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7-03 23:05:54| 人氣4,599| 回應1 | 下一篇

論戴望舒新詩的意象和象徵之關係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戴望舒 是三十年代中國新文學新詩現代派的代表作家,早在1926年就讀上海震旦大學期間,他便與同學施蟄存和杜衡等人經常創作。在1932年施蟄存和杜衡在上海主編「現代」雜誌,成為三十年代的現代派文學創作的重要陣地,並逐漸構成一個在文學史上稱為「現代派」的作家群 ,戴望舒正是當中最重要的代表作家。他的新詩早年深受新月派餘風的影響,後來向法國象徵派詩歌學習,融滙本身的中國舊詩傳統,在當時建立一種獨特的風格。他的新詩充滿着各種各樣的意象,既有現代的,也有傳統的。他透過架構一系列不同的意象,呈現作品的象徵意義,意象作為呈現象徵意義的媒介,所以戴氏詩歌的意象和象徵之間具有一種密切的關係。本文亦將以此作為討論的重心。

本文將會分開三個部份,首先筆者會對「意象」和「象徵」兩個名詞作出定義,其次本文會選取戴氏的四首作品,分別是《雨巷》、《我底記憶》、《白蝴蝶》和《蕭紅墓畔占口》 ,分析作品所建立的意象如何呈現作品的象徵意義,最後在結語部份,本文將會評論這一種關係怎樣影響當時及後來的中國詩壇發展。

一.本文所指的「意象」和「象徵」

「意象」(Image)一詞有來自中國及外國的解釋。中國晚唐時詩人司空圖撰
《詩品》,將「意象」作為詩學的觀念看待,指出「是有真跡,如不可知。意象欲出,造化已奇。」明人何景明在《與李空同論詩書》一文中亦指:「意象應曰合,意象乖曰离,是故乾坤之卦,體天地之撰,意象盡矣。」 由此可見,中國傳統上的意象是指一種內外的結合,內在的意念借助外在的客體結合而形成意象。

至於外國方面,英美的意象派詩人曾經對「意象」一詞作出闡釋。龐德認為「一個意象即是一種在瞬間呈現的理智與情感的複雜經驗。」 艾略特說:「藝術形式裏表達情感的唯一方法是找到一種『客觀對應物』(objective correlatives)。」 龐氏和艾氏的詩學觀深受中國古典詩的影響,所以他們的解釋和中國傳統的看法大致相同。筆者對「意象」的理解大致建立於此基礎上。本文認為,「意象」是指一些由文學作品的具體形象所建構的一種東西,它是由外的形象和內在的意念結合而產生的。

至於「象徵」(Symbol)一詞,本文所指的不是指修辭學上的象徵技巧及文學流派上的解釋,本文所指的是文學上的內容和形式的整體情況。「象徵」並不同於中國傳統的「興」的手法,前者是與意象二合為一而構成的整體,後者則把「象徵」的意義作為其中一種功能,尚有其他的作用存在。正如黑格爾的象徵論,「象徵」是一種整體的藝術表現方法,它是一種獨立而具有暗示性的系統符號 。本文認為,在這一個層面上,「象徵」是一種文學的效果,在於作品被呈現的意義。

文學上「意象」和「象徵」的關係在上述的分析中已見端倪。意象是表達作品象徵意義的媒介,作者透過建立不同的意象系統,從而呈現具有暗示及不規定性的象徵意義。意象和象徵之間的關係密切,只有成功架構一個完整的意象系統,才能呈現作品的象徵意義,讀者才會對作品有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上述的分析正是戴望舒詩歌的「意象」和「象徵」的關係。

二.戴望舒新詩的「意象」和「象徵」分析

本文選擇了戴望舒的《雨巷》、《我底記憶》、《白蝴蝶》和《蕭紅墓畔占口》
作細心分析。雖然戴望舒在不同時間寫作這四首作品中,架構了不同的意象系統來表現作品,但是它們所呈現的象徵意義卻有共同的傾向性,暗示出現代的情緒,表現出對美好人生和現想的追求但無法完成尋覓的個人感慨。他認為「詩是由真實經過想像而出來的,不單是真實,亦不單是想像。」 基於上述的原因,本文便選擇它們作為分析的對象。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之作,葉紹鈞稱它「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紀元」,他亦因而得到「雨巷詩人」的稱號 。作者在詩中建立一個重複出現的意象「雨巷」,透過安排它多次的出現,便能呈現出作品的象徵意義,加強本身的的藝術感染力。詩中人「撐著油紙傘」,獨自在那條「悠長又寂寞的雨巷」中等待一位姑娘。她的形象是「結著愁怨」的,「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作者利用「丁香一樣的姑娘」配合那條雨巷,隱約地暗示一種愁緒。詩中人借「丁香一樣的姑娘」投射自己對美好人生的追求,但是亦借她,寫出自己和她一樣「惆悵」。詩中人很想遇見「丁香一樣的姑娘」,但是她「像夢中飄過」,所以「她靜默地遠了,遠了,」,甚至走到雨巷的盡頭,「在雨的哀曲裏,/消了她的顏色。」她的消散正象徵詩中人所追求的人生理想不能實現,只能繼續無止境地等待下一位「丁香一樣的姑娘」,下一個追尋夢想的機會。

作者在《雨巷》中,建立重複出現的「雨巷」意象,呈現出作品的深層的象徵意義,渲染出一個由內到外的淒冷畫面,從而表達出無法實現及達成理想的感情。

《我底記憶》是戴望舒其中一首較喜愛的作品,它在音樂性的反動,使得他的作品風格日漸確立,瘂弦更認為「此詩一出,新詩的題材和語言無形中也隨之拓展了。」 在意象的組織方面,他建立了動態和靜態的一套意象系統,從而企圖呈現出一種以記憶為出發點的象徵意義。作品首先表現一系列的靜態意象,例如「烟卷」、「筆杆」、「粉盒」、「木莓」和「酒瓶」等的意象,接着再表現動態意象,例如「胆小的」、「喧囂」、「密切」、「瑣碎」和「不肯休」,將記憶人格化。這兩組意象構成了多樣化的象徵,具有豐富的內涵,將意象和詩末兩句「但是我永遠不討厭它,/因為它是忠實於我的」一同分析,把意象的象徵意義放大,它既被呈現,又被隱藏,正和「記憶」一樣,令作品的形象更加生動和鮮明。

作者為了建立表現對過去難忘的記憶的追求,從而建立動態和靜態的意象系統,把抽象的感情人格化,透過意象作為傳遞的媒介,呈現出多樣性的內涵和意義。

《白蝴蝶》是戴望舒其中一首比較特別的作品,它只有短短的八句,但是意象卻營造出色,字裏行間流露出空靈的境界。作品把白蝴蝶飛動和「翻開了空白之頁」這兩個意象排列在一起,十分巧妙。白蝴蝶的飛動猶如空白書本被翻開,只有「空白之頁」。空白的書頁令人得不到任何的東西,同時本來傳說中飛舞能給予人智慧的蝴蝶,亦因為白色的關係沒有剩下任何東西。詩中的「寂寞」正是由白蝴蝶和空書頁反複的飛動和翻開而加深,這兩個對應的意象互相展示,從而使象徵的含意在閱讀的過程中呈現出來,表達出追求人生美好東西失敗的深層內涵,徒剩一種白色般的空虛和寂寞。

由此可見,《白蝴蝶》中的兩個意象排列出一種特別的形態,和中心的思想互相發揮,從而構成一種白色的寂寞氣氛,呈現出追尋白費的象徵意義。

《蕭紅墓畔占口》是一首別緻的小作品,它的篇幅比《白蝴蝶》更短,只得四句,但是它的內涵卻更加濃厚。全詩運用現代的表現一種古典的意味,將古典的意象和現代的象徵意義結合。詩中的意境是脫然清雅的,「寂寞的長途」除了指路程,亦暗指人生的等待,更包括生死題的思考。作者正透過營造「等待」的意境,呈現出人生的追求並不會因「等待」而停下,作者對美好的追求是繼續下去的。

綜合上述四首選取的作品,可以分析出戴望舒對詩歌的意象的建構和象徵意義的關係是十分密切的,所以它的肌質和結構是必定是結合為一的,他指出「詩不是某一個官感的享樂,而是全官感或超官感的東西」 。我們可以藉深入剖析詩歌中的意象,從而得出作品表層下的象徵意義,更加確切了解戴望舒的象徵詩歌。

三.結語

戴望舒作為三十年代的現代派重要詩人,但只有一百零五首作品傳世 。不
過他在中國新文學新詩的發展史上的地位是無容置疑的,他在當時領導現代派力排當時的左翼文學潮流,建立一個新的表現基礎。縰使左翼的文學家批評他逃避現實,內容頹廢容虛,「脫離了社會實殘而企圖逃避於一個小天地內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情緒和反思」 ,但是這樣抹殺戴望舒以至現代派的貢獻是並不恰當的。文學自有它一套審美的標準,政治的內容可以是一個影響因素,但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同樣地亦不能抽空內容而單單重視形式,兩者在詩歌上同樣重要。

平心而論,用今天的眼光來看待,他的作品未必是最一流的,但就當時而言卻獨特非凡,他的象徵詩比李金髮成熟,更影響四十年代現代詩以至啟迪九葉詩派的發展,甚至當代台灣的現代詩運動也受到他的影響,可見「他的出現預告了一個新的時代,一個無論在藝術精神上和藝術形式上的,中國新文學現代主義時代之來臨。」




參考書目
瘂弦編《戴望舒卷》,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83
施蟄存,應國靖編《戴望舒》,香港,三聯書店香港分店,1987
孫玉石主編《戴望舒名作欣賞》,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93
王澤龍《中國現代主義詩潮》,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
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編《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王文彬,金石編《戴望舒全集—詩歌卷》,北京,中國青年出版杜,1999

台長: 細豪
人氣(4,599) | 回應(1)| 推薦 (5)|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美國黑金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06 06:48:2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