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 1923~1985)的名作《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Se una notte d'inverno un viqggiatore, 1979;英譯為If on a winter's night, a traveler, 1981)可說是目前為止我所讀過最複雜的書。如果說喬斯坦.賈德(Jostein Gaarder, 1952~ )的小說《蘇菲的世界》(Sophie's World)是一部哲學中的哲學著作,那麼《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就是一本小說中的小說。
以內容來說,這是一部詭譎多變、緊張懸疑的「偵探小說」;也是一部天馬行空、不知所云,將讀者(也就是「你」)玩弄於鼓掌之間的「遊戲之作」;更是一部虛構與真實交錯,強迫讀者必須參與(performance, participation)其中的「心理遊戲」。以形式言,這當然是一部明顯具有後現代特徵的「後設作品」(metafiction)。但若仔細研究其所涉及的範圍,這還是一部解釋文本(text)、作者(author)、讀者(reader)、社會脈絡(context)及閱讀過程(reading process)之間互動關係的「當代文學理論」。但不管如何定義這本書,以「後現代主義」的觀點來看都無所謂,因為每一個讀者都有解讀或誤讀這部文本的權力。
其實剛開始閱讀這本書時,是非常「新鮮有趣」的,會被書中作者所塑造的讀者(強調「你」,並非「妳」)吸引,感覺「深得我心」、英雄所見略同;讀到一半時,覺得此書邏輯不通,強詞奪理,氣得「火冒三丈」、看不下去;等到重新整理思緒,耐著性情繼續閱讀時,才會恍然大悟,有「原來如此」之感。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就像作者說的,這是一本「一旦開始,就欲罷不能的小說」。
這部作品是由「框架故事」(frame-story)和「嵌入小說」(embedded novels)兩部分組合而成*註1 (也可以說是「小說評論」與「小說創作」同時進行)。「框架故事」共有十二章(無標題),是以第二人稱的「你」做為主角,「你」是個男性讀者,是整本書的隱藏性讀者,也可以說是實際在進行閱讀的所有讀者(包括「你」,其實也就是「我」,假設我是男性)。話說這一天,「我」因為要寫報告,所以興致勃勃地跑到誠品敦南店買了一本伊塔羅.卡爾維諾的小說《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我」按捺住那種迫不及待的情緒,一直隱忍回到家中才打開書:
好,現在你人在自己的房間裡,心平氣和;你翻開第一頁,不,翻到最後一頁,你想先知道書有多長。還好,不算太長。*註2
從一開始,作者就讓「我」(也就是「你」)參與了本書中的閱讀過程,而且也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的確馬上受到這段文字的影響,翻到最後一頁看看這本書有多厚,還好真的不多,三百多頁而已。
你繼續讀下去,卻發現此書可讀性不低;撇開你對作者的期望,這本書本身激發了你的興趣,事實上,清醒思考一下,你發現自己比較喜歡這樣子:面對某些東西,卻不清楚它是什麼。*註3
當我正讀到入迷的時候,shit!剛剛明明已經讀到三十二頁,怎麼又回到十七頁?該死!一定是裝訂出了問題(我馬上知道癥結所在,因為我除了是一般讀者外,還具有專業讀者的雙重身分,我當過出版社編輯,所以非常熟悉出版流程)。我迫不及待想跑回書店換一本裝訂正確的書,雖然現在已經是午夜一點。可是誠品敦南店二十四小時營業,所以我只要搭個計程車就可以達到我的目的。滿心愉悅地回到書店,店員卻告訴我說這本書與另一本即將出版的波蘭小說--塔吉歐‧巴札卡波爾的《在馬爾泊克鎮外》混在一起了,也就是說,我剛剛讀的根本不是《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但是我已經被那本書的內容吸引住了,不得已只好換成《在馬爾泊克鎮外》繼續再讀。我迫不及待地尋找下文,想與剛剛的內容連結在一起,沒想到這本書與之前讀的根本不是同一本小說,……如此這般的陰錯陽差一再發生,我仍鍥而不捨地追索其下文,一部接著一部地找來閱讀,沒想到前前後後共讀了十本完全不一樣的小說開頭。如果將這些「嵌入小說」的書名放在一起,很像是某一部小說的某一段情節(其實就是《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中十篇章節的篇名)。「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在馬爾泊克鎮外→從陡坡斜倚下來→不怕風吹或暈眩→在逐漸累聚的陰影中往下望→在一片纏繞交錯的線路網中→在一片穿織交錯的線路網中→月光映照的銀杏葉地毯→環繞一空墓→什麼故事在那頭等待結束?」*註4
這本書的作者伊塔羅.卡爾維諾是義大利著名作家,向以想像詭譎,風格多變,擅長雜糅實際和幻想以及抽象的哲學和科學概念,並訴諸具體生動的敘事方式呈現,而聞名國際文壇。著名的小說家約翰‧厄普岱克(John Updike)誇讚他是「最有魅力的後現代主義大師」。而在現代與後現代主義作家方面,他常與納博柯夫、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馬奎斯(Gakcia Marquez)等人相提並論。*註5 特別是伊塔羅.卡爾維諾這本最受歡迎的小說《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它不但「運用了社會諷刺手法;其次,則利用了大眾喜愛的(諸如推理小說的、恐怖小說的、間諜故事的)敘述模式;第三,由於小說突出強調了閱讀過程。這些都使得《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成為典型的後現代作品。」*註6
由於這本書與當代的文學理論相呼應,解讀的方式自然千變萬化。如果從後現代主義的特徵談起,如不確定性(indeterminacy)、零亂性或碎片化(fragmentation)、非正典化(decanonization)、無我性、無深度性(self-less-ness, depth-less-ness)、不可表象性(unrepresentable)、反諷(irony)、種類混雜(hybridization)、狂歡(carnivallization)、參與(performance, participation)、解構主義(constructionism)與內在性(immanence)*註7 等,這本書不但都具備了,而且將這些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
舉例來說,第八章中有一個很有趣的想像:一部有適當程式的電腦可以在數分鐘內讀完一本書,紀錄並列表出該書所包含的所有字彙,且按照出現的頻率排列。根據字彙出現的頻率及位置便能夠推出這是屬於哪一類的小說。如:血、彈鏈、指揮官、做、有、立刻、它、生命、瞧見、步哨、射擊、蜘蛛、牙齒、一起、你的……這些字出現十九次;出現十八次的字有:男孩、帽子、來、死、吃、足夠、傍晚、法國人、去、瀟灑、新、經過、期間、馬鈴薯、那些、直到……「你還不清楚那本書寫些什麼嗎?」「毫無疑問:那是一部戰爭小說,全都是行動,節奏明快,暗含一些暴力……。」*註8
以上這段其實是反諷實證主義的,因為實證主義乃是累積經驗→透過假設→不斷實驗→得出理論的,亦即看得到的才相信。而書中卻藉由字彙與出現的頻率,歸納推論出結果(也就是書的類型)。那是不是表示作者在創作的時候,其實是可以不用大費周章的,只要依照字母的順序寫下字彙的清單,電腦便會依其程式建構成書?這雖然是荒謬無比,卻也是引人深省。(未完)
註:
1.吳潛誠,〈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後現代小說的閱讀與愛戀〉,收入於《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導言,台北:時報出版,2001年,頁7。
2.伊塔羅‧卡爾維諾,《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台北:時報出版,2001年,頁26~27。
3.伊塔羅‧卡爾維諾,前揭書,頁28。
4.伊塔羅‧卡爾維諾,前揭書,目次。
5.吳潛誠,〈附錄二:在波赫士之東、納博柯夫之西:介紹卡爾維諾的生平和作品〉,前揭書,頁321。
6.汪亞明,〈後現代文學〉,收入於孟樊、鄭祥福主編的《後現代學科與理論》,台北:生智文化,1997年,頁21。
7.鄭祥福,《後現代主義》,台北:揚智文化,2000年,頁37~44。
8.伊塔羅‧卡爾維諾,前揭書,頁227~228。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