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11-24 10:54:53| 人氣3,49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廣論消文229 自能如是淨修其心,則定能下圓滿種子。誠非小事,理應歡喜。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廣論消文229  2301-12

朗日塘巴 云:霞婆瓦與我,有十八種人方便、一種馬方便。人方便者,謂發大菩提心,隨作何事悉學利益有情。馬方便者,謂菩提心未生者令不生,已生者令不住、不使增長者,為我愛執。故特於彼盡力違害,正對有情盡力利益。

朗日塘巴尊者說:霞婆瓦祖師和我有十八種人方便和一種馬方便。人方便,就是發大菩提心,任做何事都學利益有情。馬方便者,即讓菩提心未生令其不生,已生者不得安住、不得增長的元兇——我愛執。所以,特別對它要盡力破壞,對有情要盡力饒益。

十八種人方便,是指有眾多利益有情的方便。十八種,泛指量多,並不決定數量為十八。

一種馬方便,單指我愛執,乃菩提心的違品。

對此,《四家注》的解釋很貼切,即:

人方便如同愛護親友,菩薩的親友就是一切有情,有情既然無量,愛護彼等的方便也就無量。

馬方便如同降伏怨敵,真正的怨敵唯一是我愛執,故馬方便也只有一個。

確實如此。廣大無邊的有情界,可以分成自己與他人兩類。1.對自己,只需做降伏我愛執這一件事,2.而對盡虛空界的有情,處處要行方便、施饒益,有無量事業可行持。所以,每位大乘行者都要有十八種人方便與一種馬方便,即盡力對治我愛執以及隨時隨地利益有情。如此便從修行上顯示了自他相換的具體做法。

日常法師開示

朗日塘巴所說的人方便,實際上就是暇滿人身唯一該做的事情。做人的方便有十八種之多,而做畜生(馬就是畜生)簡單極了,就只有一種。什麼是「馬方便」(換句話說,畜生、愚癡相)?就是指菩提心沒有生的不讓它生起來,已生的不讓它安住、增長。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我愛執,所以我愛執真實說起來就是畜生相啊!常聽人家說:「你連畜生都不如!」現在才了解原來我們愛執自己時就是這樣!所以要特別對我愛執盡力去違害,凡是利益有情的都要盡力去做。

大瑜伽師謂善知識敦巴云:我有風息平等轉等,如此如此三摩地。答云:汝修縱能耳邊擊鼓不可破壞,若無慈悲及菩提心,猶當生於晝夜應悔之地。

有一次,大瑜伽師對善知識仲敦巴說:我現在有如此風息平等轉等三摩地(定)。

「風息平等轉」,修奢摩他時,氣入中脈達圓滿次第之三摩地的一種境界。-林師兄消文

仲敦巴尊者答:你縱然修成了耳邊打鼓都無法破壞的甚深三摩地,若無慈悲與菩提心,仍會投生在晝夜後悔的地方(三惡趣或無法修行之處所)。

日常法師開示

大瑜伽師和敦巴尊者是師兄弟,大瑜伽師說自己修定得到定了。結果敦巴尊者回答:「就算修到在你耳朵旁邊敲大鼓,你都能不動(那是很深的定),但假定你沒有依照這個次第修菩提心的話,還是會生到晝夜懊悔之處。」

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鬱頭藍弗」修定而生到非想非非想天,結果報盡後竟墮到畜生道中,所以如果這樣,那是早晚會懊悔的。

此中意趣似說,當成能生無暇無色等處異生之因。

話中之意似乎是說,如此修持將成為轉生無色界天等凡夫無暇之處的因。

《普賢上師言教》也說:如果遠離了菩提心如意寶,無論見修之法多麼高深莫測,也無益於獲得圓滿正等覺。生圓次第等一切密宗的修持,如果以菩提心攝持,就會成為即生獲得圓滿正等覺之因;但若遠離了菩提心,則與外道沒有區別。雖然很多外道也有觀修本尊、念誦咒語、觀修風脈、取捨因果等的修法,但因為沒有皈依和發心這兩者,所以無法從輪迴中得到解脫。

康壟巴云:我等於覺沃有情 顛倒行事,有情於我等亦當如是行。

康壟巴尊者說:我們對覺沃的有情(如尊長般的有情)顛倒做事(狡詐,不正直之事。),有情將來也會對我們這樣做。

日常法師開示

「覺窩有情」並不是指阿底峽尊者,而是指有情。為什麼稱有情為「覺窩」(覺窩即佛)?因為是有情使我成佛的!我們對那些佛菩薩顛倒行事,當然他們也會對我顛倒行事。怎麼顛倒?我只管我自己,所以他們也只管自己,彼此間都做錯了,應該要改過來。   

林師兄消文

康壠巴云:康壠巴說。消文者按,請參閱《菩提道次第師師相承傳》第283頁。

我等於覺窩有情顛倒行事:我們對尊貴有情顛倒行事。覺窩,藏文ཇོ་བོ།之音譯,根據張怡蓀《藏漢大辭典》p.878釋義有三:(1)長兄。(2)至尊。(3)尊者。故此中「覺窩有情」實乃「以長兄、或至尊觀待他有情」之義。

顛倒,藏文ཡོ་ལེ་ཕྱོད་དེ།,根據張怡蓀《藏漢大辭典》p.2599釋義有二:(1)狡詐,不正直。(2)得過且過,敷衍塞責。

有情於我等亦當如是行:有情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對待我們。

巳三、當依種種方便發菩提心

立與未立大乘根本,入與未入大乘之分,一切皆是相值於此。故一切時應觀於此,令心生起。

立或未立大乘的根本,入或未入大乘門的分界點,一切都歸結於是否發起了菩提心,所以時時刻刻都應對此觀察,讓菩提心生起。

若生者善,若未生者莫如是住,應常親近開示此法大善知識,常與如是修心伴侶共同居住,觀閱顯示此法經論,勤修此因,積集資糧,淨此障礙。自能如是淨修其心,則定能下圓滿種子。誠非小事,理應歡喜。

菩提心若已生起固然好,倘若未生,則不應如是停住,而是應要時常親近開示此法的大善知識,常常與修心道友共住一起,閱讀顯示菩提心法的經論,勤奮地修習發心之因,積累資糧、淨除障礙。自己若能如此修心,則必能播下圓滿的種子。這的確不是小事,理應歡喜修持。

如此,對菩提心須達到何種程度的歡喜呢?

以下引阿底峽尊者的教言說明。

如大覺沃云:欲趣大乘門,覺心如日月,除暗息熱惱,勵劫亦令生。

正如阿底峽尊者所說:如果想趣入大乘之門,對於如日月般能遣除黑暗、息滅熱惱的菩提心,即使努力修持一大劫,也要令菩提心能生起。

日常法師開示

阿底峽尊者告訴我們:進入大乘之門就是覺心(這是中文義譯,印度原文就是大菩提心),覺心就像日、月一樣,日是指它的光明,沒有比這個更光明的;月是指它的清涼,能夠息熱惱。

 

台長: deepmind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