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0-08-14 10:39:57| 人氣2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島國視界〕「中程協議」與兩岸關係未來發展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美國亞太助理國務卿陸士達(Stanley O.Roth)在今年三月二十四日一場演講中,拋出兩岸應簽訂「臨時協議」(interim agreements)的美方政策風向球,引起台灣各界討論。尤其適逢大陸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將於今秋訪台,兩岸之間能否、應否趁此機會,就簽訂某類、某種形式之協議的可能進行對話,而使僵滯已久的兩岸互動情勢,有一新的轉變動力,就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而必須先釐清的是,美方一些相關人士,包括前述陸士達、現任美國國安會亞洲事務主任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Richard C.Bush)等人對所謂「臨時協議」的內容與形式,其實尚有著不同的看法。如李侃如在1998年尚為密西根大學教授時,所提出的「台灣不獨、中共不武、兩岸維持五十年不變」的中程協議(interim agreement),指涉的是簽訂單一協議的政治性架構安排,而陸士達、卜睿哲等人則是以複數形式,來指稱兩岸之間應簽訂的協議形式。換句話說,「中程協議」、「臨時協議」的說法,從美方的立場來看,只是一形成中、討論中的政策方向,似乎尚未定調成明確的官方政策。

但是,美方相關人士不斷拋出類似的政策思考方向,卻也相當程度地反映出美方對兩岸目前僵滯的互動現狀,已經漸感不耐與憂心,並且對兩岸情勢一旦再度緊張、惡化,對美國利益的可能損傷,懷有深層的憂慮;換句話說,站在美國東亞戰略利益的結構佈局角度來看,美方不能容忍兩岸之間長期處於一不確定之敵對僵持和平的局面,美方希望透過兩岸間對話協商的有力開展,藉以和緩、降低兩岸緊張情勢的期盼,已經透過相關人士對「中程協議」、「臨時協議」的發言,從隱晦到明確地加諸於中、台雙方的身上了。

而台灣在處理美國上述的政策壓力之際,卻有意避重就輕地忽視了美方類似發言的背景脈絡,而有點耍小聰明似的,將劫機犯、偷渡客遣返以及漁事糾紛等我方一貫主張的事務性議題,解釋成美方所稱「臨時協議」的內容,如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不久前即表示,兩岸間「臨時協議」的簽訂應像金字塔一樣,按部就班地一個個簽訂,其所指稱的臨時協議即是指自1993年新加坡「辜汪會談」後,兩岸遲未簽訂的事務性商談議題,一般相信,辜董事長的談話反映了我大陸政策決策部門的意見。

確實,以當前兩岸情勢而言,目前還不是簽訂如李侃如先前所倡議之「中程協議」的恰當時機,因為那清楚地指涉著兩岸間政治架構的安排意圖,以現在兩岸的互信嚴重不足的情況來看,確是言之過早的主張。但台灣希望能以一貫的事務性議題回應美方穩定兩岸情勢的期盼壓力,卻也是過於天真的想法。

事態的發展確是如此,陸士達三月的談話,雖然引起各方討論,但在我方主事者裝聾作啞的情況之下,使得美方的壓力有如打在棉花糖上,兩岸互動亦在海基、海協兩會高來高去的口水、小動作下,未能有明確開展。在這樣的情況下,陸士達只好在六月二十九日主動在另一場演講中,明確地將話挑明了講,明確指出「僅僅針對兩岸關係較不重要的方面,達成一些技術性的協議,並不足以大幅改善雙方的關係,或是藉此鼓舞信心,為這個關係的更大的開展佈局」。陸士達的談話清楚而有力地否定了台灣希望藉由事務性商談處理兩岸僵局的政策方向,同時也對今秋汪道涵訪台一事上,明確地表達了美方的期望。

陸士達的動作,清楚地顯示了美國即使宣稱不做「兩岸調人」,但實際上基於自身國家利益,在美國東亞戰略佈局的結構考量下,卻勢必會主動介入兩岸之間的互動,而美方的介入,勢必也會給兩岸雙方,尤其是台灣帶來一定程度的壓力。以台灣的處境既然不可能迴避美方的「期盼」,倒不如主動、積極地去回應美國的要求,站在自己最大利害考量的基礎上,和中方就兩岸甚至國際社會關切的議題如三通、加入WTO後的兩岸經貿架構等進行協商與談判,不僅可以為自己在兩岸之間創造更大的迴身籌碼,也才有可能在世紀之交,為兩岸下一世紀的和平共處,奠下有利的基石。

島國視界/1999/07/05

台長: chihta
人氣(2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