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3-24 14:23:57| 人氣2,87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一貫真傳-〝明師一指.直入真如法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貫真傳
明師一指.直入真如法界

       今逢大道大開普渡,凡是有緣者皆可求道,因道是人人本自其足,故儒言:「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故求道非是心外找道,身外求佛,明師所指也是指道在自心。佛即自心,心即是佛。求道者若當下能承當,此心即佛,即一了百了,直透本心源威音那畔境。了得此義,便可明了彌勒白陽淨土,乃是眾生本有妙性其足之境,此即是唯心自土,唯土自心之義,彌勒淨土不出自心。經云:「是心作佛」。祖言:「見性成佛」。依祖言,則是明宗悟心,直透心源,見自本性,頓証心佛,超出法界,取證法身之究竟處也。故不明宗如何教化眾生而到全覺耶?不明道又如何傳道?

       偈日:
             萬法歸宗歸實心, 
             離情離識貴行深,
             行深打斷當前意,
             直悟元機值萬金。

興毅吳老前人喻示:天道七奇

一、直指心性指點靈性來去的真明路,以解脫生死輪迴,萬望珍惜緣份。

二、先得後修古時單傳獨授,聖聖相傳,師師密付,先修後得。迄今因緣成熟,大開普度;俱足「累積佛緣、祖德護佑、前世有修」的三個條件。又適逢上天撥轉助化,得此亙古不輕傳天道真理。必須認真學道、修道,以報天恩。

三、在家出家「儒」家應運,以「仁」調節人際關係,了悟「人道盡、天道近」。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之緣份,講究彼此的和諧。天道本是與世無爭,有必要以出家人的「心」和在家人的「身」,再進一步提升「合天之道」!

四、在塵離塵滾滾紅塵中凡事看得開、放得下;修道人相信「因果」,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心胸隨緣,光明正大,降伏「妄」心,毋在塵網上追逐、掙扎。內心之「真」樂,是不以物質多少為標準,明「道」知「理」,「良知」自有分寸。

五、內外雙修天道寶貴在於「以心傳心」的心上功夫,知「清靜」、知「無常」。修道是將自己「無道」變成「有道」,「寡德」而變為「有德」。修「性」是恢復本來面目,修「命」是鬆纏解「業」。

六、以功補愆盡己之力、行「功」立「德」,消孽障。勤反省,多懺悔,改過自新。恆行「三施」,把功德迴向今世、累世、前世憲親債主,用歡喜心甘願抵償。

七、一世涅槃堅定向「善」的意志力來徹底「業」除。「涅槃」者,先將宿緣圓滿了結;「道心」常住的人應作即作,而且更會作得圓圓滿滿。新「業」不再造,心性寂靜,然後得到「究竟涅槃」。

 

在佛教中有〝四顛倒〞的理論:
1、凡夫把世間事物的無常看成常,此為〝常顛倒〞
2、把世間的諸苦看成樂,此為〝樂顛倒〞
3、把世間中不淨的東西看成淨,此為〝淨顛倒〞
4、把世間中無我的事物看成有我,此為〝我顛倒〞

這是凡夫的〝四顛倒〞。《大般涅槃經》則認為,如果只看到對世間的顛倒,看不到對涅槃境界的顛倒就是〝二乘所得〞。

因此,如果不知道在涅槃中有〝常樂我淨〞,那麼這也是顛倒,這種顛倒往往是二乘的〝四顛倒〞。及至大乘經典《大般涅槃經》則對佛教中所言的「顛倒」作了新的界定,將其區分成〝凡夫四倒〞和〝二乘四倒〞。

常樂我淨在眾生是四顛倒,分為二:
1、有為之四顛倒:是指眾生對於生死有為法所執之四種謬見─即凡夫不知此迷界之真實相,而於世間之無常執常、於諸苦執樂、於無我執我、於不淨執淨 
2、無為之四顛倒:指聲聞、緣覺二乘人雖對有為之四顛倒具有正見,然卻誤以為悟境(涅槃)是滅無之世界,而於涅槃無為法起四種妄見。即於涅槃之「常、樂、我、淨」妄執為「無常、無樂、無我、不淨」。

前述之中,斷有為之四顛倒為二乘,斷有為、無為等八顛倒則為菩薩

常樂我淨在佛,則指如來法身所具有之四德:
一、常,謂如來法身其體常住,永遠不變不遷。
二、樂,謂如來法身永離眾苦,住於涅槃寂滅之大樂。
三、我,謂如來法身自在無礙,為遠離〝有我、無我〞二妄執之大我。
四、淨,謂如來法身離垢無染,湛然清淨。

以上,一方面在讚揚如來的四德,另一方面也提醒眾生誤陷入四顛倒之歧見,並以佛之四德為目標,學佛,行菩薩道,度化眾生,成就無上佛果。「涅槃」即是這念心由染污轉為清淨,由相對達到絕對,由凡提昇為聖,離開一切煩惱、生死,徹證究竟安樂的圓滿聖果。

  涅槃有四種,即「有餘涅槃」、「無餘涅槃」、「無住涅槃」、「性淨涅槃」。 

(1)有餘涅槃:指貪、瞋、癡、慢、疑、邪見等六根本煩惱已盡,生死之因永斷,然尚餘有漏之色身,故稱「有餘涅槃」。 
(2)無餘涅槃:即煩惱斷盡,所餘之色身亦歸於滅盡,眾苦永寂。例如小乘聖者認為度化因緣已盡,不復留住世間,即以能觀之心,發出三昧真火,將有漏之色身和所證之境界悉皆滅盡,灰身泯智,歸於真空,入無餘涅槃,永出三界。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為小乘聖者所證之涅槃。 
(3)無住涅槃:謂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雖常起諸妙用,而體性恒寂,無所執住。故恒以大智大悲,盡未來際,利樂有情,如《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當前這念心時時刻刻都是清楚明白、了了分明、寂然不動,行住坐臥,心都在涅槃當中,稱之為「無住涅槃」,此乃菩薩所修、所證之大乘涅槃。 
(4)性淨涅槃:自性本自清淨,在聖不增,在凡不減,自性無生無滅,清淨無染,湛然如虛空,離一切分別之相,具足無量功德妙用。禪宗云:「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六祖大師亦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此即「性淨涅槃」之理。 四種涅槃中,性淨涅槃為最究竟之涅槃。

  「涅槃」乃修行學佛者的終極目標;目標認識清楚,修行即有正確的方向;遵循此一方向,修持正道,精進不懈,定可獲證無上涅槃佛果。

  「涅槃」是修行學佛的最高目標,為聖者所證的究竟境界。「涅槃」,又稱泥洹,意譯為滅度、寂滅、不生、解脫、安樂,其各別意義如下: 

(1)滅度:即滅盡煩惱、生死,度過生死之瀑流。 
(2)寂滅:「寂」乃無為、空寂、安穩之義;「滅」為滅除生死大患;指這念心寂然無為、究竟安穩,生死之患皆已滅除。 
(3)不生:煩惱不生,故生死之苦果亦永不再生。
(4)解脫:永離眾多苦果。 
(5)安樂:涅槃為究竟安穩快樂之處。

性淨涅槃,已知自性清淨,涅盤是假說,應該沒有涅盤想....。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第十鈍根樂小法,方便說涅槃。真如法界中,無有涅槃相

上天慈悲!今傳汝道,明得心以何為宗,了得師傳無極至理,性理心法,勉為一說,借機逗引。心宗者,無住為本,無相為宗,無依為用。離言語、離文字、離聲色,以心印心,以心傳心,超越對待二法,令學人悟理見性,強名見性法門。故心以這個「 ○ 」為宗。學人若了這個,見真如本體即不假立此心宗。為若執有這個,即非這個,為心外有法。若執有一見性法便生法知見,即不能見如來,為我見猶在,便成滲漏,弗能直取威音那畔父母未生前之境界。所以偽山偈示:「聖凡情盡,體露真常,事理不二,即如如佛。」因為智體同虛空,默而識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若一起心求,一著有「心宗上上乘法」,意識樁立,即乖法體,如何得以取證此無住、無相、無依之妙智耶?如當咱開口說無住、無相、無依時,已經有住、有相、有依了。故佛說:「言說無實義」。學人當離言語、文字相、聲色,才可直會入此無極至理。

偈曰:「無易無難現量中,
               若存比量便塵封,
               威音那畔唯當念,
               第二念生即廢功。」

台長: 福哥
人氣(2,87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道場-道義 |
此分類下一篇:以德服人
此分類上一篇:一貫真傳-以涅槃妙心為宗(1)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