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4-13 00:20:03| 人氣27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秋訪西園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九月的秋風,像一位泰然的提琴好手,輕鬆地拉曳出屬於這一季的悠閒。
紫色的牽牛花,恣意地綻放在田間小徑,成群地攀越松林,引領我們一路登上金龜山。
金龜山頂,茫茫雜草,除了幾株隨意伸展的松林,就是滿山吹來舒爽、卻微帶著涼意的秋風。
站在秋意陣陣的山頂,俯視著滄海桑田的腳下世界,我看到了乾癟的鹽田,憔悴許多的西園,在時代的更迭下,變得日益模糊。
元明,金門設浯州場,用以產鹽,浯州場址就設在昔日「萬人煙」、今日人口寥寥的東埔村。
浯州場是個產鹽的總公司,下轄十埕,包括:永安埕、官鎮埕、田墩埕、沙美埕、浦頭埕、斗門埕、南埕、保林埕、東沙埕、烈嶼埕。除了保林埕、東沙埕、烈嶼埕外,其餘七埕都在金門島的東北角。
永安埕,就是今天的西園鹽場,金門目前僅存的鹽場遺址。
我們沿著來時路,左轉浯坑,進入七百年前,那個帆影點點、鹽山遍佈的西園。
海水一路牽引入西園,一副一坎的展開它的漫漫旅程。
海水經一道道的程序,沉澱、蒸發成鹵水。
鹵水在結晶池中,提煉成鹽。
無懼日頭炎炎,鹽田兒女在一畦畦的水田裏,用青春、汗水孵育出一顆顆晶瑩惕透的雪白珍珠。
結晶的鹽,在夕陽餘暉中,閃閃發亮,照見了西園兒女數百年的苦澀人生。
荒草漫過二千公尺長的埭岸,石砌的堤防外,仍留有昔日的容顏,大河雖已成溝渠,當年的繁華景象,依稀可見。
帆船在此載滿了鹽貨後,揚帆直駛神州。
烽火也曾烙印過飽經風霜的西園。
民國二十二年,為了斷絕日軍取得鹽源,福建鹽務局鑿開海堤,引海水入鹽田,一夕間,鹽田變水田,那一夜,西園人同聲一哭。哭聲溢過村外,沿著埭岸奔流入海。
日軍的太陽旗,染紅了西半島,不願成為亡國奴的鄉親,相偕逃向東半島,然後,在冷冽的東北風中,渡海廈門。
可恨的日本倭寇,卻在登陸金門後,於民國二十七年重建鹽場,歷史開了西園一個大玩笑。
民國三十年間,島上最大的抗日事件在西園爆發,駐在場區的三名日本技師慘遭殺害,西園青年全數被逮,十多位被認為有嫌疑的青年,送至廈門後,就地正法。血染的抗日事件,至今是個迷團,十多條的青春生命,卻成了陪葬。
秋風,掃過西園,吹掠乾了又濕、濕了又乾的田土。
幾番風雨,鹽田依舊在。
早年,鹽產運輸全靠籮裝肩挑,涉過重重水田的,是扁擔上承載的二百斤血汗。民國五十九年,田埂上種上鐵道,鹽田兒女們改用運鹽板車,沿著土堤上的軌道,將青春運出。
民國八十四年,鹽場停產,七百年的歷史,成為往事。
「日出食鹽坵,雨來食蚵嘟」,昔日金門北海岸鄉親的恬靜生活寫照,後人從此只能憑著俚語一二,在內心深處咀嚼回味了。

台長: 城中木
人氣(27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