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8-09 14:35:05| 人氣17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站得高的觀眾才看得到感人的紀錄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站得高的觀眾才看得到感人的紀錄片

一般人看過紀錄片的經驗,大多是打瞌睡的狀態,看過紀錄片的感想,也多數不脫離沈悶無趣。因為看片,就應該是一種視覺享樂,情緒就應該要能獲得解放,偏偏紀錄片喜歡背道而馳,既沒有大牌明星粉墨登場,也沒有科技場面震撼人心。那有沒有好看的紀錄片?有的。什麼樣的紀錄片是好的?感人的紀錄片。那什麼樣的紀錄片會讓人感動?能體認到自己是幸福的。

大學主修電影因而看過許多影片,紀錄片自是不在話下,但是能同時記得片名及內容的屈指可數,原因當然不外跟一般人相同。最近由於商業周刊「水蜜桃阿嬤」的新聞事件,讓我對紀錄片有了一些感觸,不是立委爭論的原住民問題,而是從新聞事件延伸到網路上有關紀錄片觀點的文字戰。其中有一觀點提到「水蜜桃阿嬤」是菁英份子消費弱勢族群的論調,其實這個現象並不是單一事件,而是多數的紀錄片都是這樣的角度,不管是貧窮、困苦、疾病或是性格等等,只要被拍攝的內容與社會大眾一般認知有很大差異性的,在題材上就已先取得眼球注目的優勢,若是多一些出乎意料之外的發展,比方悲慘、死亡、粗暴、狂野等等,就更能獲得觀眾的鼓掌叫好,或許凸顯了觀者內心想表達而不能表達的,或許灌輸了觀者是幸福人的感受。

在一場公司教育訓練中,一位紀錄片導演說道,「導演拍攝紀錄片的蹲點,決定了影片的調性,但是不是蹲得越久就能拍出好的紀錄片?」。然後放映了大陸一部名為「希望之旅」的紀錄片,僅花了三天兩夜的時間拍攝完成,打破他一直以來認為紀錄片必須慢工出細活的想法。「希望之旅」記錄一群人爭先恐後要擠上一班前往新疆的火車,好取得採棉花的活兒,才能夠掙錢過活。導演以訪談火車上眾人的方式,在不知道被訪者身份背景的情況下,僅能夠詢問「快不快樂?」、「對未來的想法」等等簡單問題,去拼湊瞭解被訪者當下的心情。而最後的片段,一個16歲的男孩對於自己的未來無語相對,教育訓練中受邀的導演說,這是此部紀錄片導演所要表達的「答案」。原來,希望之旅中的答案就是「沒有希望的答案」。但看著影片中那個茫然的男孩,捫心自問對未來的想法,我…同樣無言以對。當下有個念頭,環顧四周所謂菁英份子的同仁,如果這位導演拿著機器問大家這個問題,有多少人能夠馬上回答?一樣是無言以對、茫然的態度,但在那列火車上的人是因為一無所有,而我可能是因為不夠認真,同時間也覺得自己真是夠幸運的人,沒有處在那樣的生活環境之中。

感人,都是因為看到比自己更苦、更悲的人事物而產生的憐憫之情。就算紀錄片導演蹲得再低,融入被拍攝者的環境中,深受感動的觀影者,卻仍舊是站在高處往下看。

台長: blueamy
人氣(17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