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9-17 19:06:01| 人氣3,208| 回應36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人類本性原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不就本論人性On Human Nature的書,有必要翻譯的如此偉大深奧嗎?

妳有所不知,它可不是一本普通地討論人性的書,而是社會生物學大師魏爾森的代表作《人類本性原論》(桂冠,1992)一九七九年曾獲普立茲獎。

少拿什麼大師獎的來唬人,提及姓魏老而不死的的老賊,我就有一肚子氣,當年將他鬥的氣死了(真死了?一九二九生的還不死?那得升級為老盜了),如今又還得對付他的徒子徒孫。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他的社會生物學以基因演化來解釋人的種種,也算是善舉。

我請問你,有那麼多討論兩性的書,為何你單挑老賊那派的來評?

做球給妳打不好嗎?

那我還得感謝您了?騙肖!你根本就瞧不起咱女性主義的書,認為不值一評。

不是這樣的,實在是沒有那個男的敢跟妳辯論,即使有理也不敢,政治不正確嘛,更何妳們女人是苦主。

說一大堆就是「好男不與女鬥」啦,反正你們就認定咱女人不可理喩。今天老娘捨身陪偽君子(不是「捨命陪君子」?值得陪上一條命嗎?)、口交口交。

口水珍貴,我就只對第六章<性:生殖與結合>,費點口舌。

你瞧他胡說八道啥:「人類有一夫多妻傾向,在此情況下女人成為向上婚配的受益者。」(p.145-6)

這像人說的話嗎,將女人當禮物送來送去還說是受益者。

別那麼激動,他只是描述「女競性擇,美者生存」的演化事實。

這也算是事實的話,那他的事實可多了,一下子說從尚未社會化的小孩可發現男女先天有別的事實,一下又說各文明都不約而同地出現男女後天有別現象、這又証明有其先天性,即使男女教養方式一樣的原始「空」族人、小孩也會出現具有先天意義的有別行為,而一九四0至五0年代以色列盛行公社、人為的兩性平等也不敵男女有別、女人都選擇過伝統女人角色(p.148-154)

亂七八糟的東西堆在一起,不就想替男女有別的父權制找合理化。

不要以女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不是說:「然而,文化卻把男女在體能和氣質上的差異放大,而終於形成全世界性的男性獨霸局面。」(p.148)

依他們「物競天擇,适者生存」的演化原則,這也很合理的啊!那咱女人也給它來個「革命無罪,造反有理」。

小心!他說逆天行道會付出代价的(p.167)。

咱女人付過的代价還嫌少嗎!


威爾遜>百度百科  
 
愛德華?威爾遜(Edward O.Wilson),美國生物學家、博物學家,“社會生物學”奠基人,是最早宣傳“生物多樣性”概念的人之一。1929年生于美國亞拉巴馬州伯明翰,1949年畢業于亞拉巴馬大學,1955年獲哈佛大學生物學博士學位,同年開始在哈佛大學執教。目前,他任教于佩萊格裏諾大學(Unuversnty of Pellegrino),並爲哈佛大學的昆蟲學研究員。
  威爾遜是當今美國生物學翹楚。他于1969年當選爲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獲過全世界最高的環境生物學獎項,包括美國的國家科學獎、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的克拉福德獎(Craford Prize)。
  1975年,威爾遜出版《社會生物學:新的綜合》,開拓“社會生物學”這一爭議巨大的學說。他給社會生物學所下的定義是“有關動物社會行爲與複雜社會組成這兩者的生物學基礎的系統研究”。在他看來,社會生物學的“目的”在于獲得關于整個社會的生物特征的普遍原理。就人類而言,社會生物學的任務就是從進化意義上科學地解釋人類行爲的起源與進化的生物學機制,因此有人把社會生物學的開創稱爲繼達爾文以來最重要的理論。
  從1975年至今,威爾遜的社會生物學理論一直在西方進化生物學界有著巨大爭議。引起爭議的核心主要一個是還原論,即認爲最終可以將人類的行爲還原到生物學中去理解;第二個缺陷就是遺傳決定論,即相信人類的基因決定了人類的本性。因此威爾遜的理論遭到著名的進化生物學家理查德?勒沃汀和斯蒂芬?古爾德的攻擊,認爲人類社會生物學不僅缺乏足夠的證據來支持,同時還具有政治上的危險性。在1978年美國科學促進會于華盛頓所舉行的年度會議上,威爾遜准備發表演講時遭到反種族主義示威者的沖擊,把一瓶冷水倒在了他頭上。這次事件據說成爲了近代美國史上科學家僅僅因爲表達某個理念而遭到身體攻擊的唯一一宗案例。
  威爾遜擅長著述,曾以《論人性》(On Human Nature)和《螞蟻》(The Ant)兩度獲普利策獎。他也是美國自然曆史博物館和美國自然保護等組織董事會的成員。1996年,威爾遜被《時代》雜志評爲對當代美國影響最大的25位美國人之一。
 
擴展閱讀:
1.《大自然的獵人——生物學家威爾遜自傳》
http://baike.baidu.com/view/954735.html?tp=2_11
 
社會生物學>維基百科

 社會生物學是數個科學學科的結合,藉考量社會行為的演化優勢來試圖解釋所有物種的行為。它被認為是新達爾文主義(neo-Darwinian)與社會主義結合了科學方法學的一個學科,被視為是生物學和社會學的一個分支,但它也借鑒了包括動物行為學、演化學、動物學、考古學、族群遺傳學等學科的研究手段。在與人類社會相關的研究中,同社會生物學相近的領域是人類生態學跟演化心理學。
社會生物學透過對社會性昆蟲所進行的社會行為作調查,例如:擇偶的模式、地域的爭奪戰、群體獵食,以及對蟲群式社會本身的研究。正由於天擇能夠使動物演化出各種與天然環境作有用的互動方式,亦能使這些動物產生出對社會行為有利的遺傳性演化。對於社會生物學應用於非人類,這學科是沒有爭議的。
然而,對於這學科在人類上的應用,卻引致了從20世紀後期到21世紀初期這段期間最大的科學爭議之一。 批評者主要是理查?路翁亭(Richard Lewontin)和史蒂芬?古爾德(Stephen Jay Gould),他們在哈佛大學成立社會生物研究團,以破壞其理論根基和回應社會生物學家的發現宣稱。他們所針對的,主於集中於社會生物學認為基因在人類行為扮演了中心角色的主張。他們認為:諸如「進取心」之類的遺傳特質的轉變能夠透過各人在生物學上的差異作解釋,而不一定是社會環境的產物。有不少社會生物學家卻指出:先天與後天的關係其實很複雜。對於爭議的回應,人類學家John Tooby及心理學家Leda Cosmides從社會生物學開展出演化心理學這條分支,透過迴避有關人類在生物多樣性的關連問題,使要研究的課題更為單純及較少爭議。
 
理論

社會生物學這個名詞是1975年艾德華?威爾森出版其代表性的著作《社會生物學:新綜合》中提出。 在這部著述中威爾森先鋒性的試圖解釋如利他行為、攻擊性、育幼行為這些社會行為的演化機制。 雖然威爾森的書主要討論的是動物行為,尤其是他的螞蟻研究,但在最後的幾頁他討論在人類行為方面運用這些學說的可能性。
社會生物學家認為動物或人類的行為無法僅以完全文化或環境的因素滿意地解釋, 他們說為了完全了解行為必須針對其演化起源作分析。 如果達爾文的天擇學說成立,則使生物有較大的機會存活和(或)繁殖遺傳的行為機制會較可能出現在現在存在的生物。 許多生物學家接受這在動物上成立, 但對運用在人類演化卻有極大的爭議。
社會生物學家經常對本能性或直覺的行為感興趣, 他們對解釋文化間的相似處比相異處更感興趣。 藉由檢驗物種歷史中天擇壓力以邏輯地解釋行為如何被獲得的。
舉例來說許多哺乳動物物種的母親包括人類非常保護她們的後代。 社會生物學家提出的理由是這個行為隨著時間演化可能因這有助物種生存, 經過一段時間物種中那些沒有表現此行為的個體可能失去她們的後代並最後滅絕。 依這種模式社會行為就類似那些非行為的適應譬如說毛皮或嗅覺, 因此社會生物學家可以爭論行為之下的演化機制是遺傳性的。
個體遺傳優勢通常無法解釋較複雜的社會行為, 但是遺傳演化出現在社會團體的行動。 對選擇力反應的機制在團體中是可統計的並較決定個體的選擇力易掌握。 當解釋社會團體中的行為時社會生物學的分析程序使用類似保險業或對局論所用的精算分析做範例或族群統計。
人類學家Colin Turnbull 發現另一個支持的例子有關一個非洲部落Ik因極缺乏利他行為以制輸掉對相鄰部落的戰鬥。 他的具爭議性結論激起人類學家與記者們的反應。
威爾森經邏輯推演利他者必須繁殖他們所擁有利他遺傳特質以使利他存在, 當利他者浪費他們的資源在非利他者身上利他者會傾向滅絕, 換句話說利他者必須實行慈善始於家中的倫理。
一個社會生物學的重要概念影響性情的基因彼此間達成平衡, 利他的基因擴張的同時依賴的基因也會擴張。

爭議

將社會生物學套用到人類立刻引起了爭議,許多人如古爾德、路翁廷怕社會生物學是生物決定論,將被用來就如過去類似的思想以改變現狀、分出統治菁英、承認威權政體。他們指出這是二十世紀初的社會達爾文主義跟優生學,而近一點的例子是七零年代具爭議的智商測驗就是對演化學科應用在人類的警示。
他們認為威爾森導出了一個自然謬論,數位學者反對威爾森的社會生物學並組成社會生物研究團來反制他的想法。
其他批評者認為威爾森的理論就如後繼的認同者一樣並未獲得科學上的支持,反對者針對早期社會生物學者的種族優越假設以及其導出結論所用樣本和數學方法。許多站不住腳的早期結論被攻擊。
社會生物學家被指控為超適應論者,認為所有的型態和行為必須是演化上有利的適應。
另外以哲學性的立足點,科學之所以與偽科學不同是因其可以經新的科學理論改動,他們認為社會生物學的提倡者不許理論的更動因此是偽科學。
威爾森和其支持者藉否認威爾森有其政治目的反駁這些批評,威爾森個人接受許多自由派的政治觀點並因他直率的環境主義而受同情。他們辯稱科學家有發掘真實的責任不論其政治正確於否,他們辯稱社會生物學並不一定就如許多批評指出的導向特定的政治理想。
許多後進的社會生物學家包括Robert Wright, Anne Campbell, Frans de Waal 和 Sarah Blaffer Hrdy 利用社會生物學爭論許多相當不同的論點。
語言學家諾姆?喬姆斯基意外地替社會生物學的研究方法辯護,他也是用相同方法在語言學上的研究。但是他也大致批評了社會生物學家實際上關於人類在缺乏支持下作結論。他也注意到一位無政府主義者Peter Kropotkin在其寫的書《互助:一個演化的變因》提到類似的爭議雖然他注重利他更重於攻擊性,並提出無政府社會是可行的因為人類行善的本質。他指出社會生物學家的宣稱超出了不太多的證據所能支持的範圍。[1] 威爾森的辯護者也宣稱批評者過度誇大了生物決定論的程度。他從來沒要指出什麼該做,在他作品中僅是敘述性不是預言性的案例。

科學與社會生物學

雙胞胎研究提供了行為特質如創造力、外向和攻擊性介於45%到75%遺傳相關,智力有大約80%相關。
科學性的社會生物學通常進行研究程序:找到一項演化穩定策略與觀察的行為吻合先提出的假設。「穩定」難以被證實,但通常一項已成形的策略可預測其基因的普及性,可由確定預測策略基因普及性的相關性和表現在族群裡。量測基因跟基因普及性可能也會有問題,若基因普及性的量測不直接使用跟描述策略相同的測量法,可能發生圓圈。雖然困難,但這整組的程序找到了支持社會生物學的證據。
成功的例子之一:在社會昆蟲跟litter-mates之間的利他是首先藉這些方法滿意的解釋,利他共享基因的相關也如同預測。殺女嬰跟胚胎再吸收是現在研究的範圍。通常有較多生殖機會的雌性可能會較不重視其子嗣,另外雌性可能分配生殖機會,以從配偶那邊得到最多的食物和保護。
犯罪學目前正在研究但極富爭議,爭論一些環境犯罪行為可能具適應性。[2]部分專家說死刑可能是傳統去除遺傳庫中犯罪特質的途徑。
有些類型的社會生物學成果可能可以解釋大量壓迫無辜人類行徑的原因。舉例來說Dr.Norman Hall寫了一篇論文《Zoological Subspecies in Man》說種族主義普遍存在大部分哺乳動物中存在,因哺乳動物的種族團體之間偏向於競爭空間和打鬥更勝於彼此交配跟生育後代。因此,種族主義可能是人性的本能成分之ㄧ,如同其他哺乳類。Sir Arthur Keith也說種族主義具適應性,因其有助於基因在族群內部的優越性和保留遺傳優勢。如果這些陳述是正確的,種族主義可能具適應性。
這些理論在政治及科學界皆引起燎原大火。許多政客主張:就算種族主義具適應性,在道德倫理上依然是不能接受,因道德上的考量必須顧及被迫害的對象。科學上對此類研究,通常批評其理論操弄過程,以使結果符合其偏好的政治立場的結論。舉例來說,完整的內外族群繁殖的基因動力,在上述種族主義適應性理論中,可能導致不同的的結論。
社會生物學必須與更具爭議的迷因學(memetics)研究做區別。在社會生物學演化的主體是基因而在迷因學他們是迷。社會生物學主要研究人類行為的生物性基礎(不否認事實上其他因素存在),而迷因學視人類為生物以及文化演化的共同產物。

外部連結

社會生物學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 Harmon Holcomb & Jason Baker
The Sociobiology of Sociopathy, Mealey, 1995
Speak, Darwinists! 跟著名社會生物學家面談.
Race and Creation - Richard Dawkins
 
《社會生物學》(Sociobiology ) 作者: Gene < u861662@oz.nthu.edu.tw >
前言
大自然的獵人──威爾森
達爾文的獵犬──道金斯
人類大歷史──賈德.戴蒙
人是有道德的動物嗎?人類是最嗜血的動物嗎?
「社會生物學」的異議分子──古爾德
推薦好書
 
前言

一顆小小的細胞就像一個小小的宇宙,分子在宇宙裡宇宙間穿梭,跳著和諧炫麗的舞,舞出繽紛美妙的生命。生命是多麼地神奇啊!我們強烈的感受就能夠告訴我們,生命的現象絕不會是簡單的機械現象。和細胞分子之舞同樣叫人著迷的還有動物複雜美妙的行為。蜘蜘生來就會編織巧妙的網、鳥兒生來就會唱歌來討老婆、螞蟻生為蟻群家族的一員該做的是什麼、蜜蜂會跳舞告訴夥伴蜜源在那邊、土撥鼠見到敵人就會大叫通知同伴、母鳥會裝傷誘開敵人以保護小鳥……叫人不禁想要問說這些複雜美妙的行為又是怎麼來的?
科學界裡,幾乎所有科學家都相信今天我們能見到的繽紛複雜的生命都是從極簡單的分子和細胞所演化而來的,而天擇( natural selection )則是演化的最主要機制。對於生物的許多複雜的行為,許多演化生物學家也都認為那也是對適應環境有利,所以能夠通過天擇的考驗而演化出來的。為了解釋許多複雜到社會化行為的生物基礎,學界裡「演化」出了一門稱為社會生物學( sociobiology)的學門。
社會生物學可能對許多同學們來說是頗陌生的學問,可幸的是近幾年來臺灣的科普書界裡出現了幾本和社會生物學有關的好書。社會生物學家嘗試用一些有趣的理論來解釋我們熟知的社會行為是怎麼演化出來的。社會生物學在其發展的二十幾年裡,不僅帶來生物學裡頭的革命,其影響所及該延伸到心理學、人類學、社會學、政治學和經濟學等人文社會科學的領域。在歷史上,很少能有一門學問有這麼大的影響力的。想知道社會生物學到底如何有這麼大的魅力嗎?那請看看大師們怎麼說。

大自然的獵人──威爾森

因為有一雙眼睛瞎了,又聽不到高率的聲音,所以不方便研究鳥類和蛙類(因為無法聽到牠們的叫聲),於是威爾森立志研究他剩下的眼睛可以看得到又不會怪叫的螞蟻。相信當時他連做夢都不曾夢到,他一生對螞蟻研究的堅持,能夠在生物學史上立下一個個輝煌的裏程碑!從事螞蟻這種社會性生物的研究生涯裡,他數十年如一日地努力在田野觀察、採集、歸納資料,一直到到理論模型的提出後,他在1975年出版了轟動學界一時的《社會生物學──新綜合理論》(Sociobiology: The New Synthesis)。
威爾森(Edward O. Wilson)是當代最重要的一位生物學家,他於1955年獲得哈佛大學( Harvard Univ.)的博士學位後就開始在哈佛執教,目前他是他是哈佛大學比較動物學博物館的昆蟲學研究員。他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曾榮獲美國國家科學獎和瑞典皇家科學院為諾貝爾獎未能涵蓋的科學領域所頒發的克拉福獎( Crafoord Prize)。1996年,他被《時代》(Time)評選為影響美國當代最巨的25位美國人之一。最令人稱道的是他不只在科學界享有盛譽,他還榮獲過報導文學的最高榮譽大獎──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而且還不只一次!
威爾森的《社會生物學》開創了一個研究動物社會性行為的生物基礎的學門,這個學門探討動物的許多社會性行為的演化機制。他在該書的最後一章結論道:從戰爭到利他主義的許多人類行為,亦有其生物基礎。他這樣時說法在當時惹火了一群人,他們認為他是在為可恥的生物決定論找出合理化的籍口!可憐的威爾遜甚至還在研討會上被反種族主義者潑以冷水。更令他難堪的是被當時的學界的學者們群起圍攻,使他背負上道德的黑鍋。在那些事件發生過後,讓他了解到他在社會人文面向的無知,於是他痛下決心來研讀社會人文方面的著作,進一步分析人類的天性究竟在文化上扮演著如何的角色,而他在的心得──1977年出版的On Human Nature更榮獲了普立茲獎的榮譽。
在和大自然長期的親近,使他地成為一名鼓吹生物多樣性最賣力的學者之一,他為此而寫的書《繽紛的生命》(The Diversity of Life)被紐約公共圖書館評選為「世紀之書」中的自然科學十大好書。他一生致力研究的螞蟻讓他以另一部和一位德國科學家霍德伯勒(Bert Holdobler)合作撰寫的巨著The Ants再次榮獲普立茲獎。由此可見,他不僅是一名好的科學家,還是一名好的說故事的人。在他的自傳《大自然的獵人》(Naturalist)裡可以見到他熱情地訴說著他一生的故事,書中處處可感到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對科學的熱情與執著,讀這本書有如在聽一位循循善誘的老伯伯講古,有一種很溫韾的感覺。其中有趣的一章──〈分子大戰〉,對生物科學在這幾十年來的研究方向的轉變與其中的衝突有精彩的描寫,是我們這些唸廿一世界的科學──「生命科學」的人應該好好一讀以深思和反省的。
威爾森在去年的新書Consilience: The Unity of Knowledge中提出知識整合的觀點,他歸納道所有學科──人文的也好、科學的也好,都共同追問人從何而來,從何而去的問題。他認為從這點來看,人文與科學的知識可以做一種整合,以打破兩種文化之間的籓籬。

達爾文的獵犬──道金斯

如果達爾文的天擇理論是對的話,在個體間競爭激烈的情況下,為什麼土撥鼠在見到大敵老鷹的時候不會先落跑而是大叫其夥伴趕快跑?為什麼工蟻和工蜂幹願犧牲自個兒的生殖利益還拼死拼活地為蟻後或蜂後賣命?這些利他的行為究竟是怎麼可能演化出來?或許問題的答案可能會叫你非常驚訝,因為答案可能在「自私的基因」裡。
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是英國牛津大學( Univ. of Oxford)動物系的動物行為學家,他早年曾受業於動物學大師、諾貝爾獎得主丁伯勤(Nikolaas Tinbergen)。他是金球知名的科學作家,1976年出版的《自私的基因》( The Selfish Gene)令他名聲大躁。
《自私的基因》是本非常有趣的書,裡頭的許多觀念雖然在當時的學術界並不是最新穎的,然而對一般大眾讀者而言,裡頭的觀念可說是非常前衛且聳動的。現在本書已成為要了解現今演化生物學最流行觀念的必讀聖經。書中充滿著一種極犀利的觀念──基因是最自私的,所有生命的繁衍、演化,都是基因為求自身的生存和傳衍而發生的結果;更嚴酷地說,我們只不過是機器人的化身,是基因在主宰我們這部機器!
當然以上的說辭看似非常聳動,但其實這不過是一種化約式的看法,把天擇的作用單位從個體化約到了基因。利用近親選擇( kin selection)的解釋,自私的基因理論可以很好地解釋出雖然利他的行為對該個體可能不利,然而這樣的利他基因卻可以在被利他行為而獲救了的親屬裡傳開,所以照此來看天擇選擇了對其自身保存有利的基因──也就是夠「自私」的基因。
在《自私的基因》這本書裡,他把這個觀念用到解釋動物實行的家庭計劃、求偶策略的運用、父母對小孩的呵護、好人是否會出頭等有趣問題。書中的邏輯清晰,讀起來一點也不吃力,是難得的科普好書,值得向每一位對演化生物學和社會生物學有興趣的朋友們推薦。然而雖然如此,想要好好了解本書並較快進入況狀的話,最好能夠對演化有一定的了解,最好能用功一點先把普通生物學課本中有關演化的章節好好溫習一下吧。
道金斯是全球知名的科學作家,他可以說是比達爾文更達爾文主義( Darwinism)的人,因為他堅信天擇在基因層次上的作用是無遠弗屆的,可說是個蠻極端的化約論者。他甚至把自私基因的觀念衍伸到文化思想的領域,只不過主角換成了「濔」(Meme)──文化中各種新的複製觀念,思想的傳播就像傳染病,令人如同被催眠般著迷信奉,新的複製者也會如基因一樣彼此競爭,相互適當、被逃選,甚至能產生新變種,有興趣請參考The Meme Machine一書。他極厭惡創造論和神秘主義,極力捍衛達爾文主義,常愛和與他論點相左的人大辯一場,因而被稱為達爾文的獵犬。他其他重要的作品有《伊甸園外的生命長河》(River out of Eden)、The Blind Watchmaker、 The Extended Phenotype、Climbing Mount Improbable、Unweaving the Rainbow等。道金斯的老友,在倫敦經濟學院哲學系及牛津大學動物系教書的柯若寧(Helera Cronin)的《螞議與孔雀》( The Ant and the Peacock)一書中對道金斯的理論有著精闢的見解,想深入了解的同學也可做為參考。

人類大歷史──賈德.戴蒙

人類這種自稱為萬物之靈的動物究竟有多麼地「人性化」?人類究竟和動物還有多少的不同?人類怎麼在這麼短的時間裡一晃變了世界的征服者?而為什麼有些民族就是能比其他民族「優秀」進得去征服、消滅其他「落後」的民族?為什麼人類能夠夜夜春宵享受性愛的歡愉?想知道以上問題的答案嗎?請看看賈德.戴蒙的書吧!
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是今年剛榮獲國家科學獎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UCLA)醫學院生理學教授。他大學畢業自哈佛,是劍橋大學的生理學博士,研究專長是消化系統中的吸收作用。他在1973年以生理學的卓越研究成績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院士,在1979年以在族群生物學(Population Biology)貢獻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 U.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院士,並在1988年以演化生物學上的創見當選美國哲學學會(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院士。
戴蒙真的是這個世界上少見最多材多藝的人!想想看,單單想要在一個專業領域裡有能被眾人肯定的成就已經是不容易的事了,況且還能橫跨實驗生理學和田野生物學這個性質極不相同的領域並且還同時大放光彩,這簡直就像神話一樣!然而就是有怎麼一個人辦到了!過去三十年間,戴蒙長期在新幾內亞經行鳥類生態與演化的田野考查,他在書中舉的許多例子是他的一手資料,並且在許多觀點還是在田野觀察中得到的。
舉凡探討人類演化的科普書也不少,不過戴蒙的《第三種猩猩》(The third Chimpanzee)絕對是其中的佼佼者!人類,和最親近的黑猩猩只是不到2%的差異。如果一個從外星而來的分類學者,想當然的會把人類和黑猩猩分類到同一個屬底下,黑猩猩有兩種,所以說人類是第三種黑猩猩也不為過。戴蒙不是正統的人類學家,他以自然史(natural history)的觀點切入探討人的演化──人類一些奇怪的文化現象的演化。書中提出許多有趣的觀念來討論人類的性象、語言與藝術的演化,他也提出了一些值得深思的論證來否定農業是造福人群的「發明」,並且還為人類的吸毒現象找「理由」。和其他人類演化著作不同的是他的焦點放在社會與環境的因素的影響。
戴蒙在最為人稱道的書《槍炮、病菌與鋼鐵》(Guns, Germs and Steel)中,他把《第三種猩猩》裡提道的人類文明的演化的不平等做出一個振耳欲聾的解釋。為什麼有些民族在好幾千年前就發展出傲人的文明,為什麼還有些民族仍生活在石器時代?其間的巨大差異是怎麼造成的?難道有些民族天生就比較聰明嗎?當然這不是答案,因為戴蒙會告訴你他在新幾內亞的土人朋友可能比你還聰明,他認為這個問題的答案說穿了其實是生物地理的問題。人類文明的不平等發展一早就決定在起跑點,有些民族就是天生比較幸運能夠生處在有可供馴化的動植物的環境裡,如果沒有可以大量種植的高熱量植物和還算溫馴可以豢養的大型動物,那來充沛的食物來源可以喂飽一群吃飽沒事找事幹的人來發展文明?沒有可供農業發展的動植物怎麼可能讓一夥人長時期住在一塊以使得疾病得以傳播,得「剩下」有抵抗力的人才能夠「籍著」那些病菌輕易把美洲或澳洲的原住民幹掉!?這些可說是對人類文明發展史最有創見的假說,或許你會嫌他的解釋太簡單,但是請放心,這是一個簡單但是很棒的開始!
戴蒙的另一本書《性趣何來?》(Why is Sex Fun?)探討的是人類這種「性」急的動物的許多有趣性象及其演化機制,想知道人為何不會像其他動物一樣定期發情叫春,而且還要偷偷躲起來辦事嗎?有「性」趣的同學可別錯過本書喔。另外,還有一本麥特.瑞德裏(Matt Ridley)的《紅色皇後》(The Red Queen),從性象(sexuality,與生殖有關的解剖、生理、行為)入手,探討「人性」的「本質」,想對人「性」有進一步的了解,趕快看看吧。

人是有道德的動物嗎?人類是最嗜血的動物嗎?

人性究竟是孟子說的「本善」,還是荀子說的「本惡」,是千古爭論不休的老話題。或許,能夠提供我們答案的不是哲學,而是一門你可能聽都不曾聽過的「演化心理學」(evolutionary psychology)。
人類是一種極其複雜多變的動物,我們每天在做的行為有多少是我們的天性 驅使我們不得不做的?男人為什麼天生就比較好色?為什麼人會吃醋?為什麼人在有了伴侶後還不時想要偷吃?為什麼母愛硬是比父愛偉大?為什麼人類喜愛成群結黨?為什麼有些人會捨身取義?為什麼人在幹了壞事後總是會覺得怪怪的?以上的問題在羅伯.賴特(Robert Wright)的《性.演化.達爾文》( The Moral Animal)中皆有一一的解釋。在這本書中,作者很巧妙地把天擇之父達爾文安排成為天擇故事的主角,達爾文的一生,從他的婚姻到他的家庭、朋友甚至一直到他的社會成就,都成了書中理論攤開來放大檢視的樣本,讓我們冷眼旁觀達爾文也是如何地難逃出天擇的掌心!
今年是美國哥倫邦高中學生喋血案一週年,當時兩個高中生冷血地槍殺了十三名同校師生,而這幾年來幾乎每年在美國都三不五時來個幾場校園喋血案。既然人之初,性本善,為什麼那些極嗜血的人盡然會是那些不經世事的莘莘學子?竟究社會文化出了什麼問題?還是人類的天性本來就是嗜血的?為了找尋答案,哈佛大學的生物人類學家理查.藍翰(Richard Wrangham)和作家戴爾.彼德森(Dale Peterson)遠征殺戮處處的非洲大陸找尋答案。藍翰是著名的黑猩猩專家珍.古德( Jane Goodall)的學生,他們早在岡貝國家公園的黑猩猩觀察研究就發現原本被認為是溫馴的黑猩猩原來也會發動戰爭,極血腥地把鄰近的另一群星猩猩給一一幹掉!在《雄性暴力》(Demonic Male)這本書中,他們試圖為人類社會的亂象尋根,探討自相殘殺的自毀暴力行為是怎麼演化而來的。他們也發現第二種黑猩猩──巴諾布猿( bonobos,亦稱侏儒黑猩猩)竟然是一種極愛好和平的動物,牠們揭示了另一種可能性,大猿( great apes)的演化不一定是要往更暴力的方向進行的,並且人類是有機會選擇減少暴力的趨勢的!
演化心理學方面還有一本好書《天生反骨》(Born to Rebel)討論一個有趣的現象──歷史上有革新成就的老大少得不成比例,作者法蘭克.薩洛威(Frank J. Sulloway)為我們揭露在家庭內上演的演化戰爭,解釋為何龍生九子,各各不同。原來我們人生裡的第一場硬仗是先向手足開打的,我們在家裡的排行打造了我們造反與否的性格。想知道自己成為老大或老二的下場嗎?請看看這本書吧!
以上這些書是從生物學的角度來探討心理學、人類學、社會學和歷史科學等各層面的有趣問題,這是社會生物學從自然科學衍伸到人文社會科學的最佳例子,社會生物學之父──威爾森更樂觀地認為今後包括經濟學、政治學、文化學等各學科也都會愈來愈熱中於討論人類各種不同行為思想的生物學基礎。

「社會生物學」的異議分子──古爾德

看完了以上所有的書,是否你真的會認為我們人類不過是一種逃不出天擇手掌心的動物,我們的無私的付出原來不過為了讓自私的基因播種,偉大的愛情原來不過是為了播種而設的程式,原本我們認為極下流齷齪的強暴行為原來也有其生物基礎……
你是不是想到這些「事實」就會不寒而慄?人類難道真的就只能放任天擇的結果來操控嗎?不過免驚,因為還有一個人會告訴你,他相信「生物潛力」(Biological Potentiality)是無限大的,人能夠支配所有行為的可能性!他就鼎鼎大名的的古爾德(Stephen Jay Gould)。古爾德在哈佛大學教授古生物學、演化生物學和科學史。他是位極博學的學者,他在紐約自然史博物館出版的《自然史》(Natural History)雜誌發表專欄文章長達二十五年從不間斷!他的文章文詞華麗,喜愛用典,深從高級知識份子的歡迎,使他成為美國文化界的名人。
他是在《社會生物學》剛出版時抨擊威爾森為力的人。雖然他們是同所大學學系的同事,但是他對威爾森可一點也不客氣。他在《達爾文大振撼》(Ever Since Darwin)這本書中有一篇描準社會生物學開炮的文章〈生物潛能vs.生物決定論〉,他認為威爾森的論述無非是一種「生物決定論」,他堅信人類所特有的一小部分行為,跟白蟻、星猩猩或其他動物的行為仍然是相當不一樣的。或許,古爾德會反對社會生物學是因為他深怕一堆生物決定論的論點會伴著起舞而不幸地被野心家給利用了。如此看來,他真是苦口婆心啊!不過在我看來,古爾德對社會生物學的論戰倒像是為了反對而反對,他並沒有提出像社會生物學家們所提出般的有力證據來支持他的說法,所以就算他才高八鬥,現在也只能落得個非主流派的下場。和威爾森及道金斯等人所主張,複雜的現象可以通過研究簡單的事物來了解所不同的,他非常不屑這種「化約論」式的看法,他堅持複雜的高層次現象並非低層次現象的累加,天擇並非只作用在基因的層次而已,而是同時作用在多層次的高低階層級的。
在著名的出版家,跨國際的「科學大師」系列籌劃者布羅克曼(John Brockman)的《第三種文化》(The Third Culture)這本書中,還有幾篇雙方陣營大打口水戰的文章。對於這其中的孰是孰非,就得靠看官您自個兒來評斷了。
 
推薦好書

威爾森(Edward O. Wilson)著,楊玉齡譯,《 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 》( Naturalist),天下文化。
威爾森(Edward O. Wilson)著,金恆鑣譯,《 繽紛的生命──造訪基因庫的燦爛國度》( The Diversity of Life),天下文化。
道金斯(Richard Dawkins)著,趙妙初譯,《 自私的基因──我們都是基因的俘虜?》( The Selfish Gene),天下文化。
道金斯(Richard Dawkins)著,楊玉齡譯,《 伊甸園外的生命長河》( River out of Eden : A Darwinian View of Life),天下文化。
柯若寧(Helera Cronin)著,楊玉齡譯,《 螞蟻與孔雀(上)──耀眼羽毛背後的性擇之爭》( The Ant and the Peacock (Part 1 & 2) : Altruism and Sexual Selection from Darwin to Today),天下文化。
柯若寧(Helera Cronin)著,楊玉齡譯,《 螞蟻與孔雀(下)──捨自為群的利他之謎》( The Ant and the Peacock (Part 3) : Altruism and Sexual Selection from Darwin to Today),天下文化。
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著,王道還、廖月娟譯,《第三種猩猩──人類身世與未來》( The third Chimpanzee : the Evolution and Future of the Human Animal),時報文化出版。
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著,王道還譯,《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 Guns, Germs and Steel :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時報文化出版。
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著,王道還譯,《 性趣何來?》( Why is Sex Fun? : The Evolution of Human Sexuality),天下文化。
麥特.瑞德裏(Matt Ridley)著,範昱峰譯,《紅色皇後──性與人性的演化》( The Red Queen : sex and the evolution of human nature),時報出版。
羅伯.賴特(Robert Wright)著,林淑貞譯,《性.演化.達爾文──人是道德的動物?》( The Moral Animal : Why We Are the Way We Are : the New Science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張老師文化。
理查.藍翰(Richard Wrangham)和戴爾.彼德森(Dale Peterson)著,林秀梅譯,《雄性暴力──人類社會的亂源》( Demonic Males : Apes and the Origins of Human Violence),胡挑木。
法蘭克.薩洛威(Frank J. Sulloway),張定綺譯,《天生反骨──家庭內的演化爭戰》( Born to Rebel : Birth Order, Family Dynamics, and Creative Lives),平安文化。
古爾德(Stephen Jay Gould)著,程樹德譯,《達爾文大振撼──聽聽古爾德怎麼說?》(Ever Since Darwin : Reflections in Natural History),天下文化。
布羅克曼(John Brockman)著,唐勤、梁錦鋆譯,《 第三種文化──跨越科學與人文的鴻溝》( The Third Culture : Beyon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天下文化。
Edward O. Wilson, Sociobiology : The New Synthesis, Twenty-Fifth Anniversary Edition, Harvard Univ. Press (2000)
Edward O. Wilson, On Human Nature, Harvard Univ. Press (1988)
Edward O. Wilson, Consilience : The Unity of Knowledge, Random House (1999)
Richard Dawkins, The Extended Phenotype : The Long Reach of the Gene, Oxford Univ. Press (1990)
Richard Dawkins, The Blind Watchmaker : Why the Evidence of Evolution Reveals a Universe Without Design, W W Norton & Co (1996)
Richard Dawkins, Climbing Mount Improbable, W W Norton & Co (1996)
Richard Dawkins, Unweaving the Rainbow : Science, Delusion, and the Appetite for Wonder, Houghton Mifflin Co (1998)
Susan J. Blackmore & Richard Dawkins, The Meme Machine, Oxford Univ. Press (1999)
Matt Ridley, The Origins of Virtue : Human Instincts an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Penguin USA (1998)
Robert Wright, Nonzero : The Logic of Human Destiny, Pantheon Books (1999)
(本文原刊於清華大學 生命科學系系刊《動物農莊》第五期)
http://www.sciscape.org/articles/sociobiology/index.html
 
(楨:《養男育女調不同》《浮萍男孩》《棉花糖女孩》三部曲之譯者洪蘭也搞男女大不同?另參本館:洪蘭的快樂學習偽科學 男女大不同 《搞懂男人》《人類本性原論》 《嬰兒戰爭》 《精子戰爭》 《該隱的封印》 《攻擊的秘密》 《女性主義理論》 《男人麥ㄍ一ㄥ啊》 《美之偽科學》 什麼《女性特質》 什麼《母性》特質 《男性氣概》 什麼《男性氣質》 )
《養男育女調不同》Why Gender Matters (遠流 2006):大腦不同,學習型態不同,情緒表達方式不同,教養方法當然應該不同!
  內容簡介
  男生女生真的有那麼不同嗎?
  二十年前,大部分的專家認為男生女生的不同來自父母、老師和朋友對待他們的方式不同。這二十年來,排山倒海的研究資料讓我們看到這個差異的顯著性和重要性。性別差異的確是存在的,它是大腦生物基礎上的不同,這對孩子的教養與教育非常重要。
  在本書中,心理學家薩克斯醫生帶領著父母走過許多性別差異的迷思,他解釋孩子如何思考、如何感覺、如何學習、如何反應。他從紀律、學習、冒險性、攻擊性、性和毒品等諸多主題切入,讓我們看到男生和女生在遊戲上不同、在學習上不同,他們衝突的型態不同、辨識方位的策略不同、看外界的方式不同、連聽力敏感度都不同。
  薩克斯醫生是單性教育的主要領導者,他所提出許多男女分班上課好處的例子,非常有說服力。不同於許多教育家和教養專家都認為性別差異應該被忽略或被抹滅,他主張父母鷹超越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父母、老師應該要認識並且利用這個生物上的差異,來使女生成為女生,男生成為男生。
  我們的任務是創造一個鼓勵和珍惜男女天生性別差異的社會,並且同時讓每個孩子都有相互對等的機會。
  目錄
〈策劃緣起〉迎接二十一世紀的生物科技挑戰 洪蘭
〈導讀〉正視男孩女孩大腦差異:從養育到教育 洪蘭
第一章 差異性/21
第二章 女性腦,男性腦/33
第三章 冒險/65
第四章 攻擊性/83
第五章 學校/109
第六章 性/153
第七章 毒品/183
第八章 紀律/213
第九章 同性戀、雙性戀、跨性人、娘娘腔和野ㄚ頭/259
第十章 粉紅和淺藍之外/297
〈附錄一〉性和性別的語意區分/317
〈附錄二〉你有多女性化?/319
〈附錄三〉你有多男性化?/323
  序
  正視男孩女孩大腦差異:從養育到教育 洪蘭
  我生長在一個重男輕女的時代,我的母親因為生了我們六個姐妹,不得祖母的歡心,我的父親也因沒有聽從祖母的話,把我們送出去作養女不得祖母的諒解。所以我們小時候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考不上北一女不要念,考不上台大不要念。」只有考上公立學校,祖母才會勉強讓我們去念。所以我們小時候都很希望自己是男生,男生會做的事,我們一定可以做,父母也把我們當男生栽培,再辛苦都讓我們念書,使我們將來比男生有出息。母親更要求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拿到博士,有一技之長,自己會賺錢,不必看人臉色。
  因為家中都是女生,念的又是女校,平常很少有機會接觸到男生,所以一直到上大學,我都不覺得男女有什麼不同。尤其在課業上,女生的成績一向是比男生好,每學期班上拿書卷獎的都是女生,所以總是覺得女生跟男生沒差別,如果有差別一定是別人的偏見。我們被訓練得對男女性別議題很敏感,處心積慮要去證明兩者是一樣的。
  這個迷思一直到我出國留學,經驗、見聞多了,才感到男生女生的確有不同。在國外我常迷路,因為對方向沒概念,我發現我雖然一樣會看地圖,但是如果我要往北,我的地圖一定要朝北,如果地圖朝南,我要花很長時間才能把它在腦海中轉過來。到我兒子十歲時,有一天開車在找路,我發現他看地圖的能力已經超越我了,坐在那裡拿著地圖指揮著我左轉或右轉,我才第一次相信或許在某些能力上,男女是有先天大腦上的不同。有了這種感覺後,我開始注意男女在各種能力上的不同,就發現女生指路都用地標和顏色:看到麥當勞左轉,看到右邊白色的教堂右轉,過去第三家紅色的房子再右轉……,但是男生都是說:中正路向東走二公里……,因此,我學會了問路時只問女生,因為問男生沒有用,我搞不清楚東在哪裡。
  這些因性別有差異的困惑我在心中放了很久,雖然坊間陸續有一些關於男女性別差異的書出來,但是對我來說,沒有實驗證據的書是「閒書」不可當真。一直到一九九九年我看到一本從大腦科學上來談男女性別差異的書出版,立刻把它翻譯成中文,就是《腦內乾坤》(Brain Sex,中譯本遠流出版)這本書,它的副標題是「男女有別,其來有自」,男女在各種能力上的差別是先天大腦設定的。有科學證據的書果然不一樣,這本科普書賣得很好,這在一般人不肯買書的台灣很少有的,最近甚至計劃改版,顯現這方面知識是很多人的需求。
  然而科學一直在進步,很多新知識不斷的湧出來,腦科學更是一個進步最快的領域,透過腦造影技術的精進,這十多年來我們對大腦在性別上的知識又累積了很多,所以覺得應該要再介紹更新的觀念進來。尤其國外非常注重大腦知識在教育上的應用,布希總統一上任就宣布「這是腦的十年」(It’s the decade of brain),前美國第一夫人希拉蕊也在白宮召開腦與教育的記者會,強調大腦發展與學習上的關係。
  很多有經驗的老師都覺得教男生和教女生是不同的,他們用一樣的方法教,但出來的成果卻不同。《養男育女調不同》就是一本最新的從大腦神經結構上的不同來看男女性別差異的書,對很多我們觀察到的現象提出合理的解釋。作者說明了男生和女生學習的方式不同,所以認為男女合班上課對男女生都不公平,他建議同校但分班,甚至男女分校。這個主張乍看之下好像開倒車,因為在一九六○年代,女權主義者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使得單性學校如西點軍校收女生,現在居然又說要回復單性學校,這不是開倒車嗎?但是把書看完就明瞭了,因為書中列舉的理由我在北一女時都親身經歷過。在女校中,我們做任何事都不會考慮性別,女校中的女生會很自然的選擇去吹小喇叭或打鼓,在北一女立志要念物理和數學的同學比比皆是。但是男女合班就不一樣了,女生會比一般女性更女性化,不會選擇念理工科也決不肯去吹小喇叭,男生也更要裝出男子漢大丈夫的氣慨。所以男女合校的女生最在乎的就是她的外表,尤其現在髮禁又解除了,更要花很多時間去打扮自己(朋友說她的孩子每天一進了浴室就出不來,在裡面想盡辦法使自己更漂亮)。不過作者主張男女分班最主要的理由是在教學策略上應有不同,這本書應該可以說服很多老師在設計教學方案及出家庭作業上有所不同。
  本書另一個重點是管教、紀律方式。作者認為父母不是孩子的朋友,是監督保護他的人。朋友是平等關係,朋友的話可以不必聽,但是父母是監護人,長輩的忠告不可當耳邊風。所以作者說,如果你覺得孩子應該要上某個夏令營,而他不肯去時,你要堅持,因為父母有責任打開孩子的眼界。人不可能喜歡一個不曾接觸過、不知道的東西,如果他接觸過了,仍然不喜歡,便可以作罷;但是要讓他先試試看,所以父母應該儘量讓孩子接觸不同的新東西,培養他的多元化。
  作者也說父母要以身作則,如果不要孩子抽菸,自己就不可以抽菸,因為模仿是最原始的學習,家庭是最早的學習場所,教育應該從家庭開始。他認為現在過動兒這麼多,有一部分原因是這些孩子從小缺少家教。現在父母都順著孩子的意,不吃蔬菜便由他去,改吃漢堡、炸雞;不想睡覺便由他去,徹夜看電視、打電動……他認為這是不對的,因此在書中,他花了一章的篇幅來解釋紀律的重要性:一個沒有紀律的孩子是無法受教的,一個不能受教的孩子,他的前途便有限了。父母以為順著孩子的意,不讓他哭鬧便是愛孩子,其實反而害了他,進了學校後便被視為過動兒。書中舉的例子中,竟有十歲大的孩子一天要吃三顆藥,令人震驚,也令我們沈思。很多時候過動兒不是真正的過動兒,是後天不恰當的環境造成的。書中提到的傑夫瑞是個過動兒,但是他卻可以在非洲茂密的草叢中一動也不動的坐上好幾個鐘頭等待獵物的出現,跟《愛因斯坦的孩子》(A Smile as Big as the Moon,中譯本遠流出版)中的過動兒一樣,當他們有目標時,他們可以學會控制自己,一樣可以完成任務。
  這本書的前半部從科學上來破解很多迷思,如腦大不等於聰明;後半部談教養孩子的方法,兩者都非常重要。腦大就聰明是我們台灣最深入人心的一個迷思,書中舉實驗證據說明腦的大小跟身高體重有關,雖然女性腦比較小(在校正過身高體重後仍如此),但是女性大腦每公克組織的血流量比男性高,在許多重要部位,女性大腦細胞比較大,可以接收比較多的訊息,女性大腦功能的分布也跟男性很不一樣。作者說我們不應該問男生比較聰明還是女生比較聰明,應該問「在做什麼事的時候」男生比較優勢還是女生比較優勢。他說去爭辯刀叉好還是湯匙好是沒有意義的,必須看你是要喝湯還是要切牛排,如果掌握住這點,就不會發生哈佛校長桑默士(Summers)失言的事了。
  在台灣,很多孩子過得很不快樂,追根究柢,是我們的教育制度沒有讓孩子的長處表現出來,反而提早給孩子很多他能力還做不到的作業,打擊了他的自信心。現在幼稚園所教的東西是我們以前進小學才學的,孩子還未準備好就教他閱讀、寫字、作心算,會使這個孩子痛恨學習,而且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其實每個人開竅的早晚不同,但是被分到後段班、放牛班(或直接被稱作笨班)的孩子自尊心所受到的打擊,卻是沒有什麼可以補償回來的。
  書中的例子我們每天都看到,一個孩子雖然才五歲,但是老師嫌他笨、不喜歡他,他馬上知道。麥修的故事令人不忍,當孩子不肯上學時,父母要靜下心仔細檢查一下孩子的課程與他能力之間的關係,揠苗助長只會害死苗而已,沒有任何好處。孩子早一年上學與晚一年上學其實無關緊要,因為人生很長,對一個平均壽命七十八歲的現代人來說,他是五歲入學還是六歲入學又有什麼差別呢?人生是馬拉松,不是百米衝刺,時間一拉長,現在覺得不得了的事,以後回頭看起來不過爾爾。書中凱特琳自殺時的遺書上寫著:「真實的我是又胖又醜又笨的女孩……我不想做真正的我,我恨那個女孩……」這難道不是我們很多年輕人的心聲?我們都不喜歡真實的自己,都不能面對晚上卸下假面具的自我,所以才有這麼多的自殺案例。父母老師如果能看到孩子的優點,找出他的長處,孩子就不會覺得活著很痛苦。
  在現在的社會,權力已從父母手中轉到尚未成年的孩子手上,父母什麼事都要徵詢孩子的意見,肚子餓了嗎,要不要吃飯?太晚了,要不要去睡覺?作者強烈質疑這是對的事情嗎?他說一個功能良好的家庭不是民主的家庭,重要的事孩子不應該有投票權,因為孩子心智未成熟,就像未成年人不能參政一樣,父母對孩子有監督保護的責任,小孩應該聽大人的話。當然他不是主張獨裁,但是書中舉的例子讓我們看到過猶不及都是不好,父母可以信任孩子,但不可以放任孩子。所以他說,把電視機及電腦放在公共空間,使孩子看電視或上網時,父母隨時可以監督,這不是侵犯隱私(因為沒有進入孩子的臥室),這是監督保護,使孩子不受色情、暴力的污染。
  二○○五年《天下雜誌教育專刊》的主題是「家庭教育」,他們訪問了很多國中生,發現孩子最痛恨的是「補習」,最希望的是「父母聽他說話」,這本書可以跟家庭教育專刊互補,讓父母知道應該怎麼帶孩子才是真正對他好。作者說「快樂時間」(跟孩子一起做他喜歡做的事)和「管教時間」應該是七比一,如果花在管教上的時間比陪他玩的時間還多,父母就要檢討。如果台灣父母能做到這一點,我們的孩子會快樂很多,精神科病房也不會人滿為患。
  這本書是這幾年來少見的有理論根據的教養書,它使我停下手邊原先在翻譯的另一本書,盡全力先把它譯出來。在目前混亂的社會,它有迫切性,社會、家庭、學校是教養孩子的三個支柱,缺一不可,一個國家的希望在孩子,只有青出於藍更勝於藍時,我們台灣才有希望。
  內容連載
  性別差異何來 世界變暗的那一天
  麥修在去年夏天幼稚園開學前滿了五歲。他很盼望能去上學,他認為那是個整天與朋友一直玩的一個好地方。所以當十月麥修不肯上學時,他母親辛蒂驚訝極了,麥修不但不肯上學,連早起穿衣服都不肯,辛蒂要替他穿衣服、拳打腳踢的把他抱到車上、再從車上拖進教室。她決定把事情弄個水落石出,所以她到他班上坐在後面觀察上課情形、和老師談……似乎一切都很正常。麥修的老師是位說話輕聲細語、受過良好教育、個性溫和的人,他向辛蒂保證這現象很正常,但辛蒂仍放心不下。她是對的,因為「山雨欲來風滿樓」,暴風雨正在轉角處等著她呢!
  凱特琳是個害羞的孩子,小學期間體重有點過重,進中學後,她從沒人理睬的小女孩蛻變成身材窈窕的校花,體重消失得令她母親吉兒懷疑她是不是得了厭食症。在中學的四年裡,一切似乎都很正常,凱特琳課選得很重,又有一大堆社團活動,通常她都得做功課到半夜以後才能上床。功課和社團的負擔簡直是瘋狂,雖然常常很疲憊但是很快樂。直到十一月的某天半夜三點鐘,凱特琳家的電話響了,護士告訴吉兒:凱特琳在醫院的急診室中,昏迷不省人事,她服下了大量的可待因酮(Vicodin)及載安諾(俗稱蝴蝶片)自殺。
  這兩個真實的故事有著共同的因素:每個孩子在一開始時都沒事,但是後來就不對勁了。還有另一個共同點:兩個孩子的父母都不了解男孩和女孩的差別,以至於問題出現得莫名其妙。
  假如父母親了解性別會造成差異、了解孩子為什麼會這樣,這些問題其實是可以避免的。一旦了解大腦中性別的結構差異,你就能看出在哪些地方父母親做了錯誤的決定,或是沒有及時採取行動,你就會了解為什麼這些故事可以有不同的結局了。
  順天抑或逆勢――無性別差異的教養方式
  一九八○年九月,我進入賓州大學的博士班就讀,那時,第一代蘋果電腦剛上市,當我問系裡的秘書會不會買部電腦做文書處理時,得到的答案是「我的打字機還很好用」。那時沒有人聽過比爾•蓋茲、電子郵件或網際網路。在那個秋季我有一門課是「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所討論課,教授艾隆佛瑞德(Justin Aronfreed)問道:「男孩和女孩為何表現不同?」「因為我們期待他們要有不同的行為,試想,假如我們鼓勵女孩玩卡車和坦克車,男孩玩洋娃娃;假如我們鼓勵跟女孩子玩摔角、翻跟斗的遊戲,而擁抱和親親男孩子,我們所看到的許多男孩和女孩行為上的不同會消失,甚至會全部消失。」
在另一門研究所的課中,葛萊特曼教授(Henry Gleitman)告訴我們:「當男孩依照我們替他設定的角色模範行事時,我們就獎勵他;假如不照著性別角色去做,我們就懲罰他或至少不鼓勵他,我們所看到的男孩女孩的差異是父母親創造出來的,並且在各方面強化這個差異。」
台下點頭如搗蒜。在臨床實習時,我們常碰到那種深信男孩女孩的不同是天生的人,但是我們不理他,我們才是有真知的人。
但是我們真的知道得比別人多嗎?
  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當我離開費城到家醫科開始駐院醫師實習時,我把在賓州大學累積的期刊論文都丟了,但留下了一個檔案夾:賓州州立大學柯索教授(John Corso)在一九五○和六○年代的研究,他發現女性的聽覺比男性靈敏。
  四年後我完成駐院醫師訓練,在馬利蘭州的蒙哥馬利郡開業,這是一個離華盛頓特區不遠的小郡,性別差異這回事從沒有進入我的腦海。但到九○年代中葉時,我突然發現有一長列二、三年級的男孩子開始進入我的診所,他們父母手上都拿著學校的通知單:「我們懷疑賈斯汀(或是麥可…)可能有注意力缺失(ADD)的毛病,請評估。」
  在這些病歷中,我發現孩子需要的不是治療注意力缺失的藥,而是了解男生和女生在學習上有不同的大腦機制的老師。我再追問下去,發現整所學校沒人知道男生和女生在聽覺上有差異這回事。我把柯索教授的論文重讀一遍,上面寫著:男生的聽力不及女生。
  想像一下典型的二年級教室是什麼樣:六歲的賈斯汀坐在教室最後一排,二年級老師多半是女性,以她認為最恰當的聲音在教課。賈斯汀聽不清楚,所以注意力就游離到窗外的景色或天花板上的蒼蠅,老師注意到賈斯汀沒在聽課,賈斯汀表現出來的是注意力缺失,老師很自然就認為是這毛病。但是他的注意力缺失並不是由於注意力缺失症,而是因為老師聲音太小,賈斯汀根本聽不清楚。老師上課的聲音對她自己和班上的女生來說恰恰好,但是有些男生聽不清楚就打瞌睡了。有些個案我只把男生換到教室前面的位子就解決注意力缺失的問題了。
  性別差異,基因早已註記 來自染色體的證據
  最近的研究發現人類女性的腦也和人類男性的腦有「本質上的不同」。二○○四年,來自加州大學、密西根大學及史丹佛大學的十四位頂尖的神經科學家共同發表一篇論文:〈人類男性的大腦和女性大腦中,有著因X和Y染色體所產生的完全不同的蛋白質〉。男人大腦中有許多蛋白質是由Y染色體的指令製造,這些蛋白質在女性大腦中找不到;相反的,女性大腦中有許多蛋白質是由女性的X染色體指令所製造的,這些蛋白質在男性大腦中也找不到。這些性別差異是基因決定的,並不是透過荷爾蒙的媒介在作用。
  這些科學家分析了三十個人類大腦組織樣本,取自不同人的不同大腦部位。科學家並不知道這些樣本是取自男性還是女性,但是只要分析這兩種不同基因的表現,他們就能百分之百的正確指認出某張大腦切片樣本是取自男性還是女性。男性和女性大腦組織是有本質上的不同。
  請停下來,思考一下這個問題。這個新研究顯示女性從X染色體得到的比男性多,而男生的Y染色體是他們大腦差異的主要原因。我們這裡說的是「差異」,而不是說誰比誰好、誰比誰不好,純粹是講差異。
  科學家一直認為性荷爾蒙會影響大腦,然而最近的這個研究讓研究者看到性別染色體在大腦組織上的直接作用並不需要經過荷爾蒙的媒介。它是基因上設定的,一出生就有了。好!就算大腦組織結構上有差異,這個差異有關係嗎?這些大腦組織上的差異是否代表著功能上也有差異?女孩和男孩在聽覺上、視覺上、學習上有顯著差異嗎?假如有,這些差異是在一出生就存在了嗎?
  不辨雌雄,荒腔走板
  肯恩(Janel Caine)是八○年代後期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研究生,她對早產兒音樂治療的效應感興趣。有些研究者相信在嬰兒的搖籃邊放輕柔的音樂可以幫助嬰兒放鬆,有可能可以增加嬰兒的食慾、使他長得快一點。肯恩得到二十六名早產兒父母的允許在嬰兒的搖籃邊放音樂,同時也找了二十六名早產兒與第一組配對,但不給他們聽音樂。果然,她發現有聽音樂的那一組長得較快也較少發生其他的併發症,比沒有聽音樂的那一組早了五天出院。
  肯恩的碩士論文仍然在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圖書館的架子上,你可以去把它借出來看。如果你翻到後面,會看到實驗結果是以男嬰和女嬰兩個圖表呈現,在這裡,你會看到一些沒有預期到的東西:有接受音樂治療的女嬰平均來說,比沒有聽音樂的早了九天半出院;但是聽音樂的男嬰和沒有聽音樂的男嬰卻沒有任何差別!音樂治療對女嬰很有用,對男嬰卻沒有任何效應。
  為什麼會有這個差異?為什麼音樂治療對女生這麼有用,對男生卻沒有用?最可能的解釋是男嬰並沒有聽得很清楚那些音樂,至少沒有女嬰聽得那麼好。
  從別的地方也看到了這個現象,新生的女嬰的確聽得比男嬰好。兒童聽力學家孔魏森(Barbara Cone-Wesson)、羅默雷茲(Glendy Ramirez)及辛寧傑(Yvonne Sininger)最近做了一個很仔細的新生嬰兒聽力實驗。當一個人聽到聲音時,他的腦幹會立刻起反應,這叫「大腦聲音反應」(acoustic brain response),孔魏森決定測量六十名新生男嬰和女嬰的大腦聲音反應。當播放一個一千五百赫茲的聲音給嬰兒的右耳聽時,她們發現女嬰的大腦聲音反應比男嬰高80%,一千五百赫茲正是我們可以聽得見人說話的聲音範圍,頻率太高或太低都聽不清楚。別的研究也發現少女比少男聽得清楚。當孩子長得越大時,這個聽力的差別越大。
  因為男女聽力上有差別,你和你孩子講話的方式就要有不同。我記不清有多少次,做父親的會對我說:「我的女兒說我吼她,我從來沒有吼她,我只是以正常的聲音在說話,她就說我吼她!」假如一個四十三歲的男人用他認為是正常的聲音對一個十七歲的女孩說話,這個女孩是會感受到比男生聽到的大十倍。他的確在對她吼,只是他不自覺:父親和女兒對同樣的聲音有著兩種不同的經驗。聽力在性別上的不同也顯示了我們在課堂教學上應該有不同的策略。假如你教的是女生班,你不需要提高嗓門上課,你要儘量維持教室沒有額外的噪音出現,女孩子在嘈雜的課堂中學習效果不佳。你會發現教男孩子時用的規則是不一樣的,換到教室前面的位子就解決注意力缺失的問題了。
  見微知著:空間裡的小事件
  女生畫名詞,男生畫動詞
  康諾夫斯基小姐是幼稚園的老師,她給每個小朋友一張白紙,讓他們自由畫。她停在安妮妲的面前,安妮妲用了十幾枝蠟筆著色,畫了三個面帶微笑的小人,紙上滿是紅色、黄色、棕色及肉色。
「畫得好極了,安妮妲,」康諾夫斯基小姐說:「你畫的是誰呀?」
「這是我!」安妮妲指著畫中的一個人說:「這是我弟卡羅斯,這是我媽。」
「畫得真好,安妮妲,」康諾夫斯基小姐說:「太棒了。」
  五歲的麥修正在用力的用黑色蠟筆畫畫。
「你畫的是什麼呀?」康諾夫斯基小姐問道。
「這是一枚火箭快要衝進地球,」麥修說,「你看,這是火箭,這是地球。」
康諾夫斯基小姐注意到麥修只有用一種顏色畫:黑色的蠟筆――火箭和地球都是黑的。
「畫得很好,麥修,」康諾夫斯基小姐言不由衷的說(雖然她已經盡力的使聲音聽起來很熱切):「要不要多加一點顏色?還有別的火箭要衝到地球嗎?」
  五歲的男生和女生有一點都做得很好:知道大人喜歡什麼。在這情境之下,我向你擔保麥修知道康諾夫斯基小姐不喜歡他的畫,至少不像對安妮妲的畫那樣喜歡;但是康諾夫斯基小姐也沒錯,她正在應用她的老師教她的標準:「鼓勵兒童畫人物的圖畫,鼓勵他們用很多顏色。」她在大學修初等教育的課時,老師就是這樣說的。但是那些老的教材趕不上最近二十年來研究的新發現,我們現在已經知道男生和女生看世界的方式不同。
  研究兒童繪畫的人發現,一般來說女孩子喜歡畫人(或是寵物,或是花草樹木)、空間的安排也會對稱,而且面向看的人,女生通常一張畫會用到十種以上的顏色,而且她們會用研究者新井(Yasumasa Arai)所說的「暖色」――紅、綠、棕、淺黄。男生一般來說畫動作:火箭擊中目標、外星人要把某人吃掉、兩車相撞,男生最多用六種顏色,他們用的就是新井所謂的「冷」色如藍、灰、銀、黑。男孩同時也比較可能從第三者為中心的觀點出發去畫畫,從遠距來看,而不是從汽車面前或是做了哪個動作的動物面前來畫,心理學家杜曼(Donna Tuman)用下面這句話總結男孩和女孩畫圖上的不同:男孩畫動詞,女孩畫名詞。
  假如我們從巨細胞和小細胞的觀點出發,這些差異就不會令我們驚奇。當然男生用黑、灰、銀、藍畫動作,這是巨細胞天生擅長的。當然女生用紅、橙、黄等鮮豔顏色畫物體,這是小細胞擅長的。
  至少95%的幼稚園老師是女性,大多數的老師並不知道男生女生有這個差異――因為從來沒有人告訴過她們。這些老師反而都像康諾夫斯基小姐,鼓勵孩子用許多顏色畫人物。像安妮妲和麥修這種五歲的孩子很快就知道安妮妲做的是對的,麥修做的是錯的,麥修也很快就知道他去模仿安妮妲其實模仿得不好,也就是說,用很多顏色畫人物好像不是他的拿手,麥修很快就決定藝術他不在行,雖然才五歲,他就已經覺得藝術是女孩子的事。
  康諾夫斯基小姐並不知道男孩和女孩的視覺世界有所不同,很諷刺的是,她這種對性別差異的無知的結果竟然更增強了傳統性別刻板的印象:「女孩子學藝術比較好,藝術本來就適合女性。」要打破這個刻板印象,只有靠更多更正確的性別新知了。
  腦中不同的地圖
  男孩和女孩大腦功能的另一個差別是幾何與方向感。研究者發現男性和女性在這些方面有基本策略上的不同。假如你問一個女生如何去某個朋友家,她可能會說:「沿著國王街走到麥當勞右轉,你會看到五金行和艾克森車站,你一看到小學就得右轉,那就是史卡特戴爾街,他們家就在左邊,是路口算起第四家那棟萊姆綠的二層樓房子,屋簷漆的是桃紅色。萊姆綠與桃紅色,看起來像發霉的薑餅屋,你可千萬不要告訴他們我說他們家像發了霉的薑餅屋。」
  男生對同樣這個房子會說:「沿著國王街走大約二哩,向東走到公爵街,公爵街走了大約一哩後向南走上史卡特戴爾街,他們家在街的東邊,他們最近才把房子漆成綠色和粉紅色,好像是這兩個顏色。」
  女人通常用看得見的地標指路,男人通常用絕對的方位如東南西北或絕對的距離如多少哩,這個導航指路上的性別差異五歲就存在了。這個策略上的差異與大腦部位有關,神經科學家已經發現年輕的女孩和男孩在找路時,用到大腦不同的區位:女孩用大腦皮質,而男孩用海馬迴,它是大腦深處的一個神經組織,女孩子在做方向作業時,這個地方並未活化,未來我們會看到這些差異在教幾何和數學時對男生和女生的影響。
  讀者書評
有別於許\多我們過去常聽到的一些關於男女性別的言論,這本書用實際的例證挑戰了這些觀點,作者對於他所發表的言論,都以實際驗證過的證據,作為他立論的基礎,使我讀了這本書後,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男女的教養方式必須因應他們大腦天生的不同,才能夠有真正的「因材施教」,如果連男女的不同都不知道,所謂的「因材施教」恐怕只是說說大話而已,這本書不只老師要讀,家長也應該要讀。最近有某大學要爭取男女合宿,那些孩子們也該讀讀這本書,來了解男女社交圈混在一起之後,會產生的種種問題,除非他們深刻了解男女之間的差異,否則只會產生更多後遺症,所以我覺得每個人都該讀這本書,讓男女之間彼此尊重與互助,而不是鬥爭。
  我要分享,2008年「性別平等教育期刊,第四十二期」,由潘震澤(美國密西根州奧克蘭大學護理學院專任客座教授、美國韋恩州立大學醫工系及奧克蘭大學生物系兼任教授)所寫的「大腦定乾坤?」 一文對此文提出不同觀點的思考。
 最近在網路書店上看到一本六年前國內出版的科普翻譯書再版的消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冷門的科普譯書也有再版機會,憂的是該書卻不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
  我說的是《腦內乾坤》(Brain Sex,遠流)這本書;原書由兩位英國電視製作人撰寫,其中一位有遺傳學博士學位,譯者則是洪蘭教授。該書於一九八九年與英國廣播公司(BBC)製作的同名系列電視節目同步出版,一九九一年推出美國版時,「發現」頻道也製作了系列節目。橫亙該書的主題是:男女在胚胎發育期間,由於神經組織接受了性荷爾蒙(激素)的不同刺激,而形成男性或女性的大腦,因此,也決定了男性與女性所表現的各項差異。
  導致這項結論的原始動物實驗,筆者並不陌生;早在三十年前筆者於國內唸碩士班時,就修過一門「激素與行為」的課,研讀了改變齧齒類動物(老鼠)性向的各項實驗,包括將新生雄鼠去勢(造成雌性化雄鼠)、給新生雌鼠注射雄性素(造成雄性化雌鼠),以及補充荷爾蒙的各種對照組等;猶記得當時對這些實驗結果的顯著及一致性,印象深刻。之後筆者一直在生殖生理及神經內分泌的領域裡打轉;我的研究主題之一,是雌鼠性腺控制激素週期分泌的機制,那可是雌性動物所獨具。因此,我對於老鼠兩性腦部結構的差異、以及兩性性行為的異同等相關研究,都相當熟悉。
  研究生殖生理的學者都曉得,生殖系統可說是生物界變異最大的系統;不同種的生物為了因應環境的壓力,各自演化出最適合自身繁衍的方式,這一點不需要專家也看得出來。因此,生殖生理學的教科書在談生殖週期、性行為及其背後的激素控制時,都會按物種分門別類說明,不敢混為一談。同時行文間還會一再強調:從老鼠身上得來的發現,應用在人身上時,得特別小心;就算屬於人類近親的靈長類動物(猴與大猿),也未必與人類完全相同。這一點,是《腦內乾坤》這本書的致命傷。
  將鼠類的生殖生理應用在人身上的最大問題,在於兩者生命期的巨大差異。鼠類平均懷孕三週即出生,三週後斷奶,再過三週即進入青春期,就可開始生兒育女(實際數字有種別及個別的差異,但三週或二十一天是最容易記的代表性數字)。比起人類長達十個月的懷孕期及十幾年的童年期來,鼠類的性成熟可謂一轉瞬的時光。就像許\多朝生暮死的生物,其整個生理及行為的表現都屬於既定的本能模式,沒有多少學習及改變的時間與空間,因此,動物實驗的結果,怎麼可能原封不動就搬到人身上運用呢?
  這麼說,並不代表我認為男女的大腦在出生時有如一張白紙,兩者毫無差別;我可是絕對相信每個人生來都同中有異,而男女兩性之間的許\多差異也絕對是與生俱來。再怎麼說,兩性的內外生殖器官在母親子宮裡就已經分化完成;男性胚胎的睪丸也分泌了相當數量的雄性素,導致不同的性器官分化以及影響了腦部的發育。一般人的認知裡,男女的空間觀念、語言使用、感官敏感度等大腦功\能有所差異,絕對有其生理基礎;然而,人體的個別差異之大,卻也「惡名昭彰」:同性之間的差異,有時甚至大過兩性之間的差異。因此,單以出生前腦部接受荷爾蒙的程度不同,來解釋男女之間的差異,是沒有太大意義的,因為例外的百分比太高了。
  該書除了以偏蓋\全的毛病外,還犯了好些外行的錯誤。該書採用二分法,將男女性荷爾蒙與男女大腦畫上等號,殊不知雄性素的作用,很大一部分是藉由轉變成雌性素造成(雄性素是雌性素的前身,前者只需一個酵素的作用就轉換成後者)。給新生雌鼠注射大量雌性素的結果,與注射雄性素是一樣的(都造成雄性化)。曉得這一點,該書許\多論點就站不住腳了。
  再來,該書使用了兩個性染色體失常的遺傳疾病,作為男女腦部差異的支持證據,更是讓人匪夷所思。其中之一是少了一個X染色體(XO)的透納氏症候群,另一個則是多了一個X染色體(XXY)克蘭菲爾特氏症候群。只要是讀過病理學的人,就可知道這兩種遺傳疾病患者具有各種發育上的缺陷,不只是生殖系統而已。把這些人當成女性化大腦的代表,可是不負責任的說法。至於該書提到美國出名的金賽研究所位於俄亥俄州,更顯示作者的外行及編輯的疏於查證,因為該研究所自 1947年成立以來,一直是美國印第安那大學的附屬機構,位於印第安那 州布隆明頓市。
  談到人類男女性別的決定,關心體育新聞的人或許\注意到,近幾屆的奧運會,除了藥物使用的問題仍不時出現外,似乎不再聽到性別鑑定的爭議。事實的確如此,奧運會從全面檢查選手的外性器官(1968年之前),到檢查性染色體(1968-1992)、性別決定基因(1992-1996),再到廢除全面檢查(自1996年起),可以說反映了性別決定這個議題的進展,也凸顯了人類性別決定的複雜性。
  就在幾年前,筆者在生殖生理學課程講授性別決定這一節時,還可以很有把握地說:由於性染色體的不同,而決定了內生殖器官(睪丸或卵巢)的發育;再由內生殖器官分泌的荷爾蒙(主要是雄性素)不同,進一步造成性別的表現型差異;後者包括內外附屬生殖器官的發育,以及大腦的性別分化等。然而,隨著分子生物學的進展,有越來越多的性別決定基因,以及性別基因型與表現型不一致的個案遭到發現,大幅改變了科學家對於性別決定的簡單分類,使得性別這個議題,變得更形複雜。
  目前存在四種主要的性別分類方法,分別以性染色體、性腺、外性器官,以及性別認同為分類依據;問題是到目前為止,沒有一種分類法能定於一尊,多的是彼此扞格不入的個案。以性染色體為例,一般接受的定律:「帶XX的是女性,XY的是男性」,就有例外,好比存在帶XX的男性以及帶XY的女性。這一點顯示性別決定不能單看性染色體,還得看染色體上頭攜帶的性別決定基因。第一個性別決定基因sry於1990年發現,位於Y染色體上頭,是決定睪丸發育的重要因子(註一)。如果sry 跑到X上頭,就可能造成帶XX的男性;如果Y上頭的sry有所缺失,也就出現了帶XY的女性。
  由性別決定基因sry的存在與否,造成了「中性」的原始性腺發育成睪丸或是卵巢;然後再由睪丸及卵巢分泌的性腺荷爾蒙,造成男女外性器官的發育;這似乎是性別決定的完美解釋,只不過大自然經常要比我們想像中複雜。目前已知,sry並非唯一的性別決定基因,其餘至少還有六個基因,參與了睪丸或卵巢的發育,以及配子的形成。這些基因不只位於性染色體(Y或X)上,有的還出現在體染色體,所以不是只有性染色體參與了性別的決定。
  這些性別決定基因,可分別為促進或抑制男性,以及促進或抑制女性的基因。其中的四種基因發生缺失,或是另外兩種基因多了一個備份,都會造成帶XY染色體的男性表現出女性的內外性器官。這些基因的產物蛋白,都屬於影響其他基因表現的轉錄因子,而非直接作用的因子;因此,就算在週邊內外性器官的分化上,我們目前的了解仍屬有限。
  然而,性別決定的議題中,最複雜的還是由大腦所決定的性別認同。「腦是個性器官」的說法,已為多數人接受,甚至還有人說腦是最重要的性器官。性別認同指的是人對於自己性別的認定,通常與前述生物性的性別分類相符,但例外也所在多有:好比生為男(女)兒身,卻認為自己是女(男)性。益增複雜的是,某人的性別認同還不見得與其扮演的性別角色相符,或是與其性傾向一致。
  性別認同究竟是「先天帶來」還是「後天養成」的爭議,從來就沒有少過。近幾十年來,由於動物實驗的結果,使得性腺荷爾蒙所扮演的角色,受到了過份的重視;無論從附屬性器官的發育,到腦部的性別分化,都歸諸於荷爾蒙的影響。譬如說,女性胚胎如果接受了大量的雄性素刺激,從大腦到外性器官就會「男性化」;反之,男性胚胎如果接受不到雄性素的刺激,就會朝「女性化」發展。這種理論雖然可以解釋部份個案,但卻無法解釋一切。
  目前研究的新方向,是性別決定基因在腦部的表現。過去的觀念是性別決定基因只在性腺表現,但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這些基因也會在大腦特定部位表現,而可能直接影響腦部的性別分化。最近有篇動物實驗報告(註二),發現sry在腦中的表現,不是位於控制生殖功\能的下視丘,而是位於協調運動的中腦黑質(substantia nigra)。此一發現與男女運動能力的差別是否相關,還不確定,但黑質神經元的損傷,是帕金森氏症的成因,這一點與帕金森氏症好發於男性的事實,是另一有趣的相關。 從性腺激素到性別決定基因,似乎都是先天「生物決定論」的觀點;這一點無足為奇,兩性本是生物的產物,我們不能也不應否認。問
  題是先天的性別差異,或能解釋一些兩性在性向及能力上的差異,但卻不能作為兩性差別待遇的根據。只要曉得性別決定的複雜,以及可能出現的各種變異,也就更能以平常心看待萬花筒式的人類性別。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18647
《浮萍男孩》(遠流 2008):發現男生缺乏動機的因素,再造獨立負責的男兒本色
  內容簡介
  有些令人不安的事情發生在今日的男孩身上:父母不知道為什麼他們的兒子對真實世界沒有任何熱情,缺乏動機、興趣,失去目標、方向,甚至不能、不願獨立過自己的生活。男孩像浮萍一樣到處漂泊,隨著生命的潮流把他帶到天涯海角。家庭醫師暨心理學家薩克斯認為社會和生物兩方面因素的共同影響,造成了對男孩有毒的環境,也找到五個驅使男孩向下沉淪的元凶:
● 學校和教育方式的改變:包括教育課程加速、純知識取代動手做的經驗、從競爭的形態移轉到大家都是贏家,意外的造成許多男孩遠離學校。
● 電玩遊戲取代其他活動:電玩不會使任何人變聰明,更糟糕的是可能會誤導或扭曲男生的動機,使他們對真實世界的成功和成就不再有興趣。
● 過動症的過度診斷和用藥傷害:其實許多被誤診的孩子不必服藥,只是需要一個符合他們發展的課程表,和一個懂得如何教男生的老師。
● 環境雌激素干擾內分泌平衡:食物中和塑膠瓶產生的環境雌激素,可能使男孩的骨頭更脆弱,延緩青春期歷程,甚至嚴重打擊他們的內分泌系統。
● 流行文化對男性氣概的貶抑:男孩轉變成男人的過程需要適當引導,卻找不到成熟的男性角色模範,所以他們不知道怎樣成為真正的男人。
  接著他提供父母親有效的方法,幫助孩子放下電玩遊戲,使他們對學校和學習比較感興趣,還有一些簡單的生活改變以保護孩子不受環境污染,避免大腦的傷害讓他們失去動機。
  這本書充滿了感人的真實故事,可以激勵老師和家長,並指出年輕男性邁向新未來的路。
  導讀/男孩的成長需要適當的教育與引導 洪蘭
第1章 謎團:缺乏動機的男孩/13
◇不僅僅是學校
第2章 第一個因素:學校的改變/31
◇為什麼這是個問題?◇現在攔住他,將來他才能超越
◇小女孩是什麼做的?◇好和壞的知識之樹
◇孩子與一部可設定的電腦有何不同?
◇好消息:男孩危機是假的!
◇假如你是小豬,你會有什麼感覺?──對男生不友善的問題
◇正確的競爭方式◇自尊心不會受到打擊嗎?
◇科倫拜高中和維吉尼亞技術學院槍擊案呢?
第3章 第二個因素:電玩遊戲/87
◇主控力◇笨和更笨◇北極熊俱樂部
第4章 第三個因素:ADHD的藥物/121
◇「為什麼不試試看?」◇伏隔核
◇電玩遊戲真的會煎熟你的大腦
◇維多利亞時代的古董遺跡
第5章 第四個因素:內分泌干擾物質/149
◇雌性化的魚◇她才八歲,但看起來像十二或十四歲
◇不同步的青春期◇瓶裝水、奶嘴及奶瓶
◇內分泌干擾物質、ADHD和動機
◇為什麼美國孩子變得這麼胖?
◇男生現在是比較脆弱的性別嗎?
◇不男不女◇有利處
第6章 結果:賴家王老五/179
◇錢怎麼了?◇克瑞夫特的兩難◇普利畢洛夫群島的教訓
◇怎麼回事?◇改變中的美國家庭◇錢和性怎麼了?
◇責任的棍子◇賴家王老五
第7章 第五個因素:被遺棄神祇的復仇/235
◇歷史悠久的文化有一件事相同
◇美國文化是男孩的毒藥,那女孩呢?
◇性別的特殊含意◇美國父親的改變
◇做為一個男人是什麼意思?◇女生又如何?
第8章 解藥:讓男孩重拾動機/267
◇第一個因素:教育中的改變◇第二個因素:電玩遊戲
◇第三個因素:ADHD的用藥◇第四個因素:內分泌干擾物質
◇第五個因素:失去正向的角色模範
◇重建世代之間的聯結◇一句警語◇一個故事
  男孩的成長需要適當的教育與引導【導讀】洪蘭
  以前我做學生時,班上沒有一個同學是過動或注意力缺失,現在幾乎每一班都至少有一個,有的班還高到四、五個。頑皮的孩子自古至今都有,男生沒有調過皮、挨過打,好像就不可能長大,但是皮到要帶去給醫生看、要吃藥,好像是沒有。所以這個注意力缺失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 and Hyperactive Disorder, ADHD)就變成了二十一世紀非常引人注目的疾病。本書作者是個家醫科醫生,又在賓州大學念到心理學的博士學位,手邊有臨床門診的資料,又有作研究的訓練,加上「好奇」是人的本性,他就開始去研究為什麼本世紀有麼多過動∕注意力缺失的孩子,而且為什麼男生居多。
  疾病是不分性別一律肆虐的,如果分性別,那麼可能有基因上的原因,使某個性別容易受疾病的侵害;也可能有社會的因素,對某個性別特別不利,所以值得研究。他發現真正應該吃藥的過動兒不多,許多是誤診,吃了不該吃的藥,因為父母的期待和老師、醫生的方便(沒有父母能接受我的孩子功課不好是他比較笨的關係,如果是疾病,那麼父母顏面沒有失,畢竟人要生病是沒有辦法的事;服了藥,孩子安靜下來,可以坐在課堂上聽講了,對老師是個很大的精神壓力解脫;很多醫生是只要病人不抱怨,老師、父母都要求用藥時,開了藥皆大歡喜,所以治標的各種藥物就越開越多了)。但是基本上,這是鋸箭療傷的方式,並不能解決問題,本書的作者在門診繁忙之餘,費心找出該現象的社會原因,解除孩子的痛苦,是很令人敬佩的。
  過動∕注意力缺失是男孩、女孩都有的毛病,為何本書只偏重男生的現象和發生原因呢?這是因為男生情況比較嚴重,先從嚴重的救起。在大腦的發展上男生成熟得比女生慢。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曾經做過一個大型的大腦發展造影研究,掃描了一千七百多個從幼稚園到青春期孩子的大腦,結果發現男生與女生在大腦不同區域成熟的順序和時間不同。一般來說,女生早熟,甚至可以早到兩年的差距,所以有些六年級的女生看起來像高中生,有些國二的男生看起來像五年級小學生。最近比較人類學的基因研究發現男生與公黑猩猩有百分之九九‧四的基因相同,比與人類女性的共同基因還多一些。所以男生在看、聽、嗅覺方面與公黑猩猩的相似性大於人類的女性。這一點對了解性別差異很重要,男女在處理事情上的不同是來自大腦結構與神經迴路活化上所造成的功能上的不同。
  在台灣談性別差異是件危險的事,我曾因為談到男女在同一件事的處理上大腦有不同之處,而被猛烈攻擊,甚至黑函說我政治不正確。但是在實驗上的確有看到差異,所以必須要講。其實每個人有每個人擅長的地方,真正的男女平等應該是每個人去做每個人擅長的事,不論它是刻板的男生的事或刻板的女生的事。法律要保障的是機會的平等和薪水的平等。作者也看到了男女大腦上的不同,所以他認為男生需要適合男生天性的課程表,從他們的長處切入,去開啟教導他們的心智。他說男生需要常常去戶外活動,在大自然中觀察,從實際動手操作中學習(其實女性也是需要)。如果孩子花很多時間在電腦螢幕前面而不在戶外,會有所謂的「文化自閉症」(Cultural Autism),最後形成被孤立、牽制、阻遏的那種「隧道感官」感覺(Tunneled Senses),他們抓不到概念或問題的重心。因此,從本書中,你可以強烈感覺到作者贊成男女分校或分班,男生需要競爭才會有動機。作者舉了很多例子來支持他的看法。我來自女校,回想自己的成長過程,我承認他講的有道理。
  由於全球競爭激烈,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及早學習,忘記了學習有「成熟」這個條件。現在幼稚園做的是小學一年級的工作,美國從幼稚園開始教認字、寫字(台灣也是),假如男生成熟的慢,還不能讀和寫,這時,他會討厭上學,因為上學是挫折,是去做一件他能力還做不到的事。其實北歐很多學校是七歲才啟蒙上學,他們的國力發展也沒有比我們五歲就學寫字的差。太早要求孩子去做他還沒有準備好、還未成熟到可以做的事,對孩子的身心都不好。
  讀者可以想像馬路上有個裂縫,大人一腳就跨過去了,孩子則必須蹲下來爬過去,爬時還得戰戰兢兢,生怕掉下去。但是等孩子長大一點,腳步變寬時,他也一步就跨過去了。小時候看希臘神話金羊毛(Golden Fleece)的電影,巨人一腳就跨過了博斯普魯斯海峽;或是《格列佛遊記》裡的格列佛一把就把船抓起來,多麼輕而易舉。看到台灣的父母,孩子才三歲兩個月就送去學功文數學,真讓我心痛。這本書有很多篇幅是為了這樣的父母寫的,作者從大腦的觀點來勸告父母不要揠苗助長,每個人大腦的成熟時間不一樣,大腦同一區塊男女成熟的時間也不一樣,不必心急,晚一年上學沒有所謂的面子問題,幼稚園本來就是個學習與別人相處的遊戲地方,沒有「被當掉」的面子問題。
  至於為什麼白人小孩被診斷為ADHD的比例高,這是社會偏見的關係。一個白人小孩拿到C,而老師認為他應該拿A,老師就會懷疑他是不是注意力有缺失,上課沒有好好聽,回家沒有好好做功課;但是假如一個黑人或墨西哥孩子拿到C,老師可能認為他是能力所限,無法拿到更好的成績,就不會建議父母帶孩子去找醫生開藥。作者坦承美國有很多人,包括黑人老師在內,仍是對白人孩子有較高的期待,他們會認為這個白人小孩沒有發揮出他的潛能,應該尋求改進方法。想不到這反而使不需要服藥的白人孩子服了藥,變成白人ADHD的機率比黑人高出了許多。這也許是種族歧視者前所未料的吧!
  那麼,如果孩子不是過動∕注意力缺失,為什麼吃了藥就安靜下來,學習就進步了呢?麻省理工學院蓋伯瑞利教授的實驗回答了這個問題。蓋伯瑞利真是神通廣大,能得到父母的同意,給正常的孩子吃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的藥;他也得到病童父母同意,暫時給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的孩子停藥。他在這段期間測試兒童,看他們在有藥、無藥的情況下學習的情形。結果發現藥物會增進正常兒童的學習,增進的強度與有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的兒童的程度一模一樣。這些藥物都是促使大腦中血清張素的濃度增加,而血清張素跟記憶、注意力、動機都有直接的關係,難怪過動∕注意力缺失的誤診率這麼高。很多人都認為吃了藥有效,就一定是這個病,其實不見得。路上很多人打傘時,陰溝的水會漲高,但是那是因為下雨的關係,雨水才是真正的原因,打傘只是個表象。
  現在許多家長很短視,只要孩子功課好,什麼都可以犧牲。既然吃了藥記憶力會好,為何不給他吃?他們會要求醫生開藥。最近動物的研究發現這些藥物會影響大腦,尤其是伏隔核,會使動物失去動機:肚子餓,食物放在面前懶得吃,連敵人來都懶得逃命。在人類身上也看到同樣情形,最近腦造影研究發現,七到十四歲的男生如果玩太多電玩會影響伏隔核和背側前額葉皮質(DLPFC)的平衡,伏隔核是把動機和驅力送到DLPFC去,DLPFC再給這個驅力回饋報酬的目標和情境,這兩個區域密切合作,這個人就有動機,朝真實世界的目標前進。但是如果電玩遊戲將血液引入伏隔核,使DLPFC的血流量減少,這時電玩遊戲本身就給了孩子達到目的的回饋報酬,而這回饋報酬並沒有連接到真實的世界,所以他們對真實世界的成就不再感興趣。電玩刺激大腦的伏隔核區就跟吸食古柯鹼所影響的地方一樣,所以電玩會上癮。
  其實男生和女生真的有不同,從孩子的行為上就可以看出。我和我妹妹都曾到動物收養中心去領養過流浪貓,我妹妹的兩個女兒會替貓洗澡,用洗衣籃替牠佈置一個溫暖的窩;我的兒子就把貓塞到他的T恤裡假裝他在懷孕,結果貓逃出來時,在他胸前狠狠留下五道血爪印。男生闖了禍不敢說,等我替他洗澡時才發現,他怕我罵,還一直說不痛、不痛。
  男孩並不會因長大就自動變成男人,他們需要被教導、被引導,需要藉由各種挑戰證明給別人看,他的身體、心智都已成熟,可以脫離父母保護,獨當一面,他才算成年。年齡跟成熟之間不是等號關係,古人十六歲弱冠,變成大人,現在十六歲男生還要媽媽叫起床才不會遲到,不但不能謀生養家,每天還要跟家裡拿零用錢。
  男孩需要磨練才能成為男人,我很贊成作者說的讓孩子去勞動服務,從流汗中學到做為一個男人是什麼意思,當你自己可以種出米來吃,蓋出房子來住時,你就知道你可以獨當一面了。所以電視廣告說喝了某個牌子的啤酒才是真正的男人,勞動服務過的孩子知道不對,真正的男人跟喝什麼牌子的啤酒無關,跟你有無能力去服務別人有關係。
  本書最好的地方是作者在指出所有造成孩子沒有動機的因素後,最後給父母指出一條生路,建議父母可以怎麼做去改變孩子,讓孩子重拾動機。他在書中所提的方法都很簡單,只要有心,便可以做到的:如盡量帶孩子去跟大自然接觸,在他背青蛙的解剖圖之前,先知道什麼是青蛙,並且摸過青蛙,玩過蝌蚪。作者說內布拉斯加的學校不再用紙筆測驗來評估小學生對電流的知識,而是要他們自己組裝一個電迴路,如果組裝正確,那麼迴路板上的馬達就會動,鈴聲就會響。孩子從鈴聲中,不但得到他的自信心,還確實把電流的知識學進去了。作者的話使我想起李家同教授對台灣電機系學生的批評,或許新任教育部長真的應該好好看一下這本書。
  另外,作者建議父母一定要用心替孩子找一個適合他的學校,學校跟孩子的契合實在太重要了,孩子一天有八個小時在學校生活,如果老師的教學、校長的理念不適合他,而他必須每天去受八個小時的罪,實在太可憐了。很多時候,適合哥哥的學校,對弟弟可能不合。我很贊成德國人的話:「沒有什麼天氣叫不好,只有合不合適的衣服。」
  作者特別強調不讓孩子走上歧路,必須替他指出另一條可行的路,行為才會改善。這點真是台灣父母最常犯的錯誤,我們常懶得說理,都用權威的命令方式說話:「我告訴你不行就是不行」,使得孩子陽奉陰違、親子關係疏離。其實教養孩子是個藝術,材料不同,雕刻的方法就不同,逆著樹紋雕刻會糟蹋了好木頭。教養孩子絕對不是科學,科學有重複性,甲做成功,乙用同樣方式也會成功,但是教養孩子不是,別人孩子打罵會成材,你家孩子打罵會離家出走,不可東施效顰,以免誤了孩子的一生。
  教育是要為學生出社會做準備,父母千萬要有開闊的胸襟,要多看書,了解社會變遷,了解世界新潮流對孩子的要求,然後依照孩子天性,指引他一條他會快樂成長的人生道路。
  內容連載
  第1章 謎團:缺乏動機的男孩
「薩克斯醫生,我的兒子比利非常的聰明,」一個父親說:「我們帶他去檢查過兩次,兩次測驗的結果他的智商都到一三○以上。但是他完全沒有學習動機。」
「你是什麼意思?」我問道。
「我的意思是他不肯做家庭作業,他不肯為考試而讀書,他不在乎他拿到的成績是A或C或F。」
「他多大了?」我問道。
「六年級。」
「哼呣,他空閒時喜歡做些什麼?」
「事實上,比利很喜歡閱讀,尤其是科幻類。他只是不肯讀學校的課本,我不曉得為什麼他這麼恨學校,他讀的是一所很好的學校。」
「他上哪一所學校?」我問道。
  爸爸講了一所當地的私立學校,我知道那是所很有名、很難擠進去的學校,班級和學校都很小,老師的素質很好,也很受尊敬,它的學費一年是兩萬多加幣。
  我在拖延時間:「你有跟學校的人談過嗎?」
  他點點頭:「學校裡的輔導老師認為比利可能有注意力缺失症(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 ADD),我不相信,他怎麼可能有注意力缺失症?他已讀過艾西莫夫(Isaac Asimov)的《基地三部曲》(The Foundation Trilogy)兩遍,他可以背出《魔戒》(Lord of the Rings)裡整段的話,他甚至會背精靈語(Elvish)的一些詩。像這樣的小孩對我來講不像是有注意缺失症,比利很喜歡閱讀,他只是不喜歡上學。」
  我停住了,我想說在沒有看到比利之前,我不能給任何特別的忠告,我需要自己去評估比利的情形,而且這個評估需要兩個小時。這是真話,但是我知道這樣一說就會被認為是避重就輕,沒有給實質的幫助,因為我第二天一早就要飛回華盛頓特區。我住在那裡,也在那個區域開業,我知道在這次的旅行中,我沒有時間去評估比利。
  正當我猶疑時,一位女士開口了:「我的兒子也是同樣的情形,不過他年紀小些,現在二年級。除了在學校,傑生跟天使一樣可愛,但是在學校裡他會打人,他已被送到校長室好幾次了。他說他只是在玩,他絕對不會故意去傷害任何人的,但是老師說他們必須把會打人的小孩轉介給專家,只要打人超過三次就必須強制帶去給醫生看,所以現在他們說我必須帶傑生去給醫生評估。」
  我很想指出傑生與比利的情況是完全不同的,比利沒有打任何人,他只是缺乏動機使他在學校表現得好;傑生的問題則不在動機而是行為,但是我知道我不應該說任何話。
  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說,所以我反問父母親一個問題:「有多少人是同樣的情況?你的兒子有學校的問題,但是你不知道為什麼?」
  幾乎一半的家長舉起手。
  「我想聽聽你們的意見,你們認為怎樣?有人知道為什麼你的兒子會有這些問題嗎?」
  「學校太注重成績了,」一位父親立刻說:「幼稚園已經不再是幼稚園了。去年我的女兒、今年我的兒子在幼稚園上學第一週回家就有家庭作業,你可以想像幼稚園的孩子回家做家庭作業嗎?五歲的孩子每天做一小時的家庭作業,真是荒唐,難怪孩子不喜歡上學。」
  好幾個父母點點頭,但我想問的是,為什麼這種情況對男孩的影響大於女孩?另一個父親說:「現在學校已經女性化了,在我兒子的小學裡,唯一的男性成人是校工,這些女老師都要學生坐得好好的,安靜的上課,這對男孩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不能怪老師,」一個媽媽溫和但堅定的說:「該怪的是孩子。對不起,我不是故意要惹你生氣,但是現在的小孩太懶了,尤其是男孩,他們寧可坐在家中打電玩,假如由他們做主的話,他們根本不要去上學。我們家對面那個男孩一整天什麼事也不做,只是打電玩,他不做家庭作業,也不幫忙做家事,也不打球,只玩電玩。」
  許多人點頭。
  「當我在他們的這個年紀時,必須走路去上學,單程就三哩的路,而且不管刮風下雪都得走,」一個年紀大一點的男人說:「我們根本沒有你現在看到的那種學校交通車,我們必須走路。我告訴你一件事,當你在大雪天走三哩路去上學時,你會逼著你自己學到一些東西,你不願白走這三哩路,我想這是很好的動機。現在的孩子東西得來太容易了,要去哪裡都有父母開車接送,雖怪他們沒有任何動機,他們根本不用幹活就會有所有的東西。」
  沒有人回答。一會兒之後,有位年輕的女士說話了:「我在某個地方讀到塑膠好像跟這有關係。」
  「怎麼樣的關係?」我問道。
  「塑膠的什麼東西,就像牛肉中的荷爾蒙,它弄糟了孩子的大腦,這是為什麼現在這麼多孩子有問題。」
  我想說,這有點太離譜了吧!但是從過去的經驗中,我知道最好不要去捅馬蜂窩,我很有風度的表示懷疑。「為什麼塑膠只影響男生而不影響女生?」我很有禮貌的反問她:「難道女生不是和男生一樣接觸到塑膠嗎?」
  「我不知道,但它就是影響男孩。」這位女士說。
  自從我二○○五年出版了《養男育女調不同》(Why Gender Matters,中譯本遠流出版)之後,演講的邀約就多起來了,我現在已經在美國、加拿大、澳洲和墨西哥講了兩百三十場以上。上面描述的場景重複出現過幾十次,我跟那些掙扎著鼓勵孩子上進的父母、老師通信,當然我在馬里蘭州的診所也診斷治療這些有問題的孩子。
  我是家醫科的醫生,在華頓盛特區的近郊已經住了十七年,也在那裡工作了十七年,所以累積了七千多個病人。我看到幾百個家庭中,女兒勤奮好學,聰明有才氣,兒子卻懶散沒有動機,但是反過來的情況─兒子積極向上、功課一流,而女兒鬆懈、不在乎她的前途的─卻非常少。
  這不是只有發生在我的社區,當你和我一起在本書中檢視這個問題時,你會看到它分佈得很廣,全美國都有這樣的情形:男生對學校沒有興趣,不想去追求美國夢。這種現象在每一種社區中都有,不論是都會、近郊、鄉村,不論膚色是白的、黑的、亞洲人、墨西哥裔,也不論社經地位算有錢的、中產階級的、低收入的,情形都一樣普遍。
  這個抑鬱擴散的結果是我們越來越熟悉的:瑪莉亞(或艾茉莉,或珍妮佛)去上大學,拿到她的學位,找到工作,有她的人生。賈斯汀(或卡羅士,或達米安)上大學上了一兩年或六年,拿到或沒有拿到學位,回到家給父母養。他可能在大學時有極歡樂的時光,因為現在大學生中,男女的比例是二比三,每三個女生上大學,只有兩個男生上大學。在一些比較大的大學中,現在的男女比例是一比二,而且女生多半在讀書,而男生多半在打混。男生似乎沒有他姊妹那種驅力,他在星巴克(Starbucks)或大賣場打工,最後回家給父母養,或給女朋友的父母養,或是投靠其他願收留他的親戚。
  下面是這個現象很奇怪的地方,也是前所未見的:男生並不在乎他的情況,但是他的父母在乎,他的女朋友在乎,假如她還沒有把他甩掉的話,她至少會重新考慮跟他在一起的結果。他卻完全無視於別人的關心,他專注在他們買給他的電腦上流連網路,或是在他們買給他的液晶螢幕電視上玩電玩遊戲。
  在我執業中看到的這麼多男孩,或是在我演講中聽到父母、老師所談的這麼多男孩中,真正令我不安的是,這些男孩對外面的真實世界都沒有任何熱情。有些男孩選擇到電玩遊戲中,我們在第三章中會看到,這些男孩所說的電玩遊戲大部分跟真實世界是沒有關係的─除非你要開槍殺人或開戰鬥機。我所擔心的這些男孩,並不是因為在外面的真實世界有更重要、更想做的事要做才不喜歡上學,而是因為他們不喜歡所有的事情,沒有任何東西真正使他們興奮。
  更令人擔心的是,這些男孩似乎認為他們這種懶散、不在乎的態度是男兒本色。有一位母親告訴她的兒子:「你需要把你的成績弄好一點,它是很重要的事。」
  「女孩子在乎成績,同性戀在乎成績,正常的男生才不在乎成績。」她十四歲的兒子用一副理所當然的口氣告訴她,這口氣是他教她如何使用TiVO(美國流行的數位硬碟式錄影機)時用的口氣,那種「你不懂就聽我的,不要多囉嗦」的態度。對男生來說,事情就是這樣。對很多男生來說,不在乎成績已經變成男子漢大丈夫的指標了。這是一種新的態度,我們在下一章中會詳細討論。
  在這些男生中,我所看到他們對學校的敵意也是新的。這個現象已不再限於低收入學區非裔或拉丁美洲裔的男生,現在在高級住宅區的白人和亞裔男生中也可見到。
  這些改變單獨來看可能不重要,但我認為它們是一些更深層影響的冰山一角。我們在下一章會看到,有越來越多的男生與學校脫節,越來越多的人會告訴你,學校很無聊,浪費時間,是一個他們每天要忍受直到下課鐘響才得以解放的地方。對男生來說,他真正的生活─他在乎、想過的生活─是在下課鐘響以後才開始的,他終於可以離開學校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他真正想做的事可能是玩電玩遊戲,跟朋友在一起打混,或吸毒喝酒。它可以是任何事情,只要與學校無關。
  在過去的五十年,美國大學的校園在進行一場性別的改變:從大多數是男生變成大多數是女生。下面是一九四九到二○○六年美國大學和四年制學院男生和女生的比例:
●一九四九年:百分之七十的大學生是男性
●一九五九年:百分之六十四是男性
●一九六九年:百分之五十九是男性
●一九七九年:百分之四十九是男性
●一九八九年:百分之四十六是男性
●一九九九年:百分之四十四是男性
●二○○六年:百分之四十二是男性
  大學和學院現在在努力招收合格(功課好)的男生。有一位媽媽告訴我,等到她兒子要申請大學時,她很擔心學校的註冊組會因為她兒子是白人男性而歧視他、不收他。她是根據她自己三十年前念大學時的經驗。後來她寫電子郵件告訴我,她完全多慮了。「我發現男生在今天是屬於被保障的人了,只要任何功課好的男生,幾乎都可以進入他們想進的大學。但這只是讓他們進了大學,並沒有教他們怎麼應付以後會碰到的更大的選擇可能性。」
  今天進入大學或四年制學院的男生,比他們的女性同儕顯著的少拿到書卷獎或畢業。三十年前,這情況還是完全倒過來的,男生比女生更會拿到學位畢業。今天賈斯汀比他的姊妹艾茉莉更不可能上大學,更不可能在大學中念到好成績,更不可能畢業拿到學位。這與種族和階級無關,他們有同樣的父母、同樣的資源。
  當然,不是所有的男生都被這種冷漠的新病毒威脅。有些男生和女生一樣用功,他們也一樣要經濟和其他方面的獨立,一樣為前途打拚。因為我們還是有看到一些成功的年輕人在我們生活的周遭,我們會忽略有比以前更多的年輕人倒在前進美國之夢的路旁,這個結果就是驚慌的父母不知道為什麼他們的孩子不能、不願獨立去過自己的生活。他們像浮萍一樣,到處漂泊,隨著生命的潮流把他帶到天涯海角。
  為什麼有的男孩會成功,有的男孩─來自同樣的社區或甚至同樣的家庭─卻毫不在乎的隨波逐流呢?
  他要去哪裡?
  你能幫得上忙嗎?
  這就是你和我要一起探討的核心問題。
《棉花糖女孩》Girls on the Edge:充實甜美外表下的空洞心靈,教養出自信健康的生命舵手 (遠流2011 )
  內容簡介   
  從許多客觀的標準來看,生活在今日的女孩擁有前所未有的選擇和機會,她們的生命應該比過去任何世代都豐富燦爛;然而事實卻是年輕女孩就像棉花糖一樣,外表甜美但內在空洞,光鮮亮麗不過是虛幻表相。
導致她們身陷危機的因素包括:
  .性認同錯亂:年幼的女孩錯把表現性感當作吸引注意的手段,「看起來怎樣」取代了對「自己是誰」的探索
  .網路泡泡:在這個臉書、簡訊和即時通的世代,和同儕在網路世界中過度連結,反而中斷與自己的內在連結
  .病態的偏執:只聚焦在生活的某個層面或活動,做第一名的好學生,做最傑出的運動員,做最瘦的紙片人
  .環境毒素:內分泌系統受干擾使青春期提早到臨,會增加飲食失常、成癮、乳癌、焦慮症和憂鬱症的風險
  洞悉青少女這種自我意識薄弱、不堪一擊的處境,心理學家暨家醫科醫生克斯提供父母很多實用的點子:從幫助女兒選擇學習環境、評估合適的運動項目、決定可以上哪些社交網站及上網多久、辨識塗抹在身上和吃下肚裡哪些是有毒的,到安排參與社群搭起世代之間的橋梁。
  透過分享邁向順境和遭遇困境女孩的真實故事,指出了新的未來之路,可以激勵老師和家長在生活中採取行動,從身體與心靈兩方面來照顧孩子,幫助我們的女兒順利成長為一個快樂、有生產力、獨立自信、輕鬆融入這個新世界的女性。 
  前言:三個女孩
  艾茉莉
  在艾茉莉五歲的時候,她帶了兩個很逼真的大猩猩填充玩具到她的幼稚園,作「展示發表」的主題(show and tell;譯註:美國幼稚園為了要訓練孩子上台說話的台風,並鼓勵孩子表現,每學期都有show and tell,請小朋友從家中帶個他最喜歡的東西來學校與他人分享,他要介紹這是什麼、為什麼喜歡等等,小朋友可以帶寵物、玩具,甚至有人把祖父帶來,因為祖父曾經從事救火員或警察等小孩子崇拜的行業)。她用這兩個一大一小的大猩猩做例子,解釋給小朋友聽什麼叫「控制階層性」(dominance hierarchies),並使用像「首領」(alpha male)和「主控」(dominant)這種術語(譯註:alpha male指的是在有階層社會組織的動物中,如黑猩猩、大猩猩,身材最高大、性情最兇猛的雄性,牠通常是這個族群中的首領,其他人聽命於牠,牠也享受最多的交配權;最初這個名詞只用在動物的觀察上,最近已引延為一個團體中的領袖)。在往後的每一年,開學的頭幾個禮拜她都非常的焦慮。「我必須要讓老師知道我很聰明,假如你在第一個禮拜說了愚蠢的話,老師就很難改變對你的第一印象。」她在五年級時,對她媽媽這樣說。她其實根本不需要擔心,艾茉莉很少說什麼愚蠢的話,老師們很快就發現艾茉莉的確是個很聰明的孩子。
  她的夢想是進入長春藤盟校,最好是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每個人都在說哈佛(Harvard),但是普林斯頓其實更難進。」她在九年級時跟她媽媽說。三年以後,她崩潰了,因為哈佛和普林斯頓都拒絕了她的入學申請,她的自我開始碎裂。
  她進了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譯註:也是長春藤盟校之一)。她期待自己是班上最聰明的人,但是她不是,事實上,還差得遠,她幾乎是勉強過關,在及格邊緣。這時,豬羊變色,她的世界整個垮掉,她墜入了無底深淵。
  梅麗莎
梅麗莎和潔西卡從幼稚園開始就是好朋友,「我們就像雙胞胎似的。」梅麗莎這樣告訴我。這兩個女孩喜歡穿同樣的衣服,讀同樣的書甚至看同樣的電影,「我們可以知道彼此在想什麼。」
  有八年的時光──從幼稚園一直到八年級──這兩個孩子都是最好的朋友,互通心靈,焦孟不離;但是到九年級時,事情發生變化,潔西卡突然不喜歡梅麗莎了。潔西卡請了班上所有人去參加她的派對,獨獨不請梅麗莎;她還叫所有她的朋友午餐時不要和梅麗莎坐在一起吃;假如梅麗莎朝她走過來,她就故意調轉頭,假裝沒看見。傑西卡叫所有的女孩們都不要跟梅麗莎說話,「突然之間,我變成了隱形人,大家對我有看沒有見。」梅麗莎告訴我。
  當潔西卡和她的同謀開始用簡訊、電子郵件和社交網站一個禮拜七天、一天二十四小時騷擾梅麗莎時,梅麗莎的生活開始變得不可忍受了。「那真是非常的駭人,」梅麗莎說:「我簡直不敢開電腦或手機,因為我不想看她們講我的壞話。我真的很想趕快去死。」
  麥荻生
麥荻生的夢想是成為超級名模,從她九歲生日開始直到十三歲,她是最美麗的女孩,而她自己很知道這一點。
  但是當荷爾蒙大量湧出、她臉上開始長青春痘之後,事情就改觀了。麥荻生的父母告訴她:「沒有關係,耐心點,荷爾蒙正常了,青春痘就會消失。」但是青春痘並沒有消失,反而變本加厲。在麥荻生的請求下,他們帶她去給家庭醫生看,醫生開了藥,但是藥物並沒有什麼幫助。他們又去看了皮膚科醫生,醫生開給她Accutane(維他命A酸類藥劑),但是她的父母讀了這個藥物的副作用,會有自殺的危險,而且服用者生的小孩會有基因上的缺陷,所以他們沒有讓麥荻生服這個藥。一場大戰開打了。
  這時麥荻生的體重大增,從四十四公斤一路增加到五十六公斤,而她才一五七公分高,這是她十三歲生日到十四歲生日之間發生的事。她不再是有著完美無暇皮膚的可愛小女孩了。那麼她是誰呢?她自己也不知道。她在跟憂鬱症奮戰,所以她的父母帶她來看我。我給她開了抑鬱錠Lexapro,這個藥對她有幫助,但是卻使她體重繼續上升,所以我轉開阿迪羅(Adderall)給她。
  阿迪羅一開始時,好像天賜良藥,不但改善了她的情緒,也幫助她在兩個月之間把體重降到四十九公斤。但是阿迪羅有時會使她心跳快到好像要從她的嘴巴裡跳出來似的,儘管如此,她還是一直要求更高劑量的阿迪羅。當我拒絕時,她就說她的藥不見了,要我再開新的給她。
  麥荻生用她的外表來決定她的價值,假如她很可愛,她就有存在的價值,而這個可愛的定義就是很瘦、皮膚光滑沒有痘子。一旦她不再符合這個理想時,她就不知道自己是誰了。
  德國詩人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寫道:「深掘你的心靈,找出要掘多深才能達到你生命的泉源,只有在源頭,你才能找到問題的答案。」假如你的女兒能夠發展出牢固的自我意識,那麼她會茁壯長大,成為百折不撓、有自信的女人。年齡本身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我曾經見過十一、二歲但是已有很強的自我價值的女孩,而且她們保持這個價值觀一直到經過青春期進入青年期;我也認得很多成年婦女始終都沒有達到這個地步。
  所謂自我意識就是知道你自己是誰,這無關乎你長得怎麼樣,或是學校成績如何,或者你是誰的朋友。艾茉莉定義她自己是個聰明的小孩,梅麗莎是潔西卡最好的朋友,麥荻生很可愛。如果把這些拿掉,這些女孩的自我就垮掉了。
  我一九八四年在費城兒童醫院小兒科當實習醫生時,開始給孩子開藥,在我拿到賓州大學醫學士學位以後,我到賓州蘭卡斯特郡的蘭卡斯特總醫院(Lancaster General Hospital)家醫科做了三年的住院醫生。從一九九○年開始,我在華盛頓特區近郊開業,做了十八年的家醫科醫生。在這十八年中,我有幸成為一千個以上的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我從這些孩子的嬰兒期開始,看著他們長大到成為中學生和高中生;有的則從他們十歲或十二歲開始,一直跟著他們到成年。
  有些女孩生長在幸福安全、雙親健在的家庭,有些沒有這麼幸運。但是在我們談到女孩的自我意識時,環境並沒有這麼重要。我知道有些女孩在單親窮困的環境下長大,但是她們都成長為有堅毅性格、不屈不撓的人。我也知道有個女孩成長在溫暖舒適的家中,卻在十四歲時覺得人生沒有希望,有自殺傾向。
  發展出自我意識跟你父母有多少錢沒有關係,它也跟你長的好不好看、你的iPod中有什麼歌,或你的臉書上有多少朋友沒有關係。它是你跟你自己內心的連接,與發展出你自己獨特的人格有關。以我十八年在同一個社區中的經驗,我看到越來越高比例的女孩們對自己的意識,完全建立在膚淺的表面價值上。因此這些女孩都很脆弱,一點打擊就崩潰了。
  這種脆弱的自我概念,以及這種易受傷性所帶來的焦慮和沮喪,越來越普遍。二○○四年有一個研究比較一九八九年和一九九九年這十年間,兒童和青少年要求心理衛生及精神健康服務的人數。結果發現女孩動用到精神健康服務資源的人數增加了百分之四百以上,而男孩只增加了百分之七十。更晚近的研究發現,女孩對精神科的服務需求持續成長,比男孩快上許多。從一九九六到二○○五年之間,美國女性(包括成年和未成年)服用抗憂鬱症藥物的比例差不多增加了一倍,從百分之七‧五到百分之十三‧四;也就是說,美國每八個女性中就有一個在服用抗憂鬱症的藥。
男生和女生一樣都有問題,但是問題不同。許多被送到心理治療師或精神科醫生那裡去的男孩是因為注意力缺失過動症(ADHD),或是不服管教的偏差行為,而女孩比較多的是焦慮和沮喪。
  換句話說,男生常常把他們的問題表現出來(act out their problem),女生比較容易把問題悶在心中。就像一個研究團體所觀察到的,「女孩的沮喪和焦慮主要是思想引發的,就像先前的研究所示,青春期的少女比少男表現出(或自我報告出)更多的沮喪和焦慮徵狀,而這個差距正在擴大中。」這些研究者發現問題的嚴重性(以去醫院看精神科或心理師的次數為基準)也是女生比男生嚴重,女生就診的次數增多得比較快。
  聖地牙哥州立大學(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特吉(Jean Twenge)比較四、五十年前美國和現在情況的變化。從一九六○年代中葉以來,心理學家就問孩子同樣的問題:「你覺得你有焦慮到不能專心做事嗎?你覺得你有焦慮到睡不著或睡不安穩?」五十年前,很少女孩會回答「是」,在那個時代,女孩似乎都是掩著嘴,吃吃的笑。為什麼會有這種刻板印象?因為那個時候真的有很多女孩吃吃的笑。
  現在不是這樣。特吉教授發現的是普遍性的焦慮,而且女生比男生顯著。她認為一部分的原因是文化的改變,她和其他的心理學家把這叫做社會連接(social connectedness)。她寫道:「當社會聯結(social bonds)變弱時,焦慮就增加了,低程度的社會融合會使成人容易得焦慮症。」(編按:相關內容可參見《Me世代》〔Generation Me〕,中譯本遠流出版。)
  你能相信你每天所遇到的人嗎?在五○和六○年代,大部分美國人會回答「可以」;但是現在大部分的美國人會回答「不能」。四十年前,女人去敲她鄰居的門,借一顆檸檬或幾個雞蛋是很普遍的事,現在幾乎已經看不見了。心理治療師雷文(Madeline Levine)回憶她的童年:「我記得鄰居會來借一杯糖、一點奶油或一顆馬鈴薯,現在的人會覺得去鄰居家借食材是非常可笑的事。」
  這些社會聯結的中斷對女性的影響比較大。當你覺得你跟鄰居沒什麼來往、不太能信任你的街坊時,你會怎樣?假如你是男人,你可能待在家裡,多花幾個小時玩電玩遊戲或去看你喜歡的運動賽事。女性似乎比較需要這個社會連接的網絡。所以當網絡不再像以前那麼綿密時,對女性的傷害比較大。特吉教授檢驗十六個婦女覺得焦慮的指標之間的相關性,結果發現缺乏社會信任是焦慮症的最大原因,比離婚率還高,也比失業率及一般經濟條件高。
  從許多客觀的標準來說,生活在今日的女孩應該比她們的祖母在同樣的年齡時快樂。今日女孩的選擇和機會是她們的曾祖母想都沒有想過的:上大學,進醫學院、法學院──在五十年前,這些都還只是僅限男生,當我的母親一九五三年從克里夫蘭市的醫學院畢業時,她是他們班上僅有的兩個女生中的一個。你的祖母恐怕從來沒有想像過她可以當外科醫生、飛行員或總統;但是你的女兒知道對她來說,這些都是可能的,沒有任何一扇門會因為她是女生而關上。
  然而,今日的許多女孩卻沒有發展出她內在的自我,那個她的曾祖母(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都)擁有的堅強的人格核心。我不認為你可以把這怪罪到「現代文化」(modern culture)上,因為她們的兄弟就沒有這個問題。
  她們的兄弟有其他的問題。這本書的起源是我對懶散的賴家王老五有興趣。在一九九○年代初期,我看到越來越多各種經濟階層的家庭,女孩都努力向上,男孩都是啃老族,他對電玩遊戲進階到下一關的興趣比西班牙語期末考過關還高。二○○一年開始,我到過美國和加拿大、墨西哥、澳洲、紐西蘭、蘇格蘭、德國和西班牙等地的很多學校和社區訪問,我跟男孩談,也跟女孩談,聽他們的父母和老師怎麼說。我發現這個勤勉女孩和懶惰男孩的現象非常普遍,那些經驗最後彙集成《浮萍男孩》(^^Boys Adrift^^,中譯本遠流出版)這本書。
 
 
 

台長: 阿楨
人氣(3,208) | 回應(36)|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性別教育 |
此分類下一篇:《眼淚:哭笑不得》
此分類上一篇:《美之偽科學》

阿楨
沈川洲 推翻達爾文演化論【聯合報╱記者陳智華 2010.01.17

達爾文物競天擇演化觀念是舊物種絕滅,新的物種才崛起(楨:稻草達爾文),但台大地質系副教授沈川洲和美國華盛頓大學合作的研究發現,生命演化初期並非如此。推翻達爾文演化觀念,成果最近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沈川洲和華盛頓大學海洋所教授凱莉、博士生布雷爾頓等的研究團隊,利用鈾釷定年技術及基因序列分析,重建過去一千二百年來,北大西洋八百公尺深海「失落城市」稀有生物圈的演化過程。
沈川洲說,根據達爾文演化的觀念,生物種類由單一變多元,機能從簡單而精奧;舊的物種相繼絕滅,新的物種不斷崛起,但是,現今的科學家卻發現,在生命演化的初期,模式大不相同。
他表示,稀有生物圈理論認為,演化初期各種競爭的相近物種可同時存在,雖環境改變,過去適應的稀有物種可能突然成為優勢族群,早先優勢物種因此沒落,但群集總數維持一定,原本的多樣性依然存在。
沈川洲說,這項研究是以「失落城市」的微生物為對象,因其熱泉系統與地球早期無氧時期環境相似。「失落城市」布滿最高可達六十公尺的巨型碳酸鹽柱狀白煙囪,並有不斷從白煙囪湧出的海底熱泉。
白煙囪碳酸鹽表面生長一層特有的甲烷疊球菌及嗜甲烷菌,在無氧環境,靠著氫氣、甲烷及熱泉產生能量生存。
研究發現,年輕的新生白煙囪,會有大量熱泉湧出,表面多布滿適應強鹼高溫的球菌;已形成百年的白煙囪湧出熱泉較少,碳酸鹽表面的熱泉與海水相混,則可見球菌與其他嗜甲烷菌並存。
千年以上的白煙囪則少有熱泉湧出,周圍長的多是喜好低溫弱鹼環境的菌屬。
沈川洲說,研究顯示儘管優勢族群一直改變,但種類數量在則沒有顯著變化,即生物仍可維持多樣性生存,這不但第一次直接證實稀有生物圈理論,且很可能直接描述地球幾十億年前早期生命的演化模式。

另詳參本館:美國的科學真的天下第一?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281755869
2010-01-17 10:55:12
版主回應
我們為什麼親吻? ‧讀者文摘 2010/02/24

親吻不只是一種表達親密的姿態那麼簡單。

親吻是生物本能,還是我們內心潛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我們的伴侶更喜歡哪種親吻方式?這些,你不可能不想知道。
泰莉和雷在同一家餐館當服務生,因而相識。雖然手頭拮据,他還是約她出去玩。他們在公園的鞦韆上約會了幾回,終於有一天,在道別前,雷問泰莉:「我可以吻你嗎?」她毫不猶豫地點點頭,儘管開始有些緊張,仍毅然溫柔地獻上雙唇。
他們後來都同意這一刻沒有那麼場面浩大或者纏綿悱惻,不像好萊塢電影裏那樣激情四射,然而就是這輕輕一吻,展開了一場長達二十四年的愛情故事,至今還堅定不移。

親吻時,人的三十四塊肌肉同時進行工作

儘管這聽起來像一部言情小說,泰莉和雷的經歷其實可以找出科學的解釋:一個吻,可遠遠超過只是表達親密的姿態那麼簡單。這第一次的身體接觸,就已經明確預言了這對戀人將終成眷屬,儘管他倆當時也許還沒有意識到。
心理學家戈登.蓋洛普在二○○七年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親吻時,我們會在潛意識中通過各項感官交流寶貴的資訊,確認我們面前這個人是不是理想的伴侶。這種「生物本能」在泰莉和雷的交往中表露無遺──他們生下了兩個快樂健康的孩子,今年十八歲的瑞秋和十七歲的喬納森。
仔細分析親吻瞬間我們體內的反應,就會發現這項理論對親吻可能產生的效應,並沒有言過其實。
「在我們檢測的十二對腦神經中,有五對在接吻時表現活躍,它們從嘴唇、舌頭和鼻子向大腦傳遞資訊,然後由大腦進行資訊處理。」墨西哥靈長類動物學協會會長西莉亞.安娜亞.胡塔斯說。親吻時,人的三十四塊肌肉同時進行工作,大腦釋放出一種催產素荷爾蒙。「這種荷爾蒙也被稱為『綁定荷爾蒙』,它的濃度在接吻後大大上升。」

氣味在人類繁衍過程中,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親吻的時候,鼻子也扮演重要的角色。在親吻前後,雙方不僅交換眼神,還分享氣味。
從前,人類被認為不會使用許多動物之間用來促進示好和交配的費洛蒙。可是,二○○三年的一項研究證明,氣味可能在人類的生殖繁衍過程中,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這項研究顯示,人類的嗅覺器官黏膜組織中藏有費洛蒙接收器,它們決定了我們與異性的關係。
這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女性是如何判斷一個男人的基因是否與其匹配,同時也可以解釋男人如何推測一個女人是否具有生育能力。順着進化鏈向前回溯,我們不難想像人類親吻的由來。「有些靈長類動物嘴對嘴地哺育牠們的幼崽,牠們先把食物嚼碎,然後餵給後代;這可能就是接吻的雛形。」西莉亞說。
靈長類動物學家弗蘭斯.德.瓦爾和動物行為學家埃保.埃拜斯費爾德都支持這種理論:不帶有傳遞食物目的的親吻行為,幾乎可以說是全人類共有的一種愛情表達方式。
我們人類的「表親」黑猩猩也會親吻;那不僅僅是為了養育後代,也是用來表示問候;或者如靈長類動物專家戴安娜.普拉塔斯說的,在衝突後表示和解。

只有人類才具有這樣的嘴唇

親吻並非人類的專利,可是著名人類學家德斯蒙德.莫里斯斷言,只有人類具有外翻的、在顏色上和周圍皮膚區分開來的嘴唇。嘴唇在視覺上充滿誘惑,而且極度敏感,因為它上面覆蓋着人體最薄的皮層,而且彙聚着大量的感覺神經。
我們生來就適合親吻。世界上至少百分之九十的人口歸屬於具有接吻習慣的文化之中。可是由於這個數字還不是百分之百,有人仍然懷疑,接吻是否僅僅一種條件反射或者後天學習而來的行為。
「親吻是後天習得的,在不同文化中的使用頻率不一樣,可是,親吻行為本身也可以被認為是一種本能。比如嬰兒的吸吮,這種行為不僅出現在嬰兒飢餓時,也是一種安撫嬰兒的反射動作。」西莉亞說。
佛洛伊德認為嬰兒的吸吮是接吻的直接起源。「我們現在知道吸吮所使用的肌肉和接吻完全一致。」英美雙重國籍女作家艾德里安.布魯寫道。佛洛伊德認為,親吻相當於在別人的嘴唇裏尋找母親的乳房。「我們熱衷於親吻,是因為親吻在我們最初的真愛體驗當中就已經存在了。」
還有一項證據也支持佛洛伊德的推測,一篇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研究報告顯示,大多數人在接吻時會把頭向右側傾斜。德斯蒙德.莫里斯認為,這種現象可能是由於百分之八十的母親習慣於在哺乳時將嬰兒抱在左側,而簡單的解釋是:母親的心臟靠左邊。

每四個人中,就有一人不滿戀人的親吻技巧而離開對方

西班牙一個交友網站的調查顯示,每四個人中,就有一位曾經因為不滿戀人的親吻技巧而離開對方。這些人中,有百分之四十二的人說他們是通過接吻而發現兩人之間不來電。另外百分之十五的人說他們感到對方好像是在「舔」自己。...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78&f_SUB_ID=2670&f_ART_ID=234589
2010-02-24 12:13:27
阿楨
王菲離婚主因?傳春節後將皈依佛教到西藏出家2013-9-14今日新聞網

歌壇天后王菲與李亞鵬13日雙雙在微博尚證實夫妻緣盡,兩人離婚消息一傳開,各界也開始揣測離婚原因,不僅有消息指出李亞鵬在外有小三,網路現在更盛傳,王菲是因計劃春節後要到西藏出家才會離婚。
天后王菲離婚消息一出讓許多人極為震驚,網路上也傳出王菲離婚主因是因春節過後將到西藏薩迦寺出家,並替大女兒辦理信託,保證其一輩子衣食無憂,二女兒則是給前夫李亞鵬照顧,已無後顧之憂。
不過,關於王菲出家的消息這次並非第一次傳出,曾有網友爆料,其實王菲在1992年已皈依佛門,也曾數次將名下財產捐給佛學院,還把自己住處的地下室改建成佛堂,專心修佛。
另有報導指出,王菲雖然演唱事業一帆風順,造就出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但感情路卻不順遂,一直希望能出家專心修行,在她漸漸退出演藝圈後,四處弘揚佛法,並參加許多慈善活動,去年更曾到印度朝聖修學佛法,都是為了到西藏出家做準備。

願王菲李亞鵬早日再婚

新觀察很少品評名人私生活,因為離公共事務距離較遠。但王菲李亞鵬離婚算例外(上次是鄧文迪離婚),這種新聞就是真正的新聞。週五晚上,編者的微信朋友圈徹底被刷屏……大多數人只限於看熱鬧,瞭解我們的人知道,新觀察是一定要看出點門道的。對,哪怕只是看待一起離婚。
  本專題將主要介紹潘綏銘、鐘阿城、端宏斌三位元公知的觀點。潘綏銘先生是人民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性學專家;阿城以小說《棋王》成名,以博聞強記知名,與當代文藝界很多名流過從甚密;而端宏斌則是位元80後財經專欄作家,同時致力於進化心理學的科普。
  離婚率還將抬升,至人性的正常水準
  先來看端巨集斌提供的一組資料。
那些過來人經常會告訴你這樣一個真理:婚姻其實與愛情無關。婚姻本來就是人生最大的賭博,誰都不知道最終的結果。中國離婚率已連續7年遞增,相信很快就會趕上發達國家的水準了。美國的離婚率是50%,即平均每對夫妻都有50%的概率最終分手。(該段寫於2011年6月)
2013-09-16 09:56:29
版主回應
  不用刻意大驚小怪,無妨就承認:實際離婚數目比一般人印象裡普遍得多。而明星離婚,也是離婚,再熱鬧也是很大絕對數量裡,極小的一部分。可以關注(這是人性),但不宜過分解讀(這是禮貌)。應更多研究社會現象,而非個案。
進化心理學首先會告訴我們一個事實,雖然很多人並不樂意聽,那就是:事實上從來就不曾有過嚴格的一夫一妻制社會。雖然很多國家的法律認定,每個人只能有一個老婆,但是照樣會有很多人擁有二奶,或者是小三。嚴格的一夫一妻制只存在於想像之中。
  老端有他的脾氣,直戳社會真實,很多人對此是諱言的。否則,難以解釋怎能每天都能見到“小三”“劈腿”“嫖娼”……這類社會新聞,不像是全國各地記者爭先恐後編的啊。
  具體一個社會是偏向一夫多妻還是偏向一夫一妻,主要是由這個社會的財富分配狀況所決定,簡單的講:如果一個社會的資源不平等度較高,那麼婚姻制度就是一夫多妻制;而如果一個社會的資源不平等度較低,那麼婚姻制度就是一夫一妻制。
  娛樂圈偶像資源豐富,條件優質者比比皆是。不是這個圈子裡的人格外壞,而是堅守感情對他們來說,格外難。這是人性。
  NBA巨星科比離婚
人性為什麼永遠是花心的
阿城說:基因才是我們的根本命運。
人腦中的三種化學物質,多巴胺(dopamine),去甲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和henylethylamine(最後這種化學物我做不出準確譯名,總之是苯和胺的化合物)。當腦浸於這些化學物質時,人就會墮入情網。
  持續兩到三年後,人腦中的上述三種化學物質消失……生物遺傳學家解釋說,遺傳基因的這種安排,是為了將迷狂的一對分開,因為從偶然率上看,交配者的基因不一定是最佳的,只有另外組合到一定的數量,才會產生最佳的基因組合,這也是所謂的“天地不仁”吧。
  變心,原來是潛藏在男人(包括女人)體內的一項生理機能,還是為了優生!
人性“本”惡,本指的就是基因嗎?
  當人類社會出現需要繼承的權力和財富時,人類開始向基因的“盡可能多組合”的機制挑戰,造成婚姻制度,逐漸進化到對偶血緣婚姻,以便精確確認有財富和權力繼承權的基因組合成品,並以法律保護之。基因所安排的生理化學週期並沒有料到人類會有一個因財產而來的理性的婚姻制度,它只考慮“非理性” 的基因組合的優化。人類發明的對偶婚姻制度,還不到兩萬年吧,且不說廢止了還不到一百年的中國的妻妾制。
  這段道出了婚姻的悲壯本質。都說錢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父母畢生積攢下的,是要留給血脈子孫。而不管怎麼留怎麼分,總要落實到人,張三張四張五張六張七。如果不結婚不廝守不組建家庭,男性血脈流落四方,子一輩可能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只知其所生不知其所養,天知道這一家怎麼傳承!
結婚不是因為愛,結婚是為了愛子孫。
花心不是因為不愛,花心是為了愛子孫。
  再婚
我就不知道婚姻在你們這些專家學者看來的話,它到底對於社會的現實意義是什麼,它是不是慢慢慢慢地在弱化?許戈輝問。
  潘教授答:它是在弱化,它的生殖功能、財產功能、傳宗接代功能已經非常弱化了,在我們現在中國城市裡面已經非常弱化了。
  但是恩愛的功能不弱化。它有可能加強——因為外界競爭越來越激烈,越來越是陌生人的社會,你就越有可能需要愛。
  SARS來了,你躲在哪兒去了,我躲在哪兒去了?回家,得有一個婚姻,得有一個家庭吧。一個小小的單人間裡你是什麼感覺。
  我的親戚朋友如果離了婚,我絕對不會說三道四,我一定是幫他再婚,哪怕他不想再婚,我也會勸他,還是需要有婚姻。不好,不好可以離。
結了婚離婚,再結婚,再離婚,一生幾次,不新鮮,一點都不新鮮,在發達國家都是這樣,連續多配偶制。
  我們中國人太相信婚姻一定要白頭偕老,婚姻神聖,所以老怕離婚,尤其怕離婚率升高,離婚率一升高人們就要討論。離婚率高不可怕,可怕的是再婚率低。現在調查證明,再婚以後愛情、性都比上一次婚姻好,無論男人還是女人。
哪怕你一輩子結了5次婚,結了8次婚,可是你每一次是幸福的,而且很有可能是一次比一次更幸福。
  不知那等感受是不是真的,編者沒有發言權。有多次婚史的網友不妨留言印證——或辨證。據說,“感情轉來轉去,王菲、李亞鵬、周迅、謝霆鋒、張柏芝最後都轉成了單身”,他們想必不看潘綏銘。
  生物學家的非洲動物觀察報告說,群居的黑猩猩中,有時候會有一隻雄黑猩猩叱退群雄,帶著一隻自己迷戀上的雌黑猩猩,隱沒到叢林深處討生活。
不一定哪天還從那裡出來。不重要。
http://news.sina.com.cn/newobserv/xgclihun/

詳參【圖博館】:《性演化達爾文》 基因能分好壞? 星光幫與超女秀《新娘百分百》鳳凰與檳榔西施
2013-09-16 09:56:47
阿楨
金字塔頂層 女性到哪裡去了?2013/10/11【前言】

真正的無國界,真正的無遠弗屆,只發生在超級富豪身上!對超級富豪來說,世界不再以國家來區分,而只分成富人和窮人。他們像燕子一樣,夏天最愛聚集到英國避暑。他們已經變成一個環球族群,彼此之間的相同點遠多過於自己國家的同胞。不管超級富豪的主要住宅是在紐約、香港、莫斯科或孟買,如今它們逐漸自成一國。
  除此之外,連心裡想的也漸趨一致,這些超級富豪除了欣賞其他的富豪以外,相對來說,也對其他人缺乏同情心,甚至有時會對底層感到不屑。他們覺得自己是憑實力贏得成就,導致他們只顧自身利益,再加上周遭都是志同道合的有錢人,更讓他們對別人的痛苦漠不關心。這樣的超級富豪們,卻如統治者般,漸漸左右著現在的世界!金字塔頂端0.1%的超級富豪將告訴你:「機會從來不是均等,努力也未必能致富!」
  女性到哪裡去了?
二○一一年的紐約馬拉松共有四萬七千七百六十三位跑者,共有四萬七千七百四十五位跑完全程。對完賽者來說,那是一場男女混合的比賽,女性和男性一起跑。當社會開始接納女性參與耐力跑這樣艱辛的運動時,女性參與這類活動的比例逐漸增加。但是如果只看跑在前面的十八位跑者(亦即領先的○.○四%),二○一一年的馬拉松跟一九七一年還不准女性參賽時的結果一樣(當時不准女性參與十英里以上的路跑,理由是女性纖弱的身體無法負荷)。
  晉升超級富豪就像那十八位跑者一樣,我的意思不是說女性跑馬拉松時可能無法跟男性一樣快,所以生理上也無法跨越那門檻。我是用馬拉松這比喻來解釋全球新富豪的崛起中,一個大家鮮少提起的明顯現象—他們幾乎都是男性。以二○一二年《富比士》的億萬富豪排行榜為例,上榜的一千二百二十六人中,只有一百零四位是女性。扣除富豪的妻子、女兒、遺孀以後,所剩寥寥無幾。
  金字塔最頂層幾乎沒有女性,這點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和社會其他階層的發展趨勢大相逕庭。在一%以外的九十九%裡,女性的收入較高,教育程度較高,獲得的權力也比較多,這現象在全世界及各個社會階層皆是如此。如果你不是超級富豪,你愈來愈有可能碰到女老闆,遇到女性是家中主要經濟來源的家庭,發現班上名列前茅的同學都是女性。當九十九%裡的女性表現得愈來愈搶眼時,一%仍舊是男人俱樂部。想瞭解頂層一%和其他九十九%的差異,一個方法是把世界分成以女性為主的廣大中產階級以及由男性精英構成的社會頂層,而後者支配著前者。
2013-10-14 10:18:31
版主回應
  另一個瞭解金字塔頂層性別鴻溝的角度,是來自高汀和凱茲的哈佛研究。大學是中產階級女性獲勝的領域,如今美國的大學畢業生中,有半數以上是女性,他們的學業平均成績也比男同學高。年輕女性比較可能獲得大學學位並繼續深造。不景氣也加深了性別差異,年輕女性面對就業市場低迷時,她們選擇重返校園,改善技巧,年輕男性則不然。哈佛大學直到一九七三年才不再限制女性只能進入瑞克利夫學院(Radcliffe)就讀,但二○○四年入學的大一新生中,女性人數已經多於男性。
  不過,哈佛的女學生畢業後,職業的選擇讓她們擠身最頂層的機率開始下滑。高汀和凱茲發現,金融和管理業的收入遠高於其他領域,金融家的收入比一般收入高出一百九十五%。而男性積極地把握住那些機會,例如一九九○年的畢業班中,有三十八%的男性在畢業後投入管理與金融業十五年,女性的比例則只有二十三%。二○○七年,女性畢業後投入金融或管理業的比例躍升至四十三%,但男性的比例更高達五十八%。你可以看到他們的收入差異:二○○五年,八%的哈佛男性年收逾一百萬美元,女性跨越那門檻的比例只有二%。
  金字塔頂層幾乎沒有女性,但是大家都不太談這個議題,部分原因在於左派對勇於在權力頂端談論性別議題的女性向來很不客氣,這爭論從列寧和布爾什維克的女權主義者亞歷山德拉.科倫泰(Alexandra Kollontai)互相辯論就開始了。女性從頂層提出性別主張時,常被當成上流階級的自私之舉,大家認為她們應該關注的是底層姐妹的問題。至於右派,他們向來連性別和階級議題都一併迴避。
  超級富豪裡欠缺女性是頂層一%的文化特色,也是金字塔頂層和其他人的重要差異。這些超級富豪在工作上沒有女性同儕,這也影響了他們的個人生活。二○○九年是美國職場的分水嶺,這是收集資料以來,第一次女性支薪的人數多於男性。二○一○年,十個職業婦女中,有四位是家中的主要經濟來源。
  相反的,超級富豪仍活在類似影集《廣告狂人》(Mad Men)的時代裡,而且你愈富有,家庭生活愈偏向父權制度的形態。二○○五年,頂層○.一%的納稅人裡,只有四分之一的配偶也在上班。至於頂層一%,配偶上班的比例較高,是三十八%,但是那數字還是比全國的比例低很多。有一次我在晚宴上坐在某位私募基金經理人的隔壁,我發現頂層○.一%的妻子在人生選擇上並沒有神祕之處。這位經理人是坐三望四的年紀,沒有小孩,我從閒聊中得知他是在讀耶魯法學院時認識同班的妻子。但我問他妻子目前在哪高就時,我發現我問錯問題了。如果你的先生年薪千萬,妳還選擇像律師那樣過計時收費的日子,那真的很奇怪(他的妻子平時幫忙投資管理家裡的資產,學藝術史,裝飾他們在上東區的豪宅。)
 這些超級富豪的妻子雖然是家庭主婦,但他們都是耶魯法學院等名校的畢業生。一九七九年,頂層一%的配偶中,有近八%是做國稅局所謂的藍領或服務類工作(亦即「老闆娶秘書」的官方說法),後來那數字持續下滑,經濟學家所謂的「相稱配對」(亦即和類似自己的人結婚)開始增加。超級新富豪中的科技怪傑是娶自己的同學,而不是秘書,不過他們受過高等教育的妻子不太可能上班。
  我自己的懷疑是,多數超級富豪私下認為,女性之所以無法擠身到最頂層,是因為她們欠缺某個要素。多數人都知道最好別公開談論這個議題,他們都記得桑默斯為此付出的代價(但他在職業生涯中其實提拔了許多優秀的女性員工)。不過,我可以透露一位私募基金的億萬富豪在無意間對我說的話。他表示,問題不在於女性沒男性聰明,或數理能力比不上男性,他雇用過很多女性做初階的工作,她們的表現跟男同事一樣優秀,但是她們缺乏狠勁:「她們沒有殺手本能,不想戰鬥,不敢直接掐住對手的咽喉。」(楨:成就動機!)他舉一個例子來證明他的說法,他對一位女性下屬指出她犯的錯誤時,她就哭了。他說,那樣是贏不了的。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479728
2013-10-14 10:21:24
圖博館
男性偏秩序,女性偏融合?2015-5-1武志紅

  深切領會到,男性的力量偏秩序與分割,女性的力量偏融合。因此,男性易理性有邏輯,而女性易感性。
  只有一種力量,就會偏,男性如不能融合女性力量,會成為只有邏輯的木頭人,女性若不能融合男性的力量,就會缺乏理性,其感性則成為一種偏狹情緒。所以兩性要相愛,而孩子則要在這兩種力量中生育和成長。
  相反,如果男性關掉了自己的男性力量,成為情緒化的人,他們的情緒化會比女性遠為可怕。同理,如女性關掉了女性力量,成為只重邏輯的人,那麼,她們邏輯上的偏執,也會比男性遠為可怕。
  諮詢中,我屢屢看到,男性關掉情感與情緒,躲在由邏輯與秩序運行的世界裡,雖然會嚴重影響其兩性關係與親子關係,但對他自身的傷害還不算太大,但如果女性關掉了情感與情緒,失掉了與身體的鏈接,那不僅會嚴重阻礙她與其他人親密,而且對她自身的傷害也非常大。
  我的這番領悟並不新鮮,榮格早對此有詳細論述。不過,如果沒有自己的領悟,那麼,那就還只是榮格的知識,還不是我的。我是因有了昨天晚上的一個領悟,還有昨晚一連串的夢,以及醒來後的自由思考,才帶著強烈的體驗,碰觸到了榮格早就論述過的知識。
  榮格說,男性潛意識中有女性原型,他稱為阿尼瑪,可以說是男性的一種人格陰影。女性一樣,潛意識中有男性原型,他稱為阿尼瑪斯。
  男性不僅僅要成為男性,還要活出其女性原型,女性也不僅僅要成為女性,還要活出其男性原型。
  但是,女性原型不能成為男性壓倒性的人格,男性原型也不能成為女性壓倒性的人格。否則,就會發生我前面提過的異化:如男性被阿尼瑪統治,而失掉理性,他的非理性會可怕過女人,女性若被阿尼瑪斯統治,而失掉感性,她邏輯上的偏執也會遠勝男人
2015-06-15 10:50:53
圖博館
男性重邏輯與秩序,而女性重身體與情緒,這種兩性差異體現在很多地方。譬如,中國大媽們要跳廣場舞,因女性必須活在身體裡,必須尋求感性的鏈接,否則不能活。相反,大爺們可以活在邏輯中,找一些有秩序的事安撫自己,如看報紙玩電腦炒股等。
  中國家庭,因父親普遍缺席,所以母性的力量,容易發展成為大母神一般的地位。這樣的家庭中,母親情緒化的意志力簡直像是統治一切。用古希臘神話來講,中國家庭普遍還處在大地母親蓋亞的階段,歐美家庭則進入了宙斯與赫拉階段,夫妻關係是主導。
  但當父親缺席時,兒子們作為男性,也會自動啟動一些對秩序的追求,來對抗母親吞噬性的融合力量。
  記憶中,多次看到俄羅斯一些天才數學家的報導,他們由寡母帶大,近乎自閉,生活非常邋遢。在我看來,數學,作為一種對秩序的極致表達,即是他們在用秩序對抗母親的融合性力量。
  同理類推,儒家的聖人們孔子孟子朱子等如此強調秩序,或許也是在對抗寡母的吞噬性力量。
  所以,兩性關係如雙人舞,遠遠近近,找到一種共同的節奏,有鏈接有融合,但你是你我是我。由此,男性汲取女性的特質,而女性汲取男性的特質,但雙方本有的特質一樣被滋養,最終達成整合。
  回應
  人性本身就是喜歡邏輯和秩序,同時又包含情感和感性的,這不分男人和女人,只要是人都有這些.
  多謝武先生髮新博文。人性本身喜歡邏輯和秩序,同時又包含情感和感性,但是往往受時間、場合和具體事件的限制,在某時某地需要偏重邏輯和秩序,在某時某地則又可以偏重感性和情感流露。但是在養育孩子這點上,武先生說得非常正確。有父親參與的育兒過程,明顯地對孩子的成長有利。我記得女兒三歲前,每周有一整天和爺爺奶奶
  在生活中,我觀察很多女性和女性間會用拉手、搭肩表達之間的友誼,這種算不算是武老師說的女性偏融合?
  男性和女性都可以理性時理性感性時感性的吧。需要理性的時候可以很理性,有感受的時候就有很強的感覺。我覺得和性別沒什麼關係,如果非要有關係,是整個社會對男孩和女孩的要求造成了差異。人都是要圓滿的吧。理性有時候是訓練的結果,能直接感受或者表達情緒好像也是訓練或者童年沒受到壓抑的結果吧。
2015-06-15 10:52:06
圖博館
自私:生命的游戲
作者: (德)施爾瑪德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9/01
  內容簡介
假如我們的大腦被一個邪惡的科學家從身體里切下來,放進一個泡滿營養液的缸中,通過計算機輸送的信號刺激大腦,讓它感覺藍天白雲生活一切如常,我們怎麼擔保自己不是真的生活在這種幻境里?《自私:生命的游戲》就是要警醒我們,醒醒吧,諸位,我們落入了一個偽裝得無比高明的陷阱!
這個陷阱以人的自私為前提假設,將人性以一種大刀闊斧的方式作了刪減,乃至個人特征已被層層剝去,精簡到了只剩下自動機器一樣的偏好,可以用數學方法來計算。
一個人的自我,僅僅成為一個界面,一個端口,人們通過它來操控世界,不過同樣也可能被世界完美地操控。
讓有血有肉的人移居到經濟學模型中,這根本不是經濟學家的本意。但有誰能夠斷然否認人類天性中的「自私」基因?正相反,自私、理性,已經被打造成一條嶄新的自然法則,大家早已把它當成了行為指南,就像下意識地跟隨一台導航儀行動。
有了計算機、互聯網,依據個人利益最大化原則來演算人的特性,更會以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改變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也將人的自主思維掩埋其下。更不容忽視的是,這種思維模式已經入侵並征服了包括股票交易、政治甚至我們的日常生活。
我們將要見證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模型用代碼模擬現實世界,隨后以此為依據,將自己變成現實。理論,不再僅僅滿足於描述人類的自私特征,而是反過來,成批生產出自私自利的人,這個過程就好像預言的自我實現。
這個最初並無惡意的模型,最終如何變成了一個陷阱?而且這個陷阱又偽裝得何等高明?
人類被植入了純粹的利己主義和貪婪的程序,被制造成完全自私自利的生物;一個由利己主義組成的新的社會怪獸已然誕生,不信任和恐懼生根發芽。人類被解除了決定自己命運的責任,生命最偉大的游戲正在悄悄上演,但人類已經被排除在游戲之外……
弗蘭克•施爾瑪赫(Frank Schirrmacher,1959-2014.6)畢業於海德堡和劍橋大學,擁有博士學位。1994年起,擔任《法蘭克福匯報》主編之一,曾多次獲得德國文學和新聞領域大獎。著述甚豐,《瑪土撒拉的密謀:顛覆老齡化社會的迷思》,曾居德國非小說類排行榜第一名,德國2004年非小說類最暢銷讀物,授權14種語言翻譯,並為他贏得「黃金文筆獎」、「克林納國際書卷獎」專業類書籍獎,以及「2004年德國最佳記者」的殊榮。
2017-04-05 17:05:31
圖博館
目錄
  第一部分 盡善盡美的游戲
第1章 離魂記
軍方正在尋求關於人究竟會以何種方式采取利己行動問題的答案
第2章 游戲
經濟學家給出了答案
第3章 預言
所謂真相就是我們相信的事
第4章 怪物
人人都在理性行事,可是突然之間,妖怪現身了
第5章 劇本
「但願一切順利」——用影片的形式來描述金融危機
第6章 理性
每個人都將成為自我的管理者
第7章 社會物理學
平布雷先生發表談話,敦促物理學家粉墨登場,到華爾街尋找機會
第8章 屠殺
貪欲與恐懼足以刺激人們進行一場生命的游戲
第9章 血液循環
在一台機器內部,這台機器所做的一切都將成為自然法則
第10章 神經系統
人們頭一回明白在世間行事,人並不需要身體,只需要堅強的神經
第11章 人形機器
第一台自動機器剛剛組裝成功,人就被拆成了零部件
第12章 頭腦
人類必須要符合機械化要求的標准
第13章 基因
利己主義在遺傳特征中獨占鰲頭
第14章 親緣
即便是大自然,也在以股市交易員的方式進行計算
第15章 精神分裂症
比起耽於幻想的人類,這個世界更適合那些自私的機器人
第16章 閃電戰
自私的機器啟動,就像教科書中描述的一樣——戰爭開始了
第17章 政治
如何將國家關進籠中
第18章 駭客帝國
「你們怎麼能創造出這樣一個人」
第19章 心之眼
符合市場規律的民主政治已經啟動
第20章 最后的表決
就在「自主權面臨窮途末路」之際,這股神秘的力量將權力交回人類手中
第21章 大數據
二號人置身直升機中,在每個人頭頂盤旋
第22章 征服
人類的一切都取決於他自己的意願,而我們正好知道他想要什麼
  第二部分 人類的優化
第23章 秘密
生命游戲之使用說明書
第24章 成功
上帝願意你成為富有的人,你為什麼不是呢
第25章 煉金術士
把你的靈魂變成金子吧,因為你要加工的對象就是你自己
第26章 靈魂之變
把生命當成失敗的實驗
第27章 限時死亡
創造性破壞與工程師的藝術
第28章 再造工程
被拆解開的人是一座金礦
第29章 你
如何解讀一個人的本質並將其市場化
第30章 大眾幻想
富足、所有人以及知識社會的財富
第31章 利己
消滅傀儡
2017-04-05 17:08:17
圖博館
幸災樂禍心理學
作者: (美)威爾遜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3/01
  內容簡介
為什麼人們喜歡圍觀看熱鬧?當看到高速公路上慘烈的車禍,人們總是忍不住想要多看幾眼︰當然到他人處于危險中時,人們總是好奇地湊上去看個究竟。兒時,當和你爭奪玩具的弟弟遭到父母的訓斥時,你是不是心里暗自高興?當你的同事遭到上司的批評時,你是不是在心里發笑?為什麼人們喜歡看恐怖、偵探之類的電影和小說?
《幸災樂禍心理學》的作者埃里克•G.威爾遜廣泛引用生物學、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哲學、神學和藝術等領域的研究成果,告訴我們這是為什麼——因為人性有黑暗面。而這一面,我們又必須面對。
威爾遜深信,“壓抑人性黑暗面等已失去對生命的感受……走近它反倒揭露我們最豐沛的人性”。作者揭露出人性墮落和高尚其實只有一線之隔,書中也對人性的黑暗與善良,提供了強而有力且饒有興味的辯護。
  目錄
第一章 人類的災難,令我“為之傾倒”
第二章 “觀賞”災難,是一種自我淨化?
第三章 最殘忍的凶手,竟是“偶像明星”
第四章 觸摸死亡,也會上癮
第五章 “病態”,蘊含著無窮的力量

何偉倫:幸災樂禍是天性還是德教不足? 2015.3.27

一般來說,品德教育在華人社會當中極為重視,只是我們的教育體系甚少觸及。最近,國內發生過這樣的一個故事——一群學生在校園內的欺凌事件中,非但沒有出手制止,也沒有通報老師,更吶喊叫囂、推波助瀾;事後被通報批評。輿論普遍歸咎於德育培養的不足,但是卻沒有留意到此等風氣已經一步步通過日漸普及的社交平台及流動媒體而慢慢在不知不覺中滋長。
  回看事件,是德教不足所致嗎?
早前,伴隨新界鄉議局主席劉皇發到沙田車公廟朝聖的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在信步前往求籤的路途上,被正在舞動中的麒麟撞到。本來只是小事一宗,但是事件發生後所引發出來排山倒海式的嘲諷及奚落卻盡顯荒謬。不同的社交平台上充斥着幸災樂禍之徒,要麼留言嘲諷,要麼改圖渲染奚落;當中最為諷刺的便是一隻以「麒麟」為名的飲料在社交平台的留言,竟然由平均低於一百個「讚」的情況下,在短短數天內急升至八千之數,甚至在部分地區一度賣斷市。相隔不久,一名警員在尖沙咀重慶大廈巡邏時被一名巴基斯坦男子向其頭部連環揮動九拳襲擊的片段,亦在互聯網上吸引不少網民留言叫好。
2017-04-05 17:09:33
圖博館
網民幸災樂禍
明明兩者都是受害人,坊間卻只有少量意見流露出隱隱擔憂的情感,幸災樂禍之意見卻佔去了大部分;我們不禁要提出疑問——真的是無奸不從政,無惡不當兵嗎?究竟是什麼原因引發網民以幸災樂禍的心態加以取笑?又究竟是什麼原因當別人遭遇困難時有些人會暗自竊喜呢?
  把快樂建築予別人痛苦上的行為被統稱為「Schadenfreude」,即幸災樂禍之意,這個源自德文的字詞由「Schaden」(痛苦)和「freude」(愉悅)兩者組合而成。不少的研究均顯示幸災樂禍其實是我們的天性,甚至以「真性情」來形容則可能更為貼切。
  在2013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便確認了幸災樂禍是我們情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他人,特別是我們所嫉妒的人的種種不幸,似乎普遍都有一點點的愉悅感。2012年,英國倫敦大學的研究團隊則發現幸災樂禍出現在男性身上的情況似乎比女性更容易更頻繁。再早一點,在2011年,荷蘭的研究人員則認為自卑的學生有更多表現出幸災樂禍的情況,而幸災樂禍的原因則與他們自卑的心態有關;而且在比較之下,擁有較高自信心的群體展現幸災樂禍心理的頻率遠較自信心不足的群體為低。對於幸災樂禍的現象除卻男女之間有其差異性外,文化上亦有其分野。日本人對幸災樂禍這樣現象的形容就最為精闢,他們是這樣理解的——「人の不幸は蜜の味」(即別人的不幸就恍如蜜糖甜美)。總的來說,當我們的自身評價較低時,我們會嘗試令自己感覺好一些,幸災樂禍的比例就會較容易出現;反之亦然。
  出於自然反應
心理學家Richard H. Smith(理查.史密斯)在早年所出版的一本名為The Joy of Pain(中文譯名為——痛苦的愉悅:幸災樂禍與人性的黑暗面)的作品是一本剖析幸災樂禍現象的專著。其譯名中的「黑暗面」一詞,可能令不少人即時聯想到幸災樂禍是一種我們不應抱持的劣根性。然而,史密斯在其著作中反而提及到幸災樂禍其實是一種非常自然的心理反應,是人性的一部分,既不需要更不應該將它看作是不人道和不道德的行為。史密斯認為幸災樂禍或多或少是對自身的黑色幽默,讓我們明白到風險的存在,用以警醒自己避免重蹈覆轍。
2017-04-05 17:10:30
圖博館
縱使幸災樂禍是自然反應,而我們大部分人都能夠認同幸災樂禍根本沒有什麼大不了,我們也可以理解所謂「傷害的快樂」(harm-joy),但是在頗大程度而言,我們應該在這種「看客文化」上採取一些保底的措施,特別需要在包容與尊重的範疇多下功夫,我們理當積極推動的是如何根治公眾厭惡對政治人物及某些公職人員的厭惡心態。否則,當幸災樂禍成為了一個存在於社會的普遍現象,則很可能再演變為對別人痛苦冷漠,甚至是對別人的痛苦變得麻木的社會文化。幸災樂禍既是常態,也是一個難以避免的自然情感的宣洩,可幸的是在不少大是大非以至災禍當中,願意伸出援手表達關愛情懐的依然大有人在,只要我們的社會可以在包容與尊重的範疇多下功夫,好好在教育層面上着手啟發同理心,相信偶一為之,開開玩笑也無傷大雅。

為什麼我們有時候會幸災樂禍? 2015-05-16

  我喜歡的好萊塢影星不多,但女演員赫本和男演員派克是我比較偏愛的兩大影星,他們合演的電影《羅馬假日》曾讓我痴迷,也因此喜歡上了這兩位影星。後來到美國留學以後,卻意外發現「羅馬假日(Roman Holiday)」這個英文單詞除了「羅馬假日」這個意思之外,還有個意思是和我們中文中的「幸災樂禍」的意義完全一樣,它是指古羅馬人通過殘殺別人來慶祝自己的假日,就像喜歡觀看鬥牛士血腥地互相殘殺一樣,古羅馬人以此來慶祝和狂歡,其實完全是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他人痛苦的基礎上。
  為什麼我們人類有時候會如此冷酷或邪惡,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他人痛苦的基礎上呢?
  首先要說的是,「幸災樂禍」是人類的自然現象,遠比我們想像的要普遍。2012年《紐約時報》曾經發表文章介紹了有關「幸災樂禍」的心理學研究結果。發現它的產生與我們人的「社會比較」衝動有關。根據社會心理學中的「社會比較理論」,我們通常是通過與別人進行心理、行為和生活狀況的比較,來判斷自己的心理、行為和生活狀況。當別人的生活不順或不利的時候,我們會暗暗慶幸自己的生活過得沒有如此悲慘。
  2006年,心理學家辛格等人(Singer,《自然》,2006)曾研究人在觀察其他人受「電擊」時,我們大腦的「同理中樞」和「快樂中樞」的活動情況。他們發現:當壞人受到「電擊」時,我們大腦的「快樂中樞」會活躍起來。
2017-04-05 17:11:18
圖博館
同年,還有心理學家利用核磁成像技術發現,男性對壞人遭受痛苦而感到開心的程度要遠遠高於女性。研究者安排在核磁成像機器中的被試觀看其他人經歷痛苦的情境,結果顯示:如果是好人遭受「電擊」,大家大腦中的「同理中樞」也都會產生電生理的衝動;而壞人遭受「電擊」時,這些「同理中樞」的活動程度就顯得相對較弱。
  但問題是,這些研究者(Takahadhi,2009)同樣發現,對於部分男性被試來講,當有些好人受到「電擊」時,他們的「快樂中樞」居然也會興奮起來。當然,這樣的核磁成像研究,只能告訴我們有這樣相關聯的現象存在,但對它的原因給出合理的解釋。
  人類什麼時候會有這種「別人的不開心而自己開心」的邪惡快感呢?
第一種可能是存在強烈競爭心理的時候。這種「幸災樂禍」心理不光是可能發生在個體與個體之間,甚至也可能發生在群體和群體之間。我在密西根大學讀博士研究生時的師兄,著名心理學家柯倫•李奇(Colin Leach,JPSP,2003)曾經研究過「德國足球隊」和「丹麥足球隊」的球員在世界盃比賽期間的心情。結果發現:即使是與其他隊比賽,當德國隊進球的時候,丹麥球隊的球員顯得非常的不開心;反之,也是如此。但所有這些都會受到外在環境、道德和文化的制約,因此,也不是說所有的體育競爭對手都會有這種「幸災樂禍」的心理。
  第二種可能是受嫉妒心理影響的時候。核磁成像的研究發現,「幸災樂禍」心理與人們的「妒嫉心」有很大的關係,「妒嫉心」強的人通常在對手不幸時,容易產生大腦的「快樂活動」。也就是說,當聽到自己嫉妒的人遭受了不幸的時候,有些人的「獎勵中樞」會興奮起來;而且大腦的活動程度,甚至都可以由以前的「嫉妒程度」來預測。
  第三種可能是受生理激素影響的時候。與這種「幸災樂禍」心理有關係的神經化學激素,叫做「催產素」。有人在一項比賽中發現,那些通過鼻子吸進出大量「催產素」的人,他們在對手失敗時更容易產生「幸災樂禍」的情緒;而在對手贏的時候,他們所產生的「嫉妒心情」也愈加強烈。
  最後一種是它受自卑心理影響的時候。大部分的研究還發現,相比那些自尊心高的人,那些自尊心比較低的人通常更容易有「幸災樂禍」這樣的傾向。心理學家發現,「幸災樂禍」傾向表現得最強烈的可能是在政治領域;因為在個體化感覺較弱的政治活動中,人們更容易產生自卑心理。
2017-04-05 17:11:57
圖博館
2009年,心理學家康布斯等人(Combs et al,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就發現,人們對政治對手所遭遇的失敗,表現出更加強烈的「幸災樂禍」的傾向。這種政治化的、強烈的「幸災樂禍」心理,有可能是會強化我們對自己政黨的熱愛,以及對其他政黨的厭惡和鄙夷。因此,敵意越強的時候,「幸災樂禍」的傾向也就強;而且這樣往往更容易得到社會文化及自己所屬群體的支持和欣賞。
  那麼,這樣的「幸災樂禍」心理又是如何反應在當代中國人的社會、政治和生活之中的呢?我的好友、國務院政策研究室的何玉興(國家智囊庫成員之一),剛好寫了一篇有趣的精彩博文——「邪惡的快感」,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在現實生活中「幸災樂禍」心理的表現。特轉錄於此供大家欣賞。
  何玉興:邪惡的快感
小聚。在部委工作的師兄說:巡視組來我們單位了。「機選」被核查人員名單。全單位的人名在大螢幕上滾動,每當紀委的人叫停選定一個人時,全場就鼓掌,就鬨笑。都是一個單位的同事啊。師兄說,心裡很不舒服。
  我聽了心裡也堵得慌,可捫心自問,如果我在現場,選定別人被調查,我雖然不至於鼓掌歡呼,但是不是會覺得心裡輕鬆一些?機選多少人是有指標的,查處多少人紀委是有任務的。而且,較真查起來,有幾個屁股乾淨的?恐怕大多在劫難逃吧。多選定一個別人,自己就減少了被選中的幾率,就減少出事兒的風險。
  再往陰暗裡設想,運交華蓋被選中者,其政敵同僚解氣解恨,其競爭對手減少了競爭力抑或空出一個蘿蔔坑兒,所以就情不自禁的鼓掌了。
  笛卡兒認為,笑是精神與肉體之間的聯繫的某種表現。讓•諾安《笑的歷史》研究,笑,有時是一種神經與肌肉的現象,有時是一種感情與精神的現象。有笑的生理學、笑的心理學、倫理學、技巧學、病理學。笑,有「善意」的與「惡意」的笑。細分為強笑、苦笑、皮笑肉不笑、苦澀的笑、訕笑、冷笑和姦笑、野獸般的笑。我師兄同僚們的笑,我說不好屬於哪一種,但肯定不是善意的笑。
  捫心自問,我也是有幸災樂禍心理的。小太監令計劃出事兒了,我特解氣。一個縣印刷廠的撿字工,長得那副小癟三德性,憑什麼爬上那麼高的位置,還管著央視那麼多美女?一看到李小姐那張揚的樣子,我就巴不得她倒大霉。儘管我知道,別人死老婆不等於自己娶媳婦兒。
2017-04-05 17:12:35
圖博館
魯迅在日本看影片,要槍斃中國人,圍著看的也是一群中國人。「萬歲!」他們都拍掌歡呼起來。此後回到中國來,我看見那些閒看槍斃犯人的人們,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彩,——嗚呼,無法可想!
  中國自古以來,對幸災樂禍是貶斥的,並認為後果很嚴重。《左傳》:秦飢,使乞糴於晉,晉人弗與。慶鄭曰:背施無親,幸災不仁,貪愛不祥,怒鄰不義,四德皆失,何以守國?《莊公二十年》:「哀樂失時,殃咎必至。今王子頹歌舞不倦,樂禍也。」《顏氏家訓》:幸災樂禍,陷身滅族之本也。
  美國心理學家弗洛姆把幸災樂禍稱之為「虐待性人格」。阿爾諾?格魯恩認為:我們失去了同情心,其原因是我們失去了同我們自己內心痛苦的聯繫。如果圍觀者在圍觀別人的痛苦時能獲得某種快感,那麼,這更是一種性格上和精神上的頑疾了。其實,也沒有那麼嚴重,也沒有什麼無法可想的。
  幸災樂禍是動物的本能和天性。從自私的基因角度分析,別人發生了災禍,使自己的血統能夠延續下去的可能性更大。動物也有幸災樂禍現象。弗雷澤《金枝》描述,殺替罪羊(人)的時候,就是集體的狂歡節。威廉?詹姆斯《心理學原理》認為:心理表現依賴於大腦條件。曹紅蓓《幸災樂禍:人性「底部」的邪惡快感》寫的不錯,證明幸災樂禍有「生物學基礎」。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論,幸災樂禍是受「本我」驅動的,是無意識的最下層,類似於榮格的神秘的自然力,類似於康德的絕對命令。
  不要把幸災樂禍妖魔化。西卡拉和蘇珊•菲斯克教授的研究證明:「缺乏同情心並不總是病態,這是一個人類的一種自然反應,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幸災樂禍,但大部分人都會。」心理學家羅伊•鮑邁斯特和布拉德•布希曼將自私的衝動和自我控制之間的鬥爭稱為「人類靈魂最基本矛盾」,幸災樂禍是人的天性,我們人類一輩子都在看別人的洋相笑話中過活。這就好像是支撐著我們活下去的動力一樣,是生活的一份佐料。茶餘飯後的閒談,酒足飯飽的談資,都是別人怎麼樣倒霉透頂、諸事不順。看著別人不如意,我們的心理就平衡了。肯塔基大學的心理學家理察•史密斯的新書《幸災樂禍》(the joy of pain)主張:不要把幸災樂禍妖魔化。
  有時,幸災樂禍是積怨和因果報應。老舍《四世同堂》:瑞宣平日對他那樣冷淡,使他沒法不幸災樂禍。他知道,瑞宣若死去,祁家非垮台不可。詩人克萊夫•詹姆斯在一首詩中表達了這種情感:「聽聞死對頭的書正廉價處理,我內心湧起歡愉。」
2017-04-05 17:13:22
圖博館
錢鍾書《圍城》中,褚慎明看到情敵方鴻漸酒醉後嘔吐的狼狽樣子,幸災樂禍高興得稀里嘩啦。大的說,美國的911,日本的震災,不少國人幸災樂禍。中國的動車事故,日本媒體也是一片幸災樂禍。
  有時,幸災樂禍是一種自我心理平衡和防禦。沈從文也不是什麼壞人。他從鄉下進城,看到有些市民怕狗,幸災樂禍得不得了,安慰了下他那顆自卑的心。朱光潛《悲劇心理學》談惻隱之心時說:「假定幸災樂禍時有一種人我比較,比較之後見出我比人安全,比別人高一層,比別人有權力,所以高興。」托馬斯?內格爾《人的問題》中說:權力的行使,是個人快感的豐富源泉。陳凱歌回憶,批鬥會上,他打自己的父親,聽到的是一片笑聲。他與一群少年痛毆一位無辜者,之後,「我嘗到了暴力的快感,它使我暫時地擺脫了恐懼和恥辱。久渴的虛榮和原來並不覺察的對權力的幻想一下子滿足了,就像水倒進一隻淺淺的盤子。」
  荷蘭萊頓大學的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低自尊、認為自己不好的人最可能在別人遇到不幸時而暗中偷笑。人們幸災樂禍是因為遇到不幸的人可能對自己構成威脅,或者別人的不幸會讓自己感覺好受些,所以幸災樂禍是在提高自我感覺。而低自尊的人最可能被別人威脅到,所以他們也最可能嘲笑別人的不幸。這屬於心理防禦機制的一種,他的心理學本質是維護自尊,個體的自尊是通過社會比較產生的,當和自己能力地位高的人比的的時候,會產生自卑、焦慮,所以會和不如自己的人比,這樣自己的心理就會得到極大滿足,從而內心得到一種補償。他內心的獨白是:都說我倒霉,哈哈,看看還有比我更加倒霉的。這就是叔本華在《人世的苦難》中說的:在任何不幸與煩惱中,最好的安慰,莫過於想想比你更糟的人。
  有時,幸災樂禍是看客閒得蛋疼。2012年北京那場大雨,交通癱瘓,北京大學某教授出門看熱鬧,在微博上說:喜看首都成澤國。《泰坦尼克》沉船都要排隊去看,花錢排隊去看。伏爾泰《論悲劇》中說,婦女去劇院,主要是為了談情說愛。喬治•奧威爾《射象》中說:個個似乎都沒有別的事可做,只是站在街頭,嘲弄路過的歐洲人。再比如,咱們大多有傻笑著看傻缺集錦視頻的經歷。
  有時,幸災樂禍是助紂為虐的齷蹉生存。雨果《弄臣》,宴會廳,老伯爵蒙特羅內伯爵指責曼圖亞公爵奸了他的夫人,又玩了他的女兒,氣得渾身發抖,老淚縱橫。弄臣里戈萊,嘴滑舌地幫主人的腔,幸災樂禍的嘲笑這位傷心的老人,哄主子開心,幫主子圓場。
2017-04-05 17:13:53
圖博館
有時,幸災樂禍是不幸者之間的互相傷害。《為奴十二載》中,奴隸間互不信任攻擊,有時候主人倒不錯。德國人衛禮賢《中國心靈》中,在北京皇城邊,目睹一群城市無賴欺負一位盲人乞丐,那些人嘲笑他,還把一團一團的塵土扔到他臉上,連賣報的小孩也過來湊熱鬧。索忍尼辛《古拉格群島》中,犯人互相折磨。犯人弗連克爾提議取消反動的犯人伙食平等制,擬定出一個本來就少得可憐的「麵包等級表和熟食等級表」。陳嘉放《文明與暴力》統計,美國各地監獄裡,每分鐘發生性強暴18起,每年900萬起。看守觀賞犯人的強暴和鬥毆作為消遣。
  有時,幸災樂禍是一種禁忌。古代皇帝駕崩,怕人幸災樂禍,哀悼期內,禁止一切娛樂活動,包括床上的娛樂活動。毛澤東逝世時,有個農民給兒子辦婚事,被批鬥遊街,脖子上掛了塊大牌子,上面寫著:「幸災樂禍犯」。
  有時,幸災樂禍是一種對災禍的麻木以及倖存的欣慰。阿倫森《社會性動物》闡述,反覆不斷地接觸痛苦和不幸,見怪不怪,不以為然,會出現「麻木效應」。勒龐在《革命心理學》中描述:那時候,母親帶著她們的孩子去看劊子手行刑,就像今天她們帶孩子去看木偶戲一樣。埃利亞斯?卡內提《群眾與權力》第六章專門論「倖存者」。在一堆死人中間,目睹死亡所引起的恐懼轉變為一種欣慰,因為自己還活著,是一個幸運者和勝利者。
  有時,幸災樂禍是一種嫉妒。每每名人或其子女惹出點禍端,就成為媒體和大眾的狂歡節。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當不幸發生在我們嫉妒的對象身上時我們是最有可能感覺到高興的。17世紀的哲學家托馬斯•霍布斯認為幽默來源於人們突然覺察到的自身優越感。史密斯博士寫到,將名人拉下神壇的確能給普通民眾帶來意外的狂歡,而我們的文化正是在這種狂歡中繁榮。印度心理學家卡迪•鮑徹對著名八卦雜誌《國家詢問者》的分析結果表明,一個明星的社會地位越高,該雜誌越有可能將報導的重點放在他們的負面新聞上。實際上,這是在「消費」他人的不幸。古希臘的先哲們把這種對別人遭受厄運而感到高興的情感反應和「嫉妒」這個古老命題聯繫起來談,嫉妒有多古老,幸災樂禍就有多古老。
2017-04-05 17:14:54
圖博館
有時,幸災樂禍是一種投射效應。投射效應是指「以己度人」,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並強加於人的一種認知障礙。托爾斯泰《我的懺悔》:「我情不自禁的想到,在某個地方有人正幸災樂禍地俯瞰著我,蔑視我。」蘇東坡對佛印說:「我看你是一堆狗屎。」佛印微笑:「我看你是一尊金佛。」蘇小妹說:「佛心自現,你看別人是什麼,就表示你看自己是什麼。」以己度人導致的認知偏見危害極大。自己喜歡的人或事是美好的,自己討厭的人或事是醜惡的。比如,文革中,無論哪一派,都堅信只有自己是「革命的」,而別人是「反革命的」,必將對方置於死地而後快。二戰時的德國,大部分德國人認為日耳曼民族是最優秀的,其他民族都是低劣的,施虐和幸災樂禍自然就天經地義了。
  有時,幸災樂禍是一種意淫。英國莫理循《中國風情》中描述:在人們的圍觀中,犯通姦罪的女人,踮著腳尖關在木囚籠里,慢慢地、活活地餓死。《夫婦》中一對年輕夫婦野合被捉住,鄉民在這裡儼然成為道德的審判者,以幸災樂禍的惡毒心理鑑賞人的不幸,眾多好事者饒有興味地圍觀。男人們從中獲得快慰和滿足,女人們發泄著極其不甘心的妒意,老年人忘掉自己年輕時代性情而要提倡風俗,小孩子則要從打人中補償挨打的損失,都在審訊中謀求快意,從咀嚼、玩味別人的痛苦中實現對私慾的滿足。路易斯?博洛爾《政治的罪惡》中記載:朗瑪爾公爵夫人的屍體躶體展出,觀眾驚嘆:你們瞧!她的皮膚多麼白凈,你們看到她美麗的皮膚了嗎?不久前,2013年3月巴基斯坦一名士兵因與庫拉姆地區的女子通姦,被部落長老命令用亂石砸死。網上有個視頻,實拍一通姦女子被亂石砸死。女人的尖叫,男人的嚎叫,每扔一塊石頭,都像在發泄一下快感。
  有時,幸災樂禍是為了分一杯羹。秦牧《鬣狗的風格》,猛獸噬食了獵物後,鬣狗們一湧上前,嚼食那餘下的屍體。它並不需費什麼勁,卻同樣吃到了肉。而在獅豹之類搏擊未就的時候,它就遠遠窺視著,期待那一隻只食草獸能夠儘快濺血仆地,以便它也能夠一膏饞吻。傑克•倫敦寫過一個短篇小說:海難,船上沒有吃的了,惡人建議殺一個人來充飢,善良的人堅決反對,寧可餓死也不吃同伴的肉。惡人開始追殺身體最衰弱的人。船上就出現了四種人:被迫害者,企圖殺人者,堅決寧願餓死不喝人血不吃人肉者;第四種呢,他們並不像那個想捅第一刀的兇狠傢伙,然而卻渴望他殺戮成功,好去分一杯羹,也吃一點人肉和喝一點人血。
2017-04-05 17:15:28
圖博館
有時,幸災樂禍是意味著破壞。埃利亞斯?卡內提《群眾與權力》中形象的記敘了群眾的「破壞癖」。埃里克?G.威爾遜《幸災樂禍心理學》專論「發自內心的破壞欲」。BRIAN INNES《人類酷刑史》頗能體現對人肉體和精神進行摧殘破壞的智慧和想像力。深層原因是信仰的泯滅,愛的缺失,同情心的缺乏,對生命的冷漠。媒體報導,有人要跳樓了,一買菜的中年婦女說:你到底跳不跳啊,我還趕著去買菜呢!
  當然,幸災樂禍更多的是因為好奇心。「於是他背後的人們有須竭力伸長了脖子;有一個瘦子竟至於連嘴都張得很大,像一條死鱸魚。」魯迅把看客描寫絕了,請看其《示眾》:霎時間,也就圍滿了大半圈的看客……待到增加了禿頭的老頭子之後,空缺已經不多,而立刻又被一個赤膊的紅鼻子大漢填滿了。這胖子過於橫闊,占了兩個人的地位,所以後到的便只能屈在第二層,從前面的兩個脖子中間伸進腦袋去。不多久,小學生卻從巡警的刀旁邊鑽出來了。
  幸災樂禍是人性中邪惡的陰影。「幸災樂禍」英語malicious joy是「邪惡快感」。schadenfreude,schaden系德源詞根,意為「破壞」,freude,意為「快樂」。古代以色列人也在自己的語言中為幸災樂禍留下了一個專席:SimhaLa-aid。叔本華《人世的苦難》中說:暴露在他人身上的錯,便是我們自己身上的愚蠢和缺陷。這是我們人類所共有的缺點。它們潛伏在我們本質的深處,一旦有任何能使之出現的機會,它們就將出現並顯露出來,正如我們現在見到的他人的行為一樣,我們只能正視和減少它。古希臘《斐利布篇》認為幸災樂禍的笑是不公平和邪惡的,人們要儘可能地來控制和超越這種笑。
  玉興不是心理學家,別瞎嘚瑟了。還是用埃里克?G.威爾遜《幸災樂禍心理學》中的話快點收尾吧:影視新星的自殺,震驚世界的慘案,颶風的巨大衝擊力,獅子沖入羚羊群,房倒屋塌的殘骸碎片……這一切,都能吸引我們的關注,因為這些惡性事故都能把我們引向毀滅。我們都喜歡圍觀事故,因為我們迷戀破壞,越黑暗越迷人。我們最大的願望和秘密是:讓更多的災難降臨吧——只要受害者不是我!
https://read01.com/yyRL0K.html
2017-04-05 17:16:22
圖博館
雌雄之變
作者: 朱洗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3/01
  內容簡介
朱洗認為這是一個對人類有直接關系的生物學課題。以往人們對兩性的區別和男女來源問題爭論繁多,所以今天必須從動物界出發,敘述雌雄異形異性的事實,然后來探討雌雄分性的根據,從外部形態直至內部細胞結構,再從化學領域來說明兩性區分,和某類物質的分子構造有關。他還特地指出:「兩性的區別是比較的,是變動的,決不是板定的」。同時,他對男女變性的事證也有專門的敘述。
  目錄
第一章 雌雄的概觀
一、動物雌雄異形的鳥瞰
二、雌雄極度的變形
三、雌雄的多形性
  第二章 副性的檢討
一、與輸導生殖細胞有關的副性
二、與雌雄交合有關的副性
三、與生育有關的副性
四、與哺育和營養有關的副性
五、兩性淘汰說及其批評
  第三章 雌雄的改變
一、天然的變性
二、人為的變性
三、雌雄生殖腺的移栽
四、生殖腺的分量與副性的關系
五、生殖腺糊液的注射
六、副性器官的移栽
  第四章 副性的根源
一、精巢的結構
二、中間細胞有關副性作用的證明
三、卵巢的結構
四、黃色體與雌性副性的關系
  第五章 雌雄的統計
一、人類男女數目的比例
二、動物雌雄數目的比例
  第六章 雌雄的決定
一、兩性的萌芽
二、主張雌雄決定於受精以后的理論
三、主張雌雄決定於受精以前的理論
四、主張雌雄決定於受精時的理論
2017-04-22 11:14:04
圖博館
第七章 定性的染色體
一、一般染色體的輪回
二、性染色體的輪回
三、人工定性的嘗試
  第八章 性連的遺傳
一、因基的概述
二、果蠅上的性連遺傳
三、人類上性連的遺傳
四、鳥類上性連的遺傳
五、X的偶合不分
六、X和Y對於定性的評價
  第九章 雌雄同體的動物
一、自體受精的概觀
二、兩性同時成熟
三、兩性異時成熟
四、雌雄同體動物的分布
  第十章 變性的人類
一、古人對於男女同體的見解
二、男女同體者的分類
三、男女同體者的實例
四、男女同體者的性欲
  第十一章 無脊椎動物的兩性分析
一、果蠅的兩性分析
二、蠶的兩性分析
三、毒蛾的兩性分析
四、后螠的兩性分析
五、蟹類的兩性分析
六、雌雄型與中間性的分別
  第十二章 兩棲類的兩性分析
一、蛙類的兩性分析
二、蟾蜍的兩性問題
  第十三章 鳥類的兩性分析
一、鳥類副性的分析
二、鳥類雌雄型的分析
三、鳥類定性物質的檢討
四、鳥類變性的問題
  第十四章 獸類和人類的兩性分析
一、獸類生殖腺進化的概要
二、中間性的牛類雙胎和獸類定性物質的檢討
三、獸類雌雄同體的分析
四、人類雌雄同體的分析
  第十五章 兩性的難題和結論
一、兩性的難題
二、結論
2017-04-22 11:17:02
圖博館
人類學家的歡愉2017-03-27

說到歡愉這本書就不得不說一下本書的原型人物了,雖然這是一本虛構的作品,但是它最初的靈感來自簡霍德華出版的傳記《瑪格麗特米德的一生》。也許真有三個人在島上愉快的發現真理,探索學識,共同研究更多的種族部落知識,了解不同的文化與習俗。而人類學家的故事也不應該被埋沒,那些發生過的,好的壞的,曾經的英勇應該被記住,而三個人的故事,也更引人關注。
  對於為什麼要當人類學家,內爾自有她的一套理論,"當你在一個部落裡待了差不多兩個月時,你終於覺得自己對那個地方有了那麼一點了解。突然簡,你感覺它近在咫尺,觸手可及。可其實那是一種錯覺,你在那兒才待了八個星期而已。接下來你會遭遇徹底的絕望,你會覺得自己其實什麼都不懂。可當你親身經歷那一刻的時候,你真的覺得這個地方完完全全屬於你,那是一種最短暫、最純粹的歡愉。“這大概就是內爾一直在不斷探索的原因了。
  而在她遇到班克森之前,她就已經紅了,曾經出版了一本講解所羅門群島的孩子的生活,她已經被當時的人類記住,而在一艘輪船上,遇到了同為人類學家的芬,於是兩人結婚了。而在一個聖誕舞會了,夫妻倆遇見了班克森,三人一拍即合,惺惺相惜,這些愉快也拯救了他試圖死亡的念頭。班克森這個讓人心疼的男人啊,從小就是名門大家,父親的病逝,哥哥約翰總是聽從父親的話,而馬丁正好相反,約翰在戰爭中不幸身亡,而馬丁也在愛情被殺死後自殺了,一個圓滿的家裡只有他和母親了,而他和母親的關係並不好,三人相遇也改變了彼此的命運。
  班克森介紹內爾和芬來到了一個新地方,夫妻倆在這裡學習與研究,足足過了七個星期之後班克森才來看他們夫婦,沒想到馬上病倒,於是兩人輪番照顧他,曾經的默契與共同的學習讓三人無所不談,相見恨晚,而班克森似乎和內爾更和,終於,相對遜色於妻子的芬試圖要紅遍整個英國,於是他要去偷隔壁部落的聖物聖笛,他和首領去了,過了幾天回來,首領已死,而部落人民悲憤非常,難以接受,班克森帶著兩人逃跑,而在此之前,他與內爾的關係也進了一大步。他渴望內爾選擇他,但是內爾不會拋棄自己的丈夫的,雖然她也很愛班克森,於是班克森走了,最後卻收到了她的死訊,雖然他一直都不相信。
2017-05-05 11:35:32
圖博館
而更難能可貴的是20世紀三十年代精彩紛呈的部落特色,有儀式有女權至上,當然也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這是現代文明沒有的純粹與自然,這也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作者語言優美,通過主人公班克森的描述與芬的書信,講述了這樣一段故事,一點也不突兀,而三人的默契與協調也令人羨慕。
  可命運總是這樣打散有情人,這也許就是無奈的地方,而部落之間的秘辛也似乎有其神奇的魔力,讓人大吃一驚。而這樣的歡愉想必沒有經歷過的人永遠不會體會吧。這也許正是人類學家的偉大之處。

歡愉,在虛無的愛情與真相背後2017-02-14

  在小說《歡愉》中,作者莉莉•金虛構了一個獨特而極端的情境——三位人類學家置身遠離“文明世界”的新幾內亞小島,研究當地土著人的生活和風俗。在這個過程中,三個人都對探索和真相之間的關係發生了懷疑。而更讓他們痛苦和惶惑的是,隨著研究的深入,他們自己的隱秘和慾望也漸漸浮出水面,迫使他們不得不去直視它們,並且做出自己的選擇。
  敘述:生於真實罅隙中的迷幻之夢
《歡愉》構建在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之上。上世紀30年代,著名的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她的《薩摩亞人的成年》幾乎是所有文科生的大學必讀書)和第二任丈夫Reo Fortune前往巴布亞新幾內亞開展研究,在那裡,他們遇到另一位人類學家Bateson,三個人旋即開始了一場長達五個月的瘋狂三角戀。這件學術史上的緋色事件成為了莉莉•金創作的觸發點,但《歡愉》並未止步於對往事再現,它走得更遠。借米德經歷的外殼,莉莉•金創造了屬於她自己的人物,並賦予了他們和真實歷史迥然相異的命運;《歡愉》的故事並不屬於瑪格麗特•米德,它有自己的生命。
  小說在旖旎的熱帶氣氛中徐徐拉開序幕。芬和內爾是一對人類學家夫婦,他們的相識富於戲劇性。在一艘郵輪上,剛剛結束考察的他們顯得與“文明世界”格格不入,這讓他們漸漸生出了親近感,並很快熱戀。婚禮一結束,他倆立即啟程前往新幾內亞,開始新的人類學考察。
2017-05-05 11:36:39
圖博館
此時的內爾已經把上一次考察的成果整理成著作出版,大獲成功,成為人類學領域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她的丈夫芬卻苦於自己無所建樹。在新幾內亞的兩座島嶼上,他們與不同的土著居民接觸,花費了近兩年工夫卻一無所獲,二人的婚姻也岌岌可危。他們心灰意冷,打算前往澳大利亞。在臨行前的聖誕聚會上,他們碰見了同在新幾內亞考察的人類學家班克森。班克森是一位溫和敏感的年輕人,正經歷著一場精神崩潰。他邀請內爾夫婦前往自己的考察區域,幫他們在平靜安寧、有著獨特文化構成的塔姆部落安頓下來。自從一見面,內爾和班克森便感到對方擁有無法抗拒的魅力。研究工作進展緩慢,每個人都被焦慮和虛無感壓得透不過氣來,一種新理論的雛形卻漸漸浮現在他們腦際。內爾和班克森在構建新理論的同時深切意識到彼此靈魂的契合,他們壓抑情愫,慾望卻在暗中積聚。身陷情感漩渦的三個人都對此心知肚明,芬試圖有所行動,卻引發了難以想像的後果,一切開始分崩離析,演變成一場無可挽回的悲劇……
  簡單地轉述《歡愉》的情節,只會令這個故事的魅力消減大半。小說於字裡行間蘊藏的氛圍和情緒,具有令人心醉神迷的魔力。莉莉•金采用了一種充滿想像力的敘述策略,打破了時間和人物視角的限制,營造了充滿迷幻感的文本體驗。作為小說的敘事主人公,班克森擁有近乎全知全能的視野,小說開篇,內爾和芬在他的講述中完成了登場亮相,他本人卻還沒有在小說中出現過。邏輯上講不通的蒙太奇製造出了強烈的宿命感,彷彿這一切都已經不是第一次在宇宙中上演,主人公對此早就了然於心。具有相似效果的還有班克森在多個破碎時空中跳躍的敘述,從故事開始的上世紀30年代,直到70年代,讀者很難預測他的下一段講述會從哪個時間節點開始。然而,這種跳躍並不會讓讀者費解,無論時間是向前推進,或是向過去回溯,它們永遠指向共同的焦點。於是讀者明白了,班克森永遠地滯留在了故事發生的那幾個月之中,“當下”變為恍惚可疑的淺夢,記憶卻成為永恆的現實,一遍又一遍地循環上演。
  莉莉•金在《歡愉》中還嵌入了另一個文本——班克森意外獲得的內爾日記,這既從邏輯上完善了整個故事,又豐富了班克森的敘事層次。我們可以推想,在經年累月反复閱讀那本日記之後,其內容已同班克森自己的記憶融為一體,他的敘事也因此具有了雙重視角,他的視角,內爾的視角。
2017-05-05 11:37:16
圖博館
視域的交錯賦予故事強大的張力,給小說中如夢幻一般的片段和細節提供了棲身之地,它們只有在這部小說獨特的情境中才能成立:班克森為在田野調查中留下滿身傷口的內爾包紮時的情慾湧動;內爾夫婦和班克森在湖中夜泳深談,凝望星辰;班克森和內爾在細雨中跳起求雨的舞蹈,口中呼喚他們知曉的語言中所有代表“雨”的單詞;三位人類學家在一個嶄新理論初現雛形時內心的悸動和高於語言的默契……這些情節帶有強烈的超現實的美感,它們令小說的愛情主題掙脫俗套的窠臼,呈現出詩性特徵。
  主題:人與世界關係的預言
作為一部優美而且技法精湛的小說,《歡愉》展現出了令人驚嘆的層次感。愛情主題只是小說中最表層的主題;在更廣闊的意義層面,讀者會感受到《歡愉》是一部包羅萬象之書,莉莉•金將我們的世界抽象成一個令人迷惑的矛盾體,並將看似矛盾的事物——男權與女權、理性與慾望、文明與野蠻、意義與虛無——不偏不倚地置於天平的兩端,卻盡可能不做任何價值判斷。小說暗示我們,對這些矛盾體的認識中,包含了對世界的認識。在這個意義上,《歡愉》是一部關於人類與世界關係的寓言。
  在書中,三位人類學家都曾遭遇過虛無時刻,質疑自己的研究是否真能拓展人類對於世界和其他種族的認知。他們的研究都受自身視角限制,更何況那些土著居民也並不情願向他們展示自己生活和文化的真諦。他們三個跋山涉水,遠離人寰,冒著生命危險,甚至有時要靠打獵為生;付出了這麼多之後,回饋給他們的真相似乎少之又少。想到日後人們如何認識這些土著部落全取決於他們不可靠的描述,連他們自己都感到絕望。
  嚴肅的研究越來越像一場自欺欺人的冒險遊戲。想要憑藉自身的力量去認識世界似乎太過自不量力。相反,因為跳出了自己所屬的文化情境,束縛著他們的觀念和見解“像陳年的油漆一樣層層剝去”,這反倒為他們提供了一種更廣闊的內觀視域。他們觀察別人,認識的反倒是自己。
2017-05-05 11:38:15
圖博館
小說中將內爾三人的愛情故事同塔姆部落的男人女人對主導權的競爭並置在一起。土著居民的男權女權之爭實際上也成為他們三個情愛糾葛的隱喻——塔姆女人們擅長手工和經商,主導經濟大權,男人雖然可以用錢買來多位太太,但能不能拿出彩禮還要看妻子的臉色。男性權威的衰落讓男人們總是隱隱流露出焦慮和不自信。這暗暗應和了內爾和丈夫之間女強男弱的關係;芬對這種關係感到壓抑和絕望,通過粗暴的性行為來確定自己的控制權。但是,以此建立起來的脆弱平衡,因為班克森的出現而被打破。在內爾和班克森關係深入的同時,讀者也跟隨他們了解了更多塔姆島上的真相——女人間有專門的儀式來獲得性的快感,男性卻要在特殊儀式中靠著在胯下佩戴形狀獨特的葫蘆來展現自己的雄威。值得玩味的是,附近幾個部落都有在儀式中佩戴象徵雄性器官的傳統,但在不同的文化中,佩戴者有時是男人,有時則是女人。這無疑是兩性競爭的表徵,佩戴行為本身意味著對性別權威的消解。
  內爾和班克森在這種背景下生髮的愛情卻是理想化的。在他們的關係中,智性和慾望水乳交融,達到了微妙的平衡,權利和控制是不存在的。智慧碰撞的時刻,對他們來說是一場心靈性愛,更重要的是,內爾在日記裡這樣寫道:“我和芬的交談讓我感覺有生以來第一次說出了,也聽到了,我心裡最真實的聲音。”
在《歡愉》中,愛情和其他探索世界的方式一樣,其終點也是對於自我的認識。
  結局:必然的犧牲和代價
《歡愉》中最為璀璨的章節,莫過於內爾、芬與班克森發現並完善“網格理論”的部分。受到內爾前任女友(是的,內爾是一位雙性戀,而現實中的米德也曾與一位女友過從甚密)的啟發,他們三個人感到一種天啟般的靈感注入腦際。在這個時刻裡,他們彼此完全理解,就如在對方頭腦裡爬進爬出一般。
  “網格理論”始於這樣的假設:如果一種文化在某方面影響力特別突出,一定是以犧牲某方面為代價的。以此為出發點,內爾想把自己熟知的文化都放置進一組坐標軸之中,坐標指向的東南西北意味著四種特徵:北方堅毅、固執、好競爭;南方敏感、同情、愛服從;西方務實、理性善組織;東方內向、創造、重精神。每一種文化都可以根據其特質被在這組坐標裡找到自己的位置。
2017-05-05 11:38:38
圖博館
很快他們就意識到,不僅僅是文明,每一個個體的人也都可以被納入這個體系。他們先把自己的親朋好友放置其中,繼而就輪到了他們自己。三個人的特徵和缺陷都在這個體系中袒露無遺,內爾和芬因此爆發了一場必然的爭吵——連男女關係也可以在這個體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坐標軸上,他們似乎可以看清怎樣的性格和氣質才能融洽相處。內爾和班克森都是南方性格,而芬卻是北方性格。
  不同的文化特徵不意味著優劣高下,不同的性格也一樣,儘管在內爾和班克森的世界裡,芬顯得那麼格格不入,就像是一個錯誤。然而,每個人都必須背負自己性格帶來的結果,就像每種文化必然要承受自己的缺陷,並走向那必然的結局。內爾、芬和班克森都做出了他們必然的選擇,並承受必然的代價。“網格理論“是小說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在這個理論形成之時,個人的命運已經寫就,再無改寫的餘地,故事從此急轉直下,向不可挽回的崩塌奔湧而去。
  在故事的最後,班克森聽說內爾已死,芬失去踪影,只留下他孤獨一人,靠著撰寫“網格理論”的論文徒勞挽留那段時光。但他想不到的是,對他來說宛如情書的“網格理論”,後來會被納粹利用;而他在新幾內亞島嶼留下的記憶,竟為當地居民找來了殺身之禍。造化弄人,人類無法揣度世事的因果。一切似乎都淪陷於不可知論之中,讀者會發現,不僅認識世界、認識其他種族是不可能的,就連認識往事的真相也是困難的。內爾日記中的記載和她眾說紛紜的結局完全相悖,她究竟是生是死也是一個無解之謎。而芬的隱遁更顯得十分可疑——是因為悲傷,還是出於謀殺者的原始恐懼?
  因此,當小說跳躍至四十年後,班克森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中的一幅死亡面具上發現了屬於內爾的鈕扣,讀者的心也會跟著劇烈跳動。這顆神秘的鈕扣傳遞了怎樣的訊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可能永遠無法領會。但它也確確實實地證明,內爾存在過,她的歡愉存在過,她的探索為這個世界留下了一些實實在在的東西。
  誠如班克森總愛引用的那句詩歌所言:“眼淚不是流不盡的,我們的已經流乾了。”為了探索世界,人類已經付出了太過高昂的代價。但探索永不能止步。即便它的結局注定是虛無。
2017-05-05 11:39:41
圖博館
大腦決定了男人有理也吵不過太太2017-07-29 廣州日報

  不久前,有來自美國的研究顯示女性更容易患老年癡呆,原因是人類的大腦功能存在性別差異。事實上,不僅許多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患病風險與治療效果,存在不同程度的性別差異,在不同性別大腦的“操控”下,男人和女人無論在生理狀態及生活習慣上都“風格迥異” ,就像“金星人”遇見了“火星人”一般。
  在坊間曾經存在這樣一種說法,活得越長,就越容易得老年癡呆症。在美國的500萬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中,女性佔了三分之二,因此曾有來自梅奧診所的研究人員認為,發病差異可能源於女性壽命更長。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科學家們希望找到除壽命之外的其他解釋。就在不久前有研究表明,這種被稱為“癡呆症”的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率,也可能與性別差異相關,女性可能更早出現阿爾茨海默病症狀。
  無可置疑,大腦中葡萄糖和澱粉樣蛋白的代謝很重要,在阿爾茨海默病的發展中,往往出現供能減少和澱粉樣蛋白的積累的症狀。通過實驗小鼠的研究,來自堪薩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隨著年齡增加,雌性小鼠大腦中的這些變化尤為顯著,而且比雄性出現早得多。如果說,雌性大腦的整體變化可能會減少神經元中能量的利用,並減慢澱粉樣蛋白的清除過程。那麼在研究人員分析的那些基因之中,有44.2%的基因的表達水平在雌性生命早期就已經發生了顯著變化。就是因為這些變化,使得雌性大腦在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更高。
  此外研究者還發現,所有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中都會出現海馬退化,但這一症狀對藥物的反應在男性和女性中不同。哥倫比亞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雌性生殖激素使大麻素受體對四氫大麻酚的敏感性降低,這使得女性在反复暴露於藥物下時不太敏感。因此在藥物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時,研究人員也需要注意到性別差異對藥效的影響。
  男性擅用灰質思考
  女性擅用白質思考
  在男性與女性的大腦之間,究竟存在著哪些差異?這些年來,這個問題始終是人們爭論不休的話題。關於“男女有別”的研究有不少——女性左右半腦之間的連路比男性更好,而男性大腦的個別部分錶現得更為活躍,尤其是負責運動技巧的小腦;男性大腦的前、後兩部分的連路更好,這使他們具備更好的迅速感知信息,並立即用它執行複雜任務的能力,這意味著他們在學習游泳或停車等方面更擅長;女性擅長一心多用,能夠多任務同時進行,這意味著大腦的不同部位之間均有聯繫。
2017-07-30 11:38:43
圖博館
來自南方醫科大學神經生物學教研室的朱心紅博士告訴記者,大腦作為很高級的中樞系統,它不會自主產生任何行為,而是其他感官來影響它,然後通過大腦來調節其他感官,它們之間存在一個相互的關係。“所以我們所要討論的差異,並非是一個形態上的差異,而是調節功能的差異。”
  的確,數據表明男女大腦中的海馬體並沒有體積上的差別。但是除了海馬體之外,在大腦中還要許多不同的職位功能,比如說灰質和白質。男性大腦中的灰質大約是女性大腦的6.5倍,但是女性大腦中的白質卻是男性的10倍,科學家認為,這種差異可能為男女在思考方式上的不同做出解釋——男性喜歡運用灰質思考,灰質中富含大量的神經元;女性則擅長用白質思考,白質包含更多神經元之間的連接體,這些連接允許女性的大腦比男性運轉更快。為什麼你明明有理卻總吵不過她?或許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在最暢銷心理學書《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中,闡述了一個有趣的理論,就是“男女兩性之間就像外星種族一樣存在巨大差異”。儘管人們對兩性之間存在能力差異早已有所了解,但是不少權威的研究已經證實,這些差異統統都是“天生的”。
  如果你需要執行一項需要記住長相、把某人從眾人中辨認出來的任務,你可以完成得很好嗎?最後一次在哪裡看到這張面孔,在這個人身上發現什麼與眾不同之處,這是自己在某處見過的那個人嗎?可以很肯定地告訴你,女人在這方面更擅長。這就是“板上釘釘”的男女差異。
  像這樣的性別差異還有很多,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研究結果顯示,青春期過後兩性之間的差異變得更明顯,比如說語言能力。簡單地說,如果男人發現自己總是辯駁不過自己的太太,除了因為“連路問題”,使男人天生腦子轉得不如女人快之外,還因為在語言表達方面,女人也是“專家”。
  曾有不少學者認為腦才是人類最大的“性器官”,主導我們性行為的反應及男女各自不同的思想行為,但問題是男女的思想及行為是否真的有差異呢?不少科學家就此作出不同研究及實驗。有心理學家與英國廣播有限公司(BBC)合作,為53個國家超過20萬人在網上進行“空間旋轉測驗”及“直線角度判斷”,結果顯示男人的平均成績明顯比女人高。除了“空間感”的測驗,科學家也透過“情緒感應測試”研究男女差異,發現女人在這測驗中比男人有優勢。
2017-07-30 11:39:37
圖博館
那些有趣的“男女大不同”
  “不少男女差異的發生,主要是因為第二性徵的原因,比如說激素水平分泌所引起的腦認知方面的區別。”朱博士告訴記者,“第二性徵會為人們帶來很多變化,其中激素水平的變化最為明顯,例如下丘腦垂體技術、腎上腺素、睾丸素、雌激素等等,這些都會引起機體的性別差異。”正如朱博士所說的那樣,男女之間存在的差異,除了大腦結構的區別之外,最主要的是受​​到激素的影響。我們體內不同的激素猶如不同的指揮官,不但會決定我們的生理狀態,還會影響我們的生活作息和習慣,小至眨眼睛的頻率,大至消化食物的能力。
  女性擅長語言表達,比起男性更容易進入喋喋不休的狀態,這主要也與激素水平有關,雌激素有利於語言流暢,睾酮卻會抑制它。此外女性的聽覺和嗅覺比男性好,而且對亮光的反應要比男性敏感得多,並且能比男性更好地覺察細節。
  相比於男性,女性眨眼的頻率更高,因此女性更易受到眼睛乾澀的影響。而男性頭髮生長得更快,是因為雄性激素會刺激毛囊,從而促使頭髮生長加快,所以男性比女性頭髮的生長速率快6.5%。
  女性得抑鬱症概率比男性高,原因可能是男性的大腦中,會更多產生一種能阻止情緒低落的激素。女性哭泣的次數比男性多4倍,她們大多是晚上7時和10時之間哭泣。受激素水平影響,女性生物鐘要比男性快1.7~2.3小時。
  要消化相同食物,女性所需的時間要比男性慢三分之一左右,這是因為男性分泌的胃酸要比女性多。所以男人總是比女人吃得多、餓得快,而且更容易患上胃部疾病。但女性胃中乙醇脫氫酶的含量僅僅只有男性的1/5,所以她們更容易喝醉。
2017-07-30 11:40:38
圖博館
英國多行業出新規反對性別歧視被指追求“性別平等”過火2017-08-01 環球時報

  廣告中禁止“性別刻板印象”內容,地鐵中不能用“女士們、先生們”問候乘客……從廣告業到公共交通系統,英國多個行業及其監管部門近期都陸續出台新規,要求在其相關工作中,要注重性別平等,反對性別歧視。不同行業如此一致地關注這個話題,自然是因為相關投訴以及爭議案例不少,但也有社會輿論認為,英國這一輪追求“性別平等”的行為似乎有點“過火”,因為多數民眾在這個問題上並沒有像個別媒體報導中所說的那樣較真。更重要的是,性別平等的觀念關鍵是要植根於心,而不是停留在口頭約束層面。
  英國《金融時報》近日稱,該國廣告標準局(ASA)出台新規,要求廣告中杜絕“女孩長大後會成為芭蕾舞者,男孩會成為工程師”“媽媽總是在收拾房間,爸爸帶孩子很差”等內容。ASA認為這樣會給公眾傳遞錯誤信息,加劇民眾的“刻板性別印象”認識。
  同樣的爭議在英國的公共交通領域也曾上演。倫敦交通局近期頒布新規,禁止地鐵乘務員使用“女士們、先生們”這種“性別排斥”的問候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大家早上好”這類“性別中立”性質的問候語。新規得到了倫敦市長薩迪克·汗的高度評價,當地LGBT(同性戀、雙性戀和變性人)群體更是為之雀躍不已。英國《每日鏡報》說,倫敦地鐵公司之所以在這看似無傷大雅的措辭上如此用心,就是擔心在性別平等問題上被公眾投訴。然而,在不少英國民眾看來,“女士們、先生們”這種稱呼方式十分正常,這種“挑刺”令人匪夷所思。有網友不客氣地表示:“如果有人覺得這兩個詞有冒犯含義,那麼他們需要的不是'性別平等',而是心理醫生。”《每日鏡報》引述一位乘客的話說,“我寧願倫敦地鐵公司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保持車廂清潔、準點和有效的服務上。”
  另外, 在英國的一些大學,類似爭議也已經出現。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稱,今年3月,威爾士卡迪夫都會大學將34個常用單詞、短語列為“禁語”,其中包括“祖先(Forefathers)”、“人類(Mankind)”等。這些詞語的詞根都含有“男性”這一含義,違反該“禁令”的師生有可能面臨紀律處分。做出類似規定的不止卡迪夫都會大學一所學校。
2017-08-01 11:09:33
圖博館
該事件在英國引發輿論嘩然,批評人士不僅指責這項舉措“毫無意義”,更指控校方侵犯言論自由。劍橋大學的學生早前抱怨說,這樣做完全是在曲解文化。教育專家喬安娜·威廉姆斯指出,這些人們耳熟能詳的表達方式本身並不帶有性別歧視色彩,校方這種“一刀切”的舉措無異於大搞“獨裁專制”、試圖控制人們的語言甚至思想,這是對莘莘學子和學者專家的莫大侮辱。
  輿論認為,性別平等程度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杆,然而在某些層面上,英國社會對“性別平等”的推進趨於極端化,導致各種“副作用”層出不窮。英國《每日電訊報》舉例稱,該國近年接受性別認同類心理諮詢和治療的少年兒童人數比5年前提升數倍。有的孩子才3歲,就已經開始對自己的“性別”問題感到迷茫和憂慮。有教育專家認為,孩子出現這種心理障礙,學校的教育難辭其咎;有的學校為了保持自身的“政治正確性”,往往在性別問題上大做文章,“把本屬於成年人的憂慮過早地施加到了小孩子身上”。更可怕的是,誘導小孩子質疑自身性別,在該國儼然已形成了一個全新的“行業”。
  在倫敦,當地智庫公共政策研究所的性別問題學者羅伯茨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英國不同機構推出上述規定,目的其實都是為了避免性別歧視問題惡化。事實上,這個問題的確一直存在,最直接的例子就是一些行業仍然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現象。但總體來看,英國社會對於性別平等的問題已經有了共識,嚴重的性別歧視問題並不存在。在一些媒體的報導中,這樣的問題被誇大,導致輿論嘩然。對於這樣的現象,她認為關鍵還是在於從教育入手,令年輕一代徹底意識到性別平等的合理性,而不是依靠各種禁令來“取締”性別歧視行為。
  回應
 男女,父母,這些詞也是性別歧視。。。還有兄弟,姐妹等等,類似的詞都應從英語中剔除。動物節目中也不得出現雌雄等詞,這對動物不公平.....
 這種規定就是一種性別歧視!
2017-08-01 11:09:56
圖博館
英媒發佈全球最聰明國家排行榜:中國第三日本第一 2019-01-14 環球網

  英國Vouchercloud門戶網站編制了一份“全球最聰明國家與地區”榜單,排名基於三大因素——諾貝爾獎獲得者人數、人口平均智商以及小學生學習成績,認為分別代表一個國家國民過去、現在、未來一代的智力,前五位的分別是日本、瑞士、中國、美國和荷蘭,俄羅斯排第六。日本以諾貝爾獎獲得者人數第六位、人均智商第六位和小學生學習成績第五位的指數,綜合排名第一;中國排名第三,主要由於民眾的智力水準很高,人均智商105.8位列世界第二,僅次於排名第一的新加坡(107.1)。美國排在了中國後面,且能排到第四主要得益于諾貝爾獎獲得者人數全球第一,達368人,是第二名英國獲諾貝爾獎人數的近3倍。但是美國人均智商僅排第28位、小學生學習成績排名也只有中等的第13名。
  回應
日本,韓國充其量也就是耍小聰明,要論大智慧中華民族絕對第一。
可惜我們的高智商都用在了騙自己人身上了
這也信,信了你就輸了
讓那些無聊的人排去,中國人務實,沒時間考慮這些,掙錢重要
我們應該好好的學習人家的生活方式
你應該學學豬的生活方式
中國人普遍比較勤奮,感覺偷懶都像是在犯罪。
美國人的智商不夠但是科技成就高,恰恰說明美國的國家體質好
你是要飯的?美國的體質(制)好,你去美國要去吧,中國人的習慣都是把剩飯喂豬喂狗的。

受訪重申黑人智商遜白人 DNA之父Watso遭褫奪榮銜

發現DNA雙螺旋結構的諾貝爾獎得主、人稱「DNA之父」的沃森早年曾稱黑人普遍智商遜於白人,觸發種族歧視非議,日前重申其立場沒有改變,其服務半生的國際著名生命科學研究機構美國冷泉港實驗室與之割席,批評其觀點「沒有依據又鹵莽」,宣佈褫奪給予沃森的全部名譽銜頭。
  沃森(James Watson)晚年開始發表冒犯言論,包括指稱赤道地帶人種暴露於陽光下而性慾較強、胖人比其他體型人士少野心等。惟2007年貶抑黑人言論最受非議——他表示對非洲的前景「悲觀」,指「我們的社會政策全基於他們(非洲人)的智商跟我們一樣,但是測試全皆顯示不是真的」。他還說儘管希望人人平等,但是「不得不讓黑人僱員知道,這不是真的」。
2019-01-16 06:08:50
圖博館
“腦容量大的人種就智商高”有根據? - 知乎

就算假設腦容量的資料是正確的,但物種種族的智商不單是腦容量多少決定的,應該是腦重量占到動物自身體重的比例,而且還要考慮腦細胞的多少,且腦細胞之間的神經元的緊密複雜性等因素(如果腦容量大就代表一個物種、一個民族聰明的話,哪長頸鹿和鯨魚的智商不都比人都高了嗎?)如說日爾曼人的腦容量比東亞人大,但歐洲人體格比東方人大,腦容量上的比例就抵消掉了!當年納粹就說猶太人腦容量比較小,是劣等的。但猶太人獲得諾貝爾獎的數量與猶太人在世界的人口比例看,用腦容量來衡量一個人、一個民族的智商是不準確的。

人種、腦容量與智商

英國阿爾斯特大學教授林恩(Richard Lynn),研究全球各民族智商發現,東亞國家包括中韓日是全球智商最高的人種,平均達到105。美國心理學協會最新調查顯示,主要人種的智商的確存在差異,最大相差50%,東亞人比美國白人和黑人都要高。
  經過核磁共振研究發現,腦容量跟智商的確有關係,容量大的大腦擁有更多的神經細胞和神經連線,處理信息的速度更快,其中,東亞人大腦容量比白種人平均多1立方英寸,白種人又比黑種人多5立方英寸。
  不過,專家說,外在客觀環境也可能影響智商發展。例如研究發現,柯林頓的智商,是小布希的兩倍,但是結果兩個人都當上美國總統。
  據英國《泰晤士報》報導,德國人以平均107分的智商領先全歐洲,超過英國人和法國人的水準。智商排名前15名的歐洲國家依序為德國、荷蘭、波蘭、瑞典、義大利、奧地利、瑞士、英國、挪威、比利時、丹麥、芬蘭、捷克、匈牙利、西班牙。法國是七大工業國中國民平均智商最低的國家,只有94分。
  氣候較為寒冷的北歐和中歐地區國家民眾的腦容量約為1320cc,大於溫暖的南歐地區的1312cc,這可能是因為北方的環境較惡劣,居民必須食肉以抗寒,進而使腦力增強,且他們也必須動腦才能與大自然對抗,所以腦容量也變得較大。
  每個國家不同地區的智商也會有差異,例如倫敦是英國平均智商最高的地方,約為102分,主要可能與數百多來社會精英都遷移到倫敦有關,至於英格蘭與威爾斯地區民眾的平均智商為100.5分,而蘇格蘭地區則是平均只有97分。
2019-01-16 06:41:51
圖博館
為何東亞人大腦容量勝歐非?中科院研究:基因突變方向不同 2017-01-30 崔德興

據《南華早報》報道,30多年前,美國科學家對全球2萬俱現代人頭骨調查發現,東亞人的顱腔容積平均為1415立方厘米,而歐洲人為1362,非洲人為1268。去年的一個核磁共振成像研究中,科學家發現東亞人的顱頂更高,這讓他們的頭部能夠容納體積更大的大腦。
  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系列假設來解釋這樣的差異,其中包括氣候因素,長居於寒冷地方,可能有助於促進腦部發育。體積較大的大腦更容易在其核心部位維持恆定溫度,而絕大部分的思考活動是在這個部位進行的。然而,這難以解釋在同一緯度生活的人,例如中國人和歐洲人擁有不同腦容量的現象。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宿兵教授的帶領下,對不同人種的CASC5突變位點進行對比發現,腦容量調控基因CASC5在現代人的起源過程中積累了8個氨基酸突變,這些突變在非人靈長類和古人類(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中均不存在,是現代人特有的變異位點。其中,2個突變位點在現代人中已經固定下來,而其他6個位點在人群中仍然是多態的。而且,這一基因中有4個多態位點在東亞人群中呈現高頻率,這和包括中國、日本、蒙古人在內的東亞人腦容量的增大有著密切聯繫,而在歐洲和非洲人群中,這4個多態位點頻率很低。
  宿兵表示,這一調查並不能表明東亞人比其他人種更聰明。他表示,人類為獲取更大的大腦而作出了巨大犧牲。大腦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更大的大腦使得生育更為艱難,並消耗身體其他部位的資源,這就產生了很多例如體力下降等問題。

黃種人的智商很高,那科學家為何總是白種人? 2018-08-23

文化上的差異,西方人們崇尚的是個人主義,可以擁有張揚的個性,東方是更喜歡集體主義的,人們都是很謙虛的,西方人喜歡鑽研問題,更執著於一個事物,東方的則是分散的思維模式,更注重於整體。日本已經有很多的獲得過諾貝爾獎的科學家了,將來中國科學家也會獲得諾貝爾獎的。
2019-01-16 06:42:18
阿楨
為什麼父系社會能夠取代母系社會?2023-02-28

母系社會是母系舅權,男人依舊是主要的武力和獲取食物的人,部落實際當家人是舅舅。母系部落通常打不過父系部落。現在仍有一些部落是母系舅權,舅舅把酋長之位和財產傳給外甥。
  回應
父系部落之所以戰勝母系氏族社會,關鍵不在戰爭,而在母子關係是天然的,父子關係是需要確認的,繼而通過父子關係賦予兒女各種權利,由此產生了文明社會的一系列制度,並化家為國,又化國為姓,種種演變,形成了今天人類社會的文明形態……
父系氏族社會淘汰母系氏族社會的根本性動力,不是其他,是生產力的發展。在生產中的地位決定男女發生了逆轉,父系處於了主導地位。
2023-03-05 08:20:02
阿楨
說下“進化論”最讓人惋惜的地方 2023-03-01

近幾天在觀網風聞社區發了兩個帖子,討論人類要不要恐懼外星人的話題。恐懼的網友不少。他們給出了各種外星人可能霍霍地球人的理由,並執著於用歐洲殖民者殘害印第安人的例子做證據。
但是,當我問他們為什麼歐洲殖民者能統制美洲,而美軍卻無法平定阿富汗時,蒙古人騎著馬,拿著刀箭就能征服這裡,號稱人類史最強的美軍打了十幾年,卻夾著尾巴逃跑了。為什麼一個貧瘠落後的地方會成為“帝國墳場”?為什麼帝國會從這裡開始折戟沉沙?
當網友們激烈地向我陳述外星人的危險和莫測時,其實他們表達出的是強烈的“社會達爾文主義”情緒,偏執地向“效率”,向“力量”,向“財富”跪下去了。
他們崇拜強者,這沒有錯。但是,他們不知道,很多強者之所以不能“恒強”,就是因為沒有明白在“效率”的旁邊還有“豐富性”這個影子。
,我覺得“進化論”最讓人遺憾的地方是,沒有把“效率和豐富性”的辯證關係挑明,解釋清楚,以至於後人對“進化論”做了“社會達爾文主義式”的偏頗解讀與愚蠢實踐,並造成了許多極端的傷害與災難。
有些人比較喜歡用“演化論”而不是“進化論”,認為生命的發展是自由的,往各個方向發展的,所以只有適者生存,沒有進化與否,先進與否。演化論是不對的,是分裂的、孤立的去看生物發展現象。如果用“演化論”代替“進化論”,評判標準沒有了。只有彼此不同,而無好壞、對錯、正誤、美醜之分。實際是有“效率”和“豐富性”兩個標準。
2023-03-09 09:41:2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