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7-03 21:19:06| 人氣51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讀論語劄記(四)〈里仁第四〉、〈公冶長第五〉

讀論語劄記(四)〈里仁第四〉、〈公冶長第五〉

 

2012/07/03初記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此章易懂而難行,時下台灣的現況,根本沒有能力選擇自己要住在哪裡。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論語正義》:「終食之間,常境也;造次顛沛,變境也。君子處常境,無須臾之間違仁,故雖值變境,亦能依於仁行之,所以能審處富貴,安守貧賤也。」這表示了道德修養是一種持續性的工夫,於變之中保常而能從容。從容者,非平日悠緩之謂也。所謂的從容,是在顛沛之中,還能一如「往常」。要能有此境界,則「往常」工夫要下得深,要能成為習慣。否則,怎麼可能造次顛沛之間不違於仁?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黨,類也。程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類。君子常失於厚,小人常失於薄;君子過於愛,小人過於忍。」尹氏曰:「於此觀之,則人之仁不仁可知矣。」吳氏曰:「後漢吳祐謂:『掾以親故:受汙辱之名,所謂觀過知仁』是也。」愚按:此亦但言人雖有過,猶可即此而知其厚薄,非謂必俟其有過,而後賢否可知也。

以上為《四書章句集注》的解釋,似乎比較好懂。從一個人犯的過錯當中,可以了解他的特質。即使是「為仁」,也有不同的情況。《論語正義》引〈表記〉,認為仁者有三:安仁、利人、強仁。能夠體仁者自然安仁;智者之利益之所在,故能利人;畏罪者則能夠勉強為仁。當然,這些概念是不是適合用來詮釋《論語》的「仁」,有待商榷。不過真是能夠講為仁分成這三種情況,我比較好奇的是,為仁之時,我們還有必要區別不同的動機而評價之嗎?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某個學期我在經國管理學院兼課,要求學生閱讀《傷心咖啡店之歌》。學期的後半,部分學生陸續已經讀完了,有個學生急切地與我分享心得。在我聽過學生的心得之後,我問她:妳不覺得馬蒂最後死了,很可惜嗎?學生想了想說:我覺得還好耶,我想她應該已經找到生命的意義了。

聽到學生這麼回答,我就告訴她,這就是孔子說的「朝聞道,夕死可矣」。只是,當我們在課堂上正式地講授這一章時,我很懷疑能有多少學生明白其中的道理?甚至,在講課的老師,我自己也可能都要反省,到底對這章體會了多少?

雖然不能說那位學生就必然因此明白了「夕死可矣」的涵義,更別說她能輕而易舉地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但是這個教學經驗讓我更加明白,像是《論語》這樣的經典,其中有很多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不斷地實踐演練著,只是我們習焉不察,或是無所用心罷了。如果可以讓學生明白這些道理離我們並不遙遠,或許在帶領他們閱讀經典的時候,也更可以拉近彼此的距離吧。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對我來說,這足以自我反省,不患得不到學位,只擔心自己沒有實質的內涵語能力。戒之戒之。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過去閱讀這章,並不覺得有何難解。直到此次閱讀《論語正義》,才之道關於「一以貫之」的「一」,歷來所解紛雜,莫衷一是。在學術史上,「一貫」與「博學多聞」,後來演變形成了「尊德行」與「道問學」的不同立場,這是個很有趣的現象。可以參考余英時先生的《戴震與章學誠》以及〈清代學術思想史觀念通釋〉。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勞,是指擔憂。父母對子女不接納子女委婉的勸告,此時子女應該抱持著擔憂的心情,卻不要埋怨父母。勞與怨,都是一種情感狀態。於是,這就有值得玩味的地方了。難道說,人的真實情感也是需要被約束的嗎?我想應當是如此沒錯。雖然我在教學與閱讀上,喜歡強調感性認識,認為所謂的道德教育應當以情感教育為基礎。但是趕戲認識有其侷限,凡人任情,喜怒違理,自然有所偏失。喚起感性認識只是第一步而已,重點還在於能行忠恕之道,推己及人,這樣喚起的情感才能夠在日常人倫之中發揮效用。

喜與懼,也是一種情感。可以有同樣的思考。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這是強調「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就我個人而言,常常喜歡規畫一些事情,但是卻缺乏行動力去完成這些事情,所以這一則足以自戒。不過,有一點須注意的,之所以「恥」,乃是恥「躬之不逮」,而不是擔心失敗之後遭受其他人的眼光。過去考碩士班的時候,就發現班上有些同學在準備研究所考試,卻不願意讓別人知道。甚至為此會欺瞞撒謊。究其原因,是因為擔心別人知道自己要考試,萬一沒有考上,面子上掛不住。如果是因為自尊的問題,那實在是沒有必要的。不但把自己的價值附加在別人的評論與眼光下,還為了這樣的事情躲躲藏藏,顯然不夠大方。這種情況就不是此章所言的道理了。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敏,有行動力,友感受力。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皇疏引范寧曰:「孔子以女妻之,將以大明衰世用刑之枉濫,勸將來實守正之人也。」我覺得這種解釋太過附會迂曲,恐怕不近人情。很難想像孔子嫁女兒,事情的背後還背負著甚麼樣的微言大義。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器物喻道。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朽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晝寢大多解釋為白天睡覺。另外一個說法是「畫寢」,春秋時,大夫、士多美其居,宰予畫寢,夫子譏之「不可雕」、「不可杇」,正指其事。另也有說,宰予晝寢乃因身體羸弱,孔子認為難以成器。

 

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子曰:「棖也慾,焉得剛?」

談的是無欲則剛、人到無求品自高。這聽起來都是老生常談的話了,但是我對於無欲則剛的體認,一直到當兵的時候才有更切實的體驗。

剛進入新訓中心的時候,正好是八月溽暑。習慣了平常的生活,進入軍中,難免緊張而不適應。但與我相比,我卻覺得有更多的人有更多難以適應的問題。譬如:不能抽菸、不能吃檳榔、不能喝酒,甚至一開始也不能打電話,不能喝飲料。抽菸、打電話、喝飲寮等問題上,往往軍中長官跟弟兄談條件的關鍵。如果表現得好,就可以去投飲料,或是就可以去抽菸。我沒有抽菸,也沒有菸癮,所以很難理解一個人想抽菸卻不能抽菸的痛苦。但是可以看得出來當班長不讓大家去抽菸的時候,有的人必須偷偷躲在廁所抽菸卻又怕被發現的緊張與窘迫。在軍中這些是為福利,就算不抽菸也不可能因此就不遵從命令。但是,從這事情上我就深刻感覺到,一個人的欲望越多,就越容易屈服於別人的條件。當時對我來說,不抽菸、不喝飲料或者是不能打電話,都無所謂。但是我會很想要看書。忙碌的軍旅生涯要撥空可以看書實在很難,所以我就在床墊底下放了一本單字書,中午休息的時候想背背單字。求知欲本身也是一種欲望,並沒有比較高貴,也沒有因此就比較不受誘惑。

後來我到了關指部待撥,中間有一段時間我擔任打飯班,中午除了要先遣做準備,事後還要留下來處理善後。但是,善後的時間很短,我們卻有一個小時的時間可以偷閒,通常班長會帶我們到福利社吹冷氣。我往往利用這個時候背單字、讀點書。這其實也是一種屈服於自己的欲望的情況。

要做到無欲幾乎是不可能,但是我們可以盡可能的寡欲,就比較不會屈服於自己的欲望,也不會屈服於別人的威脅利誘了。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子路知道自己的局限,子貢對自己有所要求,都是可以學習的。至於子貢是不是對自己要求太高了,這也是我們可以反省的,看清自己的能力,慎言篤行,慢慢往上,卻不要畫地自限。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過去教書的時候,常常會提到這一章。我通常會告訴學生,其實三思而後行太過,這樣恐怕會猶豫不決。孔子說,只要再思就可以了。但是這次讀了《論語正義》,引用了很資料,才明白其實三思而後行為賢,而孔子所以評論季文子再思即可,那是因為季文子的修養高過一般人,孔子才有此論。有此一說,所謂的三思,是指一件事情的開始、過程、結束都要思考。

 

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醃焉,乞諸鄰而與之。」

思考:動用自己的人情協助完成某些事情,若不違反公義,這樣也不好嗎?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大學:「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要做到內自訟,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只會去責怪別人,別人說了一句什麼不中聽的話,我們就要指責對方誹謗或是妨礙名譽。我有時候都在想,如果妨礙名譽是一種罪,需要接受制裁;那麼過譽謬讚不也妨礙我們了解這個人的實質名譽嗎?不也應該要接受制裁嗎?

 

2012/07/3初記

 

台長: 陳伯軒
人氣(51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讀《論語》劄記 |
此分類下一篇:讀論語劄記(五)〈雍也第六〉、〈述而第七〉
此分類上一篇:讀論語劄記(三)〈八佾第三〉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