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的時侯我去看了一次京劇。
那是我在黃埔區福州路書店街閒逛的時侯
偶然看到一間京劇院-「天蟾逸夫舞台」
上海向來是京劇的重鎮,大大小小的京劇、昆劇院有不少間
天蟾逸夫舞台算是其中較著名的一個
建於清末民初那個時侯,也曾經叱吒上海灘,
四大名旦之一的梅蘭芳也曾經在這裡粉墨登場過
從黃埔區人民廣場旁的福州路上走進去馬上就可以看到
一個月大約會有十幾場的京劇、昆劇或其他傳統戲劇的演出
最便宜的票價只要人民幣30元
當然有名角演出時的價錢會貴一些
但不管怎麼說都是非常便宜的看戲價格
那有不看的道理呢?
我對京劇不能說是十分了解
之前只在台北的中山北路上的「台北戲棚」看過一次京劇
劇目是什麼忘了,但總之不是個會令人印象深刻的演出
票價卻要台幣七百多塊,貴的嚇人
相對起來在上海看京劇的票價就可愛多了
所以我當下就決定買了兩天後晚場的票
只花了60元人民幣。
劇目是《擋馬》還有《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由上海京劇院演出。
京劇其實就是國劇的一種,在清末民初時期的中國非常流行
同樣的有生、旦、淨、末、丑等角色的分別
生:劇中的男性,多為正派腳色。
例如:老生{年長的男性}
小生{年輕的男性}
武生{會武功的男性}
娃娃生{小男孩}。
旦:劇中女性的腳色。
例如:青衣{多為大家閨秀,或較為苦命的女子}
花旦{多為小家碧玉,年輕女子}
老旦{年老婦女}
刀馬旦{能唱又能打的女子}
武旦{會武功的女子}
彩旦{詼諧逗趣或醜陋的女子}
淨:又名大花臉。是劇中個性較為鮮明的人物
臉上的色彩代表著人物不同的個性。
例如紅色花臉是忠心愛國,青色花臉是反派奸人,黑色花臉個性暴躁等
末:原本是專指老生這一類的角色,在元雜劇中是相當重要的腳色,
但是到了京劇中,末行卻變成配角。老生,被歸在生行中。
所以現在已沒有”末”這個行當了
丑:又稱為小花臉,顧名思義就是小丑,多為小人物或詼諧的人物,
也有分為文丑及武丑等等的分別
今晚的《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
主唱諸葛亮的是上海京劇院的優秀京劇女演員-王珮瑜。
看起來相當年輕,主攻余楊派老生
擅長的曲目還有《捉放曹》、《文昭關》、《四朗探母》等有名的京劇段子
這場演出令我很難忘,很久沒有這麼滿足的看過一場戲了
前半段是有些無聊,像是為了什麼不得不交待劇情似的有氣沒力的唱著
京劇的老生劇碼本來就容易無聊
我比較喜歡看花旦或刀馬旦的劇碼,像《霸王別姬》之類的
但是到了後半段
好像是演員忽然醒過來,情感也一併爆發似的
王珮瑜的聲音韻味十足,嗓聲也十分圓潤
整個表演變得非常有層次感,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情節裡
諸葛亮的不捨與馬謖的悔愧情感間張力強勁,十分過癮。
在上海看京劇,除了價錢便宜之外,有另一個非常痛快的理由。
只要不用閃光燈,甚至看戲也可以照相。
演出的時侯,常常一個漂亮的段子頓點
台下就有老戲迷拍手喊好,然後整場的觀眾包含老外也跟著鼓掌。
我不知道這是看京劇的特色,還是上海人看戲的習慣
但我很喜歡這樣看京劇的方式。
傳統以前京劇的演出很多是在野台上,或者茶館裡
莫說是看戲的時侯鼓掌,你要磕瓜子也行。
而且老戲迷的掌聲可是為這些專業京劇演員,帶來更自信滿滿的成就感
因為他們也知道,從小就一直訓練的京劇演出
可不是為了單單滿足外國人的好奇心而來的,不是嗎。
我一直不是京劇的愛好者
但是這次偶然的經驗卻對我而言十分奇妙
若不是身處異鄉
我大概永遠也不會想到要看場京劇
任何一種戲劇都有它深妙之處
無論在各國幾乎都有它的戲劇文化及特色
我想「戲」的成份總是無獨有偶的
在每一個人,每一個種族,每一個社群之間,不斷地上演。
「戲」是一種藝術,「戲」也是人生的另一種面孔。
jeremy
文章定位:
人氣(533) | 回應(2)|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