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水果與社會階層流動:談台灣教育制度改革該走的方向
我今天懶惰病發作,開學後第一次週六沒有去學校工作準備上課教材,而是在家成天睡覺。但就算睡覺作白日夢,夢到的還是有關用什麼圖、怎麼解釋,才可以把我的課教好這回事(當然還是有夢到其他不好意思講的事啦…),唉。不過夢中的統計曲線,倒讓我想起了一個可以發揮的題目:「我的專長」。
說到專長,大家一定聯想到音樂、舞蹈、繪畫或是心算、電腦、體育、圍碁等,它是每個人從小到大的天賦、機緣與訓練合而為一,進而表現成為個人主要特色的結果。
但談到我的專長,因為本人小弟在下不才我來自社會基層,「訓練」這個變項,就不太可能是形成我的專長的因素了;舉凡要花錢去請老師教的,甚或只是要花一點點錢去買工具的,我都不太會,也沒什麼興趣(真是個無趣的人哪!)。甚至連不用花什麼錢的(例如玩牌與下棋),我也沒什麼贏別人的慾望(這個incentive或是reward實在太小了),所以跟別人在玩牌或下棋時,在「十玩九輸」的情形之下,要變成什麼牌搭子的一員,甚或是到玩物喪志的地步,那更是困難。
所以那我的專長到底是什麼呢?講笑話??也許吧!但是只要有些人覺得好笑,就一定會有更多人說「好冷喔!」,尤其是年輕漂亮條件好的女生們佔了後者的多數,要討好她們實在太困難了,我投降。
好吧!直接告訴你們好了:我的專長就是兼具「世間少有的俗氣」與「在地生活化」兩種特性,但也是一項非常普羅大眾、市井小民的奇怪嗜好:「挑水果」。
首先,我不喜歡一顆一顆高高在上(或在冷藏設備裡),裝扮得像貴族的水果(例如從日本進口,表皮是均勻的粉紅色、大小如小玉西瓜的高級蘋果)。現代社會多元化,我雖然窮、也不願意買這種東西來吃,但其實也不乏吃到這種高級水果的經驗,其實它們並沒有特別好吃,純粹只是滿足一些人炫耀經濟能力或是討好一些有短暫利益瓜葛的人而已吧。當然這種水果更不環保,在農民憚竭思慮、萬全照顧之下,過份的施肥與用藥也很可能使它們比一般水果還要「毒」,就好像後母王后給白雪公主吃的那顆蘋果一樣(這真是毒物學的一個很好的研究題目呀!!蘋果怎麼下毒呢?又有什麼毒是王子的一個吻就可以救活,而不是反而一起被毒死的呢?而後母為何就一定是壞人呢??就社會學的角度來看,這種童話故事真是充滿了階級意識呀!生下來有權有勢的人就女的典雅高貴、善良純潔,男的英挺俊俏、聰明勇敢;在森林中自給自足、滿足無欲的小矮人卻永遠只能當當跑龍套的配角而已。所以一般來說,只要有王子與公主這種角色的童話,都不是什麼好故事,沒什麼小孩子值得學的東西,套句我爸爸的話,就是:「沒教育意義」-只是我也不知他總是滿口粗話的言行會有什麼教育意義就是了-)。
轉回正題:水果挑久了,自然就會有心得,所以只要我到賣水果的地方,察顏觀色、掂掂重量、賞聞氣味、拍拍果皮(多麼專業的精湛演出啊…),就可以迅速地在眾多當季水果之中,挑到價廉物美的好吃水果。但由於我的職業是有關怎麼在大群體資料中找到暴露與疾病之間的因果關係的,所以除了各式各樣不同水果個別的挑選技巧之外,自然我就還會進一步想要找到某些巨觀角度的潛在規則。
我發現:一堆水果中,大小顏色等外表個別差異越大的(套句統計學說法,就是變異量比較大),這堆水果的整體品質就會比較差,而且這是跟產地國的農業生產水準有關的。這時就算是你特意去挑出比較大比較紅的來購買,這水果也是不會香甜好吃到哪裡去的。反之,如果一整箱水果大小幾乎一致、色澤均勻,一般來說整體品質就會不錯。當然有人會說:「水果是經過分級挑選的,當然就大小一致啦!」但那也要產量夠大、品質整齊,才可以從中挑出一箱箱賣相不錯的水果來賣吧?!其實就生物學的基本規則來看,生物個體間的差異本來就是進化的基礎之一,強要每個生物個體都像工業產品一樣,每個都一模一樣,這是違反自然規則的。但是就農業生產的角度來看,每顆水果都在同一個時間成熟,而且大小一致,的確是降低採收、包裝成本、提升收益的重要因素。於是,雖然我不是學農的,也可以想像到:這一定是農業生產管理專家一直在努力的目標之一,就算不能培育出「果王」,但是至少也要讓無法賣出的「無效產品」越少越好,以免浪費肥料、空間與陽光、水等資源。
好啦!這個挑水果得來的心得,有什麼用呢?有!而且大有用處,跟教育有關!雖然我沒修過教育學分(跟學教育的人在一起也是閒聊、講八卦居多),但是我多年來總也是台灣教育制度下的消費者之一,而且在美洲、亞洲、歐洲教育界都有「施」或者「受」的經驗,應該也還算是教育這一行的一顆小小螺絲釘吧?!
台灣十幾年來的教改被輿論大眾批得一無是處,不過我覺得某些方向其實是正確的,例如說停止國家統一出版單一教本、建立大學多元入學管道等等。前幾天的新聞報導說:某項全球競爭力報告中,台灣的高等教育成效排名高居世界第四,然而輿論卻沒有任何一點點肯定教育行政部門的聲音出現,真是怪了。就只是因為這不是嗜血如鯊魚的政客們可以拿來批鬥、炒作新聞的消息嗎?台灣大眾傳播之淺盤、失智又政治化,可見一斑。只是我個人沒有立場來幫杜部長辯駁啦!我只是無權無勢的普通人,不是王子,也不想親男人。
再轉回正題:這個水果整體品質好壞的心得,跟教育有什麼關係?請聽我慢慢道來:我從小到大遇到過不少資質、創意俱佳的天才;然而這些天才,卻大多不是家學淵源或是刻意栽培的,他們的成長背景反而是一般家庭居多,最常見的就是父母是中小學老師的了。到了富強的西方國家,卻發現所謂的「天才」少見很多。那麼問題來了:為何這些國家社會會這樣穩定而強盛呢?我想就是因為我們台灣的教育制度與社會氛圍都過份強調了所謂排名、資優、尖端、榜首等等的概念(每年大學入學放榜,總是少不了有關各類組榜首的報導,這些「榜首」後來如何?既無人聞問,也實在未見這些人後來有何大作為),而絕大部分並不那麼「天才」的人在整個從小受教育的過程之中,就是不斷地被否定、被拒絕而漸漸放棄了終生不斷學習成長的動機,變成沒有實事求是精神的愚夫愚婦(請原諒我講得這麼重)。
一個國家教育制度的成功於否,應該是建立在是否讓大多數國民都有某種程度以上的知識能力(縮小變異量與提高平均值),而不是培養出多少小時候是天才、出社會後卻表現平平的庸碌大忙人而已(或是以自殺而終的悲劇,跟我熟的人應該知道我在說誰吧??)。這個社會接著只要大量投注研究資源、鼓勵創意,就自然會從這一大群一大群有相當教育訓練的人之中,出現真正的「人才」。在先進國家的情況,就是這樣。
於是在這樣的原則之下,教改的方向就很明確了:我們應該要讓所有的人都能夠均勻地暴露於高品質、廣泛的教育機會,一段時間後自然就會有各種人才為社會所用。家裡能夠提供更多資源來栽培的也無妨,但是這些私人個別資源的投注,不應該改變了接受更高階教育的競爭機會。例如說某些人有音樂的天分,那麼只要在學校裡提供了充分的資源,就會有人才出現;而不是家裡有足夠的錢來讓小孩學音樂的,才有機會接觸到專業的音樂訓練。一樣地,有特殊數理天分的,不用經過補習、考試,背一些沒有用的東西(考過卻全忘了),一樣可以有機會接觸到高階的數理研究環境。需要天份的科系才應該用甄選入學的方式進大學,而那些將來會賺大錢的應用科系(臨床醫學、法律、商科等)人才,就應該要用「學士後若干年再篩選」的方式來獲得;例如說:大學生物相關科系畢業後有工作經驗三年以上的,才可以報考醫科,而不是高中成績好、補補習、背背書、多重考一兩次就可以當上醫生,那是在浪費社會人才資源。我們現在這種教育制度,多年來已經浪費了太多有基礎科學天份的人才在「考醫科」這個東西上面了,雖造就台灣現今的臨床醫學成就,卻讓整體科學研究與技術研發水準落後於先進國家,醫學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跟我們社會投入的人才資源不相稱。
「教育」是人類近代社會進化中一個促進階層流動的重要機制,而不是反而成會一個製作庸才卻扼殺天才的機器,更不該是某些專制國家創造出一個個思考行為模式一模一樣的「順民」的工具。人才要來自於社會一般多數大眾的民間,完全打破社會階層世襲的規則,整個社會國家才會進步。真心希望大家多多想想這些議題,不要再花時間去消費那些沒「教育意義」的資訊,認真開始思考、討論吧!拜託拜託!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