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1-14 18:09:09| 人氣48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巴娜娜,根蕉(蘭)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邊吃起香蕉,一邊想:吉本巴娜娜愛不愛香蕉?實在無法得知。臺灣話稱香蕉為根蕉,蕉上掛個「香」字,形容出它的滋味,不知這命名的由來。芭蕉是香蕉的近親,但常令我聯想到日本的俳句名家松尾芭蕉,他為何自稱「芭蕉」?又是無解。

有沒有歌詠香蕉的詩文?得來找找看。「是誰多事種芭蕉,早也瀟瀟,晚也瀟瀟。是君心緒太無聊,種了芭蕉。又怨芭蕉」這詞句為人耳熟能詳。看來在藝文書寫中,芭蕉比香蕉聞名。

愛吃香蕉的我,先聊誌香蕉數事。

朋友說老公同她回娘家,與她父親,就只翁婿兩人,坐著邊聊邊吃香蕉,不多時一整串香蕉就沒了!這場景是香港。翁婿倆到底是以香蕉配話,還是以話配香蕉?口中留有蕉味的話兒,應是別有滋味。

韓國學姊愛香蕉。我和她同住時,時而買一串,不多久都得再補貨。這習慣就維持下來,近年她重遊臺灣,見面時往往得先提一把香蕉讓她回味。今年她帶著學生來臺灣修學旅行,不同於其他老師帶去北京、上海。臺灣牛肉麵、素食,夜市、故宮、臺灣大學、太魯閣,都是她們旅行的目的地。她們到書店買文具,我想,在文具店常看到可愛的小玩意兒,卻都是韓國製品,不知學生們是否會買到Made in Korea的文具?記得1997年到英國溫莎堡,買到兩隻可愛的鴨子,回台灣後才發現竟然是Made in Taiwan!

雖然如此,過去學生時期,我鬧過香蕉笑話,流傳甚廣。話說韓國學妹要考學科考,我提了香蕉去加油打氣,因為認為她也是韓國人,會愛吃我們的香蕉。提香蕉去時,有韓國同學經過看到,一直在偷笑。這是後話。結果學妹慘遭滑鐵盧,學科考過不了關,就打道回府。於是韓國人留臺學生圈就流傳著我害人跌跤的永恒笑話。我只知道臺灣人以吃香蕉皮當成失戀的苦澀,哪知韓國文化中的香蕉意涵?他們認為香蕉皮易使人跌跤,在重要的考試時,是不吉利的!誰知我還特別在考前送香蕉來,唉,不解這文化隔閡,糗大了。

曾在日本待過兩個月,當時正值日本水蜜桃盛產,除了大啖水蜜桃之外,我一定買香蕉解鄉愁,而且只挑臺灣香蕉,不買菲律賓的。其實臺灣香蕉價格比較貴。記得小時候,媽媽說:妳看香蕉都不長蟲,這水果很乾淨。愛香蕉就是愛它的好滋味,長蟲與否倒不在考慮之內。

過去臺灣農村的繁盛,和農作物外銷息息相關;外銷生意好,農民生活也舒服;外銷不順暢,農民就辛苦了。香蕉曾經為臺灣農村帶來黃金時期,但香蕉滯銷時,慘不忍言。小時候,約是1970年代,我家沒種香蕉,倒有蘆筍田位處香蕉園旁。銷不出去的香蕉,一大串一大串的割下來放在園中腐爛,到最後香蕉園的主人也懶得割下香蕉了,就放任香蕉在香蕉樹上黃熟,這就是臺語所說的「在叢黃」。
愛吃香蕉的我,好愛在叢黃的香蕉。每週末不上學的時光得到田裡挖蘆筍,我為了偷摘香蕉園中的成熟香蕉,通常晚晚出門,頂著大太陽挖蘆筍,有不少農人耐不了酷熱而昏倒。但是我不管,到正午炎熱,農人都回家了,四下無人,我才敢進入香蕉園,好整以暇的挑選我中意的香蕉,一吃三、四根,滿足極了,但不敢多拿帶回家。

以過去農村寬厚待人的方式,我算不算小偷?甘蔗園的規定是路過摘吃2-3根不罰,超過自己解渴所吃的就是小偷了。當然,以最高原則來看,拿取別人財務就是偷,即使那是廢棄園中的黃澄澄的好吃得不得了的香蕉!我的享受來自蕉農滯銷之苦,這非當時幼小的我所能理解,只高興有滿園摘食不完的香蕉。

為什麼愛吃香蕉?無以名之。最近香蕉價格暴漲,偷香蕉的人多了,上了社會新聞版面。上街買蕉,一斤45元是最高紀錄,賣的小販說香蕉鹹魚翻身。但這賣得很貴水果攤,我不會再上門光顧,因為同時我再到別家買,一斤36元。寄居的小鎮上香蕉售價一斤28-30元,雖然便宜些,還是比過去貴三分之一以上。不過,愛吃香蕉的人,再貴都會買的吧,因為它已是生活必需品。

香蕉含鉀,營養豐富,說是鹹魚翻身,或許是長期以來香蕉一直被污名化?香蕉除了味美,皮一剝就能食用,方便極了。此外,香蕉樹幹是很好的養豬飼料,每當香蕉樹換植,一棵棵的香蕉樹幹被農人搬回家,圓而長的樹幹就以長刀一圈圈的切割下來,變成圓餅再切丁摻上歐羅肥飼料,就是豬隻的營養餐。香蕉樹幹纖維豐富,內裡的組織甚為美麗,不過會吐露香蕉汁,沾下衣服就成了咖啡色的紀念斑點,不帶手套切割,手掌也都會沾染這咖啡色顏料。

香蕉是南國的物種,熱情的水果,代表南國的風情,是我們臺灣的原味,來自北國的學姊以其國罕見而愛之,我則以其原味而愛之。

香蕉萬歲。

台長: 波波與珠珠
人氣(48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