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創新:在家享受世界美術館的視覺饗宴
(CNN) –有了Google的街景技術,我們得以精準確定、放大世界上的某地,在一些地方甚至可以放大到看清街巷的效果。
而現在,Google正利用其街景技術,讓我們用一種新的方式觀賞藝術作品。
透過七十億~一百四十億圖素的高度解析,我們只要運用網路連上Google Art Project,便可看見畫作的紋理與強烈的筆觸。
在這個網頁上,我們可以一窺十七座世界美術館裡的藝術作品。包括佛羅倫斯的烏菲茲美術館、紐約當代美術館、泰德英國現代美術館。人們可以線上觀賞486件藝術作品--以更甚肉眼的清晰方式。
這種以全新方式與藝術作品互動的技術,已造成藝術產業的一波騷動。
倫敦國家畫廊為Google Art Project十七座美術館之一。其典藏部主管蘇珊佛斯特博士就認為這”非常令人興奮”。她說”放大畫作的便利與快速就好像畫作真的在你眼前,這是前所未有的體驗”。
The Art Project 是由一群熱愛藝術的Google團隊所架構。這被稱為20%計畫--工程師被鼓勵運用他們工作時間的20%來從事其工作性質以外的計畫。
阿密蘇是此計畫的領導人,而這項計畫如今已成為他的全職工作。他希望The Art Project可以誘使人們親自拜訪這些美術館,同樣也希望能為那些無法親臨美術館的人帶來生活的豐富與滿足。
“在印度孟買的成長過程中,我從沒機會到美術館參觀”他說。”我總是只聽聞過它們,我知道梵谷,卻沒有到過荷蘭的梵谷美術館,不過我現在可以了”。
The Art Project 的特色包括:
每件來自十七座美術館的藝術作品絕對以高清晰度呈現,Google保證讓訪客感受有如親臨現場的視覺饗宴。
從觀看美術館的全貌到近距離欣賞美術館內部的作品,街景技術的特質使訪客得以用360度觀看選定的美術館。
“創造自己的收藏區”功能,使訪客得以選擇特定的藝術作品增至自己的收藏區中,並結合成屬於自己的美術館。
當代美術館在新聞稿中說明,梵谷的”星夜”,也被選入The Art Project計畫之中。
這幅世界上最有名的畫作之一以七十億畫素來呈現,”使訪客可以清晰地看見畫作的繪畫筆法與古色,這樣的觀看方式已超過人們以肉眼欣賞的細膩度”,當代美術館這麼說。
紐約的弗里克家族美術館也增加了貝里尼、林布蘭特、維梅爾、安格爾、雷諾瓦等人的畫作。
“The Art Project計畫代表的藝術與科技的結合,並提升人們接近美術館藝術作品的機會,也提供個人或教育家一個分享經驗與發現的新管道”,弗里克家族美術館的主管安保蕾這麼說。
其他參與的美術館如下:柏林舊國家畫廊、柏林達蘭美術館、座落於華盛頓由史密森博物館開設的弗利爾美術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西班牙的蘇菲亞王后藝術中心及提森美術館、捷克布拉格現代藝術館、巴黎凡爾賽宮、荷蘭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及梵谷博物館、俄羅斯聖彼得堡冬宮博物館、俄羅斯莫斯科國立特列季亞科夫畫廊。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首長史帝夫佩茲曼說”每年有三百多萬的參觀者進入博物館,然而線上瀏覽人數則多達一千六百萬”,並且人數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這顯示著一件事:更多的人在使用網際網路,並且比過去更為通曉數位學習”,他說。
這樣的視覺饗宴並非意圖取代人們與藝術作品面對面的機會,參與計畫的美術館希望能藉由這項計畫刺激人們對藝術的興趣,並慢慢地達成提升美術館參訪人數的目標。
Google運用架有特殊照相裝置的交通工具,在全世界進行捕捉建築物、社區等街景的拍攝動作。在去年,Google的地圖搜尋服務在某些國家引起不少爭議,起因於Google承認其街景車不慎地收集到來自不安全的無線網路之資料,其中還包含使用者的電子信箱地址與密碼。
有了Google街景技術,Google Art Project的訪客也可以逛逛美術館鄰近的地區,只要完成美術館的定位後,你可以漫遊在曼哈頓區或著遊覽佛羅倫斯的美景。
“我們希望人們在參觀當代藝術館以前、參觀當代藝術館期間、參觀當代藝術館以後,都可以上Google Art Project瀏覽”佩茲曼這麼說。”即使有此技術,仍然有許多感受是只有親臨美術館才能體會的,我們認為這將激起人們上美術館的意念”。
以上文章原文來自:
http://edition.cnn.com/2011/TECH/innovation/02/02/google.streetview.art/index.html#
Google offers virtual tours of the world's top art museums
By Ayesha Durgahee and Doug Gross, CNN
February 2, 2011 -- Updated 1854 GMT (0254 HKT) | Filed under: Innovation
VOCABULARY
Pinpoint n. 精確位置
Pixel n. 圖素
Texture n. 組織、結構、紋理
Patina n. 古色、綠鏽
Assemble v. 集合
Stir v. 攪拌、騷動
Entice v. 誘使、慫恿
Render v. 使成為;提供
Synthesis n. 綜合體
Enhance v. 提高、增加
Savvy v. 懂、知曉
Pique v. 生氣
Wander v. 漫遊
Advertent a. 留意的
Inadvertently adv. 不慎地
Take in the sights 遊覽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