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6-06 13:44:33| 人氣2,13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看懂經濟學》經濟回溫 失業未必改善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聯合報╱記者許玉君 2010.06.06

洛桑管理學院(IMD)公布我國今年競爭力排名一舉躍進15名,國內主計處也接連公布,國內今年第1季經濟出現近31年僅見的兩位數字成長。頓時間,國內景氣出現一番欣欣向榮的春意盎然。

只可惜,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始終仍未明顯改善。

行政院長吳敦義很早就宣示,年底前要將國內失業率降至5%以下;如果這個目標沒有實現,將主動請辭下台。目前中央政府各部會都以創造就業機會、有效降低失業率,做為現階段的首要任務。

據主計處最新推估,若想在今年底讓失業率降至5%以下,勞動市場必須再增加17.6萬個工作機會。

這17.6萬個工作機會是怎麼算出來的?讓我們先從了解失業率的計算公式開始。

失業率是指,失業者占勞動力人口的比率。失業者(分子)就是指那些正在找工作的人;勞動力(分母)則包含有工作的就業者,及正在找工作的失業者。

不過,勞動力只占國內人口的一部分。通常,先進國家都將15歲以上的民間人口視為有工作能力的族群(剔除小孩及軍人);又將有工作能力者分為有工作意願的勞動力(包括就業者及失業者),及沒有工作意願的非勞動力(包括學生、家庭主婦及退休老人等)兩類。

以台灣而言,4月份國內15歲以上的民間人口約有1,902萬人,勞動力1,101萬,非勞動力有801萬人;而勞動力裡有1,041萬人是就業者,59萬是失業者。4月失業率就是把59萬除以1,041萬,得出5.4%的數字。

或許會有人說,如果政府能多創造出4萬個就業機會,或是國內經濟升溫明顯,能夠持續釋出職缺,讓失業者(分子)少4萬,就業者(一部分分母)多4萬,不就能達到搶救吳揆的終極目標?

但事實上,勞動市場每天都在變化,隨時有人因為始終找不到工作而退出勞動市場,或是因為突發變故不得不辭去工作;也可能會有人覺得景氣回溫,決定積極投入職場,從非勞動力變成勞動力。

從這個邏輯發展,如果國內景氣持續復甦,讓數以萬計、原本賦閒在家的非勞動力認為似乎可以再戰職場,全部跑出來尋職、找工作,那麼原先在失業率公式裡看不到的「非勞動力」,一夕之間全成了正在找工作的「失業者」,顯然會墊高原本應該降低的失業率。

為此,主計處按照上回經濟衰退後的復甦經驗,保守估算至少要再增加17.6萬個工作機會,才有可能保住吳揆的烏紗帽。

初步看來,從經建會緊鑼密鼓地要求各部會,硬是在今年度榨出13.5萬個公共服務機會;再加上勞委會最新調查發現,下個月國內廠商至少可新釋出10萬個工作機會,年底要將失業率降至5%以下,並不是癡人說夢。

只不過,每年暑假畢業季,總有大量新鮮人湧入職場謀職,使得歷年來第3季失業率向來只升不降;更何況,由於今年景氣明顯較去年好轉,難免促使不少原本仍想繼續留在學校進修的畢業生,提早進入職場卡位。

而且,這回國內經濟衰退的幅度與範圍遠比上回來得既深且強,目前國際經濟情勢又尚未完全步入復甦局面,因此年底前影響失業率的變數顯然還有一籮筐。究竟,吳敦義能不能順利成為建國百年的行政院長,答案將在6個月後見分曉。


假外交真內鬥 馬團隊不成材
* 自由時報╱記者鄒景雯/特稿 2010.06.07

美國參議員范士丹已經離台了,馬團隊深恐不能榨乾最後的剩餘價值,昨天還在釋放禁不起檢驗的荒謬言論,通篇邏輯著眼的不是「外交」,而是「內鬥」,外交需要全民參與,內鬥才在區分黨派,這種行徑只有一句話可以形容,實在太不成材。

這位放話的馬團隊成員,或許自慚心虛,連名都不敢具,繼馬英九錯把先訪中國再訪台灣當成不可想像後,又出來愈描愈黑鬧笑話。他是這麼說的:「民進黨執政前,台美互動良好,美方參議員確實經常來訪台灣,國民黨打下的外交基礎,也延續到民進黨執政,仍有美國參議員來訪。令人遺憾的是,在民進黨衝撞外交的烽火操作下,陳水扁執政後期最後兩年,美國參議員訪台即告中斷,台美關係陷入冰點…將國民黨幾十年好不容易建立的外交資產揮霍殆盡」。

上述言論的心態顯然是指,民進黨時期之所以有參議員來訪,係因國民黨打下的基礎,最後幾乎全被敗光歸零,馬英九花了兩年時間才終於恢復。這是事實嗎?大家可以上總統府網站去逐一比對,從二○○○年五月到二○○八年五月,每一年陳水扁在府內密密麻麻接見外賓的紀錄,再相較於二○○八年五月之後到現在,馬英九每年見了幾個外賓?誰比較勤勞,誰在意拓外關係?白紙黑字是個參考。

所謂扁執政「最後兩年」美參議員訪台中斷,這句話也不對,前一位參議員穆考斯基來訪,是在扁卸任前一年半。即使在二○○八年上半年,當時總統府仍不斷邀訪外賓來台,未有一絲鬆懈,絕不像今日外交休兵後的紀律散漫。

這些還不是最壞的,馬團隊最不該的是,居然把馬英九元年與陳水扁末年做比較,後者當時甚至已經陷入涉嫌貪污的國內風暴,這就是馬英九最佳狀態時的能耐嗎?他只能與跛腳總統相比,還不一定比得上,這豈不是太等而下之了!

要論國民黨在台灣所累積的「外交資產」,為什麼不談談退出聯合國的功過?又是在誰手裡與美國斷交的?現在台灣成為國際孤兒,又是拜誰之賜?這些若是「資產」,誰若能早一天將之「揮霍殆盡」,另開天地,全民才真要求之不得呢!

范士丹,繼一九九六、二○○二,這次三度來台,管她是紅軍、親中,台灣絕對歡迎,對馬團隊更是加分,但若不能透徹理解外交是超越黨派的延續性施政,盡搞些見不得人的小動作,在國內分化涉外力量,這種內鬥不是外交,必須唾棄。


世代正義 青年發聲
* 2010.06.07

各位台灣的主人,大家好,我們是「ECFA學生監督聯盟」,由成大、中山大學、高雄大學、高師大等校的學生們共同發起的一個學生團體。對於政府將與中國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我們相當關切,也體認到這項重大的政策影響層面擴及全台灣,特別是產業與就業型態變遷、可預期的貧富差距加大、簽訂過程的反民主效應,在在將會對我們這個世代造成的影響,及青年參與的責任。

我們認為,ECFA的政策制定是關乎世代正義的重大議題,但這卻仍舊被少數政治菁英所主宰,並直接造成我們生之所繫的台灣社會,在經濟與政治上嚴重的負面影響。

青年一直以來被視為國家未來的棟樑,年輕的知識份子更是引領社會大眾開創新社會想像,並前進下一個社會的行動主體,故我們認為ECFA這樣關乎國家整體發展的重大政策不應該只由少數政治菁英所主導,而是要開放更多政治機會讓青年世代投入:公投只是第一步,也是必要的一步。

很遺憾的,就在六月三日這個令我們難以入眠的夜晚,公審會以12:4的票數否決了ECFA的公投案,身為學生的我們對於這樣的決策感到相當痛心與難過,也對於公審會這樣枉顧民意、違反民主的決策感到可恥。特別是公審會的委員內部有許多為我們所熟悉的政治與法律學者,這些過去我們所尊敬的師長,在此項人民作主的公投案中,竟選擇剝奪人民發聲的權利。身為學生的我們,不得不用這般強烈的言論,來撻伐這些於公審會投下反對票的委員。對此我們(ECFA學生監督聯盟)有以下幾點聲明:

政府應重新、主動地將此議題納入公投程序,並承諾未經公投則不簽署ECFA。

對於政府蠻橫的剝奪人民公投的權利我們表達強烈與嚴正抗議。

身為學生的我們深知這項公共政策的影響重大,不僅關乎台灣政經發展也關乎世代正義,因此,我們將號召更多的同學加入一起要求政府懸崖勒馬,盡速舉行公投,暫緩簽署ECFA。

讓台灣與中國簽署ECFA這項議題,交由台灣全體國民以公投來自主決定我們的未來和前途。(聲明全文請見http://ecfa-watcher.blogspot.com/2010/06/ecfa_06.html


匈牙利經濟實力 希臘望塵
* 自由時報╱編譯盧永山 2010.06.07

匈牙利官員自爆有財政危機,情況可能與希臘差不多,導致上週五全球股市重挫,但匈牙利的經濟基本面不差,會像希臘那樣爆發財政危機,似乎有點言過其實。

匈牙利位於中歐,面積九萬三千平方公里,人口超過一千萬人,蘇聯解體前,匈牙利先在一九八九年十月結束共產黨統治,並於一九九○年由社會主義經濟轉型為市場經濟,開始進行國有企業民營化。

匈牙利的經濟轉型並不順利,一九九五年之前貿易和預算赤字居高不下,財政狀況惡化,外資看壞該國經濟前景,連國際貨幣基金(IMF)都不願貸款給該國。

一九九五年三月匈牙利總理霍恩任命新財長波克洛斯,波克洛斯推出一系列撙節支出措施,包括讓匈牙利貨幣福林一次貶值九%,以及漸進貶值八%,調降能源以外產品進口關稅,限制公務員調薪,加速民營化,以及調降各種社會福利措施等。

這些作為不僅提振外資信心,也獲得IMF和世界銀行支持,使得匈牙利經濟開始轉好,從一九九八至二○○七年間,平均GDP成長率介於四到六%,在東歐國家中表現相當亮眼。

二○○八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匈牙利為了避免債務危機,向IMF、世界銀行和歐盟申請紓困二五○億美元;去年該國GDP總值為一八六三億美元,較二○○八年萎縮六.四%。

匈牙利央行預估,今年該國預算赤字佔GDP比重約為五%,高於去年的四%和目標三.八%,政府整體負債佔GDP比重為七十八%,明年即將償還的短債佔GDP比重僅二.四%,均比希臘要好。


世足加持 非洲經濟吸睛
* 自由時報╱編譯羅倩宜/綜合外電報導 2010.06.07

匈世足賽本屆首度在非洲大陸開打,吸引了全球目光;不過,非洲各國由於資源與能源豐富,近年外資爭相搶地盤,早就成為新興的熱門投資標的。

根據非洲開發銀行公布的最新數據,今年非洲全體經濟成長率可望達到四.五%,二○一一年為五.二%,幾乎逼近金融風暴前的水準。其中成長最強勁的是東非,將達六%;西非與北非為五%;中部非洲和南部非洲均為四%。若以個別國家來看,南非和奈及利亞兩大經濟體是帶動非洲成長的強勁引擎。

南非、奈及利亞 成長雙箭

世足主辦國南非原本就是全球第一的白金、黃金和鉻礦生產國,近年來積極擴充基礎建設、改善勞動市場、平衡經常帳赤字,二○一○全球競爭力排名從去年的四十八名上升至四十四名,而且在金融風暴中表現相對抗壓,成為投資人押注的新興市場標的。

奈及利亞位於西非大西洋岸,在非洲各國中人口密度最高、也是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奈及利亞是全球第十一大產油國,原油天然氣等相關產值占GDP八成,占出口九成。二○○七至二○○八年間國際油價飆漲,該國GDP大增,擠進全球第三十二強。

近年來奈國企圖扭轉過度偏重原油的經濟結構,積極發展電訊業,要在全國各地佈建手機及網際網路設施;並加強開採煤、鐵、金、鈾、鉭等礦藏;製造業、建築業及化工業也是扶持重點。

爭奪資源 中國、印度搶進

事實上,過去被稱為黑暗大陸的非洲國家,近年來已是兵家必爭之地,尤其中國和印度,為了維持經濟成長與能源安全,積極爭奪非洲的資源。

非洲擁有十億人口,全球四十%的礦產、十%的水資源及十五%的農耕地,石油產量在全世界更是舉足輕重。看準這些資源優勢,外資不斷湧入,從二千年開始上漲的金價及銅價,就間接推升了非洲大陸的GDP。根據麥肯錫(McKinsey)顧問公司的數據,非洲整體GDP規模在二○○八年達到一.六兆美元,與巴西或俄羅斯旗鼓相當。

此外,西非賴比瑞亞、幾內亞等國蘊含豐富的鐵礦砂資源,是鋼鐵工業的重要原料,今年光是在鐵礦砂部門,就吸引了必和必拓(BHP Billiton)、阿賽洛米塔爾(ArcelorMittal)、力拓(Rio Tinto)、中國鋁業(Chinalco)等全球數大鋼鐵集團砸下數十億美元的鉅資,進行大規模開發計畫。

看輕非洲 西方國家失先機

英國研究機構Chatham House指出,西方國家如果不能破除「非洲是需要援助的弱者」這種刻板印象,將把可觀的投資機會和商業利益拱手讓人。舉例來說,二○○九年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非洲最大貿易夥伴,展現強烈的企圖心。以出口數據來看,二○○六到二○○八年間,美國對非洲的出口總值成長五十%至二九○億美元,中國則成長八十七%至五百億美元。

開發中國家也積極搶進非洲。根據渣打銀行研究數據,二○○九年新興國家對非洲的雙邊貿易有所提升,占非洲出口的比重由二○○八年的三十三%大幅成長到二○○九年的四十%,進口比重則由四十六%略增至四十七%。

非洲經濟成長的主力不只在於礦產石油等物資,近年內需消費也逐漸攀升。過去四年來,非洲GDP成長有三分之二來自民間消費。若以人均GDP來看,非洲甚至比印度人富有,且十幾個非洲國家的人均所得都高於中國。

隨著消費力的成長,這個過去的黑暗大陸目前極度欠缺基礎建設,如道路、橋梁、通訊設備等,這些都代表著未來極大的商機和投資潛力。

內戰、政府治理 潛在風險

然而,非洲經濟仍存在許多風險,內戰、天災、政府治理等,是經濟成長的極大變數;貧窮和疾病問題若沒有獲得改善,對於吸引長期投資也將形成很大的障礙。


林中斌:非洲起飛!
* 聯合報╱林中斌 2010.06.07

「非洲是否遭詛咒?」我從小便有此疑惑。

戰亂、貪腐、疾病、貧窮、懶惰、無知…似乎是「黑暗大陸」無法擺脫的宿命。十年前權威的經濟學人封面在非洲地圖上印了大字判決:「沒希望的大陸」。

七年後,De Beers鑽石公司董事長N. Oppenheimer在紐約時報撰文「非洲不再是沒希望的大陸」。我請學生評論。他們懷疑:血鑽石家族的後代是否受良心譴責而美化被他先人上百年來壓榨的殖民地?

今天,非洲的確已開始脫胎換骨。請看以下的事實:

,經濟成長,外資搶入,內需增加。○九年全球金融危機下,非洲成長二點一%,只低於中國和印度。之前,○二至○七年非洲經濟每年平均成長六點五%。今年四月底,「國際貨幣基金」預測非洲一○年成長高於世界平均經濟成長,為四點七%,同時通貨膨脹下降。

根據牛津學者P. Collier○九年發表的研究,九百多個非洲上市公司,在兩千年至○七年間,每年「資本收益率」高於在中國、印度、越南、印尼之同質公司六十五%。

根據今年五月十日加拿大《環球郵報》訊息,目前全球四十%「新興市場資本」投向非洲,而○六年只有四%。根據OECD資料,○八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資」下降廿%,但非洲的增加十六%,達美金六百多億元,而十年前只有美金五十億元。

此外,非洲從九○年以來,外匯存底增加卅%,貧窮人口每年下降一%。許多非洲國家國民平均所得已超越中國和印度!

非洲經濟成長並非都來自販賣石油或鑽石,而是擴大內需。過去四年,內需佔非洲GDP成長三分之二。在非洲十大經濟國中,服務業佔全部經濟之四十%,離印度的五十三%不遠。

,內戰減少,政府進步,社會創新。六○年以來,非洲經歷了廿多個內戰。在九○年代末期,非洲同時有十二個內戰,今日只剩七個。今年三月,為人詬病的蘇丹達富爾內戰也停火。非洲國家不再等外來力量調解,而由本地區建立和平組織進行斡旋。

一九八二年,非洲只有三個民主國家,而今日有四十多個國家經常舉行多黨派的投票。非洲今日的社會穩定上升,因為中產階級快速成長已達總人口卅%。今日,非洲兒童死亡率每年下降一點八%,兩倍於九○年代。出國的人才也開始回流:○九年奈及利亞有一萬專業人士回國,而安哥拉回國謀職的近五年增加十倍至一千人。

根據世界銀行統計,○九年有廿八個非洲國家採取五十八項對企業友善的措施,使得非洲股票市場大為興旺。《環球郵報》引述一項政府治理成績的調查:過去十年,卅八國家進步,退步只有十個國家。

從○三年起,非洲行動電話使用率以全球平均率的兩倍增加。同時,「行動銀行」發展迅速,已超過先進國家。

我以前的疑惑現在釋然。上天有眼,世界各地—歐洲、美洲、亞洲輪流興旺,現在該非洲了。

台灣可考慮:一、企業投資非洲。二、青年學習法文。三、大學加強非洲研究。四、政府增設非洲學生獎學金。五、民間組織前往非洲。

(作者為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曾獲UCLA企管碩士並任美國Manville公司兼任財務分析師)


世足熱身 投資商機先開踢
* 自由時報╱編譯羅倩宜/特稿 2010.06.07

四年一度的世界盃足球賽即將在南非開打,這項魅力不亞於奧運的全球體育盛會,也帶來許多投資商機;因此,不只全世界足球迷在下賭盤,許多投資人也趕搭世足投資列車。除了世足贊助商的股價上漲可期,由於世足首度在非洲大陸開打,開發中的非洲也吸引了全球目光。

世足賽的主辦單位國際足球總會(FIFA)長期以來與許多跨國大企業合作,例如萬事達卡國際組織(MasterCard)與FIFA合作十幾年,成功開拓足球大陸─歐洲的市占率。MasterCard Taiwan曾在二○○二年世界盃時,將台北京華城打造成一顆全世界最大的足球,成功吸引台灣消費者的注目。今年世足贊助被對手Visa搶走,可見企業重視這項賽事的程度。

Adidas、Nike贊助球隊

許多投資人早就看準世足贊助商的個股,準備進場大賺一筆。典型的贊助商像可口可樂、麥當勞、Sony自然不在話下,不過最吸引投資人目光的還是與世足賽直接相關的運動用品廠商。其中以愛迪達(Adidas)為首選。愛迪達過去十五年來穩定成長,期間併購Reebok及高爾夫球廠商TaylorMade,本屆世足賽,愛迪達不但提供指定用球,包括地主南非隊及西班牙、阿根廷、德國等隊球衣,都是由它贊助。不過,愛迪達提供的足球品質陸續招致一些批評,加上愛迪達總部位在德國,歐債危機對它的衝擊也必須加以考慮。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運動品牌是Nike,該公司今年第一季成長了十三%,優於市場預期,預計二○一五年營收將增加四成至二七○億美元,更加鞏固全球第一運動品牌的地位。Nike本次贊助巴西、荷蘭、葡萄牙等隊伍,自家的美國隊也在其中。

啤酒銷量也和世足賽息息相關。兩大酒商百威英博(Anheuser-Busch InBev)和帝亞吉歐(Diageo),前者擁有百威(Budweiser)、時代(Stella Artois)、貝克(Beck’s)等熱銷品牌,並且握有墨西哥可樂娜(Corona)酒商的半數股權;後者雖主攻葡萄酒與烈酒,但旗下的愛爾蘭健力士(Guinness)啤酒幾乎是英格蘭大陸及北美足球迷的官方品牌,市占率可觀,如果英國隊踢出佳績,健力士的熱賣值得期待。此外,非洲熱銷啤酒品牌Tusker和Senator Keg也屬於帝亞吉歐旗下,換句話說,屆時連啤酒也要占盡地主優勢。

電力配給 攸關白金產量

比較有趣的投資面向是商品市場。主辦國南非是第一大白金生產國,因此白金的價格值得注意。非洲由於基礎建設不足,經常短缺電力,世足賽期間,很可能因轉播賽事而實施電力配給,假使南非的白金開採因電力不足中斷,將衝擊白金產量,帶動價格上揚。


中國太子黨弄權 民怨高漲
* 自由時報╱編譯俞智敏/綜合報導 2010.06.07

美隨著中國近來罷工浪潮不斷、勞工持續爭取加薪,一般民眾對於享盡特權、家財萬貫的「太子黨」的不滿,也愈來愈高漲。據英國泰晤士報引述中國學者最近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身價超過一億人民幣(約台幣四.七億元)的中國公民約有三千二百二十人,其中有九十一%,約二千九百三十二人,都是共黨高幹的子女。

中國億萬富翁 九成高幹子女

中國政府宣稱這項調查是「假新聞」,並對四家報導這條新聞的報社施以懲罰。中國媒體受到政府高層嚴格限制,不得在報導中提及這些在社會主義旗幟下、靠著良好政商關係迅速累積個人財富的太子黨成員。

在這些新一代太子黨中,排名第一的是中國「人民總理」溫家寶之子溫云松,他目前為新天域資本公司的董事長,該公司已自私募股權投資人手中募得十億美元(約台幣三百二十三億元)。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之子胡海峰所屬的威視公司,先前曾在非洲納米比亞涉入行賄案,不但引來納國檢方調查,中國網友也對威視成功把安全設備賣給中國各機場,並從中大筆獲利感到質疑,中國當局隨即下令各網路搜尋引擎不得顯示搜尋胡海峰、納米比亞與威視公司等關鍵字的結果,以封鎖消息。胡海峰目前在清華大學任教。

現年三十九歲的毛澤東之孫毛新宇,則在解放軍高層迅速竄起,去年更晉升為人民解放軍最年輕的少將。

12大地產公司 太子黨掌控

與中國重男輕女的傳統相反,太子黨裡的成功女性也不在少數。留美的中國社交名媛兼珠寶設計師萬寶寶,正是前副總理萬里的孫女。在六四天安門事件屆滿二十一年後,當時支持指派坦克車鎮壓學生的前總理李鵬之女李小琳,已被稱為「中國電力一姐」,現為中國電力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小琳自稱,她的成功是靠自己努力而來,與她父親無關。不過,李鵬掌權時力推三峽大壩計畫,因此李小琳能在中國電力產業發跡,應該不是巧合。

近來大力掃黑肅貪的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則不惜花大錢把兒子薄瓜瓜送到英國就讀貴族學校哈羅公學,薄瓜瓜現為牛津大學學生。

目前中國十二家最大的房地產公司,據說都是由太子黨所掌控,油水多多的高速公路收費站生意,也有八十五%握在太子黨手中。據前新華社記者楊繼繩表示,太子黨的興起可能與前共黨大老陳雲二十年前的名言「還是我們自己的子弟比較靠得住」有關,因為此後太子黨即大舉進入中國政壇。


富士康調薪 中國低工資優勢不再
* 自由時報╱記者卓怡君/專題報導 2010.06.07

富士康為解決一連串員工跳樓事件,火速宣布調薪三成以上,日本本田也因罷工被迫調薪,引爆中國勞工加薪潮的蝴蝶效應,宣告「世界工廠」的工資低廉優勢不再,仰賴中國為生產基地的台灣電子代工廠商面臨極大挑戰,電子股佔台股比重達五成,短線波動難以避免,投資人操作需要更加謹慎。

鴻海獲利 外資下修

各大外資機構紛紛發表報告,評估富士康調薪對鴻海(2317)獲利衝擊,更同步下修鴻海目標價,瑞士信貸預估對鴻海今年每股盈餘影響約有4-7%,摩根士丹利估計今年至2012年,鴻海EPS將各下滑9%、10%、11%,花旗環球更提出減少10-15%的最壞數字,日益增加的人事成本擴散從上游至下游整個科技硬體供應鏈。

工資高漲 拖累台股

其實,中國工資低廉的優勢正迅速消失,過去五年,中國勞工平均每年調薪10-15%,基層員工調薪對勞工成本的實質影響約5-10%,台灣電子產業因成本與接近市場及客戶考量,近年已把多數生產基地外移至中國,工資年年高漲,已成為廠商每年必須面對的頭痛問題,由於事關重大敏感的獲利表現,也對台股造成莫大的衝擊,像是年初中國沿海城市爆發缺工事件,有訂單卻出不了貨,一缸子廠商急得跳腳,成本墊高的利空即拖累台股暴跌。

台商西進 轉往內陸

針對高漲的人事成本,台商開始西進,轉往勞工相對低廉的中國西部城市,而且這一移,整個供應鏈也得一起動,廣達副董事長梁次震就說,中國勞動成本增加是沒有辦法的事,廣達已配合客戶到重慶設廠,當地平均月薪為900元人民幣,和華東地區的1,120人民幣有所差距,可望降低勞工成本,也希望零組件廠商跟進西移。

中國設廠 獲利下修

德盛安聯科技大壩基金經理人陸宗賢表示,這次在中國設廠的富士康及日本本田分別決定加薪30%及24%,對於今年整體電子產業的獲利,將會造成下修壓力,尤其富士康及本田皆為國際大廠,此一上調薪資水準的動作,勢必會對同樣在中國設廠的電子廠商造成增加人事成本的壓力,因此,今年中國電子廠獲利成長,預估也將因人事的成本增加而有所下修。

陸宗賢表示,從短線來看,中國廠加薪,首當其衝的即是財務獲利水準的下修及股價表現受影響,預估第二季季報即會反映調薪事件的影響;若以中長期來看,電子廠商在中國設廠的地點趨勢將會有所改變,首先,台商設廠地點可能會從沿海省份移至內陸省份,現階段中國政府鼓勵台商至內陸二、三線城市設廠,許多內陸的地方政府祭出優惠政策,鼓勵台商赴內陸設廠,其次,若是自動化程度較高的台商,因不依賴高度人力作業,因此就可能會選擇遷廠回台或是遷至其他國家。

調薪衝擊 慢慢淡化

陸宗賢表示,事實上,今年初中國沿海地區電子廠就已出現缺工潮,由於中國市場的調薪壓力一直都存在,預計明年初缺工潮的現象還是有可能發生,而調薪對於電子大廠的衝擊及影響,也會隨著時間而慢慢消化。

柏瑞巨人基金經理人鄭智文表示,調薪事件雖對今年公司本身獲利有些微影響,但對於整個公司長期競爭力影響並不大,畢竟今年4、5月來,股價修正幅度已大,跌幅逾兩成,已反映過此事,加上蘋果電腦也宣稱將補償1-2%生產成本,因此,相信對於具經濟規模的廠商而言,影響不如股價跌幅那麼大。

無論今年農曆年後缺工事件或是調升薪資成本的趨勢,鄭智文表示,中國市場具有充沛的人力,基礎建設健全,加上工人教育程度相對具水準,同文同種又具溝通優勢,短期不容易被印度、越南人力取代,加上越南罷工事件更頻繁,中國市場長期工資水準雖漸增,但對台商仍具一定吸引力。

零組件廠 衝擊最大

外資麥格理證券則認為,勞力更為密集的電子零組件廠商受薪資上揚的衝擊最大,包括PCB、鍵盤、機殼類股在工資調漲後,將面臨較高的毛利侵蝕壓力,且生產線多處於中國南方,較接近富士康廠區,建議短線避開正崴(2392)、美律(2439)、精元(2387)及勝華(2384)。


印尼資源豐富 另一個金磚國?
* 自由時報╱編譯盧永山/特譯 2010.06.07

如果與開打組織有關的恐怖份子以為能嚇走印尼的外國投資人,他們不該把CastleAsia諮詢公司創辦人卡斯特(Jim Castle)列入。

2003年8月,為花旗、艾克森石油公司、雀巢等100家跨國企業擔任顧問的卡斯特,在雅加達萬豪酒店用午餐,當時一輛卡車炸彈在飯店外引爆,導致12人死亡和150人受傷,卡斯特毫髮無傷地離開飯店。

2009年7月,卡斯特在同一家酒店舉行早餐會議,這次就沒有那麼幸運,兩名自殺炸彈客在萬豪酒店和鄰近的麗池卡爾登飯店引爆炸彈,導致9人死亡,卡斯特從瓦礫堆中爬出,頭昏腦脹且耳朵暫時失去聽覺。

一年過後,兩度逃過死神魔掌的卡斯特,繼續在雅加達提供跨國企業諮詢服務,現年64歲的他對於所面臨的危險不屑一顧,他接受訪問指出:「印尼死於登革熱的人遠多於恐怖攻擊。」卡斯特的韌性讓他獲得很大的報酬,因印尼這個全球人口第四大國家,正沐浴在由消費支出和資源出口所帶動的經濟繁榮中。

新加坡安本資產管理公司基金經理人楊格表示:「印尼的潛力無窮,該國的資源豐富,擁有龐大的人口,若干企業與亞洲其他國家一樣好。」

印尼擁有2.4億人口,經濟產值高達5,140億美元(台幣16.4兆元),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今年印尼經濟成長率將由去年的4.5%增至6%,在二十國集團(G20)中僅次於中國和印度,超越另兩個金磚國家巴西和俄羅斯。

高盛和摩根史丹利都認為,印尼應被納入金磚國家裡,但對印尼何時加入金磚國家看法不一。摩根史丹利駐新加坡主管阿赫亞表示,如果印尼GDP成長接近7%,就該被納入金磚國家。

創造「金磚四國」一詞的高盛駐倫敦首席全球經濟學家歐尼爾表示,印尼要加入金磚國家,可能費時更久,因金磚國家的經濟產值應佔全球GDP的近3%,印尼目前僅佔1%。

歐尼爾表示:「印尼擁有無限的潛能,該國在危機後的表現良好,已出現需求穩定成長的跡象。」

外國投資人認為,印尼天然資源豐富,是該國最大的優勢。印尼是全球最大發電用煤炭出口國,擁有全球最大的金礦場和最大的可復原銅礦儲量,該國也是全球最大的棕櫚油出口國、第三大天然氣出口國。印尼在地理上更是得天獨厚,因該國接近全球兩大出口市場中國和日本。

印尼逐漸興起的中產階級,正在帶動印尼的內需市場。根據世界銀行的資料,印尼雖有3,300萬名窮人,但中產階級人數也高達3,500萬人,印尼不像亞洲其他出口導向的國家,國內消費佔印尼GDP比重達61%。印尼市值最大的金融服務公司PT Bank Central Asia董事長高布瑞斯表示:「與過去相比,印尼有更多財富流入百姓手中,有數千萬家庭即將邁入獲得銀行擔保的階級。」

現在對西方投資人的最大挑戰在於,印尼股市是否已經過熱。雅加達綜合指數去年上漲87%,今年至5月31日再漲10.4%,相較之下,印度孟買指數今年以來下跌約3%,俄羅斯RTS指數下跌4.2%,巴西Bovespa指數下跌8.1%,上證綜合指數下跌約21%。

台長: 台北光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