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1-13 19:52:40| 人氣39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讀日記狂想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濕冷的冬天,在一團亂的家裡,最想做的是打掃。然而卻終究沒有拿起工具,而僅是開始整理。正準備把夏季的電扇收進大櫃的上層時,發現一大布袋舊日記本。然後就那樣地站在跕腳的書桌上面,從布袋中,隨手一本又一本地翻起來。布袋上頭壓放許多雜物,因此是從縫隙中抽讀出看得見的日記,拿到的本子時間都不連貫,前後交雜。即使如此,像看連續劇般地,我從文字的拼湊,逐漸了解了這個主人翁十數年間的生活。

很難以相信,曾有人那麼熱情而又堅持地寫了至少十多年的日記,甚至其中有半年是用英文寫成;所記錄的事情,雖然只是工作之餘平淡的生活,卻都具有強烈的情感與觀察的熱情,或可說是對生命的好奇與活力。本來窗外還傳入些光亮,讀著讀著,累了,待我從桌面上跳下時,發現已入夜了。

真的像看了一陣子連續劇,當時很入神,結束後,卻很快就忘了那令人激清處。很不可思議的,那些陌生的日記都是,都是自己寫的,但是所有的時空背景都已消逝改變,因此和讀別人寫的文字完全是一樣的感覺。那文字中的人生,是青春順境的歲月,因此說話很大聲,寫得那麼激昂用力。難以想像,到中年後,這人會怎樣地往下坡路走,或喪失熱情到什麼地步。張兄說過,那個坡還會一直滑下去,我們會比自己所能預想的更為衰老,這就是生命的本質。

没沒無名者所寫的日記,具有的意義是什麼呢?看到文字中留下的一段思想,不論這是誰寫的,對讀者象徵什麼呢?那一大袋日記本,連自己都會遺忘,都不想珍視,它的存在實在像是一個問號。

如今每日至多僅能寫一頁簡短的字,諸如,學校,某課;打掃,丟垃圾;回家,爸累;三點到五點圖書館,期末考期,人極滿等等。記事而已,情感已抽離了文字,那些記載顯得乾枯。許師說,要感動你的讀者,必須先感動自己,難以為繼的自己,距離文字實在一天比一天遠了。

但這兩年,於自己卻像是讀日記年:前年及去年投入許多時間在兩個日記解讀班,清末中國人所寫的日記已讀完,而日治時期台灣人的日記則還持繼進行中,當我加入後者時,他們已讀了七年,二十多年的日記也已接近解讀尾聲,去年底因此也能為它開了研討會,從各個不同的角度來談它的意義,或許再過半年,這項有意思的解讀工作就會結束。而今年一開始,另一個新的日記研讀小組又啟動了,這位也是日治時期的台灣人,寫了半世紀多、共四十八本日記,我不知道大家要讀多久才能竟工──每週讀半個月,要讀這個人的一生,或許需要十年甚至更久?算來真是嚇人,也無法想像會有多少人(包括自己)可以維持興趣下去,即使閱讀日記帶來的樂趣那麼多,但能不能像日片「男人真命苦」一樣長年下去,確實要有另外的力量來維繫。

在學界,愈來愈多的人開始研究、整理日記。長久寫的,有一定社會代表性的人所寫的日記,成為歷史研究者關注的素材。以他人記載,澆自我心中塊壘,從中求索時代的民族認同等等意義。但如果沒有較大的關懷,這些資料僅像是文字之海,讀多久都無法建構出一個可以反芻的觀念。

長久投身日記研究的許老師,接到一個自稱寫了二十多年的女士寫的email,女士說,擬以自己的日記為素材書寫博士論文,希望能在許老師工作的國家學術機構做這項研究。聽來有些瘋狂。不巧,這個學術機構還沒有收博士生。如果這位女士能進入任一所大學的博士班,並寫出說服審查者的研究計劃,她的構想也不一定是百分百不可能。剛才讀了那麼多本日記中,不也是曾有種種千奇百怪的狂想嗎?只是,經過時間的檢驗,能誕生下來的不多而已罷了。

台長: 波波與珠珠
人氣(39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