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2001.06.16)我要穿越“時光隧道”回家,回我的蘭陽故鄉去載著我的阿伯從羅東上蔣渭水高速公路,就從蘭陽平原這一端飛馳進入一個新的時空紀元,讓我78歲的阿伯也能感受到從天涯到咫尺的變化!那肯定像似一場夢,只要穿越幾座隧道,安全帶才綁好一會兒,人車就從礁溪這端飛夢到了台北的石碇!我現在且要將這「夢」好好地再理一遍,讓通往宜蘭路的歷史重現;

◎
1796年(清嘉慶元年),首先談談1796年以前的吳沙和一夥開蘭先人步履,他們從艋舺搭船繞了大半圈的基隆河來到瑞芳,接著要翻山越嶺最後從福隆隧道所在上方的嶐嶺古道進入噶瑪蘭,這一趟路需耗費四天三夜的腳程,我的13世老祖先就循著這條路,踩著草鞋步履頂著烈日風雨,一路闖蕩進入噶瑪蘭新天地。我的祖先來自閩南漳州府金浦縣,據信先祖渡過黑水溝來到台灣之後先落腳於桃園大溪,後來移居台北盆地的士林基隆河之濱。我猜想也許是漳泉械鬥鬥輸了,我的先祖才跟著當年在士林、艋舺招墾的頭人吳沙來到今日貢寮一帶伺機等待,當時貢寮是平埔凱達格蘭的Kon-a部落所在,漢民稱此地為丹裡街。說不定我那羅漢腳先祖就是在此地看上美麗的平埔姑娘,開啟一段延續至今還流在我全身血液裡的基因旅程(Gene tour)。這旅程我的祖先用手腳披荊斬棘走出來,通往蘭陽的「路」存在我先祖的心裡,而人的志向有多遠「路」就有多長,只是這路走起來艱難無比!
◎◎
1823年(清道光3年)以後有了些進步,板橋林本源商號(板橋林家)捐了20萬兩銀子修繕了草嶺古道,這下子之後商賈行旅可以越雙溪、貢寮而從遠望坑走進在梯田阡陌之間的小徑往返蘭陽,這路程當年台灣總兵劉明燈的轎子就晃啊晃地經過,誰知那寒冬東北季風不賞總兵大人的臉,一個呼嘯就掀了他總兵的「車」頂,讓他劉大人也不得不說出“雲從龍、風從虎”的臣服之語,劉總兵恭敬地在那「出事」地點立了個虎字碑以敬天謝路,而這碑石在經過一百五十年之後我首次用手去觸摸,我一個12歲的蘭陽子弟就站立在那歷史的嶺峰上眺望我美麗的平原故鄉….!
◎◎◎
1926年(日昭和元年)宜蘭人高聲唱出坐火車過山洞的快感“火車阿麼里搭、阿麼里搭丟、哎喲迸坑(隧道)來….”這一首「丟丟銅」宜蘭人唱得爽,不過爽歸爽,就怕那燒煤有煙會嗚嗚叫的機關車,硬是讓許多宜蘭美人過了一個又一個山洞之後,活生生出了台北車站通通變成台北黑人!雖然說臉燻黑了卻也換來宜蘭到台北之間的交通時程從2天縮短到6小時,同時人們再也無需攀越三貂嶺,不必再承受「過三貂嶺想“某”“子”」那般害怕山賊土匪的恐懼,屈指一算這從二天縮短到幾小時的變化,宜蘭人足足等了一百年,有夠久!

◎◎◎◎
1943年(日昭和18年)北宜公路開通了,從新店到礁溪的近50公里路就盤旋在南勢溪與北勢溪的山嶺間,這條路造就了出了名的9彎18拐,就在彎來轉去的迴旋之中讓許多宜蘭人頭昏腦脹,有人台北 宜蘭一路吐,吐啥?就暈車哪!
也許有人問:「火車穩答答不坐,開車幹嘛?」其實這「9彎18拐」彎來轉去都是日本仔為著戰爭需要而建,這是一條戰備道路,一條為了代替若是萬一鐵枝路乎美國仔炸掉,日本皇軍的人員與補給還能有路走、還有辦法和美國仔來一個最後「玉碎」,以便他們能夠向大和天皇陛下「萬代」一番。
對我而言,這條路實著是影響我的一生至鉅!我的生身父親在1962年因車禍喪生於此,而我的生身之母在1965年也循著這條路改嫁遠去!四十多年來這路承載了我許多的殤愁…!然而我還是喜歡走這條路,多少年來只有在經過父親出事地點時,我才能感受自己與父親是那麼接近,我才得以在心裏吶喊一聲聲“阿爸!阿爸!阿爸!”,幾十年來北宜公路是我阿爸的路,只有在這路上我才有阿爸可以呼喚。
◎◎◎◎◎
1977(民國66年)那一年我18歲,濱海公路(台2線)打通了從鼻頭角到瑞濱這一段,宜蘭人要到基隆、台北又添了一條道路新選擇,那一年通車後的秋天某日我和同學阿斗開一部他老闆的紅色敞篷小跑車到基隆辦事,那年頭路雖不寬然車輛極少,我和阿斗輪流各開了一段路,在那之前我的開車時數不到100小時,因此我"慢慢地"以110公里風馳於台灣的東北角,當車過石港我遠遠眺望三貂角,雖然無以像1536年的葡萄牙水手從海上眺望,可是當我看見一邊是海天一色的藍而另一邊是疊巒蒼翠的綠,我才深深體會何以葡萄牙人會驚呼“Alha!Formosa!”(美麗啊!福爾摩莎!)。隔年,我的人生開始從蘭陽平原奔向外面世界,我負笈來到繁華的台北城,像一隻初生的牛犢就闖啊闖蕩而「忘」了回家,忘了在退伍之後回到我的蘭陽故鄉,於是我迷失在台北大都市….。從此,故鄉是一個圖騰也是一劑心靈麻醉藥,每當我「受傷」的時刻,就一再重複自我療傷與麻醉的過程;喃喃自語“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那一年,濱海公路讓我不小心遠離故鄉,拉遠了我和故鄉的距離!

◎◎◎◎◎◎
公元2006年,世間事在變化中間哪親像暝夢仝款,實在毋敢想有一工宜蘭人欲去台北城毋免一點鐘!咁有影?爾只要雙手捏著“喊多路HANDLE”過二坑迸坑就到台北城啊。講一例歹聽的;毋嘟好車內底放一洌屁,恐驚會臭到台北城,安揑有緊麼?
我在想從吳沙伊始陣的草鞋前輩開始,他們要步輾四工這才到宜蘭,而這一回只要一個點鐘來去。這中間隔了二百外冬,宜蘭人這一路行來甘毋是親像夢一場二百年的暝夢?
所以,暝那再我欲駛車過迸坑返去kavalan(噶瑪蘭),看我的美麗故鄉,這條毋免一點鐘的路相信毋免多久,著會將我的故鄉變做台北的後花園,青青青的田園會漸漸無去,Sulamu別墅會那來那濟!有一工我的故鄉真正會變做台北後花園,兮時陣宜蘭人嘛攏總變做台北人!
這條叫做蔣渭水的高速公路,宜蘭人賺著時間卻失去了美麗故鄉…….,所以我要趕緊返去看我的蘭陽故鄉,趕緊將故鄉的美麗記在心肝內。
高速公路賦我毋免再想說返去宜蘭做庄稼人,賦我毋免日思夜夢;因為日後宜蘭就親像板橋、三重埔、中和永和仝一款,真正是鬧熱真正是全全人……!
P.S朋友爾若欲看我的蘭陽故鄉美景,敬請爾來我的網路相片簿,網址是;
http://photo.pchome.com.tw/geoglin_99/ 鄉土行腳 – 我的蘭陽故鄉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