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5-12 17:12:47| 人氣17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CHEERS專訪前寶僑家品P&G副總裁韋俊賢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文/吳琬瑜
  21世紀,全球化的浪潮更激烈、更徹底。外商企業執行全球化組織重整,對每一個工作人造成莫大的衝擊。以大中華區域指揮台灣,台灣地理區域的總經理只是行政總經理,許多總經理紛紛掛冠求去。以矩陣組織代替金字塔組織,不需要通才的將軍,只需要事業專精的專才。《CHEERS雜誌》獨家專訪前寶僑家品(P&G)副總裁韋俊賢,他已在4月1日離開工作19年的全球消費性產品第一名的P&G。為什麼一個披荊斬棘的戰將「要尋找下一個戰場」?


1980年代,台灣大學畢業生的第一志願是外商企業。

不但員工素質學歷好、英文能力好,薪水、福利、教育訓練以及出國的機會都優於本土企業,在外商企業工作顯得高人一等。

1990年代,大學畢業生的第一志願是到台積電這樣的科技公司,不但分紅、股票造就科技新貴,還有建立許多台灣科技業在世界舞台第一的榮耀,外商企業的光環稍微褪色。

2000年後,全球化的浪潮更激烈、更徹底。外商企業執行全球化組織重整,對每一個工作人造成莫大的衝擊。以大中華區域指揮台灣,台灣地理區域的總經理只是行政總經理,許多總經理紛紛掛冠求去。以矩陣組織代替金字塔組織,不需要通才的將軍,只需要事業專精的專才。

聽到寶僑家品(P&G)副總裁韋俊賢要離開待了19年的P&G時,所有行銷、廣告或是商業界的人都驚訝不已。不僅因為P&G是全球消費性產品第一名的公司,而且他從未換過工作,一路陞遷,到達華人在P&G從未有的最高位階。

所有人的第一個反應就是「為什麼?」

韋俊賢是台灣人在外商企業的指標人物。

他第一個創造出全球品牌洗髮精。1988年,當他只是台灣品牌經理時,創造了潘婷洗髮精,除了在台灣上市成功,1991年更由他複製台灣成功經驗主導美國上市計劃,成為全球銷售量成長率最快的洗髮精品牌,也成為P&G歷史上最成功的三個案例之一。「我想來台灣,因為想看看創造潘婷的地方,」來自義大利、現任P&G台灣區總經理陸博濤在上任酒會時說起對台灣的印象。

韋俊賢是第一個P&G的台灣本土總經理。1994年,他以不到40歲的年紀成為台灣區總經理,負責3億美金營業額,也連續5年成為《天下雜誌》的標竿企業。旗下的沙宣、潘婷、海倫仙度絲洗髮精、幫寶適紙尿褲、好自在衛生用品維持市場上的領導位置。讓歐蕾、SKⅡ化妝品起死回生。

他是第一個成為P&G大中華副總裁的華人。1999年他赴大陸就任,到今年4月1日離職為止,負責大中華區域10億美金市場,包括中國、香港與台灣三地的洗髮精、保養品、個人清潔用品、化妝品等。

民國46年出生、今年46歲的韋俊賢,已經離他最大的夢想「成為P&G亞洲區的領導人」只有一步的距離,為什麼他要選擇這時候離開?

3月中旬,《CHEERS雜誌》第一時間獨家專訪韋俊賢,談他的選擇,更看到全球化組織對於每一個工作人的巨大影響力。

Q:為什麼想走?

A:其實想了滿久,不是一天、二天的事。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大部分工作人的無奈。組織結構的變化,凌駕於個人的意願。

19年前,我加入P&G時,我的最大的夢是,也許有一天,我可以做P&G亞洲的領導人,是公司美國、歐洲、亞洲、拉丁美洲的四個巨頭之一。可是當這個組織變成全球化的時候,最後你要面對的抉擇就是,離開你生活的地區,變成一個真正的世界公民。過去我滿驕傲自己是一個世界公民,但是隨著我的年紀變大,我發覺我其實不是一個世界公民。我希望我退休的時候是在亞洲,我希望我的朋友是在亞洲,我的小孩生活長大是在亞洲,而不是住在美國辛辛那提(P&G全球總部)。這個是將來很多人都要面對的事。

當消費性產品經過10年、20年的發展之後,也像高科技一樣,需要全球化。

全球化之後所面對的痛苦是,只有一個世界總部,你要往上走就要進入世界總部。但是我的志向是在大中華區域。

Q:還有其他的因素嗎?

A:中國現在的經濟變化,是五千年來的一次機會,我也不願錯過這個潮流。我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留下來,可是現在組織的變化,當地的負責人不需要負事業盈虧(P&L)的責任。事業盈虧的責任是由區域性來管。例如台灣、香港是由大中華區域指揮。所以有一個笑話,一個外商科技公司的台灣總經理能管的只是水電。當全球化之後,外商公司的台灣總經理號稱是台灣地理區的「總經理」,實際上,每一個事業群已經是全球在管,一個行政總經理做什麼?握手、照相、接受訪問,負責當地的政府關係、媒體關係。這也沒有不好,我也滿喜歡接受媒體訪問,滿喜歡出去握手,可是我希望更豐富的生活,這就是我的痛苦所在。

我們公司在日本已經走向這樣,化妝品是全球在做、洗髮精是全球在做,當地總經理已經不負責盈虧。以前傳統總經理的功能,已經被越切越小。當我有一天聽到未來P&G的大中華區總經理也會像日本總經理的功能,我就想走了。

這是全球化的結果,每一個人越來越分工。你可能是洗髮精的專家,你負責做全世界的洗髮精,但是你不可能親臨全世界,所以當地的行政、當地的招募就讓當地負責。全球化的結果,大家都要學會在矩陣組織下團隊合作。有的人可以很快樂,有的人不合適。

我可以等下去,我最大夢想只是要做到大中華的leader。在P&G的全球規劃中,我46歲,他們認為我還年輕,我還可以等,二年前我就覺得為什麼不是我。現在的頭也很年輕,也很優秀,我覺得他也不差,大公司面對的問題就是一堆人才,怎麼辦?這兩年其實有很多人來和我談,但是並沒有很合適的舞台。當然花旗前總經理陳聖德比較幸運的是,剛好台灣銀行發展金控,有一個新的舞台。

我最終覺得,過去一、二年都在等,不如出去找。在財務上,雖然不能說衣食無缺,但是可以冒一點風險。

Q:未來想去哪裡?

A:我的朋友給我一大堆的意見。一個是零售業,我覺得通路的力量不得了,中國通路的機會也很大,而且通路是文化上最後一個障礙,你很難全球化。

我不是一個坐享其成的人,到一個很成功的企業,任務是只是繼續維持現況,不是我的興趣。我是一個開創型的人,要不然就是去做一個新的生意,要不然就是把它turn around(轉虧為盈)。我這樣性格的人是喜歡尋找下一個戰場,也許打下江山,就是要去尋找下一個戰場,坐守江山不不是我的個性。

我就想,難道我的一生就這樣了嗎?還是我再賭一次,也許我有下一個潘婷,下一個SKⅡ。至少我老的時候回頭來看,我曾經試過。

另一個或許是換一個產業,因為行銷理論都是通的。這時候,我發現我要冒的險或是對方要冒的險,因為產業不同,要一個比較長期的心理,也許我會帶來一個突破性的思考。就像我把做洗髮精、洗衣粉的經驗帶到化妝品,改變遊戲規則,這種老板要有企圖心。

第三種,19年的外商經驗,可以找一個亞洲的多國籍公司。確認他們的組織架構方向,有一家外商和我說,他們未來10年還不會改變。

最重要的是公司有沒有需求?個性是不是相合?公司財務是不是能接受?

Q:你現在薪水很高,不容易喔。

A:沒有很高。我原來負責的生意是10億美金的生意,管3,000人(註:中國、台灣、香港員工200人,美容顧問師2,800人),就是外商的標準付薪水準。當然有人問我,願不願意重新歸零,在我的企業裡做創業,那是另外一種選擇。

就像陳聖德,覺得中信金給他一個夠大的舞台,過去不是決策階層,現在可以進入決策階層。我以前在P&G再怎麼大?也進不去決策階層,對一個外商管理人來說,很有吸引力。

Q:外面有一種說法,行銷需要瞭解當地文化,所以你有被中國大陸員工取代的可能。

A:P&G在中國大陸最資深的員工才剛被我升起來做協理,距離我有10年的時間。台灣媒體現在最流行的就是台灣人被大陸人取代,操作這種民族鬥爭情結,挺沒意思。P&G這樣的公司是非常注重倫理的地方,我聽了覺得很好笑。

剛好相反,中國還是人才荒,中國是知識型經濟。大陸滿街都是錢,大陸公司更願意用錢來買人才,因為他靠一個人才可以賺更多的錢。台灣這個市場比較小,也比較成熟,它不需要這麼break through(打破格局)的人才去幫它打天下。中國大陸市場這麼大,所經營的營業額和他領的薪水是微乎其微,這麼大的市場是可以養大的人才。企業家的角度也是策略先行,他覺得我有這麼大的市場,就需要大的將軍。像過去宏道資訊(Broad Vision)亞太及日本區總經理何經華到中國科技公司用友,或是大陸百貨公司挖走SOGO在上海的前總經理王德明,都是這樣的理由。大陸企業覺得我沒這個人才,我就去挖。所以工作機會的競爭,還是能力第一,不分區域。

Q:P&G改變組織架構是這幾年的事嗎?全球化對於每一個工作人的影響是什麼?

A:我們公司有一個很大的專案就是2005專案。幾年前就想2005年的時候,世界會變成什麼樣?我們就去看HP(惠普科技)、GE(奇異電器)。GE很早就變成一個矩陣式的組織。

P&G所經營的洗髮精、化妝品、保養品、個人清潔用品、牙膏、紙類,每一個品類其實都很專業。為什麼公司要走全球化?因為你的對手都是全球的對手,布局也都是全球的布局。

從前以地理區域為主,每一個地理區域的問題不同,面對的對手也都不一樣。現在發現幾乎每一個地方遇到的對手都是相同的,全球只剩幾家公司競爭。牙膏到哪裡就是遇到高露潔、化妝品就是遇到雅詩蘭黛。現在每一個品類的研發需要全球資源支持,才有競爭力。

如果你是公司的領導人,你也會往這邊走,無奈是全球化之後,分工越來越細。如果你是喜歡什麼都做的人,你必須要換一個舞台。

過去我在當台灣區總經理時,還是傳統總經理的功能,產品上市、業務、物流、財務、人事都歸我管。矩陣之後,如果你升我做日本總經理,不管行銷,所有的產品定位、定價、策略都是全球制定。

現在我負責大中華區的五個產品事業群,旗下的行銷產品經理(marketing director)、行銷研究人員(marketing reseacher)是歸我管,其他不歸我管。

Q:未來趨勢,對組織而言,究竟是事業專精重要,還是地理靈活度重要?

A:各有利弊。全球化之後,大家的對手都是全球的公司,因為你的對手可能是專門做紙的公司。如果以地理區為主,你可能顧了紙,就疏忽了化妝品;顧了紙和化妝品,就疏忽了清潔用品。地理區會以營業額大小分資源分配的優先順序。因為你負責這個區域營業額,第一名的營業額的品項永遠是最重要的主力產品。

以品類區分之後,專業經理人就會全心做起來,其他品類才有可能翻起來。好處就是全世界只要找到一個會做beauty的專精人才就好了。

地理區的靈活度的好處是,有橫向的資源結合起來,因地制宜。例如你可以利用你的通路去逼迫你的供應商,就像7-Eleven在統一食品和康師傅打對台時,就可以扮演關鍵角色。

舉例來說,統一集團還簡單,統一食品、7-Eleven、星巴克(Starbucks)是三個非常不同的事業,可能可以共用的是後勤的法務、會計、人事等等單位。花旗也分企業金融、消費性金融、個人理財金融,當一個事業群的頭其實就像不同的公司的總經理。

可是P&G的難處是每一個事業差異性沒那麼大。在P&G這樣的公司,所有的事業群共用一個營業單位、共用一個後勤系統。這就好像統一食品要將旗下飲料事業部和速食麵事業部切開來,但這兩個事業部的配送系統是一樣。

P&G最後選擇是做全球化,以事業專精為主。洗衣粉、紙類、美容用品三分天下,要不然你就是專精做公司的三分之一,成為事業專精的專家;或是以地理區的主管,全部都管,但是是個行政總經理。不是不好,只是我想做general manager的工作。

Q:這兩年來,很多外商總經理離職,是因為大陸興起,台灣地理區的重要性降低,是這樣嗎?

A:兩年前,當P&G決定由大中華區來管理,台灣的總經理就被降級。如果我繼續留在台灣,我就面臨到我的職權縮小,這樣歷史的洪流,個人是沒辦法改變,所以才有許多外商總經理離開。

如果我的下一個生涯,是要我去美國辛辛那提,到美國做洗髮精的全球生意,40億美金,很大的事業啊,可是你只負責行銷策略規劃。你也不會管政府關係、不會管業務。每一個工作都被分得很細,逃不掉。

如果權力的重心改變,你要不要跟著走?人生要面對的問題是,組織要執行全球化策略不會因為有一個人要離開而改變。

所有的人都問,P&G怎麼會讓你走,董事會能做的就是希望你留下來,接下來是你要不要接受他劃給你的舞台?

一個將軍就是要找下一個戰場。當麥克阿瑟沒有戰爭的時候,他的人生在幹什麼?他為什麼這麼痛苦?當你活在一個世界,唯一會的事是打仗,大家要世界和平,你能幹嘛?我知道我喜歡開疆闢土,喜歡做全方位的工作,當舞台在變的時候,就要改變。

企業是策略先行,決定組織架構,就決定你的舞台,決定他要什麼樣的人。當企業決定中國大陸是重心,你不想去,你自然就要接受重要性的降低。所以每個人都會面對自己的才能與意願,和組織決定的方向是不是相同的問題。

到了中年,看下一個舞台是什麼?運氣好的話,公司在,你的舞台也在。運氣不好,公司或許不在,或是你的舞台不在。我相信當年張忠謀回到台灣,是一個明智的決定,這邊給他一個新的舞台,他決定離開美國。雖然有很多人回來,不一定成功。

Q:20年前,也有一個歷史潮流,外商進入台灣市場,培養你們擔任全方位總經理,現在又是全A:球化的浪潮,外商舞台不見了嗎?

我覺得不一定。像我的朋友宋秩銘,他永遠喜歡做廣告,他做奧美廣告大中華區域的總裁,越做越大,越做越過癮。人到中年,不一定要離開外商,每一家外商的組織變化不同,很多外商總經理還是全方位的總經理。

現在是在一個大時代變化的潮流中,每一個人都要去決定,要如何因應時代?有人選擇離開出生地到全球總部,做全球事業。有的人不願意離開,選擇去創業。沒有人可以逃脫全球化的策略。

當企業的決策出來之後,你能做的,不是參與他的決策,就是選擇離開,這是很痛苦的抉擇。

當麥克阿瑟在越戰發現總統不是為了求勝、而是求和的時候,那該怎麼辦?很不幸軍人只能效忠一個國家,但是企業人可以勇敢選擇下一個舞台。




2003年4月 CHEERS雜誌

台長: miffy22
人氣(17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