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5-14 10:28:31| 人氣92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塞曼效應

塞曼效應 塞曼效應(英語:Zeeman effect),在原子物理學和化學中的光譜分析裡是指原子的光譜線在外磁場中出現分裂的現象,是1896年由荷蘭物理學家彼得·塞曼譯註發現的,隨後荷蘭物理學家亨德里克·勞侖茲在理論上解釋了譜線分裂成3條的原因。這種現象稱為「塞曼效應」。 在外磁場中,總自旋為零的原子表現出正常塞曼效應,總自旋不為零的原子表現出反常塞曼效應。塞曼效應是繼1845年法拉第效應和1875年克爾效應之後發現的第三個磁場對光有影響的實例。 利用塞曼效應可以測量電子的電荷質量比。在天體物理中,塞曼效應可以用來測量天體的磁場。塞曼效應也在核磁共振頻譜學、電子自旋共振頻譜學、磁振造影以及梅斯堡譜學方面有重要的應用。

荷蘭物理學家塞曼使用半徑10英尺的凹形羅蘭光柵觀察磁場中的鈉火焰的光譜,他發現鈉的D譜線似乎出現了加寬的現象。這種加寬現象實際是譜線發生了分裂。隨後不久,塞曼的老師、荷蘭物理學家勞侖茲應用古典電磁理論對這種現象進行了解釋。

台長: carled31599
人氣(92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 個人分類: Car LED |
此分類下一篇:唾液
此分類上一篇:介電質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