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4-23 10:33:43| 人氣79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五翩v是哪五翩H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古代中國的主要糧食作物有五到六種,《呂氏春秋‧十二紀》與《禮記‧月令篇》裡稱有「五穀」:麥、菽、稷、麻、黍;《呂氏春秋‧審時篇》則說有「六穀」:禾、黍、稻、麻、菽、麥,另外還有「九穀」的說法,但大體還是五到六種。下面略為介紹這些作物。

稷:稷又稱粢(音詞)、穄、糜、小米,《說文解字》稱稷為五穀之長,古中國以稷為主要的農作物。稷耐乾旱,生長期短,又可在貧瘠的高原種植(如黃土高原),故成為主要作物。另外比較精美的稷又稱粱,禾有時也拿來專指稷。漢代之後將粟誤以為稷,唐又將黍當作稷,所以古書裡稷的形象往往不同。因稷是五穀之長,穀神、農官都以稷為名。

黍:黍的穀子去皮稱為黃米,比稷黏,可以食用或釀酒,商朝人嗜酒,與黍的大量種植頗有關係。在古中國,黍的地位僅次於稷。古中國人對稷與黍的認知也多不同。

稻:稻是我們最熟悉的作物,但在中國北方,稻子不易生長,古中國人總將稻粱連在一起講。另外,在宋朝之前提到的稻,都是糯稻,也就是糯米,亦稱秫(音叔)稻。宋之後才有今天吃的白米,也就是梗稻

麥:麥分大麥、小麥,大麥又稱麰,小麥則分冬小麥與春小麥,冬小麥在秋天播種,在夏初收獲;春小麥則在春天播種,於夏天收穫,冬小麥的耕作技術,必須比春小麥高,西周晚年周的王畿(鎬京)一帶種的還是春小麥,到了春秋前後期,冬小麥已經在黃河、長江流域普及,也可見中國耕作技術的提升。

菽:就是豆。又分大菽、小菽,大菽就是大豆,戰國時代又稱荏菽或戎菽,追其原意,大豆是當時在東北的蠻族山戎所栽培出來的品種,後來普遍種植於中原地區。

麻:麻指大麻,樹皮纖維可以拿來製作布料,種子可食用,稱蕡(音焚)或苴,而毒品的大麻則是麻葉。麻的花雄花與雌花不同株,雄花粉稱勃。雄株麻稱枲(音喜),也稱牡麻,纖維材質較佳;雌株麻稱苴,亦稱荸麻,纖維材質較差,可拿來當喪服的織材。麻的子蕡除了食用外,也拿來榨油或製造蠟燭。

台長: 亂亂室主人
人氣(79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