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9-10 15:01:11| 人氣8,06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得你是誰


 

★內文試閱:

.推薦序

帶走哈佛人生智慧的唯一機會


Super教師/暢銷作家 歐陽立中


每當畢業季來臨,都會看見畢聯會的學生,拿著手機,邀請老師給畢業生一段畢業祝福。老師們也很擅長應付這樣的場面,因為我們都有幾句壓箱金句,以備不時之需。像是「擇你所愛,愛你所擇!」「因為不甘平凡,所以義無反顧!」「不是凡事隨緣,而是努力結緣!」──好啦!其實這幾句都是我常掛在嘴邊的。畢業典禮那天,銀幕上播放著老師們的祝福,因為時間有限,影片剪的精簡,學生稀哩呼嚕地就看過去了,但我不確定關於那些諄諄的提醒他們能帶走多少?


在我讀了《記得你是誰》後,我突然發現與其給學生一段畢業祝福,不如說一個影響你人生最深的故事。畢業祝福,大同小異;但人生故事,扣人心弦。本書源於哈佛商學院的傳統,就是在最後一節課,老師們收起平日的嚴肅和專業,搖身一變,變成說故事的人。跟學生訴說自己的人生故事,最後給他們一段中肯的建言。很奇怪,這堂課無關成績、無關知識,卻是哈佛學生最刻骨銘心的一堂課。


不幸的是,哈佛離我們太遙遠了,我們想聽也沒機會;但幸運的是,閱讀離我們與哈佛好近。因為作者戴西‧魏德蔓在聽完15位哈佛商學院教授的人生故事後,決定把這些故事寫下來,出成一本書,就是你現在讀到的《記得你是誰》。這本書至今已在全球創下15萬冊的銷量,而我們有幸能讀到由《天下雜誌》出品的「暢銷紀念版」。


原本我以為,裡頭就是教授們的老生常談,什麼要努力啊!貢獻社會啊!但我錯了,因為哈佛教授說故事的功力一流,而作者的描述也非常到位。其中很多故事都顛覆我的想像,讓我沉浸其中。


舉個例子,教「電子商務課」的雷波特教授,說了一個他考過的荒謬期末考故事:「他大學選修動物學,教授教他們如何研究動物標本、化石、習性。終於,動物學的期末考來臨了,教授給他們的期末考題是:『一隻被麻布袋蓋住的鳥類標本』,只露出細瘦的鳥腿和兩撮羽毛。學生必須觀察標本,寫出這鳥類的遷徙模式、日常生活、甚至屬名和種名。所有學生傻眼,甚至有學生當場與監考老師起衝突,打算放棄考試。但這看似荒謬的期末考,反而讓雷波特教授體悟一個重要道理,那就是:世界趨勢劇烈變動,我們永遠都是用有限的資訊在推敲未來。別理會身邊的噪音,運用你的知識和勇氣,才能在不確定的未來,找到你的立足之地。


我讀到這個故事,只能用瞠目結舌來形容。連忙一路翻下去,果然,每個教授都有一個封存在他心中的經典故事。像寇夫曼教授說了為何他要逼自己走出主管辦公室,與員工閒話家常的故事,談的是「管理」;傅雷教授說了她熱愛打籃球、不愛念書,最後卻成為系上最嚴格教授的故事,談的是「領導」;而柯拉克教授說了他過去參加樂團比賽得獎,最後他卻離開樂團的故事,談的是「原則」。


哈佛商學院教授們說這些故事,我想,目的絕不是要你跟他們走一樣的路。而是當你勇闖未來,卻不慎迷路時,你會想起這些故事,也會記得你是誰。然後堅定地向前走,哪怕那可能不是你原先的規劃。但你知道,有了勇氣與智慧,你欣然接受意料中的規劃、也開懷擁抱意料外的旅程!

最後一堂,也是最精采的一堂


臺中市立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作家 蔡淇華


「是的,生命就是這麼一回事!」


閱讀曾獲「金鼎獎最佳著作人獎」的《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心中不時響起共鳴。


翻開本書的第一篇故事,隨之躍入眼簾的一句話,令我深有同感:「你是否想過,今天的自己,是多少的好運累積而來?」一次登山的瀕死經驗後,成功研發世界第一套「電腦連線生產系統」的翟庫馬(JaikumarJai)教授體會到──成功來自幸運,也帶來義務」。他因此學會感恩,而他感恩的方式是「造福他人,自己也能登峰造極」。


翟庫馬教授的暮鼓晨鐘,與自己這幾年的好運不謀而合。自覺資質駑鈍,加上體弱氣虛,常負面思考,對一生不抱期許,甚至相信自己活不過30歲。想不到老天讓我踱過而立之檻,又賜給我安穩的不惑之年,感恩之心頓起。思忖老天留我,必有義務在身。近年出了八本書,其實就是整對學生造福盡義務的歷程,想不到可以得到市場及大眾的肯定。這讓我想起翟庫馬教授在書中最後送給學生的一句話:「造福他人,自己也能登峰造極。」這句話說的一點都不錯。


15個故事蘊藏哈佛教授一生的智慧
讀完這本書,有讀過15本書的充實感及快感,因為書裡涵蓋15位教授一生的智慧。這些智者不空談理論,他們的智慧都是在真實世界裡,真槍實彈應用後的實證。例如曾任LLC網路市場諮詢公司執行長的雷波特(Rayport.FJeffrey)教授,綜合一生的拚搏,給成功者的冒險歷程下一個定義:「鼓起勇氣循序漸進,忠於自己熱愛的事物,遵守個人的是非標準,思考自身和人類的處境,然後做件轟轟烈烈的大事。」


曾榮獲普立茲獎的麥可羅(McCraw.KThomas)教授,要我們「跳脫非黑即白的框框」。麥可羅教授要我們反思「自己的想法怎麼來的」,他希望我們思考我們的的生長年代、我們的父母、出身、和偏見,如何左右我們的決策?他也提供了丹麥哲學家齊克果的智慧:「唯有回顧過去,始能了解人生,但也應當持續努力向前看。」


商界風險評估巨擘貝爾(DavidE.Bell)教授希望我們「別去參加校友會」,因為置身這種場合,會讓我們無比焦慮。因為人類習慣跟「比自己成功的人」比較,因此我們會沒來由地擔心自己的事業成就、和存在價值。如果還想去參加校友會,貝爾(DavidE.Bell)教授告訴我們:


「採取比較寬鬆的成功定義,將目標放遠,也還是要用一種高瞻遠矚的態度來做生涯規劃。」


另一個曾獲普立茲獎的麥可羅(ThomasK.McCraw)教授對這個議題,也有超棒的見解:「我們都活在一個鼓勵人人奮力追求完美的文化中,不能只接受一種成功定義,才能拼湊完整而真實的自我面貌。」


哈佛大學以塑造世界級的領導人才為鵠的,因此教授們也提供許多領導哲學。例如曾任艾洛電子公司(ArrowElectronics,Inc.)執行長14年的寇夫曼(StephenP.Kaufman)教授,提醒所有的領導者避免染上「執行長毛病」,在書中,他教導我們:「想做真正成功的領導人,就必須容許別的同事向你挑釁,與你爭辯,跟你作對,這也是領導人的責任。」


狄隆(ThomasJ.Delong)教授認為在生活裡,對別人發揮正面影響力,就是領導力,因此他提供多元的見解:「領導力包括了啟發、鼓勵別人,以及為他人創造機會的能力。」


領導者必須學會分享,康特(RosabethMossKanter)教授提醒我們要把聽眾想像成「聰明的學習者」,要學會「受眾思考」:「唯有先細心感受聽眾的需要,你才能打動人心。」


帶你走出迷惘,永遠不忘自我價值
在本書的最後一章,哈佛商學院院長柯拉克(KimB.Clark)教授再一次提醒讀者「記得你是誰」。他用自己年輕時的故事為例,當他申請就讀哈佛大學時,也和朋友組團參加全市的「搖滾樂團演奏擂臺賽」,最後竟然拿下了冠軍。然而他最後決定退出樂團,放棄唾手可得的獲得唱片合約,因為他知道「它不適合我,它不符合我的理想,那根本不是我」。


或許畢業自名校的五月天樂團,也因為「記得你是誰」,因此成就了代的音樂傳奇。不管選擇哪個方向,但真正的成功總應該建築在「理解真正的自己」。在文末,柯拉克(KimB.Clark)教授再次提醒我們:「別忘記自己的價值理念,面對抉擇,務必忠於它,守住它──記得你是誰。」


「忠於自己,就能不枉此生。」就像教我們要為自己的幸運感恩的翟庫馬(JaikumarJai)教授,在那堂課後不久,就不幸於厄瓜多爾山間罹難,享年53。但翟庫馬(JaikumarJai)教授此生病不虛度,因為他因為實踐了自己的人生智慧──「造福他人,自己也能登峰造極」。


15位智者的智慧,15種人生的領悟。《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用最動人的故事娓娓道來,等你再一次走進15位大師的最後一堂課。最後一堂,是最精采的一堂,也是你絕對不能錯過過的一堂!

.摘文

運用難得的壞時刻,成就美好人生
18年前我決定寫《記住你是誰》這本書時,我當時的狀況其實非常混亂、茫然―至少,身為一名剛畢業的MBA 畢業生,我的感覺特別深刻。想起大學畢業時,我為找人生的第一份工作而雀躍並全力以赴,工作一段時間後決定回到校園進修,又接到哈佛商學院的錄取通知,這讓我欣喜若狂,在那裡我接受良好的教育,學到身為專業人士的工作原則。然而,在我商學院畢業的那年卻不幸遭逢911事件,事發後導致全球經濟衰退,連代工作機會減少許多,社會氛圍也因此變得非常緊張而低迷,與之前因網路興起帶動百業勃興的景況落差非常大。


畢業本該是自信、快樂的,意味著我有機會將所學應用在工作上,成為優秀的工作者進而成為領導者,對社會做出正向的貢獻。但現實是不論學歷高低、是否是名校畢業,求職的茫然與不安都是一樣的。


我那時真的非常需要安慰,也想找尋工作的意義。結果,我從一個出乎意料的地方找到它:每個哈佛商學院教授在最後一堂課上與學生分享的精采個人故事,你可以在本書中找到其中最有影響力的15 個故事。這些教授身處學術界和商業界的頂端,但他們也都曾感到無助與徬徨,也挺過人生的風雨,才能得到今天的成就。那些人生的難題往往沒有明確的指導。因此,他們願意站在台上分享這些困頓的時刻,以及給予年輕學子建議,更顯難能可貴。

成就理想人生的兩個關鍵
我聽這些課後發現一個有趣的共同點,每一位導師都把自己人生的重大經歷或挫折,描述為增進他們領導能力的關鍵,他們的人生觀,是塑造他們職業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們的故事千差萬別、各具特色,但都有一個共同的資訊:如果你想繼續前進,成為一個領導者並擁有令人滿意的生活,那麼你就必須非常清楚兩件事:記得你是誰並了解你的價值所在。


自從這本書在2004年出版以來,我很高興看到這本書在世界各地獲得讀者熱烈的迴響。我也收到許多熱情的讀者來信告訴我,這本書在他們面臨人生與工作的重大抉擇上,帶給他們幫助與安慰。在我主講的研討會結束後,也總有與會者過來找我聊一聊這本書,並分享他們透過這本書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領導風格和方法。令我高興的是,有不少高階主管請我到他們的組織裡為他的部屬上課,教導他們如何運用自己的個人經驗,增進個人領導力。


在《記住你是誰》一書中,我正是透過「說出你所經歷最深刻的故事,如何形朔你的領導才能」的方式,我甚至去採訪了數十位美國知名企業的高階主管,並將這些故事發表在《哈佛商業評論》雜誌上,也引起了讀者的共鳴。大多數人告訴我,這些文章有助於他們更深入、更坦誠地反思自己的管理經驗,並幫助他們調整自己的領導方式。

當人生遭遇意外挑戰
我們現在都需要新的力量,自從這本書出版以來,世界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文化上、政治上、科技上、教育上等,而且在許多方面都變得更好。然而當我寫下這些話的時候,我們的處境和我當時出書的情?差不多。即使你非常努力地工作、盡己所能地完成任務,卻深受大環境影響―就業機會減少、國際局勢日益緊張,而當這些問題好不容易有些改善時,新冠肺炎(COVID-19)的大流行再度破壞我們的政策、經濟以及許多人的職涯。這也再次提醒我們,不管你畢業25年還是剛剛起步,你都很可能在工作中或在打造自己的職業道路時,努力應對一些額外的挑戰。


所以,我認為現在正是時候,傾聽這15位優秀教師坦誠、真實的分享,從他們的故事中獲得解答與安慰。你可以繼續經由他們的分享進行反思,增進你的信心與洞察力,帶著你的故事繼續前進,發揮你獨特的正向影響力。

哈佛的傳統
哈佛商學院有個悠久傳統,教授在最後一堂課講述自己的故事,作為送給學生的結業禮。或許是趣聞軼事,或許是感人故事;或許是某段精采的人生歷練,或許是回顧挑戰、成就與過失;或許是輕鬆自在地侃侃而談,或許是捏著小抄詞不達意。


猶如學校每一科的最後一節課,這堂課也瀰漫著一股異樣氣氛。教室裡聽不到個案研究討論,也見不到典型上課情景──教授每拋出一個問題,就有學生你來我往,七嘴八舌地爭相發言,並以個案當事人自居,將各類意見攤開討論。今天,教授在摘述課業重點和講解期末考形式的過程中,始終未在黑板寫下隻字片語。教室裡坐著百來位學生,大家抄好筆記、收起紙張並關上隨身電腦,便保持安靜,因為課還沒結束。在這最後幾分鐘,老師將傾訴自己的人生經歷,還要對學生曉以大義,提出諍言。


那是哈佛的傳統,我進研究所頭兩學期便已聽過十來篇這樣的結業辭,起先覺得意外,後來就沉醉其中。每位教授提到自己面對過哪些挑戰、成就與過失;他們也曾和我一樣經歷過不少壓力沉重、大惑不解的時刻。我還聽到一些趣聞軼事、透過多年反省的深刻見地、讓同學熱淚盈眶的感人故事。


有位教授一派輕鬆倚著講桌,一面播放簡報,一面以充滿自信的口吻侃侃而談;另一位教授聳著肩膀在教室裡踱來踱去,手中還抓著一張寫在黃色活頁紙上的小抄。有幾位教授說著說著心思就飄遠了,彷彿也跟我們一樣初次耳聞自己的往事;有些教授講起話來漫不經心,不時吐幾個幽默笑話。談話內容無一雷同,差異之大不亞於敘事者本人的個性。然而,那些故事又有一貫的主題,都在說明身為領導人應當如何創造更美好的優質生活。


教授提到自己面對過哪些挑戰、成就與過失;他們也曾和我一樣經歷過不少壓力沉重、大惑不解的時刻。每次聽完演講,我總要花好幾天時間反覆咀嚼箇中意涵。當我聽見同窗們在校內餐廳享用午餐和在校外酒吧暢飲啤酒之際,依然再三複誦那些故事,就知道他們也深受感動。在這12的冬日裡,當我坐在教室等著教授打開話匣那一刻心裡不禁好奇:光聽一個故事是否就能讓我重新振作?聽過十來個精采閱歷以後,可能帶給我或其他人什麼樣的影響?驟然之間,有個主意在我腦中閃現。我想,應該有人好好把這些故事寫下來。

15個窺見人生百態的故事
這些文章的靈感雖然都來自正處於某個特殊人生階段的MBA年輕學子們從課堂裡聽到的諄諄教誨,但也適用於一心想要增進個人領導才華,或在面對一份充滿挑戰的職業時渴望尋求某種指引的讀者。無論是第一天向工作崗位報到,還是已經擁有個人專屬辦公室,都需要獲得源源不斷的精神鼓勵。所有故事重點都在強調企業領導能力,但也能夠激發各種場域如醫院、教室、公司或家庭等領導人的高昂鬥志。


我趁著炎熱的暑假逐一拜會教授,向他們提出寫作構想。書中挑選的故事都是讓我感受特別深刻,或帶給同學極大影響的題材,有些則出自我所崇拜的幾位恩師,他們提供的觀念及忠告正好符合本書的精神。成書之前,我捨棄以錄音、抄寫方式記下他們最後一堂課的講話內容,而是先進行個人訪談,再與每位教授通力合作,將他們敘述的概念和主題「轉化」為文字。一位做過記者的教授從頭到尾親自下筆,另一位教授的文字素材則由三位過去的門生代為捉刀。


當我看著手稿逐步成形,才發現每篇文章的主題全都繞著個人領導能力的概念打轉,雖然互有關聯與重疊但也無從分類,就像錯綜複雜的人間百態。不過,在持續進行寫作期間,我仍然刻意分成獨立的四大類,並據此安排書寫順序。

從自我到他人
在第一篇「開拓視野」這部分,教授們談到如何思考個人在世界上的定位。翟庫馬教授對於幸運的真諦,以及人為什麼應當「享受和歌頌生活」做了一番詮釋;雷波特教授透過有趣的小故事,幫助大家在困惑和懷疑的時刻找到自信;泰德羅教授探討在工作中「保有自我」的真實含義;麥可羅教授建議大家在放眼未來以前,必先了解自己的過去。


第二篇「管理自我」可為正在進行生涯規劃的人,提供若干兼顧策略和心理層面的技巧與方法。寇夫曼教授談到在攀爬事業階梯時會遇到哪些陷阱;貝爾教授指點大家如何不畏艱難,勇於冒險;孔安教授帶領大家認識不完整、不完美的自我;康特教授描述她如何藉著自比為某位好萊塢巨星的方式,完成一席響亮清晰的電話演說。


第三篇「領導他人」中,每位教授都提到我們應當如何鞭策、鼓勵、了解與自己共事的人。波恩教授一針見血提醒大家,職業無貴賤,完全繫於個人選擇;傅蕾教授主張,要求嚴格就是幫助別人,無論在球場或職場都不例外;巴特勒教授談到如何善用員工熱忱與才華,讓他們能夠勤奮工作;狄隆教授描述如何每天對周遭同事發揮正面影響力。


有三位教授在第四篇「建立原則」中剖析「做得好」和「做得對」的意義,以及事業與良知應當並行不悖的原因。賴林教授闡述賽車和領導能力的關係;諾瑞亞教授提出維護個人操守的獨特方法;柯拉克教授期勉大家「記得你是誰」,讓人產生勇往直前的動力。


讀者在翻閱每個篇章時,都會聽到別具一格的真知灼見。每位教授傾吐的故事分別透露了不同的個性、背景、訊息和作風,有些意見能立即攫獲你的心,一語道中你眼前的處境和過往的經歷;有些可能觸及你無法苟同的觀點,或不費吹灰之力即能理解的領導問題。許多訓誡你從未聽過;有些則可能是各位早就得知,卻已拋諸腦後的忠告。


但願你在掩卷之餘,能從本書得到意想不到的豐盛收穫,並在傾聽這些彼此殊異的由衷之言時能夠自問:成為領導人的意義何在?成功人生的定義為何?也希望你和我一樣能從這些故事當中深獲啟發。

 

  

閱讀更多,立刻購買:

PChome書店:記得你是誰(暢銷15萬冊紀念版)哈佛的最後一堂課

台長: 讀書齋
人氣(8,06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天下雜誌 |
此分類下一篇:教練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