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12-20 01:27:52| 人氣19|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三载恭和(熊斗寅教授)-blog.xuite.net

三 载 恭 和 散文

金 禾 (熊斗寅教授)

 

不知不觉,进住恭和苑老年公寓已经整整三年了。时间真是毫不留情啊!当初做梦也没有想到,我会在老年公寓度过我的晚年生活。

   那是20131213日,这是一个万分不幸的日子,我的夫人突发心肌梗塞,抢救无效匆匆离我们而去。从此,我们一个三代同堂和睦之家就这样散了。为了两个孙女的学习前途,儿子一家移民国外,无奈之下,经人介绍,我来到恭和苑。开始很不适应,心中充满迷惘,似乎是住进了旅馆,又像是住进了医院。好像没有长期定居的打算。在进住恭和苑之前,儿子儿媳也想请一位可靠的家政服务员照顾我。但是,当今想寻觅一位可靠、有爱心的家政服务员实在是不容易;又想请一位管家,给予公司的待遇,但这也是缘木求鱼,难以实现。住进恭和苑慢慢地发现只有这里才是孤独老人理想的栖身之所,孩子们这才放心地远赴重洋。

   我住进恭和苑之后,慢慢地改变了之前的看法和担忧。我发现这里的生活非常有规律,衣食住行都有人照顾,特别是有一种家的感觉。我还没入住时,客服部的苗苗就给我家打电话,嘘寒问暖。记得报到那天,门口贴着粉红色标语:“欢迎熊斗寅叔叔入住新家”。所有工作人员见面总是微笑,称呼这里的老人爷爷、奶奶、叔叔、阿姨 。这使我感到非常亲切。一天晚上我们楼层的主管童玉莲看到我屋里灯还亮着,给我打电话说:“不早啦,叔叔应该休息了!”诸如此类的事情真是举不胜举,令我十分感动。于是我写了到恭和苑的第一篇散文《恭和十日》。这时我已经开始感觉到,恭和苑虽然不是我的家,可也是我家的一部分。就此也比较安心地住下来了。孩子们知道我在恭和苑衣食住行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顾,也就更加放心了。

   北京这些年养老事业发展很快,据说已有近30家比较高档的养老院应运而生,有的老友在偌大的北京跑了一圈,最后还是选择了恭和苑。恭和苑为什么受到如此多的老年人的青睐,这里确实有几大优势是其它养老院望尘莫及的。第一是地理位置优势。恭和苑地处市区东三环,交通四通八达出行非常方便,亲友探望和购物都比较便捷。第二是医养结合优势。老人健康有保障,这里与附属医院接壤,不出大院即可看医生,且具有一定的医疗规模。在这里,我不仅医治好了肺炎,还常常进行中医调理和康复理疗,既节省时间又受到医护人员热情有礼貌的服务。这在大医院是做不到的。而且120急救站就在楼下,以防万一。第三是文化优势。这里的文化活动开展得非常好。我们在院方的支持下,和老人们共同成立了文化社,下分8个组,开展的活动有:读书会、合唱团、书法课程、艺术鉴赏、音乐欣赏、电影讲座、摄影讲座、泰京娛樂城註冊送彩金、桥牌比赛、交谊舞、广场舞、太极拳、评书、手工制作以及各大节日庆典活动等等。此外,每季度还组织健康状况良好的老人郊游或参观以及外出购物等活动。外单位来慰问演出也是层出不穷。每年举办一次美食节,每月为老人们举办庆生活动。第四是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一老一小活动。由总部开办的国际学校和国际幼儿园,为老年人和小朋友提供了较多的相互交流接触的机会。 同时,总部把一老一小活动也推广到社会上,让各地小朋友和老人结成对子保持联系,解决孩子们提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很有意思。我已经结识了房山乡的8岁女孩和哈尔滨市一个4岁的小女孩。第五是物业优势。物业服务很及时周到,他们经常检查水电和报警器的情况,如水电发生故障,他们每每都能够及时给予修复。

   我们的护理员很辛苦,他们人手少,三班倒。白天黑夜都有人值班,随叫随到。对半自理和不能自理的老人以及失智老人的照顾更加细致周到。她们亲自为老人洗脚、洗澡、喂饭、推轮椅,甚至上厕所都得照顾。所有这一切,对于这些年轻的护理员的确是个考验。她们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哪里干过这些繁琐甚至肮脏的事情。更难得的是,她们日复一日地为老人们服务,毫无怨言。她们每天天不亮就悄悄地打水,随时洗衣服,每周更换床单,非常辛苦。但她们总是笑盈盈地对待每位老人。我想许多亲生子女恐怕也难以为继。院领导对他们的要求是不怕脏,不怕累,不怕受委屈。同时纪律严明,不接受老人的任何报酬,连水都不喝一口,常常令我们深感不安,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但这是必要的,我们要尊重他们严明的组织纪律。

   我曾在一个座谈会上谈过我的看法 ,恭和苑创建4周年,应该说还在初创时期,但我们院长和职工们都很努力,一心要把恭和苑办成名副其实的一流养老院,所以恭和苑到处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新气象。

   三年来,我经历了恭和苑的许多发展变化。最大的变化是住户成倍增加,已达到饱和状态,我来时只有110人,现在已接近满额280人。这一方面说明老龄化加剧,社会需求增加;也说明许多老人和家属观念发生变化,确实认识到社会养老是文明社会的必然发展趋势。随着老年人入住率的大幅提高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由此也暴露出当初的设计缺乏预见性。原设计的饭厅只能容纳100人,现在不得不利用了茶餐厅,所幸在楼上设有半自理的4个小餐厅,就这样仍然还是显得比较拥挤。逢年过节亲友来访只好到多功能厅就餐,那里也非常拥挤,上次我和儿子上楼去竟然找不到一个位子。厨房也遇到了新问题,目前我们吃饭人数也成倍增加了,除老人外,职工约达150人以上,加上医疗中心的大夫护士50多人,还有双桥恭和之家的工作人员20人以及来来往往的家属和客人,总数达400多人用餐,可以想象这已大大的超过了预期的饱和量。但厨师人数和设备并没有增加,他们太辛苦了,每天按时开饭,从不误点。虽然物价上涨,但质量依旧保持稳定,真太难为他们了。所以大家体谅他们的困难,有意见也就不提了。餐厅服务员也没有成倍增加,但她们依然积极热情的为老人们服务,抢着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打菜送饭,令人十分感动。服务周到已经形成恭和苑的优良传统。

   我经历了三次宴请,都取得意外的成功。一次是我的孩子们出国前夕,本来打算出去和亲友聚一聚,后来我发现这里有包间,不妨一试,结果大家都很满意。第二次是我所几位老所长和老朋友来访,我们也在这里聚会一次。第三次是我过90岁生日,本来孩子们要在外订餐,我想90岁不算什么,何必兴师动众。只邀请了在京亲友30人参加。就在我们多功能厅摆了三桌,餐厅主管吴艳艳为我张罗,价廉物美,大家非常满意。恭和苑和科研所领导都出席并讲话,大屏幕播放了我的生平幻灯,当吴艳艳伴随着大孙女元元悦耳动听的钢琴演奏曲《祝你生日快乐》,缓缓地推着点燃蜡烛的大蛋糕步入宴会厅时,全场高声齐唱,气氛十分热烈。大家前来祝酒,祝我向百岁进军取得胜利 。谭院长也表示,百岁寿辰仍来恭和苑相聚。

   我们的后花园大概只有500平米,但在三环边上已属十分难得。院领导听取了老人们的意见,今年花园大变样,原来乱糟糟,现在变成了漂亮的月季园。老人们在这里不仅能够赏花,还可以活动,锻炼身体。西边一片草地也是绿茵茵很是宜人。不仅如此,楼上的屋顶花园正在动工修建,将来老人们又多一个纳凉和休闲的好去处。

   想到这三年我在恭和苑的经历和看到的变化,不能不提到谭院长。她的作风朴实无华,崇尚实干,和老人相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没有架子,受到大家的爱戴和拥护,这就很难得。我们也有过几次交谈,发现她很有思想,一心一意想把恭和苑办好。但高档养老院是一项新的事业,没有多少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一切都得靠自己在工作中不断的摸索创新,还要集思广益,从群众中吸取营养。所幸她是学管理的武汉大学管理系硕士研究生毕业,有相当的理论基础 ,她的敬业精神、实干精神在养老工作实践中得到了历练和很好的发挥。

   在恭和苑居住的三年中,我也交了几位老朋友,特别是咖啡友,他们都是德高望重,为共和国做出过重要贡献值得尊重的老人,我在与他们的交往中受益匪浅。同时我也和恭和苑的几位职工建立了友谊。我们共同开展一些活动,他们也帮助我做了许多事情。这也使我在恭和苑感到一点也不孤单寂寞。但是我也不善于广泛交友,有点闭关自守。和年轻时代不同了。使我感动的是许多认识不认识的老年和青年朋友见面总是主动地和我打招呼,叫我“熊老”,我感到很温暖。大概由于我在总部的《乐成》杂志上发表过一些文章,加上他们多次采访,所以和他们也建立了友谊。

   上次有位新华社的记者来采访,问我春节回家有什么感想。我坦率地告诉他,我春节回家几天,反倒感觉没有在公寓方便,所以大年初三我就急匆匆的回到了公寓。当然家毕竟是家,从生活方便来说,公寓的确比在家方便。

   三年匆匆而过,要向百岁进军,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 ,我绝不辜负至亲好友的期望,愉快地过好每一天。平平安安度过每一个365天,再有8年就是我的百年寿辰了。那时,我将在恭和苑这个大家庭和大家欢聚一堂,共同庆贺百岁生日。       

2017525日)



本文引用自: https://blog.xuite.net/linmark.alumni/blog/508584024-%E4%B8%89+%E8%BD%BD+%E6%81%AD+%E5%92%8C+%28%E7%

台長: kellyavfl2
人氣(1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流行時尚(美容彩妝、保養、造型、塑身、流行情報)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