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3-17 20:58:40| 人氣11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老人、小孩與壽險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聰明理財輕鬆生活--陳忠慶專欄】
老人、小孩與壽險

日前應邀參加一場金融相關的研討會,和來自產官學的專家先進一起探討新金融時代下壽險人員的新契機。

除了我以外,出席的與談人有財政部保險司的高階官員、大學保險相關科系的系主任,以及保險公司的總經理;相較之下,我和國內的保險行業、業務其實沒有沾上邊。

我想主辦單位所以會找我,可能和我回國十幾年來不斷在倡導整體理財規劃,在國外時也能提供全方位理財服務有關,因為探討的議題之一就是壽險從業人員如何成為全方位的理財規劃人員。

為什麼壽險人員需要去變成全方位的理財規劃人員呢?因為大環境已經變了,在我國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會員,國內金融控股公司也紛紛設立的情況下,將來金融商品必定會多合一整合在一起,所以不僅壽險人員,其他如證券業務員、銀行行員等金融從業人員都有必要讓自己成為全方位的金融服務人員。

對壽險人員來說,心態的調整及角色的轉換當然是無法避免,須認知對客戶的理財而言,保險並非萬能,自己也要了解其他理財工具並且知道如何為客戶做通盤的理財分析、提供可行的理財方案,代為做資產分配及商品的搭配,其中,保險只會是商品之一。

這是需要一段過程的,要超越自己的習慣領域、既有視野及思考空間,所以很不容易。舉個例來說,我在會中提到「壽險是童叟不需,老少不宜」的概念,後來就有人「建議」我,「壽險」是否應改為「死亡險」。

其實,不認同我這種說法的人老早就指出,雖然老人和小孩不需投保死亡險,因為沒有人依賴他們而生活,但他們還是需要健康險的保障。還有,如果買的是儲蓄險,還有錢可以領。

好像也很有道理是不是?我們不妨以前面提到的通盤理財分析來分析一下。這涉及定義(或商品的認定)和機會成本或替代方案,只要釐清了,答案就很清楚。

壽險的全稱是人壽保險,英文是life insurance,包括死亡險、生存險和生死合險,但不含健康險。因為健康險的英文是health insurance。在國內人壽保險和健康險可合稱為「人身保險」。

壽險中的生存險其實是儲蓄,沒有保障功能,現在幾乎已沒有保險公司單獨販售這類商品。死亡險有定期險和終身險兩種,差異在保障期限。生死合險一般稱為儲蓄險或養老險,功能是保障加儲蓄。

了解這些區分後,我們來看看前述的老少保險命題。老年人絕大多數已退休擺脫家庭負擔,已沒人依賴他們生活,所以也不需要死亡險的保障。那麼老年人需不需要儲蓄險呢?由於儲蓄險是生死合險,其中包含了死亡險,死亡險的保費是年紀越大越高,所以老來才買並不划算,更何況老年人根本就不需要死亡險,如果只論儲蓄部分,也該是年輕時買,老時享用,不是老了才買。

以小孩來說,在未賺錢負擔家計之前,也沒有人依賴他們生活,所以也不需要死亡險的保障。若論及儲蓄部分,則可基於機會成本的考量,選擇其他投資(例如共同基金)做為替代方案,在目前證券投資所得免稅的情況下,確實沒有必要去每年(或每季、每月,視繳費方式而定)繳一筆保費,但只以保費的一部分進行儲蓄,另一部分卻買了用不到的「保障」,讓可以累積的資金不如全數投資的成效。

經過這樣的分析,不難明白,以理財的觀點來說,老人與小孩確實不需要人壽保險。這樣的概念目前還有很多壽險從業人員無法接受,很多消費者也搞不清楚。因此我還是要再強調,只有以理財的觀點,做通盤的分析,才能確定理財各層面真正的需求,進而做適當的理財規劃,購買所需要的金融商品。

不僅金融業從業人員需要做這樣的觀念調整,我們做為消費者也需要有清楚的認知。

台長: Carol Wu
人氣(11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