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3-17 12:41:27| 人氣29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電影閱讀】從電影看羅馬(四)電影推薦—基督的最後誘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文/小鎮 2001/12/26
「基督的最後誘惑」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 馬丁史柯西斯導
1988 / 美國 / 彩色 / 163m /馬丁史柯西斯導

《為什麼要推薦這一部片》
如果你過去念的是宗教大學,那麼對於「電影與基督教真理」這門通識選修課程一定不陌生。著名電影「大法師」如歸類在魔鬼靈異事件類,那「基督的最後誘惑」就歸類於基督論與救贖類別吧!本片曾經榮獲奧斯卡1988年最佳導演提名,是一九九五年尼可斯.卡山札基(Nikos Kazantzankis )的原著「基督的最後誘惑」改編的同名電影。

電影片頭隨即文字說明內容不是根據聖經拍攝,而是作者反覆思考的問題。他假定如果耶穌基督是一個凡人,他在成為神之前,其神性和人性的反覆糾葛及考驗。片名看似冷門題材卻和「鐵達尼號」同為錄影帶店推薦佳片,除了和片子自上映以來廣為爭議的內容有關,當年引起許多保守基督徒強烈抗議,認為「色情」鏡頭內容褻瀆基督,但我想和教授指定電影報告必看片子,也稍稍具有指標性作用。(註一)
註一:附檔為尼可斯.卡山札基照片
《耶穌,一段血淋淋的歷史》
聖經裡頭記載著耶穌的母親馬利亞是處女懷孕,正當約瑟考慮要不要娶馬利亞時,有一天,天使託夢告訴他「大衛王的子孫約瑟,馬利亞是聖靈懷孕,儘管把他生下來,並且取名字叫耶穌,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當時的人都要在出生地勞役,約瑟帶著馬利亞在伯利恆的馬廄裡生下了耶穌。不久,希律王聽說:誕生了一位未來的救世主,是我們猶太人的國王,希律決定下令要殺所有兩歲以內的嬰兒,當城內的嬰兒開始都遭到殺害的時候,約瑟早就因為天使託夢告訴他帶著一家老小逃到埃及去了,希律王死後,耶穌一家人又聽了天使的指示,最後轉往加利利境內的拿撒勒。

很多年後的某天,在約旦河邊,施洗者約翰正用約旦河的水,為悔改的人洗盡罪惡,約翰說著自己並不是救世主,而是知道救世主將要來了,屆時救世主會用聖靈和火來為大家施洗。有一次,耶穌向施洗者約翰走去,請約翰幫他受洗,約翰最後幫耶穌受洗了,受洗後的耶穌被聖靈引到曠野,在沙漠禁食四十天,通過了撒旦對他的試探,每當撒旦引誘他的時候,耶穌用了聖經中的句子作為回應。(註二)

魔鬼說:你若是 神的兒子、可以吩咐這些石頭變成食物
耶穌說:人不僅靠麵包而活,乃是靠 神裡所出的一切話

魔鬼說: 你若是 神的兒子、可以跳下去
耶穌說: 不可試探主你的 神。

魔鬼說: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這一切賜給你
耶穌說: 撒但退去罷

魔鬼結束一切的誘惑時離開了,通過沙漠考驗的耶穌首先回到他的故鄉加利利去傳道,傳道的途中一共收了12位的門徒,因為醫病和傳道的名聲傳開來,很多人都來跟隨他。起先,先希律王認為又是一個「施洗者約翰」來了,當時施洗者約翰曾經在希律面前說兄弟腓力的妻子希羅底不是個好女人的話語,被押關進大牢,但是不敢亂殺他,因為百姓把約翰奉為先知。後來,在一次希律生日的酒宴中,希律王要希羅底的女兒莎樂美為他跳一段舞,而且誓言不顧一切代價,沒想到莎樂美要的是約翰的人頭,希律為了要實現自己的諾言,只好依莎樂美的要求把約翰的頭給剁了下來。(註三)這段故事後來成為藝術創作者表現的題材,此次故宮「法國繪畫三百年」「從普桑到塞尚」的畫展,一幅叫做「刺青的莎樂美」Salome tatouee便以此為創作的主題,十九世紀時由古斯塔夫˙莫荷Gustave MOREAU所創作,法國巴黎的莫荷美術館館藏。

當時,長期的帝國統治及勞役制度的不自由,一個有名的罪犯巴勒巴斯Barabbas(或譯作巴拉巴)試圖造反,他率領支持者在山谷攔截羅馬的軍隊,但因為輕敵而失敗入獄。大家冀望救世主耶穌,可以依憑著無窮的力量解救大家,但是除了刀刃革新,還有什麼可以換來自由呢?因為在耶穌的傳道內容中,提到的是愛與和平和 神的王國,對當局羅馬的立場,他也說:「該是凱撒的就給凱撒!」。那猶太到底是為了三十塊的賄款還是試圖激發耶穌「熊的爆發力」而出賣了他?難道唯有引起羅馬當局的注意,等到羅馬將利刃架在他的脖子上,上帝之子的力量就會出現嗎?

羅馬雖然剛開始在宗教上採取不干涉的放任態度,耶穌的言論看來也並無違反羅馬帝國的法律,因為他談的王國是 神的王國,而不是地面霸權,但是當時社會到處假先知和造反的力量,信仰如結合造反勢力絕不容忽視,當權者勢必不會坐視不管,羅馬得要提出解決的方案來。那時,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聚集在大祭司,大家商議要用詭計拿住耶穌殺他,耶穌的信仰言論霎時演變成違反帝國的法律,被羅馬判了妖術跟叛國罪,指稱大家都去跟隨耶穌,就沒有人要來繳稅了。原本當局者不敢直接對這位萬王之王處決,難題多加推扥之下,從凱撒丟給了希律王,最後回到巡撫彼拉多,故事以耶穌頂著荊棘編作的冠冕負了十字架,用血洗盡罪惡,猶太也自覺背叛耶穌心生愧疚弔死在聖殿外。(註四)


註二:見《馬太福音》4:1~4:10
註三:莎樂美對「施洗者約翰」是基於記恨的心態或是心生愛慕,沒有統一說辭。
註四:見《馬太福音》27:3~27:10

延伸閱讀及其他評論
耶穌基督的復活故事 http://www.fhl.net/2000/easter/y3.htm
基督的最後誘惑 時報出版 尼可斯.卡山札基原著
評論『基督的最後誘惑』之神學偏差 作者:郭秀娟
http://galilee.campus.org.tw/HUA03.html
《基督的最後試探》是否毒草? 作者:薪人
http://galilee.campus.org.tw/JHK_107.html

《電影裡面有什麼》
正當羅馬改宗基督教為國教時,基督教本身在信仰上也發生嚴重的分歧,在西元四世紀的時候,「阿里烏斯教派」(Arianism)曾經對基督教聖三位一體的聖子位置提出挑戰,後續歷史上曾不只一次的討論這個議題。電影對於耶穌基督一生的傳奇事蹟,用另一種角度去思考,影片內容描述耶穌在沙漠通過考驗那段,同樣是撒旦的試驗,卻用獅子和蛇的象徵物作表現,更是顯得極具新意,濃烈的巔覆意味,看完便不難體會令人爭議的原因了。除了以上還有…
1. 電影討論基督在人性和神性的掙扎,在心中對神性的景仰,並欲取而代之對人性留戀的掙扎
2. 天使和撒旦的角色大挪移。天使是敵人還是朋友?
3. 聖經中耶穌的父親約瑟是木匠,電影的耶穌是個位羅馬人製作十字架的木匠
4. 猶太人只有一個上帝
5. 耶路撒冷的聖城內供著「神的誓約」,可以看到祭祀方便引來了攤販販賣牛羊的畫面。
6. 電影背叛耶穌的猶太成為在最後一刻耶穌的提醒者,似乎給猶太一個平反的機會。

文/小鎮 2001/12/26

《本片簡介》
本片並非根據聖經故事拍攝,而是大膽假設耶穌只是一個凡人。
聖耶穌基督降臨,這次耶穌必須通過重重考驗。本片描述基督來到人世,不斷受到神的感召,他開始尋找神的旨意,同時也必須接受邪惡的誘惑,祂將受到最大的考驗,過著凡人的生活直到最後一刻,才能完成神的旨意。

台長: 青春小鎮
人氣(29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