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3-27 18:12:55| 人氣116|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少數民族電影:從各美其美到美美與共

少數民族電影:從各美其美到美美與共

原標題:少數民族電影:從各美其美到美美與共



①:電影《西藏天空》劇照。



②:電影《諾日吉瑪》劇照。資料圖片



③:電影《西藏天空》劇照。



電影《傢在水草豐茂的地方》。資料圖片

今年恰逢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60周年等重大節慶,有關少數民族的話題成為社會熱議的焦點。其中,作為傳承弘揚民族文化、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進步的重要載體,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尤為引人註意。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少數民族題材電影由於缺乏專門人才,基本上由漢族團隊以漢語為主進行創作,因此不可避免地帶有漢族印記。這些電影不僅將少數民族地區的旖旎風光和風俗景觀以視聽方式呈現給觀眾,也為鞏固民族團結、增進國傢認同感發揮著獨特的意識形態作用。直到20世紀80年代之後,以《黑駿馬》為代表,運用本民族語言觀照民族生活和思想情感的少數民族電影逐漸增多。2005年藏族導演萬瑪才旦的《靜靜的嘛呢石》被譽為真正意義上的少數民族母語電影。該片的創作班底以少數民族電影人為主體,最大程度上保障瞭藏族文化的原汁原味,有效實現瞭少數民族電影表達自己民族文化的獨特功能,具有文化人類學的獨特價值。此後,少數民族母語電影的創作隊伍不斷壯大,一批少數民族電影人才迅速成長並形成團隊,用自己的語言和視角來講述本民族的故事,使少數民族電影從國傢化敘事向個人化敘事轉變,實現瞭少數民族電影本土化和現代化的轉型。2011年北京國際電影季集中展映瞭30部少數民族母語電影,成為電影史上首次由一個國傢向世界展示眾多民族母語電影的電影節。參展電影不僅體現瞭中國少數民族電影創作取得的藝術成就,也展示瞭中國多樣文化與世界多元文明的對應性。近年來,隨著電影制作技術逐漸提高,創作理念不斷更新,電影生產能力越來越強,中國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已經形成瞭較為系統的創作模式,呈現出全新的發展態勢,逐步邁入新的“黃金時代”。

從漢語為主到母語創作

母語電影的大量出現是中國民族電影主體性覺醒的表現。當下大部分少數民族電影的創作者都堅持母語創作,並且不斷拓展創作語種,2005年至今,已經有至少11種少數民族語言拍攝的母語電影出現。這些影片註重本民族語言的運用,挖掘和呈現民族文化深層次的精神內涵。比如,蒙古族導演巴音執導的《諾日吉瑪》,以諾門罕戰役為背景,講述在草原苦苦等待愛人的諾日吉瑪救助日俄傷兵並化解戰爭仇恨的故事,雖然沒有正面戰爭的場景,卻充滿瞭對荒謬戰爭的批判和反思,並借呼倫貝爾草原的壯美景觀歌頌蒙古人民胸懷的寬廣。小成本制作的公路電影《傢在水草豐茂的地方》借裕固語和甘肅方言的使用來定義角色身份,以兩兄弟歸鄉之旅來審視裕固族逐漸消亡的民族文化,在不動聲色的敘事中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當前少數民族母語電影的創作仍有不少漢族創作者參與。他們對少數民族文化充滿熱愛之情,拒絕“獵奇”的創作心理,避免居高臨下的審美姿態,更多地將少數民族發展和對民族歷史、文化發展變遷的省思相聯系,並以民族化視點進行敘事,從而獲得包括少數民族同胞在內的廣大觀眾的認同。比如,獲金雞獎最佳故事片提名的《西藏天空》就有漢族導演參與創作。影片以莊園少爺和農奴的愛恨情仇為主線,將個人精神探求與時代變革並置來表現近代西藏的歷史變遷,用藏語、漢語、英語的碰撞交流來演繹西藏民族身份的流轉,並借宗教神秘主義的表現闡釋歷史變遷下西藏人民精神世界的叩問求索,是一首西藏農奴制蛻變的史詩。

圍繞少數民族電影作者身份的界定,歷來存在很多爭論。其實,少數民族電影創作最重要的不是導演的民族身份,而是導演的文化審美態度,包括對少數民族生活文化的把握、所選擇的審美表達方式以及能否獲得少數民族電影觀眾的認同。當下堅持少數民族母語電影創作的主創人員來自各個不同民族,他們在民族身份、藝術風格上都呈現出多側面的特點,這本身就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不同側面在電影創作層面的寫照。

從自我書寫到和諧共生

在堅持母語創作的同時,不少少數民族題材電影註重“原生態”表達,以民族文化的自我書寫為方法,以還原少數民族文化的真實面目為宗旨,將那些未經特殊雕琢、散發著鄉土氣息的表現形態呈現在銀幕上。其創作大多借助母語的陌生化效應,在此基礎上尋求並確立民族的自我身份,諸如《碧羅雪山》《德吉德》算是原生態民族電影中的精良之作。隨著這種“原生態”創作策略的廣泛運用,當下眾多少數民族電影在藝術上成績斐然,成為中國電影一道具有獨特魅力的風景線。

長久以來,我國形成瞭多源多流、源流交錯的“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各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文化習俗和精神傳統,是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傢園的組成部分。所以,少數民族電影不僅要“各美其美”,更應“美美與共”。近年來少數民族電影創作註重風格及其呈現的多樣性、豐富性,所呈現的內容從“過去”“古代”走向現代,走向日常生活,展現瞭各民族人民對美好生活、共同價值的追求。比如電影《我的旗》,以一面“國旗”作為敘事核心,結構起維吾爾族村民胡達拜地·依明接受護旗手軍人的臨終囑托、二十年如一日堅持升國旗的感人事跡以及升旗、買旗、做旗桿、找旗等生動情節,以一種“有意味的形式”表達瞭一個村鎮、一個地區、一個民族的愛國激情。還有《遙遠的錫林郭勒》《伊犁河》《漫翰調》等,從不同角度表現中華民族大傢庭裡各民族團結友愛、和諧共生的文化內涵,藝術地呈現出共建中華民族共同精神傢園的“母題”。

從政府扶持到市場生存

少數民族電影創作雖然取得瞭不俗的成績,但在商業浪潮湧動下卻隻能影院幾日遊,甚至直接被拒之門外,在主流商業院線成為“不可見的電影”。很多電影陷入瞭有專傢喝彩卻沒觀眾觀看,或者墻裡開花墻外香的尷尬境地。這從側面體現出當下少數民族電影存在的接受困局,我們必須調整思路,在堅守本民族的文化立場的前提下,借助類型電影的創作手法和商業營銷手段實現市場生存。同時政府應承擔起文化責任,在尊重市場的前提下,從文化多樣性、文化安全的角度,提供一切可能的扶持。需要強調的是,少數民族電影不僅是面對電影市場的電影產品,它還可以借助光影這種便捷的傳播媒介,將身處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人民群眾的現實生活和所思所想展現在全國甚至世界各國觀眾面前,對滿足各民族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維護國傢各民族安定團結、推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文化繁榮等方面都具有積極意義。因此,對於少數民族創作生產的問題,我們不能局限於市場層面的思考,而應該上升到國傢文化戰略的高度進行統籌規劃。2013年10月啟動的中國少數民族電影工程旨在為每一個少數民族拍攝至少一部電影,是政府層面對少數民族電影又一次大規模的扶持,也是對電影“唯票房論”的矯正。活動借助“藝術院線”進行長線放映推廣,不失為少數民族電影市場化生存的一種有益嘗試。

少數民族題材電影作為一種文化有其特殊性。它並不是簡單的消費品,而是一種民族形象、民族文化傳統、民族文化精神的載體。在全球化語境下,面對著西方文化霸權,我們的創作必須在文化自覺的基礎上進行文化表達,追求和實現文化多樣性,達成現代語境中文化生態的優化。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傢,中華民族文化的“多元一體,不同側面”特征都體現在少數民族電影創作中。除瞭藝術價值,少數民族電影承載著中華民族政治、經濟、文化及意識形態傳播的多重使命,是促進多民族共同發展,建設現代化民族國傢,實現“各美其美,天下大同”理想的現實寫照。當前中國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已經成為呈現國傢形象的重要文化資源。在市場化、國際化的歷史背景下,抓住電影產業轉型期的關鍵機遇,民族題材電影就有可能在中國電影對外傳播戰略中成為領頭羊,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

(作者饒曙光,為中國電影傢協會秘書長)

台長: goggw02684
人氣(11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