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11-17 01:00:00| 人氣21,27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妄心念佛能否往生?/慧淨法師開示

推薦 28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妄心念佛能否往生?/慧淨法師開示
 

(台長註: 慧淨法師的弘法宗旨以善導大師之彌陀淨土思想為依歸,  讀者不妨重新品味思維其中博大精深又簡單易行的妙義.)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很簡單:專修念佛,順彼佛願,一定往生。

本來念佛法門是攝受沒有智慧的人、根機淺陋的人(台長註: 此言應是指大多數沒有開悟的凡夫眾生)。如果一定要有般若智慧,那都已經開悟了,只有少數人才能達到。

念佛法門是不管有智無智,心中信知:我稱念名號,彼佛本願不虛,不會欺騙我,一定往生。而這樣地把心定下來念佛,這就符合淨土宗。

至於說將念佛作為一種方法,伏煩惱,或者用其他種種手段來調整,其引導方向就和我們淨土宗不一樣了。淨土宗唯一的目的,是將來要往生極樂。

明遍僧都問法然上人:“雖念佛,心散亂,將如何?”

法然上人回答:“凡夫之心何能無散亂?生於欲界散地之人,皆是散心,所謂捨掉散心而往生者,無有是理。唯有散心念佛人之往生,方是可貴之彌陀本願。

散心念佛人的往生,這才是尊貴的彌陀本願啊!才是阿彌陀佛的慈悲呀!散心人念佛往生,淨土法門所以才會被稱做易行道。

善導大師在《觀經疏》裏講的“水火二河中之白道”,說明散心、妄想、貪嗔妄想沒有障礙,又說“稱我名號,下至十聲”,發出聲音來念佛就可以了,沒有說要怎樣念佛,沒說用什麼樣的心,只要念佛,通通可以往生,為什麼?“乘我願力”!

念佛是乘佛的願力。佛沒有說“你要拋棄散亂心才能乘我的願力”,口稱佛的名號,就是乘佛的願力,自然就能往生了。

我們念佛人就是這樣子,在社會上做事,好像有散亂的心,但是內心知道:稱佛名號,決定往生!內心有一種安慰感,“一切恐懼,為作大安”。

所以,只管念佛,不管散亂不散亂,不管清淨不清淨,再簡單不過了。

法然上人說:“不顧妄念餘念,不畏散亂不淨,唯口稱名號。若常稱名者,以佛名之德,妄念自止,散亂自靜,三業自調,願心自發。

我們念佛是專門為了一個目的:將來要往生極樂淨土,而且知道“我念佛一定往生!”這就是念佛。

至於說把念佛作為手段來克服妄念,那都是順了一般聖道門修行的方法,以伏煩惱為宗旨,不是以乘佛願力往生淨土為宗旨。

我們淨土宗念佛,是以乘佛願力往生淨土為宗旨。 

有人把這兩種修行方法混淆了,以為如果不達到清淨心,如果不能伏妄想、斷煩惱,可能很難往生。

這是因為不瞭解阿彌陀佛誓願的緣故。那我們瞭解了,這個不成問題。

 文章引用自 ~  宏元準提觀音共修園地fb

本文來源

http://h69966996.pixnet.net/blog/post/342802991-%E6%85%A7%E6%B7%A8%E6%B3%95%E5%B8%AB%EF%BC%9A%E5%A6%84%E5%BF%83%E5%BF%B5%E4%BD%9B%E8%83%BD%E5%90%A6%E5%BE%80%E7%94%9F%EF%BC%9F-

-----------------------
一心念佛慧淨法師開示  
 


念佛利益/慧淨法師 (節錄)

 

(由於文長, 僅節錄部分分享, 有緣者可點入網頁連結閱讀精采全文)

轉自學佛網: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29/292513.html

 

  玄奘大師所翻譯的《阿彌陀經》就說:“無量壽佛,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名號。”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所以,這一句名號就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的名號。

  佛救度眾生,有以神通救度,有以光明救度,有以名號救度,阿彌陀佛主要是以名號,以“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來救度十方眾生。

  當然這句名號不是一般的文字,不是一般的名稱,那是佛的名號,佛的本體、佛的功能、佛身的光明神通願力,乃至於佛無量的慈悲、智慧跟功德,也都容納在這句名號當中。

  阿彌陀佛以名號救度眾生的本身,也是以光明來救度眾生、以神通來救度眾生,使得凡專稱南無阿彌陀佛的念佛人,阿彌陀佛的光明,都永遠保護著他,臨終的時候,顯現來迎接他到極樂世界,使他平生的時候,就已獲得彌陀的保佑,逢凶化吉,遇難呈祥。

  平常念佛就有佛的加持,念佛可以得到“現當二益”。

  “現”是指現生的利益,“當”是指當來的利益。所謂當來的利益,就是將來可以離開三界六道輪回,往生極樂世界;至於現在,就是可以消災延壽,增福增慧。如果以現代的說法,就是能讓我們出入平安,少苦少惱,甚至各方面都比較順遂如意,遇到事情也能夠逢凶化吉。

  念佛的“現當二益”我把它歸納為十五點:“第一、彌陀住頂; 第二、佛光護身; 第三、諸佛護念; 第四、菩薩相隨; 第五、冥眾護持; 第六、消除罪障; 第七、增長福慧; 第八、離諸厄難; 第九、能得壽康; 第十、將獲善終; 第十一、入正定聚; 第十二、斷除輪回; 十三、往生淨土; 十四、成就佛果; 十五、廣度眾生。” 

  在“現世的利益”當中,第十一“入正定聚”,屬於“總益”,也就是根本的利益,也由於有這根本的利益,所以才能連帶地獲得前面的現益以及後面的當益。“入正定聚”以一般法門來看的話,認為是往生極樂之後才能獲得的,但是我們這個法門不然,是現在就能獲得。

  貧窮念佛,能逢貴人相扶,獲得溫飽。病人念佛,能夠輔助醫藥,早日康復。若遇因果病、業障病,則醫藥絕無效果,唯有念佛。念佛則業消,業消則病癒;念佛則鬼退,鬼退則免難。何況念佛能化解冤鬼,度脫冤親。若常念佛,都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脫離共業,身獨免難。

  念佛之人,不知不求,自得“現當二益”。

  “聽”跟“念”其實是一樣的。當我們念的時候,雖然嘴巴念,但是必須是意業出來的,即使不是從內心很至誠懇切地流露出來,可是我們只要念,至少就會在我們的第八阿賴耶識裡種下一顆種子。念是口業,是舌根;聽是耳根,都是六根之一。六根從哪裡來?就從我們根本的阿賴耶識來,所以,我們所聽到的一定會進入我們的阿賴耶識;所講的話,講善言、惡言,好與壞,種種的語言,也會成為一顆種子在我們的阿賴耶識裡面。

  那這句名號是涅槃的主體,萬善的功德通通在這句名號裡面,阿彌陀佛累生累劫所修的點點滴滴的功德,都容納在這句名號裡面。宇宙中有什麼功德這句名號沒有?所以,這句名號有驚人的大功德、大力量。 

  這句名號的大功德、大力量一句一句地貫入我們的阿賴耶識裡面,便能轉我們的業。因為業的體在哪裡?在阿賴耶識裡面。業本身其實是虛假的、幻化的,而這句名號的功德卻是真實的。再多的虛假都不如一點點的真實。所以,這句名號一入耳根、一入阿賴耶識,阿賴耶識裡面所存有那些虛假的業障自然消除。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阿彌陀佛的光明遍滿整個大宇宙,沒有一個地方照不到。遍照的光明,跟攝取的光明,是有所不同的。好像陽光普照大地,沒有不受陽光利益的。所以,“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是花開果熟之前的一種方便,培養的過程,預備教育的階段。

  然而,雖然每一位眾生都蒙受阿彌陀佛遍照的光明,可是唯有念佛的眾生才可以獲得攝取不捨的光明。這並不是阿彌陀佛內心有差別、不平等,不是的。阿彌陀佛的悲心始終是平等的、毫無差別的,只是眾生根機有不等。 

  所謂不等就是:有的眾生宿善比較深厚,聞說阿彌陀佛的救度,立刻或不久就能領受,而有的眾生領受比較慢,甚至不是這個根器,轉而去修別的法門,甚至連佛法的基本教理,善惡報應、三世因果、六道輪回都不相信了。因為眾生根機有差別,使得彌陀攝取眾生也各有前後。

  總之,我們如果“一向專稱彌陀名號”,自自然然地就受彌陀光明攝取不捨的利益。

  佛光有兩種,一種是身光(身上放出來的光),一種是心光。身光也好,心光也好,其實都是一體的,都普照十方世界。既然普照十方世界,就像太陽一樣,太陽一出來,地面上的任何動植物都在陽光的普照當中。同樣的,阿彌陀佛的光明普照十方世界,任何眾生,不管善人、惡人,甚至地獄眾生也受彌陀光明的普照。只是,能夠念這句名號的人才能蒙光攝取,因為這句名號是阿彌陀佛的本體,能夠念這句名號,自自然然就受彌陀心光的攝取,與彌陀的誓願相感應。

  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是阿彌陀佛的本身,就是這句名號,名外無體,體外無名,因此,信受彌陀救度而稱念彌陀名號的人,自然在祂的心光攝取當中而得往生;不稱名者,就沒有光明攝取的利益。

  何以彌陀光明普照,唯攝念佛,不攝其他雜業行者?乃因餘行非本願行,故不照攝之;念佛是本願行,故照攝之。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

  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

  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芬陀利華之文”共三十八個字,這一段文善導大師是怎麼解釋的呢?善導大師說:

  正顯念佛三昧功能超絕,實非雜善得為比類。

  正是在顯示念佛──“專稱彌陀佛名”的功能、功德力用是超越的──超越定善、散善,超越諸善萬行。超是超越,絕是絕對,不是相對的,是絕對的。既然是絕對的話就不是能夠比較的,如果能夠比較,就表示仍是相對的了。

  “實非雜善得為比類”意思是,念佛不是其他的善所能夠相互比較或並肩比類的。這一種立論,是非常讓人訝異的,因為從文獻的記載中,在自古以來淨土宗的祖師大德的著述裡,很難看出有這樣卓越的解釋。

  念佛既然是無上功德,表示是“唯一”;“唯一”就是絕對的、沒有可與比較的,所以說“絕比”、“絕待”──絕諸對待。

  但念彌陀,頓超輪回,釋尊喻為白蓮,二聖自然影護。若不念佛,願生極樂,則雖位高權重,猶是閻王眷屬,日日接近地獄。但念彌陀,即已通念諸大菩薩,觀音勢至,自在其中,不必改口另外稱念其他菩薩。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一佛,即是獲得大利,具足無上功德,當然超勝任何咒語。

  念佛有什麼功德?論消罪,能消我們生死之罪;論功德,能讓我們往生成佛。因此《觀無量壽經》裡面,釋迦牟尼佛就以最高的贊歎來贊歎念佛的人,怎麼贊歎呢?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意思是說,只要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管是誰,這個人已經是世間的“芬陀利華”。

  “芬陀利華”是什麼樣的花呢?是花中之王,只有佛才堪稱為芬陀利華,因為宇宙中,唯有佛是最清淨,不會受煩惱業障污染,所以芬陀利華是意喻沒有貪瞋癡煩惱,沒有任何業障,不受任何污染。釋迦牟尼佛以芬陀利華贊歎念佛人,這是對念佛人最高的贊歎,更是對念佛人成佛的授記。也就是說,雖然我們現在還是業障生死凡夫,可是不受生死輪回,將來能夠往生成佛,所以因中說果,預先以芬陀利華來贊歎念佛人,說我們是未來的佛,因此等覺菩薩的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是我們的朋友。

  法然上人的《選擇本願念佛集》說,這一句彌陀名號具有“內證”跟“外用”的功德。“內證”就是佛所證悟的三身、四智、十力、四無畏;“外用”就是佛本身的相好光明以及說法度生,亦即所有佛的功德“內證”跟“外用”統統包含了。

  所謂內證的“三身”就是指佛的法身、報身、化身;祂的八識,就是前五識及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就轉為四種智慧:阿賴耶識轉為大圓鏡智,末那識轉為平等性智,第六意識轉為妙觀察智,眼、耳、鼻、舌、身五種識則轉為成所作智。須得先轉識成智才能顯現三身(法、報、化三身),有了三身,自然具足佛的十力跟四無畏的功能。

  就四智來講,固然阿賴耶識與末那識所轉成的大圓鏡智與平等性智,是佛佛道同,也是平等一味的,但是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就有所不同了,因為阿彌陀佛因地所發的願是超逾十方諸佛的,所以固然諸佛法身平等一如,但是阿彌陀佛的報身卻是殊勝無比,而化身更是功能無量,所以阿彌陀佛有能力度諸佛不能度的眾生,就有這種功能力用之別。

  阿彌陀佛的存在,是為了什麼而存在的呢?祂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救度念佛之人。因為彌陀的名號跟光明是一體的,所以,我們稱念祂的名號,自然跟祂的光明接觸,在祂的光明之中,彼此相融。反之,若不稱祂的名號,當然就離開祂的光明了。

  阿彌陀佛是無量光,你要求智慧,正好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無量壽,你要求治病、好運、好緣,正需要念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念南無阿彌陀佛能夠消災免難,逢凶化吉,遇難呈祥。

  念佛是方便、容易,功德又很殊勝,能直接了脫生死,且必定成佛。不管在家、出家,男眾、女眾,有沒有深入經藏都沒關系,只要有往生極樂的願心,並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以目前的身份、工作、環境,有時間就念佛,隨你的根性能怎麼念就怎麼念,念多少就念多少,這樣不只現生蒙受阿彌陀佛光明的保護,消災免難、逢凶化吉,增福延壽,臨終也能往生極樂世界,徹徹底底的解決無常、超越生死輪回。

  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之人,即是報父母之恩;我心雖未思報,彌陀之力,自然報之。

  念佛的人,就算再怎麼貧窮下賤,再怎麼煩惱妄想,內心深處還是會有一種安慰,他知道自己已經可以脫離生死輪回,已經決定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就算現在還有煩惱、有妄想、有雜念,但是,內心有安慰。這種樂與世間五欲之樂不同,與聖者所得的禪定之樂也不一樣。這種樂就是依靠阿彌陀佛的樂,就是信仰阿彌陀佛的樂,就是有了依靠的樂,安心、安慰、安穩、安定的樂。 

  “南無阿彌陀佛”之名號,是阿彌陀佛的身體,充滿阿彌陀佛的慈悲、充滿阿彌陀佛的智慧、充滿阿彌陀佛的光明,充滿阿彌陀佛的願心、神通、力量。

              “南無阿彌陀佛”之名號,是阿彌陀佛的生命,充滿阿彌陀佛的精髓,流著阿彌陀佛的血液。“南無阿彌陀佛”之名號,不只是符號或聲音,而是活生生的、活靈靈的。“南無阿彌陀佛”之名號,是阿彌陀佛的結晶,是阿彌陀佛的能量。(節錄)
 

淨土宗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lb.tw/

佛教淨土宗          http://www.plb.tw/tc/index.aspx

 

 

台長: prajna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