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8-11 07:44:51| 人氣3,335| 回應8 | 上一篇 | 下一篇

嚴選好文:華麗而空洞的 mega-event--談奧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葉輝的這篇文章寫得有點學術,但甚具啟發性,大家要有點耐性。

(明報副刊)8月10日 星期日


北京奧運揭幕了,揭幕禮果然是一場「非常張藝謀」的盛世嘉年華,一幕又一幕科技化、人文化、綠色化的「千人操」無疑很悅目,可是這些美不勝收、以血肉之軀與繽紛服飾堆砌而成的中國圖騰和中國符號,似乎只是乘載給外國人觀賞的文化通識一樣的內容,那就教人看得不禁百感交集——百年奧運夢想成真了,鳥巢是宏偉的,煙火和中國文化是壯麗的,都親眼看見了,為什麼反而會感到空洞和匱乏?為什麼無法回復二十四年前看中國女排、七年前看北京申奧成功的激動和興奮?

氾濫的煙火 污染的天空

看了一夜華麗而空洞的揭幕禮,一直有這樣的想法:一百多年來的奧運經歷了多少變化?今天的奧運跟昨天的奧運有什麼分別?奧運會作為四年一度的「超級盛事」(mega-event),對主辦城市(其實是城市所屬的國家)而言,無疑是一場日趨奢華也日趨昂貴的「金錢遊戲」,同時默許權力核心向全世界宣傳官方意識形態,以及古老或新興的霸權意識——那是發軔於西方國家的遊戲規則,今天在中國首都上演,圓了百年夢想,遊戲規則難道便因而改變了嗎?

也許,北京奧運揭幕禮最荒謬之處,還不是本地電視評述員把「有朋自遠方來」說成「孔子的詩句」,把鄭和下西洋說成「開闢海上絲路」,而是在能源危機的龐大陰影下,一方面讓世人見證了以舞蹈造手代替放和平鴿的綠色創意,另一方面卻極盡奢華,以連場毫無新意而近乎氾濫的煙火,狠狠地污染了北京城本來就略帶煙霞的天空。

煙火大概是為電視攝影機而設的——電視廣播改變了奧運會的精神面貌,恍如置身現場的感覺畢竟是真實的幻覺,也許,讓全球同步收看的電視畫面可美其名曰「公眾利益」、「公民權利」、「自由市場」、「消費權益」,而英國 錫菲爾大學(Sheffield University)社會學教授莫里斯.羅奇(Maurice Roche)更認為那就是捍衛及宣揚「文化公民身分」的重要理據。都說得沒錯,但無論免費或付費收看顯然都不是無條件的,最沉重的代價是「目睹」和「見證」奧運會的質變——奧運精神日漸消失了,舉世矚目的揭幕式,也淪為一場像《英雄》、《滿城盡帶黃金甲》那樣的庸俗電影了。

奧運評核基準:modernity

奧運會四年後移師倫敦,羅奇的「超級盛事理論」日漸升溫,他在《超級盛事與現代性》(Mega-Events and Modernity)所論述的,就是此書副題所圈定的「在全球文化脈絡中的奧運會與博覽會」(Olympics and Expos in the Growth of Global Culture)。按照他的理論,奧運會的唯一評核基準,只在於由主辦城市推動、繼而向全球延展的modernity。

中國人等了一百多年,僅僅是辦一屆奧運會嗎?中國作為一個向全世界負責的泱泱大國,在某程度而言,早已實現「四個現代化」,如今奧運夢想也成真,那麼,即使不一定要遵從羅奇所下的定義,國人所期許的,何嘗不是由「文化公民身分」推展至整個國家、乃至作為世界一分子的modernity?

這modernity肯定不是李寧點燃聖火時那場不失創意的《臥虎藏龍》式飛簷走壁,也肯定不是科幻化的復古「千人操」所展示的中國圖騰,現實比什麼都要殘酷,今天的奧運已經不再是昨天的奧運了,正如今天的世界盃足球賽早已不再是昨天的世界盃足球賽。翻開百年奧運史,其實就是與世界演變史平衡演化的一段殘酷滄桑史——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的帝國主義,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超級國家主義,俱往矣,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冷戰時代兩大陣營推演到今天的全球化,奧運除了是一場壯觀而虛幻的電視show,還有多少剩餘價值?

三層隱喻與三個方向

羅奇認為奧運會一如其他「國際超級盛會」,催生本土及國際的「現代性」,是無可取代的,也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價值。他透過對二十世紀中葉連串「國際超級盛事」的考察和調查,發現濫權的社會精英對大眾文化產生了無可估量的巨大影響,乃至假體育盛事之名施行或明或暗的政治操作——這是奧運精神日趨崩壞的主要原因。正因如此,他的「超級盛事理論」創造了三層隱喻:

其一是「橋樑」(bridges),那是社會精英與市民之間臨時搭建的文化與物質的橋樑;

其二是「輪軸」(hubs),那是市民作為主辦城市這個臨時空間的輪軸;

其三是「按鈕中心」(switching centres),那是在一段特定時期歷史之內,將「輪軸」的動力向四周輻射,以消費過程啟動不同世代的「文化參照點」(cultural reference points),最終推動主辦城市「現代性」的建構工程。

這當然不是用來考核北京奧運的基準,歷來沒有多少屆奧運能攀上這個「隱喻的高峰」——一九六四年東京奧運拯救了二戰戰敗國日本的老好日子已成過去,在今天看來,已然是一個遠古的神話。

羅奇還分析了理想的國際性「超級盛事」(尤其是奧運會),至少包含了以下的三個方向:

其一是「盛事核心」(event core),那是「戲劇裝扮邏輯性」(dramatoglogical),即儀式化和劇場化的精神魅力(charisma)和光環(aura)的最大考驗;

其二是「中期的盛事區段」(intermediate event zone),那是國際超級盛事之前及之後所發揮的影響,對本土及國際經濟有多大的驅動力量;

其三是「盛事地平線」(event horizon),那涉及長遠的影響及其後繼的動力,焦點正好在於對全球「現代性」的結構性條件。

無法復修的「斷橋」

「超級盛事」(尤其是奧運會)的三層隱喻和三個方向,也許只是羅奇作為社會學家的「夢想藍圖」,他不是無視於奧運會在造價上不斷升值,卻在他倡議的「現代性」意義上不斷貶值,他甚至提醒讀者,奧運長期以來對主辦城市的市民來說,不免是一個噩夢——在今天看來,大概就是一場「非常張藝謀」、只有「能指」而沒有「所指」的夢幻嘉年華也無法塗抹的噩夢。

在舉世歡騰的電視影像以外,歷來奧運主辦城市的領導層在籌辦過程中一直致力
於掠奪民產和官商賄賂的正常化和制度化,是的,掠奪民房早已成為慣例,推高房產租金和價格而帶動通脹,草根階層總是首當其衝,歷來奧運會的意識形態就是漠視民主和問責制,在熊熊聖火與漫天煙火的映照下,誰都看見社會精英與市民的「橋樑」斷了,奧運會與一個城市「現代性」工程的關係也中斷了,也許連羅奇也不敢想像四年後的倫敦能將「斷橋」復修吧。

文﹕葉輝

台長: Pan

路人甲
我非常同意作者的看法,當我看開幕禮的那一瞬間,我感動到竟乎快哭出來了,我們中國為了這場奧運花費了多少人力、心力和物力,几手是傾國傾傾城。我們中國的確送給了全世界一份驚喜、一份禮物。當不知為何愈看愈覺得難過,這一場奢華儀式簡直是"空前絕後"。據說花費了2300多億的人民幣來打造這一場奧運盛事,這就是「金錢遊戲」!各國來比比看誰的錢比較多,誰的錢又較耐"燒"。不知為何突然有一種感覺我們中國人在世界裏頭多了一個別稱,叫做"凱子"。
這2300多億經費很多是花在基礎建設和環保上。
不過,仔細細想這一場奧運真的環保嗎?那些璀璨奪目的煙火暫不說。"鳥巢"的建材耗費了多少資源,我是不懂建築的東西!不過,使用將近七萬噸鋼材來打造,煉這些鋼材的過程裏,應該也需要"熱能"吧!這過程裏耗費了多少附加能源,污染了多少空氣。然而談得上環保,讓人比較明確的場景好像只有青島而已。我很好奇經過我們這一次這麼極盡奢華的感官盛宴,那麼下一屆的倫敦又要耗費多少資源來滿足人們胃口日漸大開的視覺享受呢?當然我也很欣賞中國政府在北京古城裏把現代和古代作一個融合的大膽創意及規劃,這絕對是展現我們中國跨越時代最好的見証和地標。不過讓我覺得我們這個泱泱大國要呈現給全世界的不應該只有這些, 我們更要捫心自問,我們中國還可以給這個世界什麼?例如我們有沒有能力可以協助世界維持和平,環保問題等等更是需要思考和努力的。
至於作者所提到的「中期的盛事區段,我想這是我們在開幕典禮那一夜狂熱過後,拉回現實後更重要的議題了。後奧運時期會是一個怎樣的時期?它的發展又是如何,可以讓我們的生活品質有所提高的可能嗎?
不知道為何突然覺得古羅馬的技競場回來了,只是這一次殘桓斷壁的圓型技競場換成宏偉的"鳥巢",我想每一次的奧運場館都成了國際政治角力的舞台吧!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次的奧運格外讓人覺得"心寒"和"諷刺",倡導世界和平的"奧運"期間,竟發生了"俄格戰事",死傷高達2千多人。俄國政府在場內展現運動家精神的競賽,境外卻進行侵略行動!
奧運精神不只日趨崩壞,感覺更像是崩潰決提了!
我只能說"奧運的精神變得不再單純了,這個世界也愈來愈複雜了。
2008-08-11 14:03:49
台長PAN
路人甲:
謝謝你的留言討論,你點出了很多重要問題.
其中我最認同的,就是一個泱泱大國要為世界做什麼的問題. 真正的大國風範,除了宣示國威以外,應該是盡力解決世界上的難題--例如你提到的環保問題,例如日益嚴重的貧窮問題,例如能源及糧食危機,例如性別歧視,階級壓迫, 人權問題....
奧運從來都不是單純的,應該說,扯上政治與權力的東西,從來就很難單純. 單純的,只是相信"奧運可以很單純"的我們. 唉!
2008-08-12 04:56:50
樂水
單純的,只是相信"奧運可以很單純"的我們. 唉!<==對應lee句我一直都在說"非政治的奧運"就是政治味十足。

不過老實說,我真對奧運無甚興趣。我不會因為一個國家拿不到金牌就鄙視別人,也不會因為一個國家不能辦奧運就覺得他們沒有實力....
2008-08-12 12:43:47
孤蝶
我个人的感想,不管北京奥运开幕式是“张艺谋式”,还是“奢侈华丽”。无可否认,这四年一次的盛世嘉年华,好比地球新年般,一次比一次热闹,身为地球村子民的我们,也乐在其中。

地球不停的转,世界一直的在演变和进步着,此世界级的盛会当然一次比一次精彩,不会因为时间的流失,而停留在过去。

奥运会是一个平台,让地球村里的各民族,以体育竞赛为桥梁,助进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实践出世界和平。有如奥林匹克精神从来就是与人类的和谐进步相始终的。再次提醒世人崭新人类精神的文明。

置于奥运会被政治化,这是一些国家领导人的私心与欲望所导致。原本人与人之间的良性竞赛,却演变成国与国之间,面子、尊严的竞争。这些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因为这些政客的领导出了问题。
2008-08-12 14:29:10
孤蝶
如刚发生的"俄格战事",虽说是两国之间发生了冲突,但这两国的运动员还是继续参賽。在08月10日刚结束的射击女子10米气手枪, 俄罗斯获得银牌的纳塔利娅•帕杰林娜和格鲁吉亚获得铜牌的妮诺•萨卢克瓦泽,在她们得奖后的一段采访中,可以感受到她们是如此珍惜彼此之间的友谊。从运动而结识为友的例子还很多。

身为单纯平民的你与我,试问谁愿意看到战争与撕杀?只因那些政客烂用民族、宗教、人权等话题出卖了我们。除了武力,面对面恳谈会是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减低彼此之间的误解,我想更应该助进民与民之间的文化交流,而取得了解和互相尊重。
2008-08-12 14:29:55
孤蝶
站在环保的立场而言,京奥开幕夜的烟花灿烂,难免有污染空气之嫌,但环保还是须得世人的共鸣。此评难免对中国有点不公平。世界各地烽火连年,牺牲的不只是环境,还有性命。一些国家更无法无天,每年定时,为了己益,到处烧森林,导致烟尘弥漫,不只破坏环境,还威胁他国人民健康。中国所筹办京奥所动用的人力和资源,与这些例子相比真是有过之而不及,冰山的一角而已。

站在国家的立场而言,中国历经战乱、贫苦、封建制度、导致世代受他人的白眼,付出了多少血汗,好不容易的改革、开放、振作起来,却又被有心人歪曲事实,什么威胁论、什么霸权等。难道一个国家飞跃猛进有罪吗?京奥是个良机,让世人走进来,彻底的认识,一个真正的中国,在经济飞跃发展、国泰民安的同时,也是和平爱好者。最重要还是从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里,证明东方巨龙是喜欢和谐共处的,侵略、好战并不是它的嗜好。
2008-08-12 14:30:56
孤蝶
站在平民的立场而言,据说花费了千多亿的人民币來打造此盛会,难免有浪费财务之嫌。一些人也许会觉得应该花在基础建设和环保上。但如果以长远来看,主办此盛会的成功,会带来很多的经济利益和正面的收获,惠国惠民。比如1988年韩国申办奥运会成功之后,从一个寂寂无名的国家,随后演变成东亚富裕国之一。除了飞跃的经济,韩国的文化也开始引世人注目,接着流传世界各地。当一个国家进步时,基础建设也会随着提升,国民间的贫富差距也会渐渐地缩短。增加国民对环保的意识也须要时间。当然也不可缺少廉洁公道、善用智慧、明确目标的领导人。因此,这些花费在短期里看似庞大,但以长远来看会是明智的投资。

要达到世界和平、维持全球平衡并非易事,单凭一两个大国是很难实现的。唯有通过你与我,大家的共识、共鸣,各自在自己所住的地方,努力去实践与创造你与我的理想。尽我们身为地球村子民的责任与使命。凡事希望都在明天,那就从现在开始行动吧!
2008-08-12 14:31:43
台長PAN
樂水:
對呀。其實在我們的社會中,還有多少本來很政治,但卻被說成好像與政治無關的事?我覺得最令人反感的莫過於香港政府的那句金句--別浪費精力在無謂的政治爭拗,著力發展經濟。

孤蝶:
謝謝你的留言。想不到你身在馬來西亞,對奧運那麼關心呢。我覺得這種情況也很非常有報:對於一些居於其他國家的華人來說,奧運似乎起著很大的認同作用。相信對於曾經被「排華」逼害的人,感覺更是強烈。
我想,文章中談到煙花與環保,並不是真的反對放煙花,作者只是指出它的諷刺性吧。至於中國的崛起,對我們來說當然是值得欣喜的,我想作者要提出的,只是讓那些對奧運完全瘋狂的人用不同角度思考這一問題,了解它背後的「不單純」。
2008-08-15 19:22:1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