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0-25 12:14:19| 人氣47| 回應0 | 下一篇

【專書評介】反恐主義中的嚇阻與影響:對蓋達組織戰爭的構成要素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Deterrence & Influence in Counterterrorism: A component in the War on al Qaeda,by Paul K. Davis & Brian Michael Jenkins,蘭德公司(RAND)出版,2002年。

美國蘭德公司在二○○二年針對如何嚇阻恐怖主義發表了本篇研究報告,透過此報告可以管窺美國全球反恐政策的動向,並瞭解美國堅持出兵伊拉克的理由。

  本研究從歷史的角度將恐怖份子歸納成兩種類型,本質性者(internalists)及形式性者(externalists)。前者是為本身行為及激情所激發,雖然聲稱有政治性目的,但卻可因需要而改變初衷;後者則基於務實及政治性的訴求而凝聚。但文中也承認上述分類在理論上雖有顯著的差異,但現實中卻無法有效的區隔。面對現今恐怖組織,如蓋達,必須認知其本質是綜合性。在此前提下,雖然無法有效改變如賓拉登此類恐怖份子所認知的世界,但組織本身絕大部分帶有務實的訴求。因此如何有效嚇阻或影響這些人,則為本研究主要論述重點。

  本文採歷史分析途徑,歸納出不同類型的恐怖主義,並針對其個別特性提出予以嚇阻的可能。該前提為當前嚇阻對象非如冷戰時期那般為單一個體,且對於堅定的恐怖份子而言成效不彰,因此需將架構切割成不同部分來處理。文中亦區分「嚇阻」及「影響」的不同,並建議美國揚棄狹隘的嚇阻概念,而採取更廣泛的影響戰略,包含強制力及冠冕堂皇的說法。渠等認為面對反恐議題,就長期面向而言,美國必須有擁有並傳達類似冷戰時期具說服力且縝密的戰略,透過正規軍事、外交及政治手段對恐怖組織不同層面產生影響。

  本篇研究報告在結論中針對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提出兩項建議:

堅定指出任何國家或非國家組織在其境內「容許」恐怖份子取得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將招致美國的報復。美國會採低標準認定方式,甚至不惜違反國家主權;以先發制人及以武力推翻政權。建構對美採生化武器攻擊會遭致相同待遇的嚇阻概念。若從美國將對伊行動定調成反恐政策下的一環,實不難推論無論國際社會是否贊成,美國都會逕自出兵。

  基本上,「九一一事件」不啻為一警訊,提醒冷戰嚇阻概念已不足以因應後冷戰時期的需要。新型態的恐怖活動取代了傳統兩極對抗的嚇阻模式,雖然本研究意圖以「影響」為手段來擴大嚇阻的層面,以改變對象的認知來達成傳統嚇阻的目的,但這並不代表國際關係新秩序下嚇阻已完全喪失其功能性。歸納以往歷史經驗得出,對抗恐怖主義最有效的戰略,即是透過對恐怖主義的痛擊使其不再發生,但問題在於當前的恐怖份子並沒有單一的「重力中心」,無法藉由摧毀中心導致組織的瓦解。

  而美國如何運用硬性的嚇阻及軟性的影響力,以解決面對當前恐怖主義的特性實著是值得關注的議題,但逕自對伊動武的強硬態度卻為「影響」戰略埋下失敗的可能性。雖然本研究企圖以說明軟性影響力對付恐怖主義的作用,但卻在結論中提出強硬的策略以解決當下美國遭受的威脅。如何在摧毀特定恐怖組織及減少給予組織吸引力及權力的要素間取得平衡,需要決策者及執行戰略者長久的關注,這反而是美國當前應仔細思考的問題。

台長: Marc
人氣(4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