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7-04 22:45:06| 人氣2,40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增福開運寶鑑《轉載自宗教寶書》,各種增福開運妙法,【人人必看必知必修以增福增慧改好命運避免造業墮落而將來受苦】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增福開運寶鑑《各種增福開運妙法》【人人及各教派之修行者傳道者必看必修,尤其造惡做惡不孝者不信因果者更要知修,並多孝順多行善勿造惡做惡以增福增慧改好命運避免造業墮落而將來受苦】懿敕寶德大道院扶鸞書〈轉載自宗教寶書

 

 

※神佛曰:一念之善,神司(即眾神聖)錄之,一事之善,神司鑒〈審察〉之。日有鑒察,月有考校〈考核〉,神司報以三官(即掌管人類福祿壽等之三官大帝),三官以歲(年)統計,報呈玉庭(即天庭即玉帝),或增福〈祿〉壽,或增紀算(即延長壽命多久)三官分別發下(即下令至各神職單位執行),北斗落死(即北斗星君註人何時死亡),南斗延算(即南斗星君註人延長壽命多久),東斗上昇(即東斗星君註人何時升官發財),西斗紀名(即西斗星君註人追加功名利祿多少),分下各曹(即各神職單位)施行,是故,世人之窮通禍福、福祿壽考,皆因一人之『功德』大小多寡有無而定之也。

 

 

福開運寶鑑 目錄

著書 玉旨

元水官大帝  序文

神農大帝  序文

第一章  『乘志』籌福開運妙法〈立志行善造福利益群生能增福開運〉

第二章  『微笑』增福開運妙法

第三章  『熱心』增福開運妙法

第四章  『積極』增福開運妙法

第五章  『善解』增福開運妙法

第六章  『謙和』增福開運妙法〈謙虛和氣能增福開運〉

第七章  『互助』增福開運妙法

第八章  『包容』增福開運妙法

第九章  『施予』增福開運妙法〈布施能增福開運〉

第十章  『內省』能增福開運〈內觀自省能增福開運〉

第十一章  『懺悔』能增福開運〈懺悔先前所犯之過錯不再犯能增福開運〉

第十二章  『行善』能增福開運

第十三章  『戒貪』能增福開運〈遠離貪念添福法〉

第十四章  『行孝』能增福開運

第十五章  『伏嗔』能增福開運

第十六章  『忠貞』能增福開運

第十七章  『少痴』能增福開運

第十八章  『洞察』能增福開運

第十九章  『清心』能增福開運

第二十章  『寡欲』能增福開運

第廿一章  『仁心』能增福開運

第廿二章  『宅心仁厚』增福運

第廿三章  『不恥下問』增福運

第廿四章  『服從順意』增福運

第廿五章  『精進行持』增福運

第廿六章  『多方學習』增福運

第廿七章  『謙讓未皇』增福運〈謙卑虛心能增福運〉

第廿八章  『隨緣隨份』增福運

第廿九章  『遠離賭性』增福運

第三十章  『戒除輕浮』增福運

第卅一章  『遠離吊兒郎當』可增福開運

第卅二章  『信守承諾』增福運

第卅三章  『思維正觀』增福運

第卅四章  『培養威儀』增福運

第卅五章  『修持定靜』增福運

第卅六章  『心存誠孝』增福運彰萬福〉

福祿壽三仙  跋文

三官大帝  跋文

增福開運寶鑑  完書玉旨《上天特賜條例》

註:本書由豐原懿敕寶德大道院扶鸞著作 歡迎翻印流傳廣種福田

 

增福開運寶鑑 著書玉旨

本道院院尊關 登臺 九十九年六月十六日

聖示:今夜恭接【著書玉旨】,命本道院福德正神十里外接駕,命本道院天上聖母五里外接駕,其餘神人排班候駕。可。 吾退!

 

欽差子路夫子 降

詩曰:新民復禮仁風普。書照金銀德似林。復性歸真耕萬法。賢思護義孝心深。

聖示:今夜, 吾乃奉 玉詔前來貴《寶德大道院》,為《增福開運寶鑑》乙書,頒佈開著玉旨,願神人再拾文風,修福暢運,以澤利群生也。

玉詔宣讀。神人俯伏。

 

 

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 詔曰:

朕居九五至尊,上掌三十六天,下轄七十二地,位居尊而鑑卑,無時不以蒼生是念。今查爾南贍部洲臺疆《懿敕寶德大道院》,長期以來著書立說,引迷向覺,建樹日漸耕耘當中;但因俗世眾生多有福報未能周圓,而運勢不能暢通者,如今為了讓新時代眾生能更容易明白修身立範之準則以及增福開運的重要性。今特敕旨乙道,責命貴道院著作新書,使新時代眾生能更深入正受,對人生在世應對進退的態度及作為,能有更深入一層的認識,題其顏曰:增福開運寶鑑,聘由《太上道祖》為主著仙師,命正鸞邱生原章為主著正鸞,擇定於庚寅年五月十二日開著,直至書成為止。勉勵貴道院神人持之以恆,日後書成,自有昇賞。

欽哉勿忽。叩首謝恩。天運歲次庚寅年五月初五日

 

 

下元水官大帝 降  九十九年六月廿三日

詩曰:增金獻福精誠至。福德隨身堅毅深。開祿圓緣財帛壽。運翔海陸慧雙金。

序文

欣喜貴《寶德大道院》奉旨開著《增福開運寶鑑》,本書著作之用意,在使眾生得以更加清楚而明白人生哲理以及為人處世應有之態度,藉本書之開著乃將令世人對於待人接物有進一步之了解,書中時有穿插事例,藉以讓修行者能容易明白「人生要義」,進而實踐力行,以臻『人道圓滿,天道自然成』。

本書《增福開運寶鑑》正欲開誠佈公的為娑婆眾生指引一條修學天道之不二法門,其精要盡悉披露於其中。甚願大眾有心修成正果者,有意直返理天瑤京會見金母者,必當依奉本書『修身立德』,以達『悟道、得道、成道』也。

水官大帝 序於懿敕寶德大道院  天運歲次庚寅年五月十二日

 

 

神農大帝 降  九十九年六月廿三日

詩曰:增添祿帛圓人道。福氣充盈佛恩昌。開著明心修善果。運超德厚福無量。

序文

善哉!貴《寶德大道院》再度恭奉 玉旨開著《增福開運寶鑑》,本書乃是指引末法眾生實際修身之無極寶典,除了述論與析理之外,另外藉由事例,讓閱讀者可以更明白人生在世有關待人接物、明哲保身之妙道。

本書為讓末法眾生能對生活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以及奉行修涵;因此,書名:『增福開運寶鑑』,指明人生因行儀得當,而無劫、無災,道明人生因『善深、德厚』,而『增福、添壽』。因此,世人欲求消災,欲圖增長福祿壽,自當依循本書,逐一落實在日常生活中,以『修身立德』,使之消災、增福、添祿,進而延壽也。

神農大帝 序於懿敕寶德大道院  天運歲次庚寅年五月十二日

 

 

※修子宜知:入道,在於知悉道理、明白法義;學道,在於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修道,在於修身養性、實踐力行。是以故,三施〈即財施.法施.無畏施〉並行,業障日減,勤耕福田,則能『增福』;福慧雙修,善德日增,神明庇佑,則能『開運』。

 

 

太上道祖 降  九十九年六月三十日

第一章 『乘志』籌福妙法〈立志行善造福利益群生能增福開運〉

在《太上感應篇》提及「逞志作威」,古來有名言:「一朝少年若得志,必多作威作福、行徑乖舛」,而本文之意,乃泛指普遍眾生,一旦諸事得意,便將淪為「功、利」,眼光必將短視,若是擔任要務乃無法謀社會福祉。這樣的一個人,無論是身居在官場或是商界中,乃至於寄居在各行各業當中,俱皆有其權勢、地位之爭鬥;然而小人者,一朝得志,終非百姓之福,小人一切權勢在握時,必將逞其私慾,謀其私利,置萬民於水火之中而不聞不問。君子者,必定「乘志籌福」,一位仁人君子秉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無我精神,一旦身擁權位勢利時,必然能夠乘此權柄,處處設身處地的替百姓著想,能用心審視觀察人民所缺乏的各項設施,從中予以有規範、有條理、有計劃性的建設萬民福祉,使一切人民都能感受到並且獲得公平的待遇,因為君子深知照護在同一片土地上同胞們,是自己的責任與義務,因此君子營商乃能圖謀南北同胞之民生,使之南北互利,令貨暢南北各蒙其益處,創造多方贏家,而不僅只是積利於己,乃要使各界皆蒙受其中所帶來的利益,使各界都能蒙受其中的實際優惠,此為君子營商之德澤也。君子從政,必秉以公心、公正,時時用心去關照百姓,對於公眾建設皆能視其各方實際需要進行建設,而非自己覺得如何便如何,類似這種未能設身處地的替民眾著想,自作主張,甚至產生擾民情形,乃非君子所願見到的,因此君子於政皆能「慎重」而「不悖於天理」,於是能深得民心,仁人君子能「乘勢造福積善」,為自己、為人群不斷耕耘籌備未來厚福,無論心靈,無論行儀,皆使保持於「正直」當中。君子之德在於益眾,時時力求貢獻一己能力,但圖人們皆能大獲其益處,能大幅提昇萬民之生計,而非積私利,陷人民於匱乏,故小人禍民害己;君子澤利群生以養道,則其陰騭、福德日深且厚,雖曰:「謀民之福」,實亦同步造福自身於萬世千秋也。

 

 

太上道祖 降  九十九年七月七日

第二章 『微笑』開運妙法〈微笑能增福開運〉

人際相處最重一個「和」字,人與人相見,如能面露微笑,必能使對方同時感受到無上愉悅的心情,一個人亦將因為心情之愉悅而產生滿滿的活力,做起事來充滿精神及效率。自己若能帶給他人微笑的光芒,對方亦將布施微笑做為回應,當自己看到別人以微笑回應自己時,乃將從內心深處產生一道一道祥和之氣息,打從心裡散發出來的喜悅之心,對人生充滿自信,於是心情快樂,內心更能獲得真實的快樂,則行事便能有衝勁,做起任何事情來幹勁十足,然而一整天的工作就因為幹勁充足,使得活力達到下班後仍然中氣十足,而身體則因為中氣充沛,乃能獲得各機能之活絡。當世人身體各部位機能活絡時,自然氣血輸送順暢,在夜裡能有良好的睡眠品質;而眾生因為睡眠品質良好,於是隔日起床時便能精神飽滿;又由於精神飽滿,則能令身心感到暢快。人們因為心情暢快,必能使暢快的心透過生理之容顏表露出微微一笑,讓見到自己的每一個人,也都能感受到微笑的慈光普照;眾人則因為接受到微笑的慈光加持,於是亦從心裡感到快樂,並且仍以微笑普照每一個人;當然自己亦因為布施出去微笑的容顏,隨後自信滿滿,在待人接物上則能感召十方善知識之親近,樂於照顧所經營的事業,及每一項自己所希望對方給予協助的事。朋友之間,因為微笑而使友情更加深厚;家庭成員之間,因為微笑而使彼此感情增長;左鄰右舍之間,因為微笑而提昇彼此和樂、互助之精神,甚至於帶給世人福氣滿滿,身心健全。世人更因為微笑,使自己做事不懈不怠,勇往直前,創新革新,贏得人生光明面;是故,永保微笑,光明長存也。

 

 

太上道祖 降  九十九年七月廿一日

第三章 『熱心』開運妙法〈熱心能增福開運〉

每當進入服飾店,或者進入書店,乃至於進入食品店或者進入寺宇宮堂,只要見到裡頭的服務人員,或者老闆,或者主持,擺著一副冷臉蛋,而且不會勤於招呼來客,此時打從心裡總是思惟著,這個人是不是生病了,還是這個人今天與人吵架而心情不好,臉怎麼這樣的臭。若是仔細一想,又不是我跟你吵架,幹嘛對我擺出這種臉孔,以後再不要來這裡了。曾幾何時想過:自己也許有機會從事服飾業、食品業、百貨公司等行業,需要服務著大眾;曾幾何時想過:有一天自己會當老闆,但「熱心」卻不一定要在什麼時候產生,亦不必一定要在特定的場所才能使用。每當眼前遇到任何(人事物)時,只要自己能幫得上忙的,必定讓自己的內心充滿熱忱與積極幫助他人,做到為善不落人後,適時的給予有需要者扶持一把,令對方「無憂、無慮、無恐懼、無孤寂」,並且讓對方打從心裡獲得「安慰」與「歡愉」;而當自己感受到他人因為自己的關係,身心獲得寬慰、欣喜與感恩時,不由得自己的心裡更增長一分的「感動與活力」,由於這種「熱心助人的精神」澎湃,使得世人每一天都充滿活力與快樂,因此行事更顯得迅速有條有理。每當在職場上就俱足一顆「服務」人群的熱心,只要來客有任何用得著自己的地方,都能放下身段予以(耐心、冷靜、熱情)的招呼來客,哪怕對方是無理取鬧的人,都將因為自己的熱心,一次一次的使其無理之態度給予淡化掉,不久則能見到原本那位無理的人,每遇到自己都能顯露喜悅的笑容出來,伴隨而來的便是消費力了。有時雖然不一定是在進行生意上之買賣,卻能在本身職業能力範圍外,又特別給予有需求者一分協助的力量,這時不但在考驗世人對眾生的熱心,同時也是在促成世人學習成長,使能力獲得額外加分,並增長「待人接物」方面之熱情態度,雖然所協助的事項遠遠超乎自己工作範圍與本能,卻仍能給予他人熱心的幫助,自己則能夠克服本來能力額外的技能,使之增長與培育出其它工作經驗。伴隨而來的就是好運連連,因為平時熱心助人,又能付出非工作能力之學習精神,都將令他人感受到真誠的熱心與誠懇的付出;此後一旦其本身或周遭親友,需要自己所從事的產品時,必將逐一相互介紹生意,而自己則又因為一本熱衷服務大眾的心意,只要讓自己所服務過的大眾必留下好印象,打從心裡認可,只要有需要時就爭相來關照事業,不但以熱心經營職場的光環,亦因熱心編織出生活的燦爛也。是故,付出真誠的真心,加上服務的熱心,契合客戶的內心,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此亦是「熱心」能得「增福開運」也。

 

 

太上道祖 降  九十九年七月廿八日

第四章 『積極』開運妙法

自從眾生有了微笑的容顏之後,伴隨而來的是「熱心助人的精神」,進而昇華為做事有積極的態度;如此一來,成功的腳步,就愈來愈接近自己了。譬如:城北有一名業務人員沈某,平時便思惟著總有一天,我一定要將我所負責的事業推展到城西去,果然有一天機會來臨了。某日,業務員沈某接到老闆的通知,希望沈某將事業發展到城西去,沈某當下便答應老闆的要求,而老闆為了事業能順利推展到城西,同時增派了二名業務助理給沈某,可以調遣配合業務的進行,雖然老闆派給沈某的二名業務人才,一樣擁有真誠的笑顏,也帶給城西人的美好印象,並且熱心助人,卻是行事未能「積極進取」,其中一位業務員,因為連續受到二十個人的拒絕購買其促銷之產品,因此打從心裡有很大的挫折感;另外一位業務員,則是連續經過五十個人的拒絕購買其促銷之產品,從此於心裡開始感到低潮,只願意做些既有的工作,不再多做業務之擴展。然而沈某卻在歷經連續被百人拒絕後,仍然在心裡思惟著,也許我所詢問到的這些人真的不需要我的產品,但是城西人口有三千員,我只是問到一百人,尚有二千九百人未詢問到,還是有很多機會的;於是沈某打起精神,仍然秉持著以往逢人便給予招呼,遇到有人需要自己的幫助,仍然立即給予援手相助,也沒注意到自己是要做推展業務的事,只是盡其所能的關懷城西的每一個人在生活上有什麼需要協助的〈譬如:健康狀況〉;而推展事業的部份,直到沈某問到第七百位時,終於讓沈某開發到第一位客戶,此後則大約每逢十人就有一人成為沈某的客戶,再加上平時給予眾人的良好印象,及熱心助人的精神,使得客戶從此變成好朋友。大眾在處理任何一件事物時,同樣的道理必須有積極進取態度,譬如:平時總是三五好友相約喝咖啡,因為咖啡的濃郁純香,深深受到自己及朋友們喜愛;某日心想著自己也來試著調煮咖啡,就能約好友到家裡來招待,而不必去咖啡店了,於是在百般測試下,包括:咖啡的量及水的溫度,每每喝到嘴裡總是感覺不到咖啡的濃郁純香,若是此時便打退堂鼓,則永遠無法調好一杯好咖啡,一旦有了任考不倒而愈挫愈勇的念頭及行動,便能振奮精神,因為過去已經試過各種方法調配咖啡,而技能正逐漸趨於成功的路途中,堅持下去則已能掌握住調煮咖啡的技巧,並擁有獨門讓咖啡濃純香的不二秘訣,從此成功永遠在自己手中無法退失,任何人都將取代不了也。

 

 

太上道祖 降  九十九年八月四日

第五章 『善解』開運妙法

俗世之間,人與人相處,有時紛爭擾亂不已,通常這些紛擾都是不必要產生的,就因為彼此錯解對方之心意,才形成不必要的紛爭不斷。在早期的台灣,正值農業社會時,一切物品之運送皆以推車做為運輸工具,雖然是人力,但能擁有推車做為運輸工具乃是很方便很省力又省時,不但運送物品很方便,要做生意也很方便,於當代每一樣東西無不是仰賴推車之運送,就連餿水、排洩物亦如是使用推車。若是平地上來推運餿水、排洩物還算好,若是在比較陡峭之坡路上推運餿水等物,其勞累尚不打緊,若是坡度上有個凹凸不平,這推車的人免不了要滿身的餿水臨身了。昔時,有一位少年阿伍,年少涉世又未深,乃在米行工作,但因為剛步入社會謀生,體力上常有吃不消的情形,阿伍為了養家活口,只有咬緊牙關苦撐過日。工作期間,當然打翻過不少次的稻穀,也受到員外多次責難,前後更損壞了一些推車。某日,員外非常生氣喚來阿伍,二話不說當場摑了阿伍一個巴掌,並語帶怒氣的說:「拖屎連〈台語〉!」並且立即解雇阿伍。然而阿伍日夜思惟著:為何員外對我說:「拖屎連」?究竟在暗示我些什麼?於是阿伍用了三天時間,白天起床便到街道上詳細觀察來來往往的人車,想要了解到底「拖屎連」是什麼意思?正巧每一天都有人推車經過,有推水的車,也有推木柴的車,亦有少數的推車翻落東西,這些東西一翻落就會將推的人或路人弄得全身髒兮兮以及受傷;經過這三日的觀察與體悟後,終於阿伍體會出當初員外的生氣,指責說:「拖屎連」,乃是在暗示我一定要將現行的推車,改造成拖運車。於是阿伍便請來鑄匠,說明了自己的構想,請鑄匠將原本的推車予以改造出後來的拖運車,從此社會上便多出來一項更方便的運輸工具│拖車。人們只要使用到這種拖車,雖然也常會經過凹凸不平的路面,雖然有時東西還是會翻落,但因為是拖車,人的身體在前面拖著物品,所以,東西只落於後方,人員不再受傷或被髒水…等弄得全身污穢而難堪,所以,拖車更受普遍的人們所喜愛。某日,阿伍的第一位老闆,聽到阿伍發明拖車並使生活因此發達的事蹟時,乃找來阿伍,並且問明原委,老闆如此言道:「阿伍啊!當初我看你身子是那麼的軟弱,怎麼有辦法發明拖車,你又是怎麼知道要發明拖車的呢!」只聽阿伍非常誠懇的回答:「員外啊!這全是你當年指導我的恩德,過去你不是指著我說:『拖屎連』,後來我想了三天,終於明白你是在指導我,要我趕快發明拖車出來,當年您一定是心疼之下,才解雇我的,你是不希望我太過於執守現有的工作,而失去發明拖車的因緣,還好當初員外您將我解雇了,我才有時間觀察社會現象,改善了人們運輸的工具,不然到現在社會上還沒有拖車產生呢!」若是當初阿伍將員外所斥責的言語,想像成是在責備自己,而滿腹抱怨;如此一來阿伍根本不會有出人頭地的一天,因為有怨,所以可能喪失發奮圖強的鬥志。世人因為能善解,所以把別人對自己的辱罵言語,用正面的解釋,使辱言成為改變命運的金玉良言。是故,世人該時時善解人意,刻刻體恤天地,以增長人生福運光明面也。

 

 

太上道祖 降  九十九年八月十一日

第六章 『謙和』開運妙法

「謙和」,乃是謙讓和善之意。可以加強自我之人際關係變得和睦,促使自己更平易近人,更能促進人我之間更顯和樂之氣氛;初期,雖然比較無法習慣,也不能適應,但只要能夠持續對周遭每一個人都能秉以謙和的態度,便能令自己習慣於謙卑,也能轉化別人,讓眾人共同展現出謙和的精神。科技日新月異,社會發展的腳步太過於迅速,使得人與人之間相處之時間幾乎等於零,不但與左鄰右舍相處的時間少得多,就連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幾乎沒有;甚至連朝夕相處比較長時間的同事間,彼此也沒有太多交誼,能有的只是催促工作進度。由於上班趕進度,工作繁忙,講求效率,同事之間能擁有的只是彼此抱怨,抱怨上一個工作流程的作業速度太慢或者品質不良,影響到自己的工作進度,再不然便是抱怨上一個工作流程的同事,作業速度太快,把工作堆積太多,使自己的工作流程做不完,乃至於抱怨上一個工作流程的同事與下一個工作流程的同事,不會來幫自己趕一下工作,讓自己減少一些工作壓力與負擔。日積月累,從心裡抱怨連連,對同事們更是懷怨在心,如此惡性循環,人際關係又如何處得好呢!一位秉持謙和者,心性平穩,待人和氣,除了自己的工作流程儘快完成之外,有些熱心者必定會考慮幫助上一個流程或協助下一個流程的同事,以利生產線保持順暢;因此,同事之間相處愉快,自然而然,「謙和」就成為人們在人生的旅程中開啟福氣與命運的一項奇佳的良方。一個有自信、有擔當的人,工作負責盡職,並不會埋怨任何人事物,亦不會埋怨他人不能幫助自己,也不埋怨事情困難,更不埋怨物件不能順心,因為打從心裡很清楚,只有自己才能幫助自己解決一切事,別人的助力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於是,秉持自立自強的信念,面對一切人事物時,全然誠心坦蕩,毫不退縮及畏懼,甚至能將自己的能力發揮得令人滿意,處事上不但謙虛而且和氣,待人更是秉以恭敬、誠懇,在行事上更是務實。是以,君子者寧增一己之長,以彰顯本身的仁風德範,亦不怨天尤人以遭咎。雖然謙和待人,有時候表面上看起來的確是吃虧,但是卻能化解不必要的紛爭擾亂,亦能化解彼此的僵局,與其雙方僵持不下,任何事總該有個人去承擔下來,倒不如自我給予柔軟的接受禮讓些,使人無紛爭,令事無困難,讓物有所歸向,謙讓和婉就是一種福氣。為了世間能夠永續光明祥和,為了讓生活能夠永恆獲得康莊吉祥,謙卑些,某些事情能夠承擔下來的,便「隨緣隨分」的予以能力所及之部份給承擔下來,予以勇敢負責;如此,必能彰顯自身之德澤,亦能藉此令眾人尊敬且樂於親近,自然福運就永不枯竭也。

 

 

太上道祖 降  九十九年八月十八日

第七章 『互助』開運妙法〈互助增福妙法〉

「增添福德」乃是普天之下,每一位眾生,都非常渴望能夠獲得,以及企盼能夠擁有的,但應該如何做,才能夠不斷的增長福田呢?「增厚祿格」乃有一項妙法,無論身份尊卑,無論地位高低,亦不論高矮胖瘦,皆能容易做得到的,並且可以不斷增長福德之一種妙法,那就是「互助」。眾生透過彼此互相幫助,才能讓自己持續增長福德,怎麼說呢?唯有在互助當中,才不會有愩高、我慢的態度,唯有在互助之下,才能發現原來自己還有許多不懂的地方,也因為透過互助的因緣,使自己學習不少原先還不是很會的事物,而早就會的一些技能,亦藉由互助之關係下,才能展現出來自己之能力所在。由於本身非常誠懇的與周遭眾人互助,乃能不斷的讓自己固有之能力,持續的粹煉成真善美的境界。但眾生究竟有哪些事物是能夠互助的呢?其實說穿了,該互助又能互助的項目,真的是多到無法盡述,但可以略分為生活方面、工作方面、求學方面、人際關係方面。就以生活方面來講,農家們互相幫助,使彼此能於播種時,爭取時間儘快將種子播種完畢,以免耽誤五穀雜糧等農作物的生長時機。另外,在農作物收成之際,能彼此幫助,令農作物早早完成收割與整理,像這樣的彼此互助,將讓彼此的福德持續增長而永不枯竭。做生意的,於本家生意空暇之餘,能替鄰家店面照顧生意、招呼顧客,使彼此間都不浪費有限且能運用之時間,予以相互看守生意,讓彼此的生意可以不斷把貨品儘早銷售一空,將攤位空出來才能繼續補給新品。福德便從中而來。「福德」乃是在無形中不斷耕耘所產生的,另外,親友之間難免會有一些時候產生出種種磨擦,當自己察覺到有這些磨擦時,本該從中架起和平、冷靜、溝通的橋樑,盡一己之能力與所知,使原本失和的親友間,化解彼此之心結,讓各自心結從此解開,不再有疙瘩,那麼自己在眾人的心目中,必定增長不少「威勢」與「敬重」。因為不斷解決眾人無端的困擾,自己在無形中造就和睦氣象,受大眾尊敬的指數也會愈來愈高,同時植下貴人的種子,自己成為別人貴人,而別人亦將有機會成為自己的貴人,當然福德亦能在化解他人衝突當中增生不少,雖然有時想不出自己可以與他人互助些什麼?只要記得,當別人有自己可以幫助的地方與需要時,便該立即予以協助,就能達成互助的使命。細微到路上有人車子拋錨,代為向修車廠聯絡,亦是互助項目之一,偶而在路上遇上有人車子沒油發不動了,指引前往加油站的路線,甚至乾脆把自己車子裡的油抽一些給對方,讓對方可以將車子發動,開往加油站進行加油,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上,隨處可以互為、互助的地方,亦是令大眾增長福德之微妙善行也。

 

 

太上道祖 降  九十九年八月廿五日

第八章 『包容』開運妙法〈包容增福妙法〉

在各行各業已經分工合作密切的現代生活中,人們已無法像往昔的眾生,能夠樣樣都自行處理,於時間上、於能力上、於環境上以及空間上都已全然不同,因此,分工合作便成為現代人息息相關的一件事,待人接物之間,難免必須與一些不同階層的人物接觸。世人從學校、家庭單純的生活環境步入社會人群中,所接觸的人群,所謀求之工作,開始五花八門,無論是人際關係上,無論是職場的主管、員工的上下關係上,皆各有其問題與衝突存在著,只是有些地方衝突大,有些地方衝突小,而產生之衝突,不外乎就是言語衝突。千萬不容輕忽一句話的力量,因為簡單的一句話,只要不夠圓融,只要不堪入耳,只要是會錯意,皆能造成彼此的口角,又由口角演變成紛亂、鬥爭,甚至衍生到衝突事件,甚而產生流血,最後彼此則在僵持不下時,乃可能演變成分裂,職場如是,家庭亦如是。何以有些人之六親緣薄,其主因則在於彼此紛爭不已。在宗教亦如是,何以教門由一分為二或由一分為眾多支線?除了少數宗門是為了弘法需要,增設出來的分支,欲使人才能各展其能外,大部份的宗教團體,無不是因為人事方面,或因理念不同,或因言語格格不入,或因生活習慣差異太大,或因教派禮法觀點不一,彼此不能認同,方才造成分裂,形成支脈,另起爐灶,造成宗教團體林立,而且多數不能傳承久遠,即告消逝,此皆包容心之不足,所造成之局面。眾生每當聽聞一句剌耳的話之時,必須忍耐下來,若是別人的一句話不夠中肯,太過於刺耳,讓自己的無明火燃燒起來,輕則身體之肝火過旺,產生毒素,且令膽分泌失調,進而使得胃功能失常,更令全身氣血不順,直接影響腦神經,得不償失。若是因為口語問題,而又演變成肢體衝突,若不是傷人,便是被傷害;一旦情節嚴重時,若不是殺人,就是被殺,皆是後悔莫及的事。因此,包容身邊每一個人的言語失當,應視如幼童之口無遮攔,只是一時心直口快,並沒有惡意;能這樣思惟,必定能夠予以真心的包容。又見他人行為不如己意,比如:在職場上,有人動作過慢,亦不該與之起口角或產生衝突,理該包容;人人動作皆有其習性,並非別人故意如此慢,必須能包容,並且時常關心對方的身體狀況,則能更為增添人際善緣。大眾會有口角、紛爭等種種問題產生時,大都發生在熟識的人之間,因為彼此都不熟識,縱使有些令自己厭惡以及不滿之處,只會動念而閃避,並不會發生口角及衝突,或者話不投機而馬上走人,因而甚少有機會與陌生人在言語上起口角且發生衝突的。一般而言,會起衝突的這些必定是熟識者,便是因為長期的生活習慣互不滿意,於是起了嗔心或惱怒,既然容易令自己有種種紛爭,當然熟識者為最。該設身處地的為身邊人多加著想、包容,而異於自己的言行舉止之人,要知道「天生我才必有用」,並非人人之理念、思惟、言談、行為、動作、生活習慣等皆能一致,若一切皆能一致,就像一部機器一樣,人生一切都將落入單調,並沒有燦爛光明的存在。是以故,學習包容能增長本身智慧,亦能長養人際善緣,更藉由包容使自己福德不斷增長,使之無往不利也。

 

 

太上道祖 降  九十九年九月一日

第九章 『施予〈布施〉』開運妙法

自古有云:「施比受更有福」,因為能喜捨給別人,就表示自己有能力;而接受別人的施捨,則是暗示自己能力上有種種之缺乏。因此,能喜捨給別人,表示自己是福德中人。一般眾生之心,往往是等待接受他人的贈與,等待著別人的布施捨予,因此經常在樂受中點滴消耗福德而不自知。幸普天之下,尚有一部份眾生能知悉修善、積德以延續福德,亦使社會某些角落之人群,得以感受到世間還是有溫暖之存在。在二十年前,於溫哥華有一位盧比,從小就備受同儕之欺侮,並且不受父母的喜愛,經常有餓肚子的情形發生;隨年紀逐漸長大,盧比從學校畢業後,步入社會工作,雖然收入並不多,卻也能省吃儉用,總能存下不少積蓄。每逢年關將近,盧比皆能前往孤兒院,為一些孤兒添加經費,讓孤兒院有更充裕的經費能夠維持下去,同時使這些孤兒們免於饑寒之苦,除此之外,尚且經常替孤兒們添購一些生活必需品,多少為社會盡一些貢獻。至於在職場裡,盧比謙虛學習與工作認真的態度,受到主管的器重,看重其工作能力以及做事負責任的精神,乃逐漸交付重要任務,而且均能圓滿處理;因此,盧比則有機緣獲得推薦,不但升級而且加祿。至於同事之間,盧比對公司各級幹部及同事們更是極盡所能的付出關懷及照顧,只要任何人有困難皆不吝指導或予以協助。乃至於經常慷慨解囊幫助親友度過一些難關;若是眾人忘記償還所借,盧比亦不特意催討,只是默默付出,每逢年度終了,若有親友們尚未能清償向盧比所借的財物,盧比皆能當眾宣布,從此不再有所欠,所借全數歸零。面對社會上許多貧困家庭,盧比乃能盡力將自己所可以負擔的能力範圍內,全部都布施出去。後來,有某財團無意中,發現了盧比的這種默默付出不為人知的善行,知道盧比對公益事項能捨己為人,乃邀請盧比協商,並告知盧比,財團將要撥款回饋社會,打算設立「慈善基金會」,希望盧比能接下這項任務。當盧比獲得這樣的消息時,自然是感受到無比榮耀,當下便滿心歡喜的接受這份使命;另外,財團了解到盧比居住的環境並不是很好,而且並沒有屬於自己的房子,為了讓盧比能獲得良好的生活環境及生活品質,乃贈與盧比一棟環境幽雅且設備舒適的別墅,讓盧比從此不憂愁每個月的房租,更有餘力多為社會做關懷與貢獻。從此盧比更加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及喜愛,並且更受到眾人的尊崇,從此不乏有人效法盧比之待人接物的精神,使社會上增添著不少的溫馨與互助的風氣。綜論以上,凡是能夠慈悲喜捨、利濟眾生者,不但可以累積本身福德,甚至於因緣成熟時,將能現世開啟福運,令所到之處充滿光明燦爛,事事都能夠如意順心。

 

 

太上道祖 降  九十九年九月八日

第十章 『內省』能增福開運〈內觀自省開運法〉

  眾生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曾經遭受過他人之埋怨,或者是經常去埋怨別人,而受埋怨及埋怨他人的緣由,自己通常是渾然無知的。因此,有少數深具善智慧之修行者,乃能在面對他人的抱怨時,針對自己被抱怨的項目,從心裡冷靜並且深入思惟、探究,自己是否真有如他人所斥責的情形產生。一旦深入內心,果真尋找到自己確實有犯造別人所斥言之缺點、過失時,便能夠立定志向,以最短時間內將過失加以修改、導正,以符合正道。如果經過深入內觀後,發覺自己之言行舉止當中,並沒有任何一項如同別人所斥責的情形產生,思惟至此,理該放下、冷靜、觀想,一定是別人怕我造作那些不好的事,才會故意對我說重話,我該記取認真的保持現在好的言行。又真仁人君子,每當自己對他人有所抱怨事項發生時,必能審慎思慮,為何我對別人會起了怨戾之氣?當冷靜省思之後,如果發覺是對方有所疏失,才引起自己的不悅及抱怨,此時乃能換個角度替對方想,於是選擇包容以及放下心中的不滿,從此在心裡便能真正起了歡喜的心面對他人,如是觀照之下,才會發覺原來是自己有太多理念超乎完美,原來自己有著太多不切實際的觀點,從此,乃能平常心看待周遭的每一件人事物,持平常心對待身邊每一個人,能得如此,則人生行運自當平坦而不蔽塞。在十七年前,於斗六地區乃有鍾某,從事服飾生意,本來鍾某用心經營事業,而且待人更是和氣,甚而能主動對一些小孩子釋出慈憫關愛,日子一久,樂觀的氣息卻逐漸消失;加上鍾某於股市方面有些失利,造成鍾某整日無精打采,對顧客亦不再熱忱招呼,於是一些老顧客非常關心鍾某,便直接了當的對鍾某提出抱怨之語。另外,鍾某偶而走在路上亦經常會聽到左鄰右舍於茶餘飯後對鍾某的數落,原本鍾某不以為然,但店裡的生意著實不如以往,甚至入不敷出。某日,鍾某睡不著覺,乃整夜輾轉難眠,此時不斷在腦海中浮現一些顧客及鄰居們所說的話,鍾某將這些抱怨之語,深入省思,才赫然發覺,原來自己確實如同眾人所說:擺著一副苦瓜臉,不苟言笑,對待別人更是少話及不熱忱,難怪乎生意一日比一日差,客源流失甚多。省悟至此,鍾某乃進一步洞察到,原來自己這麼長的時間,都充滿愁雲苦霧,乃全是因為股市失利的緣故,反省股市不利與顧客並無關連,我為何要因為自己的私事而給顧客不好臉色!清楚明白前因後果之後,鍾某立即改變以及調整,面對眾人時鍾某亦恢復往昔笑顏及熱忱待人的行為,於是未多久時間,生意上亦漸漸開始逐漸增長營業,鍾某便再創營業新高峰,福運重現,一切吉祥順暢無阻也。眾生在面對任何人事物時,必須心存感恩,縱使是逆境當前,都該感恩這個逆境促使自己立定志向往上增,感恩每一個鼓勵自己的人,讓自己充滿希望與自信,使人生旅程更有喜氣,才能使生活更加燦爛也。

 

 

太上道祖 降  九十九年九月廿二日

第十一章 『懺悔』能增福開運〈懺悔先前所犯之過錯不再犯能增福開運〉

所謂:「懺」者,乃懺其前愆,而「悔」者,悔其後過而不犯同樣之過錯,亦指懺悔造作過之不該做的事件。前者之「懺」,有些超乎虛空界,泛指宿世及現世造作許久以前之業愆;「悔」乃針對悔改當下之錯,或當世近期之錯誤。人生在世,難免有犯造錯誤之時,而聖賢言:「人不怕犯錯、就怕覺遲;不怕覺遲、就怕知而不肯改過。」而眾生一旦經過省思自我之後,洞徹自己的一切過失,能立即予以誠心懇求懺除,進而悔改過去失誤,子曰:「不貳過」,則能憑此獲得重新做人機會,其福運乃是不可限量的。在十八年前,於孟加拉,乃有一戶劉姓人家,身為父母的,雖然不是很富裕,對於小孩的教育乃能盡其全力的,給予提供應有之教育水準,不使小孩子輸在起跑點上。劉家有一名長子,乃是收養來的,早期老夫婦原本以為結婚多年,膝下猶虛,打算收養一名小孩,兩老將來也好有個照應;當養子收養後沒幾年,夫婦倆乃意外的懷下頭一胎,前後生下屬於自己的兒、女一對,當然劉家夫婦對待養子亦疼如親生。怎知某日,無意間劉家長子在找尋課業需要之生活照片時,才發現原來自己是劉家收養的孩子,打從心裡非常不是滋味,並且希望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於是與劉氏夫婦鬧得非常僵硬,更揚言從此互不相干,進而離開劉家在外遊盪,甚而步入歧途。莫說想要尋找親生父母沒希望,就連想當個自在的青年都沒機會,至此行動皆在黑勢力的控制當中;幾經波折,讓劉家長子歷經人間苦楚,並閱覽人生百態,並且從一些誤入歧途的伙伴聊天當中,逐漸明白什麼才是幸福,開始回想往昔種種,及養父母的慈愛關懷,不覺少年悲淚湧上心頭,但此時已然失去自由之身。在某次的幫派鬥毆事件當中,劉家長子及一些黑幫份子皆被逮捕入獄,但因劉家長子配合警方做污點證人,而警方為了保護證人為前題下,並不使劉某身份曝光,加上劉某的配合,始能順利破案;但因劉某犯了罪是事實,必須做適當的入監服刑,劉某除了老實服刑並誠心的向養父母懺悔,當服完刑期後,養父母早已原諒劉某,重新接受劉某,而弟弟與妹妹亦能夠再度接納劉某。此時兩老早已營商從事貿易,乃全家移民到充滿商機的美國加州去,從此劉家長子便認真且積極學習商務,跟著養父母及一些前輩們跑各種相關門道,不但人脈更寬廣,視野、思惟也更廣闊無邊際。世間人,為人處世過程不怕有所疏失,但當自己有所疏失,就必須盡快的察覺到,當洞察到自己所犯的一切失誤時,理該盡快予以慚愧心,更謙卑、更虛心的向前輩們請教,並且設法予以弭平失誤所造成的損失或傷害,並且不再重覆同樣的失誤,則能不斷增長福德,更能持續開拓福運人生也。

 

 

太上道祖 降  九十九年九月廿九日

第十二章 『行善』能增福開運

君子以財潤身,泛指有德之人行造一切善行為,而人間因為有人情世事的存在,所以讓眾生倍感溫暖。當人們懺悔前愆之後,必然會醒覺本身過去有一段非常長的時間裡,似乎對這個世間沒做過任何貢獻的事,通常最先想到的便是盡一己之能力,為世人有所付出,為社會有所貢獻。因此,必定能夠開始對於貧困人家有某些程度上的關懷與幫助,不但開始能夠喜捨錢財以幫助急需要幫助的人,從中紓解眾生之難關,讓眾生能免於宿命之糾葛以及遠離厄耗摧殘的命運;甚至於有德的仁人君子,喜好協助困難家庭,幫助整理居家環境,及協助改善生活品質,使困難家庭不致於因為生活困苦,而導致生活環境遭受到各種污染及損壞,更使困苦家庭免於引發疾病媒介的滋生,影響到身家之衛生與鄰居之安全。由於仁者之伸出援手,知悉盡善於眾生的緣故,廣結善緣,種植福田,累積善德,福氣逐漸滋生,福報也是由此持續增長,不但對人群貢獻有加,連自身內性之德行亦隨之厚實,如此一來,福運乃能暢通順遂。在十六年前,於苗栗地區,乃有周某,自幼生長在小康家庭中,雖然並非富有,卻也從不匱乏生活所需。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了,周某步入社會之後,乃投入工廠的生產工作,開始了自己謀生的日子;只是周某在工廠工作愈久,總覺得自己的生活非常單調,每日都是做著同樣的事情,產生有些興趣缺缺之感,但因收入穩定,所以不敢貿然異動,也就都忍了下來。日積月累,因為心裡頭對於固定的工作與單調的生活,產生了不耐煩之心,此後便常尋找一些理由請假,在外閒逛;久而久之,日常沒事做,又沒有知己的好友,周某又覺得生活很無聊。某日無意間,翻閱報紙的廣告版,看到了旅遊資訊,介紹國外的風景區以及旅遊景點,乃怦然心動;因而向工廠請了七天假,遠離國門,到國外去旅遊。當飛機升空後,周某俯瞰地面,看見原本高大的房舍逐漸縮小,路上的人車更是渺小,突然之間,心裡感覺有些茫茫然與戚戚焉。等周某到達國外異地之域,在旅遊景點之處,見有許多小孩子爭相販售一些小物品,穿著卻顯得有些簡陋,當見到鄉下小孩時,有者根本無衣服可穿,有些則是穿著破損之舊衣,打從心裡非常捨不得;於是周某隨手給了一些糕餅等食物,看到貧困的小孩們的臉上洋溢著滿足的表情,周某心裡突然湧現出快樂的感覺。時間過得真快,七日的國外旅遊,轉眼間已結束,返國後的周某便下定決心,欲盡一己之能力幫助困苦人家,協助困苦中人做些事;因此,在工作上一改過去抱怨的心態以及頹靡的心情,重新認真並且快樂的工作著。每當假日到來,周某便參與公益活動,落實關懷社會人群的志業,生活過得非常充實與有意義。經過一段時日的真心付出,無形之中,不但結造許多人緣,職場上亦更加順心應手,累積無數的技術與經驗,進而受到主管的提拔,升遷基層主管;此外,周某亦常落實舉手之勞,協助他人,經其造作之善行義舉則不斷累積。願大眾深思「福至心靈」之理,乃唯心所變現;是故,福運之象,端賴心靈之昇華,及身體之落實善舉而不悖也。

 

 

太上道祖 降  九十九年十月六日

第十三章 『戒貪』能增福開運〈遠離貪念添福法〉

《地藏菩薩本願經》提及:「南閻浮提行惡眾生,業感如是。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可見,眾生於宿世輪迴之間,不斷造惡,以致業力纏身。眾生之業力纏身,智慧迷愚,經常令自身陷於苦境當中而不自知;雖然陷入苦境期間,尚有不少親友以及善知識極力挽救或勸說,但只要眾生進入苦海中,卻是甚少有能勸得動的,所謂:「天助、人助,還得自己肯被解救」。佛云:「眾生頑強,難調難伏」,儘管如此,佛菩薩卻仍未捨棄任何一位迷途眾生,經常轉輪人世,或降蒞道場之中,苦口婆心,引迷入悟。但是,世人又何以經常身體處在損福當中,重要因素來自於眾生有太多欲求。一旦心中欲望興起,就甚難能夠降伏下來了,通常使貪婪之欲念為所欲為,不加以管控,則造成身心俱疲;又貪念一起,身心苦惱不已。就因為貪圖一切之美色,使得急欲擁有,諸如:當心儀於房子時,便被房子的美觀所吸引,又被室內格局之深度給深深迷失,最後又貪其座落所處環境之美好,而把持不住予以簽訂購屋合約,然後進住自己心目中所認為幽雅的居家環境中。然而困擾卻從此時開始,每月煩惱繳不出貸款,苦不堪言,最後好不容易繳了一段時間,卻在無人接援或周轉不靈以及本身積蓄幾近虛耗之時,才又在苦惱中削價將房子轉讓,如此一來,一進一出,已損失不少財福報,因為經濟後盾已然空虛,再要累積財福,已不知要等到何許年後了。在十九年前,於苗栗地區,乃有黃某,在科技公司上班,由於薪資收入頗高,乃做一些理財規劃以及投資,從中以財養財而增加財富。但是黃某卻缺乏有投資心念,只是將每月薪資扣除一些生活費以及零用錢,大多數的薪水全都交給母親處理。由於黃母本就節儉習慣,日常也沒有多大奢求,加上本身尚在務農,於農事有些收入,因此,便將兒子的每月薪資全都存了下來。後來,黃母徵得黃某的同意,拿出一部份錢給女兒開設服飾店,賺了一些錢,幫黃母居住的房子及隔間予於翻修,尚留有不少積蓄。在職場領域之中,黃某認真學習,盡忠職守,頗獲主管的賞識,以致升遷快速。後來,黃母年老力衰,需要他人照顧,黃某乃毅然申請離職回鄉,照顧老母的生活起居飲食,以盡為子之孝道。此時,黃某所積福田更遠遠超過自己的想像。乃因黃某本身儉約,但是具有菩薩心腸,熱心公益,經常不斷量力幫助地方有需要的貧困人家,不但擴展人際因緣,更深得鄰里鄉親的敬重,其光環照耀到妹妹的服飾店,使服飾店生意更加昌隆。此外,黃某體認世代務農之本份,除了傳統的耕種之外,亦花費苦心研究,不斷提升農業技術,以求永續經營,則增福、植福未曾間斷也。

 

 

太上道祖 降  九十九年十月十六日

第十四章 『行孝』能增福開運

「孝道」乃中華民族五千年來優良之傳統美德,華夏民族乃以農立國,除了勤儉持家之外,孝道則表現無遺,而且代代相承。孝道之實行,首重於尊敬與順從。為人子女,除了尊敬父母,奉養父母,以報答養育之恩,也要順從父母之心意,不予違逆,思緒上更不得產生異議,始為順。而孝又細分:大孝,小孝,智孝,愚孝,若是不辨是非對錯,而百依百順的,稱為愚孝,若能辨是非善惡,擇善而依止善的,始為智孝。在十九年前,於雅加達地區,乃有葉某,出生在小康家庭,雖然父母能供給葉某生活所需及一些特別之要求,雙親卻是皆自行苦撐家庭經濟,想要先提供葉某需求再說,而葉某當然無法知道父母苦撐身以養兒子所需。終於有一日,葉某正準備看電影,想向父母開口要些錢,就在葉某正欲踏進父母房門之際,突然聽到父母正在急忙的連絡一些親戚籌措葉某的學費,這件事聽在葉某耳裡,卻是悲淚滔滔不絕的湧出,自忖原來長期以來,父母是在艱苦中成全了自己,而自己卻從未替父母想過。從此,一念孝心改變了自己以往的行事作風,經常於學校之休息日,儘快將課業做完,並且勤快幫忙父母經營的小吃店;每逢寒暑假,更是只要有機會便打工,絲毫不把時間浪費掉,而所賺得的收入全數交給父母;當父母看到兒子如此之孝心時,慈憫不捨的眼淚紛紛湧出來,深感慶幸兒子能懂得分擔父母之負擔。此後,葉某更是自發性讀書,有時於課業不緊急時,乃向學校請了幾天假,獨自一人到各產區批了些貨,前往觀光地區販售給外國遊客,並且在短時間內補回未上到的課業。此般孝行被學校的一些師長得知,都希望葉某能暫時以課業為重,至於父母的小吃店,學校師長們將會輪流到家裡經營的小吃店光顧。而葉某聽了師長的話,感到欣慰及慚愧,深知師長用心良苦,便聽從師長的交待,先等課業結束再說。當葉某順利完成應有之學業時,開始正式步入社會工作,因有熱忱的心及認真學習的態度,工作勤奮,經過一段時日的歷練,獲得主管的賞識,乃得升職,並負責一店之長的任務。雖然已經擁有高收入,卻仍不忘父母之劬苦恩澤,每每收入必交由父母管理,而其父母本無多大物質需求,加上生意營運正常,自然將葉某薪資全數給存了下來,未幾年時間已為葉某置產,並委人耕種及建立小型旅舍,從此葉某不但在工作上穩定收入,而且更擁有土地及旅舍,福運正不斷的蘊釀當中。是以,世人應該感念父母養育與栽培之恩,對於孝道之行為能得更為落實,並且在孝順的念頭上,理該真正體會,並且真誠堅定有毅力的實踐。願世人自身忍受一餐之饑,莫讓父母哀餓一頓,此為孝道之德也。

 

 

太上道祖 降  九十九年十月二十日

第十五章 『伏嗔』能增福開運

紅塵眾生迷愚、智鈍、慧暝,促使自身淪陷於嗔恚之魔擾當中,而無法自拔,經常導致福障、運塞而困擾不已。世人興起嗔恚之念,不外乎有種種求不能得所產生的苦惱,方才形成嗔心熾盛,經常擾亂心田。世間事究竟又有何事難以求得?不外乎世間人經常不能量力而為,不斷產生妄念加諸在自身心田之中,一旦虛妄欲求之思念旺盛,又心中欲求諸事不能達成之時,便開始產生嗔恚之意念,使自身內心情緒起浮,常不能安寧。一旦醒覺或領悟到我所欲求的,原本就不該為我所擁有的,從此便能消退嗔恚毒素,逐漸使內心重新獲得清淨法流,身形亦能重獲自在,不再會感受到諸事不順遂,此時能有的竟是滿滿的福氣。在二十三年前,於新竹地區,乃有洪氏嫁夫,經營米店,從此未曾再現笑容,常有怨念之言,原因是米店生意雖然是自家的,但不能像以前在工廠時一樣的上下班有時間性,就因為米店是屬於店面與住家在一起,因此洪氏必須一大早起床,便開啟店門,直至深夜才能關店門,不再像以前一樣自由自在,於是笑容跟著日漸消失。提起洪氏在未嫁之前,家中並不富裕,既無自家土地,亦無自家事業,只能靠父母打些零工來維持家中生計。過去之洪氏曾經在心裡想著,將來我一定要創業,要建立屬於自己的事業。某日,洪氏應朋友之邀請一同去聆聽一場演講,台上的講師法雨如流,法雨滔滔不絕的遍灑甘霖,直至最後講師要在場的每一位聽眾,人人都能深入心識回憶,從幼年時期的種種心願逐一挖掘,並將幼小時期的心願一直到目前為止,所擁有一切反覆思惟。當洪氏激起真誠之心念,依照講師的交代,深入內心深處,將隱藏許久之心聲,不斷的挖掘,最後才尋找到,原來自己在早期就一直渴望能夠擁有屬於自己的一家店;再認真思惟現在嫁入夫家,正是擁有屬於自己的事業,我應該高興才是,為何現在卻反而滿腹的怨言呢?經過反覆思索後,乃領悟到自己正立足在願望當中,現在願望已是實現,應該把握住現階段所擁有的機會,應該好好的經營米店,並且要充份的運用有限的時間,把每一天的時間都規劃好,並挪出時間來學習其它的才藝;從此洪氏嗔恚之心頓時消逝,迎接而來的乃是愉悅心情以及誠懇、熱心於待人接物的良好態度。數年後,洪氏不但學習不少才藝,更在人際關係上深受鄰里的喜愛,米店的營業額亦比以往增長不少。眾生在自我感覺到人生有不如意時,只要能轉一個念頭,更換一個好心情,就能造作出好的行為,來促使福田蒸蒸日上,運途暢通無阻障。凡事只要冷靜思惟,反覆的省思、覺察、觀照,便不難發現自己的福報,已經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自己的福運正在眼前,只要捨除嗔恚的心念,福德必定彰顯興旺,而運勢必定暢通以平坦舒適也。

 

 

太上道祖 降  九十九年十月廿七日

第十六章 『忠貞』能增福開運

忠,乃是炎黃子孫於五千多年來屹立不搖之立國精神,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世人的忠誠貞節之心與觀念似乎已經盪然無存,造成紅塵俗世眾生之福德不彰、祿運難開的現象。大眾必須了解到忠貞對於自己的妙處,忠心於人必有堅貞待己者圍繞在世人身邊,而福德祿運自然從中流露而取之不絕。忠貞於何事呢!廣含對待每一個人、事、物的忠信、堅毅、貞操,無論處理工作或是人際關係上,必須先讓自己顯露表現出忠貞的誠意與堅定的恆心,方能令他人肯定自己,如此運途才能開展,使之暢順,進而福德祿運才會隨之增長。福運能否暢通無阻,全憑世人忠貞的一顆心與忠誠的精神是否永保不變,一旦忠貞度於心頭時隱時現,將會影響本身的思緒,導致本身行為在對待人、事、物方面明顯產生耐與不耐、悅與不悅之差別,表露於言談舉止間,自然攸關到福德、祿運之能否昌旺不絕、能否穩定成長。在十六年前,於屏東地區,乃有華某,自從軍旅生涯結束後,乃投入社會工作,在小工廠擔任作業員,工作從來不馬虎,只要本身所擔負之工作範圍完成,便積極的幫助其他工作伙伴儘快將工作完成,順利往下一個流程推進,華某熱於助人的精神贏得同事們的好評;華某在工作之餘,更能學習其它的流程。此外,工廠下班之後,乃與幹部們共同巡視工廠四處之門窗、機台與各種電源是否如實關閉。久而久之,華某之一切自發心的忠貞精神都一一留存在老闆心中。經過數年,老闆有一日召喚華某,說明這些年來所觀察到的一切,非常欣慰。但因為自己所經營的產業只不過是一家小工廠,幹部階層都已經各有其人,並無幹部職缺可以替華某安插,雖然不能給予職位升遷,乃決定予以適當調薪,也就是未升官但增長財帛,華某對此決議表明一切依照公司的安排。又過了一段時日,某日老闆又再度召喚華某,說明有一位親戚開設新的工廠,營業項目與公司大同小異,屬於中型工廠,正缺廠長一職,已經協調好打算讓華某擔任廠長職務,而華某卻表示對現在這家工廠及同事、幹部們,都已經有了深厚的感情,怕到了新地方不能習慣,有了這一句富具感情忠實的話,更使老闆決定,得讓華某到親戚所開的新工廠,只有廠長一職才能符合華某,為了讓華某安心,老闆乃先表明,如果三個月時間還不能適應,再回來也不遲。但自從華某接下新工廠之廠長職以來,其責任心更令華某的忠貞度增長許多,而福德祿運亦相對的持續。忠實做事的人,無論處於任何環境都能非常盡責,並不會因為工作卑微就認為不符合自己的身份,更不因為工作高尚就一定非得和人家搶破頭,乃能隨緣隨份將每一個階段所擁有的工作做好,福運就能日漸增長,正是因應「忠貞開運以增福」也。

 

 

太上道祖 降  九十九年十一月三日

第十七章 『少痴』能增福開運

眾生之所以經常性的運勢無法順暢,反而是運程障礙重重,並且福分甚難彰顯,重要的原因乃在於痴念過旺。人的內心一旦有了痴念產生,整個心思必定都要充滿著迷戀欲求的人事物,眼裡及心中根本無法容納其它人事物,因為無心注意到身旁的一切,因此也就容易疏忽或錯過其它結造善因緣的人事物,久而久之,這些遭受到自己冷漠對待之人事物,必將逐一遠離自己。有朝一日,當自己猛然的回溯之後,才赫然發覺何以自己長久以來福份都不能彰顯?冷靜思惟之後,又發現為何自己長期以來運途多有阻礙?原來是自己過去之錯用心,原來是自己在過去的裡內心對於某些特定的人事物太過於痴迷,才使得心靈被痴念所佔滿,導致其它良好的人事物一直進不了自己的心崁裡,有了這層省思後,並且下定決心修道,從此將原來錯誤的道行修導歸於正確的道行,勤而歷久令隨緣隨份之心重新顯露落實在日常生活裡,日積月累則正心、正念之道行自然深厚。在二十八年前,於虎丘地區,乃有姜某,從步入社會以來,便有了一種少爺病,不思好好做事,卻一天到晚痴心於追求高薪工作,好不容易被錄取,卻在職位上要求公司調升,但自己才剛進公司不久,卻非常不滿足職務及薪資,而本身卻又缺乏專業技能。某日總經理傳喚姜某,對姜某誠懇的言道:「公司有一宗業務,你去接洽,只要能順利的簽下訂單,到時候便將為你升職以及調薪。」姜某一聽,非常高興,也就立即的答應總經理之委任,並且準時前往與客戶約好的指定餐廳陪客戶用餐;待餐畢,姜某便直接步入正題,雙方談了一會兒,對方並未馬上簽約,而姜某內心焦急,便對客戶大聲言道:「搞什麼!沒打算簽約,就不要約我出來,你這擺明了是在浪費我的時間。」姜某氣沖沖的離開餐廳,並且敗興的回到公司,但事先客戶已經向公司回報姜某的心態,於是姜某因不適任被公司解雇。面臨失業的姜某有些失落,乃不自覺走到一間廟前,有和尚正在說法,提到:「人的心若是執迷不悟,整個心若是都執著在某些特定的人事物上面,將使自己迷失,並且失去身邊的好因緣;痴迷的人的心中,只想要做一些超乎自己能力範圍外的事,但無法衡量自己的本份,最終將只會讓自己傷痕累累。」姜某聽聞至此,心中若有所悟,乃決心要徹底改變自己,不再好高騖遠,所有事都開始學習按部就班,工作雖然辛苦,卻已不再抱怨,並且為了自己將來能有好前途,乃非常用心的學習其它工作外的才能及提昇工作相關技術,沒多久年時間姜某已經儲蓄了不少人脈,於人際關係上的互動一向良好,與主管的關係也保持良善,未久更獲得公司給予升遷。因為心中能夠捨除痴念,並且能夠隨緣隨份助人為樂以及積極的做事,認真的學習成長,福運則將與日俱增,是所謂:「正道」也。

 

 

太上道祖 降  九十九年十一月十日

第十八章 『洞察』能增福開運

紅塵俗世暗藏玄機,若是無法時時用心觀察,實在是很難明白箇中之玄虛所在,然而普遍社會大眾卻都疏忽於仔細之心。因此,絕大多數的眾生經常讓福氣、好運從身邊靜靜的溜走,自己才來抱怨「福之不能昌旺」,才來抱怨「運之不能顯達」。其實,福氣與好運早就已經存在自己的身邊,但卻在自己的身邊未獲得重視與注意。於是,福氣與好運便靜悄悄的離開自己,去尋找下一個能夠時時多用心留住福氣的人,去尋找下一個能誠懇守住好運之人的身邊,彼此感應道交,以促進福氣滿四時、好運遍八節。是故,世間人豈能不時時保持細心,眾生豈可不刻刻觀察身邊一切人事物之變化,適時的予以釋出應變措施,使福氣能夠有開拓舒展之空間,更令好運有飛舞的天空;如此一來,大眾將能因為本身的觀察入微,而使福續增、運續展,以輔人生道志、道程永受吉祥也。在二十年前,於高雄地區,乃有葉某,從事房屋仲介業。由於葉某平日待人非常親切,人際關係頗佳,縱使在家之時,仍然經常與左鄰右舍互動良好,只要葉某能協助處理的事情,葉某都能予以熱心的盡量協助到完成為止;更何況是在職場上葉某更能秉持熱忱之心,面對每一位客人,雖然不一定能夠成交,但葉某從來就未曾先入為主的將一切的來客,都當成一定會成交的客人來看,僅是以平常面對親友一樣的心情,與前來的客人進行招待或簡介,進而誠心的引導參觀樣品屋以及耐心的解說房間的平面圖,讓來客輕鬆自在而樂於親近。某日,會場出現一位穿著普通但衣服有些縫補的老人,其他同事皆看不起這位穿破衣的老人,甚至於言語、眼神都表現出不屑交談的態度,老人有些失望,打算離開會場。細心的葉某見狀,乃立即走出場外親切的問候於老人,並且招待老人家到會場附近的茶房,向老人寒暄一番,再進入正題詢問老人:「不知道老伯伯今日來到會場,有何需要服務的地方?」當老人說想要看一下房子的樣品,打算給子女買棟屬於自己的房子。最後,葉某乃熱心真誠的引領老人看樣品屋,並親自耐心的解說;因此,獲得老人的信賴與肯定,於是當場簽約購買二棟房屋,打算分別要用子女的名義購買以居住之用,並且給葉某一筆為數不少的謝禮。此後,這位老人家對葉某的親切服務頗具好感,更經常找葉某泡茶,有時則邀約葉某出門聚會聯誼,並介紹親朋好友給葉某認識,使葉某獲得更多社會人脈資源,進而擁有永不斷絕的客源。是故,凡是只要有夠用心觀察日常生活周遭的一切人事物,並且真誠的設身處地替對方著想,最後將是替自己增福開運也。

 

 

太上道祖 降  九十九年十一月十七日

第十九章 『清心』能增福開運

清心,可以增植每一位眾生之福田,並且可以藉由心地清淨,來達到「開展運程」之奧妙。人生旅途中,之所以屢受障礙,乃是心田沉積太多塵垢,使得心地不斷髒污,就如同農田一樣,若是農地受到了污染,就無法順利再耕種,若是想要強行耕種,不但無法長出好的農作物,甚至於播植下去的一切種子都要浪費掉,因為土質不良又加上土地表面大小髒污,便不能促進種子萌芽。人的心地亦如是,若是長期受到外在環境之影響,好的資訊吸收而堆放,負面的資訊也囤積堆放在心地之中,卻不能定期的予以整理心田,使之乾淨,於是心田逐漸累積三毒、五蘊,在蓄積一段時間後,便會造成身、口、意方面的種種牽纏,延伸出障運元素。眾生一旦在人生旅程中,有了障運元素,勢必連帶造成福田之無法彰顯,情況就好比一顆好的種子播植在良田裡,雖然農作物生長茂密,卻因為地屬僻郊,而唯一通路也是田園,卻沿路佈滿著荊棘與大小石頭、碎瓦片及枯木腐泥,直接阻礙了前往良田收割農作物及搬運販售的時間。人心亦如是,若是擋在福田及好運的前方阻障,未予以清除,則勢必令世人無法順利的彰揚福份,而該如何才能清除內心之污穢以彰運顯福呢?那便是使充滿心田之負面資訊逐一清理消除,當負面資訊一件一件從內心消失開始,距離福田的可見度,始能逐漸浮現。人生由於負面消息太多,因此在清理心地污垢時,該一一引進正面訊息,予以耕種;至於負面的資訊,乃容易使眾生對於為人處事產生不正確的觀念與造成不好的態度,甚至負面的資訊吸收太多,容易讓世人失去鬥志,淪為自甘墮落之族群。另外,負面資訊常醞釀著貪嗔痴,促使眾生不斷產生煩惱、憂愁、無明、痛苦,不但人際間彼此猜忌,連親子間亦容易產生嫌隙,造成親子關係之互動不良。是以,人人該從內心「清除貪欲、淨化嗔恚、清理痴迷」,讓心田重新獲得平坦與光明,則前方必無障礙,良田一覽無遺,自然福增添、運暢通,一切順遂平坦,福運蒸蒸日上也。

 

 

太上道祖 降  九十九年十一月廿四日

第二十章 『寡欲』能增福開運

紅塵俗世,眾生迷愚者多,聰慧者少,造成眾生在人生旅途當中,經常會感覺到福祿逐漸減少,或者運勢無法開展,甚而陷入窘境,以致深深煩惱不已。眾生之所以福祿遲遲無法增長,最主要原因乃在於欲望太過於熾盛。日常生活之間,由於欲望太廣,使得有限的收入,必須不斷的支出,支出的範圍過於廣泛,積蓄自然就隨之不斷減少,形成辛苦工作大半輩子而本來應該有些存款與積蓄,但是出乎意料之外,存款不但沒見到增加,反而是日漸減少,狀況好一點的,只是讓每個月的收入與支山,形成平衡而已,這就是世間人心中之欲求而永無止盡的結果,才會讓手中的財福報一直流失掉。陽世間有石化業的龍頭:王永慶,曾經說過:「福報不是你的收入有多少!而是你存款下來的有多少?」有福氣的人,絕不會讓自己成為一個喜歡追求物質享受的敗金之人,乃是會有規則、有理智的運用工作之收入,當省則省,當用則用,於生活上若是並非真有必要使用到的任何物品,絕對不隨意購買,能如此控制自己及約束自己的欲念,則福報便可持續增長,因為福報一直增加,乃更進一步能夠促使福祿回流於社會裡,因此有福者將於每一個月善用收入,除了固定支出之外,其餘的收入便分配一部份做為濟貧恤困之用途,讓自己的慈悲心念更增長一分,使自己的一分大愛精神流入社會的某些角落,進而發光、發熱。所謂:「收割之後,必隨後播種」,亦即隨時播下善的種子,讓種子萌芽,機緣成熟之時,福祿即能反覆形成,並使福報綿延不絕。然而人生的旅程中,由於本身平時之寡欲,運途自然能夠平坦順遂,生活上任何資源從不匱乏,乃是因為使用得當的結果。在十五年前,於廣東地區,乃有王氏,在某食品公司上班,或許從小生長於貧困家庭,知悉賺錢之不易,乃養成勤儉的習慣。反觀,現實的社會裡,可以觀見有不少貧戶人家的子弟,打從有了工作,每到發放薪資的時候,必定會開始大肆消費,有了這樣的習慣之後,自然造成積蓄不多的情形。然而王氏一介女流,卻未塗脂粉,僅是善於調養身體,使身體維持作息正常,亦常保持飲食清淡,雖無佳餚美饌之山珍海味,總是盡量能讓營養平均攝取,以維持身體健康。是以,王氏在勤勞與節儉之下,收入雖然不算多,但是有心存錢積蓄,經過一段時日,卻已累積一筆可觀的儲蓄。是以故,因為平時無太多與太大之物質欲望,日子過得樸實,生活中享受其清淡,於清淡中享受生活身心靈自在中,並且不忘隨緣隨份的行造種種善事;於是福德不斷增長,運勢燦爛非凡,乃因寡欲帶來的好處也。

 

 

太上道祖 降  九十九年十二月一日

第二十一章 『仁心』能增福開運

自古以來,心中富具仁德之人,必定有著深厚的慈悲心腸,一位慈悲者必能關愛身邊的每一個人,並且與旁人共進退。在孔子傳授世人之八德目當中,除了忠孝之外,「仁」乃是名列前茅的,一位擁有仁德心量者,其日常生活間肯定是設身處地的替他人著想,絕不會為了自己之私欲而有損待人接物之仁慈義理。仁人君子在工作職場上,因為富含仁義,於是能夠盡心盡力的在工作崗位上用心做事情,並且施以仁德心量去關懷同事,凡是自己能力所及之事情,定當盡力協助同事完成使命。由於仁心深厚,自然與同事間的關係處得良好,更能有微妙的互動,福田也就與日俱增,工作的運勢自然不斷增長;因為公司主管看到的是合群的態度,而合群之人必定是人際關係良好者。是以,欲營造職場上人際關係的良好,必須秉持仁德心量,才能取得人際善緣。在三十年前,於台中地區,乃有沈某,擔任工廠之班長,在管理班員方面非常盡心,經常主動的與班員們互動,並且經常共聚聯誼,雖然並不是約在大餐廳吃飯,只是讓班員們各自分別準備簡單餐點,卻因此增加了班員們參與聯誼的熱絡,更難得的是班員們在準備餐點時的用心及耐心,藉一個月一次的聯誼,讓班員們彼此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及關心。有時沈某更會深入了解班員們的家庭狀況,不定期的家庭訪視,當訪視到某些班員家庭之際,偶爾發現某些班員的生活上,面臨到自己無法解決的事情時,沈某皆能秉以仁德心量予以協助排難解紛;若是本身無能為力時,也能邀請所有班員共同想辦法,盡量能使得上力,因為沈某這種仁義之心發自於真誠,讓班員們非常敬重,由於沈某在生活上對班員們無微不至之照顧,感動了所有人,在職場上以配合度來回報沈某之仁心相挺,當然沈某所帶領的班隊工作效率非常高,獲得主管們的賞識,便將沈某升職為組長,帶領二個班。而沈某亦秉持過去帶人帶心的精神,進而營造組員之間彼此的交流互動,使組員們彼此家庭訪視、定期聚會,偶爾會在班員們的家裡輪流辦理聯誼活動;期間不但熱絡了組員們的情誼,更熱絡了每一個家庭的互動。最後,沈某帶動的並不再僅止於組下班員,而是每一個班員的家庭,從此更受主管的器重,升遷加祿,自不在話下。願世人在抱怨公司遲遲無法讓自己升遷時,在抱怨自己在職場上不受重視時,先省思自我自我的能力有多寡,先省思自我究竟我與同事間合群的能力有多大,先省思自我與同事間的互動情形有多少以及我的耐心又有多大;果真如此,便不難發覺原來自己並沒有想像中的好,因為自己還停留在抱怨的階段,而不是像別人已經學習成長與提昇技術能力了。是故,仁心增福以開運也。

 

 

太上道祖 降  九十九年十二月八日

第二十二章 『宅心仁厚』能增福運

自古以來,流傳有至理名言:「宅心仁厚,福運必昌」,其大意是說,心識主宰一個人的言行,亦影響一個人的舉止;日積月累,一個人的福份與運勢,端賴心田之寬窄,而論定其福之深淺與運的長短。眾生若能培養寬廣之心量,則可不斷彰顯本身行運之暢順,使之無阻礙,並且可以持續使福德成長茁壯;就因為心量寬廣如同房子一樣,雖然外門可能不是很大,但進入房子之內,卻是能夠容納一切,不但容納各種人與物,尚且能夠使人們居住在房子裡頭,使居住的人擁有屬於自己的空間。人生在世,由於心量能夠寬廣,於是對待一切的人事物,皆可以關懷、熱心的幫助與扶持,讓社會上處處充滿溫馨;只要任何地方需要自己的付出,只要任何人需要自己的服務,皆能夠秉持熱忱之心量,予以協助處理每一件事。一個擁有宅心仁厚的行者,在應對進退方面,乃能自我約束,寬容別人,無形中轉化各種俗氣為雅風,而且促進人際關係上之良好互動因緣;不但如此,心有雅量者,在人生旅途當中,無時無刻皆可以創造出自己被大眾利用的價值,因為不斷的學習成長,不斷的充實自己,讓自己被社會群體廣泛的接受,則從中永無止盡的為自己帶來一連串的福運。此外,因為肯用心增長自己的能力,由於自己願意接受社會群體的利用,並且是預備的被利用附加價值愈高,自然社會群體就更有意願來利用於世人,在這種巧妙的互動關係下,福報不斷的增生,運勢不斷的發展,乃是無法預估的。世人的心中,只要充滿仁德之大愛精神,自然在面對他人的無端刁難時,乃能具備挑戰之精神,愈有人為難自己,愈要改變對方看待自己的觀念,有了這種勇於面對逆境,富具挑戰的精神與毅力,便能提昇自己克服層層難關的力量,雖然前方阻礙重重,但內心一顆克服萬難的意志,永不退卻,障礙便能一件一件的耐心排除,不但能接納到別人無理之刁難,更能以更寬廣的心量善待每一個人,於是福德運轉不止,運勢愈顯旺盛也。

 

 

太上道祖 降  九十九年十二月十五日

第二十三章 『不恥下問』能增福運

為人處世之間,最貴重乃是:尊重,人人能夠互相尊重,彼此的恭敬,才能促使社會遍佈祥和之氣。社會上除了充滿祥和之氣,還是不夠,必須人人有福運,然而福運從何處而來?就是尊重別人的意見,千萬不要每一件事都用自己的見解,更不要因為害怕詢問於別人,就感覺別人會看不起自己,而恥於問道於他人,反而讓自己每一件事情都處於摸索階段,自己所決定的事情絲毫沒有任何可行性,最後又在跌跌撞撞中損失慘重。待人接物上,該懂得應對進退的道理,多參考一些成功者的經驗與人生的心路歷程,當用心的深入了解成功者之所以能成功,其自我的約束及堅毅處事的精神,加上懂得輕聲細語來詢問前賢者的意見,才開始免除了一些不必要的摸索時間與金錢及精神的損失。甚而很多時候明明自己根本未深入研究,又對市場動向不明,只為了本身心高氣傲,表面上雖然是雄心壯志,但卻只是盲修瞎練,由於不懂得事先觀察趨勢,不知道目前的市場需求是什麼?便盲目的一昧以自己的理想投入經營方向,卻讓自身從此陷入進退兩難的局面,實在是得不償失。在二十年前,於嘉義地區,乃有沈氏,平時認真於職場上,本身之物質欲望甚少,數年之間,不但累積了不少經驗,也累積了不少儲蓄,此時有意自行創業,亦想要獲得自由,但未敢冒然行動。然而沈氏正好有一位經營事業成功的好友,眼光獨具,而且非常有遠見,甚而經營方針從未失策過,沈氏乃虛心求教於這位好友,說明自己打算創業的意思,經過這位友人的詳細分析市場動向之後,便建議沈氏先跟隨自己學習,以熟悉門路。剛開始之時,僅讓沈氏利用假日休息來學習面對顧客,以及學習如何將手中產品推廣出去而甚少會有被拒絕的竅門;經歷一段時日之後,進而學習種種人事物的管理。在學習的期間,沈氏不斷將一切疑問認真的向好友詢問,並將每一個答案都詳細的記錄下來,當中亦不會忘記定期詢問顧客的意見與需求,從中累積了不少經營實戰經驗與獨特的心得。由於沈氏學習過程認真,更由於能夠有疑必問,在這種不恥下問的真誠中,不斷的增廣見聞,對於經營潮流與理念以及市場動態,都能瞭若指掌,行事則無往不利。不恥下問,就如同行走在一條完全陌生的道路上,不必礙於身份的貴賤,不必礙於地位的高低,當適時的向沿途之店家與居民,詢問自己的目的地該怎麼走,這樣才能適時的避免掉許多不必要的冤枉路途。有時因為羞於問人,將會使自己的時間損失、金錢損失,最後又要回過頭走一遭,乃是非常不值得的。是故,不恥下問,不但可以減少走冤枉路,而且獲益良多,更可增長福運也。

 

 

太上道祖 降  九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第二十四章 『服從順意』能增福運

人生在世,無法樣樣皆如己意,更非事事自己說了就算,在家庭裡則有父母作主,因此居家便該服從父母、尊長的訓示,一方面是做好孝道的典範,一方面是父母之言,身為兒女的不得有任意違抗。《論語‧為政》記載,子夏問孔子怎樣才算是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家庭裡有時父母因為在外辛勞做事一整天,回到家裡非常的疲累,於是偶爾會交待子女們代替購買一些指定物品,此時身為子女的你,應該要發自於內心爭取能為父母效勞的機會才對,而不是嘴裡說:「好」,但身體卻靜止在電視機前,仍然一動也不動而且目不轉睛的看電視,令父母百般催促,甚至到頭來還得父母親自己動身去購買物品。若是經常不能服從父母的教導,日後將會被父母視為「朽木不可雕」也。若是自己受到父母這樣的看待後,不管是教育或是日常生活上,都將令身為子女的你感受到前途茫茫;在學校求學期間,失去後續零用金的支援,下課時間看到別的同學都有錢可以買東西吃,自己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別人吃東西、喝飲料;在家裡又於父母面前失去地位,因為平時不遵從父母的慈訓,自然父母亦不再給予你方便及好處。若是身為子女的你,平時都能夠服從父母的言教,積極的替父母分擔家事、家業,讓父母親每天都能輕鬆一些,只要父母親有任何需要自己代為效勞的地方,便必須以最快的速度予以處理得圓滿,能夠做到順親意,則父母必然視這子女為掌中寶貝一樣對待,此後,不但給予提供良好的教育,並且能夠盡量滿足子女的一切需要,使孝順的兒子與孝順的女兒,能在學校不輸給任何人,在家裡擁有相當地位,勢必倍受父母疼惜。眾生步入社會找工作,任職在各行各業當中,應該要服從公司的規定,若是小工廠亦必須服從老闆的指示做事,平時謹遵工作規範,才能為自己帶來好運。平時以主管的安排及交待行事,若是此時有經理臨時有事指示你協助處理,則該先將手中的工作放下,立即隨著經理處理事情,但要先讓主管知道一下;若是無法分辨先後順序及輕重緩急,則必定會讓自己得罪經理而不自知,當被經理列入黑名單時,福必隱、運必晦,恐無出運之日。世人於工作職場裡,除了努力工作之外,若是行事懂得服從,更懂得事情的輕重緩急,更能分辨身份的尊卑,便能夠在職場上不斷的增添福田、開展運勢。是故,世人切莫因為本身的福祿不彰,而時常心起抱怨,亦不要因為本身的前途障礙重重,而時常怨天尤人,應該覺察到自己是否未能遵從上級的交待做事,能夠時時觀照自我身心,能夠刻刻服從各種規範,便能獲福無量,便能令運程暢通無阻也。

 

 

太上道祖 降  九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第二十五章 『精進行持』能增福運

人生在世,學無止境,每逢一個階段提升過後,必定有其關卡在前方等待著被突破,若是這個境地之關卡無法克服者,有可能從此沒沒無聞,若是可以將關卡突破者,往後的人生必能擁有全新的風貌。台灣地區以及不少的國家,在不久之前時常傳聞出各地有失業潮,為何別人的前途似錦,而自己偏偏擠進失業潮的行列當中,這是為什麼?道理是很簡單的一件事,那便是本身之價值性已經不再,但卻有許多眾生能夠不斷於學習中直線成長,創造出自己的價值性,並使之愈來愈深厚,當本身可用之價值性提高,就是福運更暢通之時刻。因此,若是平時未能持續精進於工作職場的相當技能及學識,則亦不妨藉機學習一些本身有興趣的才藝或技能,因為平時多一份的學習還能做為未雨綢繆之第二專長,亦是為自己在塑造價值性。台灣地區目前不斷有在職進修的課程,有些課程則與工作職場有相關連性,有些則可做為第二專長之用途,而只有肯利用時間進修、學習者,才能替自己提昇永無止境的價值性,本身擁有深厚並且普遍受到外界肯定之價值感時,象徵著福德厚實了,運勢將威猛無窮,若是再加上本身有足夠的被應用發揮的意願,甚至於主動為職場帶來更多之附加價值,則必然受到公司的賞識與器重,就怕稍有不慎就會讓你這位富具高貴本能的珍珠溜走,於是將你守護得緊緊的,當眾人皆失去工作機會時,公司必定想盡辦法留下你,由於你的肯付出,讓公司願意在任何情況下,都要留下你這樣富具價值感的成員,直到公司存在的最一刻為止,都會為你尋找出路。在十七年前,於高雄地區,乃有黃氏於某食品工廠上班,平時黃氏與同事們都做著一樣的工作,並沒有什麼特別性,唯一不同的是,當每一天下班後,大家皆興奮的離開工廠回家去,但黃氏卻利用下班時間進修電腦課程,數年之後,黃氏不但使用電腦流暢自在,並且能夠自行做一些簡單的維修工作。某日正逢辦公室電腦故障,又是深夜之際,一時間根本無法將電腦送修,但公司卻有非常重要的資料,必須使用到這部電腦,當公司上下束手無策之際,黃氏見辦公室眾人愁憂的表情,乃經詢問得知這消息,於是便自告奮勇的表示願意一試,而老闆正處於愁憂焦急之下,知道黃氏略懂電腦維修,乃決心讓黃氏一試,果然沒多久時間,電腦已被黃氏維修好了,讓工廠搶回一批為數不少的生意,從此黃氏便倍受老闆的器重,不但升職,而且調高薪資。以上事例,奉勸世人切莫以為自己擁有穩定的工作而停滯學習動力,亦不該中斷學習的精神,唯有不停的學習,方能強化本身之福運,未來的日子裡,誰也不敢保證現在的穩定是長久之穩定。是故,精進自身本能,便是福運之門也。

 

 

太上道祖 降  一百年元月五日

第二十六章 『多方學習』能增福運

世間乃是(五花十色)之生活圈,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微妙微肖,雖然四海之內皆兄弟,卻都各憑本事誰也不讓誰。眾生置身於五花八門的生活環境當中,經常有無法順利往前邁進的難題。究其原由大都是對於人生有著許多未曾知道的領域,使得人人止步不前,亦或者雖然對於本能有所專注卻未能深入與透徹,導致人生旅程中時常出現障礙,令前方充滿難以突破之重重關卡,有時光是看到眼前無法解決之問題便有放棄的想法,就是因為世人有了退縮的心理,才導致許多事情都無法順利完成,「人不學不知義」,天底下所有的事物必須透過學習才能令自己於某些事物上有所明白與了解,就以經營旅店而言,並非單簡的只提供能夠睡覺的地方就會有旅客上門留宿,想要經營好一間旅店,必須先使內部空間達到許多人的滿意,不僅如此還得有外表看起來能夠喜歡的擺設與佈置,並且必須使旅客進入房間時不會感受到壓迫及鬱悶感,除此之外更得提供「親切與熱忱」才能讓每一位停留過旅客願意下一次再來,不止如此學無止境為了旅店的名氣能夠打響,不但要做到旅客們能主動介紹,尚必須本身不定期規劃出各種周邊景點行程之搭配,並採取最美感角度將周邊景點攝影下來,以令遊客們在閱灠到自家旅店時能有心動情形,這就是學習帶來的福運。許多眾生堅持傳統留下來的方法確實很好,如同美食一樣傳統有傳統的風味,但若是未能求新求變恐怕無法維持太久的日子,因此,能夠學習中求改變的人,除了保留傳統技藝的原味外,更要增加改良的食品提供顧客有更多樣的選擇,而不是捨棄傳統讓新品種完全取代,因為偶然的機會裡,將有緬懷傳統者需要它,因此不斷學習、不斷創造、不斷為自己、不斷為社會帶來更多元的選擇,同時替自己創造出永不退縮的經濟奇蹟,如此運豈有晦時!如此福哪有沉默日。至心殷盼世人平時能夠多一分學習的精神與毅力,那麼每一天就有隨機成長的因緣,平時能夠秉持正心誠意的態度,周遭每一日所遇到的各種人事物,每一天所觀察到別人相處的各種言行舉止皆能成為自己學習的機會,從中去蕪存菁則人生充滿福氣,運則暢通光明也。

 

 

太上道祖 降  一百年元月十二日

第二十七章 『謙讓未皇〈謙卑虛心〉』能增福運

大眾於日常生活當中,之所以經常的面臨種種障礙與挫敗,原因繁瑣,通常是本身歷練不夠,經驗不足,而且有所心浮氣躁、心大氣傲,以致產生障礙,再加上無法接納他人的意見,進而導致的挫敗。世人只要能夠謙卑於自己,將本身視為一張白紙,僅具有最基本之知識與卑微的身份,盡力的學習,盡量吸取他人所給予的智慧與經驗,甚至於虛心接納別人的寶貴意見,從中整理一切經驗與知識,善加冷靜思慮,找出適合自己的獨特方法,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人生,令事業維持在一定的水平面上,使人際關係都維持在良好的互動,不但自己廣結善緣,而且人脈必然永無疏離之日。因為以自己的深謀遠慮,誠懇的壓低自己高傲的氣焰,使善知識感受到他們在你面前,有被你重視的感覺,讓善知識感受到自己在你面前,是被你所需要的感覺,如此一來,必然能令善知識們願意伴隨著你,當你自己有任何需要眾人提供意見或協助時,自然的就有非常多的善友願意伸出溫暖的雙手進行協助於你,共同打造精采燦爛的人生。眾生若是自私自利,不斷的搞個人主義,不肯接受他人誠信之互助,若是不能接納他人良心的建議,那麼將令自己獨自在人生旅程中摸索,俗世之間任何事物皆有其摸索期,但為何有人一生都處於摸索階段,卻從未見有過成功的時候?這便是本身貢高、我慢,不肯謙虛的請教於前輩,更不肯虛心的接受指導,一付高高在上的心態,導致自己永遠處於摸索層次,對生活處於摸索層次,連事業都處在摸索之中,不但浪費金錢,而且浪費寶貴的生命與時間,甚至於徒勞無功,進而導致失敗。雖然他人之經驗不見得完全適用於自己,但只要肯接納別人的好意見,只要肯學習別人良好的經驗,便能令本身減少一些摸索的時間,距離成功就更快一步。世間乃是群體互生、互長的社會,佛云:「離群索居,背道而馳。」又云:「菩薩乃入世而成就。」因此,群體的互動乃是日常生活的重要一環。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乃在說明群體的互動當中,必有值得效法之處;亦在道明互動的益處,切莫輕視於任何人,哪怕是街頭行乞的人都有他值得世人學習的地方;是以,成功的人,必然具備有虛懷若谷的心量,而且具有堅毅的精神。人生在世,雖然自己的生活是由自己決定要怎麼過,並且是由自己規劃人生生涯,若是能夠吸收到成功者的寶貴經驗,能夠吸收到成功者的奧妙智慧,一則可以充實自己,再則可令自我充滿選擇良好的人生路徑,以促進人生朝向燦爛光明之路前進。是故,謙虛的人時時成長,日日茁壯,福份必然滿滿,前途自然平坦無障礙也。

 

 

太上道祖 降  一百年二月十六日

第二十八章 『隨緣隨份』能增福運

隨緣、隨份,乃是謙卑之精神,令心性提昇後,使自我原先固執的觀念改變,讓言行舉止落實於行為,且認清本份而隨之具有的處事態度。世人之所以長期以來都深深感覺到福氣離自己很遠,總是一直感受到本身運氣不佳,認為自己做任何事都不及別人來得順利,雖然人生際遇各自不同,有人含帶金湯匙出生,有人則出世在困苦的家庭裡,但出生於先天條件優渥之人,卻甚少能夠因此而續積祖德以蔭後代,反倒是生活在困苦環境下的眾生,更知道發奮圖強、力爭上游,更願意學習,更能夠刻苦耐勞,按部就班,不斷改變自己跟上社會的腳步,使生活條件日漸良好,行事忠厚老實,待人更是做到謙和、不做作、不高傲,更不因為本身的生活條件差,而喪失對於人生之鬥志,反而能夠為圖改變日常生活的劣質環境,乃一切隨順因緣,並且因緣到來,能夠隨順本身擁有的份量做事。所謂:隨緣、隨份,乃是當某些因緣聚合時,雖然本身無法完全比照別人的能力去因應此一因緣,但卻能於因緣產生時,衡量自己能力範圍內,把握住當下種種因緣行事,好比:當有因緣準備勸募救災,此時手中僅有一百元,還得為家人打理三餐,或許所剩下的只有區區二十元,可以用來捐款,此時該下定決心,將二十元立即捐出,而不該於心裡想著等我有一筆足夠的金錢時,再來捐款就好了,當然這樣做也可以,但卻已經錯失掉行善的重要因緣了。在人生旅程中,難免會遭遇到種種不如意事,古來有云:「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為何人生道路上會有那麼多的不如意事呢?為何世人常感嘆福運不彰呢?其實,並非大眾真的福運不彰,而是世人皆不知道要隨緣、隨份,才導致生活上許許多多不如意事之發生,譬如:本身的工作技能不高,創意能力也差,只能受雇於固定薪資的企業下工作,於是數年才儲蓄了一些存款,正可以買一部中古車;但是卻未衡量薪資與積蓄,執意要買新車,甚至於購買全新的進口車,那麼扣除掉存款,不夠的部份,勢必得向別人調借,或向銀行貸款。當繳貸款一段時間後,才發覺無法繼續繳付貸款時,勢必忍痛將車子廉讓,才來抱怨福運不彰。其實不是福運不彰,而是不知道隨緣、隨份,才會使事情不順遂,是因為你自己太過度的做超出本身能力外的事情,才導致後續之福運一直跟不上腳步,最後不但失去車子,同時也散盡存款,有時還因此負債累累。凡事要隨緣、隨份,不強出頭,包括:做生意,僅做本份內的事業,對於不懂的地方,必須先透過學習,加以磨練,逐漸累積知識與經驗,以充實自身的能力;此外,也要準備或累積一些資金,才能來考量投資事業。此後審視事業,正常運轉所增加的資金有多少,再來考量是否擴大營業,才能令福氣滾滾而來,達到不中斷福運的境界也。

 

 

太上道祖 降  一百年二月二十三日

第二十九章 『遠離賭性』能增福運

世間人對於賭性,可說是包羅萬象,賭之一字卻無所不在,如影隨形,可以說是無時無刻不存在於賭性。人生苦短,卻有不少眾生唯利是圖,將其一生最寶貴之光蔭,付諸於賭,尤其是華夏民族,似乎沒有一件事是能夠可以遠離賭字的,吃東西可以用來賭,買賣物品可以用來賭,連開創事業都可以下賭注。世人創業甚多,並不是本身擁有該事業之本能才去從事,反倒是因為本身毫無所知,半路出師情形之下,紛紛創立屬於自己的事業,卻往往收入與支出,只能維持在一個平衡點之上,就都算不錯了;但有時甚至入不敷出,才來感覺到困擾、疑惑,此時可能已然後悔莫及,損失甚大矣!當世間人有意從事於某種行業時,無論受雇於人或企業體,乃是一種學習與訓練,當本身在職場上,不斷的加深本身的技能之後,有朝一日,打算自行創業,才能擁有實際的技術與能力,可以去維持產品的品質,甚而顧好事業體之經營。若是未經熟練該項行業,而冒然投入,恐怕到頭來,將使自己陷入難以拔離之泥淖中,甚而衍生種種困擾的問題。在二十年前,於台南地區,乃有洪某,受雇於某紡織廠上班,因為是採購部經理,職位上算是高級主管,薪資收入豐厚,數年之間,累積不少存款。由於人脈甚廣,加上本身想要投資,朋友有籌備已久的事業,不必洪某親自參與管理,一切事項皆由業務等人操作即可;洪某心想也好,至少我在這裡收入穩定,投資若是獲利,也是另一筆收入,便投資朋友共創事業。不久後,新事業的管理階層,告知洪某資金周轉上有些困難,於是洪某乃再加碼增資,直到洪某存款即將見底,這才有所警覺到,不能再繼續投資下去;經過洪某一番慎思熟慮之後,便將先前投資的事業,淡泊於心,一心一意只想做好當前的工作;此外,由於洪某本身興趣的關係,乃充分利用空餘時間,學習一些農業知識、農業技術以及農場管理等技能。後來,洪某再度累積存款,並且在熟悉的領域中,創立屬於自己的事業。當然初期百廢待舉,就先全力規劃好事業體,並將一切事務,先行交由家人代為處理,洪某本身則等待軟硬體都建設到差不多時,乃從企業體抽身,這時才全心全意投入於農場之經營。由於洪某能夠知所進退,並未愚昧的跟進,經過評估與衡量之後,決定懸崖勒馬,才不致於陷入泥淖之中,造成更多存款福運的流失;又能不斷學習本家的功夫,在種種條件許可之下,並逐一建立軟硬體後,才逐步全力以赴,為自己創造美好的人生與前途似錦的事業。是故,世人唯有漸漸的遠離賭性,讓自己茫然已久的身心導正過來,按部就班的實事求是,始能不斷的增福、開運也。

 

 

太上道祖 降  一百年三月二日

第三十章 『戒除輕浮』能增福運

  俗世中,最令人難以苟同者,乃是心性不定及舉止輕浮之人。因為言語的輕浮,容易禍從口出,得罪他人,讓人感到無法信任;而且行為的輕浮,呈現不夠莊重,將使人感到厭惡,甚至於令人避之惟恐不及。社會當中,不乏有各種輕浮之眾生,由於輕浮的因素,使得人際關係處得不好。世人若是在言語上不夠莊重,甚至於與人談論言語帶有種種輕浮,容易讓旁人聽起來,感到有一種被輕薄的不舒服,這樣的言語之中,毫無義趣,則必定使自己受到別人的看不起,甚而不被他人所尊重。若是在行為舉止方面,表現得不夠莊重,自然看在別人眼裡,你便是一名充滿挑逗、不切實際之人,甚至於容易被認定為思想不夠成熟;而行為輕挑之人,表現不夠穩重,更難以交付重任,令本身遲遲在社會上不受重視,令本身在家庭裡說話不夠份量,久而久之,必定逐漸感覺到自己的孤寂,最後只能與一些不切實際的人混在一起,所謂:結交酒肉朋友,而自己更是終日不知所為何事,成天渺渺茫茫、魂不守舍,如同行屍走肉一般,豈不令人惋惜。在十九年前,於台中地區,乃有唐某,早年初入社會見聞不深,於是說話從不經過大腦的思索,並且言語之中,常常帶有輕挑的話語及口氣,使得工作職場中的異性同事,都不喜歡唐某,就連同為男性的同事,對唐某亦感到不怎麼想接近,連公事上都不太願意與之有所接觸及言談。後來,唐某愈來愈覺得好像大家都在排斥他,使得唐某工作上無精打采,日漸精神萎糜,自信心大為減弱,工作效率亦與日減少;因此,有時唐某會因為在職場上不得人緣,常請假在外閒晃,當然公司最後以唐某出勤率不高、表現不佳為理由,將唐某解僱。被解僱的唐某,又找了一家新公司上班,結果亦同。直到唐某進入第三家公司之後,一心探索,為何我一直被同事及幹部們排斥呢?此時,碰巧公司有聘請專家學者,開設人際關係的課程,唐某乃報名參加,不但非常用心的聽,而且認真的做筆記,將重點都抄錄下來,發現講師所講到的一些提昇人際關係的要素,大部份自己都擁有,卻赫然發現到,原來說話的態度以及說話的內涵,非常重要。從此之後,唐某開始學習改變自己說話輕浮的情形,並且在行為舉止上,亦逐漸莊重起來。歷經一段時日,因為言行舉止的轉化,工作態度的認真,乃深受到同事的認同,樂於接近,更受到主管們的器重,不久便升遷加薪,也從中獲得感情穩定的對象,進而共組幸福美滿的家庭也。以上事例,當知言行之輕浮,容易使一個人逐漸不受歡迎,最後自信心大減,自我沉淪、福運日失;只有言而有義、行而載道,並且循規蹈矩,才能使自己深受大眾的歡迎,自信心提昇,倍受敬重,自然福彰運顯榮貴也。

 

 

太上道祖 降  一百年三月二十三日

第卅一章 『遠離吊兒郎』當能增福開運

紅塵眾生之所以經常性的感受到本身之福田不佳,又感覺到人生旅程中之運勢無法順遂,其中有一項關鍵乃因為本身吊兒郎當所造成;因此,欲令福顯而運彰,先求遠離吊兒郎當。迷途眾生,往往會因為家境處於無憂無慮之狀態下,養成本身有吊兒郎當的習性,這種習慣一旦養成,真的不容易改變,俗云:「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只要有心,能堅定,有毅力,終有一天可以令自己擺脫掉吊兒郎當的糾纏不清。究竟吊兒郎當為何讓人不能認同的呢?因為這樣的一個人,比較不負責任,心裡頭只存在我好就好,其它的有沾過邊就好,又不是我的問題,只要有這樣的心念,於行事上便顯得讓人無法接受。一個吊兒郎當的人,可以說是交待其負責的事情,只會碰個起頭,意思一下就把事情擺著,等著別人來收拾善後,造成別人的負擔沈重,帶給別人困擾甚多。另外,有一部份喜歡吊兒郎當者,對於工作倒是很賣力,但是舉止不夠端莊,讓人看了就有一股不穩重感,自然不敢寄予信任,亦不敢託付其重要任務。在二十年前,於華北地區,乃有沈某,生長在官家裡,由於生活無憂無慮,養尊處優,形成沈某對於做任何事情,只在口中說說而已,雖然有在做事,但是卻不能穩重行事、不夠沈著,說話更是敷衍了事。後來,有太多人被其威嚴的外表所欺騙,原來沈某受朋友所託,幫忙處理一些事物,但沈某在應允之後,感覺到事情處理起來有困難,於是將之停擺,卻也未能告知對方,直到對方詢問起來,才說自己無法處理,但是已浪費對方原本可以儘早處理事情的寶貴時間;因此,惡名早被傳遍地方各角落。有一次,沈某因為父親在官場上有甚佳好評,乃將兒子介紹到單位上服務,沈某所服務之單位皆乃老謀深算之前輩,看出沈某雖然吊兒郎當,只要加以磨練,便可改造;但是礙於其父之關係,不便對其有所嚴謹之調教,乃輾轉交由其它單位之前輩進行調教。初時,沈某遇困難及不如意事,仍然和往昔一樣想離開,經過識馬之伯樂,寬叔的善導,講說為人處世之道理,加上沈某認真的反省以前有許多關係良好的親友,都逐一疏離,在外找許多工作又都不順利;因此下定決心,要改變自己吊兒郎當的習慣。歷經數年之時間,沈某已經洗心革面,徹底的脫胎換骨,不但行事穩重,就連說話都莊重起來;此後,只要答應過人家的事情,再如何困難都會耐心的處理到事情完成。於是,後來有許多重要使命,上級都能夠放心的予以交待沈某,而沈某不但從此官場運勢順利,並且升遷快速;以往之親友,看見沈某徹底的遠離吊兒郎當,亦再度肯定沈某,並樂於重新接受沈某。是故,當知吊兒郎當對人生負面之影響深遠。人生欲求福德增長,欲求運途一帆風順,必需遠離吊兒郎當,找回人生應有之沈著穩定也。

 

 

太上道祖 降  一百年三月三十日

第卅二章 『信守承諾』能增福運

世間人時常前往廟宇,祈求本身或家人能得增長福田、祿帛,並且經常焚香禱求於上蒼,要求運勢能夠彰顯,此乃凡夫俗子之通俗習慣,卻忽略了平時為人處世之態度與造作,對於福田及財祿關連很大。每一位眾生步入社會,在職場工作之期間,心裡通常希望本身的良好表現與能力,能夠得到上級之賞識,能夠獲得上級之重視,更希望在於祿帛方面,能得不斷調升;一般而言,迷愚者時常處於妄思、妄求當中,而絲毫未能充實自己,以身體力行之造作,促進自己的行為,去符合增長福田的條件。欲使福田的增長,必須衡量自己的能力,切勿隨便信口開河,言過其實;只要能夠量力而為,言而有信,並且信守承諾,落實誠信。誠,乃是一股忠厚、懇切、務實之言談與行為,甚至常可於無形中,藉由眼神、顏面五官之表情,透露出一個人的誠懇所在。信,乃是勇於擔當,一件事情之肯做與不肯做,都充滿責任感,肯做要承擔肯做的責任,不肯做要負擔不肯做的責任,能忠實的對待每一件人事物,當與人有所約定之時,必然排除萬難,亦必想盡法子準時赴約。當負責某些事物時,能秉持看待人一般,將物品視為有生命體一樣,絕不輕易使事物拖延或損毀物品;縱使在處理事務上,也都要能誠懇的,善待手中的每一滴筆墨,不使任意浪費。當負責或擁有某些物品時,絕不將物品視為沒有生命,因為重視物命,所以乃能重視身邊每一件物品,因為物品各有其賦予功能與用途,這便是物命。每項物品都有其一定的生命週期,但能以真誠之心對待物品,便能使物品之生命週期不斷的延長。為何世上有古蹟的存在?就是因為古人將建築、首飾、器皿、陶壺或鼎彝等物品,甚至於各種文物,予以保存,並且善加維護,才能促使這些物品最後成為古蹟。物命之持續保留或存在,必須眾生將物品予以珍惜、愛護,眾生能愛護物品,便是:守信。如同杯子供人飲水止渴之用,而遵守信諾的人,便能妥善使用杯子,並且有禮儀、有節度的,將物品視同看待神明一樣,輕取輕放;然而生活上的威儀,便從這杯子的取放間之態度,足以觀察出這個人的誠信度如何!世人有關福德之增減及運勢之盛衰,皆與平時之起心動念與言行舉止息息相關,在每一個動作中,即有所增減,並且周遭之人亦以雪亮之雙眼,注視著我人如何對待人事物;世人一旦失去供人欣賞之誠信時,良師、益友便逐漸疏離我人,而福報亦將逐漸遞減。是以故,若是眾生平時能得誠信而實踐力行者,於逐漸消減業力之後,乃可得福星漸顯、貴德漸增,只要持之以恆、行之有年,必定福旺而運暢,無往不利也。

 

 

太上道祖 降  一百年四月六日

第三十三章 『思維正觀』能增福運

紅塵眾生,之所以運勢常乖舛,而福報多不彰,溯其因由,大多數出於觀念不夠正向。人之思惟,一旦缺乏正面之觀念與思考,則必定不斷產生負面觀點及偏差思想,進而產生不良的造作行為。若是一個人的思惟不斷朝向負面的編織,則其人生一定愈走愈偏差。若是思想一直累積負面,其行為必然逐漸偏差,則此人在言行舉止當中,必然缺乏正氣,人們一旦缺乏正氣,則歪風必然降臨;是以,人生旅程中,終將愈走愈辛苦,交友必多劣等,或是盡其一生都與酒肉之友往來,而酒肉之友當中,鮮少能有含帶正德及正道者。所謂:「近朱則赤,近墨則黑」,於是久習成染,本身亦終養成好逸惡勞的劣等習性,每每嗜於酒肉,身體卻不能秉持正道,以顯露利益人群的事情,實在是漸進的障礙福運。就因為觀念偏差,是以人前人後不一樣心,甚至於經常誤解他人對自己的善意,日積月累,思惟日漸偏頗,不能接受規勸,自然不斷折煞他人之善心念,無意之間,得罪善友,久而久之,勢必導致善緣疏離,乃至貴人遠去;其實,全是自身迷昧、好妒、善猜疑所造成。因此,人心時常偏念,即使有善友相隨,或是善言相勸,終因自身的迷愚,而不能察覺益友與劣友之別,於是經常朝負面思考,一來懷疑別人之善意,二來將本身推落愚迷的深淵中,無法自拔,像這樣的一種人,福德如何能彰顯?而運勢又如何能順遂呢?大眾當自身逐漸感覺到福運不能彰顯時,首先必須內觀、自省,先行仔細思索問題之所在,察覺我的運勢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產生不順的!我的福德究竟是從哪個時候開始有了阻礙的!能這樣由內心裡不斷的往前觀察、自省,尋線找出這障礙運途的源頭所在,此後便不難發現,原來是自己在某個時候,言語不慎而剌傷到某些人,再往前內觀、自省,發現原來自己在某個年度,曾經對某些人的需求或哀求,置之不理。再深入內省,發現原來在很久很久以前,有某些人費心、費力的認真在調教自己,而自己卻心懷怨懟,總是認為前輩在刁難我,使得當時並不用心學習,形成現在的技不如人,難怪乎!福不能彰,運現乖舛。既然領悟到缺點之所在,唯有輸誠求懺、悔過,改過自新,尋回正觀、正念,積極遷善,進而發奮圖強,認真學習,努力增長各項職能,以及階段性訂定人生目標,必能重新出發,開啟嶄新的人生。是以故,世人只要觀念導正,思惟必然隨之從善如流,可使正念再度呈現,將使正面之身口意重生;果真能夠從此實踐力行,並且輸誠而不悖,必然福德之善報,能夠逐漸扳回,順暢之運勢,能夠日漸昇華也。

 

 

太上道祖 降  一百年四月十三日

第三十四章 『培養威儀』能增福運

人生在世,經由學習的過程,知書達禮,具足德行,自然而然呈現出一身之威儀,周遭之人樂於親近,進而樂於請益,久而久之,隨身就能夠擁有無量福德,所到之處,必然民心所望。威儀,顧名思義,乃是以德而顯其威勢,嚴持戒行使之眾德威嚴,有威嚴則眾人誠可敬畏,並不是粗暴的霸道,更不是強迫別人要服從,而是必須朝向行住坐臥四大威儀之中,不斷的展現出一身的威勢與禮儀,使之「行如風、坐如鐘、立如松、臥如弓」。也就是日常生活當中,隨時都能夠以身攝心,走路之時,要能徐步安詳,就像微風拂過;坐下之時,要能端正穩重,就像大鐘駐地,非常穩固;站立之時,要能挺拔正直,就像蒼松頂天,亦即所謂的頂天立地;睡覺之時,要能右脅吉祥,就像大弓微曲。前三項只要用心,就很容易做到,至於「睡如弓」,亦願人人得以盡力學習,這是對自己的氣質、氣度與儀態,涵養的目標與要求。若是一個人經常性的被別人所輕視,甚至於疏離,其重要關鍵因素,便是言語輕薄,舉止輕浮,或者不夠端莊;世人只要被眾人所輕視,難以結下善緣,更使貴人遠離,當然福神也不敢親近,財神亦日漸遠離。世人於行住坐臥當中,宜多加留意,若是表現出輕浮、俗庸,毫無禮節可言,譬如:人之身軀,若是舉止失禮,動作太過粗曠,那麼必定使眾人感到不是滋味,自然就不願意與我人親近。修行之人,主要是在提升靈性,平時修持穩定性,藉由修心養性來減除急躁性情,包括:做事情的急躁。世間人若是凡事都急功躁進,將使眾生在做每一件事情,都事倍功半,躁進之人,根本無法展現修行者應有之風範。禮儀之薰陶,端賴日常之間的培養,進而成為每一天的行持。自古以來,凡是威風凜凜者,言必謹、行必慎,絕對沒有一身威儀之人,卻言行表現出輕率浮躁的;但是現代人失去禮節已久,在人人生活步調緊湊的年代,威儀已經逐漸不復存在,獨留下貪、嗔,使得有福者,而福不能彰顯,有運者,而運卻多乖舛,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威儀不再的緣故。自古有云:「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前者灑脫,有陽剛之美,適用於男士;後者嫻淑,呈溫柔之態,適用於女士;如今時代變遷,站相、坐相更是適用於任何人。站相,所指是人的身體,一旦站立,必須腰桿挺直,五指伸直併隴,雙手平垂置於褲縫,兩眼直視前方。坐相,所指是人於坐時,應僅坐於椅子的三分之一處,男士則雙手平放於大腿上方,接近膝蓋處,淑女則右手掌置於左大腿,而左手掌置於右手背上方。至於辦公室人員最好的姿勢,是腰部緊貼椅背,並使用腰托,且大腿有支撐,以減輕腰部肌肉的負擔;長時間的坐著打電腦,對背部的負擔很大,最好採用高背椅子來支撐脊柱,如有腰托更佳。觀察每一個人的格調,在行住坐臥當中,便能一覽無遺,並且舉止之間,取杯、飲水之際,尤其取用杯子之時,是否優雅?飲水之時,是否露出龍威鳳儀?觀察這些舉動,就能知道當前這個人的福運如何?仔細想一想,一個有身分、有地位的人,在做任何事時,必定顧及形象,而步行絕不敢毛躁,氣亦絕不敢浮,飲食之間必定能端正身軀,椅子不敢坐盡,以力保身體能正直;因此,威儀之相,從中薰陶習慣,人自然而然隨著心平氣和起來。雖然有些人做事勤、速度快,若是在待人接物上,仍然以速戰速決的心態去待人處事,久而久之,在人際關係方面,將變得缺乏人情味,人與人之間缺少感情,見了面只能談公事或交易,絲毫無法交心。若是眾生可以時時培養威儀者,於待人接物方面,必定呈現出一己之熱誠,處事有條有理,人際之間,更能交心,心靈常會,貴人將普遍出現,從此「行有儀、坐有威、言而貫徹、行事有始有終」,則福田日增,運勢日暢,所到之處,人人禮遇、恭敬也。

 

 

太上道祖 降  一百年四月二十日

第三十五章 『修持定靜』能增福運

古云:「定、靜、安、慮、得」,然而心欲「定」,必先令其「冷靜」,人心處在激動中,容易失去理智,無理智的言行,將使本身甚至他人陷入萬劫不復之地。芸芸眾生於日常生活上,多多少少都有情緒起浮不定的時候,人們在做任何決議之時,最忌諱的便是心浮氣躁。身心若是處於情緒失控的狀態下,此時進行任何決策,都是非常容易造下難以挽回的錯誤;一旦下達錯誤之決定,付諸行動,將使得本身與他人漸現損失而不自知。若是世人處於情緒不安之際,理當急事緩辦,等待心情平復、情緒安定之後,方能有心思進行種種審慎檢視;此時由於一心寧靜,自能詳細審慎的逐漸將一切決策、逐條理出頭緒來,讓決策在百般周全下,平步發展,且不偏差,始能日漸光明而一切如意也。在十九年前,於台中地區,乃有黃某,生性容易暴躁,但唯一長處,就是遇到自身情緒幾近失控時,便獨自一人在外走動、閒逛,或到公園呆坐,不想任何事物,直至情緒慢慢的冷靜下來,當心情穩定後,才開始做事。原本黃某於早期,都在情緒不穩定中做事,使得將公司的物品損壞不少,並且人際關係上,也因為情緒暴躁,與眾人處得不好,後來黃某更被公司開除。最後在一次工作中,心情低落而情緒激動,乃造成黃某身體的受傷,必須住院休養一段時間,算來這家老闆是黃某的貴人,知道黃某每日情緒處於不穩定當中,乃藉由黃某受傷的因緣,當黃某經過治療,已逐漸能自由行動時,老闆主動邀請黃某聆聽一場演講,題目是:情緒管理。黃某原先還以身體尚在療傷,而婉轉拒絕老闆的好意,不過,演講時間到來,老闆直接開車到黃某居住的地方,按了黃家門鈴,開門的是黃某,老闆見到黃某,直接表明要載黃某去聽演講的決心;此時的黃某,心想既然老闆都親自開車過來了,我若再不識大體,就太不應該了,因此隨即與老闆一起聆聽「情緒管理」的課程。當聽完演講之後,黃某才警覺到,過去工作不能穩定以及現在身體受傷,都是由於自己情緒管理的不好,才導致種種的災難發生,從此一改往常習慣,只要遇到心情低落或情緒不能安定時,便想盡辦法,讓自己的心情,能盡快獲得平復,藉由聆聽一些安詳的音樂,藉由到公園、郊外看看花草樹木,看看野外的溪流,藉由欣賞無窮無盡的大海,令身心靈獲得清淨、冷靜。歷經一段長時間的自我調整,由於工作態度改變,使自己開始在工作中找到樂趣,工作精神好,活力更充沛,漸漸的受到主管器重,慢慢升任要職,從此福運逐漸開展也。是故,願世間人遇到心情煩悶、緊張、氣惱之時,切莫與人言談,因為此時之語必難有好話,亦不宜下任何決策,因為容易錯誤。更願世人學習「定、靜、安、慮、得」也。

 

 

太上道祖 降  一百年四月二十七日

第三十六章 『心存誠孝』能增福運〈彰萬福〉

福德,乃宿世所造作之善業,今世有所顯現之善果;福德之彰顯程度,攸關每一個人一生行運之順境大小,而該如何能使福德彰顯呢?唯有至誠之孝德,始足以令福德彰顯與增生。眾生學習孝順,推行孝道,主旨在於回報父母過去對於我人之拉拔養育之劬勞之恩,但又該怎麼做才算是盡到孝德呢?華夏民族以孝傳家,人們傳承敬老、慈幼之大無畏精神,世人的生命中,因為孝道存懷於心,於是能敬重長上。凡較我年長者,肅然敬之;凡較我幼者,禮而憐之;凡於我同齡者,體而憫之。在家善事父母,孝道之行,語言以柔和,表露於顏面之禮儀,乃恭敬於心,既然存著恭誠之心,對於父母之吩咐交代,不敢絲毫有所違背;於是,在外謀事之時,戰戰兢兢,工作之時,不敢稍有怠忽職守,唯恐稍有差池,而有辱於爹娘,屆時使得父母蒙羞,實是不孝也。與他人言談之時,言論必須誠懇實在,語言必須語氣溫和,心裡必須謙恭,態度必須和藹可親,不敢稍加傲慢;一旦言語含帶傲慢之氣,已令父母蒙羞。與朋友交往,必須擇揀良益或有德行之人,古有明訓:「友直、有諒、友多聞」,選擇益友交往,不會走入歧途,可以讓父母放心;逐漸學習良好的德行,可以讓父母欣慰;成就君子之風,可以讓父母心存歡喜,則是孝德之始也。芸芸眾生,有時礙於工作收入微薄,有時礙於清償負債累累,心有餘而力不足,雖然對於父母的物質供養,不甚豐富充裕,但憑藉著心恭、行益,盡心盡力孝養,以報答父母教養之芳馨,則孝道無虧。「孝」者,老與子也,傳家之寶也。當自身愈來愈顯年長,相對父母之年則是愈加衰老,而我人正該片刻不離的伴侍左右,但如有必須之時,而能利於安身,使父母無憂無慮。雖然世事多變,但求一心孝德,行諸事念念恭敬,身體髮膚莫敢輕易有損;是以,謀事於人,謹慎而行,勞作之中,則精神集中,眼到、耳到、手到、心到,處事皆審慎,則少有勞動之工傷,乃可安父母心懷。世人存孝於心,不敢有辱父母,行住坐臥之中,必然自律端莊,中規中矩;一言語、一舉止之間,有如龍形鳳舞之威儀莊重,則令父母蔭受其教範德典,彰顯父母教養有方於時時;如此一來,孝風德範,家家彼此感染誠禮之風氣,則天下人引而效法,如此則是孝之極也。世人知悉孝親,侍奉雙親,能得善盡孝道,能敬之無瑕缺,自然上報父母恩德於萬一;甚而不斷累積善德,則人生運程當中,必可得貴人顯現,助之運勢暢通;即使行運稍有阻礙,必不能有所障礙孝道之行。是故,世人心誠善孝,鄰里效法,民風丕變,地方和樂,天降吉祥,則福豈能不彰、運豈有波折也。

 

 

福祿壽三仙 降  一百年五月四日

詩曰:增添品德延祿廳。福氣薰陶壽無疆。開破迷津身口意。運威勢至第一強。

跋文

欣喜!貴道院奉旨著作之寶書:《增福開運寶鑑》,已然完書,雖然本書一再強調增福、開運,但是讀者切莫依字解義,必須明白個人福運之暢順與否,皆與自己『身口意』之造作息息相關。

人生在世,忙忙碌碌,若是不能靜心,時時心存感恩,虛懷若谷,則根本察覺不到上天所賜予之福運,已然暗中降臨自身;即使降臨自身,亦無法獲福。

上天有好生之德,亦有濟世牖民之慈悲,而且不斷有植福、添祿、延壽於世人。若是世人不斷造作惡業,甚且無法至誠布施飲食、衣服、臥具、醫藥,供給大德或需要的困苦人家;換句話說,若是不知勤於布施行善,深植福田,則無法與福祿壽相映合。

欲與天降賜之福,兩相感應道交,則人人應該時時銘記,刻刻當知足,隨身減少物質欲望,莫造惡業,更能行善積德,則能應合「增福開運」之德澤也。

福祿壽三仙 跋於懿敕寶德大道院  天運歲次辛卯年四月初二日

 

 

三官大帝 降  一百年五月四日

詩曰:賀喜書成將壽世。仙書挽俗破迷心。福田畢竟由喜捨。運現深恩報本身。

跋文

喜哉!貴道院奉旨著作之寶書:《增福開運寶鑑》,至今正式完書,以為代天宣化,利益眾生,造福人群。

芸芸眾生,賦予之智愚不一。迷愚者,不知因果,心有妄念,一心圖求天地賜福;智者,知悉因果之理,但求一生當中,能有多一些付出,可以貢獻給社會,更希望自己能有造福人群之機會;前者妄求而甚少施與,自然植福未深;然而後者一心但求付出,服務精神堅毅,慈悲之心彰顯,能布施,肯喜捨,又能力濟蒼生,撫慰不安,造福日深,普獲人人之敬重,所到之處,威勢浩浩,其福厚德重。

此外,有善德者於日裡夜間,尚知懺悔改過、知足感恩、慈悲喜捨,甚而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利益眾生;憑此仁風德範,自然遍地福昌、處處威旺,應驗『德不孤,必有鄰』,千秋福隨,萬世運亨,無往不利也。

三官大帝 跋於懿敕寶德大道院  天運歲次辛卯年四月初二日

 

 

增福開運寶鑑  完書玉旨

本道院院尊關 登台  一百年五月十八日

聖示:今夜,恭接【增福開運寶鑑:完書玉旨】,命本道院福德正神十里外接駕,命本道院天上聖母五里外接駕,其餘神人排班候駕。可。 吾退!

 

欽差天官大帝 降

詩曰:完書壽世五湖佈。教育民風仁義章。增福運亨垂正法。身心範典賴書香。

聖示:今夜, 吾乃奉 玉詔前來貴道院,佈達《增福開運寶鑑》之完書玉旨而來。

玉詔宣讀。神人俯伏。

 

 

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 詔曰:

朕居凌霄,上掌三十六天,下轄七十二地,統御萬靈,日理萬機,無時不以蒼生是念。今查爾南贍部洲臺疆《懿敕寶德大道院》,奉旨著作之《增福開運寶鑑》乙書,辛勤一年,業已如期完書,以備壽世牖民。

寡人聞言,龍心大悅,本書問世之後,必將使五湖四海、中外仁人君子,重拾道德於內心,振興倫理於地方,人人伏三毒、袪五蘊,落實於格物致知,闡揚身心靈如一之理諦,領悟『小富由儉,中富由勤,大富由前世積』之道理,若是今世發心輸誠,更能勤於利益人群,眾善奉行,則可積蔭來世福運之永恆不變真理也。

一‧凡護持本書達全勤者,准予各賜記一道功為勉。

二‧凡護持本書未達全勤者,准予每缺勤一期而減十功為勉。

三‧凡護持本書出勤率未過半者,准予每出勤一期賜記二十功為勉。

四‧凡助印本書達壹千本以上者,憑功以增植福德。

五‧凡助印本書達參千本以上者,憑功以增植功名文昌。

六‧凡助印本書達五千本以上者,憑功註記天爵資糧。

七‧凡助印本書達壹萬本以上者,憑功註記淨土蓮台資糧。

八‧凡助印本書達貳萬本以上者,憑功一半註記天爵或淨土資糧,一半增植福德,以慰之。

甚願閱讀本書之諸子,欲求上進者,仔細研閱,深入正受,善解人意,洞悉聖意;欲求運程開通者,首先必須斷心執、去妄念,存善念、行諸善;欲求福運無邊,先學不計較,能包容、可體恤、知滿足、肯利眾,則運不求而自亨,福不尋而自得。願體悟之,進而依書奉行不悖也。

欽哉勿忽。叩首謝恩。天運歲次辛卯年四月十六日

 

以上轉載自宗教寶書……

 

※何謂『無相布施』及『財施、法施、無畏施』呢?

菩薩曰:凡所有相,皆是虛幻,皆是妄境,本無所存,是名『無相』。但眾生執相已深,眾生布施,皆是住相布施,眾生觀佛,皆是住相觀佛,而不知不住相布施,其功德更大;不住相觀佛,其智慧更深。因此,修人應學『無相三施』,方是究竟。三施是三布施,即『財施、法施、無畏施』,無相是『不執相』之謂,行道,修道,不著『貪妄之念』,不求『回報之心』,心量廣大,是為『無相三施』,亦是行功立德,而不執於『功德』之謂也。

※財施:一般乃指布施財物助他人脫離貧苦痛苦等,但其亦可分為外財施〈如布施錢物、房產、汽車類等〉及內財施〈如貢獻己之能力、智慧、時間、身體器官等〉

◎法施:可分為〈A〉世間法:即用一切方法正法使人使『人心』向上向光明向中道向正常向安穩,令人養成健全的人格及提高德性知能等等,如愚昧的授以知識,憂苦的給以安慰,怯弱的給以勉勵等。〈B〉出世間法:乃為他人宣揚講述傳播種種正道義理『佛法真理』使眾生離諸苦解脫生死,進而令其發菩提心弘法度眾與眾生共證菩提共成佛道

●無畏施:乃以大無畏之心救度眾生,用種種方法祛除眾生的危難恐怖懼怕,令其能消除種種恐怖懼畏而無所畏懼,令眾生的『心靈』能得到安定,此即無畏施,譬如有人遭受挫折打擊意志消沉即以言語鼓勵使其建立信心等等,此外多做『義工』多勞力助人亦是一種無畏施

濟佛曰:欲得發財之果報,須先種布施之善因,所謂『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施』得健康長壽。世人欲得健康長壽、聰明智慧及財富,不從布施下手,又從何而為之呢?望世人深明此理,常三施並行,必『得福、得財、得聰明智慧、得健康長壽』也。

※佛說七種不用花錢就可布施的方法:一、眼布施〈即用柔和、善意、慈祥的眼光待人〉。二、和顏悅色布施。三、言語布施〈佳言施〉。四、身布施。五、心布施。六、牀.座具布施。七、房屋布施。

 

※諸功德中布施最易行,欲消災解孽以布施為捷徑。

◎諸福報中布施最厚大,欲祈求如願以布施易靈驗。

●諸感應中布施最迅速,欲延年益壽以布施得感應。

 

※招來幸福(健康富足安祥喜樂和平)的念波:慈愛心、施捨心、恭敬心、感謝心、歡喜心、報恩心、寬恕心、平等心、開朗心、自信心、自在心、勤勞心、和平心、信仰心、虔誠心、深切心、積極心、無我心、清淨心。

●招來不幸(災厄疾病貧窮落魄混亂)的念波:傲慢心、憎恨心、報復心、不平心、憤怒心、暴躁心、奪取心、背叛心、悲傷心、忘恩心、利己心、冷淡心、失志心、懶惰心、偏狹心、卑視心、恐怕心、猜疑心、固執心。

 

※快樂心經:不埋怨要感恩、不煩惱要樂觀。不記恨要寬恕、不恐懼要安心。不忌妒要欣賞、不計較要寬巨集。不自私要捨得、不氣餒要振作。不貪心要知足、不爭功要分享。不批評要讚美、不衝動要忍耐。不發怒要微笑、不拖延要積極。不自誇要謙虛、不欺騙要誠信。

 

◆相由心生命由心轉:心好、命又好、發達榮華早,心好、命不好、一生也溫飽,命好、心不好、前程恐難保,心命、都不好、貧窮直到老。

 

※成大事修行成佛必備要件:痛到腸斷能忍得過,苦到舌根能吃得消,煩到心亂能耐得住,困到望絕能行得通,屈到氣憤能受得起,怒到髮指能息得平,恨到齒切能消得散,急到眉燃能定得安,喜到意滿能沉得下,話到唇邊能停得來,財到眼前能看得淡,色到情動能脫得開,遇橫逆之來而不怒,遭變故而不驚,當非常之謗而不辯,可以任大事矣。

 

◎光明祈禱:世間再艱難的事情也不能打倒我、困擾我,不愉快的事情總有一天會消失,想害我的人有一天也會失去他的力量,要幫助我、提拔我的人源源不斷的出現。這是『光明祈禱』,每日早晚各念三次以上,磨難打不倒你。

 

●佛說:只有善於調御自己、馴服自己的人,才能領會究竟法喜,達到涅槃。

 

★正道〈正師〉-→順天理、合人群、不自欺、不自慢、正直坦率、剛貞堅毅、常正心善念正義正理、能遵行倫理慈柔善待一切、有良善道徳心勤行正法、能無私利眾大公無我謙卑博愛。

◆邪道〈邪師〉-→逆天理、拂人情、悖倫理、乖道義、常傲慢脾氣暴躁、多邪心妄想、多貪愛執著嫉妒、為利益常行邪法、無道徳心不正義正理、常私心利己不行善徳自私自利剛愎自用

 

◎佛魔一線間、『心善』是佛、『心邪』是魔………

 

※準提佛母開示:密宗之男女雙修法必需是『夫妻』才能修,縱使是師徒或情侶亦不能修,否則即是邪即是魔也.....《這也是密宗之『法王』會結婚的原因》

 

※細心是成功的褓母,粗心是失敗的同伴……

 

★佛說:『行善棄惡』是佛佛相通的教導,過去現在未來諸佛都是教導『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美德,使人遠離煩惱痛苦到達清淨涅槃。

 

●天官曰:一個人『悟道』之時間會因種福田、結善緣、行功德而加快。反之,亦會因造惡業、棄道心而延長。

 

◎仙佛曰:各人修行所做所累積之福慧資糧功德,除非『自己發心迴向』,才能將此功德轉移到他處,否則縱然是古佛、菩薩、大羅金仙、神聖仙賢等亦無權動用他人之福慧功德,除非其〈你〉有為人發願祈求則例外,因為無形中你的福報功德會被神佛拿去轉移給那人成願成就之。此必需注意之。尤其寺廟〈佛寺.廟堂.道場.教堂等〉、鸞堂之正鸞、執事者或辦事人員等若常代替信眾本身向上天諸神佛菩薩求稟成就〈祈求成就〉〈信眾〉之某事時,此時信眾若不馬上用錢去布施做功德〈如印經書或建廟放生等〉迴向其之所求事,則正鸞、執事者或辦事人員等切莫直接代替此〈任何〉信眾去求稟成就其〈信眾〉之事,宜請信眾自己向神佛祈求之才可,以免你的功德福報被眾神聖菩薩拿去替那信眾解決其之所求事而大損你的福報功德而不知,此必需注意。總之就是除了親人〈父母、夫妻、子女〉及恩人外,不要〈輕易〉去為〈替〉任何人〈他人〉上天諸神佛菩薩祈求某人〈他人〉某事之願的〈能〉成功成就,以免介入別人之因果而為其〈他人〉擔業使己之功德福報被轉移而漏失。《轉載自金闕遊記》

 

※仙佛曰:大道非至德不凝。故修之者,勿以一味禪坐而獨善其身,除身受師點化指導功程外,尚要內外兼顧,行善積德,二六參禪,率性不亂,方能臻九品蓮台之果也。人之善惡功過,自顯清氣或濁氣於頭上,功德厚重者,氣清潔淨而光輝;善小德薄者,自然氣散而濁,故『善有善氣,惡有惡氣』,而善念愈深,功德愈多,則善氣愈清,善光越強。故佛云:『心可做天堂,心可做地獄』,三界唯心,全憑一念善惡之分別也。

 

★濟佛曰:人有時處在不如意之環境中,心情難免煩躁、消極、悲傷,但切不可亂發脾氣、怨天尤人;而應任勞任怨,不變道志,保持心情之平穩,對於自作自受之逆考,更應發揮毅力勇氣加以克服,如是方能達到琢玉鍊鋼之效果。

 

●若欠人錢財依地府之冥律記載將來〈來世〉需三十倍奉還才能抵消,而傷害他人身體心裡者就需數佰倍抵還之,因此平時就要勿欠他人勿傷害他人〈若有要在生前趕快還之和解之為佳〉以免將來付出產痛的代價。

 

※行事成功守則:肚量大一點、嘴巴甜一點、行動快一點、效率高一點、腦筋活一點、理由少一點、做事多一點、脾氣少一點、說話輕一點、微笑露一點。

 

※人的『福分』不是源自於他能獲得多少,而是來自他能『承受』多少,『珍惜』多少,『奉獻』多少。

 

◎生命的意義在發揮生活的價值,生活的價值在『饒益眾生』的生命。

 

以戒為師依法【正法〈修身修心性證涅槃空性之佛法宇宙真理〉.善法〈利益群生萬物〉不依人,『各人造業各人擔、各人造功各人得、各人生死各人了』,『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凡做過走過無形中〈時空法界中〉必留下痕跡,行善做惡不是不報只是時辰未到,當累世今生所造之善惡其『福盈〈乃行諸善無造惡損徳所累積而來〉.惡滿〈乃造諸惡無行善積功所導致〉』因緣時辰到時,必有好壞之『善惡報應』速臨其身而報之……

 

★修行者不管你是何教何人若只行善修法而無修己內心之『貪、嗔、痴、慢〈高傲心、我慢心〉、疑、嫉妒、淫欲、執著』等無明諸毒諸陋習之去除使心念常保『純正清淨〈即常保「正心善念」〉』,則你將來命終皆有可能轉生至阿修羅道此必需注意之。修行者〈不分何教何人〉若能日日時時常〈永〉保『正心善念』【此可由行諸善斷諸惡加如上所說之修己內心之貪嗔痴慢等諸毒諸陋習之去除,來多修身修心養性並多念佛持咒將心多安住在佛號咒語上或將心多安住在利益眾生上來常〈永〉保之】則就較無魔障也較不會退轉也較能成就上品之果位而較不會往生至阿修羅道去了。

 

◆若能體悟一切境遇都是最好的安排,而無怨無尤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本份,知足常樂任運自然就可過的消遙自在了;其中若有不足或逆境則宜反觀反省自身平時或一生中所做所行是否皆合儀合理,來舒暢身心解諸惱苦使心常清淨無礙即可我淨常樂.常樂我淨了。

 

★心中無求、一切放下,才能解放『心靈』,才能心通法通漸而了然『道』通。若能『萬緣放下、諸法皆空』,則諸幻能離、諸苦皆無,『處處皆淨土』。

 

●濟佛說:只須放開『心懷』,即是故家佛國;只要收取『妄念』即刻就是如來,這是最佳的『心性理天』。

 

●修行或為人處事皆宜如高僧大德所云之:『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去行之才佳也較能圓滿一切。

 

濟佛曰:不起任何分別、執著、妄想,自然心清淨,不染污;能『放下萬緣』,不執有,不執無,連『中道』亦不立,一切都不存於心,心安住於『清淨』,妄心不起,常住『一真法界』,自然跳脫十法界而出六道輪迴矣!

 

●要遠離『惡友、惡人、脾氣習性粗暴之人、邪師、不正派之寺...堂』等,才不會被其惡業所波及傷害而產生病苦或厄運;尤其修行很好者更需速離,以免其所積之惡業惡靈業靈纏上你而為其擔業拖累,以致損傷自己又毀了你的修行功果,此必需注意之。

若人要交友最好是交行為端正心地品性善良道德好的人,此種人較無業障且全身亦會有金光佛光護身,若與此種人來往對你較有助益,反之若與非善類之惡人不好的人常往來則其之惡業不好之業恐會波及你而使你受到傷害或損失,此必需注意,這也是為什麼說“自古聖賢多孤寂”即是此理也,因為成聖成賢後即少有人之德行素養可與其匹配而交往之故,所以其就獨來獨往消遙遨遊於世間而被看做孤寂了。而交異性之結婚對象其理亦同,要交比自己更好更有德的人才不會被對方的惡業力拖累乃至墮落,因此交友一定要交比自己德行好的如此對自己才有真正的助益,倘你是一個修行很好的人但爛交很多不好不怎樣的朋友常相往來,則你恐將為別人多多的擔業而大大折損己之福報功德而不自知了,此必需注意;但如你有觀世音菩薩的救苦救難大願悲心想廣結善緣廣利群生者就不必忌諱可多多結交之去利眾。》

 

●行盡天下路唯有修行不誤人……

 

※對己之父母.長輩或高僧〈出家人或神聖仙賢佛菩薩聖人偉人等聖像〉大徳〈修行有成或德高望重者〉.師長.恩人乃至好上司,若對其傲慢無禮不謙卑則無形中即會被上天〈監察人類之眾神聖仙賢等〉削福減壽,此必需注意之。

 

●佛陀說:人若妥善照顧父母,可以得到功德……

 

※修行要修到『心清淨』之境界才能預知自己的往生時辰。

 

發大願菩提心利眾可消己之無量業、拔己之無量苦。

 

●改好『脾氣毛病』就是改好業力,『改好業力』就是改好命運……

 

『留錢給子孫、不如留徳給子孫』,因留錢給子孫其若不善則錢多反害其造諸惡業而墮落,甚至禍殃父母祖先及子孫;而留『徳』給子孫卻可蒙眾神聖之護持庇祐,使其常行正路正道而平安順利吉祥乃至利益群生,甚至有緣修行成就而上蔭祖先下佑其之子孫;因此在有生之年我們宜『多修養心性多行善廣行功徳廣益群生』的勤修行並勿造惡要多孝順,如此『行孝廣積功徳無諸惡的利益群生萬物並善待一切』即是留『徳』予子孫亦是修成正果之要也

 

●濟佛曰:只知布施、建廟、助印善書只有『天福』,如能忍辱、消除好勝、傲慢、瞋恨才是『天德』,所以要成就大道天道需有『天福』還有『天德』。

 

●行善無惡積德利眾〈財寶如意〉、修身修心養性護生放生〈無病延壽慈柔忍辱和氣善待一切〈納福吉祥〉、念佛持咒常保正心善念〈消災解業增福慧〉……

 

●古佛說:因果業,唯有『功德』可解之……

 

※生命〈靈性.靈魂之命〉是『永恆的』永無止盡的,因此要多『行善利衆』時時勤奮認真且勿造惡勿忤逆不孝,要遵行忠.....悌等古倫理道徳之實踐;要『誠...愛』善待一切,要『純善無惡』恆住善心廣益群生萬物,要精進恆持『永遠不倒』以助己早成聖賢佛果……

 

●能付出愛心利眾生就是『福』、能消除煩惱心清淨就是『慧』……

 

※如果你想知道你的未來,請看看你今日所做的一切,『今天』你所做的一切,將會是日後的際遇……

 

◎能忍『風雪』成巨木、能忍『忤逆』成巨人、能忍『苦磨』成巨業、能忍『辱罵』成巨匠……

 

●一個人名利權勢成就越大越有名氣越富貴發達時,越要顧好己之徳行道徳並『多行善』,切勿邪淫、不孝、做惡,否則你的那些福報很快便會被上天收回而毀了,此必需注意之。

 

◎做對(如為正義、公理、道德、正法真理等)的事,若遇到障礙阻逆時要『謙虛、安忍、堅持』去恆行之如此才能成功成好之。

 

●仁者無敵:乃是仁者『慈悲善待』面對一切,普天之下不與『任何人』任何群生萬物結怨,所以『無有敵人』也。

 

●為人處世做人要『誠信老實、要感恩報恩、要孝順和樂家人並尊敬師長』、要多行善利益眾生且善待一切,並勿造惡做惡〈尤其勿造五逆重罪以免天地不赦〉勿與人結怨結仇〈以免被報復傷害〉,如此一生常行恆持不退即可蒙上天〈眾神聖佛菩薩〉之助而使你成功成就乃至修成正果。

 

※古佛說:對任何一切人事物(萬物眾生)不起『嗔恨』之心,是『成佛』最快速的方法----

 

※一個人『心念』變好了,『德行』就變好了,德行變好了,『氣場』就變好了,氣場變好了,『運氣』就變好了,運氣變好了,『命運』就變好了,所以改好命運要靠自己的正能量,『念善.心善.言善.行善』,多孝順多行善積德善待一切勿造惡做惡以『厚德載物』必可漸改好命運之。

 

※佛說:不要將自己『內心』的平靜交給別人,不要被『外在』的環境動搖你,如此你的心才不會被外界所控制而產生煩惱痛苦或憤怒恐懼不安等。

 

●凡事〈對一切人事物等〉要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你的好壞『心態行為』會影響到別人之好壞,也會影響而改變周遭環境事情(人事物)之好壞變化,因為心招感世界,心態改變事情就改變了,需慎行之,去多行好之。

 

※佛陀說:即使長命百歲,但若不修習、奉行佛法,則生命毫無意義。

 

★佛陀說:一個人若要布施,應該馬上做,若遲疑,回報既慢且少;更有甚者,可能甚至就不布施了,畢竟人心容易做惡業。

 

◎『各人造業各人擔、各人造功各人得』,請勿隨便批判〈毀謗〉他人以免與其產生共業,而為其承擔業力或與其結惡緣。

 

※佛陀說:人可能在很長的時間內無法享受善業的善報,也沒受到惡業的報應,但善惡業報遲早總會成熟來報的。

 

★佛陀說:作惡的人一定會在今生與來生自食惡果,『惡業無法逃避』……

 

※佛陀說:即使非常細微的善行,也不可以輕視,如果經常做小小的善行,它也會變成巨大的善業。

 

茹素〈吃素食〉並戒殺多放生且多行善多孝順莫造惡做惡,可結善緣消夙業除災劫去橫禍祛病健身增壽延年,能祥和家庭助旺好運改好命運得好子女好子孫。

 

仙佛曰:若『發願茹素』,則吃一餐素食上天則錄記『三大功』,此功德屬於「持茹素戒」的功德。上天於每一素食館皆會派有一位『護法神』駐守,以記錄所有來吃素食者之食素次數以便為其消災業及記錄開素食館者其之服務態度與衛生情況好壞等,然後於年終大結算其之好壞功過再呈上天於來年為其消災或賜福祿等,所以常人要多吃素食不但可養身又可消災業,而開素食館者宜態度佳衛生好如此才能消業得福也才有真功德。

 

●海愈深,其折射散射愈多,故海愈藍。修道涵養智慧愈高,其反省迴向愈多,故愈完美。是以,修道之人先要有迴向心,然後才有定心,有定心才會產生慧心與信心,以及更上一步的精進心。修子謹記!殺生食肉乃是犯了「五罪心」,即是:殘忍心、自私心、殺害心、貪昧心、欺弱心。放生素食乃是增長「五善心」,即是:同情心、憐憫心、愛護心、慈悲心、平等心。《轉載宗教雜誌》

 

★仙佛曰:世人慈心茹素有五好處:一則不欠眾生債。二則不會血管梗塞、中風。三則較不會有口臭且能齒頰留香。四則可改變急躁的個性。五則可趁機以修心養性也。

 

※佛說放生7條生命可脫己之地獄苦,放生21條生命可消己之一世業債。

 

地藏王菩薩說:修行者若能常(永)保『正心善念』就不會走火入魔了。

 

◆吸食毒品者之功過簿如何錄記呢?

福神曰:每吸食迷幻藥、安非他命者扣減伍佰大功、削減人生福祿總量千分之一,註籍衰耗籍(身體日漸衰弱、錢財日漸耗散),再犯則加倍扣除;若吸食大麻者,則扣減一仟大功、削減人生福祿總量之千分之五,註籍衰耗籍及地獄黑籍!

 

●要『善待』你的敵人,你的敵人就會消失而變成朋友,恨只會增加更多的恨,唯有友誼,相互體諒及善意才可能化解仇恨。

 

●多孝順〈勿忤逆,以免被上天削福〉、多行善利眾、莫造惡做惡〈勿殺生勿賭毒邪淫等,以免被上天削福減壽〉,常保己心己念之清淨〈如念佛持咒或利益眾生之念〉〈永〉住『正心善念』,此乃改好己命運最快速之法而修行亦可不入魔矣。

 

●『心念』要越單純越好,才不會亂想而多煩惱;『生活』要越簡單越好,才不會多壓力而造業。

 

※自己有能力時一定要去多多幫助他人《不一定要很有錢,有心最重要,且勿造惡要多孝順》,要有『大公無私』之心、心量要廣大,這樣你的一切行事才會比較平安順利如意乃至和樂興旺。

 

●人為善,福雖未至,而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但福已遠離……

 

◎為善必昌,為善不昌,祖先必有餘殃,殃盡必昌;為惡必滅,為惡不滅,祖先必有餘德,德盡必滅;不是不報只是時間未到而已……

 

※人之『起心動念』若無恆住在佛號咒語或利眾〈如為他人想等〉上,則你皆有可能是在造業了…必須注意。

 

●生活佛法化:用『菩提心〈清淨心〉』契道,生活沒煩惱。信仰正覺化:用『無住心』修持,信仰能提昇。處事平和化:用『慚愧心』反省,處事沒紛爭。修行日常化:用『平常心』生活,修行能持久。

 

※宇宙凡塵中之任何事物皆有『靈性』,只要你能對其『說好話』以鼓舞或讚美之,必可使其以較好之狀態呈現。

 

●唯有『徹底放下』一切名、利、恩愛、權勢、情仇、稱、譏、毀、譽等等,你(心)才能真正的解脫自在逍遙無礙無憂無惱,而「放下」乃一切皆『不執著』之意也。

 

◎包容異己、接受無奈……可無惱矣……

 

※對任何境遇好壞事都要看開放下『一切不執』,此即無量之覺悟乃『大行者』所必備之要件。

 

※修行人〈一般人〉常犯的最大錯誤就是在於,沒有試著用佛〈慈柔〉的眼光去觀察世人〈別人〉,沒有用佛〈善心〉的慈悲去憐憫世人〈別人〉,沒有用佛〈善巧〉的智慧去包容善待世人〈別人〉等,所以才無法謙卑慈柔包容別人而產生種種煩惱諸苦諸業過。

台長: 人人好網站
人氣(2,40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星座命理(星座、命理、心理測驗)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