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2-23 20:39:23| 人氣4,827| 回應0 | 上一篇

參考資料(下) : 從徐蚌會戰到金門古寧頭 胡璉將軍重建國軍的故事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續上集  :  參考資料(上) : 國共戰爭簡史

 

  1948年天冬淮北的雙堆集 ,風雪交加 !  原本國軍最剽悍的12兵團十萬官兵和800輛戰車 ...  十幾天前還在依照國防部命令的作戰計劃救援徐州追擊共軍( 國防部的作戰計劃處長就是潛伏最久的共諜) ... 現在卻陷進黃河舊河道的大片爛泥裡進退不得 ...在飢寒交迫中堅持20幾天,終於在鄧小平統一指揮的共軍中野、華野兩大兵團六十萬的合力包圍下潰敗下來。兵團最強悍的11師在爭奪大王莊的突圍戰鬥中玉石俱焚,國軍主力骨幹將領幾乎被一網打盡,幾支十餘萬人的國軍精華在荒涼的土地上被一舉抹去。


 

第11師官兵無疑是最忠誠的,他們在極度艱苦的環境下 ... 一直恪盡職守保護著他們的司令官黃維、和奉命臨危代理的前軍長副司令胡璉,並拼盡最後的力量,向前衝殺,打開一個缺口讓兩位正副司令的坦克跟著衝了出去途中司令官黃維的戰車拋錨被共軍俘虜,而胡璉指揮戰車以他的大智大勇和讓人羨慕的好運氣,終於突出重圍。雖然最後棄車逃出來,卻身中32砲彈碎片傷勢很重,當包圍圈外的騎兵團團長翟連​​運見到血滿軍襖,疲憊不堪​​的胡璉時,忍不住大哭起來。

在醫院期間,胡璉顧不上傷痛,念念不忘的是如何重整旗鼓。想到12兵團,他內疚、不甘,現在能做的就是:一息尚存都要頑強戰鬥下去。胡璉焦急地託人安撫、搜羅流散在南京、上海等地的12兵團游勇;復仇的信念也支撐著他儘早的從病床上爬起來。

19
49年初,國民黨政權已是風雨飄搖,黃埔校長起家的蔣總統在遼沈、淮海、平津(尚未結束)幾大戰役中把中央嫡系部隊幾乎打光,沒等共軍打過長江,就被還有掌握50萬國軍廣西部隊的桂系李宗仁副總統 ...逼宮而下野。當初強烈反對胡璉當12兵團司令的桂系二當家 ... 前國防部長白崇禧 !  這回主動給療傷中的胡拋來橄欖枝,白長官送來親筆函一封,邀請胡璉到帳下當兵團司令。胡璉看罷無限感慨地說:“出身黃埔,一生以忠義自誓,追隨校長,為國奮鬥,豈能在大局險危,校長蒙塵時,接受他人任命。”說完把信投入爐火中銷毀,不作回复。這個情景被他的同期同學、同鄉劉景蓉看在眼裡,感動無比,時隔幾十年這位劉同學還不忘在回憶文章中寫出來。劉景蓉深知胡璉當時是多麼渴望得到重新帶兵的機會,而機會來了,胡璉卻選擇不負他的校長。

拒絕了桂系白崇禧,想短時間內重返戰場,胡璉只能求助湯恩伯,在他看來,湯司令是校長的嫡系,和他是同路不同系統的。由於和湯司令不太熟,胡璉還特意走了同鄉同學52軍軍長劉玉章將軍的關係,讓劉帶著引見。胡放下自己的尊嚴,向湯表示:“我願留在前線為保衛京滬而盡力”。哪知道湯司令非常不喜歡這位土木系的中堅戰將,大聲拒絕道:“你應該到後方休息,至少6個月 . . . 湯的話給予曾經那麼驕傲、獲得那麼多軍人榮譽的胡璉深深的刺痛,這比打他兩拳還難受。但為了能儘早重返戰場,和共軍搏殺;為了讓湯恩伯接受自己守衛京滬的戰略戰術構想,這些屈辱都只能吞下,一次講不通,胡找第二次,再講不通,也只能另找出路了。湯司令為何如此堅定地拒絕一位國家危急關頭敢於挺身而出的國軍將領,真實的答案或許只有湯司令自己知道。

遼沈戰役以後,關內國軍幾乎成為驚弓之鳥,各級將領更是人心思動,畏戰、變節、起義、逃跑,投降者不計其數,還有多少人敢把自已留在戰場上和共軍搏殺?記得以前看杜聿明上將寫的回憶,杜長官說,赴徐州指揮作戰,是一種“上刑場”的心情。這樣看來,如果不是蔣逼著他去,相信杜會找出很多理由迴避指揮。這麼高級別的指官都畏共如此,以下將官,大多也都是硬著頭皮呆在戰場,一有逃跑的機會,便會溜之大吉;或者是在共軍武力壓迫和政治誘降下選擇起義,即便是曾經和共軍打得頭破血流的毛澤東同鄉陳明仁將軍 也選擇倒戈這條對自己最有利的退路。客觀地說,像胡璉這樣報國心切,置自己安危不顧的將領已經是少之甚少了。正因為這樣的將領極少,更加速了共軍解放全國的速度,國軍潰敗之快,連共軍都出乎意料。共軍過江後的攻勢完全可以用摧枯拉朽,風捲殘雲來形容。

不與桂系合作,又遭湯恩伯冷眼,胡璉更堅定地認為,在這個亂世中,要想再舉12兵團的戰旗,只能完全靠自己了。想起雙堆集,心情就無法平靜:"突圍時,11師官兵奮力在前衝殺;圍困中,司令官黃維和各軍、師長們都要求胡璉留在南京不要再回雙堆集和大家同歸於盡",這一幕幕都給他很大的觸動,他知道身上承載了太多的希望,不管重建兵團的道路有多崎嶇,亦不畏懼。

當胡璉逃出徐蚌會戰的共軍的大包圍圈 ...到殘餘國軍第6兵團防線內的包家莊時,國軍王牌第12兵團已全軍覆沒。包括胡璉一手訓練的第18軍在內的10萬人,如今只剩他一個人孤零零的逃了出來,連跟在身邊的士兵,都是戰車第3團的人。好在,固鎮還有第18軍騎兵團800多人,可以作為重建部隊的依托。

幾天之內,第12兵團殘餘的官兵陸續集中到了蚌埠。從雙堆集突圍最大的一支部隊是第18師第53團副團長張灥帶領的本團官兵和第114師工兵營一部分數百人,途中和第18師師長尹俊率領的小部隊匯合到一起,又收容一些零散官兵,抵達固鎮時,已經有一千二百餘人了。

原本在固鎮附近,還有第18軍所屬的第49師5000餘人,但這個師屬於老整3師的餘部,是整18軍在重建整3師時候,臨時插花改編置換過來的,和土木系沒有歷史關係。名列第18軍序列之下,卻根本不是胡璉的依靠。果然,沒有幾天,這個師就被下令撥入第88軍序列了。

隨國軍殘餘第6兵團從蚌埠撤退的時候,胡璉已經收容了兩千餘人,勉強可以作為恢復部隊的基礎,但是中高級軍官的欠缺是最致命的。原第18軍、第10軍的師長、團長,突圍出來的沒有幾個人。然而這一切,都要等到南京面見陳誠之後,才有辦法。

軍官的問題還算容易解決。胡璉面見陳誠,不但得到老長官一番唏噓撫慰,還允諾由其自行挑選軍官保舉。在陳誠的運作之下,1949年1月,胡璉被任命為閩浙邊區司令官,帶領第12兵團的殘部前往浙江準備恢復部​​隊。 2月1日,胡璉又接到國防部命令,任其為陸軍第2編練司令部司令官,負責督訓重建第10軍、第18軍,並督導新建的第67軍,規劃由浙江、福建兩省各提供兵源三萬人,江西省提供一萬五千人進行重建。京滬杭警備總司令湯恩伯得知消息後,特地命令將原衢州綏靖公署所駐的樓宇打掃出來,供胡璉的司令部進駐。

但是這些一帆風順只是表面。內戰進行到1949年,國軍的基層組織動員能力幾近枯竭,雖然宣布實施戡亂動員,又恢復了征兵,但是被殲滅部隊的恢復速度與新建部隊的編成速度卻越來越慢。老百姓逃不了兵役,就想法設法將符合兵役的子侄送進保安團隊,避免離鄉太遠。在江西新建將近半年的第67軍,到1949年初也只有一千餘人。

接到徵補兵源計劃後,福建方面首先反對,稱其省內已經有第1編練司令部,督訓徐蚌會戰覆沒之第5軍、第25軍,以及新建之第125軍,加上其他兵員補給任務,無力供給胡璉三萬人的新兵。接著,浙江方面也稱,省內新設了兩個編練司令部:第9編練司令部,督訓徐蚌會戰覆沒之第74軍、第85軍及濟南會戰覆沒之第73軍;第13編練司令部,督訓徐蚌會戰覆沒之第13兵團所屬第8軍、第9軍,也無力支援第2編練司令部。還好浙江省主席周岩網開一面,允許胡璉派一個師到松陽自行徵兵。國軍土木系統起家的第11師(海鵬部隊)正是藉此率先恢復起來的。但是全軍的兵源依然沒有著落。剩下能依靠的,也只有江西省了。


胡璉复軍的時代,江西省屬於長沙綏靖公署管轄,名義上是程潛的地盤,但掌握實權的是省主席兼保安司令、土木系大將方天,保安副司令是一直運道不順的胡素。經過土木系內部的醞釀協商,方天答應胡璉到江西來恢復部隊。於是,第2編練司令部便移駐了上饒,在贛北師管區的配合下,採取“一甲一兵、一縣一團、三縣成師、九縣成軍”的策略,徵抓起壯丁來。

名義上胡璉的第2編練司令部轄有三個軍九個師,是一個兵團的規模。但如上文所說,督練的第67軍只有一千多人,以第18軍騎兵團為基礎重建的第11師已經開赴浙江整補,掌握在胡璉手裡的第10軍、第18軍兩個軍,及第14師、第18師、第75師、第114師、第118師五個師的龐大番號中,只有以第18師第53團等殘部為基礎重建的第18師還稱得上部隊,其他都只是空架子而已,對兵員的需求十分迫切。


多年後胡璉撰寫文章說“正氣在江西”,盛讚江西父老對他復軍事業的支持。當然,角度不同,看法也就不同。老百姓的個體記憶中,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辛酸故事所在多有,投筆從戎、離家保脈的悲情經歷也不在少數;抱怨自己被強拉壯丁,多年後提起依然痛哭流涕、想家想媽的大有人在;慶幸自己多虧跟著胡璉走了,否則不知下場如何的,也不乏其人。各種文本都有其時代意義,也有其時代局限,不是本文宗旨,也就不多說了。

其中118師於徐蚌會戰後重建,除收容潰軍舊部另於浙贛徵兵以李樹蘭為師長,武器部分中央政府已遷至廣州無力供應,經聯勤總司令告知昆明兵工廠存有部分輕武器,胡璉遂備專款及十餘架運輸機自雲南運補一批槍械迫砲,大都補充一一八師。一一八師成軍後隨後掃蕩閩粵邊區土共,

 

由於胡璉在國民黨軍中以良將著稱,得到比較多的支持,重建工作還是要比別的部隊成功。12兵團召集起從戰場上零星逃回和被俘後回歸的五六千官兵,以此為骨幹,又徵集到4萬多新兵,很快重新成軍。人民解放軍渡長江,新的12兵團一直設法避戰,專心在江西進行了近半年訓練,隨後又進攻在閩粵邊區叛變的保安團,使新兵經受了一些戰鬥鍛煉。這時該兵團內部已重新進行了整編,下轄第十八、第十九、第六十七三個軍,近5萬人。於古寧頭戰役前一天才臨時調防金門  出乎共軍的情報之外...

 

這3個軍約5萬多部隊  若再加上未參加古寧頭的其他2個軍的土木係部隊 ... 佔撤退來台國軍番號的半數  另外半數包括孫立人總司令在台灣重新整編的部分青年軍  和劉玉章將軍帶領  唯一完整未敗於共軍的國軍第52軍  和部分未被共軍全部殲滅的地方部隊及保安團   走上重建國軍這60年來的道路 ...

 

隨著共軍進軍福建,國軍開始增強金門防禦。東南軍政長官陳誠胡璉第十二兵團接替第二十二兵團防守金門。胡兵團原屬廣州方面作戰序列,而十二兵團在國防部補給名單上僅二個軍,但兵團實有三個軍,遂以未列名之一個軍調往金門,10月10日、14日第十八軍(軍長高魁元)兩個師(第十一師第一一八師)、(欠第四十三師)及兵團部由潮汕轉移增防金門。在第十二兵團全部尚未到達接替防務之前,暫歸第二十二兵團李良榮司令指揮。10月19日,第十九軍劉雲瀚部(下轄第十三師第十四師第十八師)奉公署命改駛金門22日晚抵達金門,因接駁效率不彰,直到24日晚才將部隊一半接運上岸。

 

 

民國38年(西元1949年)10月25日凌晨2時,共軍在金門古寧頭登陸,來勢洶洶,並冒死以人海戰術猛衝,再鑽隙突破多處海岸陣地,國軍當夜剛好3輛後來「金門之熊」M5A1型坦克排在古寧頭海岸邊    協助一輛白天演習故障的坦克維修  給與上岸共軍大量殺傷    天亮之後海、空軍支援,全力反擊共軍,將共軍逼退至古寧頭附近的南山、北山、林厝一帶村落,展開激烈的巷戰。

 26日晨3時,共軍續有一營兵力自古寧頭登陸增援,拂曉後胡璉到達金門  國軍重新調整佈署再出擊,至27日晨已將共軍殘部包圍於古寧頭,而於10時將殘共全部肅清,獲得了完全的大勝利。

 

 古寧頭之役,於56小時的激戰中,共殲滅俘虜了共軍全部最精銳的尖刀部隊士兵一萬多人,渡海來犯之敵無一逃脫,是國軍第一次把共軍打得全軍覆沒的真正殲滅戰,不僅逆轉了局勢,使台澎之安全得以確保,  國家自此展開新生與重新發展。

 

  

 

 

參考上篇  :  民國百年 . . . 抗日戰爭的全部真實故事 (上卷)

                     民國百年 . . . 抗日戰爭全部真實故事 (下卷)

參考資料  :  未央歌續集 : 百年民國與抗日戰爭相關真實故事報導

台長: 芒友會師
人氣(4,827)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