總額增速出現了明顯反彈,再次回升到了20%以上的水準。
  工企占利潤增量比重超70%
  為何1~5月央企利潤和整體生產運營表現能出現顯著回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梳理國資委此次發佈的各項相關資料後發現,央企中工業企業的高速增長,對央企整體表現起到了強勁的拉動作用。
  據國資委介紹,1~5月,中央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30.5%;工業企業增利額占中央企業利潤增量比重超過70%。而此前發佈的資料顯示,1~4月中央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004.5億元,同比增長25.5%。對比來看,1~5月中央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速又比1~4月提高了約5個百分點。
  除此之外,央企工業企業轉型升級的態勢也令人高度關注。此次發佈的資料顯示,1~5月中央企業新產業、新產品、新業態快速發展,通信企業資料和ICT等新興業務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為50.4%,同比提高2.8個百分點;電力企業加快提升風電等新能源板塊利用率,新能源發電板塊同比大幅增利。
  中國企業研究院執行院長、國企研究專家李錦曾評論稱,當前製造業已成為國企和央企利潤的主要來源,特別是電子設備、電氣機械、醫藥等新的利潤增長點正在形成,行業結構趨於優化,這將增強中央工業企業利潤增長的穩定性。
  促央企提高股東回報水準
  記者注意到,雖然在每月發佈的央企運行資料中“提高股東回報水準”是一個全新出現的概念,但其重要性之前已經被國資委有關負責人多次強調。
  2018年3月,國資委主任肖亞慶曾撰文指出,“(國有企業)要加強市值管理增加股東回報。堅持以提升內在價值為核心的市值管理理念,依託上市公司平臺整合優質資產,不斷提升價值創造能力。”
  而在全國兩會期間,肖亞慶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很多國企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要遵守上市公司的規則,要保證企業回報。”
2018-06-22 10:46:40
圖博館
首部《中央企業社會責任藍皮書》在京發布

2018-01-25,國內外第一本系統研究中央企業社會責任的著作「中國社會責任百人論壇暨《中央企業社會責任藍皮書(2017)》」在北京舉行。
  國企100強社會責任發展指數持續領先於民企100強、外企100強。2017年,國企、民營和外資三類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差異化明顯,其中國有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得分最高(58.7分),民營企業其次(29.7 分),外資企業最低(23.9分)。與2016 年相比,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增長,分別為2.6分、6.4分,而外資企業下降2.1分,且自2014 以來呈現出不斷下降的趨勢。
  在海外履責方面,中央企業在我國加快實施「一帶一路」倡議、參與國際化經營中發揮「排頭兵」的作用,在海外堅持負責任經營,為東道國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做出積極貢獻。特別是在非洲、東南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央企業承擔了大量水電油運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及供應任務,在資源能源開發、重化工業體系建設等多方面為促進所在國家和地區加快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此外,中央企業也是脫貧攻堅的主力軍,在參與定點扶貧的300多家中央單位中,中央企業占了將近1/3;中央企業㐀;對幫扶的246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占全國592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42%,分佈於全國21個省(區、市)。此外,中央企業還對口支援西藏21個縣、青海省藏區16個縣。據不完全統計,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企業投入定點扶貧資金超過了75億元。
2018-12-29 07:18:52
圖博館
央企每天賺47億 新政公佈後職工工資到底會漲會降? 2019-01-18 中國新聞網

  這兩天關於央企有兩個大消息。
  一是,16日,國務院國資委發佈《中央企業工資總額管理辦法》提出,對中央企業工資總額實行分類管理,並與利潤總額等經濟效益指標等掛鉤。並明確年內改革將在所有央企全面鋪開。另一則, 2018年中央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9.1萬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7萬億元。這意味著,去年一年,央企平均每天利潤就有47億。
  順勢而為的改革
  中央企業工資總額管理涉及國家、企業、職工三方利益,國資委對此格外重視。因此,《辦法》也是國資委首次以委令形式公開發佈的中央企業工資總額管理制度檔。
  但實際上,此次發佈《辦法》並不突然。
  自2003年國資委成立以來,就在持續對央企工效掛鉤管理辦法進行改革和完善。初步構建了出資人對企業的工資總額調控體系,在促進企業經濟效益高速增長的同時,保障了職工工資較快提高。
  隨後又開始探索和建立工資總額預算管理的體制機制。2008年國資委在部分重點行業啟動了工資總額預算試點,2010年、2012年先後印發了《中央企業工資總額預算管理暫行辦法》和《中央企業工資總額預算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直到2014年實現了中央企業工資總額預算管理全覆蓋。
  2015年,在新一輪國企改革的背景下,為讓工資總額更科學更合理,新一輪的改革方案提出“建立健全與勞動力市場基本適應、與企業經濟效益和勞動生產率掛鉤的工資決定和正常增長機制”(即“一適應、兩掛鉤”)。
  2018年5月,國務院發佈了《關於改革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的意見》,而近日公佈的《中央企業工資總額管理辦法》,正是落實這些改革和政策的具體舉措。
  過去對央企工資總額管理過於嚴格,導致企業自主性不足,發展的積極性受挫。而這次的調整主要就是權力下放。此次改革進一步打破了過去吃“大鍋飯”的現象,國資委把工資的決定權交給企業,由企業內部分配,從而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而國資委則負責管制度、管總量、管監督。
  差異化管理
  賺多少和效益掛鉤
2019-01-19 07:13:49
阿楨
復旦研究員陳平:國企效率之謎 2019-05-19 觀視頻

今天,我要破解中國的國企效率之謎。我先給大家幾個資料:
中國的高鐵長度已是世界第一了,而中國鐵路的長度大概只占世界百分之十幾,但是其貨運、客運的周轉量占了全世界60%以上。中國的鐵路國有企業非常有效率。同樣是建高鐵,中國修高鐵、隧道的成本,都比西方的成本要低一半以上,速度就更別講了。
中國的國有企業港口,現在世界上排名前十的港口,中國占了七個,而像美國原來在世界上領先的那些港口,如洛杉磯、紐約,現在都掉到20名之外去了。它們集裝箱的輸送量,也大概只有上海的1/4都不到。
而高速公路方面,現在中國高速公訴的總里程也超過美國了,修建速度也是特別快。此外,電網、通訊網也是發展迅速。
所以,基建,西方的跨國公司都不能和中國競爭,這也是西方害怕中國國有企業的原因。
美國高科技的制高點,包括研製原子彈、原子電腦、互聯網,都是國家主導的,由政府出經費,有些甚至直接走軍備預算。只有一個高科技,曾經有一個私人公司企圖來做,那就是制導衛星,GPS制導系統。摩托羅拉原來雄心勃勃,想要發射幾十顆衛星,然而最後差點破產了,被中國公司收購了。
所以,現在中國把市場當成神話,但我告訴你,市場的制高點、市場的基本建設都是政府做的,因為私人企業哪怕是跨國公司,它的資本再大,也承擔不了社會風險,而且投資都是長期的,不是短期內能收回的。
西方之所以能崛起變成海洋大國,當年葡萄牙、西班牙、英國能全世界擴張,當時主導的不是國有企業,而是海軍,然而海軍不是政府的軍事企業,那是什麼?沒有西方國家的海洋力量控制海航通道、佔據殖民地,根本就不可能有工業革命的起飛。
說白了,市場和計劃經濟最大的一個差別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價格誰來定?如果是傳統的市場,只有很多小生產者,那麼誰也沒有定價權,價格是穩定的;但是一旦碰到天災人禍,問題就來了。
大資本如果能囤積居奇,它就有定價權,是一個壟斷的利潤。在工業革命底下,能夠競爭的企業根本不可能有成百上千家,最後就只有幾家或是十幾家。所以,壟斷競爭定價權在哪裡?在壟斷企業。無論它是國有的、跨國的還是私有的,它的價格都是基於高額的利潤,不是一個均衡的價格。
2019-05-22 08:45:32
阿楨
所以自古以來,國家在兩種情況下就會干預:第一,如果是戰爭和饑荒,少數富商囤積居奇,發國難財,政府一定是會干預的。包括兩次世界大戰,所有西方國家政府都實行價格管制;第二,涉及國家安全的軍備競賽及高科技的競爭。
當年美國兩大飛機公司之一——麥道公司想跟中國合作生產中型飛機,以佔領中國市場。這是一個雙贏的競爭策略,結果美國政府干預, 強派經濟上很成功的麥道公司和波音公司合併,使得中國大飛機的研發項目流產了。我相信,中國停止研發大飛機後買波音飛機花的錢,上千億美元都不止。
所以你就知道,美國維持高科技的壟斷定價,很大程度上也不是正常的商業競爭行為,而是由政府主導的,製造和保護美國的壟斷地位。
中國的國有企業,比如在鐵路、航空、能源很多方面,都具有市場壟斷地位,但是他們沒有跨國公司那樣的可以壟斷定價的權利,因為國有企業的價格是受發改委管制的——以前是由物價局管制的。特別像中國的鐵路利潤是非常薄的,回收投資的時間很長,要一二十年。如果中國的國有企業可以像蘋果公司那樣壟斷定價,獲得高額利潤,那外界指責的“沒有效率”這點就根本不成立了。
所以,講中國國有企業沒有效率,實際上是講沒有經濟效益,而其關鍵原因是中國政府不允許中國的國有企業實行壟斷定價。因此你看,社會效益好,明明是中國國有企業的優越性,反而成了經濟效益差的一個原因。
  回應
1,國企必須追求社會效益,明明是中國國有企業的優越性,反而成了經濟效益差的一個原因。2,社會效益為全社會企業追求經濟效益提供良好的基礎。如鐵路為所有企業提供低成本的運輸服務。為所有企業提供良好的環境。3,美國害怕中國的是全社會的高效率。他期盼的是幾個寡頭把中國政治綁架,像西方一樣,把政治搞得四分五裂,它才有機會。
2019-05-22 08:46:35
阿楨
陸最賺錢高鐵 靠67名員工打拚 2019/10/29 旺報

近日,大陸京滬高鐵首次公開上市股票招股書,2019年前三季,營業收入達250億人民幣,淨賺95億,京滬高鐵的員工數量卻67人(含借調人員),人均管理資產規模高達27億,被封為「大陸最賺錢高鐵」。京滬高鐵通勤時間4.5小時,累計開行列車達99.19萬列,旅客高達10.85億人次,所經的行政區域面積占全大陸6.5%,卻擁有全國27.32%常住人口,並創造了全國35.20%的GDP,2018年京滬高鐵里程占全大陸的1%,旅客1億9197萬人次占鐵路的5.69%。
  相關新聞
餘鵬鯤:京滬高鐵募股,會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嗎?作為國企企業化運作的後發者,國鐵集團已經有了中石油、中海油、中移動這些基礎資源型國企的發展道路可供借鑒。但鐵路建設週期長、不可知因素多的特點仍然會對其金融運作產生影響,其風險值得認真對待。
  回應
 不缺資金,不缺市場,不缺技術,盈利能力強大,事關國計民生,發展前景穩定,這樣的國企,為什麼要這樣操作?
 鐵路總公司去年年底的總負債是5.27萬億元。川藏鐵路,雲南、西藏、新疆還有很多鐵路要建。
 華為的成功已經表明,純國企、集體企業也可以很成功,國企交叉持股或者優良民企進國企也可以,為什麼一定要發行上市股票?
 你是不是只讓民企在股市中融資,就不允許國企享受股市的收益?
2019-11-03 10:21:19
阿楨
在軍工企業幹真的靠情懷,收入還不到互聯網的一半 2021-02-12 觀網

我從程式師做起,大體沿著程式師—工程實施經理—專案經理—專案管理部副經理—運營部經理 的路線發展,論帳面收入,因為項目獎金的關係專案經理時期收入最高,比部門經理時期還高。
問題是搞軍工專案你知道的,受工作環境限制作為專案經理自己掏錢的情況甚多,這些支出還未必走項目費用,比如我有過在系統聯調時把手機當對講機用結果花費爆掉超標報銷不了的;
也有下部隊做專案鑽山溝在各個單位跑自己雇車,結果車費的票據因為稅務章不合規全部報不了的(上市公司財務報銷制度很麻煩),所以要算細帳的話因為支出多項目經理時期也沒掙多少。
論工資收入,我14年走的,部門經理級別純工資收入7000+,我到互聯網醫療企業 1W5 13薪。
  回應
 差評!軍工企業怎麼能跟隔三差五就倒閉了互聯網企相比?當公務員的工資上限也沒互聯網企業高,你選了穩定還要高薪?太貪心了吧
 即使在美國這樣,軍工、媒體行業的收入,也是不可能和金融、高科技創業企業相提並論的嘛,這樣的行業收入能達到同類行業的社會中位數就不錯了
 軍企國企保證你有吃有喝有退休金,我敢說大多數中國老百姓都巴不上國企,何況軍企。你們在這裡抱怨收入問題,的確是這山望著那山高了。希望不想幹的趕緊下海經商或混互聯網去吧——看看你們能不能有實力擠進去撈金?這個帖子讓我感覺很不舒服,貌似你們離開了軍企到處都能有好的工作似的,你們真有這實力?情懷我理解,任何正常接受過教育的中國人都會有情懷,我絕對相信會有更多底層百姓為了情懷填補你們的空白。你想收入高我也理解,所以勸你追求夢想,也給百姓留一個位置吧,謝謝!
 同感,我做過軍事記者,軍工企業也採訪過不少,後來也在互聯網公司做過銷售,我的二嬸,本科北航,研究生鋼院,八十年代開始就在某軍工企業幹,挺多年後下海出來的,這個群體我從小也接觸過不少,我就談幾個事情。……..
2021-02-15 07:55:09
阿楨
1個月3國營高層閃辭 TVBS新聞 2021年2月18日
  回應
1.不想進立法院被立委糟蹋。2.亂黨高層要安排自己人賺。
不這樣弄怎麼塞自己人去貪污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rdWkj5ljHY
2021-02-19 11:17:27
阿楨
隨著中國的崛起,華盛頓正逐漸向類似中央計畫的模式轉型 2021-04-05 觀察者網

美國《連線》雜誌記者威爾•奈特:在過去數十年裡,美國政府一直放手讓自由市場和私營經濟部門自行其是,認為這樣做是鼓勵創新、推動國家進步的最好辦法,美國經濟將因此穩坐全球第一的位置。不過,隨著中國的崛起,美國政府的這一做法正在發生改變。華盛頓正在一小步一小步地逐漸向某種類似中央計畫的模式轉型,以便對人工智慧、生物技術和量子計算等關鍵領域的技術進展加以激勵、引導和保護。
2021-04-08 08:10:34
阿楨
印度要拯救全球鋼鐵行業?需求量1.2億噸僅中國13% 2022-12-28 觀察者網

印度再次“拯救世界”?印媒又自嗨了。2022-12-27,印度斯坦時報稱,全球鋼鐵需求低迷,在中美歐陷入恐慌之際,印度是“全球鋼鐵需求的救世主”。
  回應
一個河北唐山就幹倒阿三產量了,真不知道狂什麼

鋼企巨無霸 寶武鋼併中國中鋼 2022/12/22 工商時報

大陸政府為了提升產業整體實力與經營績效,近年加速推動國企整併,鋼鐵業是官方鎖定的重點行業。大陸國資委21日宣佈,寶武鋼鐵與中國中鋼集團進行重組。2020年10月,中國寶武對中國中鋼實施託管,寶武鋼產量達到1.15億噸,擊敗近20年裡排名世界第一的歐洲安賽樂米塔爾(ArcelorMittal S.A.)。
今年5月以來,受俄烏戰爭與上海防疫封城衝擊的大陸鋼鐵市場,隨著防疫加快鬆綁與鋼市回神,寶鋼終於開出第一槍,12日開出的2023年1月內銷盤價全面調漲六大鋼品價格,每公噸調漲50~200元,是今年5月以來首度漲價,可望提振全球鋼市信心。
2022-12-29 08:21:2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