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6-15 21:22:43| 人氣1,109| 回應9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圖誌】久違了的黑風洞



以前家還在關丹時,偶爾坐長途巴士會經過黑風洞的附近,遠處望去,浮現的卻是揮汗攀登那二百多階的樓梯,還有洞裡灰黯又異味重重的記憶。那是印度人視為聖潔之地,其他族群卻視之為旅遊景地的地方。如今家靠近了,卻有近十多年無緣重訪舊地。那天匆匆一遊,意想不到多了一尊黃金鍍身的保護神,在陽光照耀之下,透露慈祥的威嚴。據知當初為建這尊神像發生過不少風波。其他族群的教徒,不滿建造如此巨大神像,抗議它有挑戰其他宗教信仰之意味,有趣啊。究竟印度朋友有著怎樣一套信仰系統,其價值觀念如何形成?如何建構其生活意義網絡?我們對生活在一起的異族朋友,了解竟如此有限。

圖攝:2006年4月。

台長: 踐實山人
人氣(1,109) | 回應(9)|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札文 |
此分類下一篇:【札文】Abebooks網上書店與狄百瑞
此分類上一篇:【圖誌】天安門廣場的白天與黑夜

只去過黑風洞一回的布
終究是立起來了。真讓人驚訝。

可無聊者如我
滿腦子想的卻是些力學概念
比如神像胸前伸下的護臂長得真像坐過山車時壓下的安全架
身後兩道下彎的門柱多像花車(遊行)上的扶手
右手拈著的金針大概真能定海了吧
若只看腰部以下 甚至會想起那劍尖倒插著觸地的奧斯卡

真有能耐。
2006-06-16 00:35:08
缺乏想像力的山人
阿布經妳一說,那阿布力鎮…阿莎力的形象突然跑出來了。我終究擱著那些有趣的玩意兒,淨想沈悶的族群、宗教信仰與價值意義問題,無聊的,才是我。我在想,別一直用腦,專注在 「看」其實也很重要。

所以我得常借你們的想像翅膀,突破我自己的思維限制,去發現那些好玩、有趣、不依規則的天空。

可是,究竟黑風洞為何叫黑風洞,我其實不懂。突然想,可否讀成「黑」「風洞」,抑或「黑風」洞,一重點在「風 」一重點在「洞」。看得莫名其妙了吧。無亂說的啦。因為在思考著後人對「克己復禮」這句話詮釋的爭議。有人讀成「克」「己復禮」也有人認為是「克己」「復禮」。不好意思,扯太遠了。
2006-06-16 01:06:07
後續思考,簡要補充(
有關「克己復禮」之詮釋,歷來便有諸多爭議。漢孔安國《論語》注:「復,反也。身能反禮,則為仁矣。」劉寶楠《論語正義》繼釋「克」為「能」,釋「己」為「身」。朱熹《論語集注》曰:「克,勝也。己,謂身之私欲也。復,反也。禮者,天理之節文也。」清代學者俞樾在《群經平議》則把「克」解釋為「為人由己」。在清代,「克己復禮」已成為漢學與宋學的爭議焦點,一在訓詁,二在義理。有學者認為,朱熹從存天理去人欲基礎上形成的說法不可取,孔安國與俞樾把「克 」訓為「能」,把「克己復禮」釋為「自己復禮」,基本上是正確的解釋。但主宋學的人為維護朱熹在《論語集注》把「克己」訓成「戰勝自己的私慾」的意思,進而反對漢學家的看法 。有些漢學家如俞樾在訓詁意義上較接近孔子原意,卻又不敢直接批評朱熹之註釋,對《左傳》昭十二年引孔子語也僅質疑而已。其中關鍵是應把它理解為「克」「己復禮」,後者是三字連文,又或是「克己」與「復禮」,兩者為對應關係?
2006-06-20 04:51:27
OBS
我媽媽說,
黑風洞有兩個,一個是光洞一個是黑洞,
以前進去黑洞要申請的,要有專人帶進去看
這個大家都可以進去的,是光洞

另外的聽說,
興都教的廟宇建了就不移,
沒錢就暫停,每年籌錢繼續修建,
所以一座廟宇可能用數十年的時間才修完
所以mid valley建的時候,
旁邊的興都教廟還是保留下來

OBS只是來說聽說的,
呵呵
2006-06-24 01:36:28
山人
OBS:

謝謝妳。有時「聽說的」也很管用,往往是線索的來源。「黑洞」要專人帶?這有趣,我已忘了有這回事。說到這裡,真有些慚愧,對自己生長生活的地方,往往缺乏一種「觀看」的興趣。後來也因為「生活在他方」多時,並且流轉在不同城市後,就會把目光投向原以為熟悉的地方,或試用另一種旅者或陌生人的眼光,才重新尋回對自己土地認識的樂趣。很好玩,一種「再陌生化」的方式。

也要謝謝OBS的媽媽。
2006-06-24 01:55:07
阿布
是的,就是那種“再陌生化”的方式。這也是一直在提醒自己的。

前年到哈爾濱玩,臨行前有朋友提醒,要好好留意那城市的建築,它們同中國其他城市的建築物都要不同。果真如此。因為地理位置與歷史背景使然,那城市多了些歐洲及俄羅斯的風格。

結果,大概老在看建築,那年寒假回國,看著家鄉再也熟悉不過的街景(甚至回教堂),都覺得新鮮。那時便想,這真是非常神奇的體驗啊,我一定要好好保持這眼光。

還有還有,山人有沒有發現,大馬人很少留意植物。我甚至說不出十種常見樹木的名字,也很少去注意植物的生長。因為我們一睜眼就看到它們站在那裡,常年青綠。常想,它們真是鐵青著臉生,又鐵青著臉死。在外三年,學會嘗試跟蹤和感受植物的存在。某次冬天剛過,站在窗邊看到勺園草坪前的柳樹開始長芽,居然發自內心的笑出聲來。這樣寫或有點矯情,那感動卻是真的,沒想到只為一棵植物。
2006-06-26 00:07:19
OBS
可是阿布,
那也要住得不夠久才行,
或者,要知道歸期,知道自己不會久留,
才會有這樣的珍惜
一旦安定下來了,又會忘記去發現了

所以久不久,要假裝遊客,
去遊覽自己居住的城市

所以7月,
你帶我去游大馬吧
2006-06-26 04:03:18
阿布
可以啊 obs
說唄 想去哪裡
怕你不成?

最近都在夏至台上逛
看她寫[Uhlandstrasse] 騎車橫衝直撞
便想起從前自己也騎車的故事
同是“海外”
可那感覺多麼不同。
2006-06-26 12:46:41
山人
剛讀到一句俄國詩人的詩:「面對面,彼此看不見。保持距離,方能見出高大。」

有點說中我們談的那種狀況,如何「陌生化」也有關係道如何拿捏距離的問題。可是要如何在熟悉生活中,以新鮮的眼光來呈現,也許也是一道文學的課題。

不只花草、還有飛禽等。都因無名,而失去它的面貌。或許如此,很少在當代馬華文學作品,看見馬來西亞特殊的花草、鳥類、地方等具體的描繪。如果說文學離不開生活經驗,到底是什么因素拘限了這種眼光,導致激發不出繼續探索的熱情。會不會因為看見一棵特殊的植物,而去找書查閱,了解它的名字、特徵、適存的狀態等。看到一隻特殊的鳥,會興奮要了解它的種種……那也是一種知識追索的動力……。

忘了在那本書裡看見,大意是說:作家寫作,往往會把一間圖書館反轉過來。當初讀到這句話時,有點震撼(好像是在最近讀的傅月庵《天上大風》看見這句話,但剛翻一翻,找不到那頁。這是本不錯讀的書,一本標誌生涯餓蠹魚筆記的書。其中有一篇談《兒童樂園》呢。)會提到這,是常思及在這塊土地上的生存狀態,何以必須不斷抵抗熱情與動力的消逝,還有一股時時撲面而來的浮躁感。以致沒有耐心與動力去作種種的發現。
2006-06-30 00:46:3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