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02-11 00:02:28| 人氣1,10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草根嚼 前言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潘文良著作集>勵益品>草根嚼

  ◎前言

                     ⊕潘文良

 ˙食衣住行、育樂眠色,眾生皆同,何有所異?
  庸庸為人、碌碌一生,徒來枉去,是啥意義?

 
  人,生來這個世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人,活著到底為什麼?
  人生,又有什麼意義呢?
  …………
  從來,這些問題,總是在腦袋中徘徊著。
  人,有何異於蟲魚鳥獸的呢?
  若論「食」,人食五穀百菜,馬、牛吃草;猴子吃水果……眾生皆有其食,得以充饑飽腹。
  若論「衣」,人有布麻絲綢,為衣而服;鳥獸也有美麗、堅厚的羽毛、皮毛,得以護體禦寒。
  若論「住」,人有廬房屋舍,為家而居;動物也有窩巢洞穴,得以遮風避雨。
  若論「行」,人有車船飛機,得以代步;然而‥獸善行奔、鳥能飛翔、魚可潛游,皆便於人。
  若論‥「生育繁殖、嬉戲玩樂」等事,人與禽獸,都是一樣的。
  人們自稱是「高等動物——萬物之靈、萬物之尊」,到底「異於禽獸者何」?
  靜心思之,人與禽獸的差別,是在於‥人有足夠的「智慧」,能夠「知道明理」,若不「依道循理」而行,則常為人譏笑詈罵‥「連禽獸都不如!」
  為人者‥「饑則欲食以飽腹、寒則欲衣以暖身、貧則欲財以富家、苦則欲順以樂心」……這本是人之常情,然,於「欲」與「得」之間,就必須「依道循理」的去尋取、去追求——
今人為達目的,背道悖理、用盡方法、不擇手段的,大有人在,雖獲一時之快、但享半日得意,卻陷罪惡牢籠、反投苦惱網羅‥如是之人,不「善用」其聰明,可謂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呢!
  身(生)於今世,若論衣食,是過而有餘;若論物質,是享用不盡;若論人文,是日新又新;若論科技,是時進又進……時代的巨輪,一日千里,然而‥國際的紛爭戰亂,是日有所聞;恐佈活動,是爭相頻傳;社會上的殺盜淫妄,是時有所見……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道德淪喪、理教沒行……
  有心者,悲嗟感嘆,若口婆心,千呼萬喚,但望感化人心、移風易俗……
  無心者,見而不思、聞而不覺,迷糊度日,任其敗壞,為一己之衣食受享、錢財權勢、利害得失……日日忙忙碌碌、鑽鑽營營、汲汲求取、斤斤論計……
  人人都是成就社會國家(乃至地球、宇宙)的一分子,誠如阿文所言‥
「一息遍太虛、一念動三千。」
  個人的「影響」,感覺是非常渺小,其實卻也非常大的,若不能「兼善天下」,亦當「獨善其身、好自為之」——把自己給「管好」啊!
  …………
  僅此,與各位讀者朋友共勉。
  阿文但願‥此書,能帶予朋友,無窮益用。

            潘文良〈阿文〉

                  民國八十年五月二日星期四
                  1991.05.02.四


   ◎再版序言

                     ⊕潘文良

 ˙學說亦學做、學得亦學捨。
 ˙萬物皆我師,見聞且靜思,善解得妙智,益用利人事。

 
  阿文發覺自己,真的是‥越來越「多話」了!
  每與朋友聊天,或是有人打電話來,(乃至是寫信,)總是嘰哩呱啦、吱嗤吧喳的,像隻麻雀一般,講得口沫四濺、天花亂撒……
只要人家願意聽,也可以講上兩三的小時,講得口乾舌燥的,還真是不怕累人呢!
  有時,還真懷疑‥到底自己講了那麼多,對人家是否有所「助益」呢?
為什麼朋友們聽了,一時「如夢初醒、恍然若悟」,過後,卻還是「一心苦惱、滿腹牢騷」呢?
  一個人,要讓人家「服」,一是靠「權勢」、二是靠「道德」——
以權勢服人者,常會叫人家「口服心不服」,譬如‥士兵對於長官的命令,也只有「服從」的分,雖然心裡極不願意,卻還是要照著做,這就是屈服於其之權勢下。
而以「道德」服人者,才能讓人家「口服心也服」。就像「花蓮慈濟」的〈證嚴法師〉那般,其德性之大,每使見聞者,無不信服,隨便說個兩句話,大家就會照著做 ——心甘情願的做,而且,做得很快樂。
  朋友說‥「阿文還真是蠻有悟性的……搖頭晃腦地,就能作出一首詩、一首偈來……」
  只是‥阿文發覺自己,卻做得「不夠多、不夠好」,因此‥儘管說得「頭頭是道」,也無法使見聞者「信服」。
  如今發現‥不僅「說」(言講)要學,而且,連「做」,也要下功夫去學呢!
 
  然而‥從「學者」(見聞者)方面來說‥
「學習」的目的,到底為何呢?
  人生於是世,不管是就「精神」,或是就「物質」方面而言,總是希望能夠「離苦得樂」;故所「學」的一切「知識」,都是「離苦得樂」的一個「工具」,如果懂得去「善用」這些「工具」(知識),也就能使「行事順利、做人如意」,而能離苦得樂。
  今之學生,不知「讀書目的」為何的,大有人在;讀書彷彿是為了父母、師長而讀;為了「考試」(通過「聯考」)而讀,所以‥讀得很勞累、很痛苦……
  讀書的目的,在於「用」;用的目的,在於「自利~利他」啊!
  從「自利」而言‥今天,你就是因為能識字、會算數,所以才可以看得懂報紙、電視、書籍……買東西才會知道要找多少錢,而不會受騙……於一切行事作為,可以方便、自如的,去行、去做,而不會走得「四處碰壁」。
今天,你能識字、會算數,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你現在,不是正在「運用」過去,從書上(或是其他見聞),所學來的「知識」嗎? 過去,要是沒學會,現在你也就沒能「用」了。
你學會的越多,遇到問題,就越好解決、越快解決、越有辦法解決,(當然啦!會用不會用,那是一回事,至少‥有學就有得用 、沒學就沒得用。)所以‥當學生的,要有如是認知、體會,那麼‥就是自己再不喜歡、再乏味的書本(是你自己不喜歡、覺得乏味,而非該書本讓人不喜歡、覺得乏味,否則‥就當沒人會喜歡、大家都覺得乏味才是),既然是「學生」嘛!就是盡力的去學習,不管將來,是否有用——即使是當作「備用」,也有它的「價值」存在啊!
世人不是常感嘆道‥「書到用時方恨少」嗎?
 
  從「利他」而言‥人與人(眾生)之間的關係,是「息息相關」的。
  阿文常說‥
「人都不懂『自私』的真諦,以為自私是‥只要自己快樂就好。」
 今天,別人要是『不快樂』,別人就會影響到你的快樂,
 所以‥你若快樂,就要設法使別人,也同你一樣的快樂。」

  譬如‥要是你很有錢,卻不懂得去「佈施」,而那些貧窮的人,有些就會「饑寒起盜心」;他要偷、要搶的話,一定是找你這個「有錢人」嘛! 他要是來偷你、搶你,也就會造成你的苦惱,那你還能過得快樂嗎? 所以‥你要是真的「自私」(為自己好」的話,那就多多去佈施、去教會他人如何「富有」起來……讓人家同你一樣富有、一樣快樂,也就不會有人,來偷你、搶你,帶給你苦惱了。
  又如‥你是一個數學老師,學生有問題不會來找,就為他解答——一題不會也來問、二題不問也來問、三題不會也來問……一百題不會也來問;一個不會也來問、二個不會也來問、三個不會也來問……一百個不會也來問……如是,問得你,不煩死的話,也會累死。 所以‥你要趕緊為大家,講解一些數學公式的運用、一些解題的訣竅、方法——把每個學生,都教會如何去「自決」(自己解決問題),如此一來,你不就可以落得‥「輕鬆自在」了嗎?
  故語謂‥「學以致用。」
  學之目的在於用,而用之目的,便是在於‥使自己、使他人「離苦得樂」啊!
 
  再說‥學者當懷何心態呢?
  一是「虛心求教」‥一個杯子,要是裝滿了水,就不能再倒水進去,再倒就會溢出來,而無用處;人若「自滿」,以為自己已經「什麼都懂」,也就不會再希求知識;當然啦!杯子的「容量」有限,故當「懷若虛空」,以容納萬物。
  二是「不恥於問」‥學有不解,欲求其解,一為「自思」,自性聰慧者,能靠自己去思索,而有所悟,但這通常要花很多的時間及精神;二是「問他」,去問「懂」的人,聽其解釋,也就很快能明白。
再者,為師說法,有‥「不問自說、有問方說」之別,故學者要能常問,便能「刺激」老師說法,而獲更多‥「未曾見聞」的知識。
「不敢問」,是為學的一大障礙,「學問」,也就是要「學著問」,能夠不恥於問
——追根究底的問,直至「問無可問」,才是真的「懂」了。
  三是「尊師重道」‥有話說‥「有狀元學生,沒有狀元老師。」
可是‥「狀元學生」,卻為「非狀元老師」,所教出來的。
即使你是一個「博士」,學富五車,也不能看不起小學,或者幼稚園的老師啊!
有些資性聰慧的學生,領悟力強、反應力快,能夠舉一反三、聞一知十,因而容易產生「驕傲」的心理,看老師的「教法不好」,或是有「不會之處」,乃至以為老師‥「不能滿足我之所求」,便生輕睨、厭惡,於是‥上課就要搗蛋,處處要跟老師作對,這實非明智之舉——要是真的「懂得很多」,就不會有如是作為;有如是作為,正是在表現自己的愚昧。
而且,要能以「重道」之心學習的話,那麼‥就算是一個罪犯、一個乞丐,他所講的一句話,非常有用,那你亦當能夠「學起來用」,而不論其身分,是如何卑微、低賤;要是不知尊師重道,那別人也就會「懶得教你」啊!
再者,今日所見所聞、所使用的一切,都是他人的努力「成果」,好比一本書,要經過多少人,付出智力、勞力、財力,才有能完成一本書,而你,是如何「輕易」地,就能擁有一本書呢? 故當‥「心懷感激」啊!
要能「尊師重道」,那麼‥不管面對任何人,都能從其學到東西(知識)的。
  四是「遊學不倦」‥想到某個風景名勝去遊玩,如果在中途停下,不再繼續前進,那就別想到達目的;想要肚子飽,要是只吃兩口飯就不再吃,那也就沒得飽了;想要有房子住,又豈能築起牆來,不加屋頂就放棄呢?
譬如‥煮飯要是半途就熄火,哪能煮得熟呢?
語謂‥「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既退則不達,故學者當不懈不怠,孜孜以求,學方有成。
從「時間」方面來說,為學要‥不懈不怠、持之以恆;而從「空間」方面來說,就是要‥不怕辛勞地,去「廣學多聞」——廣學多聞,才能增長知識;有的人‥「行萬里路,能讀萬卷書」;有的人‥行萬里路,卻只會坐在路旁叫累,而一無所獲。
 
  學者當有如是體悟‥無論何人、何事、何時、何地、何物,都是你「學習」的對象,你都可以從中「取法」——善法為用、惡法為鑑。
是故,不止是《論語.述而》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
當是‥「萬物皆我師」才是。
佛經中,有句話說‥「一切眾生,盡在說法。」
不止是佛菩薩在說法而已!要有如是體會,便知「尊師重道」,而能「虛心求教、不恥於問」;能知「學之為用」,故當「遊學不倦」。
  一切見聞,皆為「知識」,若言「知識」是一種「工具」的話,那麼‥你就當去使用這些所得的工具,來改善你的「為人處事」,以求能夠‥「人人如意、事事順利」;若是不會用,那麼‥工具帶在身上,反而會「礙手礙腳」的——
兩手空空,總比拎著兩個袋袋,來得輕鬆嘛!
  今之學子,學而不用(不知善用,反而惡用),所以‥上了大學,還是會亂丟垃圾、還是會不遵守交通規則,乃至於還是會為非作歹、行兇幹壞。
  而當如何去「活用」這些「工具」(知識)呢?
  那就是要去了解‥這些「工具」的作用為何? 特性為何?
譬如‥一輛車子,你要想去使用它,就得去了解「如何駕駛」,以及車子的構造、原理——能夠多懂一分,就能多運用一分,以至能「駕輕就熟」。
譬如‥「照相機」,若是了解越多,也就越能掌握——運用自如;否則‥不懂得如何使用,那帶在身上,就成了累贅,就對你一點幫助也沒有。
  如何去「了解」呢? 那還是要經過自己的「思惟」——肚子要飽,總得自己去吃飯。
  阿文往往在一番「長篇大論」之後,會告訴朋友說‥「你要自己多想想啊!
不要聽了就算了,否則‥這些話,永遠都是『阿文說』,而不是你的;『要把別人的——讀成自己的』,你才能夠去運用啊!」
  好比說‥你要自己沒有照相機的話,那要用就得去跟別人借,就算別人肯借你,然而,你也不是每次都借得到——他要是不在的話,那你借不到,不就沒得用了嗎? 要是你不去學著,了解一些數學公式、解題訣竅,心想‥〔反正遇到不會的,再去問老師就好。〕 那麼‥當老師不在的時候、考試的時候,你要怎麼辦呢?
  世人就是太會「依賴他人」,不知道要尋求「自決之道」,遇有問題(苦惱),便四處奔忙,到處求啊!拜的——就像那些平時不知積蓄的人,當需要錢時,就得到處去借;要能獲得幫助,那是幸運,要是「四處碰壁、求助無門」,那可就要累得(怨得)半死了。
 
  一扯開來,又是沒完沒了,還是就此打住吧! 最後,再說幾句話,讓朋友們去思考‥
「替你煮飯——替不得你吃;替你開路——替不得你行;
 替你舖床——替不得你睡;替你買藥——替不得你病。」

 
    ※      ※      ※      ※
 
  《草根嚼》與《時光中的遺蹟》二書(獲「行政院新聞局」,推介之優良讀物),出版至今,已是兩年了,雖然不是什麼「暢銷書」,但能得到朋友的肯定,自感欣慰非常。
  朋友建議阿文,多寫這方面的書,以能「勵益」大眾。
  說實在話‥阿文之所以會把自己的體悟,作成一首首的「詩偈」(請參見《寂靈書齋靜思語錄、學佛心語》),是因為‥「說來(寫來)實在——累人」。
  要是大家不肯、不會「用心」去體會,那麼‥說再多也沒用,反而使自己,變成一個「嘮叼」的人——自己講得很累、別人聽得也很累。
  經中所謂‥「萬法歸一、一歸萬法。法法圓融、理理相通。」
   一個道理,要講開來,「一千零一個——一千零一夜」,也不夠講,但是‥往往「簡而言之」,只是「總歸一句」。 (只是‥有的人,能夠「因一語而驚醒」;有的人,卻「鬧鐘響了三小時還不醒」,也實在是夠……「無奈」的。)
  一切言說論文等知識,都不過是‥「啟發——自性本覺」的一個……「工具」罷了!譬如「標月之指」,若是望指以為月,那麼‥不但看不到月亮,連手指也看錯了。
 
  讀者朋友們,真的是要自己,用心去思考、去體會,把別人的——讀成自己的……
  阿文曾這麼說‥
「一篇文章,如果從頭到尾,都是在引經據典,那麼寫出來的,是別人的文章。」
  雖然‥不能否定其價值,但是‥開自己的車子,總是比開別人的車子順手——也唯有在自己家裡(自己房裡),才能「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一任「行、住、坐、臥」啊!
  阿文但願‥
「當朋友們,感到孤獨、徬徨、無助、苦惱……的時候,
 阿文會是你的良伴——陪你走上一段!」

  

            潘文良〈阿文〉

                  民國八十二年五月二十二日星期六
                  1993.05.22.六


   ◎目錄

 ◎前言
 ◎再版序言
01◎草根嚼
02◎有理莫爭
03◎真髒、真善
04◎善惡自有報
05◎善惡之報
06◎忘掉才好
07◎誠實與說謊
08◎幫忙
09◎自己動手
10◎抒情
11◎哭泣
12◎吃虧佔便宜
13◎吃虧忍耐
14◎希望的力量
15◎立志之要
16◎沿路走沿路得
17◎口腹
18◎適可而止
19◎多做事少說話
20◎治心禁口
21◎見人思己
22◎切勿以身試法
23◎後事
24◎居家與為人
25◎勤儉
26◎有備無患
27◎花開花落
28◎教養
29◎駭怕之因
30◎天地良心
31◎清平調
32◎苦樂禍福因心異
33◎苦樂禍福為心造
34◎笑話人生
35◎命運
36◎人間情愛
37◎蟬詠
38◎知蟬
39◎識相
40◎人生之要
 
●附篇 詩裡人生
01◎詩裡人生
02◎借酒消愁
03◎秋景
04◎失眠夜
05◎掃愁
06◎秋上心頭
07◎花草詩
08◎晚來風
09◎暮夜思
10◎夜半憂思
11◎愁無單至
12◎時運
13◎短夜
14◎溪中月
15◎山水圖
16◎皇帝傳
17◎居處
18◎飲花酒
19◎黃昏
20◎月夜愁
21◎童心
22◎春林
23◎生死別離
24◎等待
25◎蜂與蝶
26◎致總統副總統
27◎勸世歌
28◎別爭別吵
29◎讀書
30◎土地公廟聯
31◎祖墳聯
32◎別哭了
33◎告示牌
34◎三清宮遊記
35◎慈祐宮
36◎水玄宮
37◎明佛禪封
38◎即時一念
39◎也是有理
40◎謎語之一
41◎謎語之二
42◎錢之理
43◎無情對
44◎長春園
45◎輓聯
46◎致友婚聯
47◎賀婚
48◎向東的窗口
49◎寂靈書齋
50◎致俞俊明先生
51◎致中國時報
52◎致師生
53◎書聯
54◎讀書之方
55◎致餐館
56◎不要迷
57◎門聯
58◎致打鐵店
59◎摺紙
60◎致媒婆
61◎玉蘭
62◎愛心天使
63◎溫暖之家
64◎致同珠
65◎致胡適國小
66◎致德源書局
67◎致頂淵出版社
68◎致阿文
69◎自輓聯
70◎後記
 
===========================================================
※舊文整修重舖「新聞台。潘文良著作集」。
◎潘文良《草根嚼》前言、目錄。2022.02.11.五 00:02:28
 https://mypaper.pchome.com.tw/avun01/post/1380936914
 FB佈:https://www.facebook.com/avun.pan/posts/4538125056299048
 
■ #食衣住行 #眾生 #禽獸 #智慧 #影響 #獨善其身 #好自為之 #助益 #權勢 #道德 #心甘情願 #信服 #善用 #勵益 #良伴

台長: 阿文
人氣(1,106)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草根嚼 |
此分類下一篇:◎草根嚼 01、草根嚼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