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藍綠屬性的差異評析大罷免的演化
在朝小野大的環境下,藍白從立法院出擊,其修法及刪凍預算讓綠營民眾覺得他們在癱瘓政府,因而推出大罷免以穩定政局,藍營也提罷免反擊,只是在連署階段藍營大敗,還惹上官司。之所以有這種結果,除了民進黨「反共保台」的神主牌在發威外,藍綠支持者屬性差異頗大,藍營支持者的主流是人脈,只適合被領導,綠營支持者的主流是政治意識的凝聚,願意犧牲奉獻,主動出擊。罷免之戰藍營已顯現敗象,不調整戰略難以止血。藍營精於小選區選舉,若推出倒閣造成總統解散國會,乃重新洗牌再度選舉國會議員,藍營轉敗為勝的或然率很高,只是沒有罷免威脅的藍白立委為了私利,不可能讓它出現。
陳茂雄
在朝小野大的情況下,藍白積極修法及刪凍預算以壓迫執政黨,在綠營的感覺上,藍白是要癱瘓政府,雖然藍白也透過親藍媒體及名嘴陳述他們的正當性,只是多數選民相信綠營的論述,綠營因而推展大罷免以改變立法院的生態,此舉造成某些藍營立委的壓力。中國國民黨一方面呼籲賴清德終止罷免,一方面卻對民進黨立委提出罷免。雙方的罷免大戰中國國民黨一敗塗地,雖然也有幾個綠委的罷免案通過第一階段連署,可是要通過第二階段連署的或然率相當低。由於沒有能力與綠營比連署,只好利用抄名冊的手段蒙混,甚至於連已去世者的名字都出現,不只沒有能力推展罷免,還吃上官司。只是藍營並沒有弄清楚罷免戰的連署競爭他們為何會一敗塗地。
民進黨一向就靠「反共保台」這個神主牌吃飯,剛好這一段期間讓台灣人覺得藍、白是中共的前哨,如中國國民黨的不分區立委蕭曉玲發表中國立場的言論以及北一女國文老師區桂芝發表反台灣言論,並獲中國官方全面力挺,加上中國籍配偶劉振亞發表「武統台灣」的論述,引起台灣人跳腳。除此之外,沈富雄也點名傅崐萁,是因為他造成的仇恨值太高了,綠營之所以能掀起龐大的罷免潮,傅崐萁佔很重要的因素,一般政治人物都會放下身段,傅崐萁卻表現蠻橫的態度,藍白大砍預算引來綠營的抗議,傅崐萁卻聳聳肩回應道,「砍了又怎麼樣?」,或許花蓮人將他慣壞了,認定可以為所欲為。他沒想到,提升仇恨值自己或許不會受創,但其他氣勢較不穩定的中國國民黨籍區域立委面臨危機。趙少康等戰鬥藍也很清楚,民進黨的「反共保台」神主牌在發威,只是不願意也不可能走反共路線,因而喊出「我愛台灣,但我反綠」來爭取民意,出名的政治人物竟然學小孩扮家家酒,趙少康退步了。
除了「反共保台」的神主牌發威外,藍綠屬性的差異也左右了這一次罷免戰的勝負。大家都很清楚,綠營選戰主力在「空軍」,也就是意識形態的凝聚,大選區選舉如總統大選容易發揮戰力。相對的,藍營的主力在於「陸軍」,也就是人脈,適合地方性的選舉。綠營意識形態的凝聚始自黨外時期的選舉,黨外人士的私辦政見會,人山人海,小額捐款多得讓人感到驚訝!之所以有這種現象,因為人民有被迫害的悲情,他們對反迫害者無條件支持,黨外人士組了民進黨後,具有強烈意識形態的民眾轉而支持民進黨。
政治民主化之後,人民被迫害的悲情逐漸淡化,可是出現新的悲情,就是中共的壓迫。蔣家堅定反共,建立「反共保台」的政治信仰,李登輝就繼承這一項政治信仰。中國國民黨內的中國勢力(自認為是中國人者)不能接受台灣人執政,因反李登輝而抵制他的政治信仰,由反共轉為親共,「反共保台」的神主牌因而被民進黨揀去,因中共壓迫產生悲情的民眾當然支持民進黨。
政壇上的事選民或許不懂,但幾個月來藍白的修法及砍預算,言論不合邏輯加上態度蠻橫,使民眾覺得他們在癱瘓政府,因而產生新悲情,與中國的壓迫加起來產生更強烈的悲情,他們積極捍衛本土。藍營懷疑是民進黨在主導第一階段的罷免,事實上是民間團體在推動。趙少康出身藍營或許不了解,名嘴沈富雄原來是民進黨明星級的政治人物,應該很清楚,在綠營,政治人物喊捍衛台灣有可能在騙選票,但一般民眾喊捍衛台灣是千真萬確的,他們極端熱心,以人脈為主流的藍營民眾不能相提並論。
相對的,藍營支持者的主流是人脈,對於各種政策會被動地跟著政治人物走,不會主動的推展,選舉時有候選人主導,所以形成龐大的力量。可是這次罷免戰的推展,並沒有像選舉時有人主導,支持民眾不會主動推展,那些奉命推展罷免者又不像選舉時的候選人那麼賣力的組織民眾,當然雜亂無章。推展罷免者,因為沒有民眾支援,只好抄名單,甚至於已去世者的名單都列上。
藍綠屬性的差異不只左右罷免戰的成敗,還影響到罷免後的補選。綠營支持者的主流是政治意識,他們支持綠營團體,不是個人,所以選票可以轉移,以這一屆立委選舉為例,民進黨在苓雅區的立委候選人趙天麟臨時退選,由鳳山地區的市議員黃捷補位,黃捷一向在鳳山地區活動,從未經營苓雅地區,有人擔心她是否能承接趙天麟的支持者,開票結果,她承接得很完美。相對的,藍營支持者的主流是人脈,政治人物都有自己的支持者,選票很難轉移。罷免成功的選區,被罷免者不能參加補選,必須換手,藍營新加入的候選人難以承接被罷免者的選票,很可能藍天變綠地。
罷免的連署戰藍營不只一敗塗地,還有人觸犯官司,引起藍白的抗爭。在中國國民黨抗爭過程中,台北市長蔣萬安開第一槍,呼籲立法院推動倒閣,他表示,「我認為立法院應該推動倒閣,如果總統賴清德因此解散國會,就用立法院改選來對賴清德進行一次不信任投票」。由罷免的連署顯示綠營勢如破竹,藍營難以抵擋,中國國民黨區域立委不只要面對罷免的壓力,將來補選時藍天變綠地的或然率相當高,若沒有調整戰略,下一個階段就變成民進黨完全執政。蔣萬安的陳述不無道理,兩次期中九合一選舉,民進黨照樣背著「反共保台」的神主牌,一樣兵敗如山倒,若再發動一次如九合一的選舉,中國國民黨獲勝的機會相對提高。
民進黨能打贏總統大選,卻在地方選舉大輸,大家很清楚總統大選民進黨贏在政治意識,地方選舉則輸在候選人個人的因素,若要檢討候選人個人條件,就得談談宜蘭縣長林姿妙,宜蘭綠營人士盛傳林姿妙連公文都看不懂,可是她照樣在連任選舉獲勝,為什麼?一般選民覺得林姿妙就像自己的親友,而民進黨的候選人雖然也很客氣,然而在選民的感覺上彼此並不對等,而是政治人物在上,選民在下。
之所以讓選民覺得藍營候選人對選民表達「感恩」,而覺得綠營候選人是對選民「施恩」,這是綠營支持者所造成,綠營支持者是政治意識的凝聚,熱心,願意犧牲奉獻,像這一次大罷免的連署之所以有亮麗的成績,就是這些熱心人士的奉獻。可是他們除了犧牲奉獻外,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對民進黨政治人物無條件支持,即使政治人物做錯事都會找些奇奇怪怪的理由來解釋其正當性,並會攻擊批評民進黨者,即使民進黨犯了再大的錯誤。顯然的,對特定人士無條件支持就是扮演奴才的角色,而擁有奴才者就會以「頭家」自居,潛在意識上對選民表達「施恩」,不是「感恩」,很難引起選民共鳴。
有一齣「敗家子」電影很有意思,劇情是佛山富家子弟梁贊,性好習武,因為是九代單傳獨生子,梁父擔心其受傷,交代梁家奴才不斷派錢給梁贊的對手假裝打輸,使梁贊自以為功夫了得還自封「打通街」,但佛山人私下戲稱他為「派通街」,都看不起這沽名釣譽的敗家子。梁家奴才一直給梁贊錯誤的信息,讓他認為自己的工天下無敵,因而連基本功夫都沒學好。若不是奴才誤導,更買通對手,只要梁贊吃了敗仗,就知道自己功夫不行,會好好的練功。
顯然的,就算總統大選民進黨可大獲全勝,可是在考驗候選人個人實力的地方選舉就不如藍營,對中國國民黨來說,終止罷免活動,來一次全國性的地方選舉對其最有利。況且最近川普的關稅戰爭台灣難免受創,人民只要感到痛苦都會怪執政黨,有利於在野黨的選舉,這時段全面改選立委,執政黨會有很大的壓力。解散國會等同這一屆國會議員任期提早結束,改選國會議員,任期也重新計算,中國國民黨正可抑制頹勢。只是這一項良策不可能付諸實行,因為堅持自己既得利益是人的天性,沒有面對被罷免壓力的藍白立委不可能自我提前結束任期,尤其是民眾黨,只要重選立委,其優勢盡失。對中國國民黨來說,倒閣是好策略,但不會出現。
(作者為中山大學退休教授、台灣安全促進會會長)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mhchen0201
2025/5/1(民誌月刊陳茂雄專欄)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