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6-04 23:56:07| 人氣70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關於「第十六屆校際戲劇比賽」的三點意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第十六屆校際戲劇比賽」已於四月下旬舉行過,由於已有幾年沒有觀看這個校園戲劇盛事,今年再走進這個「劇場」,一切對我來說都很新鮮,無論比賽的氣氛、舞台上的演出或舞台下的活動程序,都給我很多新的刺激與思考。過去幾年雖然不是座上容,但也從報章上的評論和參加學生的口中,聽到很多相關的情況和意見,這些意見很多都是演出藝術水平或內容以外的,有關賽制或行政安排上的問題,今年有幸成為劇本創作和中小學兩組的評判之一,可說是「實地考察」過,可惜被談論得最多「初賽」問題,自己並未有參與,只能就決賽現場所見的,分享三點有關評審、獎項和導師的意見與想法。
(一)評審人選
評審人選是每年皆被提及到的,「為什麼來來去去都是這幾位香港評判?」其實每年都來的香港評判就只有陳敢權和陳桂芬兩位,今年在擔任評判之前,我也懷著這個相同疑問,但在兩天的評審過程中所見,正正由於兩位已有差不多十年的評審經驗,他們對本地校園戲劇的情況,每年參加劇目的異同都有著較深認識,甚至比作為本地評判的我,更了解近幾年參賽劇目的變化,哪個劇目是新創作的,哪個戲已第幾次上演,他們都比其他評判清楚,這是每年都邀請他倆來澳評審而積累下來的成果,如果每年都邀請不同的外地戲劇工作者來當評審,反而會對本地校園戲劇的狀況毫無認識;我的意見是,既然他倆已是資深的校際戲劇評判,何不在明年改變一下位置,讓其中一位擔任初賽的評判?一個比賽的賽果是重要的,然而,在初賽/甄選中,由評判直接給予參賽者意見的過程也不可忽視,學生在過程中的吸收與成長比起得到獎項更重要,初賽評判如對本澳校園戲劇的發展有深入認識的話,他們給予的意見對參加者來說更有意義。
(二)獎項
十多年來,校際戲劇賽的獎項有過幾次的改變,從最初只獎勵一二三名,到後來以等級評獎,後來又先後加設了優異男女演員獎、劇本創作獎和導演獎,獎項的更新不但令比賽更具新鮮感,更能凸顯主辦者的視野和理念,也象徵著參加演出的劇目的發展和轉變。
從今年參加的劇目而言,有些劇目雖然藝術水平不高,但取材卻令人感動,例如聖心中學英文部的《賭掉傳統》,原先交來參加劇本賽的劇本,是關於一間老士多因為業主以高價賣給一名內地投資移民,最後被迫結業的故事;然而,在正式比賽時,由於政府已宣佈暫時停止投資移民,於是整個劇目的內容都作了很大的改動,這樣一改,戲的衝突性低了,戲味少了,當然也因此失掉不少分數;然而,從另一方面看,同學們能夠緊貼社會脈搏,在她們的創作中反映自己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卻是令人感動的;然而這樣一個戲,我卻沒法子跟同學們一樣,「與時並進」地找到一個合適的獎項去鼓勵它;另一個例子,浸信中學的《澳門.我們2007》以模仿香港政治喜劇《東宮西宮》的片段拼貼形式呈現同學們對澳門現狀和個人理想的看法,形式上雖然不算新鮮,然而十多位同學們的自信和整體合作性卻是眾多劇目中少有的,不過我們也沒有一叫「整體合作」的獎項頒給他們。類似的例子其實還有很多,這裡不一一細數。隨著劇場和社會的發展,參賽劇目無論在形式和題材上,都愈趨多元,如果我們相信戲劇是一項綜合藝術,如果我們提倡「多元智能」,為什麼我們校際戲劇賽,不可從更多元的角度去評量和給予鼓勵?
(三)經驗導師
  由於本澳參與戲劇活動的人愈來愈多,很多學校都開始聘請專職教師教授戲劇課,而每年都有接受過演藝學院或戲劇團體培訓的戲劇愛好者,成為了學校戲劇組的導師,指導學生創作及排演參加校際戲劇比賽的劇目,看來這個也是近年參賽劇目的整體水平有所提昇的原因之一;不過,這個「可喜」的表象背後也有一些隱憂,從小學組的情況而言,大部份「有不俗表現」的劇目,都出自一些「經驗導師」之手,有些劇目表演形式異常活躍,跟過往小孩子扮成年人教訓小孩子的劇目比較,的確較為討好,然而,在多姿多彩的表現形式下,演出的意識型態卻還是停留在「高台教化」之上,小朋友仍被視為「被教訓」的對象,不聽話的小孩繼續受著「會被豺狼吃掉」的恐嚇......;這現象讓我想到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下,進步的教育理念與戲劇結合成多種多樣的「教育性戲劇」(Educational Drama),而且近年在戲劇界人士(包括本人)的大力推廣下,很多教師都開始將新的戲劇形式融入了教學活動中,然而,這些形式不單止於形式,它是因為教育觀念朝「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轉向而出現的,是一種具「賦權」(empowerment)作用的戲劇,並不是單純將「填鴨式」教育包裝得「活潑起來」的形式。
  中學組方面,「經驗導師」的表現也十分突出,很多演出的表演形式都讓人耳目一新,在一些舊劇重演中,也看出導師(也就是導演)對原劇本的改編和呈現都下過很大苦功,可惜的是舞台上演繹的終究是學生演員,他們的表現往往沒法跟得上導師苦心經營的「框架」,例如有劇目導師為每個演員都設計了各有特式的形體動作,然而一旦開始說台詞,所有演員還是一以同一腔調來演戲的,演員對角色和表演形式缺乏理解的弊病馬上現形。
  校際戲劇比賽,也應該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它不是導師的比拼場所,況且,這對一些沒有條件和資源聘請專職導師的學校來說也不公平;戲劇活動是學生的學習機會,導演的角色跟一般演出不同,他應該是一個引導者、激發者,而不是個「絕對」的專業權威。當愈來愈多經驗導師,甚至專業導師參與校際戲劇比賽後,主辦單位是不是該面對和處理這些問題?

莫兆忠(原刊於澳門日報文化/演藝版)

台長: chong+neng
人氣(70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劇場評論 |
此分類下一篇:圖片中的澳門戲劇
此分類上一篇:二○○六年澳門劇場,我看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