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3-28 23:34:32| 人氣23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懷念希臘之旅(榕)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楔子
對希臘的最初認識,來自於西洋通史上關於城邦國家(Polis)的歷史,五十個城邦,五十個小國,多數人口不足萬人,各擁軍隊,各有政府,用自己曆法、不同的貨幣、財產制度。他們在各自衛城中形成市鎮,雖喜愛群居,但又都是個人主義者。

可是除了政制史外,希臘最吸引人之處,可能還是在於那奧林帕斯山諸神情欲糾結的神話故事,還有縱橫宇宙人生的愛智之說。那海,那群島,那無邊無際的浪漫,集異國情調魅力之大成。到希臘去,像是進入一塊夢想的土地。

對古文明和大自然美景都有偏好的人,尤其可以考慮到希臘一遊。特別是當歐陸多數地區還處於霪雨綿綿的冬日時,來到希臘,你會見到愛琴海的陽光及數千年的遺址熱情的迎接你。

一九九七年聖誕節剛過,我們拋開了不列顛的嚴肅與沉重,踏進了雅典機場。我們行程匆匆,但短短五日之中,將體會一日的愛琴海巡弋,走訪數千島嶼中的三處;拜訪柯林斯(Corinth)、邁錫尼(Mycenae)及愛比多樂斯(Epidaurius)古蹟;赴德爾菲(Delphi)神廟,以及參觀不可少的雅典城內古蹟及市區旅遊。

出雅典海關時遇到一點波折,持有中華民國護照的人,受延誤近一個鐘頭,補辦原據說不需要辦理的簽證,其他持英國等國護照的團友,自然也因此無奈地留在機場一同等候。這樣的時刻,提醒了我們:台灣人身份果然特殊!事後聽說,希臘在我們到訪的前幾日正式加入申根簽證國家之列,我們正好恭逢其會。

二、愛琴海三顆珠寶
抵達希臘次日,我們在愛琴海上渡過。

客輪上的熱鬧歡樂,與下船時的逛街購物和歷史漫步,都令人難忘。

三千多島嶼,我們僅能拜訪其中三個,真是「弱水三千,但取一瓢飲」。

可是這一瓢已予人莫大享受:當日冬陽亮美,海面平靜,水色青藍,有愉快的坐船經驗。此情此景,令人玄思不絕。在船艙中,有樂團及舞者表演節目,再保守矜持的人,也不禁會受到感染,而放鬆心情狂舞起來。

同船遊客約百人,日本人大致佔六成,吾等台灣人次之,另有巴西、義大利及法國人。日本人人多勢也眾,船上表演開始,表演者講的主要是希臘語及日語。到島上小店,也不斷聽到商家用簡單日語叫喚我們,店員並常自動以電子計算機為我們打出商品的日元價格。

日人的觀光習慣遊學性格強,在閑散的行船時刻,只見他們人手一書,低頭靜讀,和我們的成群長舌或獨自發呆,適成一大對比。

遊艇首先帶我們到訪伯羅斯島(Poros),該島近伯羅奔尼撒(Peloponesian)半島,面積迷你,走到山頂及下山,前後不到一個鐘頭即可逛完。

其次抵達海抓島(Hydra),號稱是各小島中最「smart」的,建築頗有特色,緊鄰而建的屋群中,漫步小巷,創意小花、小草及屋外高掛的葫蘆飾晝,引人留連,穿梭其中怡然自得。港邊石板路上,驢、馬及數十隻群聚的肥貓,亦使人難忘。工藝品、珠寶、古董等紀念品目不暇給,也是適合購物的所在。

下午參觀的阿吉那(Agenia)島甚大,富鄉村氣氛,海景及建築均勾起我對台灣北海岸及中南部鄉間的回憶。該島有歷史古蹟,為公元前五世紀神廟--temple of Aphaia,奉祀執掌狩獵的Artemis女神;另有希臘正教教堂,為禮敬St. Nectarios而建,教堂中有其遺體及石棺供人膜拜。

三、伯羅奔尼撤半島古蹟
進入科林斯前,會先經過一處運河,是不宜忽略的歷史陳蹟。該運河早自羅馬帝國尼祿(Nero)時代開始興建,聯結伯羅奔尼撒半島及中部希臘,對半島內陸通往愛琴海之交通至為重要。今日所見工程,於十九世紀末完成。在橋上俯望運河,平整的兩壁高而深地切入青藍的水面,鬼斧神工,令人不覺摒息;從愛琴海的角度眺望,視野尤其壯美。

科林斯、邁錫尼及愛比多樂斯均位於伯羅奔尼撒半島上,都設有簡單的博物館,參觀遺址後,可入館看看殘缺的建築取樣及雕像、器物,但規模不大,真正有價值的考古發掘,多已移至雅典市陳列。

科林斯的考古由美國人於一八九六年肇其端,曾三度因戰事而中斷,如今尚陸續進行中。最有名的是阿波羅神廟,遺有七大多利(Doric)型式簡單的石柱,建於公元前六世紀希臘時代,但遺址內建築仍以羅馬時代(約為公元初始時)者居多。除神廟外,另有商店群、浴池、便池、言論廣場及劇院等,由斷垣殘壁,可重建出當日公眾聚會所在的繁華圖象。複雜的歷史背景,來來去去的不同民族及文化,數千年文物點點滴滴交錯、匯聚於此,思之令人唏噓。

最使我大開眼界的,非邁錫尼遺址莫屬。這是德國考古學家Heinrich Schliemann主導的挖掘區。此人精通數十國語言,並具有鍥而不捨完成夢想的毅力,曾是我年輕時代的偶像,一輩子也想不到,竟有機會踏上他證實荷馬史詩真實性的圓夢之地。我的旅人興奮之情,難以言宣。

邁錫尼遺址具多樣面貌:蜂窩式古墓之上有高地城市,築有城牆、宮殿、圓形墓區、庭園及各式房間,足供人實地想像昔日生活場景。當初Schliemann在此凝視亞格曼農國王(King of Agamemnon)的面具,重建三千餘年前邁錫尼人文明景象,也引領了今天我們這些後世的觀光客尾隨而來。

到達愛比多樂斯時,已近向晚,原來的晴空,突然變天,強風刺面,並間歇落下細雨。嚴重感冒的希臘籍導遊仍耐住性子,仔細講解保存完整的劇場設計,並站在劇場中心點,實驗聲音傳導之神奇建築效應。劇場舞台邊有石塊群,過去是更衣室,如今已以木板高台圈住,以免受遊客蹂躪。兩旁有高門,為劇場入口,是經過重建的建築。其上大理石看台則為真正的古蹟,在夏季氣候合宜時節,這些地方仍有現場表演,可稱得上是古代與現代完美的結合。

四、德爾菲神諭名勝
德爾菲位於希臘北方,車程約三小時,路程遙遠。此地為希臘神諭(Oracles)信仰最負盛名之所,相關的寶庫(treasury)、泉水(可淨身)、祭台、阿波羅神廟,以及後來羅馬人在此興建的劇院、運動場,均為觀光客到希臘不可不看的名勝古蹟。

到德爾菲途中,可享受典型的希臘鄉間風光,廣闊的平原上,常見橄欖、杏樹、柑橘(一年二收,聖誕節期間正是盛產期)及葡萄園。平原間矗立著高山,神殿及遺址均建於山頂,沿著山路蜿蜒而上,田野、海景盡收眼底。

進入德爾菲前,必經一處滑雪度假勝地,工藝品、乳酪、地毯、壁飾布、堅果及各種農產加工品小店林立,遊覽車在市鎮狹窄的小路間緩緩前行時,很難不為五光十色的商品所吸引。除攜帶滑雪裝備的遊客開車聚集此地外,亦偶有熱情的飲食店或咖啡小店主人,站在店門口,對著我們張臂表示歡迎。

但關於食物,羊乳製品總揮不去腥臊之味,實在不是容易令我們欣賞的風味美食。

五、雅典之星
離開希臘前,我們去了雅典城最具歷史文化價值的高地城市(Arcopolis),其頂端的龐大建築,是世界十大古蹟之一的巴特農神殿(Parthenon)。抵達雅典首日,我們就曾於夜間,散步前往仰觀,並安排在一家有好視野的餐廳,於晚餐時不時遙望,最後才於明亮的白日到訪。日夜所見巴特農,景致都極撼動人心。

高地城市之中的古蹟,有的建築時間可追溯到三千餘年前,保留了古希臘羅馬人對宙斯(Zeus)及其十二子嗣的眾神信仰(即所謂 Olympic Religion)。公元七世紀以後,雅典增建了希臘正教的禮拜教堂。十六世紀期間,高地城市一度成為征服者土耳其軍官官邸。每一處古蹟,都是複雜歷史的具體見證者。

參觀奧林匹克運動場,也是在雅典城不可或缺的行程。該場地為一八九六年恢復舉辦世界運動會時使用地點,最早建於公元前四世紀,公元後一、二世紀間舖上潔淨無瑕的白色大理石,有七萬個座位,站立其中,深感其眩麗及精美。不論是繞場奔跑八百公尺,或沿席位步步高昇到頂端,遠眺左後方高地城市巴特農神殿,還有右後方聖山里卡維多斯(Mt. Lycavitos),都會有激動興奮的新鮮感。運動場外廣場樹有數塊石碑,分別標幟奧林匹克運動會歷史、建築師名字、歷屆奧運舉辦時地等。二○○四年希臘又將取得奧運主辦權,但已另興建新場地,這一處雪白的大理石運動場,象徵首辦地的珍貴歷史,也仍是每次奧運點燃聖火的所在。

離開了希臘,仍偶會回想起旅程中的點滴。詩人眼中的希臘,成為天空的形容詞,引人想像她無拘無束的大自然與文化遺產。大概優良的謀生環境,星羅棋布分散的島嶼,都有助希臘人發揮想像,因之成為近東古文明和未來西方文明的天然橋樑。

同行者問:今天的希臘人,還留有多少古希臘的精神?古蹟成了他們豐富的觀光資源,但是其實希臘人已有了新的信仰,新的建築。

浮光涼影的觀光客,從希臘帶回的記憶裡,除了古代雄偉的神廟、劇場、古墓印象外,可能還有半夜狂躁的喇叭聲的都市噪音吧?到底那是急躁,還是熱情?

後記:
本文曾刊於一九九八年七月號歐洲台灣協會聯合會《鄉訊》,刊出後我一直無緣目睹,也沒留底稿。近日與倫敦舊友聯絡,而意外尋回。沒想到寫得如此平淡。也難怪,因為其內容多由旅程中所寫明信片聯綴而成。

《鄉訊》由歐洲地區具台灣意識的同鄉舉辦,作者多為身在歐洲,心繫台灣的遊子。該刊總編輯李勳墉大哥,與其妻藍國瑜姐,是台灣早期英國留學生,學成後,因為反對國民黨而無法回台,遂在倫敦安家落戶,經營「我們家」旅行社,並成為多位小留學生寄宿家庭。短暫旅英期間,我幾乎每三、五日就跑到他們旅行社去,目的是買一張十英磅的打折電話卡,我打得很多,因為太想家。

我的希臘之行即是跟他們的團,從倫敦出發。旅程前日適值聖誕夜,多位團友住在李家過節,吃了藍姐所做Christmas pudding。餐後李大哥並取出許多席德進畫作照片供大家觀賞,據稱席德進未成名前,畫作已早為當年在台灣的英國外交人員所欣賞,並加以蒐藏,席之畫作後來輾轉出售給一位李大哥的台灣朋友。當夜李大哥還談了蘭大弼醫師的事,那是我第一次聽到這個畢生奉獻給台灣人的英國人的名字。

當時李家高大牧羊犬穿梭眾人中的身影,如今似都還歷歷在目。

台長: 波波與珠珠
人氣(23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