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11-02 07:40:48| 人氣3,88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廣論消文206 特須方便上首發菩提心,智慧上首通達空性。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論消文206  2069-2074 

《寶鬘論》云:諸聲聞乘中,未說菩薩願,大行及迴向,何能成菩薩?此說不由見分,當以行分。

《寶鬘論》說:「在聲聞乘的教法當中,並沒有說到該如何發菩薩願、修廣大行、以及迴向無上菩提等內容,那要如何能成為菩薩呢?」所以說,大小乘的差別不在見分(見空性的智慧),而在行分(發菩提心,行六度)。

大乘人須以菩提心為教授中心而實修

丑三、大乘人須以菩提心為教授中心而實修

如是證空性慧,尚非大乘不共之道,況諸餘道。故若不以菩提心為教授中心 而正修習,僅於起首略憶文句,而於餘道微細一分多殷重修,顯然於法知見太淺。

由此可知,證得空性的智慧,尚且不能說是大乘不共之道,更何況是其他各道。所以,想修學大乘菩薩道的學人,如果不以菩提心為最重要的教授,正確地修習,而只是知道一些表面的文句,口頭上唸唸,反而用大部分的時間、精力,去修其他不是根本重點的部分,這就是對大乘的知見太淺薄的緣故。因此成為:

1.一種人認識到菩提心是大乘命根,故以菩提心為核心,依菩提心的教法長期殷重實修,因而真正步入了莊嚴的大乘殿堂。

2.另一種人修菩提心,只是稍稍憶文句,更下等者,只是有口無心地念念而已,但對其餘道的微小分卻大力修持。

總如生子俱須父母,道支圓滿亦須方便、智慧二品,特須方便上首 發菩提心,智慧上首通達空性。

總的來說,如同孩子的出生時需要父母教養撫育,道的支分圓滿也必須兼具方便與智慧二分,特別需要方便為上首的發菩提心及智慧為上首的通達空性。

方便與智慧如同車之二輪,缺一不可。智慧種類眾多,凡是對所知法真實辨別,都屬於智慧,下至穿衣、吃飯等都要有智慧,而在所有智慧中,通達空性的智慧則是最重要、最根本的上首智慧。方便種類也有很多,最上首的方便就是發菩提心。

設修一分而未全修,若惟希求解脫生死,於奢摩他須莫誤為毗缽舍那,善修無我空性之義。

倘若僅修一分而沒有完整地修習,唯獨希求解脫生死,則萬萬不可誤認奢摩他(止)為毗缽舍那(觀),應當善修無我空性之義。

如果只求自己解脫,也應以無謬見解修持,不能把誤解為,否則,只能獲得世間共同成就,而不能獲得解脫。因為:通達空性的智慧才是解脫之因,單以奢摩他並不能斷除三有的根本。

336頁起關於止觀的修習會有詳細解說)

然若自許是大乘者,是則必須修菩提心。

然而,如果自稱是大乘行者,就必須修習菩提心。理由如下:

如慈尊云:智不住三有,悲不住寂滅。以慧遮止墮生死邊,以悲遮止墮寂滅邊,慧不能遮墮寂滅故。不墮有邊小乘有故,菩薩道者正所斷除墮寂邊故。

從不墮二邊的角度觀察,按照彌勒菩薩的《現觀莊嚴論》,須以智慧遮止生死邊,以大悲遮止寂滅邊。可見,有智無悲不能遮止墮入寂滅邊。小乘也有不墮三有邊,所以菩薩道不共小乘的所斷正是墮寂滅邊

由此顯示,凡大乘人必須修菩提心,必不可少。

 

台長: deepmind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