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4-05-03 13:13:57| 人氣2,79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雷普利》:我只想當個「好人」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Netflix 影集《雷普利》(Ripley)跟電影版《天才雷普利》的故事走向不盡相同。電影版的迪基是花花公子,雷普利看迪基,有著崇拜,也有愛情。影集版的迪基變得單純,他幾乎沒有瑕疵,為人良善,但這樣「無害」的人,為何會慘遭雷普利殺害?迪基不懂寫作,繪畫技巧也差,卻能擁有雷普利渴望的人生:帥氣的外貌,無虞的經濟,自在地活在陽光底下,享受人生。雷普利單戀迪基也嫉妒迪基,當他逮到機會,便想要變成對方,想要活成「迪基的樣子」(就心境來說,影集版更貼近法國版《陽光普照》的雷普利)。

影集裡多次提到卡拉瓦喬的畫作,雷普利在教堂看畫時,神職人員點出卡拉瓦喬畫作的重點:「光,永遠要有光。」這也點出《雷普利》的核心精神:追求光(擺脫底層生活)。由此來看,《雷普利》其實是另一個版本的《寄生上流》,又或者是《無間道》裡,劉德華角色的重現:關於一個惡人,大費周章想要變成「好人」的過程。劇中,雷普利多次借迪基之口跟外人說:「雷普利是個好人,你們都誤會他了。」為了變成「好人」,得先當個惡人。洗白過往,重頭來過的代價,就是要獻上幾名犧牲者,作為跟魔鬼交易的籌碼。

另外,《天才雷普利》跟《雷普利》的瑪姬設定差異頗大。電影版的瑪姬,非常信賴雷普利,直到影片尾聲,才發現對方的真面目。影集則是相反的過程,瑪姬非常厭惡雷普利,視他為「寄生蟲」,覺得他就是要佔迪基的便宜,而贏得瑪姬(以及迪基的親屬)的信任,成為雷普利最想達成的目的。

「卡拉瓦喬畫了這幅《手提歌利亞頭的大衛》,在畫中,卡拉瓦喬把兇手和受害者連結起來,他把大衛凝視歌利亞頭顱的樣子,描繪成富有同情心,甚至是充滿愛心的模樣,他以自己的模樣來畫他們,更加深化了這個連結,這兩張都是卡拉瓦喬的臉,年輕的,年老的。」

迷戀著迪基的一切,又憎恨著迪基的一切,多麼矛盾的心情,這也讓雷普利這個角色,變得複雜而有趣。只是,看著《雷普利》的故事,也深深覺得雷普利的詭計,大概只能發生在社交媒體尚未盛行的年代吧,一張照片,就足以揭穿雷普利不是迪基的真相,但幸運的雷普利(以及粗心的警察們),始終沒有想過要查看「失蹤」的雷普利照片,也就錯失了破案的最佳時機。

《雷普利》有幾個讓我不太信服的地方,一是發生失蹤案,警方完全沒想要調閱失蹤者的照片,有點不太合理。二是雷普利不過戴上假髮和鬍子,就騙過跟他多次會面的督察之眼,也讓我感到不可思議。只能說,當你相信眼前的「人」,那些顯而易見的「謊言」,都會被視而不見,一如雷普利在威尼斯的住處,奢華高貴,督察看了,自然不會聯想到:住在這樣房子的人,需要為了錢而殺人。

妙的是,雷普利從迪基的身份再次變回雷普利時,他又得把自己藏身在暗處(調暗燈火,不讓督察看清楚他的面貌),這個設計太妙了:雷普利就是個只能活在陰暗角落的人,要想過著「陽光普照」的生活,得先把上位者消滅,取而代之!(雷普利和迪基在義大利的住處,也強調出他們階級的高度落差)

我愛《天才雷普利》和《陽光普照》,我也愛《雷普利》,攝影令人歎為觀止的強大、美術陳列讓人大飽眼福,演員也都是我的心頭愛,飾演雷普利的 Andrew Scott,沒話說得好,看他演戲就是享受。飾演瑪姬的 Dakota Fanning、飾演迪基的 Johnny Flynn(我超愛他在《艾瑪》的演出),和飾演迪基好友的 Eliot Sumner,表現也很穩很有說服力。

最後,約翰馬柯維奇(John Malkovich)居然有參與影集版演出,儘管角色不吃重,卻是一個讓雷普利得已繼續活在「陽光」底下的重要人物,既然約翰馬科維奇也在《魔鬼雷普利》裡演過同一個角色,因此,新舊雷普利同台,也就有了傳承的意義。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
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

台長: hatsocks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