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3-18 13:18:00| 人氣64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慈悲喜捨(上)

推薦 1 收藏 1 轉貼0 訂閱站台

要說慈悲喜捨
―論四無量心在《阿含》解脫道的實踐與意義―


一、問題之提出

在印度傳統思想裡,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是印度諸宗教間,最為美感情緒的展現,不獨為佛教所推崇,它同時是人類共感的心靈語言,更深具普世性格。在這篇短文裡,我想嘗試以要略(要說)而非廣說的筆法,討論慈悲喜捨在初期佛法之解脫道的實踐與意義,究明其如何從「佛法共外道」的世間法,轉而成為通向出世間法的橋樑。
因為是要略,所以並未緊守學術的嚴謹性。在隨文援引的經典方面,我僅選取北傳的漢譯《阿含經》為主要範圍,對於既有術語則採取較寬容的詮釋空間來彰顯其實踐的活力,所以未強賦煩瑣的字源探討與本質性的意義界定。這種嘗試雖不盡容於一般學術格式,卻由衷希望對於世間的少苦、離苦有所饒益。
至於內容安排上,第一節「問題之提出」說明本文論述大要;第二節以「佛教實踐的終極目的:止熄五蘊世間的煩惱」為題,逐次暗示在此目的論導向下的善法欲才能邁向出世間。第三節「出世間的善法欲:慈悲喜捨」,則以佛教觀點說明四無量心具有邁向證果解脫的意義,由世間法通向出世間法。第四節「慈悲喜捨的戒、定、慧」論述四無量心與三無漏學的涵攝關係,並略論其實踐。最後的「結語」論及慈悲喜捨能成就世間善法,亦能邁向解脫,當為世人修習多修習。

二、佛教實踐的終極目的:止熄五蘊世間煩惱

五蘊世間煩惱的止熄,即是佛教修行的終極目的。關於此一終極目的之次第開展與完成,初期佛教教義是以「苦集滅道」四諦理論作為解脫道的闡釋。此中,四諦分別開顯四項不可撼搖的真理:(一)世間是苦。(二)世間的苦是有因有緣的。(三)苦的因是可滅可離,可轉成「涅槃寂靜」。(四)調伏與滅盡煩惱苦因的方法是「八正道」。由諦諦法法相涉所呈現的緣起貫串與內在關連性來看,佛陀以「四諦」作為三轉法輪的最初開示,並不單是純粹理論的系統化論述,而是在「滅苦為目的論」的經驗前題下,開展生命自覺的實踐。這同時也彰顯出「四諦」的目的性,為苦惱繫縛的眾生指引一條出世間的解脫道路。
這種以「少苦、離苦、滅苦」目的論為實踐導向的初期佛教傳統,乃佛陀親證與教導的內容,亦為兩千五百年來的聖弟子所受持。即使是流傳後世的佛教經典裡,這種思想仍見於北傳的《阿含經》,也見於南傳的《尼柯耶》經典,更是現今各種佛教宗派既有的思想基礎。正是如此,當吾人從解脫道的立場看待佛法時,必須體認到:任何身語意的展現與實踐,若無益於世間的少苦、離苦,甚至與滅苦無關時,則我們應當以「少苦、離苦與滅苦」的智慧擇法,遠離欲、惡、不善法,進而依循「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的「善法欲」,次第邁向解脫之道。
此處所謂的「善法欲」,是指一種引導眾生彼此獲得幸福快樂的欲望,亦是一種要求獲致究竟解脫的欲望。就佛教滅苦的實踐而言,有情眾生由世間繫縛邁向出世間解脫的道路中,善法欲是激礪修行者前進的強大動力,一旦缺乏這種對於善法的欲求,就難有實踐的動機。然而,善法欲亦是一種欲,屬於人類的感性層面,並非佛教教義所獨有。在各種宗教思想基底裡,凡是能夠憾動人心與激發人類最高貴情操的美德裡,就有善法欲的存在。

三、出世間的善法欲:慈悲喜捨

各種善法欲裡,首為印度宗教傳統與初期佛教所尊崇的,莫過於慈悲喜捨這四個德目。遠於佛世之前的婆羅門教,嘗謂慈悲喜捨為「梵住」(brahma-vihara),將之解釋為「至梵天之道」。 從初期佛教的經典看來,當時婆羅門亦認為「生梵天」與梵天共住是人生最究竟的理想。除此之外,印度古老傳說認為生時若能修習慈悲喜捨,亦能感動梵天下凡相見。 由此可知,這種為當時一般人熟知的慈悲喜捨「四梵住」(cattaro brahma-vihara),不僅被新興的佛教視為重要修習德目之一,亦為印度宗教傳統所共同受持。更寬廣的層面而言,它並非只是印度的宗教特色,慈悲喜捨作為人類完美情操的展現,能扣動一切眾生有情的高貴德行心弦,深具普世性意義。
然而,佛陀所教導的慈悲喜捨修習,在意義內涵的賦予與目的導向上,應當有別於當時婆羅門教的殊勝處,才會鼓勵比丘「修習多修習」。因為若僅是欲與梵天共住,或是鼓勵死後生梵天,顯然都不是佛陀所教導的究竟解脫。關於這點《中阿含經》曾記載,舍利弗出家前的舊友梵志陀然病危之際,舍利弗詢知他樂於生梵天,於是教化開示慈悲喜捨「四梵室」的梵天法,讓「梵志陀然,修習四梵室,斷欲捨欲念,身壞命終,生梵天中。」然而當佛陀詢問舍利弗此事時,卻以帶有鼓勵增上的語氣對著舍利弗問:「何以不教梵志陀然過梵天法?」
從佛陀的問話裡,可知佛陀不免期許舍利弗,除了教導梵志陀然修習慈悲喜捨外,更應該導引他解脫生死輪迴。而所謂「過梵天」意即要超越色界初禪的梵天,然而這還是不離三界苦宅。要真正「過梵天」解脫,依佛法證果次地來看,只有證達初果以上聖位,生死才不會無休止的延續下去。因此吾人若從解脫道立場,將入涅槃流的初果視為「學佛者當前的唯一目標」時 ,則不難發覺佛陀問「何以不教化梵志陀然過梵天法」時,其用意仍是以滅苦目的論作為思考前提,藉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修習,轉向修行次第裡「如理作意」與「法次法向」的解脫道邁進。
《中阿含經》曾明白提及,慈悲喜捨的殊勝利益並不侷限於婆羅門求生梵天的「梵天法」。在佛陀善巧地援用印度宗教傳統的高貴情操於滅苦實踐下,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修習轉而具有邁向證果解脫的意義,甚至成就三果阿那含以上的聖位,不論僧俗都應當勤修:
是以男女在家、出家,常當勤修慈心解脫;若彼男女在家、出家,修慈心解脫者,不持此身,往至彼世,但隨心去此;比丘應作是念,我本放逸作不善業,是一切今可受報,終不後世;若有如是,行慈心解脫,無量善與者,必得阿那含,或復上得。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經文裡「必得阿那含,或復上得」,不就是暗示修習慈悲喜捨能達致漏盡解脫的四果阿羅漢!這是多麼殊勝的利益。慈悲喜捨「四梵住」原先只是婆羅門往生位於色界初禪梵天的舟乘,就佛教意義言,這欲界、色界、無色界仍然是輪迴的世間;經過佛陀以離苦的智慧,將「梵住」法轉為清淨法,將修梵行解釋為修清淨行,慈悲喜捨於是成為由世間法通向出世間法的橋樑,在佛教實踐裡成為循高貴感性而越生死苦海的大道。追究慈悲喜捨的實踐之所以在解脫道具有渾厚的意義,這關涉到戒、定、慧三無漏學的修習。

台長: Kevin
人氣(642)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1)|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