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1-03 08:27:42| 人氣3,680|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年尾牙之五:法國風情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莎岡」(1935.6.21--2004.9.24,69歲)和「香奈兒」(1883.8.19--1971.1.10,88歲),兩個二十世紀讓人驚豔的法國風景。
她們同樣地這樣美麗、這樣絕頂聰明,卻又這麼不一樣地生活在不同的人生選擇裡。一個在永恆沈靜的文學界,一個在瞬息萬變的時尚界;一個放縱豪賭,一個嚴謹專注;一個「不玩樂就不過癮」,一個「不曾體會玩樂的過癮」……。
最後,兩個人卻又這樣孤絕地走到人生最後。莎岡一個人死於醫院,連親生兒子都不想見最後一面;香奈兒在巴黎麗茲酒店住了近30年,在麗茲客房中去世。
並置對照這兩個可以說「什麼都有了」的天之驕女,卻好像在「什麼都沒有」的失落中,讓我們深切檢視,生命中最值得追逐的,究竟是什麼樣的生活呢?

☆依雯:《心靈守護者》(莎岡著;專題報告時間:55分鐘)
已經很久不再和「頹廢」字眼掛勾,不過,沒有掛勾,並不代表不想念、不吸引,骨子裡仍然藏著指向頹廢的指南針,只要一個接點出現,航行地圖便已儼然成型。
記得當時為了讓迎接秋芳老師造訪92號民宿,特地租借了兩部電影,其中一部正好是《莎岡日安憂鬱》,當時我根本不認識她,純粹只是被廣告文案給深深吸引了:「莎岡如筆下的女性,率性而為,不顧社會規範,跟從自己的信念,為愛而活,卻也能在下一刻拋棄愛情」
真的很頹廢!
是我喜歡的風格,對於這類議題,我向來沒什麼抗拒能力,我總是好奇那種我截然不同的人生情境和可能。
沒想到,秋芳老師一看到我挑的片子,便開心地和我聊起莎岡的「驚人」事蹟,以及自己很喜歡的莎岡小說《心靈守護者》,還直催我:「你一定要去看這本小說,你跟裡面的男主角路易,實在好像喔!」
這下,連我也好奇了,一直認為自己只是喜歡「假裝」頹廢,怎麼會像頹廢小說家所寫的主角呢?
於是,就這樣栽入莎岡的小說世界裡,也真的很喜歡《心靈守護者》這部薄薄的小說,本來今年的尾牙推薦書一度想報告它,但後來又深感不妥,總感覺好像有「欺騙大眾」的混水摸魚嫌疑,不過,秋芳老師並不這麼認為,反倒覺得由我來報告,應該會很有意思,尾牙推薦書就這麼峰迴路轉地定案了。由於台灣目前翻譯莎岡的小說不多,只有三本《日安憂鬱》、《熱戀》、《心靈守護者》,加上一本莎岡寫的自傳《我最美好的回憶》,是我僅有的線索,雖然線索不多,但這一趟認識莎岡的旅程,真的很過癮呢!
要知道這一回,我可是「光明正大」地和頹廢作家肩並肩對談,多麼詭異、有趣的畫面啊!

                              1.莎岡這個人
要講莎岡這個人,一定要把所有我們習慣使用的形容詞加上引號,作為區別。因為她人生所追逐的一切,和正常人不太一樣,她有她自己的堅持和前提。
1.一定要「快樂」
莎岡的人生目標,就是一定要「快樂」,只不過,她創造快樂的方法,是體驗「快樂即將被摧毀」的快感來實現,她創造快樂同時也摧毀快樂,是這樣矛盾的邏輯堅持,那絕不是「虛驚一場」所能簡單打發所得到的快樂,而是一種紮紮實實的「劫後餘生」之感。她好像是酷愛走鋼索的人,她習慣把自己在乎的一切都置放在鋼索上,要不就全部獲得,要不就全部失去。
她談戀愛,是為了享有任性的快樂,沒有一場戀愛能捆縛住她,一旦有了束縛、約定,這戀情就宣告結束。她有過兩次婚姻,都在極短的時間內劃下句點。
她走入家庭生孩子,是為了任性地體驗擁有小孩的快樂,至於身為一個母親的責任,是她所不願意負荷,也不堪負荷的。
除了「寫作」這個還算正經的職業,她人生喜歡做的事都顯得離經叛道,她喜歡飆車、賭博、吸毒,其中,在《我最美好的回憶》裡,還特別煞有其事地描摹她對賭博的沉迷,我個人覺得很經典,能把賭徒的內在精神說得這麼透徹又這麼有意思的人,大概也只有莎岡了。
對她而言,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和賭局纏鬥十幾天後,她從一個負債累累的人變成一個只輸了幾十英磅的幸運兒,她創造的極端快樂,建立在必須感受到它即將被摧毀的快感上,一如張惠菁在《我最美好的回憶》序裡說的:莎岡享受那種去了一趟煉獄,而後安然返回的幸福感。
而在製造這種極端的快樂過程裡,莎岡明確要求自己(注意喔,她對自己向來是不善給予要求和限制的):「我決心以後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都要用一張充滿笑意,甚至和藹可親的臉龐對抗命運,無論它的打擊多麼沈重。」想來十分有趣,對莎岡而言,賭場是培育她「向有光的地方走去」的美德場所呢!

2.一定要「有趣」
莎岡還是個很幽默的人,這一點從她的小說裡,處處充滿幽默的對話,和詼諧的特寫畫面可以窺知一二。閱讀她的小說,常常會伴隨著無數的笑聲,至少,我還挺享受其中的。
小說反映的正是她真實的人生,她這一生做了很多在別人眼中看似「愚蠢的蠢事」,但她認為,我只是堅持做「有趣的傻事」而已。
而這些「有趣的傻事」,必須具備無比的想像力、包容力,以及狂熱的烈愛能力,才能完成。
因為堅持做有趣的傻事,所以她的人生活得非常有趣!比如說,她人生買下的唯一一棟房子,完全出於剛剛好的意外,她在八月八日早上八點,靠著八逆轉了自己的賭運,贏了八萬新法郎,剛好房東詢問,價錢又剛好是她賭博贏得的錢,她無法抗拒八的一再蠱惑,便買下她了,這棟房子也在她一無所有的時候成為她終老的地方。
莎岡還是個熱情的人,她廣交朋友,把自己的家弄得像「公社」一樣,屋子裡常常住著一群不離不棄的好朋友,還包括她離婚的丈夫及丈夫的情人,連活生生的馬兒也可已在屋子的客廳裡走來走去,即便女僕有偷竊習慣,她也很看得開,認為這是生活中很好玩的事,用欣賞玩味的角度看待。
面對整整大自己三十歲的哲學大師沙特,她的愛慕之情也能堂而皇之地表現,她甚至把自己寫給沙特的情書投稿到「自私自利者」刊物(連刊物名都很有趣),當晚年眼盲的沙特和她抱怨:「我非常喜歡,但是我怎麼能夠一直請人念給我聽。」她興奮卻又緊張地錄製自己朗誦情書的聲音,整整花了六個小時才大功告成,甚至在沙特過世時,她這樣訴說:「沙特出生於一九0五年六月二十一日,我出生於一九三五年六月二十一日,但是少了他,我不認為自己願意在這個星球上獨自再過三十年」
好一段經典而強悍的「戀人絮語」,不是嗎?

                              2.關於《心靈守護者》
這一本書真的很薄,只有152頁,訴說的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執行起來卻不那麼簡單,它是莎岡的「擁有」哲學。
小說女主角是45歲朵荷蒂,她是一個劇作家,有一個穩定交往的帥氣男朋友保羅,在一次回家的路上兩人發生車禍,撞傷了突然飛撲而來的年輕男子路易,從此展開了一場不解之緣。
朵荷蒂把路易帶回家照顧,路易從此成了朵荷蒂的守護者,他愛慕她,離不開她,而且不容許有人傷害她。而他愛她的方式很極端(又是另一種創造快樂,是體驗「快樂即將被摧毀」的快感來實現),只要是讓朵荷蒂不開心的人,他一個接一個不留痕跡地殺掉。朵荷蒂發現路易連續殺了四個人的祕密後,還跟路易約法三章沒有自己的允許不准亂殺人,自己也常常違逆本性地說別人好話,以免惹來那個人被路易殺掉的命運,才稍稍遏止了這可怕的殺人歪風。後來路易被捧紅成大明星,大明星必須依照經紀人的安排住在自己的別墅裡,但是路易不想,他只想回到有朵荷蒂在的家,即便朵荷蒂已和保羅結婚,朵荷蒂還勸他:「你要為你的經紀人著想,他為你花了這麼多的心血」沒想到路易竟然回答:「那我去殺了他。」於是,三個人為了彼此的幸福和安寧著想,便一起同居一個屋簷下。
這部小說真的很妙,講述著現實世界中難以存在的「純愛」,儘管方式如此極端、暴烈,卻又讓人不禁覺得能夠這樣深深被愛著、守護著,也是一種難得的幸福,即使這幸福的居處,是莎岡一直堅持行走的危險鋼索上。

1.路易對朵荷蒂的守護
路易這個角色在小說中很搶眼也很夢幻,他對朵荷蒂的守護姿態是十分鮮明而誇張的,我每看一個段落就大喊:「這怎麼可能在真實生活中出現呢?」他對朵荷蒂的愛和守護,是絕對的任性,沒有任何的雜質存在,既然愛了,就是全面擁抱的愛著,而在全面擁抱的過程中,他也激發出自身的無限潛能。
比方說,他包容了朵荷蒂的情人保羅,即使明明愛情容不下一粒沙,但路易卻可以,當保羅在海中溺水時,當時人在二樓的路易,想都沒想地立刻脫掉衣服,直接從二樓跳進海底,救回保羅的生命,當朵荷蒂要稱讚他「救人」(終於不是「殺人」)的義舉時,路易卻冷冷地回答:「保羅是死是活,對我來說一點也不重要,我救他,是因為如果他死了,你會很痛苦。」
當然,這種無法完全擁有朵荷蒂的愛,仍然會啃咬著路易的心,龍捲風來襲的那一晚,朵荷蒂家的一樓全都泡在水裡,在誰也無處可去的情況下,他們兩個躲在二樓親密相依,然而無論如何相互偎靠,朵荷蒂終究不能為路易所獨佔,路易的情緒很複雜,他的雙手高高舉起,掐住了朵荷蒂的脖子,如果不能全部擁有,那就全部失去吧,路易打算殺了朵荷蒂,朵荷蒂知道路易會這麼做,她也不奮力抵抗,只是不斷地對著路易說話:「路易,沒有我你怎麼辦,你要知道你會很無聊的……親愛的,好心點,放開我。」朵荷蒂的這一番話果然奏效,直擊路易的內心痛處,於是,他鬆開手,兩人最後相互靠著睡著了,朵荷蒂事後回憶,她說:「這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愛情之夜。」
還是那個喜歡走鋼索的典型莎岡,越是危險,越是耽溺,也越是難忘,那是藏在生命底層,不為人所知的既美麗且絕對的烈愛圖騰。

2.朵荷蒂對路易的守護
這世界上,恐怕也只有朵荷蒂可以承載路易那毫無章法、理性的愛。路易拼了命地愛著朵荷蒂,為之出生入死,而其實,路易的愛也漸漸改變了朵荷蒂,甚至改變了那個只願任性享樂,不願負擔責任的莎岡。
在看過女主角都很不負責任的《日安憂鬱》及《熱戀》之後,我突然覺得自己之所以喜歡《心靈守護者》的原因,也許還包括這部小說的女主角並沒有逃避責任。
不可否認的,路易那一種「我去殺了他」的愛,對朵荷蒂而言,已造成一種生命的負擔,但朵荷蒂並沒有逃走,她留下來試圖接受它,並妄想改變它。所以她為路易訂立不輕易殺人條約,也為他而違逆本性地說別人的好話,這些重大改變,象徵朵荷蒂承擔責任的開始,表面上看來,她天天處於恐慌之中,不知道自己哪一天會被冠上「殺人共犯」的罪名,而實際上,這也是她的人生正開始創造快樂的起點,朵荷蒂正慢慢靠近前所未有的幸福,當然,即使是願意承擔愛、承擔責任的朵荷蒂,對於幸福的定義,仍然是極端的莎岡式幸福。
而朵荷蒂的這些改變,等於為路易的世界張開了守護網,是她讓路易的現實生活有了可以停泊的港灣,也是她讓路易內在瘋狂激烈的愛,有了可以平衡的去處。
不只如此,朵荷蒂也是唯一能夠接受、欣賞路易生活樂趣的人。
路易把演戲的第一份優渥酬勞投資在一台老爺車勞斯萊斯,一台不用來行駛,只用來放在花園觀賞的名車。對於路易和朵荷蒂而言,這台不發動的車子成為他們共同擁有的祕密遊樂園,他們倆約定每個星期天要清洗這台老爺車,從來不喜歡整理屋子的朵荷蒂,竟然和路易樂在清洗老爺車的過程,儘管一個星期很快就又到來,即使他們永遠不使用這部車子,但是,下一個週日一到來,他們又開始洗車,一起享受童年的樂趣:那最瘋狂、最不理性,也是最深刻的樂趣。
這樣的路易式生活樂趣,恐怕只有朵荷蒂能夠懂得並且參與,如果不是因為遇見朵荷蒂,路易的生活在世俗人眼中,必定難以理解且微不足道,根本沒有特寫的價值。

3.兩人的微妙關係也是一張守護網
這部小說最耐人尋味的地方,大概還是路易與朵荷蒂之間的關係吧!正因為兩個人是柏拉圖式的愛情,所以沒有真正最後的結果,也沒有一定要擔負的責任和義務,因而能夠純真無邪地持續到天荒地老,這也是一張守護網,它提供了最美好的微小距離,在兩人最靠近彼此的時刻,隔著一層透明的毛玻璃,是它保護了愛得過於純粹、決絕的路易,也保護了愛得不夠肯定、誠實的朵荷蒂。
那一片清楚的微小縫隙,使得兩人的關係得以維持最鮮美的狀態,不盛開也不凋謝,就這樣靜默地停格在你看見我,而我也看見你的時刻。
而一旦越了界,兩人構築的愛情世界便只能傾頹,因為路易將不再是路易,而朵荷蒂也不會再是朵荷蒂。
莎岡嚮往自由卻也害怕寂寞,於是,她為自己選擇一張最安全的心靈守護網,享受愛與被愛的快樂,並跳脫那些因為愛而帶來的責任與束縛,她的愛情、家庭、公社生活,都罩著這一張心靈守護網,因為這一張網,使得她不被捆縛,使得她永遠是世人眼中「迷人的小魔鬼」、「不滅的青春之神」。

這三張防護網,也讓我聯想到我們與孩子之間的關係。路易那一張任性的網,象徵孩子的愛與不愛,孩子的有所愛,是一種任性的表現,有所不愛,也是一種任性的表現,在愛與不愛的拉鋸過程裡,他們逐漸成為現在的樣子,無論我們喜不喜歡、理不理解,那就是孩子。
而我們就是那一張朵荷蒂的防護網,孩子愛我們也好,不愛我們也罷,我們在創作坊和他們相遇,我們就有責任承載他們愛與不愛的模樣,我們有責任張大我們的眼,穿透那真真假假的衝突,看見他們的初衷,挖掘他們身上的天賦,慢慢地引領他們在任性的同時,別忘了好好愛自己、愛家人、愛這個世界。
在我們想改變孩子,期許他們變得更好的同時,一定要時時惦記著在我們與孩子之間的第三張防護網,那一層微妙的、帶點距離的毛玻璃關係,當我們想如何改變孩子、介入他們的生活時,絕對不要忘了彼此之間有一張大大的毛玻璃片橫隔其中,我們無權干預他們的人生選擇、無權插手他們的人生判斷,也正因為是毛玻璃,所以我們能夠努力的是讓孩子們明白,無論他們變成什麼樣子,無論他們走得多遠,我們永遠在毛玻璃的這一端凝望、等待,只要他們一回頭,就能看見我們,而他們所看見的我們,永遠言行如一,永遠活得像我們自己平日所述說的那樣光燦、快樂。

                               3.我和路易
秋芳老師說:「路易很像你!」我在看小說的時候,只覺得路易整個人的想法和作為都很「帥」,還不覺得他和自己有多像。
直到看完小說後,開始回顧自己的生活切片,情感模式、處事作為,發現好像還真的蠻像的呢!我想我和路易很像的地方,大概就是我們都很純粹、絕對,一旦在乎了、選擇了,就會全力以赴,沒有任何保留。
我的執著,常帶著深深的沉迷,類似強迫症一般,一天不接觸就會覺得人生若有所失,如果不是對自己的選項有過人的把握,大概也會常常做出令人費解的怪事吧。
這種執著,是危險的,因為它沒有盡頭,盡頭並不會因為事情宣告結束而出現,盡頭只出現在我自己認可的心念之間。
而這種執著同時也是強悍的,因為只要是我所認定的,我便會全面擁抱,心裡很少有拉扯與矛盾的時候,更多的時間是思考著我要如何靠近再靠近。

                               4.書的封面
最後,來談一談這本書的封面,書的封面很簡單,有意思的是書的腰帶,上頭的圖案是莎岡本
人的照片,莎岡本人很漂亮,讓人忍不住一看再看。我曾經好奇,為什麼不把莎岡的照片直接印成書的封面,而要設計成可拆卸,且容易弄丟、弄壞的腰帶呢?於是,我想起莎岡為自己寫下的墓誌銘,在電影裡呈現極為強烈的驚人對照:「法蘭絲瓦莎岡,1954年僅18歲的她以一本小小的《日安憂鬱》引起全世界騷動,走完恣意的創作人生,她的辭世,只驚動了她自己。」
我想,或許出版社的用意正是用美麗吸引人的腰帶向世人昭告,這就是當年造成世界騷動的爭議女作家,但是當我們拿下書的腰帶,展現單純的書的面貌時,誰還會被吸引呢?
我始終相信,一定仍然會有愛著《心靈守護者》的讀者出現,這就是書寫的力量,就算莎岡不再了,她留下來的文學作品依然持續散發隱微的光亮,也許莎岡辭世的時候只驚動了她自己,但是她的小說會一直驚動許多心有所感的讀者。

因為一部電影的緣故,我認識了莎岡,看見了一個活得很自我、很另類的頹廢女作家,閱讀她的文字,偶爾傳來驚奇、欣賞的呼聲,有時也難免碎念幾句,不過,生活真的多了一些「大陸尋奇」般的樂趣,算是體驗過一場挺有趣的頹廢巡禮呢。


☆秋芳:《我沒時間討厭你----香奈兒的孤傲與顛世》(保羅.莫朗著;專題報告時間:40分鐘)

創作有三種型式,精緻動人的文字、切合目標對象的語言、自在如意的生活,讓我們活得有趣又有意思。
在2010這年的閱讀書單http://mypaper.pchome.com.tw/hi5877/post/1321786407 ,特別期待和團隊分享這本書,在「生活」、「語言」、「文字」上,饒富意義。

                               1.關於這本書
一.生活的骨架
先從香奈兒的故事,來看「骨架」的意義與價值。
香奈兒跟著畫家朋友賽爾特,在義大利遊歷。抵達羅馬時筋疲力盡,仍在月光下參觀。在羅馬競技場,無所不談,賽爾特還計畫一場廢墟上的晚宴,他說:「建築是一座城市的骨架,骨架就是一切,一張沒有骨架的臉無法生存,骨架,讓我們死得很美。」
「建築」是一座城市的骨架,由裡而外,撐起了一整個城市,所有人的生命嚮往。香奈兒的生命骨架,又是由什麼構築出來呢?
她六歲喪母,父親送她到表姨家,一整天沒吃在趕路。表姨不屑地說:「我們去煮兩個蛋」,勉強的語氣傷了小Coco,她對生活強烈渴望,以及對愛的需求,讓她備受傷害刺激,從小就學會說「不!」,撐起她的生命內在的骨架就是「驕傲」。
想一想我們自己的骨架呢?一開始,我以為我的骨架是「光」,後來才發現,那是遠方的嚮往,更實際的是,每一天每個瞬間,我的骨架是「選擇」,記憶的幽魂穿走,時痛、時美,我總是選擇「比以前好」,好好活著,才能通往幸福,這就是為什麼,我的學生林詠恩在作文裡,提出珍惜「生命不如意事之外的十之一二」、馮立誼在「十之八九」中歷練成熟、林惟敏和美好相遇的「Replay」,他們的「選擇」,總是那麼強烈地吸引我。
看看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想想我們自己,究竟,我們賴以撐持的的骨架是什麼呢?

二.語言的魅力
真實、有趣、有意思,這就是語言魅力。這種外在的魅力,來自於深沈的內在累積:
1.大量而沈迷的閱讀:Coco在窘蹙童年讀《人名錄》,躲在閣樓上無所不讀,而後無止盡買書。這是一種豐富生命內容「土地的營養」,確立於真實。
2.第一流人物的欣賞與學習:熱烈、敏銳、直接,交朋友,也摧毀朋友。這是接近於「天空的嚮往」,用來建立標準,取法乎上。
3.人間萬物的觀察與吸收:所以,Coco成為香奈兒以後,常僱貴族參加上流晚宴做報告,這是她迴旋於天地人間的活水。
究竟要如何表現出語言的魅力?在內在力量上,建立於大範圍的整體觀察和小細節的尖銳切入;在外在型式上,呈現出「條理」與「弔詭」。
Coco談面對自己時:「我從來都不是英雄,但我選擇了我想成為的人。」
面對別人,又是另一種風景:「上帝賜給我最好的禮物,讓我不去愛那些不愛我的人。」
面對自己最熟悉的專業:「沒有女人不駝背,做女人的衣服最重要的是背。」「一個揮霍的女人所能養活的人,遠比其致死的人要來得多。」

三.文字的心意
香奈兒崛起於世紀之交,當殖民與經濟分配的衝突繃到極限激撞出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和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
這本書,是1946年戰後冬天,她在瑞士聖莫里茲酒店和老友重逢。首度失業,無所事事,一如普魯斯特的迷夢,自行尋回的時間,在糾纏她,連續幾晚的對話,而其實更像Coco的獨白。
這些對話札記,在三十年後,追逐著故人的亡魂,Coco死後五年出版。
書中藏著對這位傑出人物真誠的珍惜和心意,隱惡揚善;中譯本《我沒時間討厭你》,具體呈現她的熱烈、瘋狂、滿腹怒氣,其實她也用所有的時間討厭所有的人,只剩下孤零零的自己。

                          2.關於「香奈兒」這個人
香奈兒是法國先鋒時裝設計師,香奈兒品牌創始人,現代主義的見解,男裝化的風格,被時代雜誌評為20世紀影響最大的100人之一。
1910年巴黎康朋街(Cambon)21號開帽子店;1913年在多維爾開流行女裝; 1915年開女式時裝屋→1918年將康朋總店搬到31號→1921年,發明香奈兒五號(Chanel No.5)。
1923年推出香奈兒套裝,及膝短裙、裁剪考究的外套,通常選用黑羊毛面料、金紐扣,搭配大顆珍珠項鏈→經典小黑裙的多功能用途,白天和晚上的轉換關鍵是飾品的搭配,她說:「簡單就是所有真正的優雅的基調。香奈兒的設計,永遠保持簡單和舒適的風格。」
一生未婚,和 M.B.、英國工業家鮑伊.卡柏、藝術家保羅.伊里布、西敏公爵、流亡法國的俄國狄米崔公爵。30多年以巴黎麗茲酒店(Hôtel Ritz)為家,納粹佔領巴黎時期,與德國官員漢斯•岡瑟•馮丁克拉格交往密切,漢斯安排她繼續留在旅店裡。
她在康朋街擁有一套公寓,在羅克布倫(Roquebrune)小鎮有一套別墅;卻在巴黎麗茲酒店客房中去世。
巴黎香奈兒工作室,在卡爾•拉格斐管理下,仍然是時尚界頂級代表。

香奈兒的生命基底由「自卑與自尊」和「歸屬與自由」交織穿錯。
從蒙多爾的姨媽被送到維琪的祖父家,16歲,在茶館裡遇到擁有賽馬隊的M.B.跟著到「貢比涅」,移到波城渡假時遇到英國人鮑伊.卡柏,不約而至,跟他上火車到巴黎。她說:「親吻、觸摸、教導和維他命會毀了孩子,讓孩子變得脆弱而不幸。可怕的童年讓孩子變成征服者,堅強、有力量,但又自卑。」
鮑伊.卡柏送給她的愛,被記憶雕塑成「絕美的唯一」。
當她要求卡柏送花給她時,每半小時收到一束花,讓幸福的邊際效應驟減,這一課,讓她學會什麼叫做「幸福」。他們住在一起時,房間裡滿是鮮花的奢華,但他在訓練她時,從不縱容地品評她說謊、沒做好,保持著有教養英國人的嚴厲、刻板、道德。小Coco在無求中的唯一要求就是,希望卡柏取消「多維爾俱樂部」的晚宴,在同一廳出現在兩人小桌,人們說,他為了她拋棄了大家。
當Coco想要工作,開一間帽子店時,卡柏提醒她:「你會耗費很多資金,但是沒關係,你需要有事可做,最重要的是,你要幸福!」當她發現,銀行給她錢,是因為卡柏用債券做擔保,但是在財務通知上,他們只認定卡柏,這讓倔強的Coco在狂風暴雨中亂走,而後堅定地要求:「沒有我的允許,誰都不許為我作保。」
「我給你一件玩具,你卻找到自由。」當卡柏悲傷而真切地指出Coco在「歸屬」與「自由」中的瘋狂拉鋸,其實也預言了此後Coco在愛情上無邊涯的陷入生命兩難的煎熬。
她和設計師,派拉蒙場景設計藝術指導,並且以「十誡」風靡當代的保羅.伊里布的愛情,充滿成名後的拉鋸,在豪宅旁租屋過「簡樸生活」的愛情嘲諷,更讓他們的關係表現出危疑不安。Coco說:「我和伊里布的關係充滿激情,你知道我多討厭激情。激情的人就像田徑運動員,不知饑寒,不知疲倦,依靠奇蹟而活。激情和恐懼都是病態的極點,激情的人可以為了滿足自己的怪癖叫醒共和國總統,會毫不猶豫幹下各種壞事,而且睡得心安理得。」
回顧和被戲稱是「最後的國王」的超級權貴富豪西敏公爵在一起的日子:「釣鮭魚的日子不算生活,任何一種不幸都要好過這樣的生活,盡是煩惱和寄生蟲。」
「我不追捕他。我一直都知道什麼時候該轉身離開。」Coco這樣回顧時,甜美變少了,冰冷和傷痛慢慢侵略了美麗的記憶:「假期結束了。我花了好大一筆錢,疏忽公司,放棄生意,這可是某些人的金飯碗。」
盤踞在這樣激烈的生命基底上,Coco所呈現出來的生命風景,當然讓人目眩神迷。

一.學習
1.藝術品味的薰染與學習
彷彿學習的接力賽,卡柏死後認識博學的畫家賽爾特,慷慨、奢華,所有要他迷戀的事他都先付錢。他覺得Coco有一種天生的品味,這種引為比他的學識更讓他開心,他帶著Coco旅行、生活,繞一百多公里找一家家庭餐館喝葡萄酒吃雞捲,步行騎驢走遍義大利的賽爾特迷路了,買一隻豬在路邊烤→意外之事總是讓他陶醉不已。
Coco在畢卡索身上,學習、捕捉一種無邊涯的創造和瘋狂:「他先破壞,而後重建→他是先知,也是魔鬼,回到招魂桌上驚擾一代又一代年輕畫家,日後他若進羅浮宮,雖然有人不斷巡視,他的肖像仍會在埃及展品間獨自散步。」
2.人情練達的適應與挑剔
畫家浮蘭教她:「寧可相信不誠實的人,也永遠別相信蠢人。」「小心吸毒者。毒品不會讓人變壞,只會釋放人們身上的罪惡因素。」
浮蘭計畫為Coco畫像時,浮蘭夫人先攔下說她自己想畫Coco。Coco看盡浮蘭夫人的心機、幹練,曾經把先生偷情的情書貼在扇面,在重要晚宴時當所有人面打開。
賽爾特的妻子米西雅長期膩在Coco身邊。她這樣形容:「米西雅深愛我,那是一種愛的怨恨,希望看到我不幸,去又深怕我死去。」「她渴望偉大,親近它,征服它而後將偉大變得微小」

二.工作
1.一分天才:
Coco的天才充分展露出一種「奢華的素樸」,像牧羊女的復仇,用過去的記憶粧點未來的華美,遊艇的銅金色、海軍的藍白、水手的帆布帽、花田裡的深灰,無論是草料、天空、大樹、牧草……,各種清新、香氣與顏色,重新活在她的作品裡。
她把貂皮藏在內裡;用便宜的兔毛替代昂貴的毛皮;舉辦沒有佣人伺候的華麗餐會……。沒有「絳草」、「秋夢」這些香水,而是編號,表面科學,其實像像囚犯一樣。
這是一種驚人的「自信的簡潔」,也是一份「自囚的悲歌」。作品是Coco藏在收納盒裡的囚徒,她也是這些作品的囚徒。
2.九十九分汗水:
Coco早上九點工作到晚上七點,她說:「那些說我有才華或運氣好的人,都是懶人,以為揮輝魔棒、擦擦神燈就可以創造一切。人們喜歡在殘酷現實里披上一件想像的外衣。」
她雇用上流社會的貴族,替她往來巴黎,像普魯斯特一樣,躺在床上就能知道昨天宴會上大家說什麼,最不喜歡行事草率的人,總是強調,用遊戲態度來賺錢,是不道德的。
3.從生活中萃取的營養:
Coco的獨特個性,建築在「真實」,她強調,服裝的美感,永遠都該是忠實道德與真實情感的深切呈現。
1914年,戰爭爆發,奢華消退,卡柏帶她退到「多維爾」別墅區,接到訂單,因為布料不足,以馬房僕役衣服型式,縫製仕女緊身衣,簡潔從此取代繁複,她是征服巴黎的清教徒。
她常用黑與白、中性裝、蘇格蘭粗呢布、手紡紗、自然色顏料,很喜歡美國人說她:「花很多錢卻不落痕跡」,這就是她的美學基調。
服裝發表會時,怕記者無聊,也擔心大家不了解藏在服裝裡的創意,她在節目提要的服裝編號上,加入評論引導,開啟荒謬抒情「服裝詩學」,服裝設計師不再只是藝術家,還兼作家、思想家,並且引發鋪張廣告的戰爭。
除了「獨特個性」,讓Coco屹立不搖的力量,來自於她獨領風騷的「時尚精神」。
時尚應該在奢華中產生。奢華先由藝術家的天分構思出來,賦予特定型式,接著成千上萬人遵循這種型式,表達它、展現它,將它傳散開來。
時尚是風,無所不在。時尚必須表現時間和空間,依照需要創造自我的時尚風格,她因應自己的需要,創造出那些衣服、那些配件,運動服、加揹帶的皮包、行走沙灘時的軟木鞋……。
她相信時尚具有兩面性,一方面時空不改,時尚永不褪色;另一方面,時尚要能消亡,而且迅速消亡,商業才能生存下去。她不贊成專利權協會的操控,覺得那些小店如果不是藉著闡釋大時裝設計詩構想,如何活得下去?堅持在永遠不退流行的微小差異中,時尚革命具有意識,讓人難以察覺地逐步變化。

三.玩樂:Coco的玩樂,其實是一種「從來不放過自己」的悲劇
先從Coco語錄裡,認識她的「金錢觀」:「人會像得病一樣,對金錢產生不由自主的迷戀;錢不代表美麗,錢只代表舒適。」「我透過花錢的方式來判斷一個人→女人千萬不要嫁給有零錢包的男人。」「我喜歡購物,但讓人害怕的是,一但買下,就會擁有。」「我只珍惜一些愚蠢或無用之物,因為詩意就藏在這些東西裡。」
這種從「自卑」轉為「自尊」的極端情緒,常常會形成對社會階層的叛反。彷彿復仇,就是她的遊戲。她說:「我唯一喜歡揮霍的是我的力量,我很樂意去遊說或給予,無論工作、愛情還是友情,給予總是更讓我快樂。」
「上流社會只向時裝店的包裝盒敞開大門,卻不接待女裁縫」一生以女裁縫自居的Coco,聰明,卻不肯讓自己鬆綁,即使是歡愉也充滿尖刺:「上流社會比任何人都能帶給我開心,他們有思想,知分寸,懂得迷人的背信忘義,一種上等階層的灑脫,明顯而尖刻的傲慢,總是處在警戒狀態,知道該何時進場、何時退場。」「我邀請上流社會朋友一起旅行時,總是由我付費,當他們確認自己的快樂全屬免費時,會變得風趣迷人,我在買他們的好心情。」
她的友情,摻雜著辛辣刻薄:「小小的贈禮能夠維繫友情,貴重大禮卻會毀壞友誼。」
彷彿是對上流社會的「復仇」,她贊助「俄國芭蕾舞團」創辦人謝爾格.狄雅吉列夫三十萬法郎時淡淡說:「狄雅吉列夫的舞作就像艘船,如世人所言,我沒能阻止這艘遇難船。」「每個歐洲人都該臣服於斯拉夫的魅力,他們那種『你的就是我的』的思想讓我興奮,高貴、自然,即使最卑微的斯拉夫人有有其不同之處。」
即使是和她親密相依,一起在時尚世界打天下的聘雇夥伴,也可以檢視到Coco擠身上流社會後的偏激。她在羅克布羅恩的別墅渡假,會計阿爾賽納特地做了件長禮服來對賬,她帶他去蒙地卡羅賭場,初接觸奢華生活的會計忍不住誘惑,又去了兩次賭場,而後虧空帳務,Coco的結論冰冷而不帶任何情緒:「金錢能點綴生活,但金錢並不是生活。」
她為3500名員工在朗德地區的「米米贊」,花幾百萬組織工人夏令營,為三、四百個女人蓋木屋、出旅費,提供一個月給薪假期,還說:「為不觸怒她們,我選擇二等車廂。」
憤怒的是,不是這些工作夥伴,而是藏在Coco身體裡,那個永遠用「不」來對抗世界的自卑又自尊的靈魂。

                             3.關於「創作坊」這個團隊
最後,奠基於「吾道一以貫之」的備課習慣,還是用大家最常期勉創作坊孩子的「知識」、「能力」、「態度」,和團隊夥伴共同期待一個更美好的2011年。
一.知識→「知識」的累積,是最簡單、最不受限,也最容易立即實行的基礎:
先「大量閱讀」,而後納入「豐富歷練」,再做「全面統整」,最後才能提出「個性論述」。
二.能力→這是我們面對世界的千萬種可能。在這麼多種能力中,特別挑出三種特質和大家討論:
1.個性:突出「唯一性」
2.專業:細節的「完美」
3.魅力:和大家在一起
三.態度→這是我們過得好不好的最重要關鍵:
1.接納原生家庭
首先,接受「十之八九」的殘缺。Coco五歲時在伊索爾伯父家撕下陳舊的紅色壁紙,母親沒有指責、只是靜靜流淚的流淚的童年;父親赴美前送的白禮服和玫瑰花冠,被懲罰能配軟帽;當她淒切地向父親要求:「帶我離開!」,而父親從此消失,再沒人提過。
繼而珍惜十之一二的美好。Coco姑姑來,她要求要喝茶,具體爭取上流社會的想像和嚮往。
最後,感謝十之八九的歷練。Coco說:「我這一生不過是一段童年時光的無限延伸。」「我們在童年裡看到命運,詩意又在命運裡扮演著該有的角色。」
2.勾繪個人圖象
首先,一定得學會「看得真」實。Coco孤獨而驕傲,一輩子都在和自己、和男人、和誘惑危險脆弱抗爭。她最討厭聽人抱怨,但自己最愛抱怨;傾聽讓她不耐煩,除非是偷聽;常覺得在身邊散播善意,卻收成侮辱;改善工人境遇,結果變得更糟;為了不獨自吃飯,只能請警衛為她站崗;害怕孤獨,卻活在徹底的孤獨中,總以為這世界讓她盼來的,只有忘恩負義,相信真正的慷慨,就是體會到忘恩負義卻接受它。
她說:「冷硬鏡子映出我性格的冷硬,精明、效率、樂觀、積極、現實、好鬥、幽默,而且多疑。」「在我黃褐色的眼睛裡,浮現靈魂的入口,我看見一個可憐的女人。」
「我把衣服給了這個世界,世界卻如此赤裸。」這樣說的Coco,機智,聰敏,無論如何,還是以一種堅韌的生命力,堅持要「活得更好」。
她所經歷的一切,讓我開心,滿足了她對破壞和變化的興趣。在生命支離破碎之際,她才了解生命,這世界不過是一場鬥爭和混亂。她淡淡回顧:「和賽爾特說過的恰好相反,我會死得很慘,因為一到九泉之下我會焦躁不安,我只想回到人間,捲土重來。」
3.延續餘生可能
在瑞士湖畔,以為餘生不多的Coco,在漫長的「碎碎念」之後,連她自己也想像不到,她又活了25年。
所以,無論我們現在是什麼樣子,我們都有權利,也有義務,更重要的是,要等待機會、創造機會,延續餘生可能,為自己負責,也累積更多一點點「並不確知的Something」,留給別人。

台長: 小蟹子
人氣(3,680)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創作坊尾牙書 |
此分類下一篇:尾牙讀書,創作坊文化
此分類上一篇:2010年尾牙之四:小說,人生的模擬微型

小蟹子
謝謝羽豔從2009年幫大家撿拾回來的尾牙記憶
使得尾牙年度書成為極美的傳統。
謝謝依雯在2008年把尾牙記錄,發展成論文格局。
謝謝書瑋在2009年鉅細靡遺的皇皇巨著,並且驚動廠長,出面「管制」,要求大家先做好書面報告,以免記錄一聽到錄音檔就崩潰。
謝謝大家在人人盼著尾牙抽獎的時候,認真檢視年度閱讀,並且樂在其中。

2010年尾牙記錄共41000字:
1.熊Party,整理與出發/3000字
2.在世界邊界,御風而上……/7600字
3.活得更自在 /9000字
4.小說,人生的模擬微型 /9000字
5.法國風情 /12400字

不知道明年會是誰做尾牙年度書記錄呢?
2011-01-03 08:53:29
愛書人
雖無緣參與,有機會拜讀這篇精彩莎崗及與Co co為主角有意思作品,受益不少呢!

很少公司行號可以這麼精彩豐富過尾牙,好幸福! 好想加入這樣的幸福企業呢!
2011-01-24 23:49:2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