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5-06-03 17:42:50| 人氣3,51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襲旗袍 傳承文化之美 中華旗袍文化藝術交流學會理事長石淑平 穿越時空的優雅

文/翁雅蓁 圖/中華旗袍文化藝術交流學會

在現代社會快速更迭的浪潮中,有一群人守護著傳統的脈動,他們以指尖織夢,以步履寫詩,一針一線勾勒出文化的紋理,一姿一態延展著歷史的風韻。那是一種從容不迫的優雅,是穿越時代卻不褪色的東方美學;而身為「中華旗袍文化藝術交流學會」的創會理事長石淑平,正是這條路上的堅定行者。她不僅熱愛旗袍,更深諳其所承載的歷史、精神與美學。以衣為語、以身為教,石淑平將旗袍帶入生活的溫度,也讓這分典雅優勢走上世界舞台。自創會以來,她便以堅定的信念,讓旗袍走進生活、走上國際舞台,成為文化對話與美學教育的重要載體。

國際殘障日公益慈善旗袍走秀活動。

國際殘障日公益慈善旗袍走秀活動。

初心不變 文化語言的表徵

談及創立學會的初衷,石淑平理事長語氣堅定,眼神中閃耀著深厚情感。對她而言,旗袍從來不是單一的服飾選項,而是一段歷史的延續、一門蘊含東方哲思的藝術,更是一種應被珍視與傳承的文化語言。

「旗袍曾是女性日常穿著的一部分,如今卻成為只在特定場合才會現身的裝扮。這樣的轉變,讓我感到無比憂心。」石淑平坦言,正因目睹旗袍逐漸淡出大眾視野,才促使她號召來自藝術、教育、設計等多個領域的女性摯友,共同創立學會,為旗袍文化點燈續航,重現光彩。

自2017年正式立案以來,學會致力於推廣美學教育,陸續開設美姿美儀、民族舞蹈、烏克麗麗、聲樂、縫紉、花藝、讀書會等多門課程,不僅教授「如何穿旗袍」,更引導學員學習「如何活出旗袍」。

「旗袍是一場內外兼修的文化修行。外在的優雅固然動人,但若缺乏文化的理解與認同,終究只是表象的華麗。」石理事長強調,學會之所以將美學課程列為核心推動,就是希望協助女性在學習儀態之美的同時,也培養文化底蘊與自信氣質,進而成為能將美學落實於生活的現代女性典範。

學會花藝課作品。

學會花藝課作品。

成立大會致辭。

成立大會致辭。

2018 年4 月成立大會 右:上海旗藝會會長劉佩珠 左:安徽旗袍協會會長陳冬梅。

2018 年4 月成立大會 右:上海旗藝會會長劉佩珠 左:安徽旗袍協會會長陳冬梅。

公益參與 用優雅實踐善行

除了積極推動文化傳承與美學教育,石理事長亦以同等熱忱投身於公益實踐。多年來,她帶領學會參與各項社會關懷行動,包括捐贈防疫設備予第一線員警、定期舉辦捐血活動、協助原住民合唱團籌措教育經費、贊助身心障礙者登台圓夢。她深信:「旗袍的華麗,不該只在舞台上閃耀,更應走入人群,照亮社會每一個角落。」

每年國際身心障礙者日,旗袍學會的姐妹們便身著綉裳,參與輪椅歌手任文倩的公益音樂會,透過歌聲與行動,擁抱那些不完美卻充滿光芒的生命。在這些善行中,旗袍不僅成為視覺的美,更化為關懷的語言。

而在文化交流的軸線上,石理事長更積極開展國際對話。近年來,學會與來自日本、夏威夷、毛里求斯及兩岸三地的旗袍團體展開深度互動與展演,展現出台灣對傳統文化的珍視與創新兼容的精神。

她特別提到與上海旗袍藝術專業委員會、廣德旗袍交流協會締結姊妹會的經歷,認為:「文化無國界,我們希望讓旗袍成為跨文化對話的橋樑,傳遞台灣的溫度與美意。」

2019 年9 月「圓夢童」廣西山區愛心公益活動。

2019 年9 月「圓夢童」廣西山區愛心公益活動。

青年傳承 以創新接軌新世代

談及旗袍文化的未來走向,石理事長始終懷抱希望,並堅信傳統文化唯有與時俱進,方能世代流傳、生生不息。她觀察到,隨著華流興起與影視作品對東方美學的重新詮釋,旗袍逐漸從歷史的回憶走入當代的潮流,在年輕世代的視野中悄然回歸,成為一種美感象徵,也是一種文化認同。

為了延續這股新興風潮,學會特別保留青年會員名額,積極吸引設計師、藝術家與各領域的KOL參與,讓旗袍不只是典藏於衣櫥或博物館的展品,更能走上街頭、融入生活。石理事長深知,新一代的語言是影像與社群,因此學會大力推展新媒體運用,透過 Instagram、Facebook、YouTube 等平台分享活動花絮與設計創作,與年輕族群建立起自然且充滿創意的對話關係。

「我們不怕創新,只怕沒有傳承。傳統不是一成不變,而是能夠因應時代持續演化的精神。」這句話,是石淑平理事長長年奉行的理念。她不僅在學會營運中注入跨界思維,也親自參與設計實踐,善於融合西式剪裁與東方元素,開發出既保留神韻、又貼近現代需求的「台式旗袍」。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之一,是她與學員共同設計的「機能旗袍」。這款作品採用透氣性佳、舒適度高的布料,融合傳統盤扣與現代剪裁,使旗袍擺脫只能在典禮與舞台出現的印象,成為日常辦公、正式場合中皆宜的時尚選擇。這項創新不僅獲得會員們的熱烈迴響,也讓旗袍文化在年輕族群中重新燃起光芒。

石理事長用行動證明,傳統並非只能回顧,而是能夠擁抱未來、與時共舞。透過創新與傳承的並行,她正一步步帶領旗袍走向更多人的日常,也走進時代的主場。

學會民族舞蹈班的演出。

學會民族舞蹈班的演出。

永續風華 以溫柔織就世界夢

一談起與旗袍的情緣,石理事長眼神中閃爍著溫柔的光芒。「第一次穿旗袍,是媽媽年輕時留下來的舊衣。那一刻我深深感覺到,這不只是衣服,而是一段被織進布料裡的家族記憶。」那一身布料所承載的,不只是身形的曲線,更是情感的流轉與文化的延續;從那一刻起,旗袍便不再只是服飾,更成為她生命中最柔韌而堅定的信仰。

她坦言,旗袍帶給她的不只是美麗,更是屬於東方女性的自信與力量。也正因如此,她願意傾盡一生,用行動守護旗袍文化的優雅與溫度,並透過學會的平台,把這樣的美好延伸給更多人。

展望未來,石淑平理事長希望讓旗袍不再只屬於過往的年代,而是能真正走進人們的日常,融入當代生活。學會將持續推動大型公益演出、國際文化交流與青年創意設計計畫,同時籌劃設立「旗袍文化推廣中心」,打造集展示、教育、試穿、製作與文化導覽於一體的空間,實踐「穿得進生活,也走得向世界」的使命。

「旗袍是流動的文化、是溫柔的力量。只要我們願意,它永遠都不會過時。」這段話,是石淑平堅持至今的信念,也是她對旗袍文化最深的託付。

第三屆理事長崔虹雲 左:第四屆理事長鄭如君。

第三屆理事長崔虹雲 左:第四屆理事長鄭如君。

台長: 時尚漫旅多媒體整合行銷
人氣(3,51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漫旅雜誌 |
此分類下一篇:讓我們一起認識MUSE美聲
此分類上一篇:白手起家 迪化街燕窩專家 官燕閣燕窩專賣店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