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11-13 14:52:26| 人氣3,97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金馬57《廢棄之城》:我們不是垃圾!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討厭我家,所以我只能去學校。我討厭學校,所以我混街頭。我討厭街頭,所以...16歲的一個晚上,我發現我沒有地方可以去了。」16歲少年小樹在街頭晃蕩,意外認識一票會講話的廢棄物,在阿袋(塑膠袋)的帶領下,小樹來到廢棄城,他在這裡找到了歸屬感。然而,阿袋不甘心自己只能被視為垃圾,想要率領眾廢棄物突圍到台北打天下,小樹不想失去阿袋,百般阻撓......

易智言導演的《廢棄之城》,技術面有令人驚喜之處,塑膠袋飄動起來或是鐵罐滾動的畫面都很細膩可愛(選擇塑膠袋作為主角,不只動態有喜感,作用也有巧思,例如片尾逃離廢棄場的方式,在電影前段就已經給過小小的暗示);劇情不像好萊塢動畫電影的童趣,較為成人取向,影片以廢棄物來隱喻小樹的心情,小樹覺得自己是邊緣人,不受重視,像是被丟棄的垃圾而自暴自棄。小樹在廢棄城的短暫時間,看見阿袋不向「現狀」低頭的積極,一開始是嘲諷,甚至想要破壞,卻在過程中慢慢被觸動,進而向阿袋是看齊,並願意積極面對自己的未來。

「死了那麼多人,那你們就不要突圍了啊。」
「如果我們不突圍,我們就真的變成人們不要的垃圾了。」

阿袋想要帶領夥伴前往台北101,找尋更好的未來,訴說人們對於天龍國的美好(但錯誤)想像,以為到了繁華城市就會變得不同變得高貴。然而,阿袋就算到了台北,他的身份並不會跟著改變,塑膠袋依舊是塑膠袋。原來「地點」不是突圍之旅的重點,找到個人的存在價值,才是決定未來出路的關鍵。如此來看,《廢棄之城》的阿袋倒是有點像是在影射原民的身份認同困境,以及中年人尋求事業第二春的努力不懈。

若是再更腦補一點想像,《廢棄之城》也像是透過阿袋等角色,呼籲台灣向前行(不要故步自封),創造更多的可能性。因此,廢棄城的掌管者:城隍爺,代表的是害怕改變同時也害怕他人進行改革的中產階級(幫忙掌權者打壓低下階級);吸收垃圾的鐵甲車與廢棄場,則是社會對於改革派的打壓,逼迫群體臣服在威權之下,不准造反(維持現狀)。

《廢棄之城》有它出色之處,但我對影片的觀感並非全然的正面。

其一,電影的技術面整體來說是好的,有拉出台灣動畫電影的不同視野,塑膠袋滿天飛舞的場面有奇觀也有震撼力。可惜人物(人類角色)造型不夠吸引人(小樹還好,其他串場人物的外貌都不太吸引人)。另外,我對電影角色的投入感不高,以小樹為例,幾句台詞就算交代完他寧願流浪街頭(廢棄城)的心情,即便影片的重點是自我成長的追尋,但觀眾不夠理解小樹的「生命故事」(是什麼讓他變得如此防備與焦慮與消極),也就很難對角色投入更多的感情

其二,映後座談上有觀眾提及《廢棄之城》會讓他想起《玩具總動員》,導演和製片都否認影片有參考皮克斯的作品。老實說,我也覺得《廢棄之城》部份片段跟《玩具總動員》系列確實有像,包括人體模特兒跟其他廢棄物拼組起來的造型,與《玩具總動員》第一集被惡童隨意拼裝的詭異玩具頗為相似、垃圾廢棄廠的畫面與配樂,會讓人想起《玩具總動員3》。另外,《廢棄之城》片中大量彩色塑膠袋升空的畫面,則讓我想起了《天外奇蹟》的飛天氣球。

其三,《廢棄之城》花費一億五千萬台幣拍攝,絕對是一場豪賭(可以理解為何電影會找來許多大明星配音,希望能增加曝光率推銷影片)。然而看片過程,我會忍不住想:《廢棄之城》的觀眾群是誰?這個故事對小朋友或青少年有吸引力嗎?他們會想看塑膠袋和鐵罐和廢棄物的故事嗎?或者,這個劇本對成人觀眾有足夠的吸引力嗎?我堅信電影不該只有一種樣貌與一種敘事手法,但我還會對《廢棄之城》日後該如何宣傳與推動票房感到憂心...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
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

台長: hatsocks
人氣(3,972)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台灣電影 |
此分類下一篇:二刷《孤味》+《孤味》短片版:恨入骨,愛入心。
此分類上一篇:金馬57《日子》:愛情的魔幻時刻。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