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4-28 18:37:44| 人氣22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另一雙眼睛看台灣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雜談外勞種種(榕)

這一期的破報(復刊206號)封面故事是「外勞詩學.文化游擊」,報導在台灣的跨國菲律賓人作家小組(SMT),幾十名外勞在工作之暇,以詩作為溝通工具,聚會時,他們輪流上場吟唱自己的作品。台下同鄉聽眾為這些以生活寫成的作品熱烈鼓掌,流淚、大笑,充分反映共鳴的情緒。

破報還簡略地附了六首SMT詩選,從題目<台灣>、<海外工作大不易>、<新英雄>、<異鄉人的希望>、<小鳥>,已可聞到游移的鄉情氣味。這些詩讓我讀到,他們像無助失巢的鳥尋找一個新的庇護之家,因為夢想而來到台灣,在這塊他們想視為第二故鄉的異地,他們寫出了自己的希望、失望、思念及友誼。其中當然也有無力的、微弱的抗議聲,對被指派做非契約規定的工作而有的無奈情緒。

這群外來者眼中所見到的台灣,和本地人的想法當然大有差別。最簡單的例子是,台灣在這些詩作中,不只一次地被稱為「應許之島」(Island of Promise)。詩選中所反應的工作地點,也多以都會區為主。

遲鈍的我,還未日日出入醫院之前,未曾注意到外勞在台灣社會中的重要性。其實曾幾何時,外勞早已不只是存在個人的家中了,不用特別去觀察,我們就會看到男外勞穿著工作服在路上施工,女外勞陪老人上醫院、帶幼兒上學或散步。到了假日,在台北車站、中山北路,他們群聚談笑,人多勢眾到你無法忽略的地步。

兩個多月前,珠珠的監護工換由印尼人Wiji擔任。吾家並非富貴之家,向未使用過佣人,如何與一名異文化的勞工相處,成為我們關心珠珠病情之外的一項新功課。像是面對珠珠事故的衝擊,我們還在學習適應這項新功課。近日珠珠肺炎高燒,雙手發出不可思議的燙傷式巨大水泡,Wiji的敬業態度受到我們質疑,我們的關係像來到一個考驗點。但無論如何,我們的共生關係短時間內恐怕還難以解體。

醫院監護工幾乎都是二十四小時照料病人,除了假日外,全天候留守在醫院;而且多數監護工不喜歡休假,寧願選擇加班費而不休息。這似乎不符合人道精神,但是這種工時,並不分本地、外地勞工一體適用。在漫長的工時中,他們自有其維持體力及紓解情緒的方法。在大醫院裡,監護工的休息時間是很固定的,午間兩小時及夜裡七小時,關了病房大燈,拉起床邊布簾,家屬自動閃一邊;護士往來出入病房時,也會放輕腳步、配合體貼。監護工之間更有頻繁的交往,形成相互照應系統,可以協助支援,讓別人和自己調整喘息。尤其在外勞的部分,由於幾乎有二分之一以上的慢性病床使用外籍監護工執行照護工作,他們成群結黨,交換種種情報,打發了不少異鄉寂寞的問題。

不論已婚與否,在異地發生戀情的情形是特別可能的。我與外勞聊天,她們坦承,年輕的、情感之火尚烈的外勞,比較容易選擇逃跑,以與情人打工廝守。露水姻緣的事或許隨時自然產生。有一回病房來了一名本地監護工,我看到許多附屬於仲介公司的監護工對她的背影擠眉弄眼。流言終於進了我耳,原來她曾在執勤時間裡,被護士發現她與萍水相逢的外勞在護士休息室中脫衣親熱,也因此被公司開除。這天她好不容易又找到一位僱主,因而回到醫院工作。但次日我又看不到她了,據說她早上在病人身旁睡到八時猶未醒人事,護士長一發現就立刻把她告狀革職。

Wiji年已三十二,在外勞中算是較為高齡的了,育有二子。她告訴我,在家鄉時,她每日早上三時起床,炊煮早餐後,四時下田。她和先生是佃農,種植一大片菸葉、玉米,還有少量的包心菜。她說在家工作極辛苦,每日操勞,夜裡上床時總是筋疲力竭。她估計自己一個月的所得約為美金十元。在約兩億人的印尼人中,據估計年平均所得約為九百美元,她的收入顯然低於這項數字。國中學歷的她,才來台兩個多月,已能以有限的中文與醫院中護士、護工及清潔人員打成一片,人類的溝通潛力真是無窮。她以羨慕的口吻告訴我,台灣真是有錢啊,街上都沒有游民,大家也很容易找到工作。我聽後苦笑不語。十年前她曾赴沙烏地阿拉伯打工,也因為這項經驗,使她爭取到來台灣工作。她說,台灣是他們印勞的首選,遠比香港、新加坡等等國家或地區收入為高。

台長: 波波與珠珠
人氣(22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