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3-23 05:08:28| 人氣1,41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朱敬一:美經濟快到底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記者何孟奎、徐碧華/台北報導

中研院院士朱敬一認為,台灣應該用「產業分散」的概念,取代「擴大內需」

中研院院士、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朱敬一說,最近業者的接單是急單和搶單,能見度不高;台灣的景氣應該先看美國,美國經濟復甦後,台灣大概晚美國一季復甦,如果沒有其他因素,「美國應該差不多到底了」。

朱敬一認為,現在是東歐情勢令人擔心,只要東歐不引爆第二次金融海嘯,那麼全球經濟應快看到谷底了。

朱敬一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訪問時表示,台灣應該用「產業分散」的概念,取代「擴大內需」的概念。因為台灣的內需市場太小,很難靠擴大內需來支撐經濟成長。

朱敬一日前提出台灣未來應發展生物科技、品牌農業、國際醫療、文化觀光與太陽能發電等五大產業,專訪中,他也清楚說明其間的戰略思維。以下是專訪紀要:

● 景氣能見度不高

問:談談你對景氣的觀察?

答:現在有些急單和搶單,急單是突然來的,搶單是競價搶來的,利潤很低。這些接單都不能算是正常的單子,從接單看來,景氣的能見度不高,還需要觀察。

台灣景氣要回升,恐怕還是得出口回升,美國景氣是台灣的領先指標,美國景氣回暖,台灣大約要晚個一季,就能看到復甦。所有的泡沫垮下來後,市場都會過度反應,現在就是這種狀況,如果沒有其他因素,美國應該差不多到底了。

另外若是東歐爆發第二波金融海嘯,再衝擊到歐洲,又從歐洲衝擊到美國,麻煩就大了。

問:許多國家以擴大內需來救經濟,台灣也該這樣做嗎?

答:人口多的國家喊擴大內需是很有力的,中國一個家電下鄉政策,連台灣都忙起來了,台灣內需市場不夠大。

舉個簡單的例子,去年全球筆記型電腦產量2.8億台,其中90%是台灣製造,現在外銷量下跌四成,有1億台需要吸收,如果靠內需市場消化,台灣有500萬戶,算算每戶要吸收20台,根本沒辦法吸收。

我覺得應要強調產業分散,如果夠分散,我們就比較有能力去承受像這次這種經濟衰退。

● 應該用「產業分散」取代「擴大內需」思維

問:五大產業如果在台灣能發展成功,台灣經濟會是何種景象?

答:我不是從五大產業會不會成為兆元產業,去思考這個問題,而是去想他們有沒有機會,以及如何突破發展的關鍵點。找未來產業時,必須思考幾個條件,第一是台灣要有利基,例如不用去想在台灣種溫帶水果,或去發展海上遊艇。

發展太陽能重要的成分是矽晶,矽晶廣泛應用在半導體,台灣的面板業也能作為發展太陽能板的基礎,這是台灣的利基。

● 突破發展關鍵點

另外生物科技的加值鏈非常長,台灣在前端的生技智財上很強,2008年全世界在美國申請的生技智財權,台灣排名在13名到17名之間,這是很不錯的成績,更何況國內很多學者專家發表研究成果後沒有申請專利。

至於全球出口的蘭花中,三株中約有一株是台灣出口的。台灣在育種上很強的;醫療方面,除了日本有一些領域之外,台灣的醫療水準和價錢,可以與東南亞、新加坡、印度競爭。

發展這些產業要有國際觀,是指從消費者導向思考,而且不限台灣市場消費者。

分散也是重要關鍵,台灣近年的產業發展,最大的問題就是產品太集中,集中在電子資訊通訊上,所以才會出現出口一下子掉了三、四成的狀況。蘭花也出口,出口衰退不會到三、四成,因為再怎麼不景氣,婚喪喜慶總會發生;醫療也比較不受景氣影響。


■ 生技起飛 產值衝向3,000億元
* 記者蘇秀慧/台北報導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將於本月26日提出「生技起飛計畫」,由國發基金帶頭,與民間合資成立600億元大型生技創投基金,第一期基金規模為70億至100億元,預估四年內,生技產業的產值將可倍增至3,000億元。

為落實2月底總統指示,行政院會本周起將陸續推出六大新興產業的行動方案,生技產業因發展策略規畫已趨成熟,將是第一個啟動的產業。其他五個關鍵新興產業包括觀光旅遊、醫療照護、綠色能源、文化創意、精緻農業,也將一一提出行動方案,陸續在今年內啟動。

行政院官員表示,「生技起飛計畫」包括成立生技大型基金(Mega Fund)、成立國家生技育成中心、強化生技中心功能和成立新藥選題委員會四大方向。在強化生技中心功能部分,目前生技中心已擁有一座符合國際標準的毒理實驗室,未來將配合政策,人力由400人擴編到1,000人以上。

有關成立生技大型基金,將由國發基金投資40%,民間投資60%,以十年為發展目標。官員指出,成立生技大型基金的目的,是要藉由海內外大型投資,引進具有競爭力的生物技術,或取得優良生技公司的主導權。第一期基金規模70億至100億元,將由民間主導成立專業的投資評估團隊,挑選好的投資標的。目前國內生技產業一年的產值約1,500億,四年內希望生技產業的產值能夠倍增。

生技育成中心的推動,則是針對海內外被投資的生技公司標的,引進到國內竹北或南港生醫園區,並由育成中心協助後續的產業催生計畫。

強化生技中心功能,是將生技中心轉型為前臨床試驗(Pre-clinical)中心,只要在國內研發的新藥,在申請人體臨床試驗之前,都希望交由生技中心執行動物毒理試驗。

新藥選題委員會將由海內外專家共同組成,針對各學術研究機構生醫研究項目,由選題委員會依各單位最強項的專長重新分工。


■ 文化 另一種國力的展現
* 陳立恆

當來勢洶洶的安利直銷團旋風一樣席捲台灣,所到之處都激起不同程度的波瀾,國人在大陸客商機還沒完全掌握的情形下,倒是先展現了品質參差的觀光內容和進退失據的待客之道,也讓人發現各界針鋒相對的背後,那一腔微妙難言的心情寫照。

其實,近幾年的台灣正站在一個信心危機的鋼索上,出口下滑、科技業的凋零,體壇的寥落、對岸的蓬勃超前,每一個現象都在破壞著台灣人過去辛苦建立的信心基礎。以產業人的角度,我認為這樣的衝擊未嘗不是一個契機,讓台灣上下重新認真思考,扳回下一城的籌碼在哪裡,即刻付出行動,而不是徘徊在過去的成功裡顧影自憐。

日前筆者受邀參與第四次文化創意產業圓桌論壇會議時,即提出台灣本身是島國,為避免被邊緣化的危險,須改以宏觀長遠的眼光來強化台灣的國家定位與擴大經營版圖。一般國家以增進四種實力來達到此目標:軍事、政治、經濟還有文化,而以台灣的情形來說,政治、軍事都是不符合現實的考量,且從台灣過去的經驗顯示,如果只是發展沒有內容、沒有創意的代工型產業,永遠是為人作嫁的被動角色,這樣的經濟實力相對脆弱也難長久,所以結合文化內容的產業經濟其實是最適合台灣的登龍之道。

要重建國人整體信心,發展有內容、有創意的新興產業,在產業的努力之外,政府也應從成立「亞太文創產業運籌中心」或是「華語文化圈」之儔的制高點起步,依照著名政治學家杭亭頓的分析,中國、台灣、韓國、新加坡、越南以及一些有華僑群聚的東南亞地區,都可被劃在「中國文明」(儒學文明)的影響範圍之內。這意謂著華語概念可以很容易觸及將近四分之一的全球市場,倘若將所有「華文區域」都納為我們的文化腹地,並不是揚棄台灣的主權意識,相反的,我們是在建立台灣在世界上的文化戰略地位。

雖然沒有豐富的天然資源、沒有廣袤的國家領土,但並不妨礙我們成為一個強國,文化藝術也是源源不絕的可用資源,華語腹地當然是我們創業的起點,一旦建立起唯有台灣才是中華文化正統繼承者、應用者與整合者的權威身分,豎立起一個高門檻的文創產業市場區隔,即能廣納百川、四海來歸,衝開孤立無援的島國經濟。

但在登高一呼之前,也必須要正視我們的文創產品的文化流通性不足的事實,台灣乃至於華語圈的文創產業發展,常常無法掌握國際市場的需求,例如台灣大賣的《海角七號》卻感動不了全世界。國際化不僅是說英語或是盲目西化,而是在傳統精神與在地元素裡,尋找與普世價值合而不同的切入點,從切入點開始,讓外人走進來,讓台灣走出去。

有別於贊助科技產業的買機器、蓋廠房,國家欲扶植文創產業,應將財源投資在舉辦大規模且有主題的國際活動,另如引領華語圈文化輿論潮流的華人論壇或華人品牌精品獎,台灣貿協以及駐外單位都應賦以權責,加入替Made In Taiwan的品牌開拓通路的工作行列,在國際市場一級戰區,例如巴黎大皇宮等處,舉辦「台灣文化創意展」,讓全世界的人一起體驗台灣文化精品,一面打響知名度也一面調整商品開發的角度,在地方上,則是選擇有觀光特色的區域,結合中國傳統節慶內容與氛圍,強化深度與號召力以吸引國際旅客。

有了文化戰略地位,加上多元活動加持,文化也可以成為台灣走過信心危機、躋身世界強國的力量泉源。

(作者是法藍瓷總裁暨創意總監)

台長: 台北光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