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03-10 08:06:19| 人氣4,86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消文36 大乘功德生多生少,皆依尊重乃能生起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消文36     P31 L12 – P33 L3 

敦巴請問大依怙云:藏地多有修行者,然無獲得殊勝德者,何耶?依怙答云:大乘功德生多生少,皆依尊重乃能生起。汝藏地人於尊重所僅凡庸想,由何能生?有於依怙發大聲白:阿底峽請教授。如其答云:哈哈,我卻具有好好耳根,言教授者,謂是信心信信。信為極要。

種敦巴請問阿底峽尊者:在藏地有眾多修行人,卻沒有人獲得殊勝的功德,是什麼原因?阿底峽尊者答云:學習大乘的功德無論生多生少,都要依靠善知識才能生起,你們西藏人對善知識把他看成平庸的凡夫(合註:僅懷著庸俗之想),怎麼可能生起?曾有人對阿底峽尊者極不恭敬,大聲叫道:阿底峽,請傳教授。阿底峽尊者答道:呵!呵!我聽力很好啊!提到教授,最重要的就是信心啊!信心,信心(信信:尊者反覆誦說信心。合註註釋1)” 如上所述信心極為重要。

第二科    辨別信心

其信總之亦有多種,謂信三寶、業果、四諦。然此中者,謂信尊重。

一般而言信心有很多種,譬如信三寶、信業果、信四諦等。

但此處則是指信上師,上師代表佛傳法,要視師如佛。

第三科 須觀師為佛

三、必須對上師生起佛陀之想:

如《金剛手灌頂續》云:秘密主,弟子於阿闍黎所應如何觀,如於佛薄伽梵即應如是。其心若如是,其善常生長,彼當速成佛,利一切世間。諸大乘經亦說應起大師之想,毗奈耶中亦有是說。

弟子應當如何看待上師?如《金剛手灌頂續》中佛就說:「秘密主(秘密主:日常法師:大勢至菩薩。)弟子依止善知識的時候,應該把善知識當成佛,如果你的心能夠像這樣的話,你的功德就能恆常不斷的增長,而且能夠很快成佛,利益一切世間。」眾多大乘經中亦宣說應對於上師發起導師之想,毗奈耶經(戒經)裡也這麼說。

此諸義者,謂若知是佛,則於佛不起尋求過心,起思德心。於尊重所,特應棄捨一切尋察過心,修觀德心。

上述的內涵是指,當了知上師是佛,如同不會對佛生起觀過之心,而會生起思惟功德之心,對上師也會刻意的徹底斷除觀過,並修習觀察功德之心。

 

第四、觀察過失的過患

此復應如彼續所說,依之而行。應取軌範德,終不應執過,取德得成就,執眾過不成。謂其尊重雖德增上,若僅就其少有過處而觀察者,則必障礙自己成就;雖過增上若不觀過,由功德處而修信心,於自當為得成就因。是故凡是自之尊重,任其過失若大若小,應當思惟尋求師過所有過患,多起斷心而滅除之。

而且應按《金剛手灌頂續》所說行持,弟子應該看師長的功德,而不要看他的過失;弟子看他的功德的話,弟子將獲得成就,弟子看他的過失的話,則不會有任何成就,這位善知識雖然他的功德比你要高很多,但是因為你一看他的過失,你沒有辦法跟他學,這是自己最大的障礙與損失,反過來就算他有很多的過錯乃至於遠不如你,如果不就過失的角度觀察,而是從功德方面修習信心,則會成為自己獲得成就之因。因此凡是自己的上師,不論其過失是大是小,弟子都應該思惟從過失方面觀察是一種錯誤的心態,並且將此種過犯,在心中生起要將其斷除的決心。

第五、防止過失的軌理

設由放逸煩惱盛等之勢力故,發起尋覓過失之時,亦應勵力悔除防護。若如是行,力漸微劣。復應於其具諸淨戒,或具多聞,或信等德,令心執取,思惟功德。如是修習,設見若有少許過失,由心執取功德品故,亦不能為信心障難。譬如自於所不樂品,雖見具有眾多功德,然由見過心勢猛故,而能映蔽見德之心。

假如由於身心放逸和煩惱熾盛等的力量很強,導致又生起了尋找師長過失的心,這時應該努力懺悔,將它懺除乾淨,並起防護心,讓它不再生起。若能這樣去做,觀過的力量便會逐漸減弱。另外,要經常思惟師長具有的功德,如持戒清淨,或廣聞博學,或具淨信心等德相,讓自己的心,只執取於師長的功德方面。如果能經常這樣修習,就算偶爾看到他的一點小過失,也會因為心中一直執取於他的功德,而不會障礙對師長的信心。譬如,對於自己所不喜歡的人,儘管看見他有眾多的優點,可是由於自己觀過的心力很強,就會遮蔽了見功德的心。

又如於自雖見眾過,若見自身一種功德,心勢猛利,此亦能蔽見過之心。

又如同雖然看到自己有種種的過失,但由於見自己功德的心比較猛利,因此只常見到自己丁點的功德,因而遮蔽看見自身過失之心。

 

復次如大依怙持中觀見,金洲大師持唯識宗實相分見,由見門中雖有高下,然大乘道總體次第及菩提心,是由依彼始得發起,故執金洲為諸尊重中無能匹者。

其次,又如阿底峽尊者所持的是中觀見,他的老師金洲大師持的是唯識宗的實相派見解,從見解門派中雖然中觀見高於唯識見,但因阿底峽尊者對整個大乘道的總體次第,特別是菩提心的法門,是依靠金洲大師才獲得的,所以他始終奉金洲大師為眾多師長當中,最無與倫比的一位。

(閱讀尊者傳記,更能體會尊者為何如此敬重金洲大師)

台長: deepmind
人氣(4,86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廣論消文 |
此分類下一篇:廣論消文 37 下至唯從聞一偈頌,雖犯戒等
此分類上一篇:消文35 信為前行如母生,守護增長一切德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