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聽眾聲,不是喧嘩 向明
《眾聲》是由我們七個閒散的寫詩者合計出版的一本詩選集。我們七人每月聚會一次、完全憑同好,憑友誼,既無組織、亦無規章,憑著對詩寫作的一份無形的尊重,把自己新寫的作品拿出來,一方面相互砥礪,一方面交出成績,讓大家知道臺灣尚有一些對詩忠誠的默默耕耘者。這樣的詩聚會已經是第四年,所收割的詩已成「食餘飲後集」系列的第三本,雖說今年這本取名《眾聲》,但都很感性,很低調,絕不無理喧嘩,為了應驗其可讀性,每人特抽取其中的一首,攤在眾詩家的目睹下,接受嚴格的檢驗:
那一年父親七十二歲 鍾雲如
那一年父親七十二歲
他要母親聽他說幾句話
父親說我要先走了
答應我,不許哭
我七十二歲
達到平均壽齡
妳應不致被人取笑
那一年的五月豔陽高照
母親紅了眼框
獨自到屋頂平臺曬棉被
(鍾雲如為中生代女詩人,早年曾獨資創辦「鐘山詩刊」,著有詩集多種,現從事大眾傳播及推展優質生活教育等社福工作。)
小詩帖 朶思
1 靜
魚缸內
時間很滿
水平靜,沒構成浪濤
2. 刀
記憶抽出一把刀
把今天的心情
割傷
3 夜
她走出擁擠的夜
朝思維的另一方向奔跑
直到碰到內心的那堵牆
4. 幻
帶著櫓聲
搖過來的
是他的眼神
5. 下弦月
月亮緩緩流出它的亮光
我的眼睛
坐在它橙色的標題上
6. 體悟
那人逃開喧鬧
匆匆
把自己的寂寞喚醒
(朶思為臺灣藉資深女詩人,曾為く創世紀>同仁,出版有小說及詩集多本,現為自由作家。)
讀「紅樓夢」有感 艾農
因為記憶太遙遠
所以把夢寫到了眼前
成為每一個人的喜怒哀樂
成為一代一代的繁華轉眼成空
人生何必認真
讓頑石歴刼
讓紅粉失色
讓自己一點點秘密
就這樣無聲無息
走進了歴史
(艾農為臺灣中生代詩人,曾任職中研院語言所,現在多所大學教現代文學與電影欣賞。)
料理 須文蔚
在刀光裏討生活,母親的江湖
從來就不在煙雨迷茫的江南
從來不上峨嵋,武當,少林
堅信那兒的齋飯營養不夠
堅持日日與刀俎激戰
以內力震碎裏脊的筋脈
屠龍刀將牛肘排馴服成絲線
再偷偷加入祖傳配方、治療
一家人的空乏、上火、失戀與高血壓
母親總是一個人練功
鮮魚一如打起水面悠遊的落花
以治大國的雍容,輕易翻動魚身
再用乾坤大挪移把山產雞蛋蔬菓
收納在牢靠的記憶體中,江湖規矩
先進先出,絕不食言
當爐火爆香蒜片,青菜正要下鍋時
母親拿起空的鹽罐子叫著
「盬啊!鹽啊!誰幫我去買鹽?」
空房間模仿著她的聲音學語
「鹽啊!鹽啊!誰幫我去買鹽?」
母親只好偷偷滴下了眼淚
以孤單為晚餐調味
(須文蔚為臺灣中生代詩人,現任東華大學華文系系主任,為臺灣數位科技推廣專家。)
行動繪畫 張國治
對於人生,我不是坐著講的
我是站起來作的
甚至舞之,蹈之
我是熾熱行動派的
我講求自我表白,需求動作表演
我涉及客觀物件
相對於生命的不完整
生命向無限
我是不自覺,潛意識的
思想、欲望、行動
全在潑灑滴流中匯竄
我傾注生命源源不窮情感
時而激烈時而委婉時而憂傷
本質上,我是抒情基調,我是
不定形,適合抽象的
畫布就是我身體的一部份
我重視人生特定時空
所發生的動態過程
它的永久記錄就是我的畫
我,傑克遜‧帕洛克
讓我為你描述
「畫布乃是一片場地
不能折迭,就好像
它是畫家生命的一部份。」
(張國治乃當代詩人畫家,現任教臺灣藝術大學及藝術教育推廣中心主任。)
飲者與酒 曹介直
一一悼周鼎
詩人總是將自己的一生
斟在酒裏 以為
用乾杯來點火
便可以燒盡陳年的
積鬱
酒 也真是他的知已
知道勸他無效
便悄悄進入血管
使他暫時
麻醉
現在 他終於放下空杯
「一了百了 別無繫念」的走了
我想 繫念總該有吧
比如一首好詩尚未完成
酒 尚未喝夠
注:臺灣存在主義代表性詩人周鼎,於2010年9月25日病逝於臺灣台東榮民醫院,享年八十歲,一生嗜酒如命,詩中引號內語句、為其自我簡介。
(曹介直為臺灣藍星詩社資深同仁,曾任臺灣大學主任教官。停筆多年後、近期複出,蓄積筆力更形老辣。)
非分抒情(五選三) 向明
一
妻說
你睡得越來越晚
晚得要與啟明星
同等天光
我吃驚的說
那不就是我的名字嗎
應該是越來越亮
二
有時
真想發狂
給我一汪海吧
讓我跳下去
把自己沏熄
使海水沸騰
讓日月看出
生之真誠
三
晚霞紅得接天的時候
如果可能
我願淡出一切的虛空
讓我裹身在
萬慮俱靜
我知道
黝黑是光失色的沉澱
從中孵出
原始的本尊
(向明系藍星詩社資深同仁,曾任藍星詩刊主編。後為「臺灣詩學季刊」創刊人之一,並擔任社長一年。現為專業文字工作者,詩、詩論散見各大報及文學刊物。)
(按《眾聲》系由財團法人瑪利亞基金會協助出版,博客來網路書店代售)
文章定位:
人氣(866) | 回應(3)|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