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11-05 07:13:33| 人氣1,91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三字經先天解:「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時 運不窮」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三字經先天解:

【本文】          興毅忠信.禮義聖道院-福哥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時 運不窮」

春夏秋冬的產生是地球繞著太陽公轉 而太陽光和熱直射到地球表面 每一個地區的角度不一樣 所產生的結果。

現在世界上採用的曆法大都是陽曆,不過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便都用陰陽曆,也就是「陰曆」,「陰曆」的判定可說是我們老祖宗的智慧結晶。

在春秋時期,那時候的人已經有春夏秋冬四季的觀念了,進入戰國時代後,魏國人石申編製了一張包括二十八星宿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運行關係的星圖表,這是全世界第一張星圖表,從此中國的天文學走入一個新時代。

為了能夠充分說明季節氣候的變化,當時的天文學家制定「十五日為一節,已生二十四時之變」,於是有了二十四節氣的名稱。

在「淮南子」這本書裡,詳細的列出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和次序: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榖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二十四節氣完全以春夏秋冬來劃分,明顯的指出氣候變化,雨水多寡和霜期的長短,在歷經了幾千年以後,仍然是深受農民重視的「農民曆」,也就是我們通稱的陰曆。

陽曆是根據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所需要的時間為計算單位,一共是三六五天五小時四八分四六秒,為了方便使用,故以三六五天做為一年,每隔四年就有一個閏二月,使原本二十八天的二月增加為二十九天。

陰曆則是以月亮的圓缺變化週期作為計算單位,大約是二十九天十二小時四四分四秒左右,因此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真正的陰曆一年只有三五四天而已,比陽曆少了十一天,為了使它能夠符合天氣冷熱變化的週期,每隔二年或是三年就得多增加一個月,稱為「閏月」,所以我國在古時候有「十三月」的名稱,後來又有用「十九年七閏」的方法來設定閏月,現在科學的輔助下,閏月的設置可說是更精確了。

有了「年」以後,古代的天文學家利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把一年分為四個階段,然後再把每個階段分成三小段,一小段大約十五天,於是全年有二十四小段,便產生了二十四節氣。

為了方便記憶,古時候的人把二十四節氣編成一首歌謠:「春雨驚春清榖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日雨節日期定,主多不差一兩天。」

       春生

春天,萬物醒來了。 
那一棵柳樹上發出了嫩芽,嫩綠的草兒也轉出了泥土。 
我站在橋上,望着那小橋流水。 

  夏長 

夏天,萬物成年。 
那一棵柳樹上的葉兒長的非常茂盛,那些草兒碧綠的。 
我站在橋上,望着那小橋流水。 

  秋收 

秋天,萬物成熟了。 

那一棵柳樹上的葉兒金黃,那些草兒也金黃了。 
我站在橋上,望着那小橋流水。 

  冬藏 
冬天,萬物回家。 
那一棵柳樹上樹上的葉兒回家,那些草兒也回家了。 
我站在橋上, 
望着那小橋流水。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道」的曲幕。

道德經:道紀章第十四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爲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複歸於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道體之狀態,道體雖不可見,不可聞,不可搏,然為實際之存在,並且超越時空而存在,雖不可思議,卻為萬事萬物的根源,散之而彌滿六合,至理無窮,卷之而藏於密,求其始而不知其始,問其終而不知其終,莫終莫始。

大道之妙雖不可聞,但透過明師的指點,人得性命之真聞,此無聞而聞,可以聞 之於三界,無聲而聽,可以聽之於十方,此便是深入大道希夷之妙處,又大道之微妙搏執不得人若能一塵不染,一法不立,從小中自然見大,從無中自然生有,此乃微而又微之深旨,老子叫「夷、希、微」三者來表示道之微妙處。

透過明師的指點,人得性命之真聞,了悟性理之真傳,始明天地造化之機,性命之全體,人秉天地之氣而生,乾元享利貞,春夏秋冬四季之氣節,得五行(金木水火土)造化之玄功,性備仁義禮智信五常之全德,立八字四柱於性命,為命運造化之源,受賦天命之謂性之全靈,故必以率性中之全德以為用,為人生之正道,玄統四端於十字玄機,明性體 ,率性達用之妙,受聖人佛仙之教,目的在於轉化氣質之性,借假修真,由氣入理,復明性德,返本歸元於虛無理界回家鄉,如春生緣起(求道),夏長緣變而(明道),秋收緣續而(了道),冬藏緣滅而(成道.返本歸元),人生之一大事因緣畢矣!

台長: 福哥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