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1-22 13:21:48| 人氣10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讀《春秋繁露》劄記(六)

〈郊義第六十六〉:「宗廟因於四時之易,郊因於新歲之初,聖人有以起之,其以祭不可不親也。」讀到新歲之初一詞時,想想我們現在的人也是特別重視新歲之初。無論是傳統的農曆春節、國曆的跨年、自己的生日。總而言之,我們一年當中有好多次可以進入「新的一年」,可以想像自己被更新、被淨化、被激勵。

〈郊祭第六十七〉:「奈何受為天子之號,而無天子之禮?天子不可不祭天也,無異人之不可以不食父。為人子而不事父者,天下莫能以為可。」古代常常將君臣關係類比與父子關係,仔細想想或許不是沒有問題的。假設父子人倫是「血緣天性」,那君臣關係為何就有理所當然的正當性?此外,無論是君臣或父子,在談論人倫價值時,為何都是從責任義務的面向去談,而不問這當中的情感基礎?儒家思想允許孩子不愛父親嗎?允許父親不愛孩子嗎?如果不愛怎麼辦?

〈四祭六十八〉:「過時不祭,則失為人子之道。」想到《論語》所言的「慎終追遠」。猶記大一英文老師曹定人有次上課說,清明掃墓時,會特別感念到自己身上的基因是由祖先傳承下來的,覺得生命特別有意思。那個時候的我聽了也只覺得是孝念之情,不太有什麼體悟。但如今再想,「追遠」之意義,替生存的價值拉出了一個時間的幅度,我的生存似乎不只是我自己的生存,這由過去延續下來,也有可能往後延續下去。這種拉出時間幅度的思考,或許可以暫緩存在主義式對於個人生存價值的探索(但似乎也只是把問題遞延到了下一代而已)。不過前陣子讀了阿奇科‧布希《隱形的奧義》,當中提到根據科學研究,當人們面對廣闊無邊的空間而頓生渺小感時,會特別感受到平和幸福。我想這是從空間的維度來談,就時間的幅度而言,追遠一事,同樣可以讓產生一種渺小的自我感受,仔細體會或許也有一種平和的幸福感吧。

〈執贄第七十二〉:「故匿病者不得良醫,羞問者聖人去之,以為遠功而近有災,是則不有。」恰逢進入武漢肺炎擴散,一時之間人心惶惶,讀到此句,頗有呼應。

〈山川頌第七十三〉全文呼應「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求雨〉、〈止雨〉二篇,這些儀式除了宗教信仰上的力量之外,也讓我思考到在政治領域中,執政者常常不得不有的一種表演,以安定人心。

〈祭義第七十六〉當中引用到《論語》所言:「祭神如神在。」以前讀過去倒沒什麼想法,但此番突然思索,「如」與「是」的關係。「如在」算「是在」嗎?倘若不算是在,只是一種非常接近真實的仿擬,這是不是也一種具有遊戲性質的表演呢?也聯想到孫大川老師常常提到的「音容宛在」之「宛在」,介於「在」與「不在」之間的模糊地帶,似有若無,捉摸不定。

〈循天之道第七十七〉,此篇讀來有蠻多「養生」之說的:「故養生之大者,乃在愛氣。氣從神而成,神從意而出。心之所之謂意,意勞者神擾,神擾者氣少,氣少者難久矣。故君子閒欲止惡以平意,平意以靜神,靜神以養氣。氣多而治,則養身之大者得矣。」粗略讀來,也還頗有全身盡年之義。

〈天地之行第七十八〉:「天執其道為萬物主,君執其常為一國主。」前幾天在教國中國文〈記承天夜遊〉時,講義補充了一句「江山風月,本無主人,閒者便是主人。」忽然讓我對於「主人」的概念充滿了好奇。模糊地說,似乎主人牽涉到了對於某個物品的擁有權。但我不確定造物主、萬物主、一國之主,甚至是基督教的「主」是不是都有類似的概念。這個概念可以仔細推敲,我想到的相對反的論述是《老子》:「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老子》之強調「不有」,應該就是對於很多人的觀念當中過度強調「有」的反撥吧?

〈天道施第八十二〉:「故君子非禮而不言,非禮而不動。好色而無禮則流,飲食而無禮則爭,流爭則亂。」我對於「流」字也極感興趣,流字有時是比較正面的,像是行雲流水,有時流字又是比較負面的,像是這裡提到的流爭,或是平常我們稱一個人的個性流裡流氣。

台長: 陳伯軒
人氣(10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讀《春秋繁露》劄記 |
此分類上一篇:讀《春秋繁露》劄記(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